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计生宣传标语:《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4:38:28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6)(2006-10-29 12:10:24)   分类:文史哲学(《论语》详解)                                                 

                                                子曰: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
 
详解:这一章很奇怪,仿佛毫无来由。“齐”和“鲁”,俩诸侯国,怎么“齐一变,至於鲁;鲁一变,至於道。”地折腾两遍就和“圣人之道”搭上界了?其实,这一章是顺着上一章从“人不知”经“人不相”达“人不愠”的大道而来的。
 
    说起“齐”,都知道是孔子时代的强国,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其以“霸术”而行终成“霸业”。“霸术”而“霸业”,是以人之“恶”为前提的:对内以法制民、对外以武制敌,强调的是以暴制暴、以力制力、以恶制恶。这种类型的国家,自古以来从来不缺,是“人不知”所必然导致的社会结构。这种类型的国家,在当代依然被视为最先进的、必须效仿的对象。而在儒家、《论语》看来,这种“齐式”国家,不过是“人不知”的衍生物。
     “人不知”的世界,人之恶是一切行为的前提,在当代经济社会里,扒掉一切伪装,唯一的动力就是人之私欲,利益是经济社会里最高的准则,法律是为保障各种利益而存在的。但在儒家看来,恶只能引发恶,制恶以法只能是权宜之法,诱人以利只能生人以怨,只能使得“贫而谄,富而骄”的“人不知”状态愈发严重直至不可救药,然后玉石俱焚再死灰复燃地重新开始“人不知”所惯有的恶性循环。
     为转化这种“人不知”的“贫而谄,富而骄”,要打破“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就有了“齐一变,至於鲁”,企图通过改变以恶为前提的“霸术”而“霸业”的“齐式”国家模式,一变为“鲁式”国家模式。何谓“鲁式”国家?“鲁国”,在孔子时代是打着以“仁”以“德”治国的典型,号称传承着被孔子当成典范的周公之仁德。以“仁”以“德”治国,强调善的力量,对于一个习惯于以恶为前提的“人不知”世界是不可想象的,相比“齐式”国家模式,“鲁式”国家模式的出现是一种进步,所以才有“齐一变,至於鲁”的说法。
     但在“人不知”的世界,以“善”为善,标榜其“善”,往往使得所谓的“善”成为伪善,成为另一种“恶”。而当时的“鲁国”,虽然打着“仁”“德”的旗号,但在孔子看来,这只能是假“仁”假“德”,不是儒家、《论语》所说的“仁”“德”。而当这种假“仁”假“德”成为一种新的意识形态,以此形成一个新的阶层后,“贫而谄,富而骄”的局面依然会出现。因此,这种“鲁式”国家模式并不能打破“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这种“鲁式”国家模式依然只是“人不知”世界的一个变种。      要转化这种“人不知”的“贫而谄,富而骄”,要打破“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靠“齐式”、“鲁式”招数都是没用的,必须要“鲁一变,至於道。”何谓“道”?就是从“人不知”经“人不相”达“人不愠”,最终成就圣人之道。“人不知”的世界,以“善”不生为相,因此要对之“不相”,去掉“善”不生之相,从而扬其善;“人不知”的世界,以“恶”不灭为相,因此要对之“不相”,去掉“恶”不灭之相,从而惩其恶。在“人不知”的世界,扬其善、惩其恶,就是“不相”其“贫富”诸相。只有这样,才可能达到“人不相”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要成就“人不相”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不能如“齐式”模式那样光立其恶而惩其恶,也不能如“鲁式”模式那样光立其善而扬其善,必须善恶并举、文武并重,所谓“一阴一阳、文武之道”,这是儒家的一贯立场。只有这样,才能扬其善、惩其恶,“不相”其“贫富”诸相,打破得“贫而谄,富而骄”的恶性循环,达到“人不相”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进而实现“贫而乐,富而好礼”的、“人不愠”的大同世界。由此可见,本章仿佛毫无头绪的话,其实是和前几章一脉相承的。
      《论语》成书以来,解者无数,皆不得要领,就是因为其人都没能把握这个“人不知”、“人不相”、“人不愠”的关系,当然也就只能对《论语》肢解、胡解了。这样的人,又有什么资格论《论语》之语?又有什么资格喊“打倒孔家店”?本ID今还《论语》以本来面目,就是要对宋明腐儒、五四竖子、六六小儿“不相”之,如果没有宋明腐儒、五四竖子、六六小儿的“乱相”,本ID也不必行此“不相”之相。儒家走的是刚猛的路子,不是老好人,不能乡愿,这一点是任何一个真想了解《论语》的人必须时刻把握的。 (待续) 严禁抄袭,违者必究 方舟子,手淫贝壳、意淫大海!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17) 《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一)  浏览“缠中说禅”更多文章请点击进入缠中说禅分享到新浪微博 阅读(9533)|评论(107)|收藏(23)|打印|举报 前一篇:周末音乐会14:那位死于同志的俄罗斯同志。
后一篇:方舟子,手淫贝壳、意淫大海!评论    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点击查看详情      新浪开奖汽车手机马上领取[发评论]
  • 缠中说禅

