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姆巴斯:让古老文化在生活中传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8:52:27

观察·触摸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古老文化在生活中传承

《 光明日报 》( 2012年02月07日   05 版)参观者在锡伯族传统牛角弓展示台前张弓试力。本报记者 谌强摄柳编手艺让邱守胜夫妇身居家中也能收入两万元以上。本报记者 谌强摄母女俩在皮影展示台前聚精会神地操作皮影戏曲人物。本报记者 谌强摄阿坝州妇女现场展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藏族编织挑花刺绣技艺。
本报记者 杨慧峰摄

    中国民间传统佳节元宵节期间,文化部等部委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于农历正月十四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大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88项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的珍贵实物近2000件参加展览,近170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现场为欢度佳节的观众展示精湛技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农展馆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

    让非遗传统技艺为当代生活服务

    此次大展是迄今为止文化部组织的规模最大、展示门类最齐全、技艺最精湛、作品最丰富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活动,并确立了生产性保护这一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广泛地被专家学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和社会各界民众关注,此次大展的举行,通过一大批喜人成果的生动展示展览,让人们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理念和现状,推动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大展开幕式上的致辞中说,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为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部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和内在规律,积极探索科学的保护方式和方法。其中,对部分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代表性项目采取生产性保护的方式,统筹协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增加传承人和当地人民群众的收益,提高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文化消费、扩大就业、改善民生,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来自青海热贡的藏族唐卡制作技艺项目国家级传承人娘本对此深有体会。展厅中,一道十多米长的画墙上陈列展示着一幅唐卡画,娘本望着这幅十五米长的大型作品说,画中画的是十五个主佛,那是他和十个徒弟用三年多时间精心创作完成的,不仅表达了大家虔诚的信仰,同时也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娘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生产性保护给他从事的唐卡制作和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现为青海热贡的藏族唐卡国家级传承人的娘本,以前主要的工作是在寺庙中绘制唐卡,生活并不富裕。而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以传统技艺谋生也不容易。但在政府提倡和支持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娘本带着他的传统技艺踏上了一条崭新的生活之路。

    在国家和当地政府支持下,娘本以他的满腔热情和掌握的唐卡制作技艺,在家乡创办了热贡画院,招收了80多个当地贫困农牧民的孩子和孤儿,带着他们学习绘画和制作唐卡,并办起了经营各种生产性保护民族艺术品的公司。如今,十年过去了,当年的贫困村民已住上了新房、开上了汽车,画院制作的唐卡、堆绣、绘画、泥塑、石雕、木雕等各种民族艺术品已远销海内外。

    娘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是传统技艺保护的一个很好的方式,如果不通过生产性保护,没有效益,与大家的生活没有密切的关系,大家也不会有这样多的热情和兴趣,年轻一代也没有学习和传承的愿望,可能早就干别的去了。现在,通过生产性保护,不仅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也使更多年轻人愿意学习绘画和制作唐卡,技艺得到了更好传承。

    王炎生已经76岁了,但在农展馆大厅里见他一袭白衣、手脚麻利地和泥、用长木棍用力地搅动工作台转动、精心地抟泥成器的时候,谁也看不出他是已过古稀之年的老人。王炎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11岁开始学艺,至今已六十多年了,是景德镇目前资历最深的手工圆器做坯师傅,祖上世代拉坯,他已是第五代传人了。

    王炎生说,他最擅长做的活儿是碗、盘、壶等圆器类的坯,但也不完全是传统的形态,根据时代发展和现代生活的需要,这些传统技艺也在生产性保护中适应社会需求,多年来,他在不断追求和创新中,也尝试着突破圆器做坯的单一品种模式,创造出新的器皿形态来。在王炎生现场演示技艺的工作台上,就摆放着他刚刚拉制出的自己创造的多节葫芦瓶,十分新颖、时尚。

    王炎生目前在他工作的景德镇古窑瓷厂专门从事圆器做坯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圆器做坯技艺是景德镇传统手工制瓷技艺中的一种,古窑瓷厂是近年来文化部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工作、命名公布的第一批4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之一。

    此次参加大展、承担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福建建窑建盏烧制技艺传承重任的福建南平市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则是福建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的一个。

    建盏产于福建南平建窑,始于唐,盛于宋,是宋代八大名窑之一,因历史变迁失传八百年之久,后经研制发掘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烧制技艺,使这一传统技艺在生产性保护中得以发扬光大,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星辰天目陶瓷研究所也与南平的武夷叶启桐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技艺制作研究中心一起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在建盏烧制技艺展示台前忙碌着的,是建窑建盏传承人孙建兴、栗云夫妇和他们的女儿孙莉一家人,孙建兴看着女儿在工作台前熟练地制坯,偶尔给一些指点,不时露出满意的笑容。不一会儿,一个碗坯成型,孙莉拿起一根细线,在旋转的工作台上向泥坯的底部勒去,一个精美的泥坯随后就出现在她的手中,随后泥坯又轻轻地落在一旁母亲伸过来的木托上,放到一边晾着。

