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炎宁药店有吗:野外生存知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49:41
史上最牛、最全的野外生活完全攻略

序言
人类自远古洪荒中走来,我们的祖先,从茹毛饮血的年代起,就用自制的粗陋工具,在与自然界的各种灾害和猛兽的搏斗中,描绘着人类进化的轨迹,当他们在这一艰苦卓绝的过程中,不断地积累着生存的经验,并用智慧逐步改善着自己的生存环境的同时,终于完成了划时代的进化,成为当之无愧的万物之灵,人类在自然的怀抱中创造了文明,而钢筋水泥的高楼大厦却让文明使人类远离自然,与自然对话,还原一下人类做为大自然中的一员的本色,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人类永远不会孤独,可是,对于熟捻于都市生活的你,来到野外,身处真正的自然,那一切对你来说却可能是陌生的,你兴许会面对一捆潮湿的薪柴,不知该怎样让它燃起温暖的火焰,你兴许在林中迷失方向,却不知该如何利用地图和星斗指引你走向北方。
人与大自然,向来有着朋友与对手的辩证关系,只有当你与它实力相当时,方能体会到"棋逢对手"的乐趣。
我们为此而来,用我们野外生活的经验,给渴望走向大自然的你一点有益的帮助,我们望你能由衷感到:"人类与自然,永恒的主题。”
※※※※※※安全篇※※※※※※

迷路时:
a.回到认识的地方。山野行走,一旦迷失方向,赶快回到自己所认识的地方,用罗盘和地图确定所处方位和目的地方位。休息时多注意周围风景与标志,不要直走下坡路,因为下坡路视野范围小,方向不易确认。
b.山路上用塑料胶带,树枝或石头做记号,走在前方领头的人,遇到情况,要做标志通知后面跟来的人,标志要放在易见又安全的地方,不要随便做些无意义的记号,混淆其记号。
遇到落石:
有时自己不小心踏落石头,要立刻发声,通知由下而上来的人。通常易浮动的石头,我们称浮石,多石头的地方,浮石的颜色比周围石头新,仔细观察即可分辩,走路时要避免踩踏浮石。
预知打雷和雷击:
首先看到乱云变大,不久即变成雷云,赶紧想办法到安全地方躲一躲。如用小型收音机收听广播时,有刺耳的杂间,即表示附近有雷云,忽然下大粒雨滴,这也是打雷的预兆。
避免雷击:
a、快跑向低地;
b、离开高树或密叶树林;
c、离开铁塔,去除身上金属物;
d、在河中游泳的,要赶快上岸;
e、不要许多人集中在一起,而要分散开;
f、附近有小屋,躲入屋内,汽车也可以,但不要靠墙,雷击时,会经过墙壁传电到地面。
身体不适时
a、解去束缚;
b、依脸色判断,呼吸急促,脸色发红,但不出汗,很可能是中暑,这时应将不适者抬到树荫下休息并将头部垫高,身体躺开,保持安静;
c、有呕吐症状时,应俯卧,右手放在下巴,当作枕头,放松身体,安静休息。
植物刺伤和虫蛇咬伤
a、用水冷却或涂软膏,穿长袖衬衫和长裤,可避免受伤;
b、野外露营带蚊香、花露水或风油精、涂擦暴露在外的表皮,尽量不要用手抓痒;
c、避免被蛇咬,蛇属夜间活动的动物,白天多在洞里休息。因此,在山野中行走,避免夜晚出行,更不要把手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d、若被毒蛇咬,未送医院前,先用绳子绑紧伤口上方靠近心脏地方,避免毒液随血液循环到人体内,然后把伤口切开,用口吸毒,必须是口腔没有破口。在安定患者情绪的情况下,赶快送医院或用蛇药急救。
断水
一种是无任何水源可以饮用,另一种是无干净卫生饮用水。第一种情况一般野外不多见,第二种情况则比较多见了。如有携带的饮用水用水用尽,而附近山水有泥沙或污染,就需要进行净化处理,一般净化取水法有:地汽取水法、渗水净化法、人工净化法。
※※※※※※生存篇※※※※※※

野外篝火:从事野外活动的人,无论登山、探险、旅游、狩猎或科考都能深刻体会篝火在野外生活中的重要性。没有篝火,就无法烧水做饭,不能烘烤潮湿的衣物,夜里也不能露营,常用的篝火方式有框架式,放射式与排列式(1)框架式:将木柴交互成90度搭成"#"字形框架,层层上叠从底部点燃;(2)放射式,将木柴或树枝以某点为圆心呈放射状形排放,从中心点燃,可用于做饭;(3)排列式:取3-5根较粗木材平行排列,两端用树枝或石块垫起,木柴下放置引火的干柴树枝,用于做饭与露营极佳,注意的是干燥,未腐朽的木柴点火好,腐朽木柴火势小,无木炭,不宜用,栎树、山樱桃之类的硬杂木和松木比较好,可燃点。
寻找水源:寻找水源在野外活动中非常重要,寻找水源遵循听,嗅与观察三种基本方法,听:凭借灵敏的听觉器官,注意山脚与山涧,断崖盆地是否有山溪瀑布流水声;嗅:到山林中潮湿的气味;观察:走去观察动植物与气象和地理环境,也可找到水源,例如香蒲、沙柳、马莲、金针、水芥的地方水位比较高,且水质也好。
紧急取水:直接从植物中取水,在南方丛林中,到处都有野芭蕉,也叫仙人蕉,这种植物内芯含水量很大,此外竹子的根部几个竹节中也可以储水,摇晃竹茎,听到汩汩水声,就在每个竹节底部用刀切个小口,倒出里面的水便可饮用,上述方法在紧急缺少水是有效的。宿营:宿营地要因地制宜,在山地和海岸边露营,应尽量利用自自然的洞穴,找不到合适洞穴,可选一个背风的岩壁露营,在丛林中可利用树木、竹、藤、茅草搭架形式遮棚,保温、防风、防湿、控制食品燃料,用量数目,休息好,用身边的物品确保安全。
