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集悦景康城瑧教育:啤酒甲醛事件真相调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 2005-7-17)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7:56:09
[每周质量报告]啤酒甲醛事件真相调查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07月17日 13:43 来源:    进入[每周质量报告]>>

  CCTV.com消息(每周质量报告):

  提要:

  记者调查:啤酒甲醛事件真相调查

  国产啤酒面临信誉危机 95%添加甲醛是真是假

  产品中添加甲醛 这样的啤酒有没有危害

  主持人: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大家好。

  前几天有媒体报道,国内啤酒企业为了控制成本,有95%的国产啤酒都添加了可疑致癌物——甲醛。这个消息传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业界和专家众说纷纭,不少消费者也感到了不安,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整个事件的发生过程。


  【事件回放】

  今年7月5日,一篇标题为《啤酒业早该禁用甲醛》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报道开头引用了一名被称为“啤酒研究工作者”的来信,信中指出,目前很多啤酒厂为了控制成本,用可疑致癌物甲醛充当稳定剂,并称这是我国啤酒业的“行规”。这篇报道还引用了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秘书长杜绿君的观点:“就产量比例来看,95%的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虽然事后杜绿君马上发表声明指出,这篇针对她的采访报道是以讹传讹,但由于这篇文章在短时间内已经被迅速广泛转载,不仅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也引起了韩日等邻国的关注。

  7月11日,韩国媒体报道韩国食品医药安全厅下令,要求有关方面紧急收回并检测今年从中国进口的啤酒。该部门计划对收回的中国啤酒,以及未来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啤酒进行甲醛含量检测,涉及了12个中国啤酒厂商的15个品牌。7月12日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厚生劳动省已经向日本各地相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啤酒进口商向中国啤酒出口企业进行书面确认,确保啤酒不含甲醛。

  在短短十来天里,被媒体称为“甲醛门”的啤酒风波引发了种种的猜测和议论,“95%的国产啤酒里加了甲醛”这一说法究竟是真是假?对于啤酒中甲醛的含量为什么没有强制性标准而且不做检测呢?含甲醛的啤酒究竟有害无害?啤酒风波在消费者心中留下了一连串的问号。

  主持人:啤酒也被称为“液体面包”,特别是在夏天,更是让人感到凉爽、痛快,所以啤酒也就成为了餐桌上最常见的佐餐饮品,但是如果真的像有的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国内啤酒95%添加了致癌物甲醛,无疑在爱喝啤酒的人群中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那么甲醛究竟能不能在啤酒的生产当中使用呢?

  【甲醛添加调查】


  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专家告诉记者,啤酒制造和储存过程中会生成絮状沉淀物,使酒变得浑浊,影响透明度,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国啤酒行业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开始使用甲醛作为助剂,使用甲醛做助剂是啤酒行业沿用多年的一种工艺。

  杜福泰: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长期从事啤酒生产工艺方面的设计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杜福泰:甲醛一个是改善它的稳定性,风味稳定性也好,生物稳定性也好,或者是降低啤酒的色度方面,效果都是非常明显的,抗氧化能力,提高保质期等等这些方面都是很明显的,不是说一定要用甲醛,不用甲醛我们用替代品以后生产出来的啤酒的质量还是很好的。

  甲醛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且易溶于水的液体,它有凝固蛋白质的作用。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甲醛被明确列入了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推荐名单中,所谓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就是指能使食品加工顺利进行的各种辅助物质。事实上,国内啤酒行业的教科书《啤酒工业手册》当中也明确提到了可以使用甲醛来降低色度、延长保质期的工艺方法。这本教科书上说,在生产啤酒的第一道工序当中添加甲醛,和相关色素起反应后形成一种复合沉淀物,过滤掉这一沉淀物后,大部分被添加进去的甲醛成分也会被清除掉;接下来还有一道煮沸工序,残留在啤酒当中的甲醛也可以被蒸发掉。