    2006-10-29 12:24:36

               公告

    对一次笔墨游戏按暂停键:

    这里的人都知道本ID因为步孔庆东的一个七律而引发一次笔墨游戏。最近,这大叔第三次给本ID一个评价,引用如下:

    “缠中说禅《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皆发前人所未发,前无古人,也不必古人。“
    ====================
    孔庆东 于2006/10/28 00:42:19 回复到: 
    虽然有广告之嫌,但确实解说得不错,下了功夫。

    既然都这样了,拳头不打好脸,本ID当然要按暂停键,但只是暂停键,不是终止键,这是必须明确的。

    博主回复:

  • 缠中说禅

    2006-10-29 12:26:06

               公告

    对一次笔墨游戏按暂停键:

    这里的人都知道本ID因为步孔庆东大叔的一个七律而引发一次笔墨游戏。最近,这大叔第三次给本ID一个评价,引用如下:

    “缠中说禅《论语》详解:给所有曲解孔子的人”皆发前人所未发,前无古人,也不必古人。“
    ====================
    孔庆东 于2006/10/28 00:42:19 回复到: 
    虽然有广告之嫌,但确实解说得不错,下了功夫。

    既然都这样了,拳头不打好脸,本ID当然要按暂停键,但只是暂停键,不是终止键,这世界上的事情不能太绝对,没什么是一定要终止的,这是必须明确的。

    博主回复:

  • 缠中说禅

    2006-10-29 12:33:01

    孔大叔的事情就这样了,孔二爷的事情还需要继续折腾,各位请耐心看。

    博主回复:

  • UHL

    2006-10-29 12:41:32

    唉,楼主啊,你还处于红卫兵状态而不自知。

    博主回复:

  • 公子白

    2006-10-29 13:31:43

    佩服,在楼主讲解下,《论语》是一篇大文章,不是500多条的语录。

    博主回复:

  • 公子白

    2006-10-29 13:34:30

    替楼主说句话,楼上自己是红卫兵,才把“红卫兵”当棍子。

    博主回复:

  • 2957k

    2006-10-29 14:00:45

    如此说来,何不自写一部“现代论语”,哪里还须打着解释孔子的旗号呢?

    《论语》至此,其本质已暴露无遗。无论是站在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仁德之说都是超离历史现实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儒家学说是中国的乌托邦,是孔子的春秋大梦!古人梦了两千年了,终于被洋炮轰塌国门而清醒,在付出了百年耻辱的代价后,国人不能再在儒学空想中沉睡了!

    纵览孔子一生,治国无能,仕途不顺,只能退而求其次,靠教书授徒养家糊口,紧紧巴巴,政治抱负不得实现,只能窝在家里不断地去幻想、意淫。这和今天网络上写抒情博客的小知识分子有何区别?写得好了,人家可能奖赏两句,写的差了,冒犯了“龙颜”,人家删帖封网,一样可以“焚书坑儒”。

    为何?自孔子开始中国两千年来的小知识分子就是这样的宿命,无能而又好幻想、意淫政治,唧唧歪歪的,被“焚书坑儒”就是必然的宿命!

    博主回复:

  • 9269k

    2006-10-29 14:03:05

    如此说来,何不自写一部“现代论语”,哪里还须打着解释孔子的旗号呢?

    《论语》至此,其本质已暴露无遗。无论是站在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仁德之说都是超离历史现实的乌托邦。空想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儒家学说是中国的乌托邦,是孔子的春秋大梦!古人梦了两千年了,终于被洋炮轰塌国门而清醒,在付出了百年耻辱的代价后,国人不能再在儒学空想中沉睡了!

