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美玲排球:立春雨水二节之艾灸养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20:29:43

     今天是立春,一直到3月5日雨水节的二十多天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里关于这段时间的气候特点和养生指导原则一:“立春雨水二节。冬寒之后,春气转温。温者,冬时封藏于地下水中的阳热,升出地面,火从水出,其气温和也。立春者,大气的阳热,由沉而升也。雨水者,阳热秋降,地面气冷,露则成霜。阳热春升,地面气温,雨则成水也。此时阳根动摇,小儿多虚病。”第14页。

二:脾肾虚弱者春天则很容易发作上热中虚下寒的温病(又叫春温),第50页里[养阴液保阳根必先保中气]篇这样说:

温病的病源(病因),全是疏泄偏胜(体内阳气过度急速往外释放),收敛不足疏泄偏胜,最伤阴液,最泄阳根(则下寒)。盖能收敛则气降而液生,能收敛,阳根乃能下藏,能收敛,然后疏泄可不偏胜。收敛之气,肺金主之,脾胃为肺之母,脾胃足肺金之收敛方足。中气在脾胃之间,故治温病之要,在养阴液保阳根,尤要在保中气(中虚,最重强壮脾胃之气)。必津亏热起,烧着肺家,始可用清凉之品,以泄热保肺。必津亏络涩,气机阻塞,始可兼用去滞之品,以活络清气。必津亏热盛,伤及血分,始可兼用凉血之品,以养血。必津亏热盛、热积胃家、始可稍用寒下之品,以清胃。《内经》曰:温病虚甚者死,因不能用补药之故也;虽不能用补药,然相火下降,热回下焦,津液续生,藏住相火,津液生而相火藏,中气自然回复,即是天然补药。所以大散大寒固是错误,大补亦非所宜,补则气机益滞,中气益难同复也。”


 这段时间艾灸养生还是以艾灸中脘或加足三里健脾胃中气为主;

若手脚冰凉者加艾灸足底涌泉穴和并行坐熏灸法,能帮助藏于肾水中的阳气升发;

春困易累白天也觉得要昏昏欲睡者,则灸关元或熏耳灸;平时容易感冒受寒,加灸大椎和合谷提高机体抵抗力;

小孩子受寒感冒发烧艾灸中脘或神阙,大椎,风门,合谷等;

容易腹泻者加灸神阙穴等(炒隔盐灸更效);

发作湿痒疹,荨麻疹,水痘症等艾灸中脘,足三里,曲池,丰隆,血海,大椎,合谷,三阴交,筑宾等穴。

也可以参考《艾灸养生书》里的无病长寿八要穴,轮流坚持灸以增强自己的免疫力,则不易得春天的各种病症。

每天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1~2穴,每穴约艾灸30分钟若发热者配合按摩心包经降火,帮助上部心包相火下降回水中温暖肾水,然后肾水受温才能顺利升发输布濡养全身和温暖四肢,此乃以降为补之妙法。当然还有配合春天的睡眠养生是“夜卧早起”(注:这里的夜是指相对的“夜”,因古人没有电灯,所以晚上8点左右睡为早睡;9~10点为“晚睡”).俗云”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段时间我们坚持顺应春季的养生法和适当艾灸,能为今年身体健康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哦。

以上的春天艾灸养生建议仅是我们的浅陋见解和经验,谨供艾灸同好参考,敬请诸位艾灸前辈不吝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