  胡小松: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技术中心教授 专门从事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技术中心教授 胡小松:因为在加甲醛,经过煮沸以后,甲醛它基本会挥发掉,或者残留很少。

  传统的酿造工艺既然在啤酒生产过程中使用了甲醛,那么这些残留的甲醛最终是不是可以去除掉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技术中心教授 胡小松:我们尽可能又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把这个再产出的甲醛等有害物质或杂质进一步脱除,但是不管是国外的最先进的目前的技术,也不可能百分之百的脱除,所以的话,我们对最终的产品设置了这样一个安全线,就是最低的残留量。

  记者通过进一步的调查还发现,在啤酒酿造过程中使用甲醛作为加工助剂并非是国内企业发明的,而是国外发明的,国外的啤酒生产教科书和有关资料中曾一度将甲醛明确列为可以在啤酒加工中使用的加工助剂,即作为稳定剂使用。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因甲醛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确定为可疑致癌物,国外企业开始在啤酒生产中停用甲醛。最近几年,我国一些大型啤酒生产企业也陆续开始停止使用甲醛作为助剂。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安全技术中心教授 胡小松:进入21世纪以后,我们一些大的企业基本上在加工的过程当中,也逐渐用替代物或淘汰甲醛这样一个措施,实际上最终是要保证产品的更加安全可靠。

  既然啤酒中添加甲醛的工艺已经被逐渐淘汰,那么这次备受关注的啤酒事件中的甲醛又是从哪里来的呢?记者从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了解到,啤酒中的甲醛主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过去传统工艺中在生产过程中添加的甲醛,主要用作稳定剂,第二个来源是啤酒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由于啤酒要经过微生物发酵,只要新陈代谢就有甲醛产生,因此即便不额外添加甲醛,啤酒生产过程中本身也会有甲醛残留的可能。那么在啤酒生产过程中自然产生的甲醛含量有多少呢?

  张五九,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专门从事酿酒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张五九:啤酒在正常的发酵中酵母会代谢一些甲醛,这个甲醛的含量最后在成品中一般是在0.5(毫克每升)以下。

  原来整个啤酒生产过程中只有发酵这个环节会产生甲醛,但是产生甲醛的量很小,专家举了个最形象的例子,一个普通苹果里甲醛含量相当于7瓶合格啤酒里产生的甲醛量。


  啤酒生产中不再使用甲醛,那么对于这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甲醛残留,国家相关的标准又是怎么规定的呢?而卫生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年3月公告发布的国家标准《发酵酒卫生标准》,强制性规定了啤酒的甲醛残留量指标不能超过每升2毫克。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张五九:我们要以国家标准为依据,国家的标准是2毫克每升,我们的啤酒实际发酵产生的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是非常安全的。

  在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记者见到了一组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的青岛、华润、燕京等大型啤酒集团目前在技术装备、产品质量上已基本与世界先进企业同步,年产量都超过了百万吨以上。针对被炒得沸沸扬扬的“95%国产啤酒添加甲醛”的说法,几家大型啤酒企业接受了我们栏目的专访。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樊伟:青岛啤酒不使用甲醛,几十年来我们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的啤酒生产技术,早在1990年青啤二厂建厂的时候,我们就引进了PVPP过滤设备,1996年青岛啤酒厂也引进了此项生产技术。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丁广学:燕京啤酒从2002年,就不再添加甲醛,全部采用新的技术来解决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问题,应该说我们现在无论在国内生产销售的啤酒还是出口的啤酒,完全都是按照绿色啤酒的标准来生产的,远远低调国际卫生组织对水标准甲醛含量的指标。

  珠江啤酒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 李惠萍:从1989年的时候就引进最先进的PVPP过滤机,我们现在市面上销售啤酒(甲醛)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和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杜福泰秘书长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95%国产啤酒加甲醛”的说法没有任何事实依据。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杜福泰:2004年中国啤酒产量前十名企业占中国啤酒总产量55%以上,这十家从我们了解到的情况,大家都是在采用无甲醛酿造,因为它把这个当作厂里提高产品质量很重要的措施,在中国基本上无甲醛酿造已经是主流了,所以95%超标这是没有根据的。

