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 新东方:束鹏芳教授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7:35:14
束鹏芳教授创新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1-6-14 11:51:00 | By: applebabyone ] 0推荐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历史教学有了一个非常广阔的研究创新的空间。精彩高效的课堂是每个教师梦想的,因此现在很多优秀的教师都在探索更有效课堂教学模式。全国知名的教授级特级历史教师束鹏芳老师在这个方面为我们起了领航者的作用,在同一个历史组的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感到非常的幸运。老师已经探索出一个全新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同时也希望同组的我们能够在课堂中实践这一模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这一模式,因此先后几次为我们上了示范课,对于这一极具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从不是很适应,但现在真正体会这一模式的优势,同时也在逐步的尝试与研究中。因此,笔者在这里管中窥豹向大家介绍这一教学模式,本文是以束鹏芳老师所上的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三第一课《顺乎世界之潮流》为例,分析束老课堂教学模式的几大特点。

一、         史料运用体现在情境创设中

史料教学”早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尤其是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一线的历史教师对于史料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是究竟对于史料的选取利用如何最大程度上发挥其效能,这也是让很多教师犯难的问题。而这里,在束鹏芳老师《顺乎世界之潮流》这一课教学过程中,史料教学的设计与实践都很有其独创性,这也是束老在新课程理念下探索出的全新课堂教学模式特点之一,这也是本文重点要讲的一大特点。

束老在其文章中说过“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强调了“获取—发现”的呈现方式,就是创

设历史情境,在置身于历史情境之后,获取材料信息,进而再发现和概述历史知识,最后合成知识结构网包括史实、概念和结论在内的知识网络因生动的历史情境的“遮蔽”而幽远起来,历史学习成了“探幽去蔽”和“脱脂还原”的过程。如此呈现教学内容遵循了历史认知的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诠释再到本质概述的历史逻辑和教学章法,史论结合的学科特

征非常明显。”在《顺乎世界之潮流》一课中,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这股思潮的发展脉络,是本课的一条主线,老师把与这条主线上的几次历史人物或者时间,以讲故事的方式串联了起来,作为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听我讲过去的历史故事”,顿时课堂就变得生动了起来。整节课,束老一共和学生分享了这样几则故事:

故事1距梁启超出生还有30多年,鸦片战争爆发了,林则徐被遣戍伊犁,途经镇江,与老友魏源相会。那是1841年7月的一天,当晚两人同宿一室,“万感苍茫”,“倍觉中国官府对外国政事之全然不知”,遂彻夜长谈。此前一年,林则徐在钦差大臣任上,曾指挥他的“翻译小组”编译英国人慕瑞所著《世界地理大全》,集成《四洲志》,未及出版。当晚,林则徐将书稿以及其他一些资料全部交给魏源,希望他编撰一部认识西洋诸国的书。魏源接受嘱托,一年后成书,初版50卷于1843年1月刻印于扬州。魏源在《海国图志原叙》中指出:"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故事2距梁启超出生还有10多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失利、太平天国运动与清政府鏖战江南,作为林则徐的得意门生冯桂芬提出了以下观点:“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此时正洋务运动兴起,所有谈洋务者都以各种方式表达这种思想。到梁启超呱呱坠地时,脱胎于洋务派的早期维新派已经提出了学习西方议会的主张,反对洋务派舍本求末的做法,希望中国能像西方那样实行君主立宪。梁启超20岁出头了,传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他协助老师康有为发起了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就在这时《万国公报》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当1898年的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开展时,洋务派干将、清朝封疆大吏张之洞发表《劝学篇》全面系统地阐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猛烈批判维新派,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这时离百日维新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时间。

故事3当19世纪90年代,中国思想界纷纷攘攘见解各异的时候,百日维新的重要角色梁启超闯进了历史。那年(1890)17岁的他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也结识了33岁的康有为,并且投其门下,同赴广州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在广州,康有为写下了《孔子改制考》等著作。1895年春两人再次赴京会试,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随后他主持北京《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长沙主持时务学堂,发表《变法通议》等一系列文章,强调变法的必要性与变法的宗旨,再赴澳门筹办《知新报》,1898年他回京参加变法运动,看到了新出版的严复翻译的《天演论》,深为进化论所折服,7月,他受光绪帝召见,赏六品衔,这样他就与康有为、谭嗣同等人同在朝廷参政,在频繁的政令颁发中忙忙碌碌。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时年25岁, 在日本他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

