痣疮用什么药效果最好:少写字的新课标,难以为学生减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3:56:03

少写字的新课标,难以为学生减负

熊丙奇    发表于 2012年02月03日 06:42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义务教育阶段19个学科科目的新课程标准具体内容,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旧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新课标对一、二年级学生会写字的要求也从原来的800到1000字统一成低限——800字。(京华时报2月2日)
这被认为是课标为学生减负,倡导素质教育。据报道,一位南京的小学老师计算,小学生平均会写一个汉字至少需要抄写10遍,这样一来每个孩子都能多出500多分钟休息时间。这样的计算也挺有意思的,500多分钟,不过8小时多一点,能给孩子腾出8个小时的休息时间,现在也被认为是“减负”了。多么可怜的孩子。但就是这么短的休息时间,能不能给孩子“腾出来”,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如果家长给孩子报一个班,一周上两次课,每次课两小时,两周就是8个小时。在教育部的消息传出后,就有家长表示,要送孩子去上写字班。
我不认为课标降低对学生的会写字要求,就能给孩子们减负。有多少学校会严格按照课标执行?课标是最低要求,而非最高要求,如果一个学校让学生会写2000多字,教育部门会去查处吗?怎么查处?学校只要说,这是孩子自己的家里学会写的,学校并没有要求。更何况,就现今的情况而言,不要说三四年级学生累计会写1600个左右,现在一些幼儿园的孩子也会写这么多汉字了。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没有少在课程改革上花功夫,可调查显示,新一轮的课改,在各地基本上以失败告终,学生的负担,并没有随课改的推进而减轻,应试教育格局,也没有发生丝毫变化,反而在一些地方越演越烈。比如,新课改将学生的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等,要求每所学校都增设选修课程,可是,由于选修课不纳入高考,所以,一些学校根本就不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学生就围着必修课学习。还比如,一些地方明确规定小学的放学时间,以及中小学的家庭作业布置量,但是,貌似学校减负的结果是,学生的课外负担却大大增加,双休日、寒暑假,学生们奔波在各培训班、特长班之间,即将过去的这个寒假,就被不少学生称为“第三学期”。
离开升学考试制度而进行课程改革,是治标不治本,甚至徒劳的,这是教育部门必须明白的因果关系——课程建设十分重要,但这必须基于一定的教育制度和环境。我国的中高考制度过去10年来一直在进行“改革”,可是,却没有触及实质问题,即打破基于单一分数评价体系的集中录取。考试成为基础教育的指挥棒,也是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唯一工具,在这种环境中,中小学教学必然围绕中高考进行,任何有“积极意义”的改革,最后都可能被这一体系消解。
在笔者看来,课程改革要获得成功,就必须给予学校教育教学自主权,这就要求教招考分离,简单地说,就是中小学自主教学、考试社会组织、大学(或高一级学校)自主招生。毫无疑问,要形成这样的局面,就要推进中高考制度改革,改变中高考作为升学资格考试的功能,将其变为对学生的一种评价依据。如此,考试就从“指挥棒”,变为了评价服务工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简称《纲要》)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出的规划,正是符合这样的方向的。但遗憾的是,在这一《纲要》颁布之后的一年多时间中,具体的高考改革方案,却一直未出台。不下决心进行高考改革,却只对这一框架之下的课程进行改革、师资进行培训,等等,成为目前教育部门的基本战略,这种战略当然可以书写减负的“政绩”,可却难以真正减负。推行这样的战略,只会折腾教育的精力,难以对现实教育有真正的改观。为此期待教育部门,还是回到改革的正途上来,坚决执行《纲要》所确定的考试招生改革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