野外取火:野外活动中,检验人的野外生存能力,某种程度上可以取决于取火的能力,可采用手搓式与弓切式钻木取火,打一根粗1-2CM的枯枝,用刀削光滑,枯枝一端削尖,引火物可找一些干燥的树叶、杂草,在木板边缘用刀削一个V形缺口,将枯枝置于V形缺口,用两手反复搓捻枯枝,引火物引燃。
※※※※※※生活篇※※※※※※


野外活动时着装,在体现个性的同时,必须考虑其实用性,野外活动的着装,应以宽松、舒适、耐磨、随意为基本原则,贴身的衣服,应选择柔软吸汗的纯棉制品,切忌尼龙纤维,春秋两季,外罩一件纯棉或宽松外套及防风衣,耐磨程度异常重要,一般的野外活动,牛仔裤是不错的选择,宽松式的牛仔裤和棉制的休闲裤都会给你以舒适潇洒,另外,别忘了带上一有檐的遮阳帽,在野外,鞋和袜基本功能用来保护你的双脚,野外活动最好不要穿新鞋,皮面的旅游鞋柔软,舒适便于行走,是较为明智选择,也是首选,袜子以穿纯棉制的袜子为最佳选择,它柔软、吸汗,使你的脚部时时保持干爽,一双合适的鞋加上柔软干爽的袜子,你的户外活动就有了保障,与此同时,还要加上一个普通的太阳镜。还应该具备有雨具及保护双手的手套,应备两副,防止丢失。

野外生活中利用地形地物建野炊灶是野外生活很重要的一种技能,是野炊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常用的野炊炉灶有三石炉灶,吊灶与木架灶,均是常用的野炊方式,三石炉灶是最简单且历史最久远的一种炉灶,取三块高度相同的石块是三角形摆放,锅或壶架放在当中,吊灶:在森林地区有时找不到合适的石块建灶,可找4-6 根,长约30-40公分粗树枝,将锅或壶架在木桩上,下方生火。炕灶:在既无合适石块又无树枝的情况下,可在地上挖坑灶,选择食物应为好吃、有营养、不复杂,烹饪前不必特别处理。能配合所携炊具、不浪费水,尽量不要有剩余,还有可利用高压锅煮饺子,做烙饼,蒸馒头5-6个人,可用直径为22-40CM的锅,在野外还要注意保存食物,可因地制宜采取一些切实可行的土办法加工和保持食物,熏晒法如在野外钓到鱼就可以用晒制法将鱼晒成鱼干保存或食用,风干法,秋季将牛肉挂在背阴处,靠干燥风吹,将肉中水分去掉,风干后食用,靠热风吹干,肉不宜太厚,食用时将风干食物烹熟食用。

在野外活动时,住宿露营非常重要,营地的选择应遵循安全,避风、近水,平坦这四项基本原则:a、安全:营地选择必须避开各种危险,即营地应远离裂石间危险的威胁,有些地方貌似安全,其实有极大的隐患;b、避风:野外的强风可将帐篷吹跑,扯破,最好选在屏障的避风处,如山丘或巨石的背后;c、近水:营地是活动人员过夜,生活的临时场所,接近水源会带来许多方便,但苦在河流两岩设营必须充分考虑水道水流的涨落,以免涨水淹没帐篷;d、平坦:营地建在平坦土地面或雪面上要比凹凸不平的碎石堆上要舒服的多,软土是理想的建营场所,地面若有碎石和荆棘应予以清除,准备宿营时,应首先搭建公用帐篷,在营地的下风处首先搭好炊事帐篷,建好炉灶,烧上一锅水,然后再依次向上风处搭建存放公用装备的仓库帐篷和各自的宿营帐篷。另外,千万别忘了,在下风处,远离水源的地方再搭上一个简易厕所,以免用时着急。

野外行走,走路是生活基本技能,野外走路,是野外生存活动的基本技能,基本原则是安全,即避免危险事故和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山路行进的原则是走梁不走沟,走纵不走横,有路时自不必说沿路走,而不要穿林翻山,没有路时则尽量在山脊,山梁林木稀疏的地方,这些地方地形相对简单,视野较开阔,非不得已不要在深沟和密林,灌丛及竹林中行走,山谷行军。河流横渡,不要草率入水,应仔细观察,沼泽地行进,避开或绕行,渡河是野外活动常遇到的障碍,有的河流缓缓而过,清澈见底,有的则是水深流急,侦察做到心中有数,观察后确定渡河的地点及方法,选择河水较浅、水流平缓、无暗礁、暗流和漩涡的地点,涉水过河时,应当穿鞋,可避免河底尖石划破脚,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持平衡,如果河底是淤泥底,应脱掉鞋袜,赤足过河。
※※※※※※遇险篇※※※※※※

迷路:
a、迷路十分危险,在野外生活中切记勿离开队伍,小组为单位一起行动,休息与行军应全队统一进行,避免单独行动;
b、学会利用地形图,指南针和高度针,参加活动之前记住路线上的特征点,距离、高度等数据,并在图上做好标记;
c、行动中要处处留意观察并留下标记,在不曾去过的山区或茂密的森林中行军时应处处留意,观察周围的地形;
d、在天气恶劣或大雾天的时候最好暂停活动,原地休息或扎营。
冻伤预防
a、要选择高营养、高热量的食物;
b、冬季野外活动,穿着的服装与内衣应选择柔软,质轻吸排汗性能好的,如纯棉毛;
c、保护血液循环的末稍部分,如手指、脚趾、要戴好手套及穿上厚袜子。
溺水
a、涉水过河的地点应选择在水深最浅并且水流平稳之处,避免在急流及瀑布上游处渡河,以免不慎滑倒,就已接近危险区;
b、在山间,选择营地时,不可在河道里,河岸两旁边和河水上涨时能危及到地方扎营;
c、当天气不好或下大雨时,应当绕开需涉水过河的路线,河水上涨,不可冒险强行涉过。
※※※※※※环保篇※※※※※※

不要破坏自然界平衡的状态:大自然中的植物彼此保持着很微妙的平衡,一块狭小的空地,表面看起来没有生物存在,实际上生物正在那活跃着。接触大自然时,不要破坏这种平衡,不乱折花木,不乱捕鸟兽,享受大自然就应遵守规则。
恢复自然界原有的风貌才离开:有时我们看天人们离开野外后,留下肮脏的垃圾,阴暗处的空罐头、堆积的塑料袋、吃剩的鱼肉汤肴,不堪入目。因此不要忘记,保存自然原有的风貌处理掉垃圾,将临时厕所掩埋好,把不能燃烧化解的塑料集散带走,后来的人,才能享受干净的大自然。
