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精神感悟:(转帖)献给所有信佛和不信佛的人 摩诃马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2:02:30

(转帖)献给所有信佛和不信佛的人 摩诃马甲

1楼2011-07-05 22:44回复查看 (140)回复 (12)1楼

儒医儒医

积分38728 等级11 帮派成员

 

献给所有信佛和不信佛的人

**********************************
**********************************


本系列已经发表于某世俗论坛,在这里的内容与那里同步。
南无阿弥陀佛!
愿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信受佛法,愿一切众生获得安宁快乐,愿一切众生证得圣果!
                                                    2009年4月25日
                                                                      摩诃马甲
********************************
********************************

 

《第一章 无尽缘起》  第一节 什么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你熟悉的算命占卜与佛教无关,塔罗星象历来被佛教徒排斥,万能的造物主在这行不通,驱邪避魔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终日念佛并非佛教全部,死禅枯定那不是佛教,贪求名利绝非佛陀所愿,衣着光鲜什么也说明不了,繁琐的教义精密的学说只是一个表象,美丽的传说被赫然记载在史书中,末日预言被佛陀明令禁止,民主平等在两千五百年前就被人提出并做到,科学发展到今天才恍然大悟,从古至今被无数人利用扭曲,如今更是邪说横行,同时又有无数人愿意为其舍生忘死。

  你对它有太多的不了解,这就是佛教。
  什么是佛教?这个问题无论是在佛经中还是古德论师都给过标准答案。
   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创立的教派,佛陀的言传身教和僧团的传承组成了佛教,三藏经典、万千法门、六度万行无外如是。
  佛经有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圣严法师在他的《正信的佛教》一书中总结说:“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迷信和正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内容,到处都是一样,永久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释尊的大悲智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言教,根据这种言教的信仰而建立之教团形态,便是佛教。”
  我们熟悉的“空中楼阁”、“一厢情愿”等典故,我们常用的“世界”、“刹那”等词汇,我们每人生下来都与我们相关的十二生肖都是出佛典。我们从文华到思想,从政治到军事,从医学到武术,从日常琐事到衣食住行,可以说都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是我们没有留过心,不在意罢了。
 《金刚经》中佛陀有言:“一切法皆是佛法”。
   这些答案都是正确的,这就是佛教。但是,仅仅这样说还有点令人意犹未尽。
   佛教到底是什么?
   经过我仔细研究,努力探索,多方求证,胡思乱想之后发现:原来是因为佛教根本就一场戏剧。
   佛陀根本没有尊尊教导,也没有语重心长,四十九年的讲经说法竟然是在哄着一群小孩在玩,佛陀讲着动人的故事,唱着美妙的诗歌,信徒们竞相学习,乐此不疲,前赴后继。他们快乐的做着自己的事情,在快乐中表演着千变万化的佛法,展示着“法法皆是佛法”的妙理。
  这就是佛教!
  而这也正是佛教生生不息,延绵至今的原因。
  这故事有传说、有神话、也有佛陀本人的现身说法,这诗歌有夸张、有虚构、也有大罗汉们的亲身示范。动人的故事和美妙的诗歌不仅建立了一代时教,而且影响到了万里之外的五湖四海,形成了蔚然大观。
  我觉得无论是从对自己负责任的角度,还是对社会积极的角度,以至于从对宇宙人生探索的角度,都应该尽可能的去学习和了解这个古老和充满活力的宗教。
两千五百年前的北印度菩提树下,一位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人物端坐在金刚石上,仰望明星,豁然顿悟,从而开启了人类思想的一个新纪元。这个人就是古印度迦比罗卫国的乔达摩@悉达多太子。因为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又被称为“释迦牟尼佛”,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佛是“觉悟者”,释迦牟尼又有“寂静、能仁”之意。
  在《阿含》经典中,佛祖释迦牟尼叫做“瞿昙比丘”,实际是一个人。
  这个伟岸杰出的人随即开始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精彩演出。时间长达四十九年,范围遍及古印度大部。
这场演出在佛陀去世后,被他的信徒们包装和宣传,千百世以下得以流传,这场演出被后来人屡次翻拍、效仿,成为了“电影史上永恒的经典”。究其原因,这场演出不用替身,全部是演员独立完成,而且真实性达到甚至是超越了纪录片的程度,其故事的曲折感人更是别出心裁,令人拍案叫绝。
  而尤其令人震惊的是: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有离开我们,他就在我们身边!
  那么这场演出到底是怎么回事?佛陀在剧中的台词,那些美轮美奂诗歌和催人泪下的故事又是怎么回事?如果说这就是佛教,那么真实的历史岂不成了一场闹剧?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第二节 酷毙的古印度文明
  
   要想了解佛教,首先要了解古印度。
   在公元前四五世纪左右,人类历史发生了思想大发展时期,引用史学家的话说:那个时期是人类思想大爆炸,其代表就是欧洲的古希腊文明,黄河流域的华夏的文明,恒河流域的古印度文明。
这一系列的的精神思想,直接影响人类至今,东西方人受这一时期思潮的影响十分巨大,它改变了人类的历史。回想欧洲苏格拉底,华夏的百家争鸣,古印度的婆罗门、沙门与诸师外道,他们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思想进行着人类真理的辩论,一个又一个光辉炫目的学说和一个又一个离奇怪诞的门派,他们交相辉映、层出不穷。
  我觉得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个时代:“酷”。
   欧洲文明和华夏文明流传至今,不曾断绝,而古印度文明随着时间的消逝却已经失去的了她昔日的光彩,变得模糊而朦胧。两千五百多年前古印度,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那时候的印度人究竟信仰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创造了“酷毙”的古印度文明。
   在那个神奇的时代,人类的信仰是依靠神明的,这一点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古印度都是差不多。
华夏民族虽然相信有神明的存在,但是却只有很少的人将那个“老天爷”当成是万能的,盘古开了天后“就义”了,女娲补了天后“休假”了,老祖宗轩辕打下江山后也“下海”了。学术界考证说《史记》中记载的“三皇五帝”根本就不是被当成传说,而是被当成真实历史记录在案的。看来中国人更多是着眼在当前,所以有人说“中国人从根本上讲是现实主义”。
   如果说中国人是现实主义,那么古印度人更多的体现在理想主义方面。
   古印度人的思想十分开放和先进,他们有婆罗门教为首的数十种宗教体系。佛经中记载古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
   古印度文明的充斥着理想和浪漫,他们的信仰中“神明、咒语、不可思议”这些东西贯穿了古印度的文明史,渗透到了他的骨子里。
   比如他们的司法,他们将嫌疑犯放在被火烧红的的石头上,这样就可以辨认出这个嫌疑犯是有罪还是无罪。因为他们认为“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清白的人绝对不会被火烧到,罪人也一定不过不会被神明放过。
   还有他们的国家宗教婆罗门教,宣扬“梵天创世”,认为天有三十三天,世界有六道轮回,并建立了“四种姓”制度,在古印度的各个角落都弥漫着这种神秘而不可思议的信仰。
   所以说,虽然古印度也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学说,也有客观的辩证法,但是,那个浩瀚的文明给我的感觉始终是唯心的,而且是绝对唯心的,以至于那种神秘和不可思议成了“理所当然”。
   这个现象我们现代人天真的把它归结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低下导致了古人对神明的依赖”,引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教授的一句话:“这是现代人的一种狂妄”。科学发展到今天,还远远无法解释那种神秘和不可思议,否则那就不是神秘和不可思议了。
   在此我无意探讨宗教信仰的真实性和可行性,我们与其斤斤计较、求全责备的去苛求古人,还不如放开胸襟、用辩证和欣赏的态度去继承先贤的精髓。
   翻阅古印度记录和传说,那博大精深和庞大繁琐的理论体系令人叹为观止,你会发现,古印度文明对于神明的崇拜绝对不是简单的迷信,而是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充满辩证思辨色彩的先进思想。
古印度人在宗教实践上可谓不遗余力,所以有人说“古印度人重视实践”,我们一定要明白,他这个“实践”是以理想的宗教信仰为目标的;相比之下中国人在宗教实践上远远不及印度人,中国人更愿意置身于改造现实社会,所以宗教界认为“中国人利在解性”,我国唐代的智凯大师对于“性宗”经典《法华经》的研究竟然超了“性宗创始人”,号称“大乘佛教八宗共祖”的古印度人“龙树菩萨”。以至于梵僧将智凯大师的学说翻译到了印度,供古印度人学习。中国人在宗教上“利在解性”正是由于“中国人更重视现实社会的改造”造成的。我国繁荣一千多年的禅宗就是彻底的“性宗”,而重视名相实践的“法相宗”仅仅繁荣了几十年。
   比如,在中国仁孝的文化背景下,出家是有违孝道的,但是在古印度,出家修行是一种时尚和荣耀,他们那里到处都有人赤身裸体、崇拜火焰、朝向阳光、绝食静坐、全身涂灰、跳河自尽、身体倒悬、祈求造物主以及男女双修。
   季羡林先生曾经总结说:宗教总是用更低价的天堂门票骗取信徒。
如果从中国人的角度看,这句话千真万确,中国人更多得是把信仰当成精神寄托。而放在古印度却未必,比如佛陀的堂弟提婆达多创立的教派,他的戒律是比佛教更苛刻的,但他的教派也延续了上千年。这种现象应该是古印度有别于现代中国的地方,古印度人更愿意把信仰当成人生追求,而更苛刻的苦行从理论上会换来更理想的来生。
古印度人在宗教实践上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相比于中国人的“解性”,他们更注重“念性”,《含光传.系》中就说“西域之人利在乎念性,东人利在乎解性也。”,“念性”就是口口相传,颇有点“固步自封,墨守陈规”的意思,而“解性”就有“发展、创新”的意思。应该说,结合古印度和中国的佛教历史来看,这个总结是基本符合实际的。比如古印度人传授经教经常是不立文字,是彼此用语言流传,所以在他们传成过程中,往往会有依据相同或相似的话连续说上数遍,这样大概是为了便于记忆。而当梵文本翻译成为汉语时,就往往删减掉其中重复的部分,这与中国人喜简约,以“解性”为主有关,当然,玄奘所翻译本除外。
另外,古印度与中国毕竟是异邦,从文华风俗到生活常识都有很大的出入,这也为我们了解佛教产生了一些障碍。比如古印度所谓的“阎浮提”、“四大部洲”这些地理概念在中国是没有的,比如“庵摩罗果”、“菩提树”这些特有的物产也是中国没有的,比如“三摩地”、“三摩钵底”、“静虑”、“禅那”这些特有术语和意义相近并容易混淆的名相;又比如他们的生活习惯与我们的不同,例如在《地藏十轮经》中有一段说“善男子。譬如有人压油为业。一一麻粒皆有虫生。以轮压之油便流出。汝当观此压麻油人于日夜中杀几生命。假使如是压麻油人以十具轮相续恒压于一日夜一一轮中所压麻油数满千斛。如是相续至满千年。汝观此人杀几生命。所获罪业宁为多不。地藏菩萨摩诃萨言。甚多世尊。甚多大德。此人所杀无量无边。所获罪业不可称计。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唯佛能知余无知者”,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很难解释这一段,压麻油怎么会杀生?但是参考古印度的生活习惯你就会明白:佛经中的“麻油”和现在的植物油完全是两个概念,古印度榨油时是要油籽生了虫子才榨油的。所以才会有这段说法。
   可见,对于古印度和佛教,我们还有很多不知道和不了解的地方。
   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古印度文明是充满无限幻想、无比浪漫的文明,同时也是难以理解、不可思议的文明,他们一代代口口相传着先祖法脉,而不愿意去用文字传承,以至于接近“偏执”。正是这种“酷毙”了的文明,孕育和产生了我们“最酷”的宗教---“佛教”。
   我个人认为,如果说古印度文明的各个宗派学说的碰撞是一场NBA全明星赛,那么佛教就是这场比赛的MVP。********************************
********************************
第三节 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佛教神秘吗?我觉得说她神秘她也神秘,说她不神秘她也不神秘。   当你了解了她的神秘,就没有什么神秘可言。
   当你了解到神秘以后,你会发现:一切其实就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
   虽然佛教中有很多号称“即身成佛”、“顿悟成佛”、“走捷径”的法门,但是我们会发现,在后代的解释和著述中,往往会给这些法门给出“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判断。
   而根据我个人对佛教历史的了解和对周围人的观察来看。没有任何人实现了超越佛陀。
   因为佛陀已经明确表示:释迦之后、慈氏(弥勒佛)之前,不可能再有人说出与佛陀完全相同或是超越佛陀的法门。
所以,那些所谓“即身成佛”的法门,我固然不能下断言那是胡言乱语,但我可以负责人的说,现在一百个人里面一百个人都修不成那种“法门”。所以您还是收起您急功近利的心,不要妄图走捷径,佛法门中说到底不能奢求捷径,一名真正的佛教徒只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法门脚踏实地的修行。
   正如世间所有的的事情一样,佛教实践最主要的就是“坚持”二字。因为根据佛教的理论,我们之所以轮回六道,不是别的原因,正是我们自己被自己的思维和环境所迷。如果想要解脱,也只有从自己的思维和周围的环境下手。
佛教中没有高下贵贱,没有优劣之分,并不是所有的佛教徒都是高才勇哲,都是如同玄奘那样的天才。更多而佛教徒就是普普通通的人,甚至于智商很低的人。佛陀有位大弟子十分驽钝,佛陀教给他一句偈子,他读了前半句忘了后半句,读了后半句忘了前半句,但他精严持戒,无人能比,最终也获得了阿罗汉果,与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并列佛陀十大弟子,号称“持戒第一”。
   佛陀反复强调:学佛就如登山,只要按照佛陀的教诲踏踏实实的前进,就一定会登上山顶,领略到奇观。
   而如果用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心去修行佛法,往往会修成魔,会把邪魔外道招来。
   佛教讲“精进”是刻苦努力,一丝不苟的意思,绝不是叫人投机取巧,那样只会适得其反。
   佛陀就如一个领路人,他告诉我们这些迷路人光明在何处,但是却无法代替我们把路走完。方向已经告诉了你,怎么走,走多快就要靠你自己了,谁也左右不了你。
佛教从来不承认造物主和最终主宰的存在,佛教认为人的命运掌握在他自己手中,无论是“因果报应”还是“轮回思想”,都不能看做一无是处的迷信,真正的佛教徒不是迷信是正信,他们善于发问,善于总结,善于思考。因为你不知道如何掌握自己命运,佛教是告诉你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你可以不信,但是不要诽谤,因为你并不了解佛教。正如一个对你一无所知的人上来就因为别人的三言两语就对恶口相加,我想你也会不乐意的。人要学会换位思考。
佛教从来不惧怕辩论,从来不拒绝人们讨论佛教法义,因为佛教认为佛法是真是不虚的无上正法,既然是真理,自然不怕讨论。而据我所知,当一个人真正的深入佛教法义后,他往往会会为之折服。正如梁启超所说:“有放万丈光焰于历史上者焉,则佛教是也。六朝至唐数百年中,志行高洁、学识渊博之士,悉相率入于佛教之范围。”
所以说,佛教其实并不神秘,他要告诉世人的不是不可告人的秘密,佛教唯恐人们了解不到佛法,因为真理不惧怕别人知道。佛教的修学就如同我们上学,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除了极个别的天赋异禀的人可以跳级(按照佛教理论那也是人家前世的善缘所致),绝大多数人都是按照这个程序一步一步来的,没有说小学数学没上完就能学会微积分的。当你寒窗苦读之后,必然会有收获,会得到回报。这就是佛教。
   但是呢,佛教还是有他不同于世俗法的地方,当你真正的脚踏实地,心中没有一丝一毫投机取巧心理的时候,“即身成佛”或许马上就要实现了!
   “平常心是道”。在我们这个浮躁的世界中,恰恰缺少这份淡定,人们更多的是在焦虑。
当你体会这一点的时候,你才有可能真实的感悟到佛教,你会明白佛教不是贫穷,不是束缚,不是迷信,不是偶像崇拜,不是无知,也不是子虚乌有,更不是弱肉强食。佛陀告诉人的法是什么?是无穷无尽的财富,是无拘无束得自在,是刚正不阿的骨气,是众生平等的胸怀,是无与伦比的智慧,是真实不虚的存在,更是无穷无尽的慈悲。
   所以佛陀又被称为“法王”,他为什么要把这些无比神奇的法门一丝不漏的毫无隐瞒的告诉世人?这个问题您还是先自己琢磨吧。
   呵呵。这是个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
第四节 不请自说
  
   经藏,又称“三藏十二部”经典, “经藏、律藏、论藏”合成三藏,十二部是“一、修多罗、素怛缆;二、祇夜;三、和伽罗那;四、伽陀;五、优陀那;六、尼陀那;七、阿波陀那;八、伊帝目多伽 ;九、阇陀伽;十、毗佛略;十一、阿浮陀达摩;十二、优波提舍。”
其中的“优陀那”意思是“无问自说”,也叫做“不请自说”。因为佛陀说法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人先行提问,然后佛陀根据题问者的问题进行说法,您可以留意一下佛经,其格式基本如此。但是,又少部分的经典是特殊的,那就是:无人发问,佛陀主动对人们宣说的经典,这类经典就是“优陀那”。
“不请自说”的经典数量不多,但是十分重要。佛教说:“不请自说的经典是众生最需要的法门,但是,其中道理又不是一般的声闻弟子可以明白的,所以就无法发问,而佛陀以他的本愿力,不等人来发问,主动为众生宣说”,换句话说,“无请自说”的经典是佛教最玄妙的法门、是最符合佛陀本愿的法门、是众生最需要得到的法门也是救度这个世界最有效的法门。
   而在为数不多的“不请自说”经典中,《佛说阿弥陀经》毫无疑问是最著名的。(有一位当代著名的僧人说这部经典是“唯一一部”不请自说的经典,露怯了。)
   在佛教中,有很多的“不可思议”,太虚大师依照法相教义将其分为四类:1、三昧力不可思议;2、通力不可思议;3、借识力不可思议;4、善法力不可思议;5、愿力不可思议。
   我认为,《佛说阿弥陀经》统括了这五大不可思议。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侯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
  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诸菩萨众,亦复如是。’
   ‘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阿 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希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如有闻见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身报,同生极乐国。
  
  
  您不自己体会一下永远不会知道个中三昧。
********************************
********************************
第五节 他们是角儿还是棒槌?
  
  
一谈到信仰和宗教,立刻就会扯到“迷信”和“名师情节”,佛教也不例外。

在佛教中,佛陀亲口所说的经典叫做《经》(唯一的例外是《六祖坛经》),后代佛学大师为了阐述《经》而作的经典叫做《论》,这两个基本是可以被当做佛教公里来被引用的(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不排除有伪经和翻译、流传过程中的问题)。除此之外的佛教书籍,说句实话,我都不敢保证他们绝对正确,尤其是近代以来。
   我们现在看到的很多所谓“大师”、“高僧”的讲经说法,您如果深入的了解佛教就会明白,是被佛陀在经典中斥为“吃教者”的大有人在。
   如果说佛教是一场戏剧。如今有些所谓的佛教的“角儿”其实很多言论都是“棒槌”的说法。
   为什么这么说,您听我慢慢道来。

   佛教发展到今天,再妄图创立一个宗派已经实属不可能,即使是对于各个宗派理论的发展,现代人虽然费尽心思的希望去继承发扬佛陀遗教、大德论典,但事后看来,基本都有“蛇足”嫌疑。
  我这么说并非信口胡言。在佛教中有一个预言,佛陀入灭前说:佛教就如同世上所有的一切事物,也有“成住坏灭”,他创立的教派在经历五百年“正法”、五百年“像法”和三千年“末法”之后,就会在这世界销往,直到弥勒菩萨出世,人们才有可能再次在这个世界见到佛教。

   关于“正、像、末法的说法有几种,但无论哪一种说法,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毫无疑问是末法时期
什么叫“正、像、末法”?简单来说:“正法”时代的人只要严持佛教戒律,就可以证果,正法时代有“教义、修行、证果”,是纯正的佛教;像法时代人们只要修持禅定就可以证果,像法时代只有“教义、修行”了,证果的人日趋减少;“末法时代”就是我们所处的时代,只有“教义”这个虚幻的外壳存在,修行者日趋减少,证果者几乎不复存在。
   另外,佛陀在很多经典中预言道: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什么叫“恒河沙”?就如同恒河中的沙子一样多。而且佛陀还为阿难尊者解过一个梦,说出了毁灭佛教的根源不是其他人,恰恰就是佛教徒们自己,具体来说,就是那些利用佛教来迷惑世人,为自己的利益歪曲佛教的人。
   虽然佛陀临终前留下了“以戒为师”、“三法印”、“依法不依人”等等这些基本的辨别真佛法与假佛法的方法,但实际上,现实中,人们往往是“依人不依法”,他们更愿意相信披着僧衣或是仙风道骨的人说的话。
   而当他们亲自阅读佛经后就会发现,很多大师的很多关键性言论根本就是“棒槌”。
   这个标准是这样的,并不是说佛教徒不能说任何外道典籍,保持最“正宗风味”的玄奘大师尚且学习了很多外道知识。而是说,用外道理论作为方便向世人解释佛法是可以的,但是,将外道法与佛法完全等同起来,则绝对是“棒槌”。
   如果有人将儒家、道教、基督教、气功、玄学等等学说与佛法完全划等号,那么绝对是会被正信的佛教徒喝倒彩的。
再具体点:将菩提解释为“精液”;将男女双修认定是最终解脱;将《弟子规》、《论语》中的内容与佛教理论完全划等号;将“如来藏”解释为“上帝”;将饮酒吃肉说成真实方便;将佛教发展成气功学说并以此来解释佛法;否认佛陀的“正遍知”等等这些就是“棒槌理论”。(对事不对人,请各位高僧大师不要对号入座)
   佛陀在各类经典中有过明确预言:末法时代的很多所谓“法师”,喜好外道典籍,喜欢在文字上下功夫,喜欢华丽的衣着和炫目的外表。佛教的沉沦由此开始。
   看来现实完全应验了佛陀的预言。
   为什么说佛教徒不应该将外道法与佛法划等号,当然是有原因的,我且不说“佛法是至高无上的正法,没有任何外道法可以与它相提并论”这样的话,因为这样说只会令不了解佛法的“自由人士”产生反感。我只想说一个真实的例子:
我们熟悉的玄奘大师从印度留学归来后,受到了唐朝政府的礼遇,一代帝王李世民给予了他十分优厚的褒奖,并受玄奘大师所请,亲笔题写了《大唐三藏圣教序》,佛教在当时全国范围内蓬勃发展,与此同时,矛盾出现了。当时唐朝的官方宗教是道教,道家徒看到佛教僧人得益,自然会有所作为。他们怎么做的呢?引用季羡林先生的话:道教徒是在巴结佛教,并说:出现了很有意思的情况,道家一厢情愿的巴结佛教,但玄奘却不买帐。
   事情是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李世民下诏,命令玄奘和道士一起翻译道家的无上宝典《道德经》,要将《道德经》译成梵文传到印度。
虽然玄奘接受了翻译外道经典的命令,但是,与道士们之间的矛盾也就展开了。比如对于《道德经》中“道”一词的解释,道教徒坚持用“菩提”这个词来翻译但是玄奘坚决反对,他主张用“道路”来解释,精通梵文的季羡林先生从梵文语义出发,认为玄奘大师的翻译是正确的,我们从佛教教义来看,“菩提”与“道”也确实不是一回事。最终,玄奘大师获得了胜利。
但事情并未结束,在翻译“河上序胤”的问题上,道教徒与玄奘再次发生摩擦,玄奘大师死活不肯翻译这个内容,最后这个是闹到了唐太宗那里,皇帝问玄奘为什么不肯翻,玄奘给予了充分的回答:“观老存身存国之文。文词具矣。叩齿咽液之序。序实惊人。同巫觋之婬哇。等禽兽之浅术。将恐西关异国有愧卿邦。”。
   结合我们所知道的古印度各个宗派的教义来看,玄奘大师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将这段内容翻译成梵文传到印度,势必引起人家的嘲讽。
   以上这个事例很好的证明了一个事情:佛法与外道法根本就不一回事。
   将外道法与佛法完全划等号的人就是佛教的“吃教者”。
   既然如此,那些虔诚佛教徒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和宗教,为什么不对那些“吃教者”群起而攻之?
   嘿嘿,说来遗憾,别说口诛笔伐,很多人恰恰就是被虔诚的佛教徒给捧起来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因为那些人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有很大的能力和威势。
   佛陀告诉我们,魔(暂时用这个词来作为对你们的称呼,希望魔们不要见怪)也会说法,而且说得“天花乱坠”。很多东西十分“有理”。但佛与魔的说法毕竟不同,魔在说的法90%正确,同时,就有那么10%错误参杂其中,而这10%的错误恰恰就是关键所在。你如果因为那90%十分吸引人,而且如理如法就对这位“大师”心生渴仰,认为他是佛菩萨“倒驾慈航”再来人间,甚至愿意为其当牛做马供奉驱驰,对于他的说法全盘接受。那么完了,这样的心态就是代表,你接受那90%的同时也接受了那10%。看似只有10%,但后果其实很严重,因为那10%往往是关键所在,更何况,今天冒出个人带10%的关键错误,明天冒出来个带10%的关键错误,久而久之,佛教必然完全变样,进而变成外道法,不复存在!这绝非危言耸听!一个有良知的佛教徒应该奋起捍卫佛教,坚决抵制邪魔外道的渗入!
  看到此处,有虔诚信仰的佛教徒一定激昂慷慨,大有掀起佛教革命的冲动,且住!呵呵,这种心态就是被人利用的根源!
   作为一个理智的佛教徒,应该有理智的心态,学佛一定要用智慧去学,不能用感情去学。因为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分辨不出什么是真正的佛法,什么是邪魔外道。
   你还别不信,其实魔也会说“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也会说“魔说法是90%的错误加10%关键性错误”这样的话,我们其实分辨不出来哪个是真佛子,哪个是“邪魔外道”,比如现在我问你:“我是魔吗?”呵呵,你能分辨出来的吗?
   说了半天,难道佛教徒就必须墨守陈规,不能对佛教理论进行丝毫变通,不能用任何佛教教义意外的任何理论吗?哎呀呀,我可没有这么说。您如果这样理解我前面的内容那可是冤枉了我。
  佛教必须要发展,必须要适应这个社会,这是一个稍有理智的人都会有认识。释道安大师就曾感叹“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

   我只是说,发展可以,变通也未必不可以,但绝不能改变佛法的宗骨。如果改了,玄妙无上的佛法就会变成邪气弥漫的邪法。
   这里还要说玄奘。玄奘作为一位伟大的宗师,他创立的“法相宗”时中国所有宗派中最忠于古印度佛教风格的,也是保持了最纯正传承的一个宗派。它也确实繁荣一时,并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但是,仅仅三代之后,这个宗派就彻底没落,并且随之消亡了。
   反观禅宗,自中华初祖达摩祖师以下的数代禅师,他们基本是以流浪民间、行脚化缘的方式进行传教布道的。而六祖慧能更是开了一代宗风,号称“顿悟法门的见性成佛”,其门下流传至今,连绵不绝。
   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变通”问题。印度人利在“念性”,中国人利在“解性”。
“法相宗”繁琐的教义,沉闷的学院派风格,固守“五种性”制度,坚持认为有人毕竟不能成佛这些内容(在回中国之前,玄奘考虑到“人人皆有佛性”的观念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希望可以对这一点加以变通,于是去问他的老师戒贤大师,结果受到戒贤法师的严厉斥责,于是此事就此作罢),终于,这个大多数中国人无法接受的宗派在昙花一现后,最重归于沉寂。
而毛泽东主席十分推崇的六祖慧能大师则属于“适应中国国情”的典范,他的“顿悟法门”,抛开了繁琐的教义和理论,快刀斩乱麻,“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就连当初最基础的“印心”经典都从《楞伽经》改成了更为简短的《金刚经》。后来禅宗的“禅耕并重”和“百丈清规”更是为封建制度下中国佛教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所以,佛教需要保持她的宗骨,但并不是墨守陈规。
   后代僧俗信众,多有人言:“离经一字即为魔说”,强调戒律、经典、制度的重要性。从一个有组织的宗教来看,这些无可厚非。
   然而,佛教毕竟是在这个世界的一个宗教,它也无法例外的遵循这个世界的规律。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角儿”的问题,固然有许多“角儿”的言谈中参杂了不如法的东西,不可否认的是“棒槌”了,但是,咱也不能以几句话就给人家扣个“邪魔外道”的帽子。人只要说话就会有错,除非你永远不说话。
   所以,错误是在所难免的,是人就有错,没错那就不是人。关键问题在于你肯不肯认错。
   如果一句话明明就是你说错了,你还非要为自己“圆通”,进而用一套歪理邪说来辩护,已达到“永远正确、千秋万代、一统江湖”的目的,那么我只能说这是“魔”。
   而我们普通人面对那些“角儿”的言论不应该“追星”,更不应该迷信盲从,玄奘大师亲自选择的徒弟曾当面质问大师亲手修改佛经的问题,怎么号称先进的现代人有的时候反而不如古人?
  我觉得,现在这个世界上已经不再有佛,其实也没有绝对的魔。我们应该理智的去看待佛教,去看待 “名师情节”。 人都有他好的一面,也都有不好的一面。我们没有必要把“名师”的话当成真理,也不应该抓住别人的一点错误无限放大、一棍子打死。
   近代有位“一行禅师”,他在与基督教徒接触时,令冬树开花,获得了基督教徒的尊重。只不过,这绝对不是说:《圣经》就是《大正藏》,这么说就成了“棒槌”。
   人都会有错,没错的那就不是人,了解到自己错误并加以改正的人就是圣人。********************************
********************************
第六节 您“般若”了吗?
  