  提要:

  啤酒生产弃用甲醛 替代品是否安全

  国产啤酒不比进口啤酒逊色 权威部门公布最新检测结果


  【生产出口调查】

  作为我国国内市场份额最大、出口最多的啤酒生产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近3年来,国内市场占有率一直在10%以上。

  工厂的技术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青岛啤酒公司已经不使用甲醛,而是采用新型替代品控制啤酒的清亮度和稳定性。

  技术人员说,原料采购进厂以后的第一步是把大麦制成麦芽,而这一步对于酿造啤酒的质量包括啤酒的清亮度和稳定性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在制麦的干燥过程中,车间里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水分,使酿造用麦芽里能含的可凝固氮达到适宜的范围。可凝固氮是一种固体絮状物,它正是影响啤酒清亮度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樊伟:解决了原料的初加工问题后,如果再控制好一些相关的工序,我想我们稳定性的问题就解决了70%左右。

  据技术人员介绍,通过原料控制只是解决了啤酒生产过程中的清亮度和稳定性的主要问题,而针对啤酒远距离运输和长期存放过程中仍然可能产生的啤酒混浊问题,厂里则采用了同样起稳定作用的一种名叫PVPP的来替代甲醛。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樊伟:从这里流淌的啤酒已经和市面上的啤酒没什么两样了,已经可以灌装、销售了,如果就近销售的话,如果需要经过长途运输或者长时间保存的话,还要经过PVPP的过滤。

  PVPP是一种无毒无味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吸附性,是目前国际啤酒行业通用的替代甲醛的生产过滤助剂。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樊伟:PVPP的作用和甲醛作用基本一致,简单地说,PVPP可以代替甲醛。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 工人:这个PVPP过滤机你看,这个是进口,啤酒要从这里进去,然后经过这个过滤机,里面是一层层的过滤层,然后就从这个管道过滤完了就出来了,过滤流量是每小时60吨,过滤能力是很强的。

  在公司检测中心,记者发现为了确保出厂的啤酒质量稳定,啤酒在出厂前要经过35个项目的严格检测。其中,重金属检测、农药残留检测、品种纯度鉴定都是青岛啤酒公司按照国际标准自行设定的企业内部检验项目。使得青岛啤酒的产品能够满足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标准要求。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部检测中心主任 武千钧:我这里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相关检测机构对我们产品的一些检测报告。从这些检验报告他们提供的所有检测范围的所有指标来看都符合,我国的国家标准和出口国的相关标准。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杜福泰:中国啤酒从入世以来,就对质量非常重视,因为中国啤酒要准备走向世界,所以在生产方面对于绿色、安全、环保这三个问题都非常重视,特别是对无甲醛酿造。

  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 肖德润:国内啤酒含量和进口啤酒的含量基本上差不多。

  据国家质检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啤酒产量已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最近几年国产啤酒把关严格,出口量近几年也明显增加,年出口额货值达7600万美元,超过进口量和进口额。

  甲醛是一种具有可疑致癌性,毒性较高的物质,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高居第二位,所以一点点甲醛就引起了这场啤酒危机,那么市场上啤酒中的甲醛含量是不是被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呢?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啤酒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杜福泰:2004年国家检测中心抽查了由市场销售的有中国和外国的啤酒,结果大概就在0.3到0.4毫克之间,这个情况完全合格。

  消费者长期饮用甲醛含量符合国家标准的啤酒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危害呢?