野外收拾工作:碗盘尽量不要用洗洁剂来洗,尤其不要在河中漂洗化学剂污染的物品,以免污染水源。
做好的餐饭,尽量吃完,不要残留下来,如果不够,可用干粮或其他速食品补充。其他垃圾,能燃烧的物品用火焚烧掉(注意不要引起火灾)或埋掉,不易分解的玻璃空罐,塑胶等用备用袋装走。
烹饪用火要特别小心,临走前要检查火星是否熄灭,分多次浇水,并用手轻拨沙土加以掩灭。
野外生存知识
人体与水:
人体的75%左右是由水组成的,身体缺水会直接影响到人体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排泄系统、肌肉系统的功能。而间接的影响更是涉及到人体功能的各个环节,通俗的讲,水的代谢可以调节体温、消除体内杂质与毒素,体内所含水分过低,肾功能会被破坏。
正常人每天的水分消耗为2-3升,呼吸蒸发的水分有1升,1-2升的水分会随尿液排泄而流失,而天气干燥炎热则会由于流汗增加1-2升的水分消耗。水分补充不足时人首先会感到疲倦,脉搏变快,反应迟钝,进而脱水症状出现,如口渴、呼吸急促、脸色苍白、虚弱无力、痉挛等。
在高原进行户外运动时,水分的摄入以每15分钟补充250毫升为宜,流汗过多还应注意补充盐类和糖分以维持体液平衡,要记住体液减少并不会影响到流汗量,所以及时地补充水份是最好的选择。你可以控制运动量或选择阴凉的地方减少流汗,但不要限制饮水。
野外水源的寻找和获得
野外活动中,水的需要必须首先考虑,行进中不要等水用光了再去找水。掌握这方面的常识加上敏锐细致的观察力,在野外就不会为水的问题所困扰。
水是往低外流,所以在山谷低地,一般较易找到水源。在干枯的河床而有绿色职务旺盛生长的地方挖掘,应该可以发现水源。在高山上寻找水源则应该沿着岩石裂缝去找。
动物能为你寻找水源提供一些有用的制导。草食性的哺乳类动物像羚羊、鹿、牦牛等和谷食性的鸟类如雀、鸽类不会远离水源而生存,它们早晚都要饮水,应留意它们的踪迹。鸟类急于解渴时会径自低飞,饮足水后则会停在附近跳来跳去。水鸟不喝水也能保持长时间远距离飞行,所以看到水鸟并不意味着周围就有水。昆虫也是提示水源的好向导,有资料表明,蜜蜂不会把它们的家建在距离水源超过6500米的地方,而大多数昆虫会在离水源90米的范围内活动。
除了利用地表水源外,雨露收集也是获取水源的便捷方式。雨水收集很容易,可直接用容器接,如想短时间内多收集的话,就要尽量增大接收面积,铺开一块塑料布或帆布就行,注意将四角吊起或先挖一浅坑再铺,这样接收的雨水就不会随处流淌了。在丛林中时,可采用下面的方法手机沿树干流淌的雨水:在树干上挖一小孔,斜插入一小竹筒,在表面张力作用下,流经竹筒附近的雨水就会向竹筒汇聚并沿竹筒留下,在竹筒另一端下置一容器接着就行了。或者用绳索或长布条绕树干缠数周,留一小截堕下置于容器中,雨水就会沿绳索或布条流入容器。露水的收集在日夜温差大的地区通常都很有效。利用露天放置的金属体能很方便的凝聚露水,或利用表面光洁的石头×卵石最好),在地面挖一浅坑,铺上帆布或塑料布等不渗水的物质(宽大的植物叶子,尼龙衣料也可)再在上面排一层卵石,露水就会在石头上凝结,然后沿石而下聚集在石头上。
还有一个获得水资源的有效途经就是绿色植物。有些植物自身的结构就适合储存水份,像竹类中空的节间或香蕉树家族植物叶茎的基部都可能存有水。植物的蒸腾作用也能为你提供水分。用一个透明塑料袋套在枝叶浓密、生长旺盛的嫩枝条上,袋口朝上扎紧,则树木根须从地下若干米处吸取的水分就能源源不断地通过表面蒸发并冷凝在你的袋中供你享用。有些植物及其果实富含水分并可食用,如果你有一定的植物学知识并能辨别的话,也可通过他们来补充水分。
记住在野外获取的水,为保证清洁和卫生应进行沉淀和消毒,常用消毒方法一是煮沸,二是用药片消毒,一般携带的急救药中应备有此类药品。长时间缺水,一旦找到水源,千万不要豪饮。
宿营地的选择
宿营地的选择有几个最重要的原则,一是安全、二是方便、三才是考虑舒适性。理想的宿营地应背风、向阳,而且附近有可利用的充足水源。不要选择山顶的开阔地,这里风很大,山谷低会聚集下沉的冷空气,潮气很重。山腰的平地是接纳雨水的好地方,但和潮湿,不宜选做营地。在山崖下宿营要防备落石和雪崩,如果不能保证安全,最好另择其地。营地安扎在距水源太近的地方,易受蚊虫和前来饮水的野兽骚扰。在河流或小溪边扎营,尽管选择高一点的地势,流水声或许对你的睡眠没什么影响,但会掩盖周围环境里的异常响动,而且突降的大雨顷刻间会让溪流或河水暴涨,对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河流的上游如有水库电站,同样需要防备。因为上游水库开闸放水引起的河水上涨更是毫无征兆的。
最后,察看一下周围有没有蜂窝,如果是在人迹罕至的地方宿营,还要注意营地不要选择在野生动物饮水的必经之路上。
安营扎寨
选好了营地就可以安营扎寨了,扎营时厕所应安排在整个营地的下风处,向上依次是厨房、仓库、宿营帐篷,要学会统筹的安排时间,如厨房建好后,先支起炉灶,这样在大建其他帐篷的同时,就可以烧开水。当整个营地建好时,水已烧开,可以饮用并开始做饭了。
宿营帐篷的搭建要注意,帐篷的入口要背风向阳,所有帐篷的朝向应一致。帐篷的周边或四角用地钉固定好,如有可能的话再用大石块压住。为防止下雨时帐篷泡在水里,聚在帐篷的四周挖一道排水沟。
中暑的防治
高原日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如在阳光下剧烈运动或在温热无风的山林中活动量较大,身体内产生的热量无法靠流汗散发出去的话,人就会中暑。