    纵览孔子一生,治国无能,仕途不顺,只能退而求其次,靠教书授徒养家糊口,紧紧巴巴,政治抱负不得实现,只能窝在家里不断地去幻想、意淫。这和今天网络上写抒情博客的小知识分子有何区别?写得好了,人家可能奖赏两句,写的差了,冒犯了“龙颜”,人家删帖封网,一样可以“焚书坑儒”。

    为何?自孔子开始中国两千年来的小知识分子就是这样的宿命,无能而又好幻想、意淫政治,唧唧歪歪的,被“焚书坑儒”就是必然的宿命!

    博主回复:

  • 罗锅

    2006-10-29 14:06:50

    上面哪里来的垃圾!!!!!!!!《论语》几千年还在,可笑的是有些人的什么选集,就要被灭了!!!!!!!!!!!!!!!!!!!!!!!!!!!!

    博主回复:

  • 罗锅

    2006-10-29 14:09:20

    你这种垃圾懂什么仁德!!!!!!!!你以为仁德就是不用武力?????????????没看到数学妹妹说的吗????????????“儒家走的是刚猛的路子”!!!!!!!!!!!知道什么是刚猛吗????????????就是干死你!!!!!!!!!!!!!!!!!!!!!!!!!!!!!!!!!!!!

    博主回复:

  • 漠漠

    2006-10-29 14:14:57

    哈哈,罗锅怎么总是那么激动呢~~~

    博主回复:

  • 2006-10-29 14:21:22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博主回复:

  • 罗锅

    2006-10-29 14:22:01

    你们傻呀??????????????思想没用?????????思想就是行动,就是行动的指南!!!!!!!!!!!!!!数学妹妹教俺“不相”,就是让俺干死所有垃圾!!!!!!!!!!!!!!!!!!!!!!!!!!!!!!!

    博主回复:

  • 罗锅

    2006-10-29 14:25:11

    上面的垃圾,没看到“数学妹妹”的话吗???????????

    在“人不知”的世界,扬其善、惩其恶,就是“不相”其“贫富”诸相。

    而“鲁式”是善恶并举,扬其善、惩其恶,是文武并重的。这一点,在后面章节的解释中有更详细的论述。


    那个垃圾!!!!!!!!!!!!!!!!!

    扬其善、惩其恶,没有武力可以吗?????????????什么叫善恶并举、文武并重呀????????????????

    博主回复:

  • 罗锅

    2006-10-29 14:27:27

    [匿名] 漠漠 

     
    2006-10-29 14:14:57 
    哈哈,罗锅怎么总是那么激动呢~~~ 
     
    =============
    不是俺激动!!!!!!!俺一看到左棍就来火!!!!!!!!!!!!!!!!!!!!!!!!!出去喝点啤酒消火!!!!!!!!!!!!!!

    博主回复:

  • MM

    2006-10-29 14:27:59

    罗锅,少点标点不可以?

    博主回复:

  • MM

    2006-10-29 14:34:44

    上面那人说的不对,中国明朝时还是世界第一,清朝的问题和儒学没关系。汉朝独尊儒学,为什么成了中国最强大的朝代?中国最大的民族为什么是汉族?为什么是汉人?把清朝的问题归到儒学是没道理的。

    博主回复:

  • nn

    2006-10-29 14:36:09

    真不明白,那个孔庆东的博客怎么那么多粉丝?那个人很虚伪阿,居然当着老外的面将别人的别墅指为自己的住宅(孔亲自讲),还说是为中国人长脸,我看了一些他的文章,真不觉得怎样,但这人还算个男人,挺宽容的,尽管被楼主打了几掌,但还给楼主讲了点公道话,希望那些只知道用嘴骂人而不是象鲁迅和楼主那样用文章骂人的小儿好好学学孔庆东男人.

    博主回复:

  • 漠漠

    2006-10-29 14:37:49

    nn MM 勃勃 罗锅... 还有很多, 身份都好奇怪哟~~~~

    博主回复:

  • 爷们干你

    2006-10-29 14:46:52

    [匿名] nn 

    2006-10-29 14:36:09 
    但这人还算个男人,挺宽容的,尽管被楼主打了几掌,但还给楼主讲了点公道话,希望那些只知道用嘴骂人而不是象鲁迅和楼主那样用文章骂人的小儿好好学学孔庆东男人.

