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丝土豆做法视频:语文教学中三维主体价值的践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9 05:17:5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从学科体系构建的层面上说,语文最基本的属性是其的工具性,它揭示的是语文学科外在的价值和意义。但是这个工具又有其特殊性。它不是纯粹的静态的文字,而是负载着丰富的感情,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断的文明。也就是其包蕴着语文学科内在的价值和意义,即其的人文性特质。而语文教学除了立足学科本身进行工具性开掘外,更重要的应该是教师以文本为依托,在作者和学生之间搭建起情感交流的平台,并在这个平台上实现文本创作的主体、授课教师的教学主体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三者的平等对话,在情感上找到共鸣的契合点,从而实现文本解读和语文教学的目标。

随着语文人文性特质的框定,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最本质的地方,即其具有浓浓的情味。从这一点而言,语文教学就是要达到“情动而辞发,披文而见情”的教学境界。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有把文本作者的创作之情、文本教者的教学之情和学习主体的学习之情有机结合,并实现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    文本创作者的主体性

语文教学是通过文本把教师和学生聚合在一起的多边活动的动态流程。如果没有文本这个客观的存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就变成没有牵连的独立的个体存在。当然,这里的客观存在不是静态的文字呈现,而是包蕴着创作主体丰富的情思。因此,语文教学要收到很好的效果,师生首先必须走进文本之中,“曲径探幽”,去寻觅作者创作的动因,进而体味言中之意,辞中之思,文中之情。

我们知道,不同的文本是创作者在“此时、此地、此景、此情”下情感触动而诱发创作的冲动完成的精神产品。所以,作者经历的时代不同,人生的际遇不同,其创作的作品也是不同的,其文中寄寓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学中我们只有按照“知人论世”的解读文本的原则走到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去了解其所经历的人生的沉浮,体味其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为后面很好的了解和解读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因为朱自清亲历了梅雨潭,目睹了其绿意葱茏,生机盎然,所以才会有《绿》的诞生,而其中对绿韵的描绘,更见作者对绿的爱与赞美;因为亲历了“三一八”惨案,目睹了青年学生为国请命而罹难的伤痛,所以才会有鲁迅《记念刘和珍》的问世,而文中对年轻生命的陨落的痛惜和对失去人性的反动者的鞭挞和无情的揭露,更给我们带来巨大的情感震撼。所以,时代造就了无数的创作主体,而创作主体因时代的更迭激发的创作灵感,促使他们用文字记录下亲历的或感触的,以此来回馈他们生活的时代。正是这样,才会有灿若群星的佳作留存,为我们提供富足的精神食粮以玩味和咀嚼。而语文教学之始,师生只有明确“任何一篇文章的作者都不是为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而创作,而是为了在自己的语境中向自己所实际面对的对象或自己假想的读者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而创作,并有所寄托”的道理,我们才能更好的解读教材。因此,在教与学中,我们必须在立足文本之中的同时,能够很好的从文本的本身脱身,沿着创作主体的思绪情感去寻觅,探寻创作者所处的大时代背景,及其自身心路历程发展的小时代背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和解读出隐于作品背后的深层的东西。例如我们可以通过沉郁顿挫的诗歌读出杜甫诗歌浓的化不开的忧国忧民情结,略带戏谑的文字可以品味出莫泊桑小说中对赤裸裸金钱关系的揭露和批判,犀利辛辣的语言可以感受到鲁迅杂文似匕首和梭镖直刺敌人胸膛的力度。我们不必成为屈原和鲁迅,但是我们必须能够感受和理解他们。只有这样,在解读文本的时候,我们才能通过文字去领悟其隐含的深沉的思想,把握其文章被作者赋予的特定的情感特质。

由此可见,“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是作者情感的物化表现,作者笔下的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等景物都在他们的心田里浸染过,成为具有审美意义的“有我之境”。作者描写的人间万象,芸芸众生也带有自己强烈的主观色彩,并按照自己的审美理想去表现。所以,教学中只有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去找寻文中影射的作者的内心世界和由衷的感情,才能“把作者的感情在品读的时候传达出来”。

二、    文本教学者的主体性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要让学生学会感化,学会有魅力的流泪。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教出感情,而完成这一任务的自然是教师。面对文本,教师是第一感知者。因为从教学的层面上说,教师如何把现成的文本进行自我内化,加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实现与创作主体情感的同构,则是关乎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接触到文本进行备课时要备出感情,备出文字背后所承载的精神的东西。教师只有找出教材的情感点,用整个身心去感受、体验教材的情感,才能为后面探寻学生的情感点打下基础;也只有在教材的情感、学生的情感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一道畅通无阻的桥梁,并使三者之间产生和谐共振,才能使语文课堂充满情趣,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感情丰富的人。

