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6一晚上待机耗电:态美意象《猴.致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10:24:41
态美意象《猴.致遠》

                                  作品释文/邢政

    这幅刻在淮河源头--河南省桐柏县境内水帘洞风景区的书法作品《猴.致遠》,是袁海涌先生用“意象”表达书法语言的一种大胆尝试。

    说到“意象”,我们自然会想知道象形书法更深层、更渊源的内涵。中国书法以“意象”论书的文化渊源可以追溯到《易》学思想和道学精神上。《周易·系辞》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情。”  《道德经》的第二十一章上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作为表意、表象的文字,其文化指向是最初的意,作为表现文字美的书法,恰恰通过合理的表达将这种美表现出来了。
    书法表现的是自然客体的情趣。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书概》一文之首指明“象”与“意”的关系:“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应当指出,书法中如“万岁枯藤”、“千里阵云”之类的自然物象,不是再现自然物之形,而是自然物象意态美的写征。亦是说,书法中象有可见之象,如笔墨线条的特征;有不可见之象,即通过可见的笔墨在特定语境和条件下以联想、通感的方式生成的象外之象。意,则书法所表现出作者的主观情绪、神情和意志。书者的心情、情趣不可能直截了当或者一目了然地展示给欣赏者,而是通过艺术作品之象来“暗示”书者之“意”。

    《猴.致遠》的意象构思首先是意在笔先的构思过程,这里的“意在笔先”并不是指某种抽象的道理,而是指具有艺术完整性的构思成果,也就是在形象、理性和感情相统一基础上所构想的具有完整性的艺术形象。袁海涌在创作这幅作品时首先抓住猴子聪明灵动的个性特点,在脑海中对作品的技法选择、气势风韵等作出一个全面的构思,并在纸上臆想出作品最终效果,然后才进入创作过程中的具体操作。

     作品以“猴”字为依托,根据“猴”字左右结构特征,大胆创意、巧妙构思、意象造型,将“猴”字适度变形处理:“侯”部演变为“大猴”、“犭”旁演变成小猴,整个意象就是一个老成持重的大猴手携蟠桃带着小猴献瑞人间。创作上,不蘸水、不上彩、不渲染。只用一次蘸墨,从大猴头部开始浓墨起笔,中锋侧锋多锋并用。或擦或拧,逐笔向涩枯过渡;到了小猴处,基本成枯焦之笔,一气呵成,苍苍莽莽,朦朦胧胧,时隐时现,使物象在虚实、浓淡、远近、大小变化中达到和谐的统一。整个书写过程实则就是以长短、粗细、浓淡不同的黑色线条将白纸空间块面分割开来,造成疏朗、紧密、浑圆、尖峭的不同空间块面,这种黑白对比的空间构成是形成书法意象的物质形式,对于审美意象的生成有着重要作用。其次对章法构成的安排,这其中涉及阴阳、刚柔、动静、疏密、巧拙、浓枯、畅涩等一系列对立风格技法的调和、转换,其目的是要达到古人所说的中和的审美要求。这里,袁海涌注重了题款的艺术性,安排在作品的左上空白,沿着“猴”字的态势,阶梯状下落,整个作品从左下到右上对角倾斜部局,以增加动感。

     由于构思上的匠心,以及书法家对意象书法的长期研究,我们细赏作品《猴.致遠》,就如同欣赏音乐和舞蹈,音符传至鼓膜,动作映入眼帘,触动心灵,唤起美感,完全被作品的艺术魅力所带动、感染,不自觉地将那一系列美的感受回味。当我们回头再来看作品,真是满目活物,无需通过目光的移转整幅作品便已动了起来。整幅作品自然质朴,随字随意赋形,字里行间透出一种立体的运动神韵,象一路走来的猴队。

被刻入淮源水帘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