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业务发展倡议书:【老子】解读二:世上本无“美恶”,美只是人心的幻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2:26:51

【老子】解读二:世上本无“美恶”,“好歹”只是人心的幻像!

 

正解:美恶之名,因相而有!
     老子第二章,公认是81章中最难理解的几章之一。目前看起来迷雾重重,破解无门。但是只要别在读【老子】之前先验设定一套思维框架,只需顺着老子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就会发现本章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难懂;而且,读懂之后,会有意外的快乐和体悟,恍然一笑之下,会把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也用相同的方式来理解,突然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来看周围的世界:这是一种令人心情愉快的,极为开阔的思维境界!
    用老子道篇第一章中的“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的思维方法和原则来解读这一章内容,就发现理解起来很简单,也同样可以发现老子独特的智慧;在这里“美,恶”等概念,就是老子所说的“名”。它们并不是真实恒定的存在,而是只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情感判断中,并依据人们思维和情感情绪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判断结果。不可执著为真实恒定的客观存在。
    关于“美恶”与名相的密切关联,宋元时期的吴澄,已经理解到了。他在[道德真经注]中,特别说明:“美恶之名,相因而有”,意思是“美”和“恶”的“名”,并非先验地存在,而是两者互以对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我觉得,吴澄把“美恶”理解为“”很正确,但还不够彻底:应该是:美恶之名,因相而有。就是说:“美”和“恶”这种“名”,并不是理所当然地存在于天地自然的客观存在,也不是互相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它们只是存在于“观察者角度”中,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语言和情绪中,是人对于某个事物加以“判断”的名词;它们不是事实,非关存在和真实本质,只是人类对存在的表达方式,而且同一件事物,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种表达的方式和出发的角度就是“相”,即感受者的某个思维和情感认知角度,也就是哲学和心理学所说的“观察者角度”。这就像一张照片,它不是本人,但可以代表本人,而且对一个人可以有无数的照片,如果执著某一张照片才是某人,就是太“痴”了!(我们把照片也称为“相片”,这个“相”与老子这里“相”的含义正好相通)
    而且,老子警告我们:当人们试图对事实本身加以判断和作出定义的时候,同时也意味着我们离开了事实本身,产生了认识上的偏差。也就是说,当你去“照相”的时候,要知道你得到的仅仅是“照片”,而非实体。因此,老子并不鼓励我们执著这些名相,而要求我们放弃认为它们是“真实存在”的执着,回到事实本身来看问题;同时也不要根据自己的一己成见而妄加作为,局限于自己一时的思维和情感认知层次的行为和努力,只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同时给社会造成破坏。所以老子要求要“无言”和“无为”。
    老子还具体举例子来说:美恶之名,只有当你在判断上产生“喜欢与否”的情感时才存在,否则这两个名词没有任何意义。例如拥有一颗价值连城的钻石,对于猴子来说,不会产生“”和“”(喜欢不喜欢)的情绪。对它来说,价值连城的钻石与一颗不值钱的漂亮石头没有什么区别,还比不上一个香蕉对它的吸引力大;在猴子的观念里,“香蕉”比“钻石”更“美”,更令人“喜欢”和“需要”。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自然”和“朴”的状态。
    但是对于人来说,一旦拥有和失去钻石,甚至不是“拥有”只是“想拥有”,没有“失去”只是“怕失去”,都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也就是“”和“”的强烈感情。而且,这种情绪和执着,还会非常现实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甚至生命。为了一颗钻石(或其他代表物)生出来的爱恨情仇的情绪,生离死别的结局,难道是钻石本身带来的“美恶”吗?还是人心借此翻起的波浪?
    而且更有意思的是,【老子】还特别提出一个人性的悖论:当人们对某种东西“喜欢”的程度越高的时候,因此带来的“烦恼”的程度也同时相应越高。老子有意地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天下的人都拥有和你一样的爱好,你如果还继续坚持你的爱好,就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烦恼(天下皆知美,为美恶矣);比如说世界上最珍贵的钻石,都给它的主人带来了各种灾难烦恼。假如你很喜欢住在某个清静的海滨,天下人也不幸拥有与你一样的爱好,全都蜂拥而来,此时原来你喜欢的“清净”也就不可能再存在;同时,你为了得到“清静”所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变得很高,当然,这个爱好就会令你开始烦恼(斯恶矣)。
    老子还怕我们不理解这一点,就进一步把“美”极端化,让你有机会看清一味追求“美”的荒谬之处,也就是了解到人们在情感上不断追求“喜欢”的满足感时,最终结果会如何的令人沮丧和失落:这就是“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的含义。
    我还是用钻石的例子来说明:拥有一颗和数颗几克拉的钻石,是普通人们的梦想,一旦拥有之后的喜悦和兴奋,也令人陶醉。如果有可能,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更多!这种拥有,我们自己以为是“实实在在”的,真实不虚的。
    但老子告诉我们:拥有钻石的快乐情绪,以及不能拥有钻石所带来的失落情绪,其实都是人类的自我认知,自我陶醉,自我打击;与天道和自然毫无关系,甚至与钻石本身都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世界上突然出现极为丰富的钻石矿床,这个消息除了发现者以外,对于其他买和卖钻石的人来说,都不是什么特别好的消息,不会令人“喜欢”,只会让人“不高兴”----显然,供应量的增加,降低了您原来拥有的钻石的“珍贵性”。
    更悲惨的是:假如全能的上帝看到人们都这么喜欢钻石,结果“好心”地把地球上的所有东西都变成钻石,把每一滴海水,每一颗不值钱的泥土,都变成光彩照人的钻石,这个消息,非但不能令全世界的钻石爱好者“欣喜若狂”,反而会带来极度的失落和恐慌(“天下皆知美,斯恶矣”)。当然,这时人们的情绪又会“转化”:可能世界上最后剩下的一块泥土,会比全世界的所有钻石都更令人“喜欢”,更“”,更愿意“拥有”吧?
    钻石如此,天下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用相同的观点来分析。高低贵贱,各种人为的概念区分,在老子看来,其实都是不值得认真推敲的。任何权位名相,都是不值得留恋的幻影泡沫。可能这就是道家人物何以能超然物外的根本原因吧?所谓的超然物外,其实根本上来说,是要人们别为自己贪执的“心念”所发生错误的情感判断错误,进而影响到自己的身“形”,这就是道家所说的要“不以物累形”,不自己给自己的心灵和生活添加额外的负担。
    所以,更准确的说法,并不是说道家人物更特别一些,具有我们不具备的“仙风道骨”,“超然物外”,吾辈所不能及(一般人都这样理解);其实是道家人物不像我们这么笨,非要去自己找一些难以承受的负担来背上。说他们“超然”是假的,说我们“自讨苦吃”是真的!老子说“吾道甚易知,甚易行”的确很对。
    了解老子的这种思维模式,的确会对我们人生习以为常的一些观念重新进行反思,对我们原来深信不疑的观念重新思考,如果能够经常,并且善于从各种不同的思维角度来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这不就是一种智慧和觉醒吗?