    ================

    你没看那孔开始怎么骂楼主?有男人这样骂女人的?

    博主回复:

  • 爷们干你

    2006-10-29 14:49:49

    [匿名] MM 

    2006-10-29 14:34:44 
    上面那人说的不对,中国明朝时还是世界第一,清朝的问题和儒学没关系。汉朝独尊儒学,为什么成了中国最强 
     
    ============

    我认为主要是理学和心学搞坏了,理学和心学都是儒学的变种,结果宋朝和明朝都被外族灭了。

    博主回复:

  • 缠中说禅

    2006-10-29 15:01:04

    我是鬼,天天叫。

    我是鬼,天天叫。

    我是鬼,天天叫。

    我是鬼,天天叫。

    我是鬼,天天叫。

    我是鬼,天天叫。

    博主回复:

  • 三人行

    2006-10-29 15:09:55

    平心而论,主人对《论语》(谈不上“儒学”)还是有自己独到的研究的,文章很好,值得我学习。但是我始终不支持支持一方就必须踩死一方的为学态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楼主人似乎不错,但养的狗不怎么样。口水鼻涕一起流,卫生不好。
    呵呵……

    博主回复:

  • nn

    2006-10-29 15:26:48

    完全同意三人行的观点,应该容许不同的声音和论点,不要用嘴骂人,讲卫生是起码要求,你看那个匿名的假缠中说禅是楼主的狗吗?

    博主回复:

  • 3141k

    2006-10-29 15:27:57

    以儒家学说为主融合了佛教思想的中华传统文化,使得中国封建社会老朽而不死,直到被洋枪洋炮轰得个千沧百孔之后,才在孙中山领导的民国运动中被革了性命。

    然而,中国仍然贫弱,民族仍然苦难深重,水深火热。

    为什么?

    这是因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主题思想“三民主义”救不了中国!虽然封建专制被推翻了,可是中国人民刚刚爬出深渊却又步入火海,“三座大山”从天而降,重重地压在民众身上。

    痼疾当用猛药。

    而这猛药,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成功,很好地改造了国人的思想,基本上革除了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思想,使得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并挺直了腰杆子。 

    今天的中国能够实现快速地发展,这是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但是,我们又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即革命需要马克思主义,社会和经济建设却又必须遵从客观经济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革命取得成功之后,必须将指导思想迅速地从以阶级斗争为中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就是说要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来指导我们的经济建设,而这个一般规律正是发达国家留传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趋之若鹜,而不是犹疑不决。

    有人说,这不是走回头路么?这不是资本主义么?是的,确实是在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是,这是民族走向强大的必然之路,不得不走。当我们走上了这条道路,马克思主义就顺利地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正像唐宋时期一样,其实在那时,儒家学说也完成了其历史使命,但是由于其迟迟不退出历史的舞台,中国历史反受其害。

    儒家学说早已远离了我们,马克思主义也正在远离我们,我们总是在告别,总是在告别陈旧之后获得兴盛。

    不是这样的吗?

    博主回复:

  • 三人行

    2006-10-29 15:33:57

    谢谢支持!
    他应该不是。

    博主回复:

  • 皓然

    2006-10-29 16:07:28

    儒学,是一种思想,一种认识,影响的是人,是人对世界或者说对生活、对社会等的态度。

    有人不喜欢(也许是因为不了解或不理解)儒家的思想,这很平常。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思想,不一定要学习别人的思路。孔子,只是试图教化而已。就象基督,也一样。受不受教化,在于每个人自己。

    因此,儒家思想是不会消亡的,是不是完成了使命,这也是仁者见仁的事。儒家思想本身,永远是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的,因为很多人会找到共鸣,会愿意接受儒家的“教化”。

    同意三人行的看法,其实接受不同原本就是儒家的思想之一,也就是博主解释论语提到过的求不同而大同,包容和接受是儒家思想的基础。

    看了几天博主的文章,很是欣赏。感觉博主对论语、马克思等确有独到研究,但也确实感觉博主并没有走进儒的境界。

    至于很多“维护博主”和“攻击博主”的看客,我看多数既不明白论语,也不明白博主所说的是什么,只是自己在攻击自己提出的东西,或者自己在维护自己的想象。当然,这很平常,也谈不上对错。只是,这样的维护或攻击,对博主其实毫无意义,对儒学更是毫无价值。



    博主回复:

  • nn

    2006-10-29 16:27:24

    楼上说得还是不错的,但不能随便就给那些发表姑且在你看来是愚见的人下定论:没有意义和价值!什么叫有意义和有价值?不同的人心里有不同的看法,下结论就不好了.