中暑的症状为:头痛、脉搏快而有力,脸色燥红,体温升高,过后或许会很快失去意识甚至导致意外。
发现有人中暑,应尽快抬至阴凉通风处,抬高头肩部半躺下,脱掉外衣用水漫湿患者内衣,不停扇风并用冷毛巾擦拭患者身体,患者清醒时应给他喝一些凉开水,体温正常后,将湿衣服换下。
水疱的防治
长时间的徒步行走或登山很容易在脚上磨出水疱,所以出门时最好穿与脚磨合管;惯了的登山鞋。在水泡出现后可用消过毒的针穿上一根头发,针刺破水疱后用手轻按患处,使液体随着头发流出,用创可贴或干净的纱布包好。
雪盲
冰雪地或水面会反射很强的太阳光,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将双眼直接暴露在这种环境里数小时,即可造成雪盲。雪盲会造成视力的短暂消失,其症状为:对光线敏感不停眨眼,眼中似有砂子,疼痛、眼睛发红、流泪。若发生雪盲,应以眼药水洗清眼睛,到黑暗处或以眼罩蒙住眼睛用冷毛巾冷镇,减少用眼,尽量休息。
记住不要热敷,高温会加剧疼痛。良好的环境能及时缓解雪盲的症状,但完全恢复通常需5-7天。
冻伤及其处理
寒冷天气里,身体的组织的末梢(手、脚、耳、鼻等处)由于散热较快而血液循环又不畅,容易出现冻伤。
冻伤按其严重程度分为四度:
一度冻伤及皮肤表层,患处刺痛并渐感麻木,皮肤僵硬苍白或出现蓝色斑点,恢复温度后会有充血和水肿现象。
二度冻伤达真皮层,患处红、肿、痛,数小时后会起水泡。
三度冻伤深达皮下组织,患处皮肤呈青紫、紫红或蓝色,皮肤会逐步变黑、坏死。
四度冻伤是最严重的冻伤,肌肤甚至骨都受到损害,皮肤呈紫黑或青灰色,随即组织坏死,可能导致截肢。
冻伤可伴随着失温现象,急救时应先处理后者。单纯的冻伤可按下述方法救治。可用体温温暖,但对三度以上的冻伤者施温者要注意时间不能长。一般为30-40度的温水漫泡患处或以温毛巾热敷,水温不能高,也不可用火烤使患处温暖,伤处受热过快会产生剧痛。当患处恢复血色和知觉后停止复,在伤处涂上冻伤药膏,然后用纱布或质地柔软的衣物轻裹患处。特别注意不可摩擦或按揉患处,也不要挑破水疱。有很多人以为用雪擦拭患处可以快速升温,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冻伤部位处理后不宜暴露于寒冷中,要注意保暖,更不要以解冻的脚走路。
冻伤的预防
风雪天外出戴上手套、防寒帽,防寒帽最好是能护住耳朵的,否则应戴上耳朵罩;保持脚部的温暖干燥,袜子湿了及时更换;风大时停止活动,找个避风的地方休息;经常按摩揉搓易冻伤不为以促进血液循环;在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组织缺氧和血液循环不畅更易导致冻伤,此时能吸氧补充则为最佳。
失温
是指人体内部产生的热量不足以弥补身体散失的热量,而导致的体温下降。在恶劣的天寒或风雨条件下历时太久,特别是当人筋疲力尽或衣服湿透的情况下易发生失温。一般当体温降至35`C以下时,则进入了失温状态。失温的症状表现为:烦躁、感觉寒冷、反映迟钝,剧烈而无法控制的颤栗、行动不能协调、走路跌撞欲倒、脉搏减缓、头痛、视觉模糊、心跳慢,呼吸细弱。失温救治的原则是防止患者继续丧失体温,协助患者获得正常体温。对失温患者首先将其移至温暖处,脱掉潮湿的衣服(不能全脱光,边脱边换,换以温暖干燥的衣物,用睡袋裹住身体。患者清醒时可让其饮用热饮,食用含糖高热量的食物。若患者失去知觉,可用热水袋放在患者腰背部,胃、腋窝、后颈、腕部、裆部,这些部位血液接近体表,可以将热量带入体内。
切记不能给患者喝酒,酒精会使体表血管张开加快体内热量散失。
山地行走
徒步穿越山岭,可以河流为参照物,但有其他选择的话就最好不要沿着河边走,水能穿过的地区部一定你能轻松穿越,有时甚至是几乎不可能的。如果不是高山,沿着山脊潜行,开阔的视野有利于你把握方、选择路线和宿营地,但要时刻注意所携带的水的消耗,以便及时安排下山补充水,毕竟在山脊上发现水源的可能性要小得多。不要等水用光了再去找,这会让人的旅行变得十分被动。当注意到河流变宽,河谷的地势趋于平缓时再回到河流边来。
丛林跋涉
在人不常至的丛林中跋涉,有时很难找到一条现成的道路。有的只是丛生的灌木和四处蔓延的藤类植物,你只能靠你手中的砍刀(这在登山等野外活动中是必备工具)辟出一条路来。开路的人要特别留意不要触动灌木丛中的蜂窝,对有巢的灌木丛绕道而行。砍掉的枝藤弃于两旁,确定不会反弹回来,砍后的断口折向外,以免伤着后面的同伴。行进中两人间保持一定距离,2-3米为佳,这样相互之间既有照应又不至因短暂驻足影响别人。在丛林中行走,膝盖以下是最容易收到伤害的地方,所以最好将裤脚扎起,以免被刺丛挂伤和被蛇虫叮咬。
如果没有向导和其他确定方向的参照物,行走一段时间后应取出指南针确定一下方向。
如何对付蚂蝗:
蚂蝗分为旱地蚂蝗和水蚂蝗,蚂蝗吸血的同时分泌一种抗凝素,使伤口血流不止,其实蚂蝗并不可怕,发现有蚂蝗叮上时,可用手沾上唾液把它拍下来或用烟头烫,切记不可手扯,然后伤口用创可贴贴上即可,行至蚂蝗出没的地带,应将裤脚扎紧,有脚上、手上涂一些有刺激气味的药品,也可以有效的防止蚂蝗叮咬。
寒区生存
寒区生存是野外生存训练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本文从行、食、住、取火四个方面讲述一些寒区生存基本常识。 $5 ;7"(ro{ 9C 4'
行 1;P3w# { ?
