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雾化用什么药:转贴,全世界收藏精品铜镜的只有5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5:36:57
转贴一文,全世界收藏精品铜镜的只有5人?
全世界收藏精品铜镜的只有5人? 千年古镜万万年光辉千年古镜万万年光辉

冯  毅
   正是中国嘉德拍卖公司成立十五周年的秋季拍卖会,且偏偏遇上全球的金融危机。2008年11月12日嘉德拍卖公司各种门类的艺术品拍卖全部结束,总共成交三个多亿人民币,比较前几年每场均是十个多亿人民币的成交额竟然少了七成。由此看来,今年十月因美国房屋次级贷款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确实也影响了拍卖行业。至于造成这拍卖的不良结果,业内人士首先怪罪来势汹汹的金融海啸,除此以外很少有人从自身观念再寻找一些其它的原因,比如艺术品拍卖是否存在投机行为所产生的泡沫?比如把一些没有生命力的肤浅艺术品过度的吹嘘抄作……?

   这次嘉德秋季拍卖的古代铜镜,这个尚还没有完全被当代人认识的“东西”,却出人意料的拍出了以往多年不及的成交记录。尤其是铜镜中的精品开始被人关注,例如4301号拍品:直径14.5厘米的海兽葡萄镜以537600元人民币成交,4330号拍品:直径35.6厘米的缠枝花卉镜以1008000元人民币成交,4331号拍品:直径27.4厘米的吴牛喘月镜以840000元人民币成交。这三件铜镜的共同特点都是工艺精湛,属于同类镜中的精品。这一成交价格虽然突破了近年来国内的成交记录,但其实依旧只是铜镜艺术价值回归的刚刚开始。目前全世界收藏铜镜精品的大约不超过五个人,如果有五十个人五百个人参与收藏铜镜精品,可想其价值空间将有多么巨大,随着人们对古代铜镜艺术的普遍认识,那么古代铜镜的价格必然呈现后来居上的趋势。
   中国古代铜镜作为中国艺术史与世界艺术史上辉煌的篇章,这种属于最高等级的艺术品其价值不可估量。这次嘉德公司古籍善本拍卖栏目中有一件存放铜镜的硬纸盒,该包装盒编号2643,估价320000元人民币。纸盒尚有此价值,那么盒内的古镜价值岂不至少百倍以上才合理。此件为清宫大内收藏古代铜镜的原装函盒,是西清续鉴之物,纸盒上有“乾隆御览之宝”的钤印,盒内原存放汉代青羊镜与汉代神人镜各一件。可惜古镜现已不见,也许早在战乱中流落海外,如今有幸能见到早年被人掠去古镜宝物而丢弃的包装原盒也算是眼福了,重要的是得知乾隆皇帝把古代铜镜的精品珍视为御览之宝,可见乾隆皇帝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已达到了最高境界。
  中国古代铜镜经过长期的考古发现及流传存世的统计,铜镜的精品少之又少,完美保存至今的更是稀少,综观世界顶级博物馆:美国的大都会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英国皇家博物馆、日本正仓院博物馆……,以及中国各大博物馆所见铜镜精品也就各有珍藏一二件而已。为什么铜镜的精品如此之少?相传铸镜技术极为复杂与神奇,从四千多年前有了“齐家文化”铜镜的初创期到“春秋战国”铸镜的成熟期,历代工匠千辛万苦,努力探索,反复实践经过将近两千年的时间才算领悟到了合理的铸镜配方和最佳的铸镜技术。这一铸镜成就在当初社会可谓最高的科技成果了,等同于现今的最高科技成果——“飞船上天”一样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遗憾的是这铸镜技术几乎没有任何确切的文字资料留存下来,可能这一铸镜技术在当时也属于国家机密不得随意留下文字记录,师徒之间也只允许口传。这些战国、两汉、隋唐铸镜最辉煌时期的工匠,也许现今应该称他们为古代铸镜的艺术家,然而他们无论多么高超的铸镜技术也都只能属于古代王权的财富,工匠自身从来无价值可言,因此也没有资格留下任何名号。如今在极少汉代铜镜见有铭文记录了朦胧的神化的铸镜信息。如铭文说:“五月丙午日中作镜”根据镜铭的含义仿佛唯有在每年的五月丙午日中才是铸镜的良辰吉时。但是,即按如此每年一天的良辰吉时来铸镜却达到精美上乘的成功几率仍然极低。目前参照古代铜镜精品实际发现的太少太少的数量,也不难料想古代铸镜有多少的复杂和有多少的难度!
   在中国艺术史上辉煌了一千多年的战国、两汉、隋唐的铜镜,到了宋朝已成为徽宗皇帝的心爱之物,凡见铜镜精品必定收归宫中专享其铜镜艺术之精美,并由宫中整理著录在宣和博古图内,后来北宋皇朝战败于金国,宫中收藏的宝物全部被金兵掠夺一空,青铜器及青铜镜悉数被金兵搬运到金国回炉冶炼改铸兵器。而今我们只能从宣和博古图中领略徽宗皇帝所收藏汉唐铜镜的风采。
