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怎么下ehviewer:John?Mauldin:债临深渊 追本溯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4:09:18

John Mauldin:债临深渊 追本溯源

(2012-01-26 04:23:12) 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JOHNMAULDIN牛眼投资法始创人

 「要一切保持现状,那就一切都要作出改变。」   ──节录自迪拉梅杜萨(Giuseppe Tomasi di Lamedusa)著作《豹》(The Leopard)

「危机酝酿期比预期长得多,事出突然的程度也超乎想象;跟1994年墨西哥经济危机颇为相似:起初总是没完没了,却在一夜之间出事。」   ──多恩布施(Rudiger Dornbusch)

欧盟领袖竭尽所能,誓要令欧罗与欧罗区保持现状;但要达此目的,就须像本文开首节录1958年出版的意大利小说中的名句:一切不可不变。不过,要由奢入俭,一般人自然心有不甘,改变实在知易行难。要以改变方式来维持现状,势必令所有人深受影响。继年初首篇「选定路向迎难而上」勾划未来五年发展前景后,本文详细探讨如何在前面各条路径中作出选择;但亦有一派意见认为,事到如今,摆在各国眼前的只有各种痛苦抉择。笔者在本文中段将为读者指示可资参考的「路标」,并在末段欧盟各国何去何从提供一点个人意见。笔者亦将言无不尽,甚至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开罪一切有关人等亦在所不惜。今期未有给笔者开罪的各方君子,静候笔者在下期奉上逆耳忠言可也,毕竟交友之道贵乎坦诚。

正如今期重点讯息,笔者认为投资组合不应只侧重一般长仓基金,皆因欧洲今年「极端风险」(tail risk)仍大。至于认可投资者或对商品基金、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感兴趣的读者,不妨浏览笔者网站的The Mauldin Circle (http://www.mauldincircle.com/)内容,其中提供的观点与建议,应有助于投资者在风高浪急的环境中知所进退。

解困还须三管齐下

开宗明义,人必先明白今天所作选择,往往受制于过去所作的选择,同一道理,将来的选择,亦往往受今天所作选择限制。欧洲各国当初选择共创自由贸易区,其中部分国家更继而选择共享统一货币,但当面对贸易失衡现象,却因无法改变币值而受困于苦无对策的死胡同。

欧洲南部利息水平一度降至史无前例的低水平,驱使区内各国为满足开支膨胀所需而债台高筑。其后出现信贷危机,各国预算更全面失控,债务飙升影响下,由于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大增,债息亦不断提高。

由于欧洲境内银行往往获准累积高达30至40倍于资本的债项,更令问题变本加厉;影响所及,只要任何小国债务违约,亦足以产生广泛涟漪效应。当希腊债务危机曝光,欧盟领袖原以为只要给予足够时间,希腊自能将财赤控制,随即重返债市。

及至去年夏季,欧盟领袖历经四十多次峰会,一再蹉跎之后,才终于明白问题症结并非短期资金流动性危机,而是还债能力危机。实则各方评论员早已多番示警,只是欧盟领袖一直充耳不闻而已。当希腊摆出「勒紧裤头」的紧缩财政姿态,减赤措施却令该国陷入衰退,以致税收减少的同时开支增加,平衡预算目标就更遥遥无期。但其实一早便应知问题并非希腊独有;西班牙虽然厉行节约,但上周亦已将今年原订6%的赤字占GDP水平提升至8%,如是者,平衡预算的目标更遥不可及。

欧洲各国相继面临残局,亦即债务超级周期的残局。多国债务已不胜负荷,市场要求的息口过高以致借贷无门。各国由于收入下降而成本反升,已陷入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在此情况下,任何削支或加税措施只会令各国经济百上加斤。

欧洲当前面对以下三大难题:

1.愈来愈多欧洲国家丧失还债能力,为求将债务减至可承受水平,而令债务国恢复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违约已渐成唯一出路。
2.希腊债情堪虞,多国债务违约风险随之趋升,欧洲境内大部分银行已视为资不抵债,亟待重新注资数以十亿计欧罗。欧洲银行同业拆息市场已溃不成军,各银行宁取较低利息亦将现金存放于欧洲央行,只因银行互相猜疑,唯有欧洲央才值得信赖。笔者近期到访香港和新加坡期间,亦从不少消息来源得悉欧洲境内银行(尤其是法国银行)已减少商务贷款业务,令商业融资更添难度;与2008年信贷危机不无相似之处。
3.欧洲所面对的问题实由欧盟周边国及核心国之间贸易严重失衡所致。由于无法调整币值,贸易失衡徒令债务无法化解;在出现贸易赤字的同时,国民与企业又同时实行去杠杆化,以致政府未能平衡预算。正如笔者一再为文指出,贸易必须取得平衡,否则就必须建立有助达致平衡的机制。

