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有几个颜色:成长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7:27:51
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沉下去。经历和感知人生,慢慢来。这是作者的感悟与对自己的期许。在年终,也许每个人都该回首来时的路,想想接下来应该怎么走,如何能走得更好。守得住,慢慢来    上周和同事聊及当今青年人的心态和选择。他讲了自己的经历。    他18岁出来闯荡,没念过大学,今年38岁,是一本著名杂志的设计总监。如果这是一个老套的励志故事,我可能再无兴趣听下去。但他说,你们这代人看上去都挺急,房子、车子、票子,但就是你们同龄人,也不全是这么想的吧?我点头。他继续道,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闷,都是这么过来的。两年前我才有了自己的房子,今年儿子两岁了。我觉得一切挺好。25岁时领导跟我说,你还年轻,别想那么多,别着急,做该做的事。就这一句话,我受用至今。我就记着老领导这句话,其他都不想,就做自己的事,一晃眼就到现在了。房子、车子这些东西,说真的,只要你不傻不笨,踏实做该做的事,到时间都会有的,不可能没有。别去想它。别去管别人怎么做,相信自己的判断。守得住,慢慢来。    他说,守得住,慢慢来。    一个月前,我刚来,抱回家十几本往期杂志。匆匆翻完,绝望的陷进沙发里,给老师发短信:文章何时能写过四大主笔啊?差距不是一丁半点。他回,别急,你年轻。我说,我都24岁了,还看不到一点希望。他回,才24岁。我们最年轻的也30出头了,别急。    才24岁。他连说两次,别急。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写,我们总是对短期收益期望过高,却对长期收益期望过低。    他指英语,也说人生。说来说去,还是急。你喜欢这件事,就慢慢做吧    所有的名人书籍、讲座都告诉我,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成事情。    但是,你问一个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刚起步的年轻人,他想要什么?他想要毕业后找到令人称羡的工作,尽快赚钱、成名、成功。    有人会问,这有问题吗?诚然,这也是“我想要什么”,但却只是模式化的流水生产线,试图把所有年轻人都打磨成一样的面孔。“想要什么”不应只关乎俗世的职业、功名,它应该切合更深层次的命题、人本身的挣扎和探索,即——我是谁?    你是谁?剥离掉一切外界赋予你的定位和枷锁,隔离开所有父母长辈试图左右你、干涉你的声音,忘掉全部大众传媒、明星名流以及出版物曾经输出给你的价值判断,你又是谁?你躯壳之内那个砰砰乱跳、嗡嗡作响的他、她、它,是谁?    知道对什么事感兴趣,就一点点做起来吧。无论多少声音试图扭转你,说你热爱、着迷的这件事情,没钱途、没前途、没发展、没出息,都请悠悠的对他(她)说:this is my own life.    不为什么,因为热爱。你喜欢这件事,就慢慢做吧。去哪里,不重要。 循着内心的声音一步步摸索、试错     如果你时常参加中国大陆的思想人文类沙龙或普遍的名人讲座。在提问环节你几乎很难错过一个问题:对当代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或许连提问者自己都很难意识到,这个问题潜藏着一个不易察觉的心理成因:请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像您一样成功、出人头地。    不然呢?如某位学者所言,一个年轻人恳请一个老者教自己如何面对新鲜世界。荒唐吗?丹青老师说,爱干嘛就去干嘛,关我什么事?你们好不容易生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时代,却还想让别人指导你该怎么活。    当真连自己喜欢做什么,该如何活都不知道么?想赢怕输罢了。该做些什么、走什么样的路,难道不是循着内心的声音一步步摸索、试错出来的吗?走岔了,就退回来;走得急,就缓一些。时不时停下来想想,望一望,琢磨琢磨,再继续走。    青年人的选择就如整个国家急功近利的写照,“先污染后治理”,先成功后成长,先找工作再找兴趣,先出人头地再寻找自我。    从事并非自己志趣的职业问题并不大,业余时间发展偏好就是了。但我后来才醒悟,比“不能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灾难性一百倍的,是压根“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黄律曾有条状态写道,“现在想想中国父母从小到大灌输的要一直读读读,抓紧把书读完,最好读到博士,然后去工作,实在是害死人。