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蕾演的颐和园电影:台灣政治文化可以更厚實精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9:52:33
台灣政治文化可以更厚實精緻

2012年02月02日 07:24
來源:聯合新聞網

字號:T|T
1人參與0條評論打印轉發

這次內閣布局,外界有各種不同評價,大抵讚多於貶。其間,若非吳伯雄說了一句「客籍人士太少」,人們幾乎已經忘了「省籍平衡」是過去改組必須斤斤計較的事。這次,輿論不再將「籍貫」當成必要考量,只問才幹和形象,顯示台灣政治不知不覺已經進步了。

吳伯雄念茲在茲的客籍入閣,其實已知至少四人,並不算少;這還不包括外界不知其源出之詳的人,如蔡英文或馬英九的情況。事實上,六十歲以下的中青世代都是在台出生、成長,尤其在出生地記載取代籍貫之後,再去追究官員省籍與族群背景,已無多大意義。這是時代變遷的必然結果,籍貫平衡不再是外界關注焦點,應係社會進步的象徵。

此外,包括副閣揆江宜樺需不需要加入國民黨,楊秋興入閣是否涉及綠營指控的「變節」,曾永權、林益世分任府院祕書長算不算「酬庸」,劉憶如、尹啟銘留任能不能稱為「論功行賞」等議論,在民眾看來,恐怕認為屬「無聊」者居多。再如,馬總統此次人事布局不像二○○八那樣受「全民總統」迷思之框架,故反而更能在現實與理想間出入自如,不也是值得注視的一步?

仔細觀察,這類不知不覺的改變與進步,其實隨處可見。最明顯的是,這次大選雖然選情超級緊繃,但經過多年的民主陶冶,買票及走路工被視為「台灣民俗」的觀念已丕然改觀,民眾和樁腳都接受了法治規範。再者,民眾對選舉結果反應出奇平靜,迅速回歸生活常態;蔡英文的落選談話則餘音嬝嬝,感動海內外許多人。不知不覺間,台灣已擺脫過去造謠、抹黑、激情控訴的戲碼,走出公平競爭的大道。

再看這次立法院正副院長選舉,儘管王金平和洪秀柱勝出是可以預期之事,但朝野劍拔弩張的對峙已然不再,以往常發生的「跑票」、「倒戈」不再發生,政黨也不再動輒發出「甲級動員令」。這些,顯示單一選區制的實施,確有助於杜絕無恥、投機的政客。包括洪秀柱的出線,是由六名競爭者假投票產生,並非取決黨意。在這種氛圍下,民進黨受到影響,其原本要展開派系大戰的立院黨團選舉,最後是彼此協商產生。這都是政治思維的進化。

這些點點滴滴的進展,都是整個台灣社會長年累月歷經激盪、對峙、衝突,淬鍊心智而得的成果,每一小步都值得珍惜。每次選舉都像政治試金石,重新檢測我們的民主成色。這次大選之前,不少人擔心台灣民主會不進反退,但票開出來,朝野政黨和選民表現的理性與節制,讓各國為之驚艷。因此,接下來的內閣改組及政府施政,也可以更心平氣和面對。不僅如此,社會大眾原本憂心忡忡的藍綠對峙,在選舉結果破除了民調「黑數」的謎團後,似乎也有消褪跡象。這點,才是台灣民主最大的收穫。

歷經五次總統直選及兩次政黨輪替,台灣民主日臻成熟,允為全民的共同驕傲。然而,長年政治廝殺所遺留下來的敵我意識、猜忌情緒及僵固思維,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消除;包括若干不太健康的競爭心理或扭曲的政治邏輯,也都有待時日持續調整,才能打造台灣厚實精緻的政治文化。

這裡可以列舉數例:一,在野黨對於執政者的監督當然是必要的,但批評應該言之有物,不能把唱衰、嘲諷、咒罵當成習慣性語言,那只會破壞自己的社會信用。二,所謂的制衡,不能與杯葛、抵制混為一談,要考慮國家社會的整體利益,不能僅從政黨利益出發。三,對複雜的議題,要拋棄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思維,用析理的方式來競爭民眾的信服,而不是用簡化的「膝蓋思維」來蠱惑民眾。執政黨更不能自恃國會多數獨斷獨行,置民眾及弱勢利益於罔顧。

選舉、執政主要都是政治人物的舞台,唯有納入人民的參與、認知和感受,才能形成生動有機的政治文化。從大選到改組,台灣政治文化的形貌更見清晰穩健,也讓人欣喜,如何使其更厚實、精緻,則有待朝野和人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