    孙莉刚届而立之年,已随父亲学习建盏烧制技艺十年了,她说自己祖辈也掌握着这门古老的传统技艺,一代一代传到自己这儿,自己还年轻,还要更好地学习,做得更好,将这门传统技艺好好地传承下去。栗云指着展厅墙上张贴的八条生产性保护措施说,这是当地政府部门与研究所、传承人一道制定并实施的,对建盏烧制技艺的学习和传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生产性保护使古老技艺更好传承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林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既让传统技艺融入了当代生活、为当代生活服务,同时也增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身基础和活力,使保护和传承的工作得以做得更好。林彤说,在大展开幕式上代表参展单位发言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藏族传统编织挑花刺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华珍,她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说明。

    杨华珍正在展台前仔细地回答着一个个参观者的询问,就像她在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回答徒弟们的提问一样。阿坝州是藏族、羌族聚居的地方,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杨华珍已退休,但看着因地震失去土地的农村妇女没有活儿干,生活也无法安定下来,她特别想尽一己之力去帮助她们,她想到了传统藏羌织绣。面对地震带来的重重困难,她与灾区的藏羌妇女一道,抢救、征集、保护了三千余件传统藏羌织绣作品,并在汶川等地举办培训班,传播、传承藏羌织绣技艺。

    杨华珍说,小时候向妈妈、外婆学习过做针线活和刺绣唐卡,现在可以通过这些传统技艺来帮助大家。现在,杨华珍应汶川县政府邀请,在汶川县映秀镇组建了中国汶川藏羌织绣传习所,通过培训,带动一千多名农村妇女走出了一条依靠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居家就业、在家致富”的康庄大道。为了帮助农村妇女就业,汶川县为传习所培训班提供了八百平方米装修好的房子,由杨华珍免费培训农村妇女。杨华珍不仅不收学费,还提供学习材料,有时,学员由于技术不熟练而损坏了材料,她不计较,用自己在成都搞刺绣、卖唐卡的钱来弥补,使学员安心学习。

    几年下来,杨华珍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采取了“协会+传承人+公司+农村合作社”的模式,经过杨华珍培训的农村妇女,大多在自己的家中从事农业劳动同时,还能靠这门新学的技艺每月挣几百元,而一直跟随在杨华珍身边专职搞刺绣的人,每月也能挣一两千元,她们制作的传统藏羌织绣艺术品已远销海外,杨华珍也尽力为在家的农村妇女们努力寻找着新的业务,让她们在家中制作,她也因此被香港和四川省分别评为“优秀义工”和“杰出志愿者”。

    与杨华珍在四川汶川走出的“居家就业、在家致富”新路一样,山东省临沂农民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走出了一条“打柳编筐、养活一家”的新路。沂河、沭河沿岸的自然条件适宜生长优质杞柳,当地农民自古以来就使用柳条编制各种农用和日用筐篮,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了这一就材加工、量材为用的传统手工技艺,柳编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临沂传统柳编告别了过去自给自足的生产形态,开始采用“经销公司+经销商+农户”的现代形式组织生产,随着国际化市场的开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临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外贸出口支柱产业,带动了当地25万农民从事柳编生产,柳编出口量占到全国出口总量的60%,临沂被誉为“中国柳编之乡”。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院长赵屹老师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曾在临沂等地开展“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这一课题,对临沂柳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生产性保护的现状进行了田野调查、理论研究和创新设计。赵屹说,除了给当地农民生活带来令人欣喜的改变外,临沂柳编技艺也在生产性保护中和产业化的带动下,在挖掘、整理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产品类型日趋丰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赵老师边说边翻开了一本展示调研成果的小册子,上面用彩色照片展示的临沂柳编技法统计竟有四十种之多,而其中的鸟巢编、乱编、镂空编等技法的各种艺术品就放在进行现场展示的邱守胜师傅身边,不时有参观者在观赏编结技艺的同时,总是想将那些精美的展品一一买走。赵老师说,临沂柳编在生产性保护中已发展出家居、装饰、文房、园艺、宠物、家具、旅游休闲等不同类别的三百多个小类的一万多个花色品种,并因其低碳、环保、自然、时尚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延续与回归

    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所副所长、研究员邱春林说,此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关注和思考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中的一些课题,大展中展览展示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等,其传承状况原来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传承,我们现在强调生产性保护就是要尊重原来的状况,让其回归这种状态,使之得以持续和健康发展。

    邱春林说,对于这些具有生产性质和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如果只靠单纯的静态保护和抢救性保护,单纯地进行资料和文献整理研究,不足以激发其活力,通过生产性保护,既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得到统筹协调,也能够增加这些技艺项目传承人和当地人民群众的经济收益,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也能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此次大展带给我们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