故事4当京师(北京)嚷嚷着变法的时候,中国广东却有一部分人筹划着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运动。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这一部分人就是以孙中山

为首的革命党人,孙中山断发改装,以示与清政府决裂。维新变法失败,表明改良道路在中国受挫 。当革命派将“创立民国”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作为奋斗目标时,逃亡日本的梁启超在日创办了《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成为改良派的主将,因其文风的晓畅激情,影响着一部分知识分子。

第一则故事中提到林则徐与魏源在镇江相会,林则徐托书,作为镇江人的学生们立刻活跃了起来,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契合点,因此学生在束老的课堂中就能与林则徐、魏源“神游”,想像他们深夜畅谈的情境,迫切地去想要探究他们的思想,如此这一情境创设和史料的运用目的也就达到了。另外前三则故事,都是以梁启超作为接点,将史料作了相当合理的整合,不仅增加了趣味性,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维新变法以及维新思想的认识。

故事讲完,束老将学生引入情境同时,每则故事后设计非常具有梯度性,而且针对性比较强的问题,让学生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层面。这也是束老一直所强调的在教学中所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这里仍然以林魏故事为例,束老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魏源基于什么背景、在哪本书中表达了何种基本思想?用你的历史语汇重新表述魏源思想的含义;并且用现代化史观阐述它的思想价值。

老师也一直强调探究和发现在课堂上的跃动,教师提供尽可能多的、甚至互相矛盾的史料与史论,去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多角度的思考和讨论。在这节课中,这一点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就对于维新思想的历史作用这一水平目标的实现,束老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其一,“某校高二(1)班的同学在探究晚清时期的思想变迁史时,阅读了梁启超和美国史学家马士的历史记述,呈现了他们的成果,引起了班级里的争吵。”并且分别出示了两则观点相矛盾的史料:“民智开而士气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其人皆在二三十岁之间,虽守旧者日事遏制,然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戊戌政变记》”其二、康有为的《孔子改制考》等宣传维新思想的著作产生了极大反响,但真正接受的人甚少,不少维新派人物也难接受,他的弟子梁启超也偶流疑虑,帝党领袖翁同龢斥之为“说经家一野狐也”。他的书所引起的今古文经学派论争几乎淹没了维新变法的主题。     ——《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这个环节也形成了束老课堂上的一个小高潮,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以及之前的学习体验,也是各抒己见,表达自己对于维新思想的认识。这样探究性学习有效展开,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激活,历史认识的生成也就有了可能,就这一环节而言历史的精神价值在此得以揭示和提升。

二、能力目标的分层次体现

束老所探索的这一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特点之二:能力目标的分层次体现

整节课的设计有这样几个环节1、听我讲过去的历史故事;将史料以讲故事的方式串联整合,学生从史料中获取基本的历史信息。2、帮我理出故事里纷乱的头绪;达成将向西方学习这个思潮形成脉络这样一个目标。3、帮我剖析维新思想的内核;在理出线索的基础上,对于重难点知识进行突破4、听我讲讲今天的学习故事;5、我们一起倾听来自历史的世界潮流。在每一个环节之后,束老也会明确这一环节所要达成的能力目标,相对应的水平目标1:了解鸦片战争后晚清时期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水平目标2:综合上述两段材料解析,理解维新变法思想(背景、内容与特点、实质与影响);水平目标3: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懂得理解历史作用的方法。水平目标4:人文阅读,自由表达。

三、重视学生的人文阅读

最后,束老是以学生全体朗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结束这一课的,这其实也是束老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三个特点:重视学生的人文阅读。

在新课程理念下,全国纷纷以同课异构等多种形式鼓励、刺激不同课堂教学模式的出现,课程改革需要不断地创新,我们的教学才会充满活力,总之在这样一个大好的环境之下,作为教师都应该多注重教学的研究与积极地探索,为新课程改革,为我们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也希望有更多更好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出现,让我们的课堂跃动、智慧、并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