    博主回复:

  • 倒转时钟

    2006-10-29 17:11:56

    儒学是一种思想,是他人总结的思想当然是借鉴用的,不是用来灌输的.灌输就是对思想本身来说就是一种约束,清朝亡国之争论由来已久,我比较赞同的是当时社会思想的禁锢是导致其衰败的本质这个观点.都是一言堂又何来思想的碰撞,灵感的火花,即使有争论也不过是引经据典的学生思维罢了.
    鲁国如果是楼主眼中的理想化国家,很遗憾我不能赞同.春秋列国,强国治武,弱国治仁,卫国之道罢了.周围有强齐国虎视耽耽,鲁国一味为武,自取灭亡罢了.

    博主回复:

  • 缠中说禅

    2006-10-29 17:28:50

    [匿名] 9269k 

    《论语》至此,其本质已暴露无遗。无论是站在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仁德之说都是超离历史现实的乌托邦 
     
    ===============

    又一个被五四竖子、六六小儿洗脑之人。何谓仁?何谓德?五四竖子、六六小儿又何曾梦见。仁德又岂是宋明腐儒、五四竖子、六六小儿所歪曲的文弱伪善?

    何谓仁?何谓德?下文自有分解。

    博主回复:

  • 缠中说禅

    2006-10-29 17:33:20

    倒转时钟 

    鲁国如果是楼主眼中的理想化国家,很遗憾我不能赞同.春秋列国,强国治武,弱国治仁,卫国之道罢了.周围有强齐国虎视耽耽,鲁国一味为武,自取灭亡罢了.

    ==============

    如果鲁国是理想化国家,又何必 “鲁一变,至於道”?对“仁”的理解不要被鲁迅之流洗脑。武王伐纣就是“仁”,陈胜揭竿就是“仁”。
     

    博主回复:

  • AK47

    2006-10-29 18:27:29

    很热闹嘛。不错,有争论才是正常的。楼主是不是把那流鼻涕的家伙给删了。那个匿名楼主的,是不是也不要留了。

    博主回复:

  • 士敏

    2006-10-29 18:52:18

    奇怪,博主并没认为“鲁国”是理想化国家呀,上面的人怎么理解的?如果“鲁国”是理想化国家,那么孔子怎么会说“鲁一变,至於道。”呀?不成了多此一举?

    博主回复:

  • 士敏

    2006-10-29 18:54:35

    有争论总是好的,还是支持一把。

    博主回复:

  • 卖黄碟合法

    2006-10-29 19:15:17

    都TM是有闲阶级,KAO,你去看看民工,哪有有时间讨论这些死人问题。

    博主回复:

  • 百里奚

    2006-10-29 20:00:37

    [匿名] 皓然 

     
    2006-10-29 16:07:28 
    儒学,是一种思想,一种认识,影响的是人,是人对世界或者说对生活、对社会等的态度。
    、、、、、、、、、、、、、、、

    儒学可不仅仅是思想、认识这么简单。
     
     

    博主回复:

  • 缠中说禅

    2006-10-29 20:31:13

    [匿名] AK47 

     
    2006-10-29 18:27:29 
    很热闹嘛。不错,有争论才是正常。楼主是不是把那流鼻涕的家伙给删了。那个匿名楼主的,是不是也不要留了。 
     
    ==========
    本ID这里不删帖子,那些把本ID祖宗十八代都骂了的帖子,本ID也没删。有些广告帖子是新浪删的,和本ID无关。在一个充满战争的年代,为了虚拟空间的几句争吵就看不惯、发牢骚,甚至要删帖子,那太矫情了,简直把自己当成了温室里的花骨朵了。

    博主回复:

  • 缠中说禅

    2006-10-29 20:33:09

    [匿名] AK47 


    2006-10-29 18:27:29 
    很热闹嘛。不错,有争论才是正常。楼主是不是把那流鼻涕的家伙给删了。那个匿名楼主的,是不是也不要留了。 

    ==========
    本ID这里不删帖子,那些把本ID祖宗十八代都骂了的帖子,本ID也没删。有些广告帖子是新浪删的,和本ID无关。在一个充满战争的年代,为了虚拟空间的几句争吵就看不惯、发牢骚、甚至要删帖子,也太矫情点儿了,简直把自己当成温室里的花骨朵了。

    博主回复:

  • 缠中说禅

    2006-10-29 20:35:13

                     公告

    在本ID这里,各位想说什么都可以,只要新浪不删,你说的话就绝对一直存在。

    博主回复:

  • 老麻花

    2006-10-29 21:13:49

    敬告数女小妹妹:  老麻花今日将此贴转去<<儒学联合论坛>>

    "五四呐喊","鲁迅精神"真的就那么差劲?   