般若,梵文音译,意译是“智慧”,这个智慧不同于我们理解的聪明、不同于我们理解的高智商,这是佛家特有的“智慧”。具体来说,掌握了把自己和别人引向“彼岸”的方法就是有“智慧”,就是“般若”。考虑到没有哪一个汉语词汇可以确切的表达“般若”这个词,而且般若一词可使人获得利益,所以仍用“般若”一词,不再翻译,这也是佛教对于翻译学的一个贡献的体现。

   为什么很多信佛、不信佛的人往往会生出这样的疑问:怎么看佛法与许多“外道法”、世间法如此相似?
   信佛的人以此来解释:一切法皆是佛法。
   不信佛的人会说:类似于佛法的理论在很多地方都有,没什么了不起。
   我觉得这样的理解都是片面的,因为这样理解忽略了一个佛教至关重要的、核心的、直接关系到佛法大是大非的问题,那就是“般若”。
   “般若”的分类有很多种,太虚大师在在他的《般若波罗蜜多讲录(民国十年冬在杭州省教育会)》中有详细说明,具体来说,佛教的“般若”分为“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若果按“竖的”来分,又可分为“加行般若”、“根本般若”和“后得般若”。
   不是专业研究佛法的人,如果没有心思去深究其理,大可暂时将般若理解为“佛教特有的清净平等无上智慧”。
   “般若”有什么作用呢?我给您举个例子您大概可以明白点:
  我国蓬勃发展的禅宗大家都不陌生,那么神乎其神的传说,家喻户晓的故事,妇孺皆知的高僧几乎成为了中国的一种精神象征。而实际上,我想在大多数人脑海中,禅宗的和尚最主要的就是“坐禅”,就是“一座七天七夜”不吃不喝。
   其实错了。
   据记载,玄奘西天取经途中,碰到一位佛教徒,这个和尚独自一人静坐在沙漠中,玄奘看到他后叫醒了他,那和尚从定中出来后惶惶然的说:自己已经入定八辈子。
   玄奘告诉他,现在是唐朝了,你快去投胎吧。于是那和尚欢欢喜喜的去了。
   他生在了一个大富豪之家,因为投胎后有“隔世之谜”,所以他像普通的纨绔子弟一样胡作非为,享受五欲,直到后来被菩萨现身点化,才重新归入佛门。
   你可以不相信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我只想表达:“死禅枯定”并不是佛教的东西。佛教不认为单纯的入定就可以获得解脱。
  佛教管没有般若的禅定说成是“冷水泡石头”,不会有结果的。
   其实说起来,禅宗最先并不是佛教特有,早在古印度婆罗门教众中就有关于类似禅定的先关记载,他们管那叫“静虑”,其实一样的事。那么佛教的禅定特点在呢,他为什么显得与众不同?
   原因就在“般若”上。释迦牟尼佛将禅宗定位“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正是因为佛教的禅宗融入了佛法的“般若智慧”。

  虽然“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拈花微笑”的传说出自一部伪经《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但是,这个美丽的传说恰如其分的体现了中国禅宗的特色。
   别说“死禅枯定”不是佛教禅宗,就连后来一时勃兴的“看话禅”也被一些人诟病,认为是禅宗没落的开始,已经丧失了六祖慧能所创顿悟法门的本质。所以有人说:“看话禅兴而禅宗亡”。
  那么什么是正宗的顿悟禅宗?其实就是“直接印心”,没有繁琐的教义、没有旷日持久的修行,也没有画蛇添足的论证。不需要文字,不需要语言,甚至不需要思维。只在那“会心一笑”的刹那,一切就完成了。
   而“会心一笑”的刹那就是般若的体现。
   我们参阅禅门公案,往往会发现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地方。比如骂佛呵祖、比如丹霞烧佛、比如南泉斩猫,等等这些,如果用正宗的佛教戒律来看,毫无疑问是欺师灭祖,叛经离道。但是,这恰恰就是中国禅宗的特点。
对于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禅师会进行临机发挥,没有任何束缚,自由自在,目的只有,点播人们“明心见性”,而他们用的方法,就是“般若”。你看到,摸不着,想不出来,他不是红黄蓝白黑,也不是大小方圆扁,更不是酸甜苦辣咸,这就是“般若”。它就是令你看到你的“真心”的智慧。
   你的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闻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触摸到的,包括思维思考的,都不是“真心”,这些东西是在迷惑你,他们蒙蔽了你的真心。
   而禅师们用他们的般若智慧,用最简短的语言和动作,可以令你在一瞬间感受到佛法智慧的光芒,而那一刹那你体会到的“恍然大悟”,就是你的“本来面目”。
   当你体会到这些的时候,你就悟入了禅宗门庭,剩下的修行事半功倍,不再走冤枉路。
   这就是“般若”的妙用。
   六祖慧能十分重视“般若”,在他的《六祖坛经》中,开篇就是谈“般若”。他说:人的本心是一个金矿,人本身是一座拥有金矿的石山,而般若就是提炼真金的炼师。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外道法,一旦融入了般若智慧,都可以转化为佛法,因为般若就是将人引向“彼岸”的。同时,如果失去了般若,那么佛法就将不是佛法。
比如有个六祖惠能大师的故事,据说他在五祖弘忍大师座下听闻《金刚经》而有所得,五祖问他:“你是哪里人? 来这里求取什么?”慧能回答﹕“弟子是岭南人,来到这里不求其它,只求‘作佛’。”弘忍听后问道﹕“你是岭南人,哪里能‘作佛’!”慧能回答﹕“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并无南北之分。”
   那一问一答的刹那,就是般若光明的体现。这个东西只能意会不可言传,开口即错,不可说,不可说。
   般若智慧十分神奇,据佛经说:人们如果用世间聪明,那么他的聪明才智就如同用利刃断泥石,聪明会越来越顿钝,直到沦为平庸,而如果用般若智慧,聪明才智会与日俱增,越来越利。
   怎样,您“般若”了吗?********************************
********************************

第七节 精密深邃的佛教义理
  
  
   佛教理论的庞大、缜密、精微、深邃,毫无争议的是世界第一。没有任何一个宗教和任何一个理论体系可以和他相提并论。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们如何来看待这个事情?
   《首楞严经》记载:佛陀说:对于楞严咒的义理他如果完全用语言表达出来,从旦至暮毫不间断,词句之间也不重复,“经恒沙劫终不能尽”。
   这一点在不信佛的朋友看来一定是难以置信的。
   我先不说他的对与错。我说三件事:
唐代的玄奘大师是位不世出的杰出人才,仅适合于他称号就多了去了,比如“旅行家”“宗教家”“冒险家”“哲学家”“翻译家”,他又是“超级留学生”“宰相的才具”“一代宗师”等等等等。他在十几岁时就通晓了汉地的经论。这样一个聪明智慧的人,到印度去学习唯识。仅仅《瑜伽师地论》一书,他就足足听他的老师“戒贤大师”讲了两遍,用时数年。他创立的法相宗自古以来号称“难治”。
   以玄奘法师的聪明智慧在临终时也没有完全贯通法相学,否则他何必求生兜率内院弥勒菩萨身边?
   还有智者大师,他在讲解《妙法莲华经》经题时,这个五个字连谈九十天!而且丝毫不令人感到乏味,不说字字珠玑,也是玄妙无比。
   又比如,我们熟悉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文200余字,很简单,记忆力好的人读上几遍都能背下来,而实际上佛教为了解释这200多个字,需要整个600万字的《大般若经》,这还不算,你要想完全读懂《大般若经》还必须阅读其他典籍。
   这就是佛法!
   所以说,对我们暂时无法理解的事情,不要武断的去否定人家。
   对于佛教的传承和发展,首当其冲的肯定是历代的大德高僧和虔诚的在家佛教徒。但是,不信佛的人对于这些人往往是先入为主的将其定为“迷信、唯心”,从而完全用世俗观点口诛笔伐。
  另一方面,不信佛的人,研究佛教,试图用哲学思想阐释佛教的多了去了,而且他们也确实为佛教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即使他们自己未必是这样的出发点。可即使如此,佛教徒却根本不买他们的账,一个虔诚佛教徒看到用世俗研究审视佛法的人,往往先将其定位为“不懂佛法”。
   这样的矛盾不单单存在于佛教,我觉得几乎每一个宗教多或多或少会陷入这样的境地。
其实我们仔细想一想,大可不必去费尽心思论证佛教的是非对错。引用季羡林先生的一句话:“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国至今快七十年了。对无神论的宣传可谓不遗余力,对宗教的批评也可谓雷厉风行。然而结果怎样呢?我们现在从许多刊物上都可以读到,在苏联,宗教并没有被消灭,而且还有一些抬头之势……
对任何宗教,佛教当然也包括在内,我们一方面决不能去提倡;另一方面,我们也用不着故意去“消灭”。唯一的原因就是,这样做,毫无用处。如果有什么地方宗教势力抬头了,我们一不张皇失措,二不忧心忡忡。张皇无用,忧心白搭。宗教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产生出来的,它也会在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个阶段时消灭。操之过急,徒费气力。 “
   不管你赞不赞成季先生观点,他认识到“张皇无用,忧心白搭”说明先生是“明见于事”的。
   对于佛教理论的研究,世俗观念确实很难去讲佛陀的教义融会贯通。
   那么解释不了是不是说佛法就是错误的?那也不是。

   我要说的是,佛教的是非对错绝对不能用世俗逻辑来推理,用世俗观念来衡量,那样只会南辕北辙,不会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我举个典型的例子:
   任继愈先生在他的《法相宗哲学思想略论》一书中提到:“单就理论上说,法相宗认为只有佛能断尽有漏种子;有漏种子断尽才是佛。这一循环论证的窘境,他们无法摆脱”。
   看到这段话后,佛教徒会立刻给予激烈的反应,会列举出千百记的例子来反驳这一观点,会从各个角度推翻这个论点。
   但是,我认为,单从逻辑来看,“只有佛能断尽有漏种子;有漏种子断尽才是佛”,这确实是个悖论,确实陷入了循环论证的境地。
   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为自己确立“第一因”就可以了,就是为这个理论找一个最终可以依托的“真理”,就万事大吉,一切都推到那个“真理”就完事了。
   但是,佛教恰恰就是坚决的抵制“第一因”,反对有 “造物主”的观念。佛教称为“无始无灭”。
这样一来就有点麻烦了,佛教既不能像基督教那样把一切都推给“万能的上帝”,在世俗理论上又无法走出“循环论证”的怪圈。虽然佛教有个“阿赖耶识”,但若把这个名词当成一切的依托,那么还是会变成“第一因”。数学、哲学、逻辑学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佛教理论如果不能适应这个大环境,必然难以生存。
   这样看来佛教理论彻底完了?未必!
   佛教是有办法解决这类问题的。佛陀早就为我们准备了所有的法门。古往今来很多大德高僧为了把佛教理论完善,为了把各种学说圆融而进行了不懈努力。
比如在法相宗里,有一个概念叫做:“四分说”,就是把人心理认识的发生和过程进行总结归类,佛教先立了“见分、相分、自证分”,这个过程如果用专业唯识理论来解释太繁琐,我们用简单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比如你看到一个东西,立刻分辨出那是什么,你认为“看到和分辨出来”是同步完成的,其实错了,这里面有很多过程,你仔细你想想就会明白,其实你这个活动的过程我们可以姑且理解为“看,看到,思维”,这就是唯识学精微分析人类动作和思维活动的特点。可问题是,如果这样的话,“思维”这一环就是最终结果,但是呢,佛教又不认为有个“最终”,所以,佛教在再立“证自证分”,就是证明“自证分”的心理活动,而仅仅立“证自证分”,那么这个“证自证分”又成为了最终的结果,还是违背佛法本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佛教把“证自证分”的功能解释为:“自证分与证自证分互相证实,所以不用再立第五分”。
  这个难以最终定夺的事情就这样解决了。
   这是一种解释,还有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佛教徒的辨证思维和圆融无碍。
   《成唯识论》是唐代玄奘大师所做,是法相宗的“镇宗之宝”,这本大论对于“阿赖耶识”的论述可谓淋漓尽致,其精深程度历来令世人侧目,清末状元夏同和,初读此论 ,谓有如月下看花,再读述记,如堕五里雾中。
   如此精微细密的一个学说,以玄奘大师的博学聪慧,还是有一个问题无法完全用世俗逻辑来解决,这就是“阿赖耶识这个名词”与“最终真实”的关系。
根据佛教理论,阿赖耶识是诸识之本,万物之源,成佛说到底就是在此识上下功夫,如此“厉害”的阿赖耶识立为“第一因”原本是再好不过,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佛教理论也不用这么费劲的用世间名词去解释佛陀亲身证悟的“圆满真实”了。但是很遗憾,这样是与佛教教义违背的,所以,真正的高人绝对不会抱着“阿赖耶”这个名词不放。
   怎么办,玄奘大师在《成唯识论》中这样来解决这个问题:“然阿罗汉。断此识中烦恼粗重究竟尽故。不复执藏阿赖耶。识为自内我。由斯永失阿赖耶名。说之为舍。非舍一切第八识体。”
  也就说,在阿罗汉的果位的众生不会再执着于“阿赖耶识”这个名相,同时,阿赖耶识的本体并没有断灭。
   反过来看,阿罗汉舍弃了名相,不管阿赖耶识叫“阿赖耶识”,那么阿赖耶识对于罗汉说就不是“阿赖耶识”,但阿赖耶识其实就是“阿赖耶识”。
   正如《金刚经》中须菩提所说:“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是第一离欲阿罗汉。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
   实际上呢,须菩提尊者确实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这就是佛教的一个典型论证。
   回过头来看,“法相宗认为只有佛能断尽有漏种子;有漏种子断尽才是佛”这在世俗观点看来确实是个悖论,我并不否认,单以此解释佛教教义必然解释不通。但实际上呢,人家佛教根本就没有这样来解释。
   佛教徒解释这个问题十分巧妙,有一位佛教徒曾这样来解释这个问题:“做父母与生孩子的关系,并不是说做了父母才生孩子,也不是说生了孩子才能做父母,而是,生孩子与做父母这两件事在同时的,是一个事情的两个面。”
   虽然那位佛教徒不承认“父母才能有孩子,有了孩子才能做父母”是个悖论,但这个说法确实为我们打开了思路:理论上的解释不通在现实中完全成立!
   在现实生活中,“做父母与生孩子”这个悖论的关系不会被任何人斤斤计较,这是不用解释的事情。
  换句话说,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父母才能有孩子,有了孩子才能做父母”这个“悖论是正确”的!
   “正确的悖论”这大概就是佛教难以用世俗理论完全解释的地方。
   正所谓修证体会譬如“鱼儿饮水,冷暖自知”,但却无法为外人道。
   也正是由于佛教可以通过现实生活的实际修证得到证实,所以虽然很多理论家试图在逻辑上、理论上推翻佛教,但却是徒劳无功,反之,那些妄图单纯依靠世俗考证、推理来证实佛教的人也是意义不大的。因为这么做法无法代替实际的修证。
   “画饼充饥”永远饱不了。
   说通俗点,一个正信的佛教徒会有如此坚定的信仰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看到了佛法的真实不虚。
   比如今年NBA的几个强队,你说湖人强,我说骑士强,他说魔术强,都能列举一大堆理由,都能说出一番道理,但不会有最终结果的,怎么办?佛教徒的逻辑很简单: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赛场上见,高下立判!就是这么回事。
   “实修实证”与“世俗理论”的矛盾是一直困扰世人的问题。
但我觉得,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告诉了我们解决的办法。不过我要卖个关子,留点货,以后再说,呵呵。目前为止,“正确的悖论”的“个中三昧”只有您先自己品评了。记得一位老中医说过:如今中医之所以如此惨淡,并不是医术不精,而是习中医者道德沦丧,致使原本灵验的医方不再神奇!(确实,现在的中医还有几个是纯正的?)
   繁琐深邃的义理成为了多少希望深入经藏的佛教徒望而却步的鸿沟,这也是佛教不同于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只有一部经典的地方。普通佛教徒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精力、也没有足够的条件来阅读浩如烟海的“大藏经”。
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过去只有在大型图书馆和大寺院才能看到的大藏经,如今用一个1G的U盘就全装下了,这还不算,过去的僧人要想查阅一个问题往往是殚精竭虑、秉烛达旦,因为他们要在浩瀚的文献中找到自己需要的只言片语。我们现在幸运的多,我只需要在搜索栏里输入自由要找的内容,所有与之有关的东西都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古代的僧人不可能都有条件看全大藏经,在家居士更是如此,我们的幸运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从中我们也应该看到:古代的大德高僧真的很厉害,他们强悍的记忆力,超强的思维能力和坚韧的意志,真的是人类的一个个奇迹!
   这就是佛教的深邃,海洋和他比起来都显得浅薄了!
   但是,佛法无边,佛陀为适合各式各样的人,准备了无数的法门。虽然我们今生肯定无法学全佛法,但我们还可以“深入一门”,一样可以体会到“彼岸”的光明,因为所有的法门都是指向一个“彼岸”。
   我们应该学习什么法门,什么法门适合我们大众“一门深入”?
   且看下回分解********************************
********************************
第八节 您圆通吗?
  
   您觉得您自己“圆通”吗?

“圆通”这个词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意思是世出世间纵横无碍,获得大自在,六根互用,这就是圆通。我们不妨这样解释它:你从北边过来后能不能回到南边去?如何能就是圆通,如果不能就是不圆通。再比如说:你说了一句话,自己能不能自圆其说,如果能就是圆通,如果不能就是不圆通。更进步一说:你听见个声音,看见个东西,能不能剖析它的本质,并且不被他迷惑,如果能就是圆通,如果不能就是不圆通。
   “最初看山是山,再看山不是山,最后看山还是山”,能做到就是圆通,做不到就是不圆通。
   这就是圆通。
   有人会说:“这个‘圆通’怎么有点象‘圆滑’呀。”
   您要说起来,还真有点相同,都有个“圆”字不是,但其实这两个概念大相径庭,根不是一回事。
   因为“圆滑“是毫无原则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圆通”则是既有原则的“变通”。这两个概念绝对不能一概而论。
   咱们不妨举个例子:
   过去有兄弟三人,老父亲去世前说:“对门邻居与我们吵过架,以后两家不准往来。”恰巧,那一年闹旱灾,兄弟三人没东西吃了,要想活命只有向邻居去借粮。
   老大牢记父亲遗言,宁死也不去借粮食,最后活活饿死。
   老三来个“不告而取”,偷了人家的粮食,虽然活命却结怨更深。
   老二主动登门拜访,说明来意,愿意与邻居重归于好,并请借给自己粮食,答应日后双倍奉还。粮食借到了,老二活命了,日后 他果然双倍奉还了粮食,两家重归于好。
   这个故事中,老大是死脑筋钻牛角尖,老三是“圆滑”,老二才是“圆通”。     如果您还不明白,咱就借今喻古:马克思主义在苏联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武力夺取大城市是取得无产阶级革命的不二途径。于是乎,早期的中国***党照本全抄。结果呢,损失惨重,战果甚微。
   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肯定会迷惑,马克思主义难道在中国走不通?错了,不是走不通,是有的人不会“圆通”。
   毛泽东就是有“大智慧”的“圆通”高手,他清楚的看到“农村包围城市”在中国的光明前途,而实际上也正是这个符合中国国情的路线带领中国人民缔造了新中国。
   所以,马克思主义是好的,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也是好的,但是,绝不是说就要一成不变,永远照搬。
   世俗事情尚且如此,佛门之中号称“大智慧”,更是如此。
   您觉得自己够“圆通”吗?说实话,很多人认为自己是圆通,但其实他是“圆滑”。两个词只有一字之差,很难把握,但实际上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尤其是在佛教法理上。
   我本人就是这样,看过几本佛经后就唯恐别人认为我不圆通。
   虽然现在我尽量在改进,但还是免不了会出现:用宗下批判教下,用小乘去破大乘,说着“般若”忽然冒出来个“阿含”,谈着“法相”一会就拐到“法性”上去的场面。
在论述事理上,佛教基本是遵循“古印度的因明”来立论、破论和阐述的,“因明”简单的公式就是:“宗、因、喻”,“宗”就是“立论”,“因”就是“法义”,“喻”就是“事例”。简单的说:你的论点,你的论据,你的推理过程和依据的定理、定律、法律,以及你的结论,环环相扣,十分严密。
   违反了这个逻辑,别说普通人和你辩论,就算是孔明再世,玄奘复生也是辩不过你的,因为人家有规矩而你没有规矩。不过在正式的“辩经”中旁边的观众是绝对不允许你这样胡乱出牌的,大家一起哄你就直接拜拜了。
   说了这么半天您应该可以明白“圆通”大概含义了,您觉得自己“圆通”吗?
   如果您自认为自己很圆通,那恭喜您,咱们现在就可以一块去进行一场精神畅游,如果您不够圆通,也没关系,等什么时候您圆通了咱们再一块玩,这场游戏的大门随时向您敞开********************************
********************************
第九节 真实圆通

     其实我们上一篇说的圆通与佛教教义中的“真实圆通”比起来是小巫见大巫,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能够理解的圆通最多就是现实中的圆融无碍,而佛教中的“真实圆通”圆通竟然是“六根互用  

什么是六根互用呢?《大佛顶首楞严经》中说的明白“异舌蚊香,无木而视”,也就是:眼睛(眼根)能当耳朵(耳根)去听、能当鼻子(鼻根)去闻、能当舌头(舌根)去尝、也能当身体(身根)去感受;其他五个器官也一样拥有另外几个器官的功能。就是说,拥有“圆通的人他的任何一个器官都有其他器官所拥有的所有功能”。

