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家具清仓:乘车让座与“知恩图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2:11:55

乘车让座与“知恩图报”    劲飚

 

    2006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对此事,新华网上刊载了好几篇文章,有的认为“如果一味地强求行义举者‘不求回报’,其实就是以高尚道德的名义,对行义举者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勒索’。”而有的则说:资助就要换回感恩,“这简直就是一种‘道德要挟’”,是一种“为富假仁”。
    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另外一件事:前一段时间对于在公共交通车上该不该给人让座的问题,也曾经引起过热烈的争论。有的人对于自己给他人让了座却听不到一句“谢谢”而愤愤不平。当然,捐助贫困学生上学与给别人让座在程度上有比较大的区别,但我觉得这二件事的性质却没有什么不同,都存在着“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首先我们应该搞清楚一个问题:不是坐在指定专门席位上的让座者与资助贫困生者,对于他个人来说有没有强制性的义务或者责任必须让座或者资助贫困生?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这样的规定,这是道德范畴内的问题,也是由个人思想素质所决定的。反过来问:接受让座者与受助大学生有没有强制性的义务或者责任必须道谢(或者“回报”)?也没有,这同样是属于道德范畴内的问题,也是由个人思想素质所决定的。这就说明了:那些把这个问题说成是“道德绑架”和“人身依附”;“道德要挟”、“为富假仁”、或者“双重勒索”的人,实际上都是在重演“瞎子摸象”的故事,只看到一面而忽略了另外一面,而且缺乏说服力。
    我们不能忘掉这件事情的前提:“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这个要求过分了吗?可是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即使写了信,也是“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劳神费力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席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那些强调行义举者应该“不求回报”,否则就是“为富假仁”的人难道就不愿意听到受助贫困生的一声“谢谢”?当你站起来给别人让座,听到对方真诚地向你道谢时,你会认为他是由于“道德绑架”才勉强地说的吗?你会认为道谢者是对于你的“人身依附”了吗?如果你得到了别人的让座或者资助,你会认为向对方道声谢就是丢了“面子”,你是完全应该心安理得的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很遗憾,你在别人眼里留下的印象只能是三个字:“没教养”。
    其实,“知恩图报”与“不求回报”是一个手掌上的手心与手背的关系,内在的核心是个“情”字,是个“爱”字。有了这两个“面”,社会才能够和谐、发展、进步。资助者捐助贫困生,是爱之所趋、情之所系。资助者所冀望的,是培养出对社会有情、有义、有用的人才,没有了这个“纽带”,怎么让资助者心甘情愿地再资助?应该看到:资助者“不愿再资助”的,不是所有的贫困生,而是“无情贫困生”。对于这些“无情贫困生”来说,我看也是一次很好的社会知识的教育,不过代价昂贵了些。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觉得资助者对于贫困生的了解和思想准备还是少了点。由于社会文化基础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不少学生只埋头学习文化知识,对于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树立对待社会的“阳光心态”,恐怕学到的还得太少。(即使不是贫困的家庭,许多孩子也只记住了自己的生日,而不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是哪天,还谈得上什么“感恩之心”?)所以,当受助大学生没有给自己写信时,“心里很不是滋味”的感觉就油然而生了。虽然这是很正常的反应,但恐怕是“多余”的了。我倒是认为:既然是“结成帮扶对子”,那么不妨一开始就“扶上马,再送一程”,与受助大学生建立通讯关系,不仅仅在经济上支持他们,也可以从思想上对他们进行了解、交流、沟通、帮助,如果能够这样,我想这样的情况也许就不会发生了。如果这个受助大学生对此真的是无动于衷,那么,这样的“大学生”就不是社会所需要的,资助这样的人又有什么意义?
    在我们这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社会里,有一段时间我们还开展过“礼仪教育”,像“你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等最起码、最普通的常用礼仪用语都要重新进行“启蒙教育”,真不知道是可喜还是可悲?但愿在明年奥运会上不会出现令人反胃的现象。
                                    2007年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