    博主回复:

  • 王东坡

    2006-10-29 21:41:18

    受益非浅,请继续。

    博主回复:

  • 泰山松

    2006-10-29 22:31:11

    [匿名] 9269k 

    纵览孔子一生,治国无能,仕途不顺,只能退而求其次,靠教书授徒养家糊口,紧紧巴巴,政治抱负不得实现,只能窝在家里不断地去幻想、意淫。这和今天网络上写抒情博客的小知识分子有何区别?写得好了,人家可能奖赏两句,写的差了,冒犯了“龙颜”,人家删帖封网,一样可以“焚书坑儒”。

    ================

    你这人说话怎么像放屁一样,按你的逻辑,现在所有治国的理论都不能用了,马克思的环境比孔子好?西方经济学里面的几个泰斗,有谁比孔子好的?哈耶克现在被捧成这样,原来潦倒不堪。没有这些幻想、意淫的伟大人物,世界的历史是这样?没有那些幻想、意淫的自由主义者,美国有现在的强大?“焚书坑儒”的秦朝给灭掉了,汉朝开始就独尊儒术,汉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孔子的幻想、意淫成就了两千多年的,这难道不正表明他的伟大?

    上面那罗锅骂人是不对,但象你这种人,能不招骂?活该受骂!

    博主回复:

  • 泰山松

    2006-10-29 22:37:47

    [匿名] sdf 

    ===============

    这里这么多这种人,孔子杀少正卯本来就一疑案,就算杀了,那些当政的人谁没杀人?杀了几千万人的现在还不是被当成旗帜?自己都满手鲜血或崇拜满手鲜血的人,还用道德攻击这种烂招数? 
     

    博主回复:

  • 泰山松

    2006-10-29 22:39:56

    匿名] sdf 

    ===============

    这里这么多这种人,孔子杀少正卯本来就一疑案,就算杀了,那些当政的人谁没杀人?杀了几千万人的现在还不是被当成旗帜?自己都满手鲜血或崇拜满手鲜血的人,还用道德攻击这种烂招数? 

    博主回复:

  • 泰山松

    2006-10-29 22:41:07

    上面说孔子诛少正卯的,看看这文章

     “孔子诛杀少正卯”一事是一件悬案,历史上怀疑此事子虚乌有的学者大有人在。又经现代学者的缜密考证,此事为战国末期法家人物虚构之说,已成为确凿无疑的铁案。陈先生未经任何考证便引用此事讥评孔子,未免有举例失真之误。 

        首先从史实上辨正,孔子根本没有诛杀少正卯的可能。 

        记载此事较为详细的《尹文子》、《荀子》、《孔子家语》等书,都说孔子当时的官职是“为鲁摄相”、“摄鲁相”、“为鲁司寇”,最后定型为“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孔子曾任鲁司寇,这是无可争辩的史实。但《公羊》有言,“鲁无司寇之卿”,按春秋时周制,列国之卿,都命自周天子,大夫命自诸侯。《韩诗外传》有鲁侯任命孔子为司寇的记载,则其司寇之位不过大夫,未能列为上卿明矣。《吕氏春秋·遇合》称孔子“仅至于鲁司寇”,一个“仅”字可以看出其官职不过如此。至于《史记》中说孔子“由中都宰而司空,由司空为大司寇”,则纯然是无稽之谈。 

        说到“摄鲁相”,叶适《习学记言》认为:按《论语》“……公西赤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然则君在其国,而宗庙出其境而会朝,固皆有相,择能而使,无常官,事毕而止。夹谷之会,孔子与齐人辩争最著……而孔子及子路由此预鲁政矣,故学者讹传以为相鲁也。……后世以虚言为实用,则学者之心术疏矣”。 