     语文教学经历过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毁誉不绝于耳,但是在百家争鸣的大背景下,其不但没有失去应有之味,反而枝繁叶茂,历久常青。之所以能够这样,更多源于语文教师深扎于文化沃土中的默默无语的根基和辛勤的耕耘。正是教师立足于脚下的土地、人类的博爱和深厚的文化积淀,用自我的人生去体悟文本中的人物、民族和人类的命运,去感受和咀嚼文本中的个体与人类的苦难,与大地上的同类血脉相通,才使语文绽放出绚丽的花朵。语文教学,教师能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高度决定视野。所以,教师只有反复的阅读和咀嚼文本,从中捕捉有价值的语言点,把自己的感悟和理解融入到其中,加以发掘和发挥,找到最佳的切入点,以开掘出文本的宽度和厚度。就教学而言,教师是文本解读的先行者。在进入课内之前,教师应该对所授之文进行充分的自我解读。但是,要精于课内,必先忙于课外。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自我解读的时候必须充分的参阅各种资料,了解创作的背景,借鉴他人解读的思路,然后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多角度理解文本的意义。同时,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好的理解文本的视角,教师还应该结合文本的特征,充分的考虑学生整体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教师只有准备了一些阶梯性的材料,才能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提高解读文本的效度。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用心去品味教材,用智去处理教材,用情去感染学生,营造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情境,才能唤醒和激活学生的生命和思维,实现感悟和理解的融合,达到人心与文心的印合。“要想学生学好,必须先生学好。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扮演好“语文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者”的角色,主导性的处理教材、学生和教学环境的关系,才能把教学主体性的价值充分挖掘出来。

三、  文本学习者的主体性

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作者三方实现平等对话的过程,并非是传统教学模式中师授生受。就学习的本质而言,学习是学生主体性参与的多边互动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活动中。而这一主体性的定位自然带来教学模式、教学思维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就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学生的学习是主体性的参与,是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学习目标的设定不是静态的,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情和课堂教学的实际状况进行预设和生成。一言以蔽之,所有的努力和做法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因为就教学过程而言,它是师生交往和互动的过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视电影面前无可奈何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上课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的认识为归宿的特殊过程。”而如何引导学生实现对文、人、情准确认识和把握的目标则是教学中必须审慎对待的问题。就学生个体而言,他们是一个由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认识组成的发展的复合体的存在,其的发展不是既定性的,而是复杂多变的。由于其可塑性特点的决定,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充分的进行积极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发展。

1、学生是有思想的个体存在。就教学而言,教师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进行讲解和剖析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是一味的处在被动的地位,不是一味扮演吸尘器的角色。面对教材,面对教师,学生的思维不是停滞的,而是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种参与既有对教材和教师的质疑,也有对个人思想品质或社会现象的反思。也正是学生有了思想,所以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被打破,唯教师之言是听的教学模式被颠覆。也只有这样多种思维的交织碰撞,才使语文教学充满情味。我们知道“人在观察外界事物时,设身处在事物的境地,把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看成有生命的东西,仿佛它也有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同时人自己也受到对事物的这种感觉的影响,多少和事物发生同情和共鸣”。

2、学生是个性鲜明的主体存在。不同的生长环境,不同的遗传使每一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这种个性的体现不仅表现在生活中,也同样表现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同一个文本的解读,除了大的方向保持一致,对于细节的处理和把握每一个学生都有其独特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这样对于《白马篇》的解读,有的读出的是一个为解救国难,为消灭入侵之敌而大义凛然,英勇不屈的英雄形象;有的读出的是诗歌中流露的是诗人的英雄情结,展示出诗人的军人梦和对功名的向往之情;而对李商隐的《锦瑟》诗的解读更是把多元化和个性化解读推向了极致。

3、学生是能够交流的主体存在。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是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的。而这种参与既有在老师引领下的积极主动思考,也有学生从自我出发独立的对文本的个性解读,更有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这种交流可以是和老师,可以和同学,也可以和家长和朋友;这种交流可以是有声的口头表达和陈述,也可以是书面的文字。但是,不论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学生都希望把自己对问题和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呈现给大家,以求得大家的注意,进而表明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当然,学生的交流虽然不一定能够最终解决问题,但是一定有利于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利于加深对某一现象的认识,从而更好的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服务。

总之,语文教学是由多种因素参与其中的复合体,其以提高人的人文素质为首要的任务。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只有始终坚持创作主体的主体性、教师教学的主体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尊重历史文化遗产创造者主体性和语文教师教学的主体性的同时,坚持自己在学习和成长中的主体性,承认别人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承认别人的自由,争取自己的自由,才能重构自己的语言系统,语文素养和人文素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也只有三个鲜明的个性在教学中实现异体同构,在有限的时空中实现暗合,语文学科的情味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彰显。语文不是无情物,三体同构绽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