  胡小松:甲醛是一个很少残留在人体当中的,它不象铅、汞这些重金属还有其他一些致癌物,这种饮用在这样一个标准线下,是安全可靠的。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 张五九:甲醛是生物代谢的一个部分,在各种植物、动物都有微量的存在,这种存在不会对人体的健康构成任何的损害,在啤酒中残留的甲醛是代谢的产物,是正常的,对人身体是没有损害。

  主持人:大家对啤酒中添加甲醛的问题是众说纷纭,而且由于控制生产成本的原因,一些小企业依然存在使用甲醛的可能性,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由于天气炎热,各地啤酒销量不降反升,尽管有的消费者对于这个啤酒中含甲醛的问题心存疑虑,但是,不少消费者对有关的报道并不是太在意。

  【市场反应】


  进入暑期以来,各式啤酒在市场上成为许多消费者喜欢的酒水饮品。在北京的一处超市,记者采访了啤酒销售人员和前来买啤酒的消费者。

  超市啤酒销售人员:因为比较炎热,啤酒的销量比平时翻了几番,大概基本上上涨了是超了三倍,而且每天平均是一万多块钱,十一种产品卖的都非常好。

  消费者1:在夏天我们喝点啤酒感到特别清爽,而且现在天气这么热,喜欢喝一点啤酒。

  消费者2:夏天因为比较热,冰箱里的冰镇啤酒特别爽口,而且还比较降暑。

  记者在北京市最热闹的后海酒吧街看到,各个酒吧人都很多,许多找不到座位的顾客干脆坐在路旁的石阶上喝酒。

  就在我们即将结束这次调查的时候,国家质检总局7月15日下午,发布了最新的专项抽查结果,显示国产啤酒甲醛含量和纯进口啤酒相当,甚至略低。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 纪正昆:所有检测样品不仅大大低于(新修订的)我国《发酵酒卫生标准》中规定的甲醛限量要求,而且还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饮用水质量安全指南中甲醛含量小于等于0.9毫克每升的限定。

  这次共抽查了136家企业,约占全国啤酒企业的三分之一。抽查结果显示:青岛等8家企业的23种产品,甲醛含量检测值在每升0.10到0.56毫克之间,其他国内企业的134种啤酒产品中的甲醛含量低于每升0.9毫克。此外,这次还抽查了64种纯进口啤酒,甲醛含量检测值在每升0.10到0.61毫克之间。

  这位负责人还表示今年10月将实施新修订的《发酵酒卫生标准》为啤酒中的甲醛残留设定了每升2毫克的限制标准,为今后啤酒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提供了明确的依据。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将进一步跟踪国际上食品中甲醛等物质的控制规定,跟踪和研究相关的国际标准,督促我们的生产企业,进一步不断提高生产加工工艺和生产设备水平,加强对啤酒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的监管,进一步提高我国啤酒全行业的产品质量水平。

  主持人:啤酒在生产发酵过程中也会产生甲醛,这个问题好像很少有人知道,从来没有啤酒商、也没有监管部门跟老百姓说过。退一步讲,有些添加剂存在低度安全隐患,但为了生产工艺或其他原因不得不添加,也需要向消费者说明,在相关产品的显要位置进行标示。就是说必须满足消费者的知情权,将有关问题讲明白,由消费者自己取舍。这样,不仅保证了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也避免今后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今天的节目就是这些,如果您有好的新闻线索,请给我们来信来电。

  共同打造有质量的生活,这里是《每周质量报告》,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http://www.cctv.com/news/financial/inland/20050717/100577.shtml 第114期记者手记:打破"甲醛门"(记者:肖搏)

央视国际 www.cctv.com  2005年12月22日 12:40 来源:CCTV.com

  啤酒无疑是夏天里最重要的饮品,各种啤酒的销售情况正像现在的气温一样火热。而“95%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这个前一段时间频繁见诸报端的话题,几乎成了一盆冷水,差点浇灭了今年夏天啤酒旺销的热潮,很多消费者为此对啤酒望而却步。