   厉害吧,不可思议吧,觉得这不可信?您还别不信,真就有人证过圆通,还不是一个人,古往今来修学佛法的人修学圆通者层出不穷,得道者不在少数。  

   我随便举几个例子:明代憨山大师亲证耳根圆通,感受大光明藏。
   无数虔诚的佛教徒亲证念佛三昧.
   他们都是修学圆通的成就者和见证人。
   这么玄幻、这么神奇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您不妨跟我一块看个究竟。
   “圆通法门”是佛教的无上法门,是通向涅槃解脱的一条捷径,是千万劫来修道者欲求而求不得的妙法。
   这个法门出自号称“佛教百科全书”的《大佛顶首楞严经》,在这部经中,佛陀亲选了二十五位得道圣人,各自说出自己最初得道的方便法门,这二十五人每人一法,都是圆通法门,其中尤其以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最为优异。
   不过呢,佛陀也说了:从本质上讲这二十五位圆通大士所说的法门没有高低上下的区别,只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的法门更适合这个世界的众生罢了。也就是说:法无高下,只有对机不对机;药无优劣,只有对症不对症。
   咱们就着重来看与我们这个世界最有缘的“耳根圆通”和“念佛圆通”。
“耳根圆通”就是将外界的声音干扰全部排除出自己的听觉之外,静下心来,去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这个心不是我们的肉团心,而是深藏在你思维最里面的真心),当一个人的定力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他自然而然就会听到自己内心的声音,这时不要留恋这种声音,把这种声音当作耳旁风,一段时间之后,内心里的声音没有了,呈现出一片寂静,但你也不能被这种寂静迷惑,你要继续保持清醒,最后,当你破除了这种“寂静”的形态,宇宙人生的本来面目就展示在你的眼前了。
   观世音菩萨用这种方法超越了“世出世间”,洞彻了万法底源,获得了千变万化,拥有了千手千眼。所以观音大士才能随意的救度众生,彰显大慈大悲。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是“耳根圆通”,观世音就不能被称为观世音,他也无法随心所欲化度十方。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大势至菩萨的念佛圆通,念佛圆通的准则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用现在的话就是一心一意的不停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
   念到最后是怎样呢?能够获得“无生法忍”,这个功夫是只有“七地以上大菩萨”才有的修为。“七地菩萨”是什么概念呢?佛经中说:七地菩萨“尽真如际,名远行地”。
   看来念佛圆通也很厉害。
   这么厉害的法门真的存在?这简直比武侠小说里的武功秘籍厉害多了,干脆那些武林大侠不用去找武功秘籍了,直接练习圆通法门不就好了?
   嘿嘿,这么给您说吧,圆通法门比武功秘籍更难见到;而圆通法门您也别武断的说它就是无稽之谈,从科学教度还真能解释通;另外告诉您,咱说着很轻松,您去试试就知道实践起来有多难了,就算你知道了这个法门,真正练起来并不容易。
刚才已经说了,“圆通法门”出自《大佛顶首楞严经》,这不佛经本身就非同小可,还记得在前面提到的智凯大师吗?就是这样的一位大德高僧,为了看一眼《首楞严经》向西方足足拜了一十八年,直到圆寂也没能见到此经。因为这本佛经是天竺诸国的国宝,严禁外传,属于高度机密。后来一位梵僧叫“般喇密谛”,他本着济世救人的情怀,发愿要把此经带到中国,他把自己的胳膊生生剖开,将此经塞进肉里,然后缝合,这样才得以把梵文《首楞严经》带出国境。这位梵僧后来到了中国广州后遇到了被贬的宰相房融,房宰相是位虔诚的佛教徒,当他见到般喇密谛后,他也很希望一睹真经面貌,但是当般喇密谛从胳膊中取出《首楞严经》后却发现,梵文佛经已经模糊不堪,难以辨认,关键时刻,房融的女儿出了个主意,人奶可以将模糊的字复原。万般无奈,只有一试,结果竟然成功,《大佛顶首楞严经》上的字迹显现了出来,可以付诸翻译了。
   房融见到这本佛经后,由怀迪口述,他亲自润笔,将这本旷世奇书翻译问世,而这本佛经得以广泛流传同样历尽坎坷。
   就其过程来看,这本经典着实不比武林秘籍来得容易。我们现在可以看到这本经典,实在不应该忘记那些为了这本佛经历尽艰辛的前辈们。
   这本佛经如此重要,固然有它的道理,经历千余年长盛不衰也绝对不是偶然的,历代佛教徒将其奉为至宝,关于它的著作更是层出不穷。这一切如果要找一个原因的话,那只能是:这部佛经里面的法门和内容是可以得到证实的。 也就说,圆通法门是可以通过实际修行得到证实的。
所以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非议,甚至于望文生义、自以为是的武断结论,比如吕澂就写过一本书叫做《楞严百伪》,但是,这些言论无一例外的都遭到有一定修为的佛教徒的强烈反对。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果说是因为佛教徒迷信而产生的固执导致佛教徒将“佛经”都视为真经,那是荒谬的,佛教徒从来没有否认过伪佛经的存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伪经的口诛笔伐。那为什么佛教徒就偏偏对这本《首楞严经》如此偏爱,百般呵护呢?
   原因恐怕已经呼之欲出,因为佛教徒通过切身的修证感受到此经所说真实不虚,是绝对的真经,竟然是真经,虔诚信仰者自然不惜用鲜血和生命来捍卫他们的信仰。
   在这里我想说一件事情:为什么世人几乎都说“阿含诸部”是真经,而对大乘佛教相关经典的真实性提出这样和那样质疑;相反,佛教徒为什么对于“阿含诸部”的重视反而不如大乘佛教的相关经论(这个现象在中国尤为明显)。
   这个事情究其根源,就是世俗观念与宗教信仰者所处的层次不一样造成的冲突,这也是几乎所有宗教信仰与世俗观念难以相容的原因所在。我这么说,不是毫无根据的。
我们来看,“阿含诸部”是佛教经典早期集结的结果,属于“最接近真实的释迦牟尼”的经典,而大乘佛教相关经典则是龙树菩萨从一个叫“龙宫”的地方带出。世俗观念自然先入为主的去否定大乘佛教,而更愿意相信阿含诸部;但是,佛教徒通过对佛法的探讨修证,切实的感受到,大乘经典才是“了义经典”,才是佛陀对于宇宙真理的最高阐述。
   于是乎,世俗考证学与宗教信仰者的实修实证形成了矛盾。近代从日本兴起的“佛教考证学”就是这类矛盾的代表之一,他们完全从世俗考证学角度出发,以此来衡量佛经与佛法,而忽视了佛教真正的精髓:“以人为本”,这与重视自身修为的佛陀本意是背道而驰的。
   通过这件事情,我们不难看到,由于人类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所以造成了那些先知先觉的人所说的话与大多人的思维方式格格不入,也就造成了先驱者的悲哀。
   比如:一千年有人告诉你“天圆地方”,三百年前有人告诉你他能在天上飞翔,一百年前有人告诉你他到过月亮上。
   那个人在那个时代会遭受怎么样的待遇?
   可是,人们却往往不会这么想,人类更多的是“自己打倒一个统治者,然后自己再确立一个统治自己的人;自己革新了一种思想,却又将自己束缚在另一种思想之中”。
   佛经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已经告诉了人们“地圆学说”,就已经告诉了人们地球之外的世界有“星系”,也告诉了人们什么是微生物。
直到今天,更多人不愿接受佛教,认为那是迷信。人类更愿意相信能给自己带来“电视、手机、医疗、汽车”的科学。而佛经中虽然有一些说法得到了当代科学的证实,但是,更多的现象是如今的科学解释不了的。于是佛教徒说那是因为科学发展太有限,世俗人说那是因为佛经说的是迷信、是传说、是神话。
   谁对谁错咱暂且不论,我们只能说,佛教是客观存在的,而且信徒巨亿,源远流长,既然如此,咱们与其争论不休,还不如直接去领略一下她的别样风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你自己真正了解了,你才有能力判断她的对错与否。
   首先你要明白,“耳根圆通”与“念佛圆通”,包括“二十五圆通”,说到底都是一种“止观”功夫,说“止观”您不明白的话,“禅定”您总知道吧?“圆通法门”就是一种禅定功夫。
  只不过入定的门径不同,所有才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而一旦入了定,达到甚深“三摩地”,各种圆通最后证得的都是“六根互用”的境界。

所以说,圆通法门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有“正定”。什么是定力?说的通俗点,工作起来在办公室只坐一个小时就想着回家打麻将,开始神不守舍,坐立不安,这就是没有定力;一旦回到家,四个人围起来,打麻将成夜成夜不觉得累,这就是入了“定”,只不过这个定是“邪定”,你越定就越容易得“脑病、腰椎病、心血管病”等各种邪病,所以是“邪定”。
   什么是“正定”呢?这就与科学有联系了,根据科学发现,放松状态下来精深轻微集中的时候有利于人的内分泌和神经功能。
  具体说“耳根圆通”,此法门更绝,它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听闻”上,这就是它出类拔萃之处,《首楞严经》说的明白:“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伟大的专家们终于在不久前证实了听力对于人类智力、思维、记忆力的重要意义。虽然伟大的专家还没有完全将“耳根圆通”的奥秘用科学完全证实,但我们相信有一天他们一定会做到的。
  比起“耳根圆通”,“念佛圆通”就简单点,你不用想方设法去将自己的听觉关闭,你只需要把注意力尽可能的集中起来不停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足够了。
   但是,如果你就把这个法门理解为关起门来喊几嗓子佛号,唱几首佛曲,那可是大错特错了。这个法门看起来简单,而它恰恰是最不可思议的法门。
   所谓:今生不修念佛法门,如入金山空手而还。
   这句话绝对不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
   为什么文殊菩萨拣选圆通时,明选了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但对“念佛圆通”根本没有就没有相应的提示,也没有表露出任何赞扬的迹象。
   近代佛学大师,净土宗的十三祖印光大师告诉我们:文殊菩萨其实是暗选了大势至菩萨的“念佛法门”。
   印祖依着他的证量将《念佛圆通章》列入了净土五经之一。
   藕溢大师解释这个问题说:“子诚娑婆人也,知有娑婆而已,独不思娑婆而外,有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乎?耳根者,逗娑婆世界众生之机;念佛者,逗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众生之机也。耳根圆通,一方世界之圆通;念佛圆通,十方世界之圆通也。”
  这或许就是佛门的“真实圆通”。
   “真实圆通”体现出来的不仅是佛教的圆融智慧,更多的是无尽大悲的菩萨乘精神。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话题。
  
附:《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
********************************
第十节 无穷无尽的佛教世界
  
   世俗考证学认为佛陀说的经典就是阿含诸部,但实际上,根据佛教的说法,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说的第一部经典是纯粹的大乘经典,他的名字叫做《大方广佛华严经》。

   这部佛经在佛教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此经号称“万经之王”,是我国华严宗的立宗之本,法藏和尚曾为武则天演说此经,被整理为《华严金狮子章》,同时,此经又是法相宗的主要依据。
  这部佛经是佛陀为法身大士宣说的经典,一般的声闻弟子对于此经如痴如聋,根本听不懂。
这么看来,咱们凡夫恐怕也听不懂,那又未必,因为古代的圣人们听到佛陀的言论后,他们总是用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来证实佛陀说的话,如果他们自己内心无法感受到那种境界,那么他们就会相当迷惑。而我们现在连证实《华严经》境界的可能都没有,所有根本就不会迷惑,对以我们而言读《华严经》就是在读一部没有穷尽的玄幻经典,这样一来反而没有什么心里束缚了,摆脱了心里束缚,你就能发挥你最大的潜能,这就是“无招胜有招”。
   《华严经》又叫做《大方广佛华严经》,一个“大”字提纲挈领,表达出了这不佛经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一个“大”字了得,大到什么程度?我们不妨一起来看。
   《华严经》开篇上来就是浩瀚无垠的宇宙世界观,叫做“华藏世界观”,她是人类思想文明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总是听到佛门子弟挂在嘴边上说:“心包太虚、量周法界、普度众生、十方世界”,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胸襟?如果以世俗观点来理解,“普度众生”最多不过是“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十方世界”最多就是全世界,再理解深一点,也就是个全宇宙。
  嘿嘿,这些与我们的《华严经》比起来真的是小了,而且是太小了。有人会问:“全宇宙还小”?还有比这更大的吗?
   “华藏世界观”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世界无穷、宇宙无穷。“华藏世界”又称“莲花藏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毗卢遮那如来的常寂光土,什么是法身?什么是常寂光土?
   按照佛教说法,“法身”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佛有“二身”、“三身”之说,释迦牟尼佛在这个世界的乔达摩@悉达多是“化身”,卢舍那佛是释迦牟尼的“应身”,毗卢遮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法身”。
佛有四土: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无碍土、常寂光土。我们所处的娑婆世界是释迦牟尼佛的凡圣同居土,也叫“秽土”,华藏世界就是释迦牟尼的“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又称理性土,是全然断除根本无明之佛的依处,即妙觉究竟果佛所居之土,乃常住、寂灭、光明之佛土。
   其实从佛经来看,法身和常寂光土,这些概念原本不是用人类语言文字可以表达的境界,但佛陀为了使我们这个世界的人能够明白佛陀的境界,所以勉强用了个名词来命名它,这也是《法华经》中佛陀出世的本缘所至。
《华严经》描述此世界为须弥山微尘数之风轮所持,其最低之风轮称为平等住,最上之风轮,称为殊胜威光藏。最上之风轮能持香水海,其中有一大莲华,称为种种光明蕊香幢。莲华藏世界即在此大莲华之中,周围有金刚轮山围绕,其内大地皆由金刚所成,坚固不坏,清净平坦,无有高下,尚有世界海微尘数之庄严。又此大地中亦有不可说微尘数之香水海,一一香水海之周围有四天下,及微尘数香水河。诸河中间之地,悉以妙宝庄严,分布如天帝网。一一香水海中亦有不可说微尘数之世界种,一一世界种复有不可说微尘数之世界。莲华藏世界中央之香水海称为无边妙华光,由海中出大莲华,其上有称为普照十方之世界种。其中有二十重不可说微尘数之世界布列於其间。以此中央世界种为中心,共有一个世界种,罗列成如网之围罩,而构成世界网;各皆以众宝庄严,佛则出现于其中,众生亦充满其间。
   那里的菩萨随时都有金刚座,人们走在地上,地面随着你的动作柔软变化,十分舒适,毗卢遮那如来端坐在最上面的莲花座上,我们的娑婆世界是处于华藏世界第十三层,叫做“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
   华藏世界重重无尽,通达十方。
   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真实世界。也是他的法身世界。又称“娑婆净土”,除了我们熟悉的“西方阿弥陀净土”,“兜率天弥勒净土”,华藏世界也是古往今来许多佛教徒求生的去处。
   说到此处,估计有人会怀疑,这到底是神话小说还是真实存在世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这部佛经的出处。
  《华严经》并不是经藏集结的结果,而龙树菩萨从龙宫取出,他当时所记十万偈本身就不全,后来在流传过程中又有流失,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各个版本的《华严经》都不是全本。
   实事求是的讲,《华严经》中“三十三天世界观”和“毗卢遮那佛”所处的位置,与古印度传说是有一定关系的。在婆罗门教中,信奉的就是这种三十三天宇宙世界观。而他们的创世主“大梵天王”正是处于莲花藏世界毗卢遮那佛的位置。佛教是在继承这种学说。
   这么看来,所谓的华藏世界是虚无飘渺的啦?不是的,你如果用世俗考证学来皆是佛教那必将谬误百出,错的离谱。古人曾说:全本的《华严经》即使整个世界也装不下它。
   因为这部佛经真正要反映的不是表面的华藏世界,他真正要传达给人们的是“佛教的宇宙世界观”,那就是重重无尽,一粒沙含一佛国,一瞬间含永远,“诸法唯心造”。我们现在看到的《华严经》是娑婆华严,是释迦牟尼佛的法身界。
   其实要说起,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华严经》,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做自己心灵的主人,切身的感受和体会那重重无尽的玄妙,遗迹挣脱世间空间束缚的大自在。这就是《华严经》的精髓所在。
  毗卢遮那佛的华藏世界是我们的华藏世界,也是释迦牟尼的华藏世界。佛陀在告诉我们:世上没有造物主,每个人都可称为自己是世界和命运的主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身,都有自己的“常寂光土”。这才是真正的佛教“华藏世界观”。

   这就是佛教“诸法唯心造”的典型事例,也是佛教唯心学说的精髓所在。
只不过,佛教里所谓的“唯心”很神奇,它的“唯心”有时候竟然会体现的比“唯物”还要真实。人一提到唯心联想到的总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心动”这样的故事,其实,佛教有很多派别,有的侧重于揭示事物的性质,有的侧重于分析事物的面貌,虽然佛教归根结底是唯心的,但是,哲学范畴是绝对无法概括佛教教义的。唯物有时候真的不比唯心可靠。人们总喜欢信任自己眼前看到的,亲耳听到的,手中握住的,只有这样人们才会觉得安心。实际上,我们仔细想想,世上有什么是永恒的,又有哪些是不变的,有生就有死,有合就有离,有得必有失,今天的快乐会变成明日的痛苦。
这么说吧,比如你玩魔兽世界,总有一天这个游戏会离你远去。比如你喜欢洛杉矶湖人队,总有一天科比会老去,湖人也会陷入低谷。比如你爱的和爱你的人,总有一天他们会一个个离开你,或是你离开他们。你无法掌握这些,你也不懂得如何掌握这些,你只是在随波逐流,被命运捉弄。
   这就是所谓的“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所有的一切都有“成住坏灭”,谁也逃不了。佛陀自己也预言“佛教也有在这个世界灭亡的一天”。佛陀在入灭时示现的“枯荣双树”就是在说这个世界上最基本的规律。      以此来看,佛教的“唯心”绝对不是唯“思维、思想”学说,它是唯“真心”,用近代学佛泰斗太虚大师在《法相唯识学》一书中的总结来说:佛教是无我的唯心。
   我国著名的“贤首宗”就是依据《华严经》的宇宙世界观创立的。这个派别的理论是“十重玄门”,“理理无碍”“理事无碍”和“事事无碍”的“无尽缘起”理论。
   我们尤其应该注意的是:“贤首宗”不是“法性宗”,而是“法相宗”,也就是说,它不是一个以解“本质”为主的派别,而是一个彻彻底底的以解“事相”为主的派别,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华严经》在佛教徒眼中是真实不虚的。
   要说这个问题,就要看《华严经》中著名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典故。
善财同学是佛教界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他聪明好学,刻苦努力,为了早日毕业,进入更高学府,他遍访名师,修学佛法。“巧合的是”,他所修学的各个门派学说都在我们这个世界有实例可循,比如念佛法门、比如大悲法门、比如密宗。如果一个也就算了,可以下所有的都能得到现实的印证,这仅仅用“巧合”能够解释吗?看来这故事未必是空穴来风、无中生有。更不是简单的“解性”学说。
   这也是“贤首宗”得以立为“法相宗”的依据之一。
   《大华严经》的精髓是“一切唯心造”的唯心学说,而它体现出来的竟然是极具预见性的,对现实起到真实不虚的指导作用的唯物学说。佛教“无碍”发挥到了极致,体现了“佛法真实不虚”和“一切唯心造”的高度统一。
   据说,能完全读懂《大方广佛华严经》的人就能成佛。
   在浩瀚无垠的蓝天碧海中,你架起孤帆,任意遨游,感受着温暖的海风,体会着明媚的阳光。没有什么能阻止你,没有什么能成为你的羁绊。在这无边无际的海洋中,你是风口浪尖的弄潮儿,你自己不需要成为“天之骄子”,因为上天需要你的宠爱。待续。。。。。。转自:http://www.bskk.com/thread-197039-1-1.html

回复 |推荐给朋友 |转贴举报



2楼2011-07-05 22:50回复2楼

yoyo5189有有

南无阿弥陀佛,嗡……嘛咪叭弥吽!

回复

3楼2011-07-05 22:54回复3楼

儒医儒医

re:2楼

 

南无阿弥陀佛,嗡……嘛咪叭弥吽!

回复

4楼2011-07-05 22:57回复4楼

儒医儒医

 

南无阿弥陀佛

由于最近在给自己恶补佛教历史,故而看见了这位师兄的帖子,感觉写的还真不错,拿来随缘学习学习。

若有不对还望各位师兄慈悲提醒。

正如论坛中的师兄所言,作者粗线条的把整个佛教概论了一遍,虽不细致,但对于作者,这么年轻已有这样的感慨,儒医还是非常赞叹的,也愿作者将来能更进一步闻思修行,对佛教做出更如理如法的诠释,让更多的朋友能受益,儒医先有礼了。

感恩

回复

5楼2011-07-07 01:04回复5楼

儒医儒医

 

  第二章 人生真理
  
  
   在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恒河孕育的文明如同华夏文明一样蓬蓬勃勃。我们熟知的春秋百家争鸣的时期,古印度人也为了寻找宇宙人生的真理而不懈的探索和论证。

如果按照现代制度来判定那个时候的印度,他们也是属于奴隶制社会,而他们的社会一大特色就是“种姓制度”,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前面已经简略的介绍过古印度的四种姓制度,这里补充一下。还有一个职业,叫做“沙门”简单来说,我们现在熟知的“沙门”大多出自佛典,您稍微留意就会发现在佛典中有很多类似于“沙门、婆罗门等”这样的句式,在现在,沙门已经成为了佛教的专用名词,代指“比丘”,也就是出家人“和尚”。然而,根据历史学家的论证,“沙门”这个职业实际在佛教出现之前已经存在,他们基本是指那些不同于婆罗门教义的出家人。在古印度,沙门的位置是排在婆罗门之后的,古印度婆罗门书籍中提到沙门都是用“婆罗门、沙门”的句式,而佛教兴起后,就变成了“沙门、婆罗门”的句式。

   由此可见,沙门职业是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就客观存在的,并不单单指出家的佛教徒。
   对于人生真理的阐述,古印度大概分为这么几种,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挂一漏万,以偏概全:

婆罗门教:信奉梵天创世说,以“四韦陀典”作为根本论典,他们认为,大梵天王是创造一切的本源,大梵天王居住在梵天,位于天界的最高层,这种“神创论”与现在很盛行的一个教派类似,但是,古印度人的智商是很高的,两千五百年的他们都已经意识到立一个太牛逼的人物容易出现BUG,于是,他们并不是独信奉大梵天王,而是又立了几个足以和大梵天王并驾齐驱的牛逼人物,虽然他们也都是梵王创造的,但梵王只会造而不会管,于是类似于“显婆”这样的BOSS就出现了,显婆何许人也?他是居住在第六天,梵王创造他主抓破坏工作,但梵王最后却控制不了他,以至于让他占掉了自己的一个头(梵王本有五头,后来只有四个,那个缺少的就是被显婆所斩),婆罗门寺院很多都供奉显婆,可见婆罗门似乎不是单存的一神教,有点多神教的味道。这样或许可以让“一神教”的BUG很好的被弥补,但是,这并不能动摇婆罗门教“梵天创世”的根本理论。

   婆罗门在政治上享有极高特权,这就是古印度政教合一的集中体现,也正是因此,古印度的宗教论战远比中国激烈多,因为各个宗派之间的论战直接关系到这个宗派的前途和既得利益,直接关系到当事人的权利以至于身家性命。无怪乎古印度有如此严密精微的辩论方法,每一场论战和争斗几乎都是在以命相搏,怎能不险象环生,当事人又怎能当做儿戏?

比如古印度的“因明”学,它属于“五明”之一,是古印度通用的辩论准则,我国玄奘大师在详细系统的介绍过古印度的这种学说。释迦牟尼佛在出家之前,他就受过“五明”高手的严格系统的教育,佛典称悉达多太子出家前精通了全部“五明”,当然,自然也精通“因明”学。所以在后来释迦牟尼成佛后,他宣讲的经典都有明显的“因明”学痕迹,这与他出家前接受的教育以及古印度当时的环境都是息息相关的。

   由于婆罗门教的堕落和腐朽,导致佛教对于婆罗门教可谓是不遗余力的批判,在佛典中,佛陀往往引用婆罗门当做反面教材,佛陀的两个主要“配角”舍利弗、目犍连也都是出身婆罗门。

  外道六师:对于古印度的“外道”,我只举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

(1)顺世外道,印度古代唯物主义派别,这个教派认为:世界的基础是物质,构成物质的原素(大)是地、水、风、火四大。一切有情识的生物都由“四大”和合而生。认为物质原素不断运动,具有内在的力量,从而否定了神和其它的原因。顺世论在社会伦理方面主张种姓平等,反对轮回业报、祭祀苦行,指出幸福既不在天堂,也不在来世,而在今生。因此佛教称他们为“现世涅论”。这个派别从古代到中世纪一直在广大人民中流行。

    (2)耆那教,耆那教的真正创立者是与佛陀同时代的筏驮摩那,号称大雄。大雄建立了一套修持理论和实践,这个派别在佛教兴起时代十分活跃,它一方面反对婆罗门教,另一方面与佛教也保持着相当的距离。

    (3)邪命外道,生活派的梵文原意为“严格遵守生活法的规定者”,汉译佛经称为邪命外道。这个教派认为: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受命运支配着的,在命运的锁链中,任何人的意志都是无能为力的,伦理道德也是没有意义的。

     (4)不可知论派。据佛经记载,佛陀的两个大弟子舍利佛和大目连原先都是此教的门徒,后皈依佛教。这个派别宣扬得是一种怀疑论或不可知论,认为对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及其真理都是不可遽然断言的。

根据佛典记载,佛陀曾被六是外道诘难,非要用神通和佛陀一较高下,我们都知道,佛教是反对使用神通的,因为佛教认为神通只是一些修行的副产品,过分使用和依赖神通会遭到惨烈的报应,所以佛陀拒绝了他们,选择了忍耐。无奈“树欲静而风不止”,外道六师穷追猛打,表示佛陀如果不应战就代表佛教教义的错误。无奈之下,佛陀被迫用神通与六师外道对战,结果六师外道大败亏负,心服口服,表示从此以后不再与佛陀为敌,当场就有许多外道弟子皈依佛门。

我要说的是,不管以上记载是真是假,是夸张还是事实,它们最终都毫无疑问的表明:佛教创立之初宣扬的“众生平等”理论,与婆罗门教的“梵天创世说”是针锋相对的,两者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同时与“六师外道”为代表的其他教派也有着各种各样的争斗。释迦牟尼佛孤身证道、开阐大教,是顶着巨大压力,面临着生死考验的。佛教的创立非大智慧、大力量、大福德者不能为。从记载可以看出,佛教从创建到确立可谓历尽艰辛、饱受磨难。我觉得甚至用“血肉横飞、惨不忍睹”来形容都不为过。

   所以,把释迦牟尼佛创立佛教归结为一种“自立为王、万代千秋为目的”的想法是十分荒谬可笑的。

   既然不是因为个人的私欲,还有什么原因可以上一国太子舍弃王位,出家苦行呢?悉达多太子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成就感满吗?或是真的就如现代世俗观念那样“由于婆罗门教与刹帝利在政治上的矛盾导致刹帝利出身的悉达多另觅出路”?

   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想首先应该参阅佛经,我们看看第一手的资料是如何解释悉达多出家的原因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本怀。

   《佛本行经》中说的很明白:悉达多太子看到了世间生死无常、一切皆苦,于是迫切的希望找到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找到彻底解决人生之苦的途径,换句话说:年轻的悉达多太子寻找的是亿万年来人类一直在探索和寻找的“终极真理”。

  什么是真理?

    “瑜伽真实义品”把真理叫做真实,分为四大类,称为四种真实:

    一、世间极成真实──是指随类随俗的常识真实,这又分为两类:一是世间非人类所以为的真实,二是世间人类从自然及习惯中所幻觉的真实。

    二、道理极成真实──是指学术家从研究推演中所得的学理真实,这又分为四类:一是科学家由实验所得的真实,二是哲学家由思辨所得的真实,三是神教者从神契信仰中所得的真实,四是心(定)教者从静坐修养等所得的真实。

    三、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是指出世圣者以解脱智所证的真实,这又分为二类:一是小乘圣者声闻及缘觉所证的我空真实,二是大乘圣者所证一分我空的真实。

    四、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是指大乘圣者正遍知觉所证的法空真实,这又分为二类:一是菩萨分证的法空真实,二是佛陀满证的法空真实。

   佛教绝不武断,也绝不轻易地否定他人的真理,只是把各种真理,分成了类别与等级,各还各的本来地位,各存各的应有价值。

     以上所举的四种真实,在佛教徒的心目中,可以承认它们都是真理,只是有著高下轻重的分别而已。

   而悉达多太子追求的真理是属于那个最终的“满证的法空真实”。

   我个人觉得,对于“最终究竟”的描述,“真实”比“真理”更准确,因为“真实”不仅仅是真正的道理,而是“实实在在的受用”。

   这个“真理”(真实)不但可以解决所有的痛苦和问题,也是古印度那个思想大爆炸的大环境下迫切需要的,甚至可以说,也是全人类希望得到的。《法华经》中对于佛陀成佛后的举世震惊进行了不可思议的描述:十方三世一切大梵天王都来劝请佛陀,无比壮观和绚丽。

   寻找“最终真理”应该就是悉达多太子出家的原因,后来佛教把这种追求“真理”,来帮助自己和世人脱离苦海的心叫做“菩提心”,并说这种“心”是成佛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

   我不想,也不敢用我现在的理解能力去对古圣先贤妄自揣测,悉达多太子当时的具体思维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是,我丝毫不怀疑世界上有这么一类人,这么一类愿意为了自己心中的“真理”而舍弃一切的人。

   那么我们的悉达多太子最终是否成功了,他能够开启给予万物光明的那扇大门吗?且看我们下回分解。

***************************
***************************


第三章 从悉达多到释迦牟尼

  第一节 太子圣诞
  
我们都知道“玉皇大帝”,在大约两千五百万年前,玉皇大帝居住的天界上面的一层天,有个“超级天人”决定下凡。为什么说他是“超级天人”?因为那个时候他虽然持得是“天界身份证”,但实际上他拥有“前宇宙觉悟者”颁发给他的“候补觉悟者”资格证书,他此次下凡的目的就是要将“候补”两字去掉,他要成为“觉悟者”。所以其他的天人对他可谓心服口服,虔诚礼拜。

  单就他下凡的路上,就有无数天界高级领导为他铺路、供养、赞叹、甚至于弯下身子供他驱驰,并愿意当牛做马服侍于他。

   这位超级天人当时已经不受“投胎管理部”的管辖,他有“自主降生”权。他用他神通观察了许久,最终决定,他要降生在我们地球的古印度,北方,迦比罗卫国的净饭王家中,摩耶夫人将做他的母亲。选择这个时间、这个星球的这个国家、这一家庭、这对夫妇降生当然是有道理的。

   因为,佛典认为印度这个地方处于阎浮提世界(地球)最中央,而迦比罗卫国是古印度诸国中最蒸蒸日上的一国,净饭王夫妻是人所共赞的君主夫妇。

   所以,超级天人的选择是十分严格的。

   与此同时的太阳系地球人间,迦比罗卫国的净饭王乐善好施、仁慈威严,深受国人爱戴,迦比罗卫和释迦族正值鼎盛,威势无比。唯一的遗憾是:净饭王夫妻年近半百,却膝下无子。
   在权杖传承上,古印度人和中国还是有很大相似之处的,净饭王夫妇发愁了。可即使如此,净饭王也没有另觅新欢,而是恪守着一夫一妻的制度,清心寡欲。

“好人有好报”,正当夫妻二人认为必将后继无人的时候,净饭王的妻子摩耶夫人忽然做了个梦,他梦到“一头六牙白象载着一位金人”飞入了自己腹中,于是便怀有了身孕。在古印度,“白象”是吉祥的象征,迦比罗卫的国人十分欣喜的听到王后有喜了,纷纷来到王宫道贺,并且都怀着憧憬的心情等待这位坐着六牙白象来到人间的孩子的降生。

   十月住胎,那个孩子顺利降生,他从母亲右肋出胎,小太子连走七步,结果“七步莲花”,他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发出狮子吼:“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这个孩子生下后具备三十二种大人福相,净饭王请德高望重的苦行仙人阿私陀仙为太子相面占卜。这位一百多岁的老仙人也有意思,他看过小太子后没咋滴自己先嚎啕大哭起来,净饭王就问:您哭什么呀?

