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人网剧高清百度云:河道总理潘季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21:00:35
1
与元代杰出的水利专家郭守敬相比,明代治水专家潘季驯的治水过程要曲折得多。首先,郭守敬在水利方面主要功绩是开大运河,潘季驯主要是治理黄河;其次,郭守敬一辈子心无旁骛埋头于水利和天文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大力支持,而潘季驯的治水工作所受干扰颇多,一生之中,他有过四次治理黄河的经历,时间跨度达27年之久,但真正投入治水的时间不到十年。30岁他参加工作,但直到45岁的时候才参与治河工作,其后治河工作断断续续。这中间他的治河理论既面临着质疑,又夹杂着诸多人事纠纷,给他的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他始终对自己的治水理念充满信心,一以贯之地坚持,不仅在当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除了治水工作之外,潘季驯还做过法律和教育方面的工作,也主持过地方工作,最后官至太子少保、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官位不可谓不高,他在这些职位上也做得非常出色。然而,以我们后来人的眼光来看,治水依旧是他生命中最为华彩、最有价值的部分,而他在这方面的工作从事的是如此之晚、时间是如此之短,一生中最年富力强的时光没有用在最值得做的工作上面,等经验相对丰富,治河思想和理论较为成熟的时候,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体力不行了。这种结果让人感到无奈,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所在。是啊,人生短暂,人的精力也有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而做好这一件事情,就必须抛开许多杂念,倾自己全力,如此,才是真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
2
先来简述一下潘季驯的四次治河经历。
第一次治河:1565年,潘季驯45岁,被任命为总理河道大臣,去济宁协助工部尚书朱衡治理运河。其时,黄河在江苏沛县一带决口,给山东至江苏段大运河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这次治河的首要任务是保证漕运通畅。在具体工作过程当中,潘季驯与朱衡在治河的方法上发生了分歧,朱衡看到原来运河淤塞严重,主张在济宁南阳附近重开一条新河,而潘季驯主张“复故道”,他这里说的“故道”,主要指的是黄河故道,也指运河故道。两人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先保漕运还是先治河?是只治运河不治黄河,还是“黄运一体”统筹兼顾?很显然,朱衡坚持的是两种分歧观点的前者,而潘季驯坚持的是后者。两人争执不下,各自将自己的方略上报给了朝廷,朝廷派人了解了情况之后,采取了一个折中的方案,同意开新河,部分修复运河故道。此次开的新河,就是南阳新河,是大运河历史上一次比较重大的改道。2011年10月,笔者曾前往济宁南阳镇,参观了古运河和正在通航的今天的大运河,具体情况请参看本期《大运河之旅》一文。
就这次治河而言,可以看出,潘季驯是有自己的一套理论的,即“复故道”,治理运河的根本在于治理好黄河,虽然从理论上还不成熟系统,关于怎么样治理黄河,尤其是如何清淤,还没有具体的方案,但这是一个开端,潘季驯后来修筑堤防、束水攻沙的一系列理论,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应该说,此次治河工程取得了成功,潘季驯为此还升了官,他也满怀信心,想继续勘察黄河上游的情况,但因朱衡不同意而作罢。1566年11月,传来了他母亲去世的消息,他遂离职回家守孝三年。
第二次治河:在潘季驯回家守孝的几年中,治河工作先后由朱衡和翁大立主持,翁大立是朱衡治河思想的继承者,主要思想还是只保运不保河,方法是多开新河,避开黄河对运河的影响。但新河未开,黄河邳州又泛滥,造成了运河的淤塞,翁大立由此被免职,朝廷再次任命潘季驯担任总理河道大臣治河,时间在1570年,这一年,潘季驯50岁。
