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女儿成长的诗词:《黄帝内经》中被人忽略的智慧(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2:04:02

《黄帝内经》中被人忽略的智慧(下)

(2009-09-29 17:39:28)转载 标签:

《黄帝内经》

誓愿

叹者

仁者

孟子

分类: 养生之道  

 

德全而不危,不只是防病治病的灵丹妙药,也是每个人修身养性齐家的指南。宗教文化,安邦定国,领兵作战,武术格斗,无不将其视为无上法宝。大而言之,德全而不危----更是开创了我中华五千年文明礼仪之先河。诸子百家,无不借此宝地汲取营养,种自家思想之树。

 

在老子心中,德全不危,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融为一体,谁能奈何我?在孟子笔下,则是:威武不屈,贫贱不移,富贵不淫。得道多助,天下顺之。在兵家眼中,则是:仁者无敌。墨家由此倡导-----兼爱。法家代表荀子由此劝学:积善成德,则神明生焉。易家由此倡导----积善之家,多有余庆,积恶之家,多有余殃。德全,即道德完美无缺,德配天地。在佛家而言,德全,即恪守五戒,断恶修善,真诚,慈悲,清净,平等,正觉。明心见性,出三界,花开见佛。诚如此,有何可畏、可危?西方哲人柏拉图与此遥相呼应,提出“唯有善良才是幸福”。

 

与此相反,缺德必缺福、短寿。人在江湖,无风尚且三尺浪,有风毕竟浪三丈。缺德之人如坐漏船行于狂风怒涛之中,焉能不葬身鱼腹乎?在千古明君李世民心中,德全即水可载舟,缺德即水可覆舟也。药王孙思邈深得此真传,在其名著《太医精诚》中告诫后人: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大慈者,无条件的将快乐给予他人。此乃菩萨救苦救难之精神也;恻隐者,乃孟子所倡导的仁者之心也。发大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可见心包太虚也。不只为人治病,其视一切生灵,平等慈悲。愿为所有的生命解除痛苦,德感天地也。

 

也许有人讥笑曰:常见有才无德之医者,门庭若市,日进斗金,你当如何解释?我只能笑曰:捕一条鱼则洋洋自得,及至回家,则失一牛矣。无不跌足叹息!然至死不明大道之理也:先人拿的糠换米,后人拿的米换糠。故以天眼观之,失即得也,得即失也。何必斤斤计较?福不可邀也,唯修大德而得之;缺德之人,必遭横祸。

 

就小百姓而言,德全,在家举止合于孝道,必得父母保护;出门言行合于忠义,必受朋友保护,国家保护;起心动念,不欺暗室,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中不愧方寸。必受天地保护。诚如此,善待人,岂有人祸?善敬天,哪有天灾?心态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德全而不危,有何迷信可言?

 

黄帝内经,博大精深,堪称群经之首。其篇首“德全而不危”之论,是大智慧也。可谓皇冠上的明珠,宝库之金钥匙。可叹者,世人舍本逐末,买椟还珠,不在修身防病上下功夫,而在治已病上绞尽脑汁。岂不愚乎?急功近利者,无不如是。爱吃苹果,却不爱种苹果树,可乎?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5160070100b7k6.html~type=v5_one&label=rela_next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