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赔偿小说下载:买珠还椟:另类风投的人才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4:28:34
    风投都说自己投的是人,企业不过是人的价值平台。按这种观点,人才是珍珠,企业只是珍珠外面的盒子。

  在成都飞上海的航班上,段亦平一次又一次在头脑中演习风投的经典问题:为什么要钱?我为什么要投你?为什么只有你能做好?要多少钱?钱怎么用?我有什么好处?段亦平是成都恩派食品公司的总经理,去上海是为了和明日投资谈风险投资。段亦平在恩派做了6年总经理,把公司带入野蛮生长状态,销量每年都是以100%的速度在增长,由一个销量几百万的大作坊,成长为营业额将近两亿的中型企业。

  长得太快也很麻烦,工艺问题、设备问题、质量问题、渠道问题、品牌问题、管理问题、人才问题、组织结构和法人治理问题,企业文化和战略规划问题,一连串地浮出水面。把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地处理好之后,段亦平终于遇到了很难取舍的问题, 那就是资金。

  资金本身不是问题,看到恩派这几年的发展,供货商、代理商、同行,很多了解恩派的人,都愿意投资。只要段亦平一句话,资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段亦平不希望股东结构过于复杂,想先尝试着找一找理念相近的风险投资,实在找不到,再做打算。

  激情重燃

  明日投资是偏好传统领域的风险投资,在食品行业中已有不少的布局,这也许和明日投资创制人何全的经历有关。

  何全曾经是食品行业中旗帜性的人物,他创办的新日食品曾经是国内响当当的企业。十年前,他把国际资本引入新日,并且由外资控股,自己做总经理。没想到,外资进入刚一年,他就被迫下课,交出了企业的管理权,当个挂名董事。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成了富贵闲人,何全觉得无脸见江东父老,含恨移居海外。

  常言道, 退一步海阔天空。何全到了海外,为了深入了解曾经让他折戟沉沙的风险投资,他放下身段,深入学习。谁知一学吓一跳,他顿时觉得柳暗花明、天高云淡,眼界大开,创业激情重新点燃,并放出狠话:此生不风投,枉来世间走。于是低调回国,召集旧部,张罗开办明日投资。在创业庆典上,何全说出了心里话:“这次开业,我最希望请到的嘉宾就是当初逼我下台的雷蒙兄弟,没有他们的帮助,我还是一个眼睛里只有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地主。今天,我可以自豪地对自己说,何全由地主变成了资本家,由毛毛虫变成了蝴蝶。”

  裂变增长

  段亦平大学的专业是计算机,毕业后在雀巢工作了5年,从终端业务员一直做到大区经理。然后去了一家民营食品公司,做了3年的营销总监。30岁开始创业,和原来的同事合伙成立一家食品代理公司,利用原来累积的商超渠道关系,专门经营东南亚的休闲食品。恩派原来是段亦平的供应商,供应散装瓜子、花生、地瓜干,重新包装后进行销售。随着业务的扩大,段亦平把恩派买了过来,还在贵州和云南收购了两家生产牛肉干的小公司。

  段亦平自认为休闲食品是最有投资价值的领域,自己也赶上了休闲食品最好的发展机遇。首先是市场大,全国的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其次是增长快,市场增长速度超过GDP增速的两倍;第三是品牌集中度低,与恩派类似的区域知名品牌全国有3000多个;第四是产能过剩,行业内企业大大小小近十万家;第五是地区差异大,不同地区消费习惯不同,导致产品的地区差异大;第六渠道成本高,低毛利产品和低端品牌很难进入大渠道;第七是管理粗放,业内企业的规模都偏小,很难实行规范管理。

  在这种情况下, 段亦平对恩派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先是品质升级,管理好原料、工艺、流程,让恩派产品的安全性、外观、口感等整体质量因素都优于同行。然后是品牌升级,产品的包装、CI、广告都领先同行。接下来是渠道拓展,利用东南亚小食品相对丰厚的毛利,发展经销商,再捆绑搭配恩派的产品。段亦平花精力最多的工作是管理升级,强力推进ERP和职责管理信息化平台,所有流程和任务在系统内都能一目了然。段亦平最得意的是文化升级,为恩派注入了乐观积极、开放平等、团队协作的文化基因。

  按段亦平的观点,前几年的升级,都是质的变化,是基因注入的过程。以后的发展才是量的变化,如果有大的资本投入,恩派会由野蛮生长转变为裂变式增长。

  梦中情人

  听说由何全亲自接待自己,段亦平既激动,又紧张。在食品行业,何全曾经是神一样的人物。这样一个神人,还能放下身段留学海外,由企业家蜕变成了投资家,就更让人佩服了。

  一见面,段亦平就说:“何总,您是我的崇拜的偶像。”