   老仙人说:这个孩子天生具备三十二种大人福相,如果在家称王必定做万劫难见的转轮圣王;如果出家修行,必定成“佛”。可惜我年事已高,无法亲耳聆听佛陀教诲,这才悲痛的哭泣。

   老仙人这么失态有原因吗?我们不妨来看上面一段话中出现的四个名词:

三十二相:足下平满相、足下轮形相、手指细长相、足跟广平相、指间缦网相、手足柔软相、足趺高满相、腨如鹿王相、垂手过膝相、象马阴藏相、身广长等相、身毛上靡相、一毛一孔相、身色金黄相、身放光明相、皮肤润泽相、七处隆满相、两腋充满相、上身如狮相、身形端直相、两肩圆满相、牙齿有四十相、牙齿紧密相、牙齿齐白相、两颊隆满相、常得上味相、舌广而长相、声如梵王相、目绀青色相、眼睫如牛王相、顶上肉髻相、眉间白毫相

劫:人寿由最初的八万四千岁起,每过一百年减一岁,减至十岁止,再由十岁起每过一百年增一岁,增至原来的八万四千岁,这样一减一增,为一小劫。以数学方式来计算,一小劫等于(84000-10)x 100 x 2 即1679.8万年。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中劫为一大劫。

   转轮圣王:意即旋转轮宝之王。王拥有七宝(轮、象、马、珠、女、居士、主兵臣),具足四德(长寿、无疾病、容貌出色、宝藏丰富),统一须弥四洲,以正法御世,其国土丰饶,人民和乐。是古印度时代的理想王,分为金银铜铁四种。

   佛:意译觉者、知者、觉。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

   单通过用在太子身上的四个名词,就可见小太子天赋异禀,超尘脱俗,并世无匹,难怪老仙人对一个小孩子如此尊重。他看出了这个孩子的前世今生,这个孩子就是前面提到的那位“超级天人”,持有“候补觉悟者”资格证的人。

净饭王听到自己的儿子是这样的人不禁喜忧参半,他喜的是儿子如果继承王位就是传说中的转轮圣王,那么释迦族必定千秋万代,绵绵流长,迦比罗卫国一定能开疆拓土,光耀万古。忧的是如果这个孩子出家,那么谁来继承我的王位,而且从老仙人的预测来看,这个孩子出家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自此开始,净饭王就订了计划,阻止儿子出家。

   他请婆罗门高人为儿子取名为“乔达摩@悉达多”,意思是“一切吉祥”。

   关于悉达多太子入胎、出生的记载,在佛经中表现出来的,多为现代我们这个时代的人难以理解的事情。这大概与古印度那“酷毙”的文明或多或少的有联系。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深究那个美丽故事的真实程度,因为对于社会、科学发展到这个地步的现代人来说,那已经没有意义了。

   在这里我只想说明两点:

一、在佛经中太子“白象入腹”的传说放在中国,那么一定是另外一个版本,虽然这样的假设毫无意义,因为释迦牟尼佛不会在这个时间空间里连续两次成佛的,但我要说的是,古印度人将“白象”当做十分吉祥的象征,这也是为什么佛母摩耶夫人会梦到“白象”的原因,那么如果悉达多太子当时选的是一位中国母亲,她梦到的一定是麒麟、凤凰、龙之类的瑞兽载着菩萨入胎的。

   这就是“三界唯心”的理论,你不能说“因为我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我就认定无论何时何地佛陀的入胎之相一定是坐着‘白象’来的,这是千古不变的事情,不可能有其他的瑞兽”。

  您要这么说我不和您辩,因为我也没亲眼见过其他“补处菩萨”是怎么示现的,我只能说:“佛经一定要看,但不能看傻了,别死在佛经里”。

   二、太子降生后所说的“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这句话如何理解。从日后佛教的教义来看,这个“唯我独尊”的“我”,绝对不是单指释迦牟尼自己,这里的“我”应该是指所有“有情众生”,也就是佛陀始终是“以人为本”。

   这里还要在絮叨一下,什么是“众生”,什么是“有情众生”?佛教指一要有生命的东西。有时专指人和动物。

在佛教教义里面,对于“有情”“无情”和“佛性”的争论很多,比如法相宗就是绝对的“有情才能成佛,无情不可能成佛”,而禅宗在这一点上态度比较模糊,根据《六祖坛经》来看是“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地亦无生”的态度,但是历代禅宗大师的公案却又说了很多无情之物有佛性的观点,比如“一花一树皆有佛性”。而我国的天台宗则说“一切万物皆有佛性”。

   这个问题在以后我还会详细论述,在此只做介绍,我们在此只需要了解:这段故事要表达的是“佛陀从他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是始终如一的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的,他日后出家苦苦追寻真理的原因也是因为对于‘生命’的关怀”。

   所以,不要说轻易的下断言,说:“佛教是消极避世的,是自我麻痹的”,这样的观点都是妄自揣测罢了。

   闲话少叙,书归正文

有人笑就有人哭,有人欢喜就有人哀愁,这是人类历史无法摆脱的事情。悉达多毕竟是人,伴随着他的出世,虽然大多数人是开心的,但毕竟还是有少数人是不开心的。这少数不开心的人中就有一个叫做“提婆达多”的人,他是一个提到释迦牟尼就不得不说的人,是一个被记载贬低的人,是一个不应该被历史忽略的人。

  提婆达多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二节 天纵奇才
  
悉达多太子接受了当时古印度最先进的(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十分先进的)的教育。当时最知名的教授轮番对悉达多进行全方位的传授。根据佛典记载,悉达多太子博闻强记、才思敏捷、举一反三、聪慧过人,他仅仅用数年时间就把从“小学到大学再到博士”的全部内容攻完,最后就连他那些教他的老师,那些来自全印度最知名的婆罗门、刹帝利学者们纷纷表示:“悉达多太子是天纵奇才,我们教不了他了。”我们要注意一点,当时婆罗门有一部经典叫做《五明》,这本书中的内容几乎涵盖了当是古印度的所有生活和学问。所以悉达多结业时他精通的不止是我们理解的文化,还有当时的科学技术以及医术、艺术、工匠、军事、政治、经济、宗教等等等。

换句话说,悉达多太子在幼年时候就完全精通了世间一切理论,对于这一点,我不武断的下定语是事实求是还夸大其词,我只能说:从日后成佛的释迦牟尼所说的经典来看,佛陀可以完美的运用古因明学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以及他对世间万事万物精微深邃的分析来看,至少说明,佛陀对于婆罗门的基本教义和理论是了如指掌的。

   天才少年不满足于“文”,他还要习“武”。据说,净饭王为悉达多请来了当时古印度最厉害的武术家教给太子武艺,仅仅数年,悉达多尽得师传,武艺绝伦。

   看到此处,熟悉中国古代史的朋友或许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位太子与中国历史上很多伟大君主如此相似?在我们的二十四史中,对于有所作为的君主往往伴随着“才思敏捷、手格猛兽”之类的记载,好像那些伟大人物都一定比我们普通人多只手似的。

  “个人崇拜”的时代是愚昧可怕的,而完全否定英雄的时代也未必就是先进的。有的人天生就是要干一番事业的,有的人天生就是烂泥扶不上墙,这种差别确实存在的,你千万不要不承认这种差别。

  而对于悉达多现象,我觉得只能用“天才”来解释,因为我实在找不出一个理由可以解释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拿了N个博士生结业证,还捎带夺了个重量级拳王的金腰带。

   关于人性之初是怎样的,古往今来有太多的说法:有性善论、有性恶论、有不善不恶论。
   其实人与人不一样,不同的人在他生下来的时候都是与众不同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所以“人性之初的善恶”是因人而异的,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基调。

   而从悉达多太子的先天条件来看,他就是典型的“天资超越”的实例。

   但是,但是,但是。

   我们必须明白,佛教从来不认为有什么是一成不的,世界上没有“注定”,人的命运掌握在人自己手中。

   后天的环境和个人努力在很大程度上会改变一个人,所以,天才如果不努力也会平庸,蠢人如果努力未必就没有出头的一天。这就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龙生龙、凤生凤”后边还有句话:“王侯将相本无种”。

   如果悉达多太子出家后只依靠自己的天赋,没有吃苦中苦的意志,没有一往无前的精神,那么他最多就是个出家得道的“仙人”,绝对成不了后来那个在人类历史上光芒万丈的“释迦牟尼”。
   也正是这一切,造就了佛教的“宿命论”和“众生平等”的统一,“唯一真理”和“辩证思维”的统一,“坚持正法”和“随缘入世”的统一,“深信”而不“迷信”,“以人为本”的一代时教。

   从释迦牟尼成佛的整个历程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绝对不承认宿命论,命运掌握在人们自己手中。

   但是,但是,但是。

   佛教之所以与众不同,甚深难解,肯定不是简单的用“对立统一”就能解释的,有一点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而无法用言语来解释的那一点恰恰就是佛教的精髓。

   爱迪生有句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这句话我们应该耳熟能详。

   但您知道吗?这句话被人断章取义了,您听到的上面那句话只是前半句,爱迪生后边还有半句话是:“而那1%的灵感恰恰是成功的关键”。

   爱迪生说的那“1%的灵感”虽然还远远不是佛教的终极真理,但它基本上指向了那个方向。它指向了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那一点,那是创造万物的源泉,是宇宙本源的光芒。

   而佛教妙就妙在,世人以为只有天才才有的那“1%”,佛教却认为人人都有,不但人人都有,而且连猫狗也有。

   其实我码这些字的目的之一也就是为了要说明这一点。我会尽量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尝试着表达它,虽然我也只是推测她的样子。

   插叙完毕,书归正文。

   不管对于悉达多太子青年学习生涯的那段记载是事实还是杜撰,或是两者都有那么一点,我们只需要明白:乔达摩@悉达多作为一个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人,在他年轻时候,就取得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绩,它就如同冉冉升起的太阳,令人充满期待,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即将成年的悉达多太子并非没有竞争对手,上一篇提到的,他的堂弟提婆达多就是与悉达多一同成长的,他在释迦族内未必就没有威信。

   比如,佛经说当年轻的太子和皇子、王子们要过城门时,有一头大象站在城门口,拦住了这些“贵族子弟”的去路。提婆达多看到后二话不说,一拳把大象打死了。而悉达多太子却把死象甩到了半空,那象落下来后又活了。人都称赞悉达多好神力,而且慈悲。

  还有一次净饭王命王子们比较武艺,提婆达多一箭射穿了铜锣,而悉达多太子一箭连贯九面铜锣,威震全场。

    这些故事的真假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可以清楚的体会到:释迦族内提婆达多始终在与悉达多竞争。

   佛典解释说:提婆达多妒忌悉达多太子。我认为这个说法基本正确。

试想,如果没有悉达多的出生,那么释迦族将来的领袖很可能就是净饭王的侄子、白饭王的儿子“提婆达多”。提婆达多作为释迦族内,仅次于悉达多的杰出青年,这样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日后提婆达多出家、分裂僧团、谋杀佛陀,不是没有原因的,而追根溯源,两人从生下来就注定了激烈的矛盾。

   提婆达多曾说自己有三十种大人福相,虽然那个典故的目的是为了丑化提婆达多,说他为了捏造自己有三十二种大人福相,而自残来捏造另外两相,最终搞了个灰头土脸。但是,这也恰恰说明,提婆达多无论是在早期的释迦族内还是在后期的僧团内,都是有相当高的威信和人气的。

   季羡林先生对于提婆达多的问题曾有过专文论述,他引用玄奘大师的记载,认为:提婆达多的影响可以延续到千余年,绝非泛泛之辈。

   总之,这个提婆达多如果单从佛经上一味“古文翻译”,那么他必然就像早期红色电影里面的日军和国民党,我们这边的主力部队刚一到,冲锋号一吹,就会立刻溃不成军,落荒而逃。

   实际情况绝非如此简单,所以,还是那句话,“智信而不盲信,正信而不迷信”的去修学佛法,才符合佛陀本怀。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三节 生老病死

   悉达多太子从出生时候就被仙人预言会出家修道,净饭王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费尽心思,为悉达多造就了辉煌奢华的宫殿,配备美丽动人的侍女,还有锦衣玉食,他希望这东西可以让悉达多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从而不产生出家的念头。

   这种策略在悉达多青少年时期是有一定效果的,也或许是因为悉达多当时正在努力学习婆罗门知识,所以就没有生出出家的念头。

   但是,宿命的召唤来了。

   悉达多太子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皇宫里,终于有一天,在车匿的陪同下,悉达多离开了皇宫,到城中了解风俗民情。

   净饭王没有想到,车匿也没有想到,包括悉达多自己也不会想到。正是这次出巡,造就了人类历史上一位不世出的伟大人物。

  长话短说。

   在城中巡查期间,悉达多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见到了人类最基本四样形态“生老病死”,这四样直到如今仍是人类无法摆脱的,可以说是人类产生痛苦的最基本形式。

   敏感的悉达多面对“生老病死”有了更深层的思考:人类有这么多痛苦,怎么才能解决这些痛苦?

   一个简单的思考,您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是“发菩提心”。

  他首先准确的感受到了人类的“苦”,由此引发对于全人类的悲悯,进而想到要去寻找解决人类痛苦的方法,希望寻找到“最终的真实”。这就是成佛必须具备的第一步“发菩提心”。

   您有过类似思考吗?

   年轻的悉达多太子有了这样的思考,那么剩下的就顺理成章了。

   早在他出生的时候,阿私陀仙就预言说:太子不能看到“生老病死”,一旦看到必定出家。

   看来老仙人的预言即将应验。

   但是,净饭王怎么甘心让自己最杰出的儿子这样的离开自己。

  人就是这样,首先他相信预言,但是他又竭尽所能的避免语言的发生,这本身就是个矛盾。这就如同人们求神问卜,如果结果不错还好说,如果结果不如意的话,人们往往希望用各种方式去改变这个事情。你仔细想想这个逻辑关系,是不是很有意思?

   净饭王怎么办呢?他决定为悉达多举办婚事,希望用家庭来锁住悉达多的心。

我们前面说过,释迦一族当时正值鼎盛,迦比罗卫国国力强大,这样的一个族群,这样的一个国家的未来继承人娶妻当然不是一件小事。净饭王最终为悉达多太子选择了耶输陀罗公主。她是天臂城主善觉王的长女,这位公主美丽端庄,聪明贤惠,当时有七个古印度城邦的王子求娶她,她都没有同意,最终耶输陀罗公主选择了我们的悉达多太子做自己的丈夫。不久,他们夫妻还有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叫“罗睺罗”。

   按道理来说,“洞房花烛夜”乃是人生四大喜的第一位,喜得贵子也是莫大欢喜事,而且根据佛经记载,悉达多另有数名美丽的嫔妃和百余名采女,但悉达多偏偏对于这样美满的家庭和显赫的地位没有任何留恋,他最终选择了出家。

   我们不能用我们的一厢情愿去揣测另外的人,尤其是一位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篇章的人。如果你是在理解不了,我不放给你这样的解释:在悉达多成亲的早几年,太子并没有立刻出家,但是,他越来越沉默寡言,郁郁寡欢。

   直到有一天晚上,一次宴会过后,他看到平时美丽的侍女、恭谨的奴仆、端正的臣下,一个个喝的烂醉如泥,地上是恶心的呕吐物,平常端庄的人如今打着呼噜,口中流着口水,美丽的皇宫中散发着令人作呕的气味。

  悉达多太子再也待不下去了,他清清楚楚的认识到:这个看似美好的世界,其实是很肮脏的!

   我们的太子下定了决心:我去寻找宇宙人生的真实,找到解脱痛苦的方法。他舍弃了王位,舍弃了妻儿,舍弃了荣华富贵和“万古一帝”。他决定出家!

   关于悉达多太子出家的原因,历来有很多学者和专家进行了考证,他们至今得出的结论基本是:悉达多太子因为出生在一个共和制度的小城邦,又因为对于婆罗门教的疑惑和不满,所以在古印度崇尚出家的背景下,断然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我觉得这种观点实际是在“隔靴搔痒”,说了等于不说。我们暂且不论这种观点的对错,单就悉达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而言,这种观点真的太肤浅了。

一个人处于社会的上流,从小养尊处优,而且聪明绝顶,身强力壮,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促成他的“厌世”思想。早在他出生的时候,就有占卜师预测他可能出家修道,他的父亲净饭王很担心这一点(因为他当时老来得子,而且只有悉达多一个孩子),后来悉达多出家,他的父亲气急败坏,所以从小净饭王灌输给悉达多的也一定是“宏图霸业、千秋万代”这些思想,而释迦族是属于查地理种姓,掌管军事政治,往上查三代也没有宗教背景,属于“根红苗正”,也就说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上,悉达多没有任何理由会萌生出“出家”的念头。

   虽然当时古印度出家的风尚流行,但是,这种风尚真的就能强大过“人欲”和“环境”吗?一种风尚可以强大到足以让一个人去做“先天”和“后天”绝对不会去做的事情吗?

   比如说:现在周杰伦的歌很流行,但有的人偏偏就不喜欢他的歌。更何况如果是一个六十岁的人,天生就不喜欢听歌,一辈子中偶尔听一首歌还都是革命歌曲,他可能喜欢周董的歌吗?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偏偏这种低概率事件就发生了,悉达多太子出家了!人们总喜欢有了结论找答案,从事情的结果倒着找出事情的原因,实在找不到就随便按一个怎么说都有理的理由。

   我觉得与其如费尽心思的这样做无用功,还不如踏踏实实的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世界上是不是还有另外的活法?

   悉达多太子要想出家,他必须先要走出皇宫,但是,这第一步他就很难做到,因为皇宫戒备森严,即使是太子也不是想出就出,更何况父王如果知道他是想出家,也是不会允许他的。

   悉达多太子最终选择了“越城出家”,佛典记载他是被一匹马从空中带着飞出城外的,美丽的传说正如古印度的文明一样令人赏心悦目。

   这件事情未必都是假的,因为当悉达多太子逃出皇宫后,牵马的人受到了净饭王严厉的斥责,看来太子出城的事情应该与马是有很大关系的。

   如果您实在不愿意相信飞马的存在,那么你只需要了解:“悉达多太子主动舍弃王位和富贵,冲破重重阻隔,出家苦行去寻找真理”就足够了。

   年轻的太子徒步走进了山林,寻找那“遥远”的真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复

6楼2011-07-08 00:02回复6楼

儒医儒医

 

第四节 寻师访道
  
   年轻的太子进入山林后,缓步前行。古印度人选择僻静的地方修行,往往是深山密林,雪山险峰。悉达多太子正是走着这样的道路。

在路上,他碰到一个沙门,太子将自己身上价值连城的衣物给了那沙门,并换来了那个沙门的一袭僧衣,并剃了度。悉达多太子现出了僧相。远远望去,高大威猛的太子如同丈二金刚一般端正威严,细细看来,那威德赫赫的三十二种大人福相令人敬畏钦佩,但是,太子身上并没有高不可攀的气息,他的双目是那么的清澈明亮,闪烁着智慧和慈悲的光芒。

   悉达多按照沙门的习俗,沿路乞讨,一直来到摩羯陀国的都城王舍城,那里的人民听说迦比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舍弃王位出家修行到了这里,纷纷前来瞻仰。

   摩羯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也听说了远近闻名的悉达多太子的到来,它也前去瞻仰尊荣,不看则已,一看之下,他立刻被悉达多的巍巍德相折服。

   他主动上前:“尊贵的太子,您的相貌如同转轮圣王一样威严,你为什么要舍弃王位呢?”

   悉达多微笑答道:“我为了寻找人生真理,度脱众生。”

   频王佩服道:“了不起的圣者,我深深被你征服,我愿意为你征战,你指向哪里我就打向哪里,为你打下大大的疆土。”

   悉达多道:“我舍弃了王位,怎么还会在意功名疆土呢,你只要治理好你的国度,让百姓安居就是最好的善行。”

   频王又请悉达多留在国内,悉达多也拒绝了。

   频王最后叹息道:“非凡的太子,祝愿你早日成佛,将来来度我。”

   悉达多答应了他:“如果我能成功,一定来度你。”

   悉达多告辞了频王,继续前往印度北部的修行山林里。

  在树林深处,有很多修行者进行着着各种各样的苦行,他们有的把身体倒挂在树上,有的人投火自尽,有的人跳水自溺,有的人崇拜太阳,有的人全身涂满灰炭,有的人赤身裸体,有的人绝食静坐,甚至有人一生不言不语。

悉达多太子面对这些苦行者,他发出了感叹:“如果跳水可以洗脱自己的罪过,那么水中的鱼应该是最清净的,如果崇拜火可以解脱,那么扑向火焰的飞蛾也可以得到解脱,如果赤身裸体可以解脱,那么畜生们都是圣人,如果绝食可以解脱,那么人们就不需要食物……”总之,聪明的悉达多完全否认了这种极端的苦行,认为这样得不到最终真理。

   苦行者反驳道:“年轻人,你是不是因为怕苦才这么说呀?”

   悉达多微笑道:“我主动舍弃王位,来寻找真理,哪有怕的道理,我只是认为众位的修行方式有问题,还请各位三思。”

   那些外道也觉得自己的修行的方法有些问题,他们纷纷表示:“如果太子您证得圣果,别忘了来度我们。”

   太子告别了外道,前去寻找当时声名赫赫的一位仙人“迦兰仙人”,这位仙人据说已经百余岁,道德学问十分了得,并号称证得五大神通,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个“大神官”。

   悉达多太子找到了那位仙人,并请问法义,迦兰仙人看到太子殊胜的外貌,也不敢怠慢(据有些相面先生说,佛陀的的相貌和身上有所有大富大贵者的特征),他客气的请太子坐下,一老一少开示旷日持久的答辩。

迦兰仙人果然博学,他旁征博引,高谈阔论,然而,悉达多太子的问题却往往出他的意料,那些问题有的竟然需要他冥思苦想一番才能解答,不但如此,许多问题老仙人根本就解释不了,勉强给个答案有时候连他自己也不是很满意。最终,老仙人一声长叹:“唉!聪明的年轻人,你拥有大智慧,我回答不了你的问题,也无法帮助你找到你要找的东西,惭愧惭愧。”

   悉达多太子看到老人白发苍苍,心生悲悯:“老仙人,我很佩服您博学多闻,感谢您给我解惑,如果我有说话不到的地方还请您海涵,希望您不要伤心。”

   迦兰仙人笑了笑:“年轻人,你只要肯坚持求道,你一定会成为大觉圣人的,到时候可千万别忘了来度我。”

   悉达多太子告别了迦兰仙人,又去寻访了一位与之其名的修行者阿罗罗迦兰仙人,而这位修行者的说教也没有超出婆罗门和老仙人的范畴,自然也无法帮助悉达多找到真理。

   经过数年的寻师访道,悉达多太子考虑到:看来如今世上并没有人真正知道真理是什么,我既然找不老师,那么我必须自修自证了,前人没有做到的,并不代表我做不到。

   于是,悉达多太子毅然走向树林的更深处,那里是险峻的山峰,雪山上人迹罕至,白雪皑皑。但恰恰是修行者的好去处。

   悉达多太子静坐雪山,深入禅定,凝神静思种种法门。

   因为悉达多太子根基超越,他这一座就是六年,六年间,太子未起片刻,他不饮不食,精进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传说这时雪山上有灵性的动物们纷纷取来水果青稞为太子充饥,悉达多又是一天只吃一粒麦,来维持形体。

   六年间,鸟儿在他头上坐窝,树藤穿过了他膝盖,曾经如同金刚一样强壮的悉达多,如今只瘦的皮包骨头,现在流传下来的许多佛教文艺作品都有关于佛陀瘦骨嶙峋的画面,就是这个时期。

   那么我们的太子到底获得了最终的真实吗?人们翘首以待的希望会实现吗?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五节 降伏魔军
  
  
   悉达多太子静坐树下,一坐六年。他从初禅参到二禅、三禅直到禅定的最高级四禅。仍然无法找到他苦苦追寻的真理。


   六年艰辛的参悟并没有为太子带来真理,而此时悉达多意识到一味的死禅枯定是找不到真理的。于是,他出定下山,他要抛弃这种修行方法,另辟蹊径。

   然而,悉达多太子毕竟是人,当他经历了六年几乎绝食的生活后,他此刻已经濒临死亡,当他走向山不久,就晕倒在尼连河畔。

  这时,一个美丽的故事展开了。河畔有位牧牛女,她看到悉达多晕倒在河边,于是新生悲悯,赶快煮了一碗乳糜粥,将太子抱在怀中,喂他喝粥。恰巧这一幕被五个人看到。

   那五个人是净饭王派来寻找悉达多太子的五位大臣,他们分别是“憍陈如、额鞞、跋提、十力迦叶、摩诃俱男”这五人其实一直暗中保护太子,包括六年的静坐。那五人十分尽忠职守,不敢有丝 毫懈怠在远处注视着太子,一直跟到此处。

   而当他们看到他太子偎依在女人怀中时,他们误会了,他们感叹说:“看来三年参方、六年苦行终归于化为泡影,这样的太子太令我们失望了。”于是心灰意冷之际,他们拂袖而去,离开了悉达多太子。

     喝过乳糜粥后,悉达多恢复了知觉,并恢复了体力。他感谢过牧牛女的救命之恩。再次坚决的走向树林深处,继续寻找那难以找到的真理。

   所以说,我们从释迦牟尼佛证道的过程可以清楚的感觉到,佛教一直到在强调:人的命运掌握在人们自己手中,只要付出就有回报,只有努力才会有收获,即使他是“补处佛”也不例外。

   这一次悉达多太子走到一棵菩提树下,树下有块金刚石,太子心有所感,认为这是静坐的好地方。恰巧此时,一位童子采了一筐绿油油的草在此经过,他看到悉达多一直端详金刚石,于是上前问道:“这位出家人,你是想坐在这个石头上修行吗?”

   悉达多点了点头,那孩子问道:“坐在光溜溜的石头上不舒服,我把我刚采的草送给你编成坐垫吧。”

   悉达多太子感谢道:“那太谢谢你了小朋友。”

   童子笑道:“不客气,我告诉你,这种叫做吉祥草,可以令人心想事成,祝你修行成功。”说完后,童子扬长而去。

   悉达多将如意草编成坐垫,放在金刚石上。

   乔达摩@悉达多,他舍弃了王位,抛弃了妻儿,经过了数年学道,数年极度的苦行和数年深入的禅定,并没有找到最终的真实。但是,他的求道之心没有丝毫退缩。

   他端坐在菩提树下,金刚石上,仰天发出了巍巍声响:“我悉达多若不成觉,宁可粉身碎骨,也绝不离此座一步!”