i] 8Y pwDd
冰雪地行动,要防雪盲。如没有墨镜,可在一小块硬纸板、木片、皮革或布上挖两条狭长的细缝罩在眼上防护。 *}Ec| (AM
冬季在山地如遇风雪、浓雾、强风等恶劣天气,应停止行进,躲在山崖下或山洞里,待天气好转时再走。山地行进不要过高估计自己的体力,疲劳时,就应适时休息,不要走到筋疲力尽时才休息,这样在冬季容易冻死。正确的方法是走一段,停下来休息一会儿,调整呼吸。休息时最好是站着,不要卸掉装具背包,可以在背包下支撑一根木棍,以减轻身体负重,也不要坐在石头上休息,石头会迅速将身体的热量传走。手、脚要保持活动并按摩脸部。 kF8[U @:
雪坡行进不仅要注意防裂隙,还要注意不要蹬塌积雪。在冰面和积雪坡交界的地方要警惕,此处积雪往往很深。攀登坡度很大的雪坡时,一定要两脚站稳后再移动。向前跨步,要用脚前掌踏雪,踩成台阶再移动后脚。如果不慎滑倒要立即俯卧,防止滑坠。在山谷中行走,应靠近山谷中心线以避山坡滚石。不要接近雪檐,更不要在雪檐下行走,以防遭遇雪崩。 =+`jxFMRl
为了在雪地行走方便,可以用树枝(最好是刚砍下来的树枝)做成“雪鞋”。方法是将树枝用火烤成“U”形,再用绳子绑紧,套在脚上。穿着时应注意用绳子将脚尖和脚跟部位分别捆在前后横带上。绑扎的绳扣要系在鞋的上部或外侧。在松软的雪地上长时间行走时,要尽量跨大步,以缩短在雪地上行走的时间。行走时要先把脚往后稍退一点,再向上抬脚大步迈向前方。脚后移的目的是使雪鞋前有活动余地,向前迈出时还可以起到拂去附雪的作用。走陡坡要用雪鞋内缘踏坡,尽量避免身体偏向外缘。若雪冻结得十分坚硬,则可脱去雪鞋。冬季切勿穿过紧的鞋袜,鞋带也不能系得过紧。如果血液循环不通畅,双脚就会发冷,易冻伤。冬季应始终带一双备用的干袜子,也应学会随时保留一双干燥袜子的方法。 MkU j?b
有时气温虽在0℃以上,但由于风大、湿度大,身体暴露时间长也能造成冻伤。局部冻伤在初期往往无明显感觉,因而对容易冻伤的部位要多加注意。如有2人以上,可互相观察对方脸部有无白色斑点。为防止面部冻伤,要多活动脸部肌肉,如用手揉搓脸面、耳、鼻等部位并作皱眉、挤眼、咧嘴等动作。在潮湿的情况下最易发生冻伤,应用布将脖子围住,袖口和裤脚扎紧以免风雪吹入。在疲劳饥饿时绝对不要在雪地上坐卧,以免冻伤冻死。一旦冻伤,切忌用雪揉搓冻伤部位,以防散发更多的体热使冻伤加重。受伤的手可放在腋下加温,冻伤的脚可放在战友的怀里或腋窝下加温。最好放在43℃左右的水中浸泡复温。水温超过49℃易烫伤,水温过低则效果不好。争取冻伤部位能在5~6分钟内复温,最迟不应超过20分钟。 C pul 1 h
"i gS9/ G3
食 b$a_VY?a.
&r b rNV$p
在冬季,寒区万物凋零,很难采集到可食的野果、野菜。但山林中的多种树皮是可以应急食用的。抗日战争时期,东北抗日联军在白山黑水的密林中转战,总结出3月吃桦树皮,4月吃椴树皮,5月吃松树皮的经验。这些季节里的树皮不但无毒,而且还有一种甜丝丝的味道。猎捕动物是寒区生存的手段之一。山林中野兔是较常见的。野兔机警沉着,通常伏卧,待人走近20m以内才会突然跳起逃窜。一般来讲,若无意外,用手枪射猎20m以内的卧姿野兔时,瞄准其足部下沿可击中兔身。依笔者经验,左臂抬起弯曲成45°,肘尖指向目标方向,右手据枪,握把依托左臂臂弯,可使手枪稳定,精确瞄准射击。若一击未中,野兔即开始奔逃,此时再打徒费枪弹。 3W #wFqMb
雪后是猎兔的最好时机。大雪初降的第一天,野兔静伏雪下不动,由于兔子在雪下呼吸,其头顶的积雪形成一个鼠洞大小的通气孔,可用网捕或棍打。大雪的第二天,小兔和弱兔钻出雪窟觅食。大雪第三天夜间,所有的兔子都会出来活动,雪地上留下清晰的兔踪,这是觅踪猎捕的最好时机。特别是雪深超过40cm时,野兔奔跑困难,用棍棒徒步就能追打猎获。 LC45r MGY
猎获的动物肉可切成小片穿在长50cm的短木棍上在篝火上烧烤;也可将肉块用泥包裹起来放在篝火的余烬中烤,一般2小时后就能熟;烧石烤肉也是方法之一,找两块扁平的大石头(不宜用石灰岩)放入火中,一块叠在另一块之上,中间用小石块隔开,待石头烧得非常热之后,撤去燃烧的木柴,扫去石上的灰烬,把肉放在两块大石头中间烘烤。 Sl*o:_r i
p|P +0o0
住 9 \@n U
xq rJ- vg
寒区露营地应选择避风之处。一般来说,森林和灌木丛是理想的设营点,应避开易发生雪崩和易被积雪掩埋的地点,如避开崖壁的背风处,因为这种地形很快会被风吹的积雪埋没。 x<"s ,^b.