  有关啤酒含有甲醛的争论这已经不是头一次了,从2003年起,每年夏天这个争论都会出现,但是今年的争论在短时间内演变成了一场风波,而且还大有国际化的苗头,韩国全国收回中国啤酒进行甲醛含量的检测;日本有关部门也提出对中国啤酒进行调查。

  而此时,媒体的讨论也进行的十分火热,百度里“甲醛啤酒”就有接近7万篇相关的文章。在食品卫生安全的问题上,媒体和公众总是“不吝以最坏的恶意揣度一切”。毕竟食品安全的问题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所以凡是和嘴沾边的东西,只要媒体稍微参与,总能激起千层浪。

  当面对“喝,还是不喝”的疑问时,消费者显得束手无策,啤酒中是否添加了甲醛?这个问题人们无法通过直观的视觉和口感判断。消费者需要听到负责任的、权威的、中立的声音,给他们一个最终的答案。

  如何报道这次被称作“甲醛门”风波的事件,成了我们《每周质量报告》的策划和记者面临的第一个难题。面对大量已有的报道,一个问题呈现在我们面前,“95%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的说法是真是假?这场“甲醛门”风波到底是虚惊还是危机?为了给消费者一个负责任的说法,我们决定抛开以前所有的报道,从头开始展开调查。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我们了解到,啤酒中添加甲醛在啤酒生产行业内根本不算什么秘密,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甲醛就作为啤酒生产中的加工助剂被广泛使用,时至今日仍然有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沿用这种做法。甲醛真的在啤酒加工中出现了,这让我们每个记者的心情有些沉重。

  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从青岛、燕京等大型啤酒集团了解到的情况却是,企业早已经不再使用甲醛作为加工助剂了。企业的这种说法也得到了多个啤酒研究方面权威专家的认可,专家告诉我们,我国产量在前十名的啤酒生产企业基本都已经淘汰了使用甲醛的加工工艺。95%国产啤酒都加了甲醛的说法根本没有依据。

  可是毕竟还有一些企业在啤酒的生产中继续使用甲醛,而且啤酒自身发酵的过程中也会产生少量的甲醛。可疑致癌物甲醛在啤酒中存在,这对于消费者绝对是个不想听到的结果。啤酒中的甲醛含量有多少?啤酒中的甲醛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吗?这一连串的问题让我们无法停止调查的脚步,采访也随着我们的调查进一步深入。

  在采访过程中,专家的观点逐渐拨开了我们心中的层层迷雾,啤酒中的甲醛含量一般在0.1到0.5毫克每升的水平,而这样的甲醛含量根本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专家给我们介绍了这样一个理论,并不是食品中添加了一些有害的成分或物质,生产出来的食品就是有害的食品,因为这里面有一个量和效的关系,任何有害的物质要想达到致害的效果必须要达到相应的量。啤酒中的甲醛含量很低根本达不到致害的效果,而且甲醛在人的身体中不具有累积性,也就是说,即使是长期的大量的饮用啤酒对人体也不会产生什么不良的影响。人们完全可以消除顾虑、放心饮用啤酒。

  就在我们的采访即将结束的时候,国家质检总局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关于啤酒甲醛最新的专项抽查结果,在全国范围内抽查的100多种啤酒中,所有啤酒甲醛含量的检测结果都在国家规定的安全线以下。这一结果也印证了我们经过调查采访得出的结论。

  回顾这次采访,冷静的思考是我们完成这次采访任务。无论对于记者还是消费者,冷静的思考都是十分重要的。冷静的思考给了我们记者明亮的眼睛,让我们清醒的面对各种纷繁的情况。冷静的思考让消费者理性起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结束了四天紧锣密鼓的采访,我还是会想起夜里热闹的后海酒吧街,那群在马路边喝啤酒的外国朋友,在镜头中我看见他们快乐的笑容和翘起的大拇指,我想清爽的啤酒一定给了他们和喜欢喝啤酒的人们一份同样清凉的心情。 http://www.cctv.com/program/mzzlbg/20051222/10106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