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党的话做好少年作文:米格战机家族大全(之二)——米格-23至米格-29(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15:34:35
  米格-23战斗机简介
  
  米格-23战斗机,北约称之为“鞭挞者”。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变后掠翼单座单发超音速战斗机,是前苏联第一种重型战斗机,也是米高扬一生中最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1963年开始研制,1966年首次试飞,1970年投入生产并装备前苏联空军,1973年开始大量生产,1986年停产,生产总数逾4000架。米格-23有三种主要改型,其中米格-23是原型机;C/MΦ型是制空型;У型是双座教练机;MC是C型的出口型。除前苏联外,使用该型飞机的国家还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及利亚、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埃塞俄比亚、利比亚、越南、古巴、波兰和印度等。
  
  技术性能
  
  米格-23突出的性能是平飞速度大,高空时达2.35倍音速,低空表速达1350公里/小时,且水平加速性好,利于低空突防、高速拦截和攻击后脱离。但该机的高空性能不突出,中低空机动性较差,如在5000米高度、0.9倍音速的最小盘旋半径为2200米,而它的对地攻击型由于武器挂载量较大,航程较远,低空突防速度大、装甲防护较好,倒不失为一种对地攻击能力较强的战斗机。
  
  翼展:14.0米(后掠角18°40°)7.78米(后掠角74°40°)
  
  机长:15.88米(不计空速管)16.71米(计空速管)
  
  机高:4.82米载弹量:2吨
  
  实用升限:18300米作战半径:1160米
  
  最大起飞重量:18.4吨最大速度:M2.35(高空)M1.14(低空)
  
  最大爬升率:160米/秒(2000米高度)230米/秒(海平面)
  
  武器系统
  
  挂架上安装着K-13(AA-2)环礁空空导弹的滑轨
  各型米格-23战斗机机身内部均固定安装1门23mm的ГШ-23双管炮,备弹量200rds。米格-23有5个武器挂架:即左右机翼下各有1个,左右进气道下各有1个,机身下中央有1个。最大载弹量2000kg,主要的外挂武器有K-13(AA-2“环礁”)和/或Р-60(AA-8“蚜虫”)红外型近距空对空导弹、P-23P(雷达型)/T(红外型)(AA-7“尖顶”)中距空对空导弹、YB-32-57型火箭弹发射器(每个装32枚57mm火箭弹)、ГП-9炮舱(内装ГШ-23Л双管炮其弹药)和炸弹等。
  
  技术背景
  
  进入60年代后,从40年代就开始研究(德国Mep.1011)的变后掠翼技术开始走向成熟。我们知道:平直翼(除超薄平直翼外)有利于低速飞行。但当飞行速度接近音速时,会产生激波使阻力剧增。人们转向后掠翼(包括三角翼),后掠翼不但可以延迟激波产生,而且超音速时产生的激波强度比平直翼小得多。但是大后掠翼飞机的低速性能很差,需很长的滑跑距离才能起降,经济性和安全性都不好。变后掠翼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一般的变后掠翼由固定的内翼和活动的外翼两部分组成,内翼外侧装有贯穿机翼厚度的转轴,外翼通过转轴与内翼相连接且可在机械力的驱动下围绕转轴前后掠动。可变后掠翼变化范围通常在20到75度之间,在此范围内,由飞行员操纵调节后掠角,也可由电脑进行自动调节。变后掠翼解决了高低速飞行之间的矛盾。高速飞行时用大后掠角,飞机的阻力小,加速性好;低速飞行时使用小后掠角,机翼展弦比大,续航时间长,飞机的经济好且起降安全,缺点是使得飞机结构变得复杂,重量增加,可靠性下降。
  
  研发过程
  
  60年代初米高扬-格列维奇设计局的设计师们开始注意变后掠翼技术,他们分析了美国在研制第一种此类飞机F-111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同时根据自己的计算做了许多不同的模型拿到中央空气动力研究院的风洞去作在不同状态下(起降、亚音速、超音速)的试验,试验的结果说明变后掠翼确实可以在不同程度上改善飞机的性能。
  
  MiG-23DPD“非教徒”前机身安装了两具升力发动机
  
  当时设计师们在结构和气动领域需要解决的第一个基本问题是要找到正确的位置来放联接内外翼的转轴,进而决定翼展和翼弦。另一个问题是要决定内翼(固定翼段)的形状。其次还必须研制新的飞行控制系统。当时米高扬特意挑选了一批干劲十足,创意多多的工程师们来组成研制队伍,他们以创纪录的速度解决这些大大小小的难题,迅速拿出了原型机的初步设计:新飞机将使用由飞行员掌握,三级变动(16度-45度-72度)安装于上机身的可变后掠翼,将采用两侧进气而不是米格战机传统上用的头部进气布局,头部装载的新型火控雷达将使战机获超视距作战能力——可发射新型中程空空导弹,将装上大推力的涡喷发动机使飞机的外部挂载能力大大提高。新一代的青年近卫军们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着,原型机很快就开始进入了装配生产线。
  