    同样地:对于“”与“不善”的评价,也是相对性的,不能固定。如果你拥有一项天下人都不具备的技能,你就是天下之“至善”,当然很了不起;比如说你就是世界冠军,就是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
    可是有一天,当天下人都拥有与你相同的技能时(天下皆知善),虽然你拥有的技能依然如故,并没有退步,但是外界对你的评价,就从原来的“”变成了“不善”(斯不善矣)。例如某人能当上奥运冠军,当然证明很有“特长”(很“善”)。可是如果天下所有的人,都能当上奥运冠军,这个奥运金牌所代表的“技术含量”,就不再是一种“特长”了!。就好比如果天下的人都会做姚明作的事情,姚明也就没什么“高明”之处了。所以,我们对姚明的崇拜,本质上与姚明本人的“技术含量”关系并不大,还不如说是因为其他人没有达到姚明的技术有关。
    假如这个例子还不明显的话,我们来想象一下:假如全世界只有一台现代制鞋机,那么这台机器生产出来的产品,自然就是“天下之至善”,可能王公贵族们都会以能穿上机制鞋为荣,都要来买这台机制的鞋吧?其他手工作坊的鞋,自然就是“不善”的,“土气”的,买不出什么好价钱!这也是工业革命前全世界的鞋业格局。而现在全世界都在出售机制的鞋子,那些传统的用手工制造鞋子的人,由原来的“不善”变成了今天的“善”,穿手工鞋,已成为“贵族”和“品位”的象征了,成为有钱人炫耀自己身价的一项装备!

因此,善与不善,并不是相对而言的概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存在,只是看你从什么角度来看而已。也就是说:老子认为美与恶,善与不善,只是一种人类对于关系和情感认知的存在,而非事实本身的存在。
    在这里,我们发现:老子把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知和情感反应,这两者是严格区分开来的。事实本身就是“自然”,就是“天道”;而对自然的认知和反应,就是“人为”;是不稳定也不可靠的,经常是自欺欺人的。可惜,
大多数的人,都容易把事实本身,与对事实的认知和定义和情感反应混为一谈,结果造成认识偏差!
    接下来的六个排比句,就是老子采用相同的逻辑思维,对这一思想的进一步阐发;这也说明老子:第一是非常重视这种逻辑思维方式。它的确是老子今后各章的思维核心;