   历史上继徽宗皇帝之后精通美学懂得审美又极其好古的乾隆皇帝,更是欣赏战国、两汉、隋唐铜镜之登峰造极的青铜浇铸艺术。这种用泥作成的模具中浇铸进去熔化的合金铜液,冷却后无需雕刻即成为一件活灵活现、精美极致的艺术品。这一中国青铜浇铸工艺堪称世界艺术史上一绝,因此乾隆皇帝不只是把战国、两汉、隋唐的铜镜列为掌上御览之宝,并下旨要求清宫内府造办处不惜工本仿造汉唐铜镜,试图重现古代铜镜铸造的辉煌,可是所仿造的铜镜无一能有昔日汉唐铜镜的精美,这些由乾隆时期内府造办处的能工巧匠精心仿制的铜镜,虽然粗糙与之相比汉唐铜镜当然是天差地别,但还是铸上了“大清乾隆年制”的官款被留存在故宫博物院。
   现代社会更加重视古代艺术品的保护及研究,作为国之重器的青铜器的浇铸工艺更是研究的重点,并在上海复旦大学设有青铜器复制机构,在湖北鄂洲博物馆设有青铜镜复制中心。多少年来多少科研人员分析研究古代青铜浇铸工艺的技术,模仿古代的泥范浇铸工序,或是应用现代失蜡法制作,总之所有仿制的作品也只是貌合神离、徒具其形。根据鄂洲博物馆负责铜镜研究复制的馆长亲身实践经历的体会得出最后结论;认为凡是在泥范上制作图案纹饰小心翼翼还算可以达到精美,然而当你把铜液浇铸进泥范中再待冷却后打开泥范一看,原来被浇铸的铜镜纹饰已是面目全非了。这样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百次千次万次无数次的试验,却没有一次令人满意的成功作品。于是我们可想而知古代铜镜铸造是多么神奇而不可捉摸。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神奇伟大,在于泥范浇铸一次成型。它区别于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何谓雕塑:因为这些作品完全依靠雕刻打磨后方呈现艺术价值,虽然这些作品在雕刻前也先有浇铸这一工序,但无论如何浇铸出来的原件是相当粗糙模糊,好比中国的镏金铜佛像,都是在浇铸件上再进行雕刻后才算完成一件艺术作品。所以这些依靠雕刻完成的艺术品为雕塑工艺,雕塑工艺有铜雕、石雕等,例如著名的有二千多年前古希腊的“维纳斯”石雕,以及古罗马二千多年前的“布鲁特斯”铜雕,还有位于罗马市政广场的创作于一千八百年前的“马卡斯?奥里欧斯”铜雕……。这些作品不愧为雕塑工艺中的经典。可是中国古代青铜浇铸工艺——中国古代青铜器之中的青铜镜精品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望尘莫及的艺术经典。
   中国古代铜镜,尤其铜镜中的精品在古代王权社会一定是为“王器”,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普天之下精采之物自当归于王室。中国古代乃几千年的王权社会,因此王者所用的器物被冠誉“王器”。中国古代一件成功的“王器”,往往倾注了能工巧匠一生的精力与一个国家不惜工本的财力。记得有几件青铜器上的铭文记录了“王器”的交易价值。在陕西董家村出土的裘卫四器中有一件“卫盉”上的铭文内容说:“恭王三年、矩伯因为要参加周王的大典庆宴而筹办礼品所以向裘卫订制了一片玉璋和二片玉虎。矩伯签应以一千三百亩良田和裘卫交易。”另一件“卫鼎”上铭文大意是矩伯用一大片林地和裘卫交换用在装饰马车上的青铜器具。以上铭文提供了古代“王器”交易的例证,其中尽管没有直接涉及青铜镜青铜鼎之类的交易情况,但从青铜的车马器具和玉器的昂贵价格中一样能联想到作为“王器”的青铜镜及其他青铜制品的珍贵价值。想一想古代“王器”在当时制作已是如此昂贵的天价,非一国之王侯无他人能及也!据《考工典 镜部》记载:盛唐时期专设“进境官”一职,负责督办精选铜镜之极珍,作为贡品奉献皇室。难怪从宋朝的徽宗皇帝到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乾隆皇帝都有收藏古代“王器”的传统习惯,所以古代“王器”历来被一代又一代帝王享有。
   在当今盛世收藏的年代,民间收藏家玩赏古代只有王室享受的艺术精品,想沾点“王气”也算得上人间最奢侈的愿望了。不过奢望成为一个成功的艺术品收藏家,首先应该具备对艺术品的鉴赏能力,“鉴”即是对艺术品的辨别真伪,至于“赏”可是除了懂得欣赏还包含审美与致关重要的艺术品等级的选择。爱好艺术品的收藏者基于此鉴赏的基础上方可游刃有余,甚至大可不必担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其实金融危机本也是因为金融虚假的过度投机所造成的,再看艺术品收藏领域同样充满了过度抄作与投机,那种被硬性抄作起来的没有生命力的肤浅的艺术品,根本经不起风吹草动的任何危机,那些本身没有艺术价值可言的东西价格一旦跌落下去,便是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只有疾风方见劲草,只有历经百年千年仍被世人赞叹的艺术经典,则显见其不朽的艺术生命,好比在金融危机下嘉德铜镜拍卖依然再创成交价格的新记录,不正说明真正的古代艺术精品将永远存在璀璨不灭的艺术光辉。

———笔者系中国嘉德拍卖公司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