  MiG-23是米高扬一生中最后一个亲自挂帅的项目,他本人在1969年5月27日于办公室中心脏病突然发作,被立即送入医院,从此一病不起,经若干次大小手术后于最后一次心脏手术后不治去世。为纪念他,米高扬的办公室内的摆设至今仍保持着他最后一个工作日时的样子。
  
  60年代中,和苏霍伊,雅科夫列夫设计局一样,米格设计局也想用在机身上加升力发动机的方式来改善起降性能。他们搞了一种原型机来验证这个想法,该机机体侧面看上去和MiG-23一样但有三点不同:用三角翼,机身中部有向下的小发动机,进气道入口处用半圆调节锥(和法国的幻影机一样)而不是用竖板调节,该机代号MiG-23-01,1967年3月首飞。试飞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西方给该机的别名叫“非教徒”(faithless),米高扬等人也确实对她丧失了信心,关键是那台小发动机只在起降时有用,在飞行时没用,它不但占据了机体内用来放燃油的空间也使得机身下不能放挂架。最后此型被放弃了,苏霍伊设计局也停止了类似的Su-15改型的发展,只有雅科夫列夫继续研制后来搞出了Yak-38舰载机。
  
  编号“231”的MiG-23I是MiG-23的首架原型机
  
  在停止了三角翼+升力发动机的原型机后,设计师们集中全力发展采用变后掠翼的MiG-23-11原型机。当时从MiG-21所用的发动机改进而来的R-27发动机已经做好,1967年4月10日变后掠翼原型机首飞成功(机翼设定在16度后掠角)。在两天以后的第二次试飞中,试飞员就成功地飞了所有的三种后掠角。试飞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试飞员在他的试飞日志上大书:“哇!从16度角飞到72度角!这是第一次!棒极了!”根据在试飞中发现的问题,重新设计了机翼(增大了机翼面积。),改良后的原型机试飞了97次,极为成功。1968年11月6日米高扬签发了试飞总结报告,该机迅速通过国家鉴定,被批准大批量生产。
  
  改型机种
  
  MiG-23历经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也就有三种主要的改型:S,M,ML。
  
  S型即最初生产型,装了推力更大的R-27-F2M-300(静推力6,900公斤,加力推力10,000公斤)发动机,火控电脑,红外传感器等。新的雷达当时还没做好,只好先装MiG-21Bis上用的老货,这样一来就只能挂近距半主动雷达制导或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了。其他武备有内装23毫米双管机炮。机身后部有四块减速板,垂尾根部有减速伞舱。腹鳍很特别,是折叠式的。和原型机在外观上不同在于垂尾后移。此型仅从1969年中到1970年底量产,共生产了50架。其中有一种安装4个外部挂架的MiG-23SM改型。
  
  预生产型
  
  M型是主要的生产型,也是生产装备数目最多的MiG-23改型。该型改用了R-23-300(静推力8,300公斤,加力推力12,500公斤)发动机,头部重新设计以容纳新雷达,可挂装不同的半主动雷达/红外制导的空空导弹,典型外挂是机翼下的挂点挂中程空空导弹(共2枚),进气道下的2个挂点用复合挂架来挂4枚近距格斗导弹,机身下部中线挂架挂一副油箱。当然也可挂不同的对地攻击武器,机内燃油总量4,700升同时可再外挂三个790升副油箱。此型的出口型叫MF或MS型,换装了较老的雷达火控电子设备和较差的发动机。所有这三种改型都先后被用于中东和阿富汗战争中。
  
  MiG-23M“鞭挞者”-B的原型机
  
  MiG-23M“鞭挞者”-B是第一个生产型系列。它在1972年装备部队,使用的是101千牛加力推力的图曼斯基R-29-300涡轮喷气发动机。由于使用了这种更轻的发动机,机翼相应地前移0.61米。其他变化包括可动机翼段的弦长加大,后机身变短,背鳍变小。
  
  约在1975年出现的MiG-23MF和MiG-23MS“鞭挞者”-E是MiG-23M的出口型,MiG-23MS采用的是加力推力100千牛的图曼斯基R-27F2M-300涡轮喷气发动机,用较差的“木鸟”火控雷达(发展型)代替了MiG-23M的萨波菲尔23D-Sh“高空云雀”,未安装红外搜索和跟踪系统或多普勒导航系统。
  