这样看起来是沉得下去的表现,其实越到后面就读得越浮躁。美国人这儿gap一年那儿gap一年,反倒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本来就是个沉淀的过程,急匆匆地往学位阶梯上爬干什么!”或许你终生都只是平庸的人,但对世界的态度也可以让你得到真正的快乐    有没有想过,自己这辈子终究只是个平庸的小人物,所有的梦想都没能实现?    马老师说,不会的,说实话大家都是了不起的人,按照自己节奏一步步来,不会差的。    不久前去东北旅行,路途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导游、乘务员、售货员的差别。    我们遇到过热情健谈、跟大家打成一片的导游,也遇到过黑着脸像客人欠她钱一样,没问两句就不耐烦的导游;遇到过如一切常见的公务人员般恶狠狠的乘务员,也遇到过穿着制服坐车厢里跟乘客扯淡逗乐的乘务员。    如果你的服务态度无法对你的现实生活带来任何可见的好处,你此生都会是一名普通的导游、乘务员、售货员。你会如何做?    是的,或许你终生都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态度依然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云泥之别。你热爱生活和工作,真诚的感知、理解、善待他人,或许未曾给你的生活带来任何有形的回报和改观,却软化了你与内心、世界的边界。你不断接收到来自他者的正面回馈(感谢、笑脸、善意),再不断释放出正面能量,形成良性循环。    我很长一段时间都会记得那个导游、那名乘务员、那名售货员的热情、爽朗和笑脸。想起来都是暖意。    他们或许此生都是导游、乘务员、售货员,也很难有何升迁,但从他们的工作态度里,我读出了真正的快乐。做一件喜欢的事难道不是做这件事最好的回报吗?正如写作是写作的回报,画画是画画的酬劳。 缓缓经历,默默感知,成长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我曾经很喜欢一个朋友的签名档,“成为更好的人”。如今,我却感觉这句话充斥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进步论腔调。我更喜欢用“感知”这个词。或许我们并不能创造生活、规划人生,或许,体味、经历、感知、理解,这才是成长的密匙?    成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陪母亲坐在太阳下聊了一下午天,漫无目的的,童年、成长、家庭琐事,有没有成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没有读维特根斯坦的传记,没有刷新微博,只是给自己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躺在恋人的臂弯里发呆,算不算荒废生命?    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可能面临着某种吊诡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我们是前所未有早衰的一代,“十八岁开始苍老”,二十岁开始怀旧,尽管仍在青春,“你爱谈天我爱笑”的时光竟成了一代人的集体乡愁;另一方面,我们拼命的想要向前奔跑,想要稳定、无虑的生活,想要拥抱住某种确定感,焦虑着,想要立即像三四十岁的人那样,车房不缺,事业成功。    你,你,你,真的享受年轻吗?为何你一边怀旧一边还在努力奔跑?    你,你,你,真的热爱冒险和漂泊吗?为什么将理想纳给稳定和房产证做投名状?    你,你,你,真的珍惜可能性吗?为何我看到你宁肯早衰也要拥抱“生活的终结”?    生活更美好的可能性,难道不在于这缓缓经历的一步步、默默感知的一天天,而在于未来的宏大勾画?    结婚的,添子的,升副科级的,做小经理的,博士毕业的,买房买车的,走得好快。我曾经焦虑过,后来发现,那不是我的节奏。我是慢吞吞的一头牛。如果方向错了,就会兜大圈子,如果方向对了,就不怕慢。    一步步,一寸寸,一点点,一天天,慢慢来。    我不知道自己最终要去哪,还在一边晃悠一边张望,走一步停一下,摸摸这个碰碰那个,试图去感知、观察、理解这个世界。但我确定,我只会走自己想走的林荫道;我确定,我会像哈维尔说的那样,遵从自己的内心,活在真实里。    2011年可能是有生以来最不顺利的一年,屡遭挫败,计划搁浅。回头望望它,再踮起脚尖往2012年瞅一瞅,我还是想慢吞吞的说,我们都要死很久,活那么急干嘛,慢慢来。    所有的成长和伟大,“如同中药和老火汤,都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