要拆解欧债困局,就必须同时解决上述三大难题,缺一不可。即使能解决首两大难题,亦只能将问题拖得一时,第三大难题一日未解决,亦会一下子将一切打回原形。

欧盟各国现时正致力解决首两大难题,而就订定新联盟约章,亦将要求各国认真厉行紧缩措施,虽则据笔者所知,德国已在盟约有关平衡预算时限的章节中,加进对其特别宽容条文。即使包括以德国为首的反对声音不绝,欧洲央行亦有违条约明文规定,暗中把对境内银行贷款抵押的限制大为放宽,实际等同向财困银行大开方便之门。

临深望远 知所趋避

时维1998年9月底,笔者从纽约飞赴百慕达为一个对冲基金会议担任嘉宾讲者;当时因为飞行哩数尚短,所以颇为庆幸临行前获升舱优待。笔者邻座是一位气宇不凡的男乘客,才刚就座就拿出文件细阅;笔者随身也带着书和《华尔街日报》,也就乐得各自阅读。

邻座这位乘客虽不是瑞银首席交易员卡欣(Art Cashin)(他甚少坐飞机),但起飞之后随即就点了一杯威士忌,在一小时内再接再厉,喝得不亦乐乎,机上不少威士忌存量想必由此报销。

他后来目光一转,瞥见笔者手中报章上有关经济危机的报道标题。笔者当时对市场异常波动状况深感兴趣,所以一直追看有关报道。由于互联网普及不过十年,报章和电话仍是一般信息来源。

「传媒真不知道我们当时境况有多危险,」他说着,眼中初次流露出犹有余悸的神色,倒引起笔者查根问底的兴趣,于是一杯白酒在手,就跟他闲聊起来。原来他任职的银行是全美三大之一,他在机构中位居第二把手。14家银行代表在纽约联储银行董事会议室开会,共商筹集36.25亿美元来挽救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免致倒闭,他也是出席代表之一。当时只有贝尔斯登(Bear Stearns)拒施援手,风水轮流转,所以十年后到该行陷于财困时也求助无门。当时纽约联储银行总裁召开各大银行首脑会议,只为要求各行实时答允出资挽救濒危机构。联储局后来虽然备受诟病,但却确有履行央行在市场告急时的应有之责,促使各金融机构遵守游戏规则;亦唯有联储局如斯重量级机关,才有力召集各大银行巨头同处一室,参与挽救行动。

他随后又说:「没有一个人会真正了解个中真相。」但其实真相不久就大白于天下;洛温斯坦(Roger Lowenstein)在他的警世之作《奇才失手时》(When Genius Failed)就有以下名句:「临到深渊边上,眺望脚下景观。」

笔者在机舱结缘的这位朋友,随后还给笔者讲述有关当时会议的种种故事,以及出席代表如何一一掌握挽救行动失败的严重后果。所有银行业务都受长期资本牵连,但及至有关人等察觉问题牵连之大却为时已晚。事后回顾,假使当时各行未能及时行动,情况难免一如2008年信贷危机,只是事出更为突然。

笔者可以断言,当时会议室内应无一人甘愿各自开出3亿美元支票。有趣的是,两年后长期资本清盘,各银行不但可以归本,竟还从中赚取微利。

时至今日,各国央行与欧盟领袖亦正准备走向深渊边缘,脚下深度可说有如但丁《神曲》中的第七层地狱。

当希腊在未来数周与贷款人就债务问题讨价还价,欧洲大陆就会首次一睹脚下的深渊景观。有关商讨将围绕削发幅度,以及希腊将为债务余额提供何种抵押等事宜。由于预计希腊难免债务违约,所以不愿将新发债券纳入法定监管范围,以免要承担后果。另一方面,希腊亦正就新债所须附设紧缩措施条件,跟欧盟磋商。会谈一旦泡汤,各国债务违约就难以有序进行,市场就会溃不成军,银行抵押品亦将瓦解,由此触发大量信贷违约掉期(CDS)的赔偿条款,其中包括不少由欧洲各家资不抵债银行售出的掉期合约。