  “哈哈哈”,何全笑着说:“不要崇拜偶像,那只是个传说,我们今天是谈生意、谈合作。”

  双方刚坐下,何全开门见山地问:“你为什么要找风投?我看过你的资料,按恩派目前的发展,尤其是恩派规范的管理和结构,股权融资应该没问题。”

  “何总的眼光很深刻,”段亦平深深地点了点头,说:“何总,股权融资对我们来说,操作上的难度并不大,找风投的难度应该也不大,我们希望是对行业有深刻理解、有相同理念的资本进来。”

  “你怎么知道我们会有相同的理念呢?” 何全借段亦平的话问道。

  “ 因为何总您有过失去控股权的经历,也知道股权变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因此,我个人认为,您的投资进来,应该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而不是来谋控股权的。”

  “ 你对小的投资者进行股权融资,也可以保证控股权,这有什么差别吗?”何全继续问。

  段亦平叹了口气说:“好的投资人可遇而不可求啊。美中商会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海外的中小投资人,但他们不了解中国市场,也不理解我们的战略。同行有很多人愿意投资,但他们都是老板出身,把企业看成是私人领地,不理解我们的企业文化战略。港台投资人也很多,但他们既不理解我们的经营战略,也不理解我们的文化战略。”

  “哈哈哈,你的梦中情人是什么样子的?”

  “就是何总您这样知行合一、中西合璧的,懂经理、会管理,有理论、敢实践,既了解中国国情,也接受现代管理理念。”这一段话段亦平没有事先准备,说完之后,他自己都佩服自己夸人的本事。

  何全一竖大拇指说:“好!有个性、有远见,你不是来找风投的,你是在挑风投。三周之后,我去成都,先看看你的公司,到时候我们再谈。”

  买珠还椟

  送走段亦平,何全马上布置两组人马开始调查,一组调查段亦平的个人情况,另一组调查恩派公司的情况,并让自己的老部下、现在的合伙人钟厚专门负责调查。

  “ 老钟, 我对恩派有点兴趣, 但我对段亦平这个人更有兴趣,”何全对钟厚说:“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原来投的那几家食品公司,都有段亦平这样的人,那个格局真是不可限量啊。”

  钟厚说:“那是,但段亦平只有一个啊。”

  “所以我让你去摸摸他的底,我的想法是,如果这个人合适,恩派也很规范,不需要他天天在那守摊。我们干脆多投点,再让段亦平投一点资本金到明日,成为明日的执行董事,专门负责这几个食品公司的布局和规划,你觉得怎么样?”何全边比划边说,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钟厚想了好一会,慢慢才想明白:“好是好,他愿意吗?”

  “我来说服他,地主和资本家的差别我太有体会了,直觉告诉我,他也是当资本家的料,”何全信心满满地说:“你尽快摸清他的情况,如果合适,我到成都后和他摊牌。”

  三周之后, 何全如约到了成都,他和段亦平两人在青城山下聊了整整两天。他恳切地对段亦平说:“亦平啊,我在你身上看到了过去的我,而且你比过去的我优秀很多,我想从兄长和过来的人的角度跟你谈谈。以你的眼界和能力,恩派提供不了更长远的发展平台。而且恩派的团队很到位,战略规划很清楚,你不必天天守着,加入明日吧。我从企业家到投资家走过的弯路,希望你不要再走。”

  拉人入伙,在明日投资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何全给段亦平开出的条件也算优厚。明日先投7,500万美金投到恩派,段亦平再把个人股权收益的2,000万美金投到明日,成为明日的股东,然后再以总经理的身份管理恩派一年,年薪500万人民币。一年以后,再以明日执行董事的身份,对明日旗下所的有食品企业进行整合规划,年薪1,000万人民币。

  面对真诚的邀请和优厚的条件,段亦平一是觉得突然,二是觉得茫然。自己能用一年时间把恩派带入裂变状态中吗?一年以后的恩派真的不需要自己了吗?加入明日之后,能把那些食品企业整合好吗?除了这种投资方式,还有没有其他的备选方案?

