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关系学笔记:“见”“别”之难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1:45:05

“见”“别”之难易

 

        

壬辰龙年的新春,送往迎来是常有的事,“见”与“别”在一日内要经历几次,聚则欢,散则惜,聚散有时而来去匆匆。但要回答“见”“别”之难易却是颇费思量的。

唐代诗人李商隐虽是朦胧诗的鼻祖,其诗形象优美,寄情深微,意蕴幽隐,但在《无题》中却开门见山、直言不讳:“相见时难别亦难”,看来真正有情人的确好事多磨,要想“见”却常常受到某种外在力量的阻隔,因而就难以相见了,但经过了千辛万苦后的相见又常常转瞬即逝,分离之苦就令人不堪了,而下一次的相见可能又很遥远了,因此无论见也好,别也好,都不是“易的,“难”才是深切的感受。

还有一种观点以南唐后主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中“别时容易见时难”为代表。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云云,含思凄惋,未几下世。”“别时容易见时难”中的“别时”,指当初投降被俘,辞别金陵,被押往汴京之时,却是猝不及防,“容易”之极;这里的“别”,不是暂时的别离,而是永久的别离,是国破家亡为天下笑之别,轻而易举却遗恨终生,其实是人世间最为痛苦的别离。“见时”,指现在囚禁汴京,思念故国,欲再重见旧地,欲重回自己的都城是何其难也,是有生之年都不可能做到的事了。在这一易一难的鲜明对照之中,蕴含着词人多少故国的情思,夹杂着多少伤心和悔恨啊!难于再见故国实际上就是对词人的死刑宣判。持如此之论的不在少数,像曹丕的《燕歌行》(其二)中就有“别日何易会日难”,同样讲的是别易会难的,《颜氏家训》也有言:“别易会难,古今所重。江南饯送,下泣言离。北间风俗,不屑此事,歧路言离,欢笑分首。”可见李煜别易会难既是其独特经历和思想感情的真实表现,也是对普遍存在的离愁别恨的高度概括。

纵观中国古代的送别诗、思乡诗,往往对“别难”写得实,而写“见难”写得虚,但都写得形象,写得感人。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所写“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就是写“别难”之情的,而李商隐《夜雨寄北》是身居遥远的异乡巴蜀写给在长安的妻子的一首抒情七言绝句,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就是见难之思。即使不是人们公认的送别诗中也常涉及“别”“见”之难的描写。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有“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之“别难”情境,而柳永《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更是形象极为生动,难分难舍的情景如在目前。而许多边塞诗中都写到“见”之难,《诗经》中《唐风·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 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 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 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      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全诗三章首句均以鸨鸟反常地停集在树上比喻下层民众长期在外服役而不能在家安居务农养家糊口的反常生活,全诗抒发戍边士卒有家难归、父母无人赡养的同时自然地流露出对边塞战争的厌倦以及对统治者的怨恨。

当然,在一般人眼里相见还是容易的,比如在一起工作的同事,在一起生活的家人等,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有所忽视其中的友情与亲情,一旦同事调走了,一旦亲人长期出远门就觉得离别之易又情有不舍了,其实用佛教的话说,就是相聚是缘分,在一起就该彼此珍惜。现在是网络时代,可能远隔千山万水也能通过视频相互问候,彼此交流,看着对方,这当然比古典的借月这样的天镜来彼此问候缺少了诗意的浪漫,但现代的网络联络的确是减少了很多的牵挂,也让远走天涯的人多了几分从容与自信,因为自己并不感到自己的孤独与无助,随时都可以与家人联系,求友人相助,故而也就少了不少刻骨铭心的感动。

正月初七,我们在南京的十余位同学想一聚给恩师拜年,活动最终搞得很好,但回味一下就不免有“见”与“别”的难易之叹了。有的手机一通问题就解决了,回答是肯定到场,有的却手机常常打不进,也有的至今都没有对方的手机号,不能怪,因为毕业已有近30年了,有的同窗已退休近10年了,有的同窗已近70岁了,看来人生苦短,相聚虽近4小时,而且也计划每年正月初相聚一次,但真正能够人都到齐的的确很难,说“见”容易也可,说“见”难也对,说“别”容易也行,说“别”难也是,反正各种味儿都有,“见”与“别”之难易的确说不清。

    “见”与“别”是生活中的常态,可以说每一个人每天都经历着“见”与“别”,但对“见”与“别”的难易却各人的感受却是不同的,凡是能出动心弦的“见”和终身难忘的“别”都是“别有一样滋味在心头”的,无论是对习以为常“见”还是对极为难得的“见”,无论是只要轻轻挥一挥手的“别”,还是难舍难分的“别”,人们都必须学会珍惜、学会珍藏,对友情与亲情尤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