这一次治河与前一次不同,潘季驯不再是副手,而是完全负起了全责,他推翻了翁大立只保运河不治理黄河的方略,而是坚持复黄河故道进行治理。在工作进行当中,关于如何清理黄河故道里淤积的泥沙,他抛弃了人工挖掘清理的方法,初步采取了束水攻沙的方法(关于束水攻沙,后文将有详述,此处按下不表)。
潘季驯此次治河,花费时间和上一次一样,也是一年,他堵住了黄河决口,修复了部分黄河故道,重新开通了漕运。但他的治河理论遭到了朝廷中很多人的质疑,他们不认为潘季驯的方法能保住漕运,还是主张开新河,这其中包括当时已身居内阁次席的张居正,恰在此时,黄河又一次决口,漕船覆没近百艘,于是在言官的弹劾之下,1572年,潘季驯被罢官。
站在朝廷保运河的立场来看,潘季驯这次治河不算成功,没有解决漕运安全的问题,这是他被罢官的根本原因。有人将其归于张居正和朱衡的排挤打击,并不客观,也没有那么复杂,他这次被罢官,只是一个单纯的工作问题。
第三次治河:潘季驯第三次治河是在1578年到1580年,也就是在他58岁到60岁之间,自上一次罢官在家闲居三年后,他被任命为江西巡抚,两年后被升为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工部左侍郎,总理河漕兼提督军务。这次治河,潘季驯得到了张居正的大力支持,原因是在此之前,朝廷任命了多人治河,这些治河官员也提出了各种方法,比如海运说、开泇口说、开胶河说,疏海口说,但都没什么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潘季驯的治河理念得到重视。不过,潘季驯此次治河所面临的河道形势较之前几年,具有受灾面积大、牵涉因素更多和治理内容更为复杂的特点。以往治理,只在黄河,而这次则要兼顾黄河、淮河和运河三条河流的关系,要通盘考虑到治黄、治淮、保运、保祖陵、保民生等五大方面的利益要求。这其中,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保祖陵。所谓祖陵,就是朱元璋祖父的陵墓,在泗州,即今天江苏泗洪东南、盱眙东南洪泽湖中,这个问题在潘季驯治河期间,一直干扰着他。
此次治河,潘季驯将他的筑堤堵决、束水攻沙的理论充分运用到了实践当中,并在具体的运用当中,逐步加以完善,使之成为了一个完整、成熟的体系,同时,就如何处理黄河、淮河以及运河的关系,他也找到了行之有效的办法,最著名的就是借淮河的清水来冲刷黄河的泥沙。此次治河,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首先,经过大量修筑千里堤防,徐州以下的黄河河床加深,泥沙淤积问题的确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由于修筑了高家堰,遏制住了淮水的东泄,捍卫了淮扬地区数万顷良田,高家堰即今天洪泽湖大堤的前身。同时,由于淮河被约束、黄河被刷深,也保证了大运河交通的通畅。总之,这次治河,是潘季驯治河生涯中最为辉煌的时期,成绩也最为显著,最终确立了他在中国水利史上的地位!
第四次治河:第三次治河之后,潘季驯调离总理河道大臣职务,先后担任过南京兵部尚书和刑部尚书等职务,在此其中,发生了一件事情,又让他丢了官。1582年,张居正去世,他所主持的各项改革措施被废止,同时他在朝中的支持者也纷纷遭到弹劾。潘季驯虽然不是张居正一党,但在朝廷抄没张居正家产的时候,他仗义执言,为张居正的母亲说情,请求朝廷给老太太留下一所房子和一些田产以维持生活。他的请求虽然得到了朝廷的同意,但最后在一些官员的弹劾之下,他最终也被罢官。这是1584年的事情,这一年潘季驯64岁。本来他就准备这样终老于乡间了。谁知,四年过后,在他68岁的时候,他又一次接到朝廷任命他总理河务的命令,同年走马上任。
上次治河之后,黄河徐州以下部分,数年之间没有大的灾害发生,但在徐州黄河上游,却仍是重大灾害不断,河南境内的开封等地面临重大威胁,这也是朝廷这次命令潘季驯治河的最主要原因。
此次治河,潘季驯经过充分的实地调查,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堤防破败荒废,于是他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修复已破坏的堤防上面,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治理,工程告竣。之后,潘季驯主要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对明祖陵所在地泗州城面临洪水威胁的老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修筑了护堤,最后又主张泗州城迁出。在这过程中,潘季驯的治水理念又一次遭到朝廷部分官员的质疑,但他不为所动。关于泗州城和明祖陵,在此多说几句,由于没有迁城,不到100年,在康熙年间泗州城即被淹没于洪泽湖中。不过近年,随着洪泽湖水位降低,泗州城和明祖陵开始“浮出”水面,现在部分已经被辟为旅游景区。二是在徐州城漫进洪水之后,潘季驯采取疏导方式,开魁山支河以排徐州城内积水。但这时的潘季驯,毕竟已近古稀之年,又由于长期奔波于治水一线工地,身体已经开始吃不消了,他多次提出退休的申请,都没有获得批准,直到72岁这年,当有御史弹劾他年老无能时,他请求罢免自己的总河职务,这次终于得到了批准,告老回乡。
