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时代sunny胸:稳赚不赔——“难以启齿”的银行暴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2:18:42

  稳赚不赔——“难以启齿”的银行暴利
    2012.2
  存款低利息、贷款高利息形成的“净利差”,正使银行稳赚不赔。数据显示,2011年前三季度,16家A股上市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润6920亿元(其中,净利息收入占比77.4%),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31.86%。
  有业内人士预测称,全国银行业今年利润将过万亿。“这些年,整个银行业数字确实非常靓丽,尤其像今年,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利润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点为富不仁的感觉,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所以有时候利润太高了,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日前,民生银行行长洪崎这样的一番感叹,又将中国银行业暴利的老问题推向了舆论中心。
  中国银行业的盈利水平何以总是一枝独秀?银行暴利是否将终结于利率市场化的推出?“尽管中国银行业的暴利时代可能将逐步成为历史,但是在利率市场化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势下,银行业的高利润仍将出现。”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茂辉表示。
  1企业银行冰火两重天
  今年前三季,2280多家上市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1.49万亿元,同比增加2400亿元,增幅为19.4%。其中16家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6920亿元,同比增加1670亿元(一大半都让银行给增了),增幅为31.89%。剔除银行股后所有上市公司盈利仅增长10.26%,约有四成企业出现负增长。银企利润增3成,非银企利润增1成。
  3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出专访文章,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在采访中称,我国内地银行的人均净利润是工业企业的12倍,银行业确实暴利。
  陈永杰表示,2011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会超过1万亿元,人均利润会超过50万元。银行的资本利润率已经不仅大幅高于工业,而且高于石油和烟草等暴利行业。
  银行业靓丽的成绩单让企业家侧目。多数银行年报尚未公布,但沪深两市共有6家银行发布业绩预增公告,深发展、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业绩再现高速增长,预计同比增长超过五成,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业绩增长紧随其后,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41.03%和42.02%,兴业银行预计201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73%。
  与此相比,企业利润却呈下降趋势。数据显示,前11个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利润总额20415.6亿元,同比增长13.7%,盈利增速连续5个月下降,其中中央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2%。净利润方面,1~11月,中央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同比仅增长3.6%,较上年同期下降46.5个百分点。
  2高息差是高利润的最大推手
  在2011年控制通胀过程中,央行频繁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通过控制贷款数量来实现对通胀的控制,而不是采用提高利率的方法。这样带来的后果就是,一边是银行能从储户中取得廉价资金;另一边是“资金饥饿”加剧了实体经济对有限资金的争夺,抬高了实际贷款利率。一低一高,丰厚的息差就出来了。如果你说利率太低储户可以选择不把钱存到银行,但现实是如果不存到银行,你连这点可怜的利息都没有;而且在当前中国其他理财渠道尚不完善的情况下,你也只能选择银行。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身处危机中心的欧美银行业曾经所拥有的靓丽外衣被层层剥落,为了生存,它们不得不向政府求援、资产重组、裁员以及直到现在仍备受欧债危机威胁。虽然近期包括国际评级机构在内的多家机构开始频频对中国银行业发出潜在风险的预警,但相较于欧美银行业的窘境,中国银行业的生存环境可谓令人羡慕。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中国15家上市银行共实现6900亿元左右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达到31.6%,其中12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幅超过30%。其中,民生银行以64.42%的净利润增幅位居榜首。一般而言,企业有高盈利总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但中国的银行则反而显得有些“羞于启齿”。“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的银行赚钱太容易了。”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指出。
  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孙茂辉表示:“中国银行业盈利的主要来源依旧是存贷款息差。尽管今年货币政策的紧缩导致银行房贷量大幅下降,但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始终旺盛,所以银行的息差反而有所扩大。同时,随着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以及与国际的接轨,中国银行业的表外业务等非传统收入也大幅增加了。”
  不过,孙茂辉认为,中国银行业的高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银行本身所导致的,而是源于政策制度的优势。“在中国,银行是一个相对比较特殊的行业,其准入门槛与退出门槛都相当高,因此不能把银行利润与一般行业的利润做简单对比。”
  “中国银行业几乎是整个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源库,更承担了很多在国外是由政府财政承担的任务,所以对银行业的保护也更重。”上述分析人士指出。不过,孙茂辉表示:“中国银行业的盈利不能仅局限在短期,未来要立足于长期,并将利润摊薄到长期的盈利水平上。”
  3行业垄断让银行利润不高都不行
  本该是相融共生的企业与银行,却在利润高低上“冰火两重天”。在业内“闷声发大财”,鲜有高调评价利润的语境下,洪行长能道出银行利润高得“不好意思”,说明带有“民生”二字的洪行长,对银行业的太高利润,或多或少心存纠结。
  银行业并非是通过生产产品来获取利润,它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两个途径:一个是货币政策,即存款和贷款的利差收入,一个是各种收费。而我们的银行“‘进货’实行‘计划经济’,利率是不能随行就市浮动的。”通俗点说,就是储户把钱存入银行只能低利率,而银行放贷必须是高利的--达5%左右(欧美银行利差不足1%)。如此“大斗进、小斗出”,银行业能不高利润?