   这振聋发聩的狮子吼响彻云霄,震动山林,霎时间,百鸟朝鸣,山林作响,空中回荡着太子的大雄之声,似乎世间万物都在期盼悉达多太子早日成功。

   悉达多静坐不久,身上放出无量光明,那光明就连魔宫也震动了。魔王波旬看到人间的悉达多马上就要觉悟,他慌了神:“一但悉达多成佛,人们都会相信他,而不相信我,那么我的徒众会日益减少。不行,我必须去阻止他。”

   于是他要率领魔众前去阻挠太子证道。

   魔王波旬的儿子看到悉达多威德赫赫,于是劝阻父王:“父亲,我看悉达多有成佛之相,我怕咱们阻挠不了他,反而落下罪业,不如算了吧。”

   波旬却怒道:“岂有此理,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你懂什么。”

   波旬不顾劝阻,还是来到了悉达多面前。

   他首先诱惑悉达多:“悉达多呀,你有无限美好的前程,有娇妻美妾,山珍海味,何必受这份罪,吃这个苦呢,我看你还是回家去吧,去做天下的主人,去做转轮圣王吧。”

   悉达多他丝毫不为所动。

   波旬一看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他派出自己三个女儿去用美人计。大女儿丰乳肥臀的卖弄风骚,二女儿个性十足的袒胸露乳,三女儿娇里娇气的装可爱。这三个魔女据说是人类无法想象的美貌和诱惑。

   但是,悉达多如果被他们引诱了,那就不是悉达多了,也就没有未来的佛陀了。

   当三个魔女靠向太子的身体时,一下子被弹开了,与此同时,三个人变成了老太婆,面如枯槁,老态龙钟,皱纹堆垒,全身污臭。

   魔王波旬一看三个女儿变成了丑八怪老太婆,恼羞成怒,他们令旗一挥,亿万魔军群起进攻悉达多。

   铺天盖地的黑气,卷着车、马、象、步等魔军,他们奇形怪状,魔力极大,直扑端坐的悉达多太子。

   太子看到魔军杀来,不慌不忙,身放净光,刹那之间,亿万魔军的兵刃变作亿万莲花,纷纷落下,太子身上的光明吓得黑暗中的 魔军四散奔逃,溃不成军。

   波旬全军覆没,心惊胆战。但他还不死心。

   他强词夺理道:“悉达多呀,你凭什么能成佛?”

   悉达多太子此时已经快要了解到万事万物的本源了,只差那么一点就彻底公德圆满了。悉达多太子答道:“魔王波旬,你听我说,你的诱惑无法使我动摇,你的女儿不会让我动心,你的军队上不了我毫发,你不可能战胜我的。”

   魔王不服道:“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

   悉达多说:“我过去世为了求取无上正觉,把自己的头目脑髓妻子国城全部布施给大众,我勇猛精进,没有丝毫懈怠。而你之所以升到大自在天做魔王是因为你过世曾施给辟支佛一钵饭,并建过一座寺庙,这才有如此福报。可是以你的福德来攻我,无异于以卵击石。”

   魔王还不死心,他继续狡辩道:“你说你过去多慈悲多伟大,又有谁知道,谁能给你作证?”

   魔王话音未落,从天下下来一人朗声高叫:“我来作证,悉达多太子所言不虚。”魔王一看,此人竟然是大梵天王。

   与此同时,又有一人从地涌出,也高声说:“我也可以作证,悉达多太子说的都是事实”,魔王再看,此人乃是掌管大地的坚牢地神。

有这两位天上地下最权威的人作证,魔王终于哑口无言。不过魔王就是魔王,他的妒忌之火已经冲了天,他咬着牙恨道:“好,悉达多,我承认我现在斗不过你,但是,我绝不会善罢甘休,你等着瞧,等你圆寂后,我要让我的子孙穿你的衣服,住你的寺院,进而败坏你的道法,最终毁灭你的教派。”

   悉达多太子听完魔王最后的诅咒,这位大雄大力的圣人落泪了,他无奈的说道:“如果是这样,那也是众生的罪业,我没有办法。”

   悉达多太子的意思是:定业难转。

   树林中,魔王逃走了,梵王和坚牢地神也悄然离去,只留下悉达多太子端坐在菩提树下。
   微风拂过,山林作响。

   究竟我们的悉达多太子还要面临多少艰难挫折才能成功?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六节 大彻大悟


   悉达多太子用他的大智慧、大福德、大力量、大定力降服了魔王。

   你可以将它看成是一个传说,也可以不相信魔鬼的存在,但你不得不佩服悉达多的坚忍不拔。

   抛弃我们无法理解的“玄幻”,单就现实中所作所为来看,这样的人如果不成功,那么世界上就没有可以成功的人了。

  实际上仔细观看佛经,你就会看到“玄幻”的背后隐匿着世俗的一切诱惑和威胁。

   功名利禄、美色美食无法动摇一个人决心,亿万敌人无法摧毁一个人的意志,最终,这个意志令天地动容,这就是悉达多降伏魔军的寓意所在。

   降伏魔军即是降伏外界的魔,更是降伏自己心中的魔。战胜别人容易,战胜自己才是最难的。

   悉达多太子那种为了理想舍弃一切诱惑,顶住一切威胁,最终留下了一个宁静的心情。他明白,最后的真实就要被他证悟到了

  悉达多他在战胜魔军后更加坚定了他的道心,他在菩提树下静坐,用般若智慧观照自心,无始以来的烦恼涌上心头,但悉达多太子不慌不忙、不急不躁,他在定中观察着十方三世所有一切的来龙去脉。

   渐渐的,悉达多感到他即将超越自我了。

   当乔达摩@悉达多在菩提树下静坐七七四十九天后,在农历四月十五日夜,明星升起,悉达多太子仰望明星,终于大彻大悟。他清清楚楚的认识到:多少年来苦苦追寻、上下求索的真理终于被找到了。悉达多说:我如今已证无上菩提,修成正果,觉知圆满,不从他悟。

   悉达多太子成佛了,阿私陀仙人的预言实现了,天下为之欢喜,宇宙为之歌唱,悉达多太子终于开启了这个宇宙真实光明的大门。“补处佛”转正了。

   悉达多因为是释迦族人,而佛陀又称觉悟的圣人,所有悉达多被称作释迦牟尼佛。佛陀号称“正遍知”,具有“自觉、觉他、觉满”的功德。佛有十名: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悉达多太子虽然成了佛,但他却又有了疑虑:我该不该将我所证得的无上妙法传播到人间?

   应该说,佛陀的这种疑虑是有道理的。

   佛教法义甚深难解,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内心十分固执刚强,难以调服,更何况这个世界有这么多诱惑和外道邪法,世人是否能够体会佛法,这是谁也无法下定论的。这并不是世尊怕麻烦,也不是世尊不想说,而是因为世尊怕世人不了解佛法而诽谤佛法,那样的话吃亏的还是人们自己,到时候不但救不了,还会害了人。

   所以,释迦牟尼世尊考虑选择沉默,他想直接入涅槃,不对世人宣说佛法。

   而在此时,刚才为世尊作证的大梵天王率诸天眷属来到佛陀面前,他虔诚拜倒,赞叹佛陀,并诚恳的请求佛陀留在人间,为世人传教布道,为众生做“将来眼”。

   世尊看到佛教创立的机缘已经成熟,于是答应了梵王的祈请,决定住世,于是这才有一类历史上一段伟大的传奇!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三章 传教布道 


  第一节 佛教确立
  
  
佛经有言:将不了义经典回为己解是为谤佛

   所以,我所说的话仅仅是一种个人知见,与佛法正知正见无关,个中意味难以一言道尽。
   话说释迦牟尼世尊证得了正果,他缓步走出山林,至此,再也没有什么可以阻止光明的降临。

   佛陀最开始想要去度化阿罗罗迦兰和迦兰两位仙人,但是两位仙人已经去世。于是佛陀决定前往鹿野苑为侍奉过自己的五位大臣说法。

   他在那里遇到了憍陈如等大臣,如今的这五位大臣已经非同小可。他们因为跟随悉达多太子多年,也学习了很多法门,进行了刻苦的修行,如今他们也都是身怀绝技,独当一面的人物。

   这五人正在静坐修行,远远看到悉达多太子缓步走来,他们对悉达多的误会并没有消除,他们本来打算对太子来个不理睬。

   但五人立刻感觉到:眼前的这个人已经不是曾经的悉达多了,此人身上散发出一种令人自然信服的气质,曾经的三十二种大人福相现在更加殊胜,尤其是眉间白毫相,令人看一眼就会获得无边的福报

   那五个人还没有开口,佛陀却为笑着先说话了:“你们不用说话,我知道你们心中的想法,我现在已经证得无上正果,希望你们相信我说的话。”

   五位大臣此刻心中有种说出的宁静和安详,他们不由自主的坐下,静静的聆听佛陀的教化。

   佛陀告诉他们:“你们这样一味苦行是不会得到解脱的。因为你们的修行方法是错误的。

    人们往往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么极度享乐,要么极度苦行,这都是错误的。

     如果想要解脱,一定要依‘八正道’,就是‘正见、正思、正业、正语、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来修行。

     为什么要修行者八正道呢

     因为我们要获得永恒的自由和安宁。

     这个世界有太多的不自由和慌乱,任何人都是无法避免的。除了生老病死,还有怨憎恨、求不得、爱别离和五阴炽盛等种种痛苦,这些痛苦一旦降临人们将无力顶抗,你们一定要认识到这一点。这样你们才有可能专心修行,最终获得解脱。这就是‘苦、集、灭、道’四圣谛。”

   此次佛陀所说的法是佛教最基本的理论,就是“十二因缘”、“八正道”和“四圣谛”。关于这些理论,古往今来,无数的典论和书籍进行了无以复加的诠释和解读。我只想为不了解的读者简单解释一下。

   佛教将这个世界首先定位为是“苦”的,可以说这是认识佛教、信奉佛教、修行佛法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如果您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要想彻底深入的了解和修行佛教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然,佛教所说的这个“苦”并不是令人厌世,也不是说这个世界无可救药,而是为了让人远离那些诱惑和迷雾,为了不让人沉溺。比如对于美色,佛教认为美女其实就是个盛着屎和尿的臭皮囊,再美的美人身体里面一样都是腥臊的脓血,并且每个人都会老,她们的身体都会发臭,她们死后都是一堆白骨,剩下一堆蛆虫。佛教这种入木三分的理性认识可以让再诱人的美女在你面前变成一堆臭狗屎,躲还来不及,哪还会恋恋不舍。

   佛教认为这个世界的所有人和事物都是“无常”的,都会有“衰亡”,今天的显赫或许在明天就变成了一文不名。二十年前的迈克尔@乔丹永远不会再回来,二十年后的科比@布莱恩特也会在赛场上失去光芒,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思维中所谓的“永恒”只是记忆在欺骗你罢了

     更何况佛教讲因果,今天你打他一拳,明天他必还你一拳,今天你砍他三刀,明天他绝对不会只砍两刀半就了事。那些因为投机取巧、巧取豪夺获得利益而沾沾自喜的人在佛教徒眼中是很可怜的人。当然,那些人是不是可怜您可以自己去长时间仔细观察,不要短时间内轻易下结论。

   你可以将佛教所说的“苦”理解为“这个世界是不够好的,我们应该把它建设的更加美好”。

   认识到了这一点,接着就要分析各种痛苦,找到对治他们的方法,进而努力修行实践,直到解脱这种痛苦,甚至将痛苦转化为快乐。

  这就是“苦、集、灭、道”。

   怎么实现解脱,进行修行呢?就是“八正道”。

   而佛教对于整个人生的分析就是精辟的“十二因缘”,这种分析在那个时代绝对是震撼的,即使是当代我认为都是足以给人启迪的

   简单来说,佛教认为人类的生命是如此的:“无明”产生了众生的种种烦恼,由此引发种种“行”,就是业力,由此因缘所致,今生你才有诸识,因“识”的作用,产生了你的思维和肉体,以及你周围的大环境,这就是“名色”,而你的思维肉体和周围的环境又再次影响着你,称为“六入”,六入产生影响成为“触”,由此引发种种感官成为“受”,你对这些虚幻的东西产生了兴趣,这就是“爱”,只有有了“贪爱”才会有“取”,而“取”又产生了新的“有”,新的“有”产生就是“生”,等待你的是“老死”,再下来就是一个新的轮回。

   其实十二因缘学说是受到古印度其他学派影响产生的,但是,佛教将其进行了新的解释,成为了佛教特有的学说,这在当时无疑是令人振奋的新视角。

   此次佛陀为五位大臣所说的法被称作“初转fǎ lún***”,五位大臣折服于佛陀的智慧,愿意皈依佛陀,称作“比丘”,从此,佛教“三宝”完备,即“佛宝、法宝、僧宝”,佛教从此确立


  *************************
  *************************


  第二节 五蕴皆空


   当喧嚣远去,当深夜宁静,您静下心来,体会一下那片刻的纯净,是何等沁人心脾、令人陶醉。

   佛陀命憍陈如五位比丘到各地弘法,自己前要去度化频王,兑现自己的诺言。

     佛陀前往摩羯陀国的途中,经过波罗奈国,那里有位巨富的公子,叫做舍耶。此人面貌英俊,聪明善良,家财万贯,妻妾成群,但是,他很不快活,原因是此人他像早年的悉达多一样看到了世界肮脏的一面,心生厌恶,而且他最宠爱的妃子与乐师私奔了。

   他呼喊着号叫:“苦啊,苦啊,谁来救救我呀”,这位老兄看来颇有晋人之风。

   恰巧佛陀经过那里,舍耶听说迦比罗卫国的悉达多太子得道成佛,来到波罗奈国,此刻他看到了佛陀,立刻上前拜倒:“尊贵的佛陀,我感到这个世界太污浊了,太肮脏了,我受不了了,求您给我指点迷津,解除我的痛苦。”

   佛陀告诉他“五蕴皆空”,“世事无常”,并说:“昨天的快乐变成了你今天的痛苦,这就是无常,它并不随你的意志为转移。”

   所谓“五蕴皆空”,佛教把蒙蔽人真心的五种心理活动称为“五蕴“,又叫“五阴”、“五盖”,即“色、受、想、行、识”五种。

    佛教认为,这五种始终伴随人类的活动都是无常的,是时刻在变化的,人们的感知是滞后的。

   佛教分析人类的心理活动时分精微和深邃,远远超越了“意识”的范畴,甚至超于了“潜意识”的范畴,比如说“指甲、毛发”的生长,佛教就把它们列为一种“妄想”,又比如“记忆力”,其实也是一种“妄想”,又比如“意识思维”也是一种“妄想”,这些在佛教看来,都不是真实的,都是无常的。

   舍耶听到佛陀说法后,心开意解,身心泰然,他佩服的拜倒在佛陀脚下:“伟大的觉悟圣人,感谢你为我解惑,解除我的痛苦,我愿意随您出家学道。”

  佛陀答应了他的请求,这就是佛陀的第六位弟子。

   舍耶的父亲是富可敌国的大富豪,他听说儿子出家,立刻来找佛陀,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儿子离开自己。

   佛陀凭借神通,预先知道舍耶的父亲要来,他先让舍耶不要露面,佛陀见到舍耶的父亲后,没有说舍耶的事情,而是直接向这位大富豪宣说“五蕴皆空、诸行无常”的佛法,告诉他“世上的万事万物都不是永恒的,一切都会随着你的死亡离开你,除了业报。”

   舍耶父亲听佛法听的如痴如醉,这时舍耶现身了。他的父亲不但没有怪罪舍耶,反而高兴的说:“你跟随佛陀是正确的选择,我也想修行佛法,可惜我有这么大的家业,无法一下子离开呀。”

   佛陀说:“只要心向佛法,在家一样修行。”于是授予了舍耶的父亲“三皈依”(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从此,佛教就有了“在家男居士”,叫做“优婆塞”。不久,舍耶的母亲也成了在家居士,叫做“优婆夷”。

   在古印度北部,舍耶的父亲就如“比尔@盖茨”一般,他儿子舍耶出家爱的消息不胫而走。人们争相议论,褒贬不一。

   但是,不管怎么说,舍耶的聪明贤能是众所周知的,连这样的人都跟随了佛陀,看来佛法确实有他高超的地方,这一点是稍微有点思辨能力的人都能认识到的。

   于是,50名优秀的青年,也来追随佛陀,愿意出家修行。再加上憍陈如五人,这就是佛教最早的56位罗汉。

   佛陀告诫56位阿罗汉:最基本要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痴愚、不嗔怒、不吝啬”的十戒,并说,依八正道修十善业是佛门基本要求。

   佛教的明天会是如何,更精彩的故事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三节 大雄大力  

     在佛陀早年学道时期接触过一种“拜火教”,这种教派在古印度很有势力,这一代拜火教的教主叫做“优楼频罗迦叶”,他们兄弟三人手下有无数信徒,他们的修为和能力也十分了得    

     佛陀要去度他们。

   当释迦牟尼世尊到了拜火教老巢时,迦叶一听是佛陀来了,他心中立刻惊恐起来:我听说释迦族的悉达多已经证得无上正觉,成了佛陀,他来难道是要把我的信徒拉走?

   佛陀见到迦叶时并没有提出要求迦叶皈依佛门,而只是说要在拜火教总部借宿一晚。

   迦叶没有办法不答应,但他心生毒计:我要试试这个“佛陀”的成色

   他把释迦牟尼世尊安排在一间喂养着巨蟒的屋子中。

   整整一夜过去,第二天迦叶心中也没有了底:万一此人是真的圣人,我岂不是杀害了贤能,落下无边罪业?不行,赶快去看看。

   话说释迦牟尼世尊所住的那间房屋一夜无声,谁也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当迦叶和他的教徒心急火燎的打开屋子门时,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巨蟒盘起来偎依在佛陀脚下,十分安静,释迦牟尼世尊安然端坐,毫发无伤。

   看到迦叶等人一脸错愕,世尊面带微笑的说:“这条巨蟒正在忏悔它的业障。”

   这句话话中有话,迦叶怎能不知,但是他后悔的心立刻被无明蒙蔽,复又刚硬。

   吃饭时候,迦叶邀请释迦牟尼世尊一同就餐,此时的迦叶客气了很多。

   世尊说:“教主,我去给你拿几样东西,你尝尝。”

   说完后,佛陀踪迹不见,不多时,佛陀手中拿着许多新鲜的水果回来了,并说:“我刚才行数万里,在阎浮树上摘下了这些果实,很好吃,你们尝尝吧。”

   迦叶等人不得不佩服:释迦牟尼神通盖世,我们比不了。

   但是,迦叶心中的“我慢”心立刻生起:虽然你是能力无比,但怎么还不如我这个“阿罗汉”?

   佛陀立刻知道了迦叶的心思,斥喝道:“迦叶,你并不是‘阿罗汉’,阿罗汉已经断尽‘贪嗔痴慢疑’五毒,但你一样也没有断掉,怎能称得上得道之人?你一直都在轮回中辗转,却又不知道如何跳出轮回,可怜呀。”

   迦叶到此时对佛陀心服口服,他纳头便拜:“尊贵的佛陀,原谅我的无知和罪业,我愿意皈依佛门,聆听教诲。”

   佛陀郑重的的说:“迦叶,你已经百岁高龄,又有很多信徒,许多国王和贵族也都皈依了你,你此刻贸然皈依佛门还是应该向大家道个别,说个明白。”

   迦叶将他的五百弟子和两个弟弟召集起来宣布:“我苦修多年,没有得道,十分惭愧,今日有幸亲近佛陀,十分难得,我已经决定放弃‘拜火教’,皈依佛门,你们以后要照顾好自己。”

   没想到,迦叶的威信很高,众人又都听闻释迦牟尼佛是大觉圣人,竟然纷纷跟随迦叶来见佛陀,请求出家。

佛陀此次成功降伏迦叶三兄弟和五百拜火教徒,是很难的。在佛典中这就像一个故事一样被讲述,但是,佛陀在这个故事连用了数次神通,这在其他佛教故事中是少见的。可见,早期佛教的发展壮大是艰巨而苦难的。佛陀若不是一个大雄大力之人,绝无可能在婆罗门为主,异教横行的古印度白手创立一个宣扬“平等”的教派。

   此刻的佛教日益壮大,佛陀的教化也渐渐传播开来,佛陀带着众弟子一路回到了摩羯陀国,来兑现他度脱频王的诺言。

   在摩羯陀国,佛教有了新的发展。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会分解。  

 

回复

7楼2011-07-09 00:01回复7楼

儒医儒医

 

第四节 众生平等
  
   释迦牟尼佛率领他的千余名弟子前往摩羯陀国,这一千余人的沙门队伍十分壮观,摩羯陀国民众夹道瞻仰。频王听说佛陀回来了,欣喜若狂,他亲率文武百官,迎出摩羯陀国都城王舍城老远。

  当频王见到久违的释迦牟尼,他震惊了,此时眼前的人比几年前那个悉达多更加庄严,更加充满智慧和光明。他心中感到:佛陀来了!

   频王盛情款待僧众,并邀请世尊说法。佛陀就为在场的大众演说“无常”、“无我”诸法。

   众人听得虽然听了以后感到很有道理,但是众生业障深重,虽然世尊想法设法用种种方便言辞微妙演说,隐大用小的来劝诱开导,众生却仍然难以体会佛法奥秘,因为他们心中充满了狐疑和刚强。

   佛陀早就看透了大多数人半信半疑的态度,他暗示迦叶。迦叶心领神会,只见迦叶腾身半空,现出神变,就如同天神下凡,身体时大时小,变化多端。

   众人都看傻了,都赞叹道:就算是天神下凡也不过如此呀。

   迦叶看众生已经被彻底征服,于是收了神通,他在半空总朗声说道:“我这些神通只是雕虫小技,我修道几十年,未得法要,是佛陀慈悲度我,我的能力与佛陀相比就好比萤光比日月,水滴比大海,你们应该诚心皈依佛陀,求得正果。”

   频王等人此时心中再也没有丝毫疑惑,频王当即率领文武百官皈依佛门,成佛护法弟子。有许多在场的贵族、大臣、富豪纷纷出家,追随佛陀。

   这时,只听众人后方隐隐传来哭泣声。释迦牟尼世尊慈悲的走过去,只见一位老妇人双手掩面,抽泣不止。

   佛陀软言问道:“老大娘,您为何哭泣?”

    那老太太仰望佛陀,悲伤道:“我听闻佛陀说法,想要皈依佛门,但是,我一个孤老婆子,家中贫穷,有没有亲人,不像那些王公贵族可以出家学道,所以心中悲伤,这才痛苦。”

   佛陀安慰道:“老大娘,佛门广大,不分高低贵贱,男女老幼,只要心向佛法,都有资格皈依佛门,修行大道。这就是‘众生平等’。”

   那老太太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尊贵的佛陀,您是说我这样的穷人也有资格学习佛法?”

   “当然有,而且您只要努力,不定会比富人差。”

   那老太太泪流满面,拜倒在佛陀脚下:“慈悲的大觉圣人,我今天终于看到了天地间最伟大的光明,我愿意心向佛法,努力修道,再度众生。”

   在四种姓制度深入人心的古印度,释迦牟尼的这种言论令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难以理解和接受。频王首先就问:“尊贵的佛陀,像这样的老太婆难道也有资格修学高贵的佛法?”

佛陀严肃的回答道:“频王陛下,佛法确实是高贵的,是珍奇的,但是,佛法绝对不是只属于哪一个人或哪一部分人,它是属于所有众生的。众生平等,一切都是解释因缘所致,你们不应该被眼前的假象迷惑,应该冷静下来看透生命的本质。每个人都有他的自由,都有选择自己的命运的权力,命运绝对不是被某一个神或某一个力量所支配。每个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自己手中。”

   频王等人感叹着佛陀的胸襟。但是,由此一来,佛教与婆罗门教的矛盾彻底公开。佛教的“众生平等”理论与婆罗门的根本教义“梵天创世”是根本对立的。

   伴随着佛教在摩羯陀国等周边国家的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佛陀弟子越来越多,婆罗门教与新兴的佛教在古印度北部必然有着激烈的矛盾和冲突。

   佛陀又将怎样面对这些呢?

   咱们下回再说。
  

  **********************
  **********************


  第五节 缘生缘灭

   伴随着释迦牟尼世尊在摩羯陀国的传教布道,佛教在北印度的影响日益增大,频王为佛陀修建了在当时十分辉煌的“竹林精舍”供养佛陀和佛弟子,信奉佛陀的出家和在家居士也日益增多,这样的局面势必引起婆罗门的妒忌。

   但是,婆罗门教的人也是人,他们也有一部分人是为了追寻自己心中的真理而投身宗教的,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找到这个“最终的真实”。

   有两位十分著名的婆罗门种姓,在当时被世人成为“二圣”,他们就是后来在佛教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舍利弗”和“目犍连”,这两人才华出众,超凡脱俗,信徒众多。

   在一开始,这两人也对佛陀不以为然,认为婆罗门教义才是天下正宗。只不过,这两人与迷信的婆罗门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有理智的思维,有冷静的分析,因为他们也在寻找自己的心中的“真实”。

   有一天,目犍连看到佛教徒托钵乞食,心中疑惑,于是上前问道:“你们的教主释迦牟尼被称为‘大觉圣人’,获得了国王和贵族的优厚供养,并且信徒众多,你们何必每日乞讨,过着苦行者一样的生活?”

   佛教徒们回答说:“人不能总想着自己解脱,要给别人留下种福田的机会,我们陀钵乞讨是在为众生做大福田。”

   目犍连被这种“普度众生”的胸怀震惊了,他感到了自己在婆罗门教一种感受不到的光明,那是源自人类内心深处最深切的呼唤。

   目犍连一口气跑回住处,找到舍利弗,说道:“我看释迦牟尼是不世出的大圣人,我们应该去拜访他,如果真是‘大觉悟者’,我打算皈依他。”

   舍利弗也早就听说佛陀的声名鹊起,但他还是不愿意屈服,他说:“不就是个出家有点道行的沙门吗,还能厉害到哪去,我就不信凭咱们的才学还会不如他?”

   目犍连连忙劝阻道:“可别乱说,我看这个释迦牟尼绝非等闲,不信你可以去看看。”

   其实舍利弗也很想直到佛教到底如何,两人碰到一位叫做“阿说示”,又称“额鞞”,他是最早在鹿野苑听闻佛法的五大比丘之一。

   舍利弗当头就问:“喂,你是佛教徒吗?”

   阿说示平静的答道:“是的。”

   舍利弗又故意无理的说:“佛陀,不就个沿街乞讨的沙门吗?”

   阿说示不卑不亢的回答:“请您不要侮辱我的老师,他是一位大觉圣人,你没有资格对他说三道四。”

   舍利弗心中暗暗佩服阿说示的回答,他又问:“那你说说你在这位‘大觉圣人’的座下学到了什么?”