        崔述也认为孔子相鲁不过是“相礼”而已,此“相”只是“夹谷之会”一临时官职,类似于今天某些临时会议的主席,事毕即撤销,并非后人心目中权倾天下的“相国”之位。毛奇龄《西河答问》云:“周时无‘相’名官者。上文所云‘相’,乃傧相之相,非卿相之相。且是时季孙以司徒兼冢宰,孔子以异姓平民,骤至司寇,已是异数,岂能代季孙摄行相国之事哉?”故孔子“为鲁司寇摄行相事”,其官职不过如此而已。 

    博主回复:

  • 泰山松

    2006-10-29 22:41:34

        “少正卯”又何许人也?王士祯《池北偶谈》中云:“少正卯,其人名卯,而官少正也。当时鲁郑皆有少正之官,列于卿,故子产亦称少正。按《氏族博考》云,以官为氏者,有公正、宗正、少正、正令等。盖卯官少正,其后列国为此官者,子孙因以为氏耳。” 

        唐顺之《稗编》认为:“鲁有少正卯。谨按《周书·康诰》‘少正案’,‘少正,御事出酒诰’,盖小宰小司徒之类。周制,六官之长曰正,则其贰谓之‘少正’。孔子诛卯,盖其先必因官以少正为氏,不然则少正卯之官尔。” 

        故鲁如有“少正卯”其人,他起码为一世卿或世家子弟,相关记载称其为“乱政大夫”、“鲁之闻人”,则其社会地位至少不比孔子低,甚至还要高一些。另外当时鲁国实际的执政者为三桓,三桓手下又有许多极有权势的家臣。由大权旁落之诸侯国君任命的孔子,怎么可能拥有不经任何请示、不用任何理由,就随意诛杀国之世卿或大夫的权力,还公然暴尸三日以制造恐怖气氛?历史上有“资格”这样做的屈指可数。 

        朱熹《晦庵集》中认为:“若少正卯之事,则予尝窃疑之。盖《论语》所不载,子思、孟子所不言,虽以《左氏春秋》内外传之诬且驳而犹不道也,乃独荀况言之,是必齐鲁陋儒,愤圣人之失职,故为此说以夸其权耳。”唐代学者杨倞在编纂《荀子》时,认为记载此事的《荀子·宥坐》篇以下,是“荀卿及弟子所引记传杂事,故总推于末”,其内容以两汉儒者所附入者为多,并不可信。 

    博主回复:

  • 泰山松

    2006-10-29 22:42:41

    第二,此事与孔子思想极不相符。 

        《论语》中云:“季康子问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曰,子为政,焉用杀?”通观《论语》中孔子的言行,他对不同道者如“避地”、“避世”的隐士等,都持尊重、同情的态度,即使对“异端”,也只是说“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阎若璩认为:“盖圣人行诛,必其人有显罪与众弃之。未有出人不意,但为其宿昔奸雄案未具而遽行大戮者也。此穰苴、孙武行兵立威之法,岂圣人为政之道耶?” 

        王若虚也认为:“以予观之,(诛少正卯事)殆妄焉耳。刑者,君子之所慎,不得已而后用者,罪不至于当死,其敢以意杀之乎?故曰:‘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杀一不辜,虽得天下而不为此,圣贤相传以为忠厚之至者。若乃诬其疑似,发其隐伏,逆诈以为明,径行以为果,按之无迹,加之无名,而曰‘吾以惩奸雄而防祸乱’,是则申商曹马阴贼残忍之术,而君子不贵也。” 

        徐复观先生认为:“他(孔子)的伦理思想,实际是以自由精神为基底的。这才赋予以中庸的性格,使‘道并行而不相悖’……在儒家思想中,绝找不出用杀来解决思想异同的因素。”所以从孔子及儒家一贯思想上讲,他根本不可能做出如此残暴的事情来。 

        第三,此事太不合乎人情常理。 

        刘敞《公是集》说:“少正卯者,鲁之闻人也,与仲尼并居于鲁。仲尼之门人,三盈三虚,独颜渊不去。夫言‘独颜渊不去’,是闵子骞之徒尝去之矣。少正卯能使闵子骞之徒去圣人而从己,是少正卯非细人也。夫以闵子骞之智,足以昭善恶、决去就,犹深悦少正卯之义,则少正卯之非细人审矣。……且仲尼与之并居,不能以义服其心,与之立教,弗能使弟子不叛己,是鲁国之人,莫不以是人为贤也。民以为贤,仲尼始为政七日而诛之,百姓不知是仲尼嫉贤也?嫉贤而惑民,何以为政?”故曰,鲁无少正卯而已矣,如有少正卯,仲尼必不杀也。 