假使债权人「自愿」接受「削发」50%,就毋需以CDS方式保障损失。但并非所有债权人都甘愿蒙受如此巨大损失;所以一旦被迫接受,其所持有的CDS合约就会生效。希腊可透过法律手段迫使债权人就范,但根据CDS合约释义,有关行为一概视作损失,因而引致CDS保险生效。相关政府自然希望各方接受有关安排,以免爆发危机。基金投资者但求归本,立场坚定而寸步不让。

可惜即使私人贷款商愿意接受「削发」50%,按笔者乐观估计,充其量亦只能令希腊债务占GDP比例由现时仍在趋升的170% 回落至120%的水平。但正如意大利至今应已明白,120%的债务比例,不过是较低程度的资不抵债状态。假使意大利在债务处于占GDP 120%水平仍感受压,市场势将视希腊在「削发」之后依然资不抵债。

债务连环 削发频仍

希腊削债安排谈判至少还有另一令人出乎意料的后果。私营投资者原以为所购新债等同于其他所有希腊主权债券,但原来却是次级而带附属性质的债券,有如楼宇二按,一旦希腊违约便首当其冲。反观欧洲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欧洲各公营机构,却似较私营投资者获「更公平」待遇,因而毋须承担同样损失。私营贷款商发现原来在承担附属风险的同时,却只能获得「优先债券式」的低回报。

假使公共贷款机构亦要接受「削发」安排,则「削发」幅度就可望只需30%;若然幅度维持于50%,更有望给予希腊经济较佳翻身机会,未偿还债务情况亦会有所改善。反观现时的谈判只为「削发」措施揭开序幕,未来削债行动定必陆续有来。

欧洲私人贷款商已明白到投资主权债工具涉及较高风险,由此可能推高私人债市息率,一如葡萄牙近期息率暴升情况。

此等贷款商目前正面临抉择,虽然可以在继续提供贷款的同时要求希腊整顿经济重拾正轨,但却势难如愿,因为:一、紧缩措施定必拖累经济发展;二、希腊对其他欧盟国贸易逆差高达10%。但若终止贷款,希债违约情况定将全面失控,私人贷款商只会被迫提前「临深眺望」,招致数十亿欧罗的亏损,而资不抵债的银行最终亦须纳税人出手挽救。

欧洲现时担忧的是希债的「传染」效应。假若希腊得以「削发」50%,葡萄牙怎会不要求更多?素以服膺利伯维尔场见称的葡萄牙总理科埃略(Pedro Passos Coelho)政府为求减赤,已在财政上实行大幅削支行动,但据估计即使一切顺利,葡萄牙财赤将仍达6%,到2013年亦只能减至4%。

市场反应显示投资者对前景未许乐观。葡萄牙10年期债券孳息率上周四攀升至14.39厘;衡量债券风险的CDS已达1270点,预计未来五年内违约的机会达三分二。

虽然葡萄牙国债占GDP 113%的比例较希腊为低,但葡萄牙私营机构债务负担却较为沉重,而该国负债总值亦较高,占GDP比例高达360%,其中更多属外债。花旗集团欧洲经济师米歇尔斯(Jürgen Michels)表示:「葡萄牙如无法大幅削债,财政将无法重拾正轨。我们预期持有该国债务的投资者将于2012年底或2013年削发35%。」

英国《每日电讯报》评论员埃文斯─普里查德(Ambrose Evans-Pritchard)指出:

「尽管欧盟官员坚称希债只属个别事件,而非由欧洲南北经济结构割裂下连锁效应的第一环,但葡萄牙已势成另一烫手山芋。按照欧盟官方立场,葡萄牙由于已掌握节约和改革之道,所以应能安渡难关。

「欧盟领袖坚称葡萄牙债券持有人将不会被逼接受「削发」,假使葡萄牙步希腊后尘,欧盟官员只能失信于天下,又或者任由欧盟成员国纳税人承受债务重整负担。正当全球聚焦于希腊困局,葡萄牙尚未爆发的债务问题终将成为欧罗区命运所系关键。」

