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韵岱 延安:心距,身距的神奇现象!!(*^_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33:13

在我看来,这种距离既有“身体”与“身体”之间可以测量的“物理距离” ,又有“心”与“心”之间只能感知的“心理距离”,而这两种距离之间的关系也很奇特。当“物理距离”遥远但“心理距离”贴近时,朋友之间会感受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美好情谊,情人间会品尝到“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的美妙情思;相反地,当“物理距离”很近而“心理距离”遥远时,人们则有“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的寥落,忍受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苦闷。这些有趣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与网络虚拟世界都会找到大量的生动的体验与案例。

 

 

这两种距离还有神秘的互动关系,有佳句为证:“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这个“缘”字,就是一种心的感觉。因为相互之间心有灵犀,心灵相通,因此“心理距离”很近,近到一定程度就会创造各种条件使相隔千里的“物理距离”缩短;反之,即使天天见面的人,因为不投机,也会“视而不见”,即使认识其外壳,也不了解其内心,成为“熟悉的陌生人”;而在虚拟世界,因为无所顾忌,人们更容易不设防地暴露自己真实想法和真性情,所以一些在网上相谈甚欢的人大多有“相见恨晚”之感,成为未曾谋面但却相知很深的“陌生的知己”,似乎空间的距离不复存在。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有情感、有思想、有感应等等心理与精神知觉,因为这些不可量化但客观存在的感受使人有欢乐,有痛苦,有悲伤……这些感受也支配和改变着人的行为,即“心理距离”与“物理距离”是互相促进的。因为心灵的相融,彼此的欣赏、悦纳,身体就愿意相互靠近,因此亲密的人常常会情不自禁地勾肩搭背,甚而还有拥抱亲吻的欲望;反之,当内心抗拒一个人的时候,其身体也在不由自主地远离,同时会自然地抵抗身体的接触。

 

不仅身体的“物理距离”同心灵的“心理距离”相关,语言也同样与之密切关联,否则就不会有“话不投机半句多”之说。遇到“对”的人,平时言语不多的人也可能不自觉地打开话匣子。曾经迷惑老年人为什么大多木讷寡言,应与长期的“不知与谁说”有关。就象一所老宅,习惯了关闭门窗,幽深静默,与外界和他人保持着距离。

 

刘震云为此写了部长篇小说《一句顶一万句》,书中设计了有名有姓的好几百号人,职业五行八作,涉及人们日常生活方方面面,有剃头的、卖肉的、缝纫的、烹饪的……这些人居住在相隔不远的村镇,世代生息繁衍,相互间不可谓关系不紧密,但主人公不快乐,因为认识那么多人甚至交往多年,但仍然感到“说不上话”。书的主题就一个:主人公忙乎一辈子,走东窜西,就为找一个能够“说得上话”的人。足见人与人之间能够沟通对话是件多么有难度的事情!

 在今天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交际范围前所未有的广阔,但与此同时却有许多人感到孤单,无人可了解。电话号码簿里存了一大堆人的号码,但当陷入困境时却发现处于“无人区”,无人可诉说。通讯越来越发达,而人们却越来越自闭,极其功利的年代少有人花心思去深入地了解其他人的内心世界。“朋友”这个词的外延被扩大许多,朋友的种类也五花八门,但你会发现你愿意倾诉,对方也愿意倾听的真正的朋友如大海捞针。绝大部分情况是:要么是因为各种原因你不愿意敞开心扉,要么是对方没兴趣或没功夫聆听。无奈之下,《花样年华》里的梁朝伟只能跑到荒僻的吴哥窟,把心中的秘密往树洞里倾吐。

 

年少时对“人生难得一知己”的说法很是不解,心想:世界上这么多的人,而中国最不缺少的就是人了,如此漫长的一生找到一个知音还难吗?随着年纪的增长,才懂得:此话不是虚言,人生得一知己,足亦!或许教堂的神甫或心理医生弥补了现代人的这种不足,他们可以耐心听所有人诉说,但他们的缺陷是与倾诉者缺乏心灵的“共情”与“共振”,因为他们的倾听是职业性的,所以他们只能当听者,无法也不能产生共鸣,从而不可能有动人的呼应。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太近了,象刺猬,容易彼此受伤害;太远了,又象两条不相干的平行线。这个世界最遥远的距离是心与心之间的冷漠。什么样的人不惧怕被刺伤的危险而容许你恣意妄为,让你一吐为快呢?一定是爱你、宠你、知你、懂你的人!如果遇到了这样亲密无间的人,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