        王若虚《滹南集》说:“少正卯,鲁之闻人,自子贡不知其罪,就如孔子之说,亦何遽至于当死?而乃一朝无故而尸诸朝,天下其能无议?而孔子之心亦岂得安乎?夫卯兼五者之恶,借或可除,而曰‘有一于人,皆所不免’,然则世之被戮者不胜其众矣。” 

    博主回复:

  • 泰山松

    2006-10-29 22:43:35

    如果少正卯真有能力让孔门除颜回之外的所有学生都“背叛”孔子,则其智慧、道德必粲然可观,孔子诛之,其弟子将如何看待孔子之为人?仅靠几句莫名其妙的解释,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心逆而险”、“行辟而坚”算什么罪?谁定的罪?标准是什么?实际造成了哪些伤害?刑法上有此条例吗?……另外,百姓又怎么看待孔子之为政?所以即便真有少正卯其人其事,孔子为政始七日而诛之,必然会弄得人怨鼎沸,众叛亲离,怎么可能会在三个月后有“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的治相出现?且孔子平生最恼恨、伤悲的就是为政者诛杀贤者。故此事在情理上可推断为极荒谬者。 

        唐顺之说:“按下文有父子讼者,同狴(狱)执之三月不决,其父请止,孔子舍之。夫父子讼其大罪,而孔子尚欲化之,使复于善;少正卯为国闻人,其罪未彰,而孔子乃先事设诛,(后)播散其恶。由后为夫子本旨,则其前为非,夫子本旨明矣。” 

        唐顺之提到的“父子同狱”故事,见之于《荀子·宥坐》篇中“诛少正卯”文字之后。他认为二者思想互相矛盾,后者接近孔子仁恕之道,而前者为非。王若虚则对此有另一种解读,称“父子同狱”一案,如果儿子有罪,就应加以处罚,无罪就应释放,你关他们三个月不闻不问干什么呢?焉知父亲请求撤诉,不是受不了监狱之苦被迫如此呢?如果父亲就是不撤诉,孔子怎么办?难道关他们一辈子?“诛少正卯”和“父子同狱”都不合乎人情事理:“荀卿因此设过正之事以惊世俗,以为众疑于无罪者而遽诛之,疑于必杀者而卒赦之,操纵无常,开阖不测,此孔子所以异于凡人者。而不知圣人正不如是也。” 

        

    博主回复:

  • 泰山松

    2006-10-29 22:44:04

    故“诛少正卯”一事,“殆书生之寓言,非圣贤之实录也”。王若虚言:“自三传而下托圣贤以驾己说者,何可胜数?盖不足尽信焉。”这句话说出了“诛少正卯”故事虚构成型的历史内在动力:这是法家让大名人孔子“粉墨登场”,做战国时期刑法思想的代言人,尤其是在为秦朝之焚坑张目。徐复观先生在《一个历史故事的形成及其演进》一文中,经过对《尹文子》、《荀子》、《淮南子》、《说苑》、《孔子家语》、《史记》等书相关记载中语句、词汇演进的缜密分析,认为此故事,“酝酿于战国末期的法家思想(以韩非为代表),成立于秦政焚书坑儒之世,盛流传于两汉之间,一直到《孔子家语》,故事的演进才算完成。因把《家语》的同一材料窜入《史记》的《孔子世家》而故事影响更为扩大。这是与法家思想及专制政治有密切关联的故事”。而且汉以后的儒生在引用此故事时,对少正卯形象的理解也与原始版本有很大出入。后来徐先生更认为此故事中个别词句的源头来自《管子·法禁》,如云:“行辟而坚,言诡而辩,术非而博,顺恶而泽者,圣王之禁也。”与《说苑》中孔子宣布少正卯之五大罪状相类似:“一曰心辨而险,二曰言伪而辩,三曰行辟而坚,四曰志愚而博,五曰顺非而泽。”其他记载亦相仿。徐先生认为:“必先有此篇(《管子》)之思想文献,然后接上《韩非子》上所造之孔子、太公等人物,此故事乃得以成立。……而诛少正卯故事系出于法家,乃成铁案。” 

    博主回复:

  • 路人甲

    2006-10-29 23:3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