危机深化 有迹可寻

走笔至此,且让笔者引述彼德臣研究学院(Petersen Institute)布恩(Peter Boone)与约翰逊(Simon Johnson)二位所撰报告「欧洲危机深化」(”The European Crisis Deepens”) 。

先看图1,其中显示五年期CDS成本;注意各国合约的价位均告上升;葡萄牙所处正是希腊去年的水平;意大利所处水平则相当于葡萄牙去年的水平。

由此亦可见为何希腊面对如非透过货币贬值,实在无法扭转颓势的困局。要恢复竞争力,希腊人就须接受按照与欧洲核心国的差距而减薪30%的安排;但希腊同意者几希。两年来历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欧盟机关参与(干预)其事,希腊劳工成本仍不见任何变动。

希腊可非个别例子。意大利的劳工成本希腊犹有过之,但又有谁曾听闻意国有任何减薪之议?有关数据未有列入上图的葡萄牙亦然;整个欧罗区已陷入失衡状态,但有关方面至今仍未能正视问题所在。

拨开云雾 衰退呈现

欧盟建制中人才于上月预测欧洲各国GDP可望维持正数,但近期走势却显示此说毫无根据,属纯自欺欺人之言。兹事体大,有关当局岂可造次?德国去年第四季经济已告收缩,趋势仍将在今年首季持续,技术上步入「经济衰退」。欧盟周边国显然亦已陷入衰退,其中更有部分国家已陷入萧条状态。下图显示欧盟六大国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笔者特别将50点线划为红色,以示此线之下均为负增长。

债务压境 灾劫任选

在此背景下,且看欧洲各国目前还有何选择。先以具指标作用的希腊为例。该国现时只能在两种灾劫之中任择其一。头号灾劫在于继续留在欧罗区;继续以削支和加税来换取欧盟当局挽救;为债务违约事宜展开更多谈判;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差额;忍受医药、能源,以及其他必需品短缺的艰难日子,以致整整一代人均须受困于经济萧条。正当希腊政府面对每月相当于GDP 2.5%的欧罗外流,为求应付收入日减而进一步削支,无疑将引发更激烈的示威行动。由于希腊存户大举撤资,该国银行亦面临大规模挤提。

在反对派要求希腊退出欧罗区的同时,希腊选民亦以投票方式,把选择头号灾劫的政党轰下台;由选择第二号灾劫的反对派当政。

退出欧罗区实在有如末日灾劫,威力大概等同于《出埃及记》中「埃及十灾」中七灾相加的总和。到时所有银行将须休假一天,然后将所有存款换算为德拉克马,同时以本国货币支付退休金和公务员薪酬。至于原以欧罗计值而与非希腊企业签订的私营合约又如何?银行尚可将电子货币和现金兑换为希腊货币,但要所有希腊国民将所持欧罗悉数换算为德拉克马却是另一回事,因为鉴于转换货币定必引致通胀加剧甚或货币大幅贬值,希腊人只须越境就得以较低价购物。货币大贬值民众固然百般抗拒,但这正是退出欧罗的用意。

要希腊国民就范,当然可以封锁关卡,但此举却会导致欧罗出现黑市,况且希腊人世代相传,向有翻山越岭经营走私勾当的经验。要禁绝希腊渔村与地中海邻国意大利进行货币地下交易亦不易为。至于在希腊从事楼宇建造与营销的非希腊企业,将一方面被迫收取大幅贬值的德拉克马,一方面却须填补本国以欧罗计值的成本;更不用说购买医药、能源、食品、军用物资等等均须全球通行的货币。唯有法律界才有望在由此引起的争议中得益。

至于第三号灾劫,较诸以上两种灾劫,更有过之而无不及。希腊继续留在欧罗区,但对所有债务实行违约。如此一来,希腊将自绝于国际债市一段时期,因而被迫大幅削减所有政府服务以及公务员薪酬及退休金等开支,随即陷于极度萧条状态,以致必须从速平衡贸易差额,否则贸易将会戛然而止。届时,希腊唯有选择第二号灾劫。

所以可资选择的唯有头号与第二号灾劫;重用德拉克马(第二号灾劫)只是时机问题,但要作此选择的时机已不在远。

但如作出选择只属例行公事,希腊更待何时?问题是欧盟各国深恐第二号灾劫可能引致的失控局面,而此亦正是欧盟其余各国所面对的「深渊情景」。希腊但求以德国为首的欧盟各国继续施救,以免濒临深渊而已。