  垄断成就了暴利,也促成了霸王条款。如果说银行巨大的利差是“天时地利”,那么银行本身的业务经营则是“人和”了。银保合作、银信合作、各项小额收费都是银行“创收”的重要阵地。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银行业的服务项目共计1076项,其中226项免费,占比21%;收费项目850项,占比79%。在银行业服务项目中,个人业务服务项目共276项,其中个人有偿服务项目共196项。
  也就是说你在跟银行打交道的过程中,八成都是收费的。也许你要说银行本身就是盈利性组织,开办银行就是要赚钱的。但当前的银行收费不仅事无巨细,还诸多的变相重复收费,这些或透明或隐性的收费着实让储户吃不消。如引起广泛质疑的银行卡年费和小额账户管理费就属于重复征收的费用;还有遭人诟病的短信通知费,以平均每月4元的来计算,一个月起码要接到40条短信才划算,按照一笔一条短信来说,平均每天需要刷卡1.3次,这样的使用率又有多少储户能吃得消呢?更可气的是,储户不但被扣款,而且在被扣款之前没有任何的提示或通知,营业员在办理之前也没有任何提醒,这样的服务费收得确实够“霸王”!
  可见,银行业利润高得让行长都“不好意思”,实际上是国家强制赋予的,是行业垄断的必然,让你想不高利润都不行。
  至此,笔者就大抵能体会到洪行长的“不好意思”了。一是,因为银行业利润太高,超出了想象,二是,银行业的高利润高得有些理不直气不壮。
  4银行业暴利该如何化解?
  这厢是银行业靓丽的成绩单,那厢却是诸多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苦于贷不到款的愁容满面,如此强烈的反差难怪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都曾批评银行业把企业当成“唐僧肉”了。成为“唐僧”的又何止企业呢?还有老百姓。因此可以说银行业的暴利本质上还是通过低利率抢老百姓的钱袋子,加上高利率抢贷款企业的钱袋子得来的,而纵容银行“抢钱”的,正是国家的政策倾斜。
  但这种靠挤占实体经济利润而得到的暴利非但不能长久,反而藏着巨大的隐忧。未来只有通过对金融体制和利率的市场化改革,使银行的信贷更多地向实体经济倾斜,同时利率更加市场化,银行利润将会回归合理。另外,如何从目前依赖信贷差收入转而实现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如何返利于民,如何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也是银行业目前亟需思考的难题。
  首先,解决银行业暴利,应该采取存款单边加息与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措施。目前我国存款利率是3.5%,贷款利率是6.56%,息差超过3%,远远高于西方国家的平均水平。采取单边加息,就是在贷款利率不动的情况下,提高银行的存款基准利率。而贷款利率不动,就能够减少银行由于利差导致的收入过高和利润过高。
  利率要提高到多少才合理呢?我们的存款利率应该高于通货膨胀率,至少不低于通货膨胀率。高了,老百姓的存款才能保值,否则都是贬值。同时也可以增加企业存款收入。
  其次,国家应当加强对银行业的税收监管、提高银行业的税率,对银行业的暴利进行征税。因为银行业的利润百分之八九十,不是由于它的经营,不是由于它的劳动,也不是由于创新带来的,是国家定的利差带来的。所以在银行业利润大幅增加的同时也要增加税赋。
  第三,要加强对银行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中高层人员的个人所得税的监管,防止利用暗的收入进行逃税。
  第四,要对国有银行为主,包括其他的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特别是管理费的支出进行监控,尤其是消费和公关支出的控制。
  第五,银行要加强对于中小企业,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的服务。这样可以减少小微企业到民间借贷的风险,而对于小微企业的扶持又是支持实体经济当中最重要的部分。
  第六,逐步实行利率市场化。目前中国存款利率是计划定价、法定定价,贷款是半市场化定价,对大企业,基本上是按照基准利率办,对中型企业往往就开始往上浮动,对于部分能够贷到款的小企业,有些上浮到基准利率的好几倍。这个问题不解决,银行业暴利的问题就无法得到根本解决。
  第七,大力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在推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小型金融机构与大型银行形成竞争,不仅仅是贷款利率的竞争,还有存款利率的竞争,那么可以促使我国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存款利率,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5请银行业回归服务本质!
  与其他国有垄断行业一样,国家对银行业实行严格的准入和管理制度,出于国家金融安全考虑,这本无可厚非。但关键之处在于,银行业在获得多方呵护之后,却亦暴露出贪婪的本性。过度的追逐利润最大化,让金融服务功能此消彼长。联想到个别国家垄断行业的表现,可谓“劣迹斑斑”。
  比如备受诟病的“两桶油”,作为亚洲乃至世界最赚钱的公司没有之一,中石油中石化,却想方设法拿着国家补贴。更有甚者,买“天价茅台酒”,使用“天价灯饰”,开着豪车等等,肆无忌惮的消费着国有资产,时时给全国人民添堵。垄断企业不仅在于其表现的贪婪,更主要的是丧失缺乏社会责任。一遇涨价便雷厉风行,降价则拖拖拉拉,垄断非但没有降低成本,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反而使得油价越来越高。
  垄断的最大危害就是它占有大量社会资源,却让社会负担了巨大的成本。而对资源价格的高度控制,让正常的社会秩序被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被拖延,垄断者在享用暴利的同时,还可以哭穷争来更多的优惠,令人实难接受。
  而对于当前银行业的暴利存在,其根本原因也是来源于高度垄断性质。当然,国家对金融行业掌控是十分必要的,关键是,如何让其发挥作用,为社会经济发展功能最大化。人们乐见的是,银行业在稳定市场形成盈利和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更多的要把服务市场让利于民作为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