第二:老子知道很难有人理解这种思维方式,所以用了大量的篇幅(相对老子而言)来阐明这个观点:
    果然,后面的六条,同样还是被学者们误读了!而且还搞得各种解释彼此间逻辑不清和含义更加混乱。专门们多年修为的职业素养,在老子的这六个排比句面前完全垮了下来。
 
用因果关系来解释本章第二段是不归路
    接下来的一段是“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陈鼓应先生解读为:“有和无互相生成,难和易互相促就,长和短互为显示,高和下互为显现,音和声彼此应和,前和后连接相随”。任,傅的解说,也基本上差不多。都是以互为因果的关系,来解说这一段。这些文字,我们可以读出来,可惜都完全无法理解。让人只有感叹:老子的思想,实在是玄妙莫测!
    这里的问题是:虽然译读的字面意思好像还算通顺,可是都是没有内容和无法理解的词句。其中只有第一句的解释勉强还有些依据,别的句子的含义就很模糊,只能猜。如“有无相生”解释为:“有和无互相生成”,老子也说过:“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这样的话,但是也很抽象,难以理解。同时,老子第一章也说过:有和无“此两者同出,异名,同谓”,明明白白是说:有无是同时产生的,只是名称不同,含义,地位均相同。怎么又成了“互相生成”呢?是不是老子自己的说法也在自相矛盾呢?
    至于后面的“难和易互相促就”就很荒唐了:“难”到底是怎样来促就“易”的?它们之间的因果如何互动?长和短又是怎样互为显示的?高和下怎样互为显现?音和声彼此应和的方式是什么?前和后如何连接相随?这些都是问题。
    而且,要命的是:这六个排比句,与本章的前后文之间,并没有必然的思维和逻辑联系。好像孤零零地出现,彼此之间也没有关联,老子说了一堆含义模糊的话之后又把它们忘了!所以有些解读【老子】的专家说:要把【老子】分开来,一句一句的读,不能连在一起。估计这种思想是把【老子】当成【毛主席语录】了,把整体的【老子】肢解为破碎的语句,真是悲惨。可这种观点居然还有大量的人拥护。
    

[老子]帛书版的出现,为解决这个问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与通行版相比,它多了一些“虚字”,可虚字不虚;我们发现把虚字加上,文意就会发生相当大的改变。我相信吴澄如生于今日,见帛书版后,会把他对本章的注释判断“美恶之名,相因而有”改为“美恶之名,有无之名等,因相而有”的。
    为比较方便,我把帛书版此句列于下,并把与通行版不同之处用红字标出。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恒也;
    这里最关键的难点就是“”字的解读。传统的解说,都把它当作副词,做“相互,交替”的意思来解。虽然这样下来文句的含义不清,用意不明,但解读者往往以“老子本来就很难懂”为由马虎过去。
    不过帛书版出现后,如果想再把这里的“相”作为副词来理解,将需要对中国古人的语言文字学和语法做出全新的理解。老子在其他章节中有使用“相”作为副词的句子,但用法组词与本章都不一样,故不能通用。
    相反,如果把“相”作为名词,甚至作为动词使用,一切都解决了。不仅文意畅通无阻,而且上下文之间,以及整个老子的思路,变得都互有关联,而且含义相通。有人听过我的一二章解读后,说[老子]并没有想象的难懂,自己去读我还没有解读的后续章节,也觉得容易理解了!
    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奇怪的是:目前好像没有学者来这样做;专家们在帛书版出现后,依然忽略此处“相”字的重要性,继续按原来的思路讲解,尽管他们自己也无法自圆其说!正应了老子的看法:世人都太执著于过去的思想结论而忽略新的变化
   ”作为名词,有质地和实质的意义。如[诗经.大雅]“追逐其章,金玉其相”;[文心雕龙]“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者也”,梅膺祚[字汇.木部]解“相,质也”;而“相”的原始含义,是用眼睛来观察树木的外形,是一个从“目”“木”的会意字;因此作为动词来说,原始含义就是“查看,鉴别”,作为相应的名词,自然就是“相貌,外形”的意思。例子如[左传.隐公十一年]“相时而动”;[荀子.非相]“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
    老子在本章中的含义,应该是把“相”作为名词和动词,只有这样来解读,才能贯穿其意义,同时揭示出令人惊叹的智慧和不凡的思维角度,让人发现自己的思维盲区。同时,还解决了与第一章的文义相连的问题,使第二章成为第一章深刻含义的一个较为详细的说明,而非孤立的存在。河上公本把第一章称为“道体第一”,第二章为“养身第二”,显然是误读!下面把这六句逐一讲解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