冬季架设帐篷(也可用降落伞搭成简易帐篷),要选择雪层薄的地方,并将架设地点的积雪扫尽。在雪层较深的地带,若是暂时驻留,可将雪踩实、压平,使冻结的地面形成一道隔绝层。如果暂时不转移,则应在雪地中挖坑搭设帐篷,这样可以更好地抵御寒风。在开阔地上架设帐篷时,可在帐篷迎风面筑一道雪墙,既可挡风又便于生火。 `pf;MG/mD#
积雪厚的地方可以掏筑雪洞以避风寒,适宜掏筑雪洞的地方往往是冲沟、土坑或山谷等积雪较深处。积雪在1.5m以上即可直接开口掏筑;积雪较薄的地方可以将雪堆积起来再开口构筑。雪洞一般不宜过大,否则容易坍塌。洞口最好掏成拱形,开在避风之处。为防止冷风直吹洞内,开口后可拐一个直角弯。洞口掏好后,用雨衣或干草、树叶封闭洞口保温,但须留一通气孔。为确保安全,雪洞内一定要留一把铁锹或匕首,在暴风雪之后,用以挖掘出口。在冰雪覆盖的开阔地,如无其他可利用的遮蔽物,可用压实的雪块或冰块,修筑“U”形雪墙,作为临时避风处。 F7 BGG{8
如时间充裕,可在沟壕、土坡的侧壁挖一个可以栖身的“猫耳洞”,其形式与步兵的防炮洞大致相仿。洞口应开在土质好的阳坡、背风处,尽量避开阴坡、风口。“猫耳洞”的防寒效果很好,通常洞内温度可比洞外高12~20℃左右。 -cn D\T]jR
冬季露营,单人睡不如两人合睡暖和。将两人的铺盖加在一起会厚得多,彼此还可以用体温保暖。无论是单睡还是合睡,都不能穿棉衣,那样会越睡越冷。最好是穿绒衣钻睡袋,躺下后戴上皮帽,放下帽耳,前后反戴,以防冻伤头部。临睡前和醒来后,都应运动,以驱寒意。低温下睡1~2小时就应活动身体,侧卧时可模仿骑自行车的动作使四肢升温。如可能,夜间不要睡觉,应利用白天中午太阳光强的时段,睡1~2小时。切记,寒冷时绝对不要饮酒。酒虽暂时造成身体发热的感觉,可实际上酒精使血管扩张,增加了身体的散热,导致体力衰弱。 O;AE{eM~_#
Nh|, > d&
取火 wNX6 4 ~y7
;:Z; jN
煮烤食物需要火,宿营取暖需要火,发求救信号也需要火。因而,野外生存能力在某种程度上说,取决于取火的能力。 D+a5f iqX
火柴在野外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当一个人迷失方向,或来不及在天黑之前到达宿营地时,一盒火柴往往可以帮助他们摆脱困境,甚至挽救生命。火柴受潮或在没有火柴的情况下,曾有猎人将枪弹的弹头拔掉,然后用仅有发射药的枪弹对准干燥易燃的枯草或纸射击取火。军用信号枪弹可直接对准易燃物射击取火。此外,可用凸透镜(放大镜)透过阳光聚焦照射易燃物取火。曾有这样的事例,一支南极探险队把一块晶莹剔透的冰块,加工成中间厚、周边薄的一个圆形特大凸透镜,并用它聚焦阳光取火。 ,A{ o@rs 7
燃点篝火最好的材料是桦树皮和油松。桦树皮的含油量达30%左右,甚至在雨中仍能燃烧。北方猎人们常用的篝火有: D+& xr+v%
带反射壁的篝火,在篝火背风处斜着打入两根木桩,靠着木桩排放若干潮湿的圆木,形成防风反射壁,可使热量集中,且不受风的影响;密林篝火,横放一根较粗的圆木,上面斜搭几根较细的木头,一边烧,一边挪动,适用于冬季无遮棚的露营;星形篝火,把5~10根圆木的一头并拢如星形,然后一边烧,一边把圆木向里推,这种篝火热量大,西伯利亚的猎人甚至围着它在雪地上睡觉;长条形篝火,用两段约为人体长的圆木顺风叠放,边上打入湿木楔,防止圆木滑落,两木之间加撑子,留出空隙,以利燃烧,这种篝火燃烧时间长,几乎无须调整,适于冬季露营时取暖。◆
特种兵教你遇巨蟒时的自救方法
你去丛林玩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一条巨蟒,还是能吞掉一个成年人的那种(你前世肯定没积德),这个时候你该怎么办呢?下面逢上精心准备的丛林遇蟒自救两法。
一般自救
假如你离蟒蛇很远,那么,撂起袖子——逃跑吧。但是逃跑时一定要走S路线,不要以为你速度有多快,如果你跑直线,蟒蛇一定会追上你!不相信?从菜场买条小点的,不起眼的,有毒的蛇来试试,不死我叫你大爷。
危机自救
假如你已离蟒蛇很近了,那千万不能动。你别看蟒蛇平时慢吞吞的,可一旦猎物进入攻击范围,它可以在0.7秒内咬住你的身体。这个时候要迅速的躺下来,双腿并拢,背部紧帖地面,右手掏出匕首握住,然后双手呈三角抱头。这个时候蟒蛇会游到你身边,然后试着从各个方向钻入你身体下面,不要紧张,不要动,使劲帖住地面,不让它钻下去。
然后巨蟒就要开始吃你了,蟒蛇吞食猎物一般是从头部开始的,但是这只是为了吞食方便而已(吞食兔,鹿等从尾部不易吞下),而你此时双手三角装抱头,使头部显得很大,蟒蛇基本上就会从腿部开始吞你(如果你运气实在不好,蟒蛇一定要从头部吞你。还记得右手的匕首吗?横者放开,蟒蛇硬吞会割伤嘴,它就只好放弃了)。看到自己的腿一点一点的被吞下去了吗?别害怕,我们就是要让它这么做。让它吞吧,你的肉体上不会有任何痛苦,千万不要挣扎,否则蟒蛇会紧紧缠住你,把你骨头缠断然后让你窒息而死。等到它吞到你的膝盖以上,大腿以下时,迅速坐起来,用右手的匕首顺者它的嘴巴边缘狠狠的割下去,一直割到脚底板。不要顾忌割伤自己,想想看,你的小命和一点伤哪个重要。然后,迅速把脚抽出来,跑的远远的。从背包拿出汽水,找棵大树,坐下来边喝边等蟒蛇死。等它死了后,别忘了把它的皮剥下来带去,以后逢人就拿出来炫耀你赤手空拳杀了一条蟒,倍儿有面子。
补充。以上决不是瞎编乱造。特种部队,丛林急救手册就是这么写的。
几种关于在野外如何寻找方向和路径的简易方法
当我们在山野里步行,想要到达目的地时,通常都有最简便的正确路径存在,同时也有迷路时能够安全脱逃的路径存在。
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找出这些安全又便捷的路径才是上策。
想要培养寻找正确路径的方法不外是靠经验。如果在较明显的山路步行。可以循着明显的足迹或路标而到达目的地。可是,像此种常规的路径一旦被浓雾笼罩,或到了夜晚,就容易迷路。这时候,凭着经验所培养的寻路技巧就能派上用场。
寻找正常路程的技巧必须通过平时的野外活动去积累。例如:平时就养成随时参考地图和指南针的习惯,同时积极地观察周围的地形以及身边的植物来判断正确的位置。利用周遭环境探测方位
如果你独自一人在森林中,手上有地图,却忘了带指南针,有人能看出方位吗?
