在线观看地下法庭:文言虚词用法推断技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5:52:25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高考的一个考点。常见的文言虚词虽然只有18个,但每个虚词的意义都很丰富,如果单凭死记硬背各个义项,抛开具体语境,不借助一定的语法结构分析,效果肯定不好。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从总体来看,对文言虚词的考查着眼于应用,不直接考语法,题型都是客观选择题。为降低难度,同时也是为了贴近中学教学实际,考查内容都是课内课外相结合,要求考生辨析加点虚词用法的异同。如果能在积累的基础上,寻求规律,形成一定的推断技巧,无疑会提高答题的正确率。现根据几年高考题型,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一、语境推断法
常见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词性词义变化较为复杂,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2004年高考题中“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从前文来看,该句是概述吴隐之清俭生活的,既然是概述,“乃”字就不能译为于是,联系前文的“冬日无被,尝浣衣”,应解释为“竟”。2002年的春季高考题“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根据下文的“故”是“所以”的意思推断,前后句意为因果关系,“以”应该表原因。再如“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依据下文的“余威”可以推断“既”应该是表明动作已经完成,因此是“已经”的意思。
二、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有些文言虚词也往往兼有多种词性,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其用法肯定也不同。如2003年春季高考“吾将以身死白之”/“险以远,则至者少”,“以”用在名词“身”前,又处在动词“死”前,可以推断“以”应该是介词,与“身”组成介宾短语做“死”的状语。第二句中“以”用在“险”和“远”两个形容词中间,应该是表示并列的连词,所以用法不同。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2题的a项:“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考生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一百骑仓惶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体覆没,故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虚一实,题目要求选择用法不同的一项,那么该项即为正确答案无疑。
三、代入检验法
因为高考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课内的例句多是一些较典型的用法,应是考生熟知的,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虚词的用法,将它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用法是否相同。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 “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入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益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b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四.句位分析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位置就起不同作用。比如“也”,句末助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再如“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其李广将军之谓乎”,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代词,如“秦王恐其(代荆轲)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如“尔其(语气副词,一定)无忘乃父之志”/“吾其(语气副词,还是)还也”。“焉”在句末动词后面,一般是兼词,如“风雨兴焉”。
五.功能认定法
很多文言虚词在句子结构中有着特殊的语法功能,因此根据语境认定这些虚词特殊的语法功能,也就可以推断出虚词的用法。如“之”在主谓之间,起有取消独立性的作用。“见”和“于”组合可表被动。“是”和“之”可作提宾的标志。记住这些特殊的用法,对答题很有帮助。如2004年高考题(江苏卷) “ 蔡京以官僚之旧”/“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第二句中的“之”处在主谓之间,作“备”的宾语,因此可推断“之”属主谓之间,助词,无义。而第一句中的“之”处于两个名词之间,应该是助词“的”。再如2003年春季高考“婴之亡,岂不宜哉”一句中,“之”处在主谓之间是助词,无义。“晏子见疑于景公”一句中,“见”和“于”表被动。
综上所述,在解答高考虚词辨析题时,能灵活的采用一种或综合运用多种答题技巧,的确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大大的增加答题的正确率。但要想攻克文言堡垒,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关键在平时的日积月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