   阿说示谦虚的说:“我跟随佛陀世间尚短,谈不上什么修为,不敢随意谈论佛法。”

   舍利弗不依不饶:“总不能没有一点心得体会吧,如果是这样,那么你的老师也就不过如此了。”

   阿说示答道:“既然施主一定要问,我试着回答施主的问题”,只听大比丘阿说示朗声颂道:

  “诸法因缘生,
   诸法因缘灭;
   我师大沙门,
   常作如是说。”

   这种格式的语句在古印度被称为“偈子”,是一种普遍的语言表达方式,言简意赅,十分上口。

   阿说示这句偈子的大概意思是:这个世界的所一切都是无常的,都是“缘”而生,“缘”而灭,并没有一个最终的主宰,也没有所谓的“永恒”,所以“诸法无我”,“诸行无常”,最终的真实就是“寂静涅槃”,一切不可能得,一切有为法皆为梦幻泡影。

  这种“一切法空”的般若智慧,在当时属于“高精尖”理论,它彻底震撼了舍利弗和目犍连,这两位在婆罗门中博闻强记、辩才无碍、声名震天、信徒众多的“二圣”,在大比丘阿说示一句偈子面前被彻底征服。

   他们从小到大接触到了婆罗门“梵天创世”理论和“四种姓”学说在平等慈悲浩瀚的佛法面前黯然无光,两人凭着超越常人的智慧感受到了佛法的威力和正确。

    舍利弗和目犍连当即决定要求见佛陀。

   在阿说示的引荐下,两人在“竹林精舍”遇到了佛陀,当两人看到释迦牟尼世尊的巍巍德相,立刻心生渴仰,不由自主的拜倒在佛陀座下,祈求佛陀为他们讲经说法,表示愿意皈依佛门。

   佛陀微笑道:“好啊,你们两人愿意皈依佛门我很高兴,你们将来都将是我门下的杰出人物,弘扬正法,广利群生,功德无量。”

   随即,佛陀为他们宣讲了“诸法无我”、“诸行无常”等法义。

   两人感到在正法的光明照彻下,自己获得了真正的解脱。两人的门下弟子也有很多皈依了佛门。

   中北印度诸国听说“二圣”也皈依佛陀,都对佛教产生空前的向往和敬佩,佛教的影响力继续扩大。佛教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舍利弗后来成为了佛陀座下大弟子,号称“智慧第一”,先于佛陀入灭,目犍连成为佛陀下手弟子号称“神通第一”,这两人是佛教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对佛教影响十分深远。

   然而,佛教的发展还远远没有结束,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六节 自由民主

   “摩诃”梵语音译,意思是“大”。

   佛教的日益壮大引起了许多外道的妒忌和世俗人的不满。他们在摩羯陀国一带散布谣言,有的说“佛教消极避世”,有的说“佛教阻碍了国家和经济”,甚至有人认为佛教的盛行会引起“巨大的社会矛盾”。

   对于这些有意无意的诽谤,众比丘认为应该给予坚决的反击,破斥他们,让他们闭嘴。
   但是,佛陀告诫弟子们说:我们只管严守戒律,按照规矩修行就可以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不用去理会无端的谣言。

   果然,七天后,这些言论渐渐销声匿迹。佛教丝毫无损。

同时,摩羯陀国的名医,也是频王的御医叫做“耆婆”,他很敬重佛陀,心向佛法,但是,有一件事他一直想向佛陀提出,但没有敢说出口。那就是关于僧人们的卫生和饮食问题,他看到僧人们穿着破旧的衣物,每天乞讨到的食物有的都变质了,而且饥一顿饱一顿,有许多僧人因此患病,所以,他希望佛陀能够改变一下僧团的制度,允许僧人们穿干净衣服,吃热饭,按规律生活。

   我们现在看来这是理所当然的,饿了吃饭,病了看医生,无可厚非,为什么这位医生不敢公开提出呢?很简单:在迷信的时代,个人的权威有时大过“真理”。

   只是这位耆婆医生虽然有心向佛,但他并没有领会佛陀本意,他认为佛陀与其他宗教一样是教主至高无上,容不得半点质疑的宗教。

   他错了。

   当耆婆战战兢兢的向佛陀提出这些合理化建议后,佛陀不但没有维护他“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形象,反而虚怀若谷的接受了耆婆的建议。佛陀雷厉风行的宣布:以后僧团的衣物定期洗涤,保持干净,在竹林精舍的僧人统一进膳,食物卫生,外出云游示道的僧人继续乞讨过活。

   这个故事就是典型的“民主”,在早期佛教中,许多问题都是僧团商议决定,并不是佛陀一人独裁。佛陀号称的“正遍知”与此并不矛盾。不要认为佛陀是万能的,佛陀不是万能的,佛陀代替不了人们解脱,也无法救度与佛无缘的人,佛陀十分愿意接受合理的建议。

   不但佛陀,我认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万能的东西,您认为我说的对不?

   释迦牟尼世尊是一位高尚伟岸的宗教家、思想家,他一生从没有丝毫懈怠,为了弘扬佛法,他一天睡眠时间极少,一直不停的传教布道。

   比如,早晨,他在定中观察有谁的机缘成熟,便用各种方式去度他,中午,他召集大众讲经说法,晚上,他也丝毫不懈怠。

  有善根的人主动找他,他耐心劝导;没有善根的人,他主动去找,用威神折服。

    每天释迦牟尼世尊能入一切正定,智慧慈悲的光明滋润着他的心田,也照耀着众生。

   他沿街乞讨直到80高龄,甚至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还念念不忘世上的芸芸众生。

   “以人为本”,这句在文章中重复了无数次的话再次提起,因为我觉得神话和贬低佛陀都是违背佛陀本意的,而有意无意的扭曲佛陀也是不对的。

    佛教是对每个生命的“终极关怀”。

   在王舍城附近的摩诃沙陀村,那里的首富“摩诃迦叶”,此人天资超越,无人能敌。青年时代的他在语言学、因明学、天文学、地理学、文学、绘画、祭祀、雕塑、歌舞等各领域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

   此人娶了却不愿意热闹,他总是自己一个人安静的思考,谁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或许“思考”就是他的人生。

   父母为他操办婚事,他却逃婚修道去了。

   佛陀知道有这一号人物,并且知道他得度的机缘已经成熟。于是佛陀静坐在王舍城外等待着摩诃迦叶的到来。果然,大迦叶真的经过那里。

   大迦叶看到一个伟岸的人端坐在石头上,德相巍巍,光芒万丈,他认定这就是传说中的“佛陀”。

   已经注定了结局的师徒二人见面了,大迦叶上千拜倒:您一定就是释迦牟尼,我是大迦叶,我修道多年,未得正果,今日得见大觉圣人,还求您允许我跟随您修行。

   佛陀笑道:好啊,大迦叶,你确实是我的弟子,将来的佛教不能没有你,你将为众生做大事。我收下你了。

   师徒二人携手回到了王舍城。

   有人会问: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和神通第一的目犍连还需要佛陀一番说法才皈依佛门,这个大迦叶竟然没有佛陀教化就与佛成了师徒,未免难以置信。

   这个摩诃迦叶确实非同小可,关于他的来龙去脉咱们下回接着说。

 
  *******************************
  *******************************


  第七节 佛法无边

摩诃迦叶号称“头陀第一”,就是苦行第一,这位大罗汉与我国渊源颇深,我们最著名的禅宗初祖就是这位大比丘,他又称禅定第一,佛陀灭度后就是他主持集结了经藏,佛陀并且嘱咐他拿着佛陀衣钵等待弥勒佛成佛,同时,佛陀又叮嘱了数名大罗汉不准灭度,在这个世界无休止的利益众生,摩诃迦叶也是其中之一。

摩诃迦叶在佛教中地位十分特殊,据说过去世他曾是佛陀的老师,之所以示现罗汉相是为了拥护释迦牟尼佛法,因为“一佛出世千佛拥护”,这也是为什么佛教与我们这个世界很大的不同。我们这个世界,包括天界到处都是争斗,说到底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缺乏爱,缺少互相帮助,而佛教就是在人心干涸的地方下手,滋润这个世界的众生。摩诃迦叶曾经宣称:如果释迦不成佛,那他就成独觉。言外之意,释迦牟尼如果还不如我,我可以不信你。

   而且根据佛经记载,摩诃迦叶曾质问过佛陀各种问题,曾要把文殊菩萨赶出僧团,他还与佛陀另一位大弟子“说法第一”的富楼那有很严重的意见分歧。

   是不是说迦叶尊者就是个蛮横、傲慢、强硬的人?不是!

  他们都是在演戏,这些大圣人只不过是在扮演着他们自己的角色,展示给世人一个逼真的示范。这一点后面将会有专门章节论述,此处不再细说。

   您只需要知道,在佛教中你可以找到现实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人和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参考对照,佛教从来不蛮横的要求所有人变成一个样子,佛教给予我们的是绝对的自由,因为佛陀世尊慈悲的。

比如,释迦牟尼世尊规定:凡是皈依佛门的人如果心生悔意,不想继续修学佛法,允许三次往返,也就是一个人可以连续三次进出佛门。可见在早期佛教中,佛陀实行的“来者自来,去者自去”的原则,佛法是怎样的完全由学佛者自己判断,佛教提倡鼓励将佛法与外道法对照比较,所以佛教绝对不是一味迷信。之所以早期佛教如此开放,是因为佛陀和佛教徒对于佛法有绝对的、充分的、不可动摇的信心,否则佛法就不是“无上正法”,真理不惧怕辩论和考验,“真金不怕火炼”。只有那些虚假的外道法才想方设法诋毁诽谤别人,不允许信徒对其他学说有丝毫接触,不允许信徒对自己的学说提出任何质疑,原因是他们骨子里是怯懦的,他们害怕遭遇正法(只不过很遗憾,现如今的佛教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这样,这就是佛教末法)。

   闲言少叙,咱们回头来说古印度中北部佛教的蓬勃发展。

   来自拘萨罗国都城舍卫城的“须达长者”在摩羯陀国的“竹林精舍”见到了佛陀,这位中印度首屈一指的大富豪立刻被佛法吸引,他邀请佛陀到拘萨罗国讲经说法。

   佛陀同意了,拘萨罗国的国王波斯匿王也是一位善王,摩羯陀国的频王也同意了让佛陀前去。

   但是有个问题无法解决:数千名佛教徒安置在哪?

   后来须达长者表示,他愿意为佛陀修建一座伽蓝(寺院)供养僧人。

   须达长者看中了拘萨罗国太子的园林,他向太提出,要购买园林。太子叫做“祗陀”,他当然不希望把园林给别人,但碍于大富豪大贵族的面子,他应付须达道:你只要能用金砖把我的园林铺满,金砖归我,园林归你。

   他心想:不是我不卖,是你买不起。

   没想到,须达虔诚信仰完全超越了对于财富的眷恋。他二话不说,将家中珍宝统统拿来,换成金砖,一块一块累了起来。黄金不够,它就变卖家财,眼看可以容纳成千上万人的园林就要被金砖铺满,须达的家财也变卖的差不多了。

   祗陀太子不解的问:须达,你为什么要散尽家财买我的园林?

   须达说:为了请来佛陀,宣讲佛法,广利众生。

   祗陀疑惑道:就是那个迦比罗卫的悉达多吧,他真的是圣人吗?

   须达斩钉截铁的答道:绝对是大觉圣人。

   祗陀沉思了片刻,说道:须达,你不用铺了,我把园子免费让出来,算咱俩供养佛陀的吧。

就这样,“大布施者”须达打动的祗陀太子,佛陀搬进了这座园林。这座园林时舍利弗设计,就是佛教历史上著名的“祗陀给孤独园精舍”,因为须达在筹办黄金时是孤身一人,十分孤单,所以被称作“孤独长者”。佛陀许多的经典都是在此精舍宣说,比如赫赫有名的《首楞严经》和《金刚经》。

   在精舍建立初期,外道诸师挑战佛教,要求辩论,胜者占有精舍,但是被“智慧第一”的舍利弗降伏,舍利弗亲自设计施工,建造精舍,他是佛教史上著名的建筑师,今天全世界林立的佛教寺院,都是“祗陀给孤独园精舍”的血脉。

   佛教在中北印度的壮大势必传播到不远的佛陀故乡迦比罗卫,以后又会有什么故事呢,且看下回分解。


回复

8楼2011-07-09 04:19回复8楼

烟飞醉梦寒丁翔

阿弥陀佛!真是受益匪浅!期待更多的讲解!善哉!

回复

9楼2011-07-09 23:23回复9楼

儒医儒医

re:8楼

呵呵,感恩分享

回复

10楼2011-07-09 23:30回复10楼

儒医儒医

 

第八节 回国说法

   据说在佛陀来到舍卫城之前,这里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如同现代的大都市一样,来到这里的人都是为了享受和赚钱。他们日以继夜的享受着财富带来的快乐,夜夜笙歌的放纵着自己,他们没有信仰,没有追求,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财富和无边无际的欲望。

   佛陀来到这里后,这里变了。

   城市还是那座城市,财富还是这么多财富,人还是这么多人,只不过,人们有了信仰,有了追求,他们不再醉生梦死,他们变得平静而祥和,夜晚,曾经喧嚣的闹市如今静了下来,取而代之得是念佛、念法、念僧的声音,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内心的宁静,在寻找内心深处的光明。

   也就是说,在某个大城市,酒吧、迪厅、KTV、饭店、酒店基本歇业,人们在正常生活之余,不是疯狂的纵欲,不是歇斯底里的寻事,而是淡定平和的收敛自己的心神,寻求着自己久违的真实。

   曾经犯罪率居高不下的舍卫城,如今夜不闭户、道不拾遗,人人安居、大家尊老爱幼,一片祥和,这里的经济不但没有倒退,相反,因为治安和民风的好转,商人和富豪更愿意来这里。

   根本就是一个“和谐社会”。

   据佛经说:佛陀教化所及的地方,佛法正法盛行的地方,那里就会风调雨顺、人民安乐、国家繁荣、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佛教在中北印度的广泛传播,佛陀声望的日益提高。消息自认而然的传到了佛陀的故乡“迦比罗卫”。

   净饭王如今年事已高,他听说自己的大儿子证得了佛果,心中欢喜,立刻命人带上自己的亲笔书信,前来请佛陀回国弘法。

   释迦牟尼世尊接到了故乡来的音讯,他答应了。

   佛陀带着他的大弟子们,回转故乡迦比罗卫。

   净饭王知道阔别十二年的儿子要回来,他欣喜不已,亲自率领百官迎接。

   当净饭王看到悉达多时,他感觉到自己的儿子变了,眼前的悉达多面貌比过去更加殊胜和威严。

   释迦牟尼看到父王年过八旬,白发苍苍,步履沉重,显然是老了。

   父子二人的会面更多是无声的交谈,佛陀作为一名得道沙门没有向父王行世俗礼节,他双手合十,施礼道:“父王,您好,我回来了。”

   净饭王也克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答道:“佛陀,你好。”

   在古印度,出家人是备受尊重的,而且出家人不再受一些世俗约束。根据这一点,我国佛教早期的慧远大师曾做《沙门不敬王者论》,只是,中国受儒家礼仪影响很大,“不敬王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恐怕是难以实现的,所以才会有“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的感慨。

   伴随着佛陀的回国,释迦逻卫举国欢腾,人们竞相传颂:迦比罗卫出了一个大圣人,这是国家的骄傲。

   传说,佛陀回国时,那里盲人复明、枯树开花,种种瑞祥不一而足。

   净饭王先让佛陀见了自己的“母亲”波阇波提,这是佛陀亲生母亲舍耶夫人的妹妹,也嫁给了净饭王,她也是佛陀的姨母。波阇波提看到释迦牟尼后欣慰的说:“你现在成了人天导师的佛陀,我们释迦族为你自豪。”

   随后又见了佛陀的妻子耶输陀罗。耶输陀罗黯然神伤:“我早知道你不属于我一个人,你是属于众生的,我没有别的奢求,能见到你我已经很高兴了。”

   佛陀没有说太多,他心中明白自己要做什么。

   然后,净饭王邀请佛陀为释迦族贵族和迦比罗卫的大臣们说法。

   佛陀对众人宣说了“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的法义。他说:“我的亲人和朋友们,我舍弃王位,出家修道,终于证得无上正果,让我来告诉你们离苦得乐地方法。”

  佛陀的堂弟阿难(白饭王之子)和阿那律(甘露王之子)不解的问:“我们身为贵族,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哪里会苦呢?”

   其他贵族也都有这样的疑惑。

   佛陀耐心的解释道:“我国也在皇宫过着奢华的生活,但是,千万不要被五欲迷惑你的真心,‘三界’是个大火坑,没有快乐可言。人间的快乐都不是常驻的,都是短暂的,虚幻的,一旦你们执着于这些,后果往往会很惨烈,你们不能不察。”

   阿那律还是不理解:“好像有点道理,但我还是不太明白。”

佛陀继续说:“人们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被各种各样的压力逼迫,没钱的人希望得到钱财,有钱的人害怕失去钱财,布衣想当官,官小了还想往上爬,好不容易爬上去又怕丢了官,美女多了伤人精髓,福禄多了又怕命够长。……总之,你仔细想想,人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让自己安宁片刻的时候。”

   有人会说:“人活一天就得折腾一天,要不活着干什么。”呵呵,人“折腾”也要看咋折腾,你得折腾的有意义,否则就是瞎折腾。

   释迦族诸王子听了佛陀的话都若有所思。

佛陀继续说道:“人们生活这个虚幻的世界里,被五欲迷惑,造诸恶业,受诸苦难,却茫然不知,不求出离,在轮回中生生死死,互相缠缚,彼此争斗,十分可怜。即便有人因为过去的善业有了片刻的富贵,但随着你短暂生命的结束,你的那点财富也就离你远去,再也回来了。人生如果都是这样的,这个世界就一部悲剧。”

   佛陀说法令在场的贵族和大臣们都感到无比的震撼:原来我们活了这么久,都是实在痛苦中度过的,回首前尘,真实苦不堪言,佛法的光明真是了不起呀。

   当下阿难和阿那律就准备跟随堂兄出家,虽然释迦族是朴素质直的战士民族,但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就是不愿意出家,甚至有人对佛陀心生妒忌。

   看来佛教历史就一部人类史。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九节 释迦一族

释迦族是刹帝利种姓,这个族群骁勇善战,善于技击和射术,从这个家族的成员来看:悉达多、提婆达多、阿难、阿那律、净饭王等人都是高大魁梧,力大无穷的金刚力士。后来琉璃王入侵迦比罗卫,被一名少年组织一支弓箭兵队伍就就寸步难进,琉璃王大军面对这支释迦族青年军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要不时候后来释迦族人不愿意杀戮战争,恐怕迦比罗卫未必就会灭亡。

据说悉达多如果继承王位,那么他就是“转轮圣王”,啥是“转轮圣王”?您知道统一印度的阿育王不?他就是“铁轮转轮王”,悉达多那可是“金轮转轮王”。金轮从天而降,七宝具足的悉达多率领人才辈出的释迦族统一古印度应该不在话下。如果真是如传说中的“如意轮宝”跟在悉达多身边,那么当时的欧洲文明和华夏文明也未必是他们的对手。

有人考证说“释迦族是雅利安的后裔”,其实呢,是与不是根本就没有意义,就好像您考证李世民有胡人血统一样,真正有点正知正见的人不会把这当成回事的。因为李世民有没有胡人血统根本不影响他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杰出的君主的地位。如果说考证李世民的甚是还有点政治意义,那么考证佛陀的身世真的就是毫无意义了。

   我们只需要明白,在悉达多时代,释迦族或许不是古印度诸国最强大的国家,但绝对不是任人欺凌的弱国,他们的都城迦比罗卫成据说当时有百万人口,十分繁荣,当时的统治者释迦族人才鼎盛,能人辈出。这个国家在净饭王的治理下十分和谐,他们民风尚武,朴素刚毅。

   金人在关外时比明朝弱吧,但真打起来就是另外一回事,当时的释迦族就是如此。

   只不过,伟大先行者总是付出着他们的所有一切,来警醒世人,救度众生。悉达多成佛后,他成了释迦族的英雄和骄傲,人们为他欢呼,为他自豪。释迦族人都认为自己是佛陀的族群,应该克己守法(佛法),以为示范。

   佛陀先后度化了阿难、阿那律,随即他又让儿子罗睺罗出家,罗睺罗的母亲耶输陀罗宁死不让,她说:“悉达多走就算了,还要把儿子带走,我决不答应。”

   佛陀晓以大义,苦口婆心,最后现出神通,令耶输陀罗看到了过去世二人的因缘,原来过去佛陀修学佛法时曾向耶输陀罗买过七束花来供养当时的佛,耶输陀罗许愿,生生世世与释迦牟尼结为夫妻。

    这样,耶输陀罗终于被说服了,佛陀长子罗睺罗出家,称为“沙弥”,罗睺罗在佛教中号称“密行第一”。

   然后,佛陀又去度化自己的异母弟弟难陀,难陀这个人与悉达多大不相同,他贪图世间荣华富贵,不肯出家。佛陀亲自前去度化他,费了好多唇舌,才把他度入佛门。

   佛陀之所以执意让这个几个人出家是有深意的。罗睺罗年纪尚小、难陀贪图享乐,一旦父王净饭王去世,释迦族和迦比罗卫的未来就很可能落在这两人身上,这未必是好事。

   这两人出家后,净饭王不干了,他怒道:“我的长子出家就出家吧,但他还要我的次子和孙子都带走,这不是让我释迦族从此后继无人吗?”

   佛陀听说父王不悦,亲自前往劝导,最终,净饭王长叹一声: “唉!或许你是对的,既然他们愿意出家,那就去吧。”

   白发苍苍的净饭王看着自己的亲人们远去的背影,他老泪纵横,心中凄凉,他深深感受到:释迦族的未来一片黯淡。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后代们将为更多的众生服务,他又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除了这几个人,还有那个提婆达多,也要求跟随佛陀出家,但他是另有企图的,他因为妒忌佛陀取得的成就,所以委屈出家,伺机推翻佛陀,取而代之,后面还会有他的故事。

   除了这些王公贵族,还有许多平民也跟随佛陀出家。比如有个宫中的理发师叫做“优婆离”,他出家后,各位王子十分不解:这么一个下等人也能和我们一样出家跟随佛陀吗?

   佛陀看透了王子们的心思,他喝斥道:佛门中没有高低贵贱,优婆离先于你们出家,是你们的师兄,你们应该向他行礼。

   众王子只得向曾经的理发师优婆离低下了头。

   优婆离受宠若惊,他一生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接受王子们的行礼。他发誓努力修学佛法,报答佛恩,广利群生。最终,他成为了大阿罗汉,号称“持戒第一”。

   释迦族的年轻一代的优秀人才都跟随佛陀出家了,阿难成为了“多闻第一”,阿那律号称“天眼第一”,他们都为佛教和众生做出了杰出贡献。释迦族为了佛法,为了众生,舍弃了一切。

净饭王终于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曾经威严的他如今形如枯槁,气若游丝,在临终前,佛陀率领释迦族人守在父亲床头,净饭王朦胧中看到释迦族的后代们一个个德相庄严,光芒万丈,他笑了:“我终于悟到了佛陀说的‘诸法无我,诸行无常’,佛法是对的……”。一代明王净饭王与世长辞。

   释迦族人感到天塌地陷,他们嚎啕痛哭,乱作一团。

   佛陀忍住悲伤,他亲自为父王打棺,为父王送葬,料理丧事。佛陀表示:佛教出家是为了人生真理和救度群苦,不是消极避世。所以,佛教鼓励孝道,孝顺是佛教高声的美德。

   释迦族群龙无首,长老们希望佛陀或是罗睺罗留下继承释迦王位,但被佛陀拒绝,他建议有大家民主选举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出任迦比罗卫的首长。

   伴随着净饭王的去世,佛陀的姨母波阇波提和佛陀的妻子耶输陀罗率领数百名侍女也跟随佛陀出家,他们是佛教历史上第一批出家女众,称为“比丘尼”。

   就这样,曾经显赫一时的释迦族,为了佛法,为了众生,为了最终的真理,舍弃了他们在世间原本可以用的一切,走向了没落。

  但是,也正是类似于释迦族这样的无私奉献,造就了佛教在人类里上的光辉灿烂。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节 佛教危机

   佛陀是大觉圣人,他远离了情欲和妄想,但是,佛陀真的是无情的吗?佛陀在他传教布道的数十年间不辞辛苦,微妙开示,他要传达给人的究竟是什么?

   当佛教在中北印度的日益繁荣时,外道在理论、辩论、实际修行、甚至神通上都全面败于佛教,于是,他们心生毒计。

   一日,佛陀正在当众说法,忽然一个妖艳的女子挺着大肚子在人群中大喊大闹,她哭爹喊娘:“都说佛陀多么伟大,可实际上他有见不得人的事情呀,我肚子里的孩子就是他的,他现在竟然不承认了,大家来评评理呀。”

   大家对于这突如其来的事件都错愕不已,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佛陀。令众人没想到是,佛陀既没有辩解也没有做任何解释,眼前的一切似乎与他没有任何关系,他静坐不语。

   人们纷纷疑惑:难道这是真的?

   出家的僧众有的受不了了,他们有的怒斥这个女子,有的干脆大骂她,因为他们与佛陀生活在一起,明白佛陀的所作所为,知道这是绝对的诽谤。

   这时佛陀弟子目犍连尊者紧逼了两步,他双目盯着这个女子道:“妄语和诽谤是重罪,望你好自为之,你敢当众说腹中之物真的是婴儿吗?”

   那女子被目犍连看的心中发毛,她叫“战遮女”,是被外道收买的淫妇,她在自己腰中缠上木桶,装作怀孕,来诬陷佛陀,败坏佛教名誉。

   此刻她在人群中进退不得,羞惭不已,她语无伦次的说:“都……都怀孕好…….好几个月了,当……当然是…….是真的。”

   这是有人认出这个著名的荡妇,纷纷破口大骂:“住口,这个无耻的荡妇,竟然厚颜无耻的诽谤佛陀,你不怕遭报应吗?”

   战遮女再也装不下去了,她转身就跑,缠木桶的绳子也断了,帖在肚子上的木桶掉在了地上,一切都真相大白!

   外道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们教唆几个地痞流氓将几具死尸丢在孤独园精舍外面,然后大肆宣扬:“佛教徒杀人了!”