小学时代老师即教过太阳的东升西落的常识,从太阳的位置,可大致知道方向。但若太阳被云团遮住或下雨之时,该怎样判断呢?
若在阴天迷了路,可以靠树木或石头上的苔藓的生长状态来获知方位。在北半球以树木而言,树叶生长茂盛的一方即是南方。若切开树木,年轮幅度较宽的一方湿长着苔藓的一方即是北方。
太阳
太阳从东方出,西方落,这是最基本的辨识方向的方法,还可用木棒成影法来测量,在太阳足以成影的时候,在平地上竖一根直棍(1米以上),在木棍影子的顶端放一块石头(或作其他标记),木棍的影子会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30——60分钟后,再次在木棍的影子顶端放另一块石头。然后在两个石头之间划一条直线,在这条线的中间划一条与之垂直相交的直线。然后左脚踩在第一标记点上,右脚踩在第二标记点上。这时站立者的正面即是正北方,背面为正南方,右手是东方,左手为西面。
利用星宿
在北半球通常以北极星为目标。夜晚利用北极星辨认方向的关键在于在茫茫星海中,准确地找到北极星。认识北极星的方法有许多种,这里介绍简单且有效的一种:
首先找寻杓状的北斗七星(a),以杓柄上的两颗星的间隔延长五倍,就能在此直线上找到北极星(d)。一般特别地称呼此两颗构柄上的星为要点星球。如看不到北斗七星时,就找寻相反方向的仙后星座(b),仙后星座由五颗星形成,它们看起来像英文字母的M或W倾向一方的形状。从仙后星座中的一颗星画直线,就在几乎和北斗七星到北极星的同样距离处就可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以手表看方位
想获知方位手上却没有指南针。遇此情况,只要有太阳就可使用手表探知方位。
将火柴棒竖立在地面,接着把手表水平地放在地面,将火柴棒的影子和短针重叠起来,表面十二点的方向和短针所指刻度的中间是南方,相反的一边是北方。若身上没有火柴,也可改用小树枝,尽量使用影子更准确。
若从事挑战性的生存活动,记住戴上手表,这时普通表比数字表就更有价值。因普通表上的时针分针,在必要时会成为求生存的重要工具。
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使用指南针,可使地图和实际地形的方位一致,探知现在你所在的地点和寻找的目的地的方位。
指南针务必水平地拿着,而且要远离以下列举的各种物品,才可避免磁针发生错乱:指南针应离铁丝网10米,高压线55米,汽车和飞机20米,以及含有磁铁如磁性容器等10米。
利用指南针探知现在所在位置的步骤:
①使实际地形和地图方向一致。
②在地图上找出二个可看出的目标物。
③将指南针的进行线(或长边)朝向其中的一个目标物
④找到圆圈配合箭号和指针(北)相吻合。
⑤不改变圆圈的方向将其放在地图的北方位置。
⑥指南针的长边之尖端吻合地图上的目标物。
⑦当圆圈的箭号和磁北线延线画一条直线。
⑧针对另一目标依照同样的方法进行。两条线的交错处即是现在所在位置。
用指南针探知前进的方向
①使连结现在位置和目的地的直线吻合指南针的进行线(长边)。
②圆圈的箭号和磁北线平行(箭号在地图的上边部分)。
③将指南针从地图上拿开,拿在身体前面。
④扭转身体直到箭头和指针重叠。
⑤再重叠进行线的方向此即等于地图的目标方向。 9
如何辨别方向?
