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丽主演电视剧:家常菜.豆瓣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3:47:10

家常菜.豆瓣酱

刘守安标签:

家常

豆酱

发酵

美食

分类: 家乡风味

  家乡寻常百姓家除了院子放着一口用木板盖严的大咸菜缸,还有一口叫薄布和细绳扎紧的小缸,缸的大小就像现在城市公园里的石墩。放在北墙根或者窗台上等背风向阳的地方,这就是酱缸-里边盛的就是自家制作的豆瓣酱了。

  家乡豆瓣酱的主料是大豆,做酱所用的料非常讲究。每次我妈都是事先从粮袋里舀出来,一粒一粒地精心挑选,选用饱满、无损、无虫子蛀食过的大豆。我想,我妈这样做的目的可能不仅是要做出的豆瓣酱好吃,更重要的是怕做出的酱里带有其它细菌。

  家乡做酱严格选择时间。一要选在烈日炎炎的三伏天,天气越热越好,有利于大豆发酵。再是要选择农历的初八、十八或者二十八,乡亲们认定这是做酱的好日子,顾名思义,八者发也。沾了八的吉利,做酱必然能够发得好。

  接下来就是清水煮豆了。大概是避免把屋里熏烤得太热,同时也为了用更大的火、更长的时间煮大豆,我妈都是早早起来在院子就点着一个煤炉。煮大豆要用清水,不能加盐等任何佐料,因为一加佐料大豆就不容易煮烂了。煮大豆用的时间越长、火越大越好,直把大黄豆煮成暗红色,大豆和水都有些发粘。

  停火后我妈把煮软的大豆捞上来放到筚子上,不等凉晾就趁热用手攥成一个个豆饼,码到一个大面盆里用盖垫板盖严,放在一个温度较高的地方等它发酵。这是一个关键性环节,做成的豆瓣酱是不是好吃都在发酵上,如果做酱没发好,那和盐水泡豆粒就没区别了。

  发酵的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天热时快一些,否则就慢一些。等看着盆里的豆饼都微微膨胀,边缘生出一圈绿毛,这就发好了。刷干净酱缸,把豆饼抓碎放在里边,加足水和盐,用一层薄布蒙上,找细绳扎紧,以免杂物被风吹进和蚊蝇落入,然后放到太阳地里暴晒。这可能是大豆在盆里没有完全发好,放在酱缸里进一步发酵吧。

  那时虽然一年到头不吃一次白面,但春节时还是要吃馒头的。而且村里风俗是在节前蒸出整个年节的馒头,来客人时热一下就吃。由于没有冰箱、冷柜等保鲜设备,加上我家人口少,常常有馒头不等吃就长毛了。我妈从来舍不得扔掉,就晾干放起来。做豆酱时就一并搅碎放在酱缸。这样一来,豆瓣酱里不仅有大豆香,更有了小麦面粉的芳香,吃来特别上口,大家都说我妈做的酱好吃。

  我奶奶的二弟-二舅爷是方圆几十里做酱油的好把式,年轻时在醋酱坊科班做过学徒,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时候去他家串亲时,他家院子里总是摆放着七八口大缸,现在想来那里边盛的就是酱油、醋或者豆瓣酱吧。想来做酱油、做醋、做酱都在经过发酵,工艺上大同小异,我奶奶和二舅爷说起我妈做的酱好吃时,二舅爷就和我妈说起做酱的事。到现在能记住的只是嘱咐我妈,每天要在太阳出来前用小檊面杖搅动一次,一定要搅起底来,这样酱里才不会生蛐。二舅爷还说,米里生虫,酱里生蛐,就像井里生蛤蟆一样,该吃就吃,对人没害处,可是生了蛐叫人腻歪,还是干净了更好。

  有时我妈顾不上,就叫我早起搅和酱缸。每天搅撯时都见酱的上面一层红乎乎的水飘着大豆的油星。我想,这应当就是名符其实的酱油吧。其实,我家乡人从来没有酱油的说法,至今他们还和酱油叫清酱。究竟为什么叫清酱呢,是我国酱油的古称,还是酱油的另外一种别称,还是清酱是一种酷似酱油的其它调料?至今我也没有想明白,不过认真想想,和酱油叫清酱也对,清水一样的酱,可不就是清酱吗?至于现在的老抽、生抽、老抽王的叫法,还真的是把人叫得有点晕乎了。

  大约过去一个月,署去秋来,天高气爽。新酱制成,新葱也收获了。饭前包好十根八根葱用水洗净,切成葱段,再盛一碟豆瓣酱放到饭桌的中央,全家人围坐在炕桌旁,人们一手拿着干粮,一手握着葱段,边从碟里抹酱边吃,非常有味。我妈还边吃边说,大葱抹酱,越吃越壮。我妈的豆瓣酱为我儿时餐桌上凭添了一道就食,当然更是一道美食。

  每当和我爱人说起我妈做的豆瓣酱,爱人总是不以为然:那发霉的馒头能往发酵的酱里掺吗?其实,说心里话,至今我也没搞不清楚发酵和发霉的区别到底在哪里。豆腐臭了,是不是臭豆腐?为什么从海里打上来的小虾在海边腐了就叫虾酱可卖钱,而在我家就叫烂虾要扔掉呢?我想,大概只是在工艺上经过高温等消菌的处理吧,其根本性质还是没有什么不同。再说,在人能把树皮啃光的年代里,人们还会在乎饭食的营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