  针对上述案例 管理专家各抒己见

  看完案例,迫切想跟大家分享两个观点,权当抛砖引玉。

  首先是段亦平在明日投资的平台能大展拳脚吗?有几点担心。

  一、风险投资对于企业的意义,加大技术创新投入,进行产品和服务升级,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管理团队,明晰产权,培育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素质,引进专业人才……这里无须赘言,但据我观察,很多风险投资给国内企业投资的,包括我所在的公司,好像风险投资都没有做以上这些,大多数是投入资金就不管了,交给原企业经营者负责,更多是从董事会层面参与经营决策。我在网上也查了一遍,发现知名的VC,包括联想、IDG、红杉资本等,管理团队也没有从投资的企业里出来的。可见案例中何全的想法是不是稍微理想化了些?

  二、何全对恩派的看法是否全面客观?他如何能判断恩派给不了段亦平更长远的发展平台?恩派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各方面都比较规范,如果段亦平从风险投资拿到资金,再去并购其他的食品企业,用恩派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和改造,是不是也是一个更长远的发展规划?恩派也没达到裂变的状态。

  三、段亦平是投资家的料吗?企业家要求的是企业领导人能够对企业掌控,能够制定企业战略,能够带出优秀的管理团队,做好公司的业务;而投资家则有着完全不一样的要求和视野,对商业模式的深刻理解,对所投资企业领导人的独特判断,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等等;企业家还需要有社会责任,投资家则以盈利为目标。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段亦平是非常好的一块企业家的料,至于是不是资本家的料,只有用实践去检验了。

  四、我有点疑问,供大家玩味。没搞清楚段亦平为什么非要通过风险投资获得资金?想尝试找理念相似的风险投资目的是什么?据我的浅见,恩派每年销量以100%的速度在增长,应该不缺资金的,包括扩大规模的资金。风险投资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获得企业所有权,而是盈利,是得到丰厚利润和显赫功绩从风险企业退出,段亦平只要不出让大股东的地位就可以了。

  其次,平台重要还是人才重要?个人认为两者都重要,没办法区分孰轻孰重,就像讨论张瑞敏之于海尔,柳传志之于联想,是不可能有结论的。人的才能发挥需要借助平台,而平台也需要有人才才能搭起来。当然,除了这些,还应该考虑政治、经济、社会、市场等大环境,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才能的发挥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案例中,段亦平之所以在恩派做得风生水起,脱离不开休闲食品的发展机遇。他在恩派所做的改革力度之大超乎想象,从产品品质、品牌、渠道到管理升级,文化升级,这些在国内企业真正实施起来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从我对国内企业的观察看,很少有企业能做到这一点。品质、品牌、渠道升级还比较好操作,管理和文化升级可就非常难了,不仅取决于企业领导人对企业的掌控,也取决于是否有相应的人才去做,内部是否有适合的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多。可以看得出恩派这个平台对段亦平的重要作用,换了另外一个环境,结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如果段亦平继续留在恩派,通过风险投资获得资金,扩大规模,并购企业,或者寻求上市获得资金,以他的能力是可以使恩派达到裂变状态的,对段亦平来说,未尝不是另外一个更好的选择。

  商业模式是事业成功的大脑

  从这个案例来看,表面上验证了“风投都说自己投的是人,企业不过是人的价值平台。按这种观点,人才是珍珠,企业只是珍珠外面的盒子。”其实,这种说法是有失偏颇的,商业模式才是事业成功的大脑。

  还是从这个案例入手,看段亦平的成长路径,既是行业专家,又是管理专家,这是段成功的一个要素,可以归结为“人才资本”;另外,段对恩派公司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落实,是对商业模式的探索和明确,可以归结为“模式资本”。这两点都是明日投资选择恩派的原因。再看当初何平在新日的成功,何的“人才资本”肯定是其成功要素之一,但雷蒙选择了新日之后,却抛弃了“人才资本”,因而说事业成功,“人”仅是要素之一。

  其实,事业成功好比三角形,其成功要素分别是三角形的“三角”,这三个角:模式资本、金融资本、和人才资本保证了事业成功这个三角形是最稳固的图形。

  对企业来说,事业成功的表征是盈利,而盈利先决条件首先是商业模式,也就是“模式资本”;另外,事业进一步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也就是“金融资本”,这点从恩派选择明日、新日选择雷蒙来看,也得到印证。

  这三个“资本”的相互融合是事业成功的稳固保障,欠缺任何一个“资本”,事业都难以长足发展,你有商业模式、有人,但没钱,不行;你有商业模式、有钱,但没有人来干,不行;你有人、有钱,但没有好的商业模式,更不行。其中,“模式资本”是大脑,决定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资本”和“金融资本”,这点在案例中表现的更为明显:比如说何要段来对明日旗下的食品企业进行整合规划,是明日的商业模式需要段这样的人才;段对风投的选择观(寻找梦中情人),是恩派的商业模式需要明日这样的“金融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