方法一:可以找到一棵树桩观察,年轮宽面是南方;
方法二:还是找一颗树,其南侧的枝叶茂盛而北侧的则稀疏;
方法三:观察蚂蚁的洞穴,洞口大都是朝南的;
方法四:在岩石众多的地方,你也可以找一块醒目的岩石来观察,岩石上布满青苔的一面是北侧,干燥光秃的一面为南侧;
方法五:还可以利用手表来辨识方向:你所处的时间除以2,再把所得的商数对准太阳,表盘上12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
方法六:利用地物特征
下述地物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分向:房屋:房屋一般门朝南开,在我国北方尤其如此。庙宇:庙宇通常也南向设门,尤其是庙宇群中的主要殿堂。树木:树木通常朝南的一侧枝叶茂盛,色泽鲜艳,树皮光滑,向北的一侧则相反。同时,朝北一侧的树干上可能生有青苔。凸出地物:例如墙、地埂、石块等,其向北一侧的基部较潮湿,并可能生长苔类植物。凹入地物:例如河流、水塘、坑等,其向北一侧的边缘(岸、边)的情况与凸出地物相同。
方法七:利用太阳与时表判定 :
在晴朗的白天,根据日出、日落就可以很方便地知道东方和西方,也就可判断方向。但只能大致估计,较准确的测定有以下几种方法:
1) 手表测向。“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一般在上午9时到下午4时之间可以很快地辨别出方向,用时间的一半所指的方向对准太阳,12时刻度就是北方,如下午14:40,其一半为7:20,时针对向太阳,那么12指的就是北方,或者是把表平置,时针对准太阳,时针与12刻度平分线的反向延伸方向就是北方;或者将一根小棍垂直立在手表中央转动手表,使小棍的影子与时针重合,此时与12时刻度之间的平分线即是北方。
方法八:利用指北针 :当指北针的磁针静止后,其N端(通常都有标志)所指的方向即为北方。
利用指北针辨别方向是十分简便快捷的,但是需要注意: 1.尽量保持指北针水平; 2.不要距离铁、磁性物质太近; 3.不要错将磁针的S端当做北方,造成180°的方向误判。
方法九:夜间利用星体 :利用北极星北极星位于正北天空,观察时,其距离地平面的高度约相当于当地的纬度。寻找时,通常要根据北斗七星(即大熊星座)或w星(即仙后星座)确定。北斗七星是七个比较亮的星,形状象一把勺子,将勺头甲乙两星连一直线向勺口方向延长,约为甲乙两星间隔的五倍处,有一颗略暗的星,即北极星。 当地球自转,看不到北斗七星时,则可利用W星寻找。W星由五颗较亮的星组成,形状象个“W”字母,向W字缺口方向延伸约为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就是北极星。
方法十:用月亮判定方向。月亮的起落是有规律的。月亮升起的时间,每天都比前一天晚48-50分钟。例如,农历十五的18时,月亮从东方升起。到了农历的二十,相距5天,就迟升4小时左右,约于22时于东方天空出现。月亮“圆缺”的月相变化,也是有规律的。农历十五以前,月亮的亮部在右边,十五以后,月亮的亮部在左边。上半个月为“上弦月”,月中称为“圆月”,下半月称为“下弦月”。每个月,月亮都是按上述两个规律升落的。根据月亮从东转到西,约需12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转15度这一规律,结合当时的月相、位置和观测时间,大致判定方向。例如,晚上10时,看见夜空的月亮是右半边亮,便可判明是上弦月,太阳落山是6时,月亮位于正南;此时,10时-6时=4时,即已经过去了4小时,月亮在此期间转动了15°×4=60°。因此,将此时月亮的位置向左(东)偏转60度即为正南方。
方法十一:风也能帮助我们判知方向。如木制的柱架,其迎风面颜色深黑容易腐坏,而悬崖及石头迎风面较为光滑。但必须熟悉当地的盛行风向,这在沙漠地区尤为重要。
风是塑造沙漠地表面形态的重要因素,在单风向地区一般以新月形沙丘及沙丘链为主。沙丘和沙垄的迎风面,坡度较缓;背风面,坡度较陡。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盛行西北风,沙丘一般形成西北向东南走向。沙丘西北面坡度小,沙质 较硬,东南面坡度大,沙质松软。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沙漠地区的植物,如酥油草、红柳、梭梭柴、骆驼刺等向东南方向倾斜。蒙古包的门通常也朝向背风的东南方向。冬季在枯草附近往往形成许多小雪垄、沙垄,其头部大尾部小,头部所指的方向就是西北方向
怎样用手指吹口哨(野外实用教学篇)

在野外,联络同伴,或者遇到危险时都可以用哦。
步骤如下:
很简单,按以下步骤稍加练习即可,不过想要吹的很响,还是有难度的
1、漱口、洗手;
2、用双手十指的任意两个指尖(依个人习惯选择自己方便的两个)靠近,留有一厘米左右的距离(因人而已);
3;口微微张开,舌尖抵住下牙内侧靠里;
4、将并拢的双指伸进口中,放在舌头前面,上下嘴唇轻轻挤住双指;
5、气流从腹腔直接发到喉咙,从两指间隙吹出,即可出声。
上述步骤并非一定照做,因人而已,只要能发出声了,就成功了一半了 两指尖距离远,哨声短
两指尖距离近,哨声持久
传授一个打忽哨的简单方法:
方法:用拇指和食指用力撮住下嘴唇,向前拉长,之后用力吸气,即可!
效果:声音尖利、悠长、还可以吹出简单的旋律(3段以上水平)。
缺点:长期拉扯下唇,影响美观;用力吸气时,脸色一般是猪肝 色,有碍观瞻。
欢迎大家积极踊跃学习
口哨《小路》视频欣赏:
',1)">
《小路》是前苏联歌曲,描述丈夫离开家乡,奔赴反法西斯的战场后,妻子在家思夫心切,欲沿着小路随丈夫前去战场的故事。(二战时,俄罗斯民族为抗击纳粹德国献出几千万英雄儿女的鲜血生命。)低沉的大提琴伴奏,衬托了女主人公幽怨的凄美情结。
口哨是随身的“乐器”,别出心裁,风格独特,用口唇撮合,以高超的技巧吹奏出各种乐曲,精致地 表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轻快、柔和、清新、自然的韵味。如微风,轻轻拨动心弦;似酥雨,悄悄滋润心田。在众多音乐形式中显得别有一番情调,  口哨音乐给我带来远离尘嚣的宁静,让我褪去浮躁,享受天韵的沉醉……
聆听口哨音乐犹如感受山林田园的天籁,如香汤沐浴、似甘露灌顶;仿佛感受清凉剔透的水晶,轻轻闭上眼睛,舒坦全身筋骨。感觉音符的跳跃,心事亦随之起落, 不知不觉间:空气,轻了;往事,近了;心怀,醉了...... 一个个故事,遐想任你放飞,心情任你调节。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将心放进水晶般的音符里浸 淫、荡涤、漂净,尽心悠然神会。纾解胸中不解的郁闷,扫除心中不散的阴霾。哨音的澄澈、轻扬,让心的忧容褪色、雾化,融进大海,升入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