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204 2002 pdf:“苹果制造不会回美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0:59:13
2012年01月25日 06:25 本文来源于财新网 |评论(12)
乔布斯对奥巴马疑问的回答,也是这个国家对美国制造和中产阶级严峻未来的担忧
相关报道
苹果的血汗代价“果粉”通宵排队抢购iPhone4S苹果公司首次承诺改善供应链环境问题富士康工厂爆炸已致三人死亡 初步认定为可燃粉尘意外爆炸
【财新网】(特派纽约记者 赵何娟)几乎已经完全被转移到美国之外的制造工厂,正在消失的中产,正成为很多美国人对美国苹果公司,也是对美国经济现状及未来思考的关键语。
1月22日出版的《纽约时报》披露,在2011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参与的硅谷杰出人物聚餐上,奥巴马打断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谈话,向乔布斯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能让苹果Iphone、IPad在美国制造?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工作机会带回家?
当时乔布斯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这些工作不会回来”
奥巴马的问题,并不突然,就在2010年9月,他曾发表讲话,正式宣布三项经济刺激提议,决定延长中产阶级减税期限。自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在《中产阶级美国的终结》一文发表,关于中产阶级工作机会日益减少和收入削减的问题就日益受到关注,尤其是向外转移的科技企业、制造业。
奥巴马也把美国中产阶级努力保持过上体面日子作为关系到美国经济未来的“决定性问题”。此前,2008年12月,奥巴马成立“白宫工薪家庭工作小组”,负责研究增加美国中产阶级人数,提升他们的地位。
然而,乔布斯否定的回答,也是对现实美国制造和中产困境的最好回答。乔布斯在当时的总统聚会上还说,“我不担心美国的长远未来,这个国家相当伟大,我所担心的是她不再谈解决方案。”

苹果的高管们相信,目前,海外的大规模工厂无论是灵活性,勤奋程度,还是高技能的工人,都已经全面超越了美国同行。美国制造对大多数苹果产品来说,都不再具有可行性。
对此,《纽约时报》引用白宫前经济顾问伯恩斯坦(Jared Bernstein)的话认为,苹果是最好的例子,证明在美国,为何中产阶级的工作机会为何会越来越少,越来越难。
苹果不再能在美国提供更多的制造业和中产阶级工作机会,并非因为海外工人的雇佣成本更低,而是牵涉了整个供应链条,包括了成百上千种配件的采购和组装。在这个链条中,苹果员工去年的人均利润已经达到了40万美元。
《纽约时报》例举了大量事实以解释为何美国跨国企业的制造工厂都不得不转移的现实。其中一个细节是,某次,就在iPhone上架销售前几周,苹果改进了制造设计,主要是涉及显示屏的设计,这使得此前准备的组装线要彻底重置。新的显示频近半夜才被送到中国工厂。当夜,工厂领班立即叫醒了8000名工人,每人发了一杯茶和一块饼干。这些工人在半夜12点换班中,半小时即到位将新的显示屏装入机器。仅仅96小时,该工厂完成了日产10万台的iPhone量。“这种速度和工作弹性是惊人的,没有任何美国工厂可以与之相比”苹果的一位前高管评价。
除此之外,对苹果来说,最重要的很多合作企业,例如美国已有160年历史的玻璃制造企业,康宁(Kentucky),也将制造工厂基本都放在了海外,同样是出于对整个产业链的考虑。
类似的故事在很多行业都不罕见,虽然美国工人受教育程度高,但技工训练却越来越少,这些工作职位往往无需大学学历,只需高中毕业的熟练技工。美国已无法满足大量类似职位的需求。
而中国企业富士康,在全球已有数十家生产基地,承接了全球近40%的电子设备,在中国深圳的基地又被称为“富士康城”。
富士康位于深圳市宝安区的龙华基地,目前拥有超过42万员工,用工高峰时每天招聘的新员工多达3000人,还有1000多保安。这数十万员工都基本全住在富士康城的员工宿舍里。“中央大厨房”里每天消耗的大米、肉、面粉等都能各达数十吨。
《纽约时报》引述苹果前高管瑞格倪(Jennifer Rigoni)的话说:“他们可以在一夜之间招到3000人,在美国,哪家工厂能一天之内招3000人,还让他们都住宿在公司?”
同时,在富士康周围又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企业,螺丝、橡胶等配件都有完整的工厂,可进行规模化生产,能够帮助富士康数小时内就迅速解决一些组装过程中的突发问题。
这些都使得苹果能够保证,在设计制造一个非常高质量产品的同时,也能确保其生产速度和足够的利润空间。■
打印
评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