   佛陀知道这件事情后,他没有做过的辩解,他只是让比丘们在城中向人们宣说:杀生是重罪,诽谤更是罪上加罪。

   不久,那几个杀人的罪犯因为分赃不均,大打出手,被人发现,这些人和外道头目也被波斯匿王逮捕正法,还给了佛教徒清白。

   佛教宣扬的是正法,邪永远胜不了正。佛教从来不惧怕外道。

  但是,最令人担忧的事情不是来自佛教外部,而是来自于佛教内部。

   还记得那位释迦族的“亚圣”提婆达多吗?他跟随佛陀出家修道的目的本身就不纯,不久,他就开始暗中分裂僧团,直到后来与佛陀分庭抗礼。佛教创建以来最大的危机来临了。

   提婆达多一开始没敢公然对抗佛陀,他向释迦牟尼世尊请求学习神通,佛陀没有答应他,并向他说道:“神通是小道,是修行的副产品,努力修学佛法自然会的得到神通,而如果一味求取神通就会入邪道。”其实是话里有话,就是在警示提婆达多。

   但提婆达多被欲望蒙蔽了真心,他见佛陀不教给他神通,就向佛陀的大弟子舍利弗请求。舍利弗早就直到提婆达多心术不正,当然也不会教给他。

   最后提婆达多找到了心地善良的阿难,阿难尊者与提婆达多是亲戚,再加上阿难心地质朴单纯,提婆达多软磨硬泡,最终,阿难教给了提婆达多一些治病之类的小神通。

    提婆达多欣喜若狂,他法术一成,立刻开始了他蓄谋已久的分裂阴谋。佛教历史上的一场浩劫在所难免。

   这里要说明一点:神通是提婆达多分裂僧团最有力的武器吗?肯定不是。

   佛经中的记载其实有些模糊和简略,我们很难再重现两千五百年前提婆达多分裂僧团的的场景,但是可以确定的是:提婆达多得以成功是有很多因素的,神通根本就不是一个重要因素。

   我们熟悉的目犍连尊者号称“神通第一”,据说他的本事达到什么程度呢?他可以一脚踏阎浮提,另一只脚踏上忉利天。

   这么大本事的目犍连,在佛陀眼中还比不上一个心念的力量大。

据说一次佛陀说法回来,众比丘纷纷前去迎接佛陀,目犍连施展神通,第一个到了佛陀面前,他沾沾自喜自己最了不起,但是,佛陀却说“解空第一”的须菩提是最先来迎接他的,并不是你目犍连。目犍连大惑不解,须菩提自始至终都在坐禅,根本没有站起来走一步,他怎么可能比我还快?佛陀解释说,是因为须菩提的心到了。

   目犍连后来为了解救释迦族人,他将释迦族人盛入钵中,但释迦族人业力成熟,在钵中化为了脓血。目犍连曾被外道用棍棒殴打,人们问他问什么不用神通,他说我当时六神无主,根本想不起来用神通。最后,这位拥有盖世神通的大比丘僧被外道的巨石活活砸死。

又传说过去的某地方,曾有一条毒龙为害世间,某大寺院的五百大比丘联合用神通也制服不了它,后来有个游方僧人途径这里,他只说一句话,那条毒龙就乖乖的离开了。众比丘不解的问那僧人,您念得是什么咒语,这么厉害。那僧人说,我没念什么咒语,我只是持戒精严,那条毒龙服我,所以就走了。

   可见,神通,在佛教中就是个添加剂,有它也可,无它也可,无所谓,它的作用与“戒律”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神通敌不过业力,佛教主要是持戒修心。

   佛陀对于阿难传授给提婆达多神通的事情也没有过多的追究和斥责。他只是冷静的说:“一切都是因缘所致,我有心点化提婆达多,但他与佛无缘,我也没有办法。”

   提婆达多究竟要如何分裂僧团,佛教又要经历哪些坎坷?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复

11楼2011-07-11 22:41回复11楼

儒医儒医

 

第十一节 西方极乐

   提婆达多他说服了一些曾经追随他的释迦族人和一些入道较晚的比丘,公然提出分裂僧团,自立门户,与佛陀分庭抗礼。

   这批人跟随提婆达多制定了自己的教义和戒律,应该说,这个“新佛教”比释迦牟尼的佛教戒律更加严格,教义更加吸引人。提婆达多利用这些优势到处兜售他的理论,希望得到国王和贵族的支持。

   但是,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频婆娑罗王作为佛陀的护法弟子,坚定的站在佛陀这边,他不接受提婆达多的教义。于是,提婆达多就去蛊惑频王的儿子“阿阇世”太子,他说:你的父亲老眼昏花,早就应该把国家让给你,但他不给,他不爱你。你想一想,你十岁那一年发高烧,差点烧死,你父王可是没有看你一次,还把你关在地窖里,可见你的父亲是盼着你死呀。

   阿阇世被提婆达多邪法所惑,他鬼迷心窍的发动政变,将自己的亲生父亲囚禁在地窖里,不给他吃喝,要活活饿死频王。

   频王作为一名虔诚佛教徒,他此刻自然想到求救于佛陀,佛陀知道了频王的呼救,于是派目犍连去安慰频王。目犍连施展神通,来去自如,无人能治。

   频王的妻子,阿阇世的亲生母亲听说丈夫被儿子囚禁后,痛不欲生,她质问阿阇世:“你这个畜生,犯下弑父重罪,还有脸活着吗?”

   阿阇世理直气壮道:“母亲,这是你别管,父王在我幼年生病时对我不管不问,还把我关在地窖里,我今天要报仇。”

   频王后听到这话后错愕不已:“你在说什么?你那次生病你的父王一直陪伴在你身边,你忘了吗?”

   母亲的话令阿阇世一下子震惊了,曾经的那一幕幕重现在他脑海里。他脱离了提婆达多的邪术。

   这时,释迦牟尼佛率领大比丘们足不履地,从空中而来,频王在地窖中竟然清楚的看到了虚空中的佛陀,他惊喜交集,拜倒在地上:“慈悲的佛陀,我因为什么罪业有了这样的逆子?我感到这个世界太污浊,太可怕了,求您为我说法,让我心灵安宁,得到解脱。”

   释迦牟尼佛随即宣说了旷古绝今的一部经典《佛说观无量寿经》,即是西方净土法门。

   这个法门在古印度的发扬光大应该是源于龙树菩萨,在中土形成规模应该是始于东晋慧远的庐山“结社念佛”。

   不了解佛教的人,把西方净土法门当成一个传说,学佛浅的人讲西方净土法门当成是浅显的教义,只有大智慧大福德的人才能体会这个法门的殊胜。

   经典说:有人念佛毛发倒竖、眼中流泪,则此人是过去信佛念佛之人,非是凡夫。

   频王和阿难等人听完佛陀宣讲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功德后,纷纷表示,愿意一睹弥陀世尊的尊容。

   结果空中光明显赫,日月隐匿,阿弥陀佛和观世音、大势至二菩萨从空中显现,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美妙也都一览无余。

   与会大众莫不欢喜,纷纷礼拜弥陀,愿意求生西方。

   后来,身犯五逆十恶的阿阇世太子也往生了西方极乐世界,而且他的果位还不低。

   大乘佛教兴起后,十方诸佛的教义才日益加深。但实际上,您如果留心一下,在早期的《阿含》类经典中,也是有关于十方世界十方佛的说法,这说明在佛陀时代就有了类似于西方净土的信仰。

  这与佛陀至高无上的教义并不违背,佛与佛平等,佛与众生平等,阿弥陀佛成佛的功德之一就是“十方诸佛赞叹”,十方佛都会宣说赞叹西方净土法门的。

   为什么我要把净土法门(念佛法门)单列一节?

   我想告诉您:想了解佛教吗?想学习佛教吗?想深入佛教吗?想获得心中追求的东西吗?想窥见最终真理吗?

   念佛吧!

   其实佛陀在他讲经说法的中期宣说了西方极乐世界法门,实际上在他成佛后宣说的第一步经典《华严经》中就有了西方净土法门,包括后期经典《妙法莲华经》,这说明净土信仰与“无常无我”等教义一样,是贯穿佛陀时期始终的。是符合佛陀本怀的教义。

   西方净土法门的宣说是佛“无问自说,威光最盛”的法门,说明这个法门最能彰显佛教的根本目的,那就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终极大愿。

   西方净土法门就是佛陀对众生的终极关怀,他体现的大慈大悲的菩萨乘精神才是净土法门的真正精髓,当然,这个奥义只有您真正降生在极乐世界的莲花中才会真正体会到。

   提婆达多的傀儡被挫败了,皈依了佛门,那么提婆达多又将有什么动作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二节 提婆达多

   提婆达多见到阿阇世皈依佛门,自己的阴谋败露,信徒纷纷离开了他。于是他心生毒计。
   他在佛陀经过的路上放出了五百头醉象,结果被佛陀制服;他还一拳打死斥责他的比丘尼“莲花色”;并在佛陀必经之路上投巨石要砸死佛陀,结果都没有成功。

   气急败坏的提婆达多最后恼羞成怒,他决定要和佛陀同归于尽,于是他在十个指甲上涂上剧毒,表面说要在佛前忏悔,其实要伺机暗害佛陀。当他拜倒在佛陀脚下假惺惺的忏悔着自己的业障时,佛陀一言不发,突然,提婆达多双手猛地扑向佛陀的双足,他猛的扣了下去。

   提婆达多没有想到,佛陀的双足就如金刚石一般坚硬,他的极度没有伤到佛陀分毫,自己却因为剧毒流进手指而一命呜呼。

   当他临死前,地上裂开一条大沟,提婆达多亲眼看到了地狱的惨景,他心生恐惧,立刻至诚忏悔,因此忏悔功德,他死后虽然身处地狱却安然快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了那条大沟的存在,即使到今天那里还是一个旅游景点。

   提婆达多的一生就此结束。

   如果我们单从佛经来看,提婆达多其实算不上一个合格的配角。他太弱了,他用的伎俩和他的能力并没有被世人看到,这样的一个人又能对佛教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

   但实际上,提婆达多绝非善类。《大唐西域记》就说:提婆达多的教派在一千多年后(唐朝时期)仍然香火不断,信徒众多,他的后代信徒自称沙门,礼拜诸佛,唯独不拜释迦牟尼佛。

   一个可以流传千年的教派恐怕并不是一个只会用低级伎俩的角色吧?在佛教经典中,提婆达多被有意无意的扭曲,贬低是在所难免的,这并不是诋毁佛经,因为这样的记载在两千五百年前的人类记载习惯是必然的结果。

   可以说,在小乘佛教中,提婆达多是个彻底的大反派,永世不得翻身。但是,当大乘佛教兴起后,这个情况改变了,而且是一百八十度的扭转。

提婆达多的“真实身份”被道破:他原来曾是释迦牟尼的老师,是一位古佛,他之所以示现大反派与佛陀作对,是为了现实世界的需要,是为了佛教更贴近现实,使佛教与我们的真实世界吻合。这么说您如果理解不了,不妨这样说,提婆达多与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维摩诘大居士、摩诃迦叶尊者、舍利弗尊者等人是一个级别的。

   这个在很多大乘经典都有记载,比如《华严经》和《妙法莲华经》。

大乘佛教的兴起始于公元一世纪左右,在大乘佛教兴起之前,“一切法实有”的观念是佛教教义的主流,当时的小乘教义虽然也有“救度众生”的内容,但相比大乘佛教,小乘是狭隘的。大乘为了批判小乘,从“一切法空”的般若空慧入手,驳斥小乘的“一切法实有”。大乘创始人龙树菩萨虽为“八宗共祖”,但他严格上是大乘“空宗”的创始人。虽然小乘反驳大乘说他们是“浮华不实”“难以实现”的教义,但是,大乘最终占得了上风是被历史证明的。

   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提婆达多在佛教中的地位从“叛徒、卖国贼、恶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大菩萨、善知识、未来佛”。《妙法莲华经》的《提婆达多品》尤其明显的体现这种大乘空宗的思想。

  在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的时代,这种“人人皆可成佛”的思想毫无疑问比过去小乘佛教“只有少数人通过艰苦的修行才能解脱”的教义更加进步和深入人心。

佛教是在不断发展的,她并非一成不变,龙树号称“第二释迦”,在《楞伽经》中被佛陀授记,这些恐怕不是偶然的;包括观世音菩萨在中国形象的改变;包括中国佛教徒“不吃肉”制度的确立;包括禅宗“禅耕并重”的中国特色。都说明:佛教也如同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一样,时刻都在变化着。

  只不过,不同于世上的事物,佛教有她不变的东西,那就是佛教的精髓:最终的真实。
   那就是佛陀对众生的终极关怀。提婆达多在早期佛教经典中的形象和后期大乘佛典中形象并不影响这种关怀。相反,在提婆达多身上更多的体现了佛教“度尽众生”的大菩萨乘胸怀,一切仇敌都是你的善知识。

   有人考证说,“释迦牟尼”这个称号在佛陀时代并不是佛陀的,而是提婆达多的,佛陀在当时只是个“觉悟者”,提婆达多才是“释迦族的圣人”。不管这个说法是否正确,他并不影响佛陀在佛教徒心目中的地位。

   善于学习和修学佛法的人并不是在“是与非,对与错”的问题上反复纠缠、斤斤计较,而是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持戒修心,反思自己,获得内心和肉体,思想和精神各方面的彻底解放。

佛教的不断变化也正是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的。佛教说到底是为了让人们信受佛法,所以,佛教如果无法与这个社会兼容,那么必然难以在这个世界立足。试想,如果僧人们到今天不会英语、不知道什么是“电视、电话、飞机、奥运会、MSN、QQ”,那么她最终的结果是怎样就可想而知了。

   佛教在改变他最根本的戒律和教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必须的,无可避免的。

   佛陀的光明始终如一的照耀着众生,只不过众生习惯于用各自最舒服的姿势和角度来沐浴这种光明罢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三节 释迦蒙难

   伴随着无上正法在世间的广泛流传,佛教得到了发扬光大,释迦牟尼世尊也步入了晚年。但是,佛教的危机始终没有消亡过。

  佛陀的护法弟子波斯匿王在摩羯陀国学习佛法,太子祗陀出家,次子琉璃发动政变,夺取王位,称“琉璃王”。信奉外道的大臣进谗言道:“琉璃王陛下,您早年在迦比罗卫遭到羞辱,如今应该报仇雪恨。”

原来早年波斯匿王曾向净饭王求取释迦族的公主,但是净饭王把一位美丽的侍女当做公主嫁了过去,波斯匿王倒很大度,他没有见怪,夫妻二人也很恩爱。这位侍女就是琉璃亲生母亲,这样算起来释迦族是琉璃姥爷家。但是,琉璃年轻时在迦比罗卫学习,被释迦族人讥讽道“下人之子”。琉璃天生鼠肚鸡肠,怀恨在心,耿耿于怀。

   如今被外道大臣一说,他几十年的怨气终于爆发出来。他当即亲率大军,进攻佛陀的故乡,迦比罗卫国。

   那些日子佛陀愁眉不展,他明白所有事情的前因后果,他说:“这是释迦族的罪业,难以挽救。”

   话虽如此,佛陀作为人天师范,他做了一个是迦比罗卫人,一个释迦族人应该做的一切。他在烈日炎炎下,孤身一人坐在琉璃王大军的必经之路。按古印度习俗,出兵看到出家人应该立刻罢兵止斗。

   但是琉璃王心意已决,释迦牟尼世尊连挡了大军三次,终于没能阻止成熟的业果。佛陀只得拖着疲惫的身躯离开,默默地等待族人的浩劫。

   我们前面说过,迦比罗卫在净饭王去世后就每况愈下,释迦族虽是武士民族,但是,他们在大难面前展现出来的是令人震惊的执着和坚定,不是求生,而是为了信仰舍弃生命。

   鲁迅说中国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如果按当代人的思维,人家打你,你打还回去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古印度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与我们是不一样的,我想我们不应该蛮横的用我们的价值观强求古人。

释迦族人为佛陀骄傲和自豪,面对着琉璃王的大军,释迦族一位善射的年轻人组织了一只青年军奋起抗战,琉璃王大军几天之中寸土未得,死伤惨重。但是,释迦族的长老们却令那年轻人停止抵抗。他们说:“我们是释迦族人,是佛陀的民族,我们生生世世都应该尊重佛陀不杀的教诲,宁可亡国灭种也绝不毁佛戒律。”

   就这样,迦比罗卫被攻陷,琉璃王开始纵兵屠城,在古印度历史上显赫一时的释迦族几乎灭族。

   看到此处,我想很多人会对释迦族人不反抗大惑不解,甚至以此指摘佛教带给人消极的一面。

   您先别忙着高谈阔论,旁征博引,您应该先弄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

   佛教强调“业力”的威力,即使是佛陀还有“伤足”、“中毒”、“马麦”这样的报应,目犍连看到释迦族蒙难,他施展神通,那是家族人放在钵中安置在天上,但里面的人都化为了脓血。这些故事是在向人们昭示:业力可畏。

   释迦一族作为佛陀的族群,他们如同那些舍弃荣华富贵的释迦族王子一样,为了佛法在世间的常驻而舍弃了释迦族的兴盛。他们默默的承受着自己的业报,诠释着大慈大悲,大勇大力。

   如果释迦族当时与琉璃王互相征战,那么佛陀教化的意义在哪?释迦族作为佛陀的民族尚且杀伐不休,后来人自然有理由将杀戮和征战当做家常便饭。

   世上不缺少压迫和反抗,缺少的是慈悲和爱心。

   当琉璃王大军攻入迦比罗卫城后,大多数释迦族人静静的念着“苦、空、无常、无我”,淡然的接受着业报的现前,疯狂的侵略军和安详的人民。

   我们不应该用一厢情愿去苛求古人,我们应该用悲悯的眼光看待那场浩劫,我们更应该为释迦族人为了信仰舍弃生命的精神而感动。

   伟大的释迦一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万世佛法。

   这就是古印度,但是,佛教绝对不是一味的逆来顺受。佛教讲“忍辱度”,那是说:我可以制服你,但我不伤害你,我忍,感化你。

   而我们的“忍”是什么?是我现在打不过,我忍一时,等我强大了,我要你百倍奉还。

   佛教的忍不同于世间的“忍”,但是,佛教绝对不是不会用强。相反,你如果真的了解佛教,你会在典籍中看到无与伦比的强横。

   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前世作为护法王,与外道征战,骁勇无比,杀敌无数,大比丘僧为他说法,他不但没有罪业,反而心开意解,获得大自在。

   佛教认为,什么样的战争可以进行?正义的战争。什么是佛教正义的战争?佛经说,当外敌入侵,人民遭受罹难,国君奋起神威,起悲悯心,发兵抗暴,令百姓安居就是正义的战争。这种战争不但没有罪业反而有无边福报。

   其实,菩萨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战争,只不过他们的战争不是我们可看到的,他们时刻都在与诸魔共战,直到将其彻底击溃。那时候佛陀还会褒奖大菩萨们。

   在中国,佛教的反抗精神更是得到无与伦比的体现,比如少林僧兵。

所以,不要杞人忧天的认为佛教流行的地方就会懦弱,不争,落后,不是那样的。真正的佛法流传的地方,那里的人民质朴刚毅,心中充满了活力和凝聚力,他们可以为了佛法献身,更可以为了众生舍生忘死,义无反顾。这种力量和精神是外道和敌人不敢正视的,在正气充盈的正法面前,外敌就如豺狼看到了狮子,他们连进攻的勇气都不会有的。

   佛教之所以不愿意过多的提到这些是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充满了杀戮和争斗,佛教不愿意在这上面大做文章,以免令人们误认为“杀戮可以解决问题”,佛陀说:他在这个世上以善攻恶,拔济众苦,是从根本上解决人类的悲剧。

   当人人多一份爱的时候,这个世界会更美好,当爱心在这个世界消亡的时候,这个世界也就彻底要完蛋了。

   琉璃王在屠城的当晚被人放火烧死。佛陀的护法弟子阿阇王率兵吞并了琉璃王的国家。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四节 佛陀遗教

世尊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证道,在讲经说法四十五年后,他如同世界上所有的人一样步入了晚年,晚年的释迦牟尼躯体日渐衰老,他比喻自己的躯体说是“老牛拉破车”,但是,伟大的宗教家、思想家的精神从来没有丝毫的的变化。他一如既往甚至是更加迫切的讲经布道。因为他明白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时日不多,他必须在涅槃前将所有的真理告诉人们。

 在佛陀晚年,他宣讲了许多在过去几十年没有说过的法义,这些法义超出了宗教范畴,甚至超出了人类范畴,这些了义经典也是佛陀在最初希望告诉人们的,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完全不知道佛法为何物,所以无法接受,如今佛陀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告诉人们“初级知识”,在最后的几年,他必然要讲出“最终的真实”。

   所以,无论在佛教历史上,还是在佛教教义中,佛陀在这个世界最后的这几年都是至关重要的。

佛陀在宣讲“五蕴皆空”、“一切皆苦”、“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法义之后,宣说了“常、乐、我、净”的了义经典,并且明确告诉大罗汉们:你们的“涅槃”不是最终的解脱,那是“化城”。并预言了佛教的未来。(虽然佛教绝对反对任何形式的末日预言,但是对于佛教的未来这样的大事,佛陀是有适当开示的,而且有许多事竟成为现实,比如《楞伽经》中对于龙树菩萨应世的预言)。

   这就是说:佛家的根本目的不是消极的“苦、空、无常”而是以此认识到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常、乐、我、净”。可见佛陀在费了这么大周折绝对不是为了告诉人们要“远离世间”,而是告诉人们“这个世界其实很美好”。

只不过,人们被自己错误的认识给蒙蔽了,将原本很美好的世界变得不美好了,而且可怕的是,人们至今仍然茫然无知,自以为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制造着各种灾难和危机,佛教是在告诉人们如何摆脱这种错误的认识,转化成正确的认识,进而从根本上改造这个世界,回复这个世界原本美好的样子。佛教明确表示:唯有佛教能从根本上改变人和世界,除此之外,别无他路!

   同时,佛陀在晚年在一定程度上开始了“解密”,就是把“秘密”的东西公开化,将原来想说但不能说的教义一一道出,这令很多得道的大罗汉们都惊怖不已,全身战栗。

 不仅如此,佛陀用它不可思议的远见卓识,预言了佛教的未来: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僧人们开始不守戒律,改变僧制。男人们贪图淫乐,少年白头,生命转短,不乐佛法。女人们反而寿命增长,能够信受佛法。出家人依附权贵,好名贵物品,裨贩如来。佛教被魔众从内部攻破,逐渐被败坏。逐渐的群魔乱舞,为害人间,好人被迫和驱逐,坏人有大势力,耀武扬威。但是,不久之后,洪水来临,不分豪贵,尽成鱼鳖,报应现前,入阿鼻狱,万劫不复。月光菩萨降世,善男信女们入深山密林,恬淡生活,传承佛法五十一年,在家居士成为了传承佛法的主要力量。最后,《首楞严经》和《般舟三昧经》先行消灭,渐渐三藏十二部经典再无踪影,只有“阿弥陀佛”名号多留一时,最终,这个世界再也没有佛教了。直到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之后,弥勒菩萨在这个世界成佛才能继续听闻佛法。

并且,佛教说出了这个世界未来的样子:人们的生命转短,智力开始下降,逐渐的,人们开始缺少各种物资,天灾人祸日益频繁,人们无知,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最终,当一切难以挽回,演化为七天七夜的“刀兵劫”,人类面临灭绝,那个时候人们为了得到一粒粮食费尽心机,把它放在盒子中珍藏,没有了金银,铁已经是人们最宝贵的金属。这个时候弥勒菩萨会来到这个世界保护人们,避免人类的灭亡。在那之后,人类痛定思痛,改过自新,认识到“科技救不了人来,能救人类的还是人类自己的心”,于是开始弃恶行善。人们的年龄开始增长,智慧逐渐明朗,这个世界又开始了一个新的轮回。

   佛陀在晚年虽然说了许多超越前期的教义,但是根本交易没有改变。我们应该体会到,无论是对大罗汉们的“解密”,还是对佛教,对世界和人类的预言,佛陀之所以迫切的告诉人们这些,目的无非是:大慈大悲的本愿,对人生的终极关怀。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有一个佛教徒在一天静坐后跑到了佛陀面前,他甚至是用质问的口气问佛陀:“我要问你几个问题,你如果能回答上来,你就是大觉悟者,你如果不能回答,我就不再信你。”

    佛陀问:“你想问什么?”

   那人很认真的问:“这个宇宙和我们人生的本质是什么,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佛陀听完后告诉那人:“你太愚蠢了,从前有个人被带有剧毒的毒箭射中,他不但不立刻解毒救命,反而一切再追问,这是什么箭,是用什么做的,是用什么弓射的,还没等他弄明白这些,命早就没有了。你就如那中毒箭的人,我告你解脱的方法你不去修学,反而来研究这些毫无意义的戏论,等我告诉你这一切,你的生命早就完结了,但你永远无法获得解脱。”

   佛陀告诉人们:在佛涅槃后,要“以戒为师”,要常念“苦、空、无常、不净”,这样做就相当于看到了佛陀。

   释迦牟尼佛还告诉我们:他从来没有离开这个世界,他就在每个人的身边,就在每个人的心中。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十五节 世尊入灭

   伟大释迦牟尼世尊走过了他八十年的人生旅途,他用言传身教创立了一代时教,人类沐浴在他的法光下备受恩惠,但是,他如同世间的万事万物一样,走向了人生最后。

   晚年的释迦牟尼拖着年迈的身躯到处云游,没有丝毫懈怠的传播者佛法,救度着那些有缘的众生。

   当他被毒蘑菇折磨的痛苦不堪时,他预言自己即将入灭,肉体要离开这个世界了。

   听闻噩耗,佛陀的弟子们惊恐不已,纷纷落泪。

此时的僧团,神通目犍连被外道用巨石砸死,莲花色比丘尼被提婆达多一拳打死,佛陀的大弟子舍利佛也要先于佛陀入灭(根据古制,佛陀的上手大弟子要先于佛陀入灭)。然而,佛教已经在古印度发扬光大,据说当是古印度随佛陀出家长随佛陀的有三千沙门,在家信众不计其数,得道者达多千人,著名的有数百名罗汉、菩萨。

   佛陀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安慰着他的弟子们:你们不要悲伤,你们是佛陀的弟子,应该明白一切无常的道理。你们要知道,你们今生得遇佛陀就如一只瞎乌龟在茫茫大海中钻进了一个有洞的木头里,你们已经十分幸运了。以后的佛教还需要你们继续发言光大。

   佛陀继续说:我已经把我一切可以说的法都说完了,你们要做的就是依照这些去踏踏实实的修行,使自己和众生得到利益。未来的人类将逐渐被污染,人的根基会越来越差,世界会有越来越多的危机,你们要发扬佛教普度众生的教义,常驻世间利益群生,这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

   阿难问:佛陀在的时候我们有问题可以请教佛陀,佛陀不在了,我们有问题怎们办?

   佛陀答道:要以戒为师。

   阿难又问:如何让众生对佛陀的言教产生信心?

   佛陀精妙的回答:在所有佛经前面加上“如是我闻”,就代表你是从佛陀这里听闻的正法。

   阿难继续问:如何分别正法和邪法?

   佛陀开示道:符合“诸法无我、诸行无常、寂静涅槃”三法印就是正法,否则就是邪法。
   最后,佛陀再次发出狮子吼:弟子们,你们不要悲伤,我的肉体虽然离开了你们,但是我的法身会常驻世间,时刻关照着你们。

   大罗汉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伤,失声痛哭。

   佛陀在枯荣双树之间,呈吉祥卧,即将入灭。这是,有个老者大哭大闹着要见佛陀,他说自己听说佛陀即将入灭,怕再也听不到佛法,因此前来皈依佛门。大罗汉们怕他影响佛陀入涅槃,不允许他入内。佛陀知道了这件事,他说:这个人是我的关门弟子,他是有缘人,你们放他进来。

   此时的佛陀弟子都非同小可,他们用宿命通观照,发现这个人过去八万四千劫都没有亲近过佛法,是个与佛毫无机缘的“一阐提”,于是纷纷大惑不解,不是说“佛门广大,只度有缘”吗,怎么这样的人也可以做佛陀的关门弟子?

   佛陀知道了罗汉们的心思,他说道:你们只知道八万四千劫内,不知道八万四千劫外,在过去无量劫前,这个人是个樵夫,在他砍柴时遇到一只猛虎,他心中惊恐,急中生智的念了一句“南无佛”,以此因缘今生得为我的弟子。

   罗汉们听完后,纷纷赞叹佛陀不可思议的威神,也明白了所谓的“一阐提”也有成佛的可能。

   释迦牟尼世尊为那人宣说了“苦空无常”和“四圣谛、八正道”的法义。

   说完之后,释迦牟尼世尊安然圆寂!