1595年,潘季驯病逝,享年75岁。
3
潘季驯的治河理论中,被后人提及最多的,是他的筑堤堵决、束水攻沙理论。在潘季驯之前,关于治理黄河,有明一代,最主要的方法是分水。而潘季驯在实地调查当中,发现黄河造成灾害的最重要原因是泥沙淤积,因而成为地上河,不但对人居地带形成威胁,而且也造成运河断流。由此,他认为治理黄河不同于治理一般的清水河,不能用治理清水河的办法来治理黄河,也就是说不能再采取分水的办法了。他很敏锐地发现了治理黄河的根本在于治沙。那么如何治沙呢?单靠人力来清理泥沙,显然是不现实的,经过长期的观察,他认为只有以水来治沙,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如何来利用水的作用呢?他主张不让水分流,而是堵住黄河原来的决口,形成主河道,同时修筑一道缕堤,固定住主河道的河床主槽,使水流速度加快,利用水的流速,将淤积的泥沙冲走,从而达到治沙的目的。但修筑缕堤,又会使河床变窄,容易溃堤,引发洪水,由此,他主张在缕堤之外,找到合适的距离,再修筑一道遥堤,以防止洪水泛滥。在此基础上,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堤防理论。后来,随着治河工作的深入,他发现淤积的泥沙固然有害,但如果设法将它们留在两岸的滩地上,又有很多好处。于是,他思路大开,总结出了一个利用泥沙的新措施:淤滩固堤,丰富了束水攻沙理论。在综合治理黄河和淮河时,他还提出并采取了借淮河的清水来冲刷黄河泥沙的办法,即所谓的“蓄清刷黄”,这可以看作是束水攻沙理论的一个发展。
总结一下潘季驯束水攻沙理论,其主要措施包括:筑堤堵决、淤滩固堤和蓄清刷浑。
4
客观来讲,潘季驯的束水攻沙思想,在治黄的理论上实现了从分流到合流,由单纯治水到重点治沙两个重大转折,总结和利用了水沙运行的规律,这是他超出前人的地方,在治理黄河的历史上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自此,黄河结束了数百年来多支分流的局面,开始以单一河道的形式运行。此后300年间,黄河沿线虽屡有决口发生,但黄河的主流一直稳定,这不得不归功于潘季驯的“以堤束水,借水攻沙”的合理思想得到贯彻的一个结果。
但是,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由于缺乏定量的分析,缺乏近代意义的科学实验,在整体规划上还没有全流域综合治理的思想,对黄河的治理始终局限在下游,并且只立足于排沙治标,而不懂拦沙治本,并且泥沙冲走后再怎么处理,也没有考虑到,因此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的趋势。从这个角度来讲,潘季驯并没有完全实现“束水攻沙”的目标。这也就是他在治河过程中总是遭到质疑的最根本原因。
当然,说潘季驯没有完全在当时实现束水攻沙的目标,这里面固然有认识上的局限性,也有当时工程技术落后的原因,但不能否定束水攻沙在理论上的合理性。事实上,在后来的400多年间,虽然关于束水攻沙的批评的声音还有,但是实际的治河家们最终还是以不同的方式采用了潘季驯的方法,其中成绩最突出的就是清代康熙年间的靳辅。靳辅除了继承潘季驯的束水攻沙理论之外,还在黄河的入海口把疏浚作为辅助手段,人工开川字河,清理三年以上的淤沙。到了近代,以李仪祉为代表的一些著名的水利专家,都对潘季驯的治水理念赞叹不已,认为是中国治水的宝贵财富,国外的水利专家在谈到治理黄河时,其基本思想也是和潘季驯的理念相契合的。
新中国成立后,潘季驯所创建的一系列治河工程措施,其中包括束水攻沙、蓄清刷浑、淤滩固堤等,依旧是治黄的重要措施。例如,根据多泥沙河流“大水淤滩刷槽”的河床演变规律,在上、中游修建控制性的大容量水库,蓄水拦沙,人造洪峰,进行调水调沙,增水减沙,以达到冲刷河床主槽的目的,实际上就是束水攻沙和蓄清刷浑思想的新运用;同时,目前在黄河下游地区广泛实施的淤背固堤和改淤改土等措施,实际上也是潘季驯淤滩固堤思想的一种延伸。1969年到1977年,黄河山东段放淤加固堤防总长达200多公里,经过洪水考验,证明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潘季驯当年所提出的堤防工程思想,对于当代治黄仍有重大的借鉴意义,虽然今天堤防不再是人们防御洪水的唯一手段,但为了保持河道主槽的稳定,防止洪水漫溢决口,堤防仍然是最基本的工程措施。
