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牡丹黑牡丹:君不正臣投外国,官不廉民投外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35:34

君不正臣投外国,官不廉民投外国!

     ——我读《封神演义》之七十六

 

讨论伯夷、叔齐“以德报怨”的思想时,就不能不涉及到另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何区分“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的差异。

“以直报怨”的说法是孔子提出来的。但弟子问及怎么看待“以德报怨”时,孔子出人意外地说:如果用德来回报怨的话,那么该用什么来报答德呢?孔子的结论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不讲虚言,还是以黄飞虎弃商投周为例。

 众所周知,黄飞虎作为一位“忠臣”,最后“背叛”了他的君主——纣王。

黄飞虎怎肯反商呢?事先,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有一点可以肯定: 如果不是被逼到绝境,黄飞虎是不容易下决心的。他毕竟是纣王的肱骨之臣,是纣王的自己人哪!

纣王的暴虐行经不必说了。家破人亡这一事件对于黄飞虎来说,意味着一种固有观念的彻底颠覆。

 这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文化理念。

许多人,尤其是现代人对孔子这一理论的批判,均源于对它的“误读”。他们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主令仆从,即纣王的那句话:“君叫臣死,不死不忠。”

但这是 暴君纣王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解呀!

 《封神演义》以其鲜明的文学形象完整地注释了这一文化理念。

“君君臣臣”的本意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君臣之道本为互动关系,君守君道,臣遵臣道,缺一不可。用朱熹的话说是“两尽其道”。

孟子曾具体解释:“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纣王失政,君欺臣妻,败坏人伦。用黄明的话说:“君既负臣,臣安能长仕其国?”(第270页)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黄飞虎接受了“君不正,臣投外国”的意见。

“君君臣臣”理念并不意味着臣对君的绝对依从:君为主,臣为辅。但臣依然是有选择权的。当黄飞虎痛苦于“臣事君以忠”的理论制约时,黄明提出了“贤臣择主而事”的正解。

我不能反抗君主的残暴压迫,但我总不能无动于衷,坐以待毙吧?

这时,我们就深刻理解了“贤臣择主而事”这种理念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伟大意义了。不仅文人异士,忠臣良将普遍接受这种文化规则,在小说中,甚至土行孙也是用类似的话来劝解邓婵玉的:“古云:‘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仕。’”

君主可能擅权妄为,但贤臣未必就应该一味忍辱负重。出仕前,贤臣应该择主而事仕;即使遇主不贤,也不是毫无出路——“君不正,臣投外国!”

君不正则臣投外国”这句话在《封神演义》中回荡了许多次。

值得一提的是,在纣王彻底悖天逆道之前,作者是反对臣民“革命”的。黄飞虎情急之下,在午门会战纣王。作者显然并不赞同这一点。在他的笔下,此刻的黄飞虎属于“心下昏乱”(第271页)。因此,作品借用闻太师来点评此事:“此是天子负臣,故当赦宥。”但当有人提及黄飞虎“率众杀入午门,声言天子之罪”时,闻太师认为“诸臣朦胧,只谈天子之过,不言飞虎之逆”,遂下令捉拿黄飞虎,“以正大法。”(第273—274页)

请注意,闻太师认为黄飞虎去国投他是可以理解和原谅的,因为纣王“致贾氏忿怒死,黄娘娘遭冤。实君有负臣子,与臣下何干?况语云:‘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但他不能容忍黄飞虎与纣王对阵交手,所以他要严厉惩罚大逆之臣。

闻太师的决定显然过分。这个以忠(小忠)为己任的角色,无形之中抛弃了天地大义,几乎站到了邪恶一边:侮臣之罪可以批评,但犯君之过不可宽恕

对此,作品借清虚道德真君之手,否定了闻太师的行为,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清虚道德真君在云里,看闻太师驻兵不动。真君曰:‘若不把闻仲兵退回去,黄飞虎怎麽出得五关?’”(第276页)于是,用法术将闻太师追兵退去,救了黄飞虎一行——从上天的角度,成全(即肯定)了黄飞虎“君不正则臣投外国”的个人之举。

黄飞虎开创了殷商臣子“君不正则臣投外国”的先例。

君不正则臣投外国不廉则民投外国

——这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可是,你不能抱怨臣民。他们是不得不如此的啊。

既然不能“以怨报怨”,又不能“以德报怨”(纣王的统治就是毒蛇政体),那就只能“以直报怨”了!

  君不正则臣投外国”就是“以直报怨”的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