   那一刻群星暗淡,草木含伤,漫天悲泣,大地震动。

   佛陀的身体自放三昧真火,烧出大量的舍利子供后人供养。

   大慈大悲、大雄大力的一代宗教家、思想家与世长辞,我们再也无缘见到他亲耳聆听他的教诲!他用他的一生诠释了宇宙人生的最终真实,他舍弃了他和他族群的一切,确立了数千年的信仰,他的教义是人类的最珍贵的宝藏!

   但是,这一切绝对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

   伴随着“觉知圆满”的佛陀的入灭,佛教并没有消亡,相反,它与人类社会一起步入了一个又一个新的时期。

   原汁原味的原始佛教已经结束,多姿多彩的部派佛教即将到来。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回复

12楼2011-07-12 03:40回复12楼

烟飞醉梦寒丁翔

阿弥陀佛!期待,恭迎更多分解!

回复

13楼2011-07-12 23:38回复13楼

儒医儒医

 

  第四章 佛教流传
  
  
  第一节 部派佛教的兴起
  
  
   佛教称这个世界是五浊恶世,因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人们固执己见,刚强难以调服,所谓五浊就是“命浊、劫浊、众生浊、烦恼浊和见浊”,《妙法莲华经说》:佛陀住世的时候,人们对法华经和佛教尚且有很多质疑和诽谤,何况在佛陀灭度后的末法时代。

   佛陀这话是在说不信佛的人,但是,信佛的人就是那么了不起吗?未必,我们都是这个五浊恶世中的一员,我们谁也不能免俗。

在佛陀涅槃后的第一个仲夏,佛陀的弟子摩诃迦叶召集了五百名最了不起的罗汉,在王舍城灵鹫山七叶窟内进行经藏集结。所谓“经藏集结”是佛陀的弟子们怕日后佛法的延续出现错误和流失,所以将佛陀的言教编辑成经。此次集结由摩诃迦叶主持,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诵出经藏、持戒第一的优婆离诵出律藏,在场的大德高僧论证,认为完全合格后,就流传世间。此次佛经集结称为“第一次集结”,同时他还有个名字叫“窟内集结”。

   为什么叫“窟内集结”?因为在以摩诃迦叶为首的大罗汉们在七叶洞窟内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与此同时的洞窟外,也在进行着一场佛经集结,那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发动的,称为“窟外集结”。

   这件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当时摩诃迦叶也邀请了富楼那来灵鹫山内参加佛经的集结,但是富楼那在一些问题上 与摩诃迦叶有分歧。

   总的来说,大多数结论富楼那是赞同的,但是在个别戒律问题上,富楼那认为,佛陀的对于有些戒律是允许在特殊情况做出变通的,否则不符合佛陀本意,不利于佛教传播。

  而摩诃迦叶出于保持佛教正宗的考虑,认为佛陀指定的规章制度和戒律不容许有丝毫改变。两人最终难以达成共识,分道扬镳。

   由此引出了摩诃迦叶为首的“上座部”派系和富楼那为首的“大众部”派系。

   从总体来看,上座部固守着佛陀时代的一切戒律和教义,认为在任何情况下也不应该有丝毫改变。

  而大众部则相对而言比较灵活,他们认为部分戒律在特殊情况下,佛陀在世的时候也是允许略作变通的,所以应该具体事物具体对待,这样才有利于佛教发展。

我们不需争论谁是谁非,我们只需要明白,大众部教义在很大程度上有了大乘思辨,大乘佛法才是佛教流传至今繁荣昌盛的最主要原因。而上座部发展出来的深邃精密的佛教义理,是佛教至今还保持着它千年风骨的原因。所以,两者不应该武断的评论谁是谁非,我们应该看到他们都对佛教的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此为标志,佛教正式步入了部派佛教时期,各种宗派和学说如雨后春笋,佛教迎来了百家争鸣。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二节 根本分裂


   在佛陀在世的时候,他的弟子们就因为各自不同的特长和出身,而有自己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传教方式。那时候因为有佛陀在,可以随机教化,教无定法,没有固定模式。但是,这种情况在佛陀灭度后,就越发难以融合在一起。

   前文叙述,头陀第一的摩诃迦叶和说法第一的富楼那在佛陀灭度后的第一个仲夏就产生了分歧,这种分歧在日后的佛教发展中逐渐扩大,并最终导致了佛教从原始佛教步入了部派佛教时期。

   在最早期的部派佛教萌芽阶段,佛教的分裂并不明显,大家对于佛陀的根本教化“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苦空无常”的根本教义都是没有疑虑的,只是在个别戒律上产生过分歧,这并不影响佛教作为一个大宗教的统一。

   只不过,大罗汉们最终没有,也不可能找到回复到原始佛教一团和合的方法,因为佛陀不在了。那种因为个人不同的特点而产生的分歧,最终在佛陀灭度后百年的阿育王时代,演化为彻底分裂,史称“根本分裂”。

   那个时候亲眼见过佛陀的大弟子们先后灭度,受法者虽然接过了法脉传承,但是对法义已经各人有各人的理解。虽然从根本上大家还是纯正的佛教徒,但是正如同“华山剑气二宗之争”,难以调解。

话说,阿育王时代,在古印度西部的舍耶长老云游到东部,见到那里的僧人接受施主金钱的布施,他立刻进行了制止,他认为,佛陀明确表示过,僧人不能接受金钱的布施。但是,毗舍离跋耆族以跋阇子为首的比丘认为,可以接受金钱布施。舍耶气不过,回到西部联合离婆多长老来进行辩论,并召集七百比丘重新集结戒律经典,来正本清源,要保持佛教的彻底正宗。史称“第二次经典集结”。

   跋阇子不服辩论的结果,认为自己的主张没有问题,于是也召集一万比丘,也进行戒律经典的集结。

   从此,以保守的西北部比丘,高级的长老们为代表的称为“上座部”,以开放的东部比丘,广大信众为代表的称为“大众部”。

   这两个派别可以说开始了激烈的论战和争执。阿育王支持的是大众部。

按照北传说佛教的说法,阿育王时代的佛门龙象“大天尊者”被阿育王尊崇,他提出了“五事”来重新认识罗汉境界,认为佛教应该自由、进步,以此为契机,佛教的教义势必会有新的发展。但是,这个认识遭到了上座部长老的激烈反对,最后阿育王亲自主持辩论,结果新近比丘获胜,上座部长老被迫离开鸡园寺(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阿育王所建的大寺院),前往印度西北的迦湿弥罗国。佛教分为了“上座部”和“大众部”。

   这种结果恐怕未必就是上座部辩才不及大众部,多半是因为阿育王的态度,其实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几次辩论,左右结果的往往不是辩论者本身,而恰恰是背后统治者的立场(如阿育王,如入藏的大乘和尚,如戒日王支持的玄奘法师)。

不论哪种说法,从那个时候,佛教内部分裂出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两部,是佛教的“根本分裂”。正如世界上所有的团体和集团一样,在那些团体和集团内部,时间一久,必然会出现类似于佛教这种“改革”和“保守”的争论,佛教的分裂古人与此有关,但是国家、民族的分裂是大不幸,而佛教教义的分裂未必就是不幸,因为最根本的“戒定慧”教义并没有变,只是在个别学说上大家略有不同见解,这种分裂虽然使佛教陷入了一个又一个残酷激烈的争斗中,但是也正是因为如此,佛教的理论体系才越发完备,才越发光辉灿烂。因此,佛教的分裂是好是坏不应该轻率地做出评判。

   “上座部”一丝不苟的恪守着佛陀教化的千古不变,他们将佛陀教义整理为十分专业、精密、复杂的教义,使绝大多数人难以领悟和修学,在后期,它基本脱离了众生。

   “大众部”认为,部分的戒律和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变通,并非一成不变,并且认为,这种变通是被佛陀认可的,而且是符合佛陀本怀的。大众部虽然不及上座部在佛教义理上精微,但是,恰恰是这个分支,为日后大乘佛教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大众部和上座部再后来都被归为“小乘佛教”的范畴,他们在日后数百年中从来没有停止过争斗,与此同时,在他们中间,又分裂出许多分支,史称“枝末分裂”。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三节 枝末分裂


   佛教在根本分裂出“上座部”和“大众部”后,又从这两大部分裂出众多部派,在四五百年的历史中,古印度小乘佛教派系林立,学说纷起,构成了蔚然大观。

   首先,在“上座部众”中分裂出“说一切有部”,此部是上座部最具代表性的一派,它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此一派的论典颇多,是佛教教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学说,同时,它对后来大乘佛教“瑜伽”一系,法相唯识一宗的理论影响颇深。

   而原本的“上座部”则退到喜马拉雅山,称为“雪山部”。

   接着,从“说一切有部”又分出了“犊子部”,在佛陀在世时有“犊子外道”,后来皈依佛陀,此一派主张补特伽罗(我)和五蕴不即不离,实则是承认有生死轮回的主体。

   后来,从犊子部中又分裂出“法上部”、“贤胄部”、“正量部”以及“密林山部“。其中“正量部”在一千年后的玄奘时期,曾与代表大乘唯识学说的玄奘法师有过激烈论战,玄奘若不是机缘所及,几乎败北。

    接下来,“说一切有部”中又分裂出“化地部”。此部主张“佛与二乘,皆同一道,同一解脱”,颇具大乘思想。

   然后,从“化地部”中分裂出“法藏部”,此部重视“咒藏”和“菩萨藏”,开了大乘密宗的先河。

   最后,在佛陀灭度四五百年的时期,从“说一切有部”中分裂出“饮光部”和“经量部”。其中“经量部”确立了唯识种子学说的起源,也有看做是后来中观一派的奠基着。

   与“上座部”相对的“大众部”,也有几次分裂。

   首先,他分裂出了“一说部”和“说出世部”,这两派,前者认为“一切皆空,唯一假名,都无实体”,后者认为“世间假名,出世间法皆是真实”。另有“鸡胤部”认为“阿毗达磨”(论藏及论藏的义理)是修学的最主要依据。

   第二次分裂,分出了“多闻部”,第三次分裂,分出了“说假部”,最后一次分裂,分出了“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

   以上基本就是古印度小乘佛教五百年间的大概的部派情况。怎样,不逊于百家争鸣吧。
   看着这令人眼花缭乱的“分裂”,我不知道您是一个什么心情,我想告诉您的是,看似这么多的“分裂”,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古印度佛教的发展是十分蓬勃的,可以说,正是这一时期的百花齐放,才会有后来大乘佛教的兴旺发达。

这一时期的古印度能人辈出,尊者云集,所以其论典层出不穷。其中有很多懂事我们用常理难以理解的。根据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记载:在早期的佛陀十大弟子中有个“议论第一”的迦旃延那罗陀尊者,他曾造大论达二百万余言,后因后代人类记忆力下降,而被删减为三十万余言。

   这位举世无匹的大罗汉可以说是阿毗达磨研究的先驱,又比如开创“大众部”的鼻祖“大天尊者”,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论师。又比如声名赫赫的“四大论师”,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这么多大德高僧,菩萨大士、大阿罗汉应世难道就是为了逞口舌之能,在这滔滔不绝的辩论吗?

   当然不是。

   那么这么多高人如此密集的出现,造成如此多分裂的目的何在?

   竟然仍是释迦牟尼世尊的“大慈大悲”精神!绕了这么打一圈,我们还是回到了佛教的本怀,那就是,对于众生的终极关怀。

   想要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四节 小乘佛教

   在原始佛教中,佛陀用很多譬喻和故事阐述了佛教的大慈大悲,比如著名的“舍身饲虎”等在《贤愚经》中的记载,同时,在罗汉中间,这种效仿佛陀的奉献精神也是一个主旋律。

 被称为“高僧”、“罗汉”、“菩萨”的得道高人,不管他修为多深、学问多博、能力多大,最关键的一点,一定要有慈悲心。佛教讲“悲智双运”,佛教中慈悲心与智慧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否则,那就难称大德高僧,因为他完全背离了佛陀普度众生的本怀,佛陀斥责只求独善其身的罗汉为“焦芽败种”。

根据记载来看,在早期的原始佛教中,已经有了很多大罗汉普度众生的实际事例。虽然在佛陀灭度后的四五百年间,小乘佛教是佛教的绝对主力,但这并不是说那个时代的佛教徒都是只求独善其身的“焦芽败种”,相反,那时候的僧人有着很大奉献精神,比如著名的“阿难尊者分身灭度”,以及很多罗汉用各种方便普度众生的事例,这种现象被后世大乘人称为“外现声闻身,内秘菩萨行”。

   我们中国人印象中一提到小乘佛教,就是那种“但求灰身灭智”的“自了汉”形象,我认为,这种认识是有失偏颇的。实际上这多与我国大乘盛行有关,因为大乘对于小乘的批判的不遗余力的。

   其实,小乘佛教之所以如此腔调“根性”,强调学佛的艰难,是由他自己的原因和道理的。

   在那时候的古印度,一个教派想要生存,想要流传,要有信仰者和国君的支持,而要得到这些靠什么?靠高深的教义和沙门的能力。而高深的教义和沙门能力绝非易得。

们前面说过,在古印度,宗教事业十分繁荣,除了佛教以外的教派他们的教义和沙门的能力非同小可,比如与佛教几乎同时建立的耆那教,至今仍在流传。佛教要想在这样激烈残酷的环境下立足和发展,必须不断的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而这种情况下,并非小乘佛教徒不希望佛教广泛传播,也并非不希望立刻实现人人成佛,而是这种事情实在难以实现。小乘僧人们必须用被古印度人认可的“苦行”等方式获得世人的认可。

   一句话,小乘佛教的发展环境使然、社会使然,我们不要苛求古人,应该明白古人自有他伟大的地方。

   只不过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小乘佛教完全陷入了精密佛教理论的研究,而在世俗生活上却脱离了人间,所以,他逐渐的被大乘佛教取代,因为在那个时候大乘佛教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

反过来说,让大乘佛教在公元一世纪前就在古印度出现的话,恐怕效果未必就会好,因为那时候人的认识和社会的开放程度未必就适宜大乘的发展。即使在今天,南亚各国信奉的仍是小乘佛教,我们认为至高无上的大乘佛教人家未必接受,而他们奉为至宝的小乘佛教,我们却看不上眼,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佛教各个宗派、各种学说之间并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对机不对机,适合不适合罢了。

   佛教得以流传至今,并非哪一个宗派的功劳,也不是哪一种学说的威力,更不是某一位得道高人的能力,甚至不是佛陀一人能左右的。是什么?是亿万佛教徒前赴后继的奉献,是无数大德高僧以身示范的力量,是各种学说竞相发扬的作用,是无数罗汉菩萨永无休止利用众生的结果。

   罗汉说到底也是人,只不过他们是一群更加高尚的人。

根据传说,在一场战争中,一名士兵要杀一位老僧人,老僧人让那士兵等一下动手,那士兵就停了下来。结果老僧人安静的坐在地上,一动不动,已经自行入灭了,在老和尚的眼角上还挂着一滴泪水。因为那老和尚已经证得阿罗汉果,如果那士兵杀了他,究竟会有无穷无尽的恶报。老和尚为了不让那士兵遭到恶报,竟然效仿阿难尊者自取灭度。那莲花一样的心灵又有谁能看到?

   公元六十七年,汉明帝梦到“金人”说法,他心有所感,派人到西域迎取佛法,结果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华,翻译出最早的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并建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

    佛教传入了中国。佛教将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古印度佛教的将来又将如何。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五节 东传震旦
  
   震旦,就是我们中国。

   说起来佛教传入中国,说法有很多,最流行的一种就是“汉明帝梦金人”的说法,据《后汉书》记载:汉明帝在一天晚上做了个梦,他梦到一个天神,那天神是个丈六金人,头上有光圈,从空中飞来,落在宫殿前。

   汉明帝一觉醒来,觉得这个梦在给他某种启示,于是他召集群臣询问。太使傅毅回答道:“陛下所梦到的神仙乃是西方的圣人,叫做浮屠。”

  汉明帝认为这是西域的浮屠在告诉自己,汉朝应该有佛法。于是他派使者出使西域,迎请佛法。结果在公元六十七年,梵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来华,开始了佛教与中国的初次“亲密接触”。

   据说佛教来到中国后,被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所排斥,于是道士要求与僧人辩论比法,结果迦叶摩腾和竺法兰在辩论上彻底战胜道士,但道士不服,有要求比试法力,最后,双方达成共识,将佛经和道经都放入火中,结果道经全部被烧毁,而佛经则安然无损。

当即,很多道士改投佛教门下,许多王公贵族也出家皈依佛门,为了安置这批中国最早的僧尼,汉明帝在洛阳兴建“白马寺”,同时,迦叶摩腾和竺法兰翻译出《四十二章经》,至此,佛教与汉地的亲密接触基本完成,佛教在中国有了法脉,播下道种。千年以下,如今渗透到中国人各个领域的佛教由此开始了。

   佛教在中国广泛流传后,有很多牵强附会的伪经和相关记载出现,同时也有一部分是疑伪经和难以辨认的记载。

在疑伪书《周书异记》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在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洛邑的江河泉池泛滥,大地宫殿全部震动,五色宝光贯入太微宫中。天空变色,城中香溢。昭王问群臣:这种现象是什么征兆?太史苏由向昭王解释说: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与本朝并无干系,此乃西方有大圣人降生,且这圣人所教化的道法将在千年之后传来吾国土。昭王听罢,命人将这件事情刻在石碑上以作记载,并埋于王城南郊。

   此记载的真假您可以自己判断,我们只想告诉您:佛教传播到汉地后,其发展决非一帆风顺,首先,她遭到了本地宗教道教的强烈抵制。

但是,在早期道教与佛教的交锋中,道教根本不是对手。因为喜俭约的中国人创立的宗教教义理论比较朴素和简单,与烦琐的古印度宗教相比,立刻相形见拙,所在双方在辩论起来,道教徒往往会理屈词穷,无言以对。另外,佛教对于道教这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教义可以说并不稀奇,在古印度的外道中,类似于道教理论的教派已经与佛教争论了几百年了。所以,本土道教在遭遇外来佛教时没有以一个宽容的态度接待她,而是妒忌的抵制,但是,自己却不敌。

   倒是不能被称为“教”的儒家,在对佛教问题上看似不温不火,其实占尽了优势。以至于佛教在以后不得不针对中国人好儒的特点进行变通和改革。

   同时,儒家对于自己的绝对自信或许也是一包容佛教的原因。当然,这仅仅是说在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后来,伴随着佛教适应了中国的土壤,得以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时候,儒家就开始不那么包容了。这都是后话了。

   佛教传入了中国,但是,在这时以及以后几百年间,佛教的主力毫无疑问还是在他的故乡印度。全世界佛教徒心目中的圣地就是在那,那么这块“圣地”又将要发生什么巨大变化呢?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
  *******************************


  第六节 大乘初兴

   佛教传入了汉地,而在佛教的发源地古印度,佛教界却正在发生这翻天覆地的变化,那就是大乘佛教的兴起。大乘又称“摩诃衍”,“乘”就是救度的方式,顾名思义,大乘相对于小乘有明显的开放性和普遍性。

说起来大乘佛教的兴起并非偶然,早在佛陀时代的传说中,就有很多佛陀过去世的菩萨行。佛陀灭度后的数百年间,无数的落汗大士在完善自身的同时,也有很多是在积极地广利群生,学习佛陀的大慈大悲。但总的来讲,小乘佛教毕竟不是将“度尽众生”当做最迫切任务。小乘佛教的目标是“灰身灭智,修成阿罗汉”,而大乘佛教的目标则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单从两者的胸怀和追求来看,大乘毫无疑问比小乘更宽广伟大。

   但是,宗教毕竟是要实践的,大乘的目标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太过于虚无缥缈,那样的终极愿望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岁月才能实现,人们等不及,人们坚持不了,人们不太相信。

   小乘佛教抨击大乘很主要的一个理由就是“大乘之说浮华不实,虚无缥缈”。

小乘与大乘的争论在古印度十分激烈,我们中国之所以出现大乘一统天下,少有支持小乘者也是有深刻原因的。佛教传入中国的时期正是古印度大乘开始勃兴的时期,而儒家的“兼济天下”思想,更是大乘佛教盛行的肥沃土壤。有个佛教故事,过去有个大和尚,他和一个小徒弟一起走在郊外,一开始小徒弟走在大和尚后面,走着走着,突然,大和尚让小徒弟走在自己前面,两人继续走,不一会,大和尚又命小徒弟走在后面,小和尚不解的问师傅:“师傅,您一会让我在前面,一会让我在后面,这是为啥呢?”

小和尚不知道,他师傅已经征得了“他心通”的能力(就是知道别人心中的想法),大和尚对徒弟解释道:“一开始你心想:好好念佛,将来解脱了就好了,这个心量太小,所以我让你走在后,后来你心中想将来有了道行要帮助很多人解脱,我赞叹你的发心,于是我不敢走在你前面,就让你走在前头,可不多时,你心中又想,世上这么多人哪能帮的完呀,还是自己赶快解脱比较保险。我看你不再有菩萨心,于是就又让你走在我的后面了。”

   这就是中国人的大乘思维。

中国人有着高尚的情操和高超的智慧,这两者兼容正是佛教“悲智双运”的最好发展群体,所以,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是幸运的。如今的普陀山,有一座“不肯去观音院”,据说唐咸通年间,有为名叫慧锷的日本和尚来到中国,他学成佛法后要将观音大士的法像带回家乡日本,但是,途径普陀山,突然狂风大作,行浪滔天,一连数日,慧锷心领神会,他对天问道:“观音大士,您如果不想去日本,我可以在此建寺院供养您”,他话音刚落,立刻风平浪静,晴空万里。于是,就有了“不肯去”的美丽传说。

   我们以应该庆幸自己今生能生在中国得以听闻佛法。

   中国如此,但古印度却不一样,古印度人毕竟已经先入为主,他们最先接受的教义是小乘教义。于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大乘论师与小乘僧人之间激烈、残酷而精彩的论战此起彼伏。
大乘学说其实有很大部分是来源于小乘,在公元一世纪之前的一段时间,小乘佛教中出了许多有大乘思辨的高僧,他们著书立说,将佛教的发展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而在公元一世纪出世的龙树菩萨更是将大乘佛教彻底确立,从而形成了如今在东亚盛行的大乘佛法。我们与大乘佛教有着很深的渊源。

   龙树菩萨的应世佛陀授记在《楞伽经》,大乘佛教在东亚的盛行佛陀也在《大般若经》中有开示。

   那么大乘佛教的到底是如何兴起的?龙树菩萨有事何许人也?

   且看下回分解。

   *******************************
  *******************************


  第七节 中观瑜伽
  
   说起来古印度大乘佛教的兴起,与小乘佛教的发展密不可分,正是小乘佛教理论的逐渐完备和缜密,使得大乘佛教有了发展的契机,另外,以婆罗门为首的外道一直在抵制和压制佛教,也使得佛教更加迫切的需要改革和创新。

   小乘论师中,后期的马鸣、世友等论师已经有了明显的大乘思辨,比如世友尊者曾在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中出现,说是:“我顾无学,其犹涕唾,志求佛果,不驱小径”,这就是典型的大乘精神。

   正是这些论师的贡献,才有了后来龙树菩萨将大乘佛教发扬光大。牛顿说他的伟大是因为他站在巨人肩膀上,佛教也是如此。

  龙树菩萨出生在古印度南部的毗达婆国,他的具体生卒年已经不详,一般认为他是公元150至公元250年之间的人物。(具体事迹参阅《佛陀,在你身边》外传之《从超级古惑仔到一代宗师》)

   龙树菩萨继承和发扬了早期的大乘典籍,加以整理,并形成了他的“般若中观”思想。
   他提出“不生不灭、不常不断、不一不异、不来不去”的中道观,并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这种“性空缘起”的学说,奠定了古印度中期大乘佛教的基调,是佛教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他的学说直接促成了后期大乘佛教的蓬勃发展。

   我国的禅、净、天台、华严、三论、法相、律、密大乘八宗尊奉龙树菩萨为共同祖师,号称“八宗共祖”。

   对大乘学说影响至为深远的《般若经》是最早出现的大乘经典之一,这部佛经我国译者颇多,最著名的有鸠摩罗什和玄奘的译本,一般认为,玄奘所译最忠于原著,最贴近原著。以《般若经》为代表的“般若”思想,令佛教显得与众不同而熠熠生辉。

我们在之前有一章专谈般若,那里所说的般若,正是起源于此时。您如果想要彻底全面的了解般若为何物,我建议您可以参阅六百卷玄奘所译《大般若经》,而如果您没有条件做到,也可以专心参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相信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这部《心经》是对般若的高度概括,是浓缩精华。

   为什么要精研“般若”?因为它是把我们领到“彼岸”的不二法门。

   大乘佛教在般若思想的带动下,衍生出一系列法门和学说,铸就了不朽的传奇。

   在古印度大乘佛教形成初期,最具影响力的学说就是龙树师徒所创的“中观学说”。

   在龙树菩萨和提婆尊者之后,佛护、清辨、月称等论师更是将中观一脉发扬光大,流传异域。古印度中观一派形成并流行于公元一世纪之后。

   直到公元四世纪,唯识学说的兴起,形成了与“中观学说”分庭抗礼的“瑜伽行派”。

   古人有言:“所云大乘,无过二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可以说,“中观”和“瑜伽”是大乘佛教的两大基流,一切学说和宗派莫不起源此两种流派。

   如果说中观是破一切执着的“空宗”,那么瑜伽就是深入研究万物,以此来剖析人心与万物之间的关系的“有宗”。

“空”“有”二宗的争论早在小乘佛教时期就有着激烈的争论,到了公元四五世纪,大乘佛教也因为空有的关系而产生了分歧,所以,在公元四世纪前后,以无著和世亲为带表的大乘论师,独树一帜的提出“非有非空、真空妙有”的理论,破斥“一切皆空”的偏空思想。他们以《解深密经》为根本依据,以《瑜伽师地论》为根本论典,造论立说,终于在中观之后,形成了对佛教影响同样至为深远的瑜伽,又称“唯识”。

   在之后的数百年间,大乘佛教除了和古印度的各种外道、小乘佛教争夺阵地以外,大乘佛教内部“中观”和“瑜伽”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我们的公元四世纪鸠摩罗什大师所创的“三论宗”是中观一系,公元七世纪玄奘大师所创的“法相宗”是唯识一系,可见古印度佛教的发展与中国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比如有流言说玄奘回国取得很高的地位和皇室的支持后,曾迫害过一位梵僧,最后那名僧人不明不白的在南方死去,为此,一生圣洁的千古高僧玄奘为我们留下一个很大的不解之谜,如果传言是真的,玄奘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一位僧人?我不敢妄自揣测一代先贤,我只能这样说,假设那个传言是真的,答案恐怕也不难搞懂。记载表明,那名梵僧是中观一系的僧人,而玄奘在印度留学十余年,耳濡目染,中观和瑜伽的争斗也许延伸到了中国。

同时我们要明白,佛教所说“空”“有”其实并不矛盾,中观的“空”并不排斥“有”,唯识的“有”其内涵就是“空”,这一点是大多数高级的中观和瑜伽论师都明白的,身为瑜伽行派嫡传的玄奘就曾学习过中观,并造过中观大论,可惜没有流传下来,这说明中观和瑜伽从本质并不矛盾。

   您可能会问,既然不矛盾,又都是姓“释”的,为什么还要争论,有时候甚至是你死我活?我想这个问题用金庸老先生的“剑气二宗之争”来理解是在合适不过了,都是同门同种,也都明白互相不可分割,但是争斗却偏偏难以停止。

   中观和瑜伽的争论在公元八世纪后,被另一个佛教的大流派所掩盖,这个大流派是什么?对它的疑义又是为什么?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