一名欧洲外交人员表示:「这样的观感已日渐形成,就是虽然有总理帕帕季莫斯(Lucas Papademos)知其不可而为之……希腊建制中人其实已无心恋战,但求在下次大选之前韬光养晦,一心以为世界各国无论如何都会继续施以援手。」

欧盟现正逼近就希债问题作出决定的关口,按理3月29日作出下一轮资助拨款时应是大限所在。欧债「牌局」不但注码庞大,所有玩家也都严阵以待。法国4月大选在即,又岂能指望萨尔科齐在希债问题上让步示弱?默克尔又能否既作出妥协姿态而又同时继续控制大局?帕帕季莫斯又能否顺从进一步削支要求,却又为难以信守而又极不受欢迎的未来债务作出承诺?

各国市场已感左支右绌,希债已难再获足够私人投资者青睐。希腊如仍留在欧盟,今后将长期受其他成员国挽救才能续命,虽然违约不致出现失控情况,但代价将是天文数字的贷款以及连串大幅「削发」措施。

欧盟随即亦要面对葡萄牙的「削发」要求。至于爱尔兰,该国上届政府为本国银行向英国、德国、法国银行还债而加重负债,因而亦不无违约风险。据笔者估计,爱尔兰只待该国600亿欧罗债务违约额在欧洲不致视为过高,时机一到就会实行违约。意大利亦须筹集约3500亿欧罗以应付续债需要;据意大利估计,该国财赤有望降至2%,但如欧洲全面陷于衰退,该项估计数字实难作准。

归根到底,缺乏欧洲央行的巨额贷款,意大利(西班牙亦势将步其后尘)就难望足以承担息率而获得所需债务资金。目前息率再次迫近7厘,意大利不可能长期承担。德国必须容许欧洲央行承担巨额资产负债表债务,才可免意大利提出「削发」要求。相较于希腊,「削发」10%实为微不足道,亦无助于意大利改善经济;所以意大利如须「削发」,就必将大幅提高额度。法国银行持有意大利45%国债,但由于意大利经济规模太大,法国实无法独力挽救;一旦意大利出现资不抵债风险,法国甚至对挽救境内银行亦无能为力,只因要筹集如此巨额资金,势将摧毁该国的资产负债表。法国信贷评级近期遭受降级,只属问题冰山一角而已。

谈起降级,信贷评级机构Egan Jones近期亦将德国评级由AA降为AA-,更将该国列入负面观察名单。由于笔者一向认为Egan Jones是最具威信的评级机构,而其余三大评级机构亦往往(95%)迟早根据该公司评级而作出相应调整,上述降级之举尤其值得注视。德国所以被该机构降级,部分原因在于该国所作的巨额债务承担。Egan Jones创办人兼总裁伊根(Sean Egan)是最早预计希腊定必债务违约的分析专家之一,亦早已预言该国违约总值将高达95%。

欧洲今年将须为债务前路作出选择,如非设立厉行紧缩措施的财政联盟,由中央银行大幅印钞以化解当前危机,就必须将欧罗解体,过程即使无法有序进行,亦只得如此。市场已不会任由欧债现状拖延至2013年,欧洲如未能及时行动,以实质货币化政策响应意大利和西班牙债务所需,欧债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不论行程如何漫长,千里之行亦终须了结,对年轻旅客和投资者而言更尤其如此。但行程终点往往突如其来,就如上文提及上世纪90年代的长期资本危机,又或者较近期的雷曼兄弟和贝尔斯登倒闭事件,都证明危机倏忽而至的现象。笔者认为欧罗的终极关口将于今年出现,但愿各国作好准备。

各有前因 出路各异

欧盟将临深渊眺望,由于环球经济一脉相连,世界各国亦将得睹深渊边缘状况。笔者近期到访香港和新加坡期间,寄望欧洲安渡难关之声清晰可闻。

欧洲当前面对的结构性难题,实非另订新约或欧央行加大资金流动性足以化解;在此大前提下,笔者为欧债问题提出下列对策:

1.既然欧盟大致收到预期效果,应继续保持自由贸易区。部分欧罗区以外的欧洲国家经济表现甚为理想;在今日计算机世界之中,货币汇价交易已能利用计算机而运作畅顺。不妨致力统筹与世界各地的交易活动,充分利用彼此合作所发挥的优势。欧洲一体确对全球有利,但在欧洲未建立起稳定的劳工与生产力市场之前,实不宜勉强统一货币。统一货币并无助于化解冲突,反而整合自由贸易与开放边境关卡才有利于促进各国之间和平共存。

2.先要承认欧罗并不适用于部分欧洲国家,然后让此等国家有序退出欧罗区,但仍留在自由贸易区,一如目前的丹麦和瑞典。尽可能协助此等国家有序恢复本国货币,虽然过程中势必造成重大损失,但如能加以控制,负面影响亦将大为减低。欧洲亦可仿照当初创立欧罗时做法而设立双层架构,同时制定相关法例,以免日后法律争讼不休。应和平分手,与退出欧罗区国家保持友好关系,以免制造世仇。如须订立新例亦须从速行事,否则迁延愈久,欧洲整体以至全球所付代价也愈大。

3.向希腊说不,停止提供贷款,也别再以威胁手段迫其就范。虽然冲突难免,但希腊自家问题终须由希腊自理,债台高筑纯属咎由自取;唯有减少损失,将资金用于挽救本国银行方为正道。希腊难逃退出欧罗区的命运,到时为该国提供人道援助(如药物及紧急物资等)即可,为该国徒添无法偿还债务则万万不能。此外还可为协助希腊经济重拾正轨而订立相关协议,并准予留在自由贸易区。切记汲取教训,以后贷款时要认清对方的还款还力。

4.葡萄牙的情况亦然,虽则如能订出合理且大幅的「削发」水平,该国或有力继续留在欧罗区。

5.接受爱尔兰不会替其银行业还债的事实,任由欧洲央行蒙受损失可也。爱尔兰将能偿还其余政府债务,并以经济增长手法脱困,毕竟该国坐拥贸易顺差,而且确有可取之处。

6.意大利与西班牙却是问题所在;如容许两国继续留下,则必须借助欧洲央行压低息率,以便控制财赤。无论如何,行动必须果断,以免国际市场无所适从。德国亦须从速就两国问题作出决定,并公开发表声明。

7.至于法国,笔者却苦无明确建议。该国目前劳工竞争力已不及德国等国家,税率之高亦已加无可加,而且财赤庞大,人口结构未如理想,未来医疗保健与退休福利等无资金准备负债负担又极为沉重。一如美国,法国如能善用时间,确仍有力重整经济,而世界各国亦寄予厚望。香港及新加坡两地对法国银行化解财困的呼声亦不绝于耳。法国银行在贸易贷款方面不但经验丰富而且基建完备,因而在国际贸易融资上举足轻重,实非一蹴而就,美国及其他国家银行实在难以望其背项。在当前环球经济逐渐放缓的氛围中,法国银行一旦面临困境,只会进一步打击全球经济。

据笔者所知,环球市场已深明欧债危机难有圆满结局,笔者亦只能就危机可能引致的「极端风险」提醒投资者及时防备。各大退休基金及其他基金组织能于今年完结时力保不失已属万幸。至于散户投资者,鉴于欧洲难题或将无法逐一化解,则应仔细权衡所能承担的投资风险。

美国所面临的问题亦十分严重,且让笔者下期为各位分解。

活动预告

笔者今后打算在亚洲地区多花点时间,乘与《信报》合作之便,更可望在短期内实现此一愿望。该报除有译者将笔者两个专栏文章译成中文,逢星期一、四以整页篇幅见报之外,还将文章上载于「信报网站」。能得机会与如此声誉卓著的财经大报长期合作,笔者尤其深感荣幸。龙年伊始,谨祝各位新年进步,万事如意!

作者为著名投资分析专家,其前沿思考(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发布范围最广的投资通讯,拥有过百万读者。

John Mauldin拥有极强洞察能力、擅长解构复杂的金融现象,每周对华尔街、全球金融市场和经济历史提出精辟见解,极具参考价值。

《信报》为大中华区唯一刊载John Mauldin 投资通讯的中文媒体,内容由《信报》翻译,「前沿思考」及「跳出思维定式」分别于每周一、周四在《信报》(精华版)及信报网站http://www.hkej.com/(全文)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