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镇 陈明端:《生命日记》一曲终了 于娟敲响世人心中的生命乐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1:01:59

2011年4月19日 14:29

来源:东方网 作者:杜丽华 选稿:于量


图片说明:于娟生前开朗、活泼(照片由于娟同学提供)


图片说明:于娟生前开朗、活泼(照片由于娟同学提供)

  东方网记者杜丽华4月19日报道:“再远的飞行也要着陆,再长的旅行总会回家。2011年4月19日凌晨三时许,于娟辞世。几番生死,顽强抗争到底;下笔万言,生命日记传世。生命如斯,应无所憾……”
  
  今天上午,复旦女教师于娟撰写的博客就这样由他人代言划上了句号。正如文中所写道的:下笔万言,生命日记传世。生命如斯,应无所憾。于娟的确应该无憾了,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向世人传递着生命的真实。活着,如何更好地活着?于娟走了,可她带给世人的思考永远也不会停止。
  
  活着就是王道
  
  于娟的博客背景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她给博客起的名字“活着就是王道”显得刚劲儿十足。于娟在生命最后的时刻,深刻体会到一个人活着的价值。可是对于生活安逸身体健康的人们来说,又有谁能体会,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资源,最大的价值呢!
  
  一位自称“子末”的网友在于娟的博客中留言说:“看到这个消息,真是万分悲痛。一直在关注娟,只希望娟能挺过去,笑看今后的人生。没想到,今天竟然是永别!娟,虽然你走了,但是我们对你,是无尽的钦佩和爱戴。你留给我们的,是对生命的重新认识和珍视。你虽然走了,但是你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亲爱的,在天堂里你会更加幸福。因为你的乐观,因为你带给周围人的快乐,更因为你不死的决心,自由的灵魂!”网友“街角祝福”说。
  
  对于生和死,于娟留给我们太多思考。“生命,如此之脆弱,活着的时候一定要善待自己。不经意之中,一根稻草都会将我们压死。”网友“SimonInSH”感慨写道。“春天来了,我家窗外的古槐又发了新枝,和它相比,你的人生,我的人生,都不过是匆匆的过客。”名叫“冰球5号”的网网友留言说。
  
  网友“快乐鱼的生活”则用转发于娟离世这篇微博,来警示自己--活在当下。
  
  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这是于娟生命日记中被网友转载率最高的段落之一,这也是敲击人们心房声音最强烈的一段话。
  
  保重身体,珍惜生命,珍爱亲情。这些说法在平常看来,似乎太缺乏创意。可是,于娟用生命去提醒人们,对老生常谈的话题重新去思考。于娟说:“我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后能对自己有所启发,更关心自己的身体,了解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就足够了。”
  
  “现在很多年轻人精神空虚,对于如何处理好工作、学习和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显得非常迷茫。于娟的生命日记恰逢其时的出现,给人们带来很多启迪。”前上海心理咨询行业协会秘书长、上海森田心理咨询工作室主任刘永信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说。
  
  刘永信告诉记者,在他接待的来访者中,很多都是处理不好工作、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甚至一边抱怨还一边不愿放弃。其中在一个案例,来访者是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女性,每天拼命工作,工作到下半夜是家常便饭。即使连夜赶任务熬到清晨四点,还要照常去上班。
  
  据刘永信介绍,这位来访者的身体已经很不好了,患甲亢、高血压等疾病。她知道自己在超负荷支出,但考虑到让人羡慕的岗位和薪水,依然日复一日的压迫自己。其实她内心已经意识到这其中的矛盾,但她又不想放弃事业,她因此心里痛苦不已。
  
  “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于娟在博客中几次警示人们。可是现实中,很多人还是在健康和金钱之间挣扎纠结。刘永信告诉东方网记者,他会把于娟的经历讲给这位来访者听,相信她会为自己最终要什么做出选择。
  
  网友“尹娜娜和小瓜瓜”留言说得好:“希望我们每个人,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爱亲人,爱朋友,爱健康。少一些挣扎,多一些享受。把生活过得快乐些,慢一些。懂得感恩,懂得珍惜!”
  
  有时间多陪陪孩子
  
  于娟走了,留下了不足三岁的可爱孩子。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缺什么也不能缺妈妈,没有哪份爱也不能没有母爱。可是可怜的孩子终究永久失去了心爱的妈妈。“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吧!”这是于娟生前在内心深处向每位年轻妈妈们说的一句话。
  
  “3岁前,母亲如果没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即使妈妈在长大后给孩子买再昂贵的玩具,孩子也不会与你贴心。长大后孩子只会在意识层面承认母子关系,但内心却缺少跟母亲亲密的感觉。这段时期给孩子留下的阴影,是成人根本无法想象的。”刘永信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说。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孩子三岁前的确太重要了。母亲跟孩子建立的良好依恋关系决定着孩子的性格,孩子的安全感,甚至决定着孩子今后的人际交往。
  
  刘永信告诉记者,在他的来访者中有一位年轻的妈妈。她学过心理学,也深知这些理论。但她的工作非常非常忙,忙到无暇照顾陪伴只有十几个月的宝宝。这位来访者非常担心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利影响,但她没有足够的勇气换份工作。
  
  刘永信说,现在的年轻人都应该静下来了。静下来想一想,自己到底最想要什么,到底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只有真正梳理好这些最简单的问题,人们才知道如何更好地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