潘季驯治理黄河的思想,在当代也被运用到治理其他一些河流上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纪70年代,在长江干流葛洲坝工程的实践中,我国水电工程技术人员,巧妙借鉴潘季驯“蓄清刷浑”的治河思想,提出了著名的“动水冲沙、静水过船”工程设计方案,解决了葛洲坝工程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难题。
5
束水攻沙是潘季驯治河的基本思想,实际上,这种思想早在汉代就有人提出过,西汉末期的大司马史张戎就提出过“水力刷沙治河说”。潘季驯同时代的治河官员朱衡也曾采取以水冲沙的办法,但仅仅是把它当作一种开河手段。而只有到了潘季驯这里,才把它上升为一种治河的基本方略,并且在实践中加以大规模应用,然后逐步形成一整套体系,因此说,潘季驯才是束水攻沙理论的创建者和实践者。
有必要比较一下潘季驯与汉代贾让的治水理念。贾让治水的基本思想是“不与水争地”,又有上、中、下三策,上策是采用人工开河道的方法,为黄河寻找一条宽阔的河道,中策是把改河变成穿渠分流,就是分水,下策是筑堤堵水。依照贾让的治水三策,可以看出,潘季驯治河采取的恰恰是下策,对此,后世学者多有辩解,认为这是在治理黄河这种多泥沙河流在理念上对前人的一种颠覆,也是一种进步。但实际上,就潘季驯本人而言,他并不是不明白贾让治水三策的高下之分,他之所以采取下策,是他面临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空间所决定的:治河在明代,不仅仅是治理好黄河,而且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比如要保运河、要保祖陵,还不能出水灾等等。所以,只能采取工程手段:筑堤,只不过筑两道堤,而且以束水攻沙和淤滩固堤的方式延长堤的寿命,提高使用效率而已。但这种方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虽然顶了一时的作用,但黄河后来还是要改道,运河也还是要因为黄河之改道而废弃,苦心保护的明祖陵因改朝换代最终还是被洪水淹没。因此,潘季驯的治河方法,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将错就错的方法,在哲学理念上,还是不如贾让高明。贾让之上策,实际上就是划出一个区域,人不进入,让黄河自由摆动,这样可以省下很多工程,减少许多灾害。不过采取这样的方法,会失去大片的土地,满足不了人对土地的需要,这也就是贾让的治水理念受到人们批评的一个原因。但如果我们真的进行最为理性的思考,就会发现贾让的理念是符合天道的,所谓水灾,实际上是源于人对水的侵占之后招致的一种报复,如果人不去侵占水的领域,而是人走人道,水走水道,也就不存在水灾了。所以,将来人类的治水,还是得回到贾让的治水上策上来,控制人对水应有的区域的侵占,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6
潘季驯当年治河,足迹踏遍黄河下游地区,修筑了大量的工程,但这些在今天都难以看到相关遗迹了。他留在世上的,是他的思想和措施,集中体现在他亲手编定的《河防一览》这本专著里面,大部分都是一些文件式的东西,是为指导具体干活而写的,没什么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宣言式的内容,但它的价值要远远高于那些漂亮的虚文。
在今天的浙江湖州,也就是潘季驯的老家,有一座潘公桥,是潘季驯第三次治河后,赋闲在家时修筑的。清代乾隆年间,潘公桥毁坏,道光时期,地方政府重修潘公桥。今天,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湖州市政府在潘公桥旁边另建一座大桥,取名“潘公大桥”,原来的潘公桥仍保存完整,供人们观赏,并以此纪念潘季驯,这位我国古代了不起的水利专家!在湖州北郊有座小山叫毗山,毗山上有座寺庙叫慈云寺,慈云寺原来是潘季驯的家庙,是他童年研文习武的地方。寺内有一名胜叫“文昌阁”,阁内就供着潘季驯的遗像。此外,在黄河山东滨州段左岸的白龙湾至公铁大桥国家水利风景区中段的兰家险工景区设有潘季驯塑像,也可看作是潘季驯的一处纪念之地。Ω
更多文章请详见《休闲读品·天下》2011年第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