  MiG-23MS
  
  从1978年,作为MiG-23M的补充,出现了MiG-23ML“鞭挞者”-G。这是一种改进的较轻型飞机,从外表上看,她和前几型不同处只是垂尾面积减小,实际上内部几乎所有主要装备都被更新了,整机性能提高不少。首先换装了新发动机,推力加大;新型前起落架;换装了新的自动飞行控制系统,重量较轻的萨波菲尔-23ML雷达,机头下装有安装TP-23M红外搜索/跟踪系统吊舱;去掉了一个机身内的油箱,整机重量亦有所减轻。该型在1976到1981年量产,并大量出口。1985年苏联空军使用的“鞭挞者”-B和“鞭挞者”-G截击机约有2,000多架,就数量而言,上述改型机仍是俄罗斯截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局设备
  
  米格-23飞机是前苏联第一种重型战斗机,其外形脱离了米格战斗机机头进气的传统样式,改为两侧进气,得以在机头装大直径天线的火控雷达,实现了超视距攻击。采用变后掠翼技术,改善了起降性能和增大了航程.4个机身油箱,两个机翼油箱,最大机内载油量为5750升,机下可挂3个800升副油箱。进气道及喷口可调节,在起落架后的机身两侧有接头,可装助推火箭以缩短起飞距离。
  
  装一台“高空云雀”J波段雷达,搜索距离85公里,跟踪距离54公里。雷达罩下有仪表着陆系统天线。机头上部座舱风挡之前有偏航传感器,右侧有攻角传感器。右侧翼下挂架前部圆筒形整流罩内和垂尾翼尖罩内可能装有电子对抗设备。另外还有装在机头下的激光测距仪、“警笛”3雷达告警系统、多普勒导航设备。
  
  实战情况
  
  1、1979年9月19日MiG-23ML首次参加空战,在黎巴嫩上空攻击RF-4侦察机,但未能将其击落。
  
  2、1982年6月6日至11日,叙利亚与以色列在贝卡河空战中叙利亚击落以色列飞机23架,自己损失47架,其中大部分是MiG-23。在6月10日的空战中双方交战的飞机达350架。以色列损失10架飞机,叙利亚损失22架,其中4架MiG-23MF,8架MS,10架MiG-21Bis。1982年底苏联给叙利亚送去50架MiG-23ML,在12月一次空战中,叙利亚的MiG-23ML击落3架以色列的F-15和1架F-4,自己无损失。

  3、在1982年的贝卡之战中,叙利亚的MiG-23BN对以色列纵深区域的目标进行了袭击。由于空战计划组织不周,有多架MiG-23BN被以色列的自行高射炮击落。此外,MiG-23BN在安哥拉及两伊战争中均参加了战斗,但MiG-27除在阿富汗使用过以外,没有参加过其它战斗。
  
  4、1985年苏联给安哥拉送去50架MiG-23MF,由古巴驾驶员驾驶在南部与南非空军的幻影F.1C和幻影III展开空战。先是MiG-23MF被击落1架;之后MiG-23MF用AA-8近距格斗导弹击落数架幻影F.1C和幻影III,夺得了制空权。
  
  5、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的MiG-23MF用于截击伊朗作为轰炸机和侦察机使用的F-14A,双方均未建树。
  
  6、1989年利比亚的两架MiG-23被两架F-14击落。
  
  7、在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的海湾战争期间,伊拉克的MiG-23MF被F-15C击落6架,但MiG-23MF也至少用AA-7空-空导弹击落1架F-16。
  
  相关内容
  
  半架米格-23“闹”欧洲
  
  1989年7月的一个早晨,美丽的莱茵河上空晴朗而宁静。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一个警戒雷达站正警惕地监视着天空。突然,雷达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亮点,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地在屏幕上闪烁着。雷达操纵员顿时紧张起来。他睁大双眼紧紧地盯视着雷达屏幕,声音颤抖地向雷达站指挥官报告说:“雷达发现目标,距离60,航速300节,高度600米。”“是什么飞机?”指挥官问道。“报告,是一架米格-23。”“什么?米格-23,难道是入侵?”指挥官的额头上立刻冒出了冷汗。信息传到北约指挥部。这里的紧张劲儿不亚于那位雷达站指挥官,人人如临大敌。北约的命令立即下达:“马上进行拦截!”于是,两架F-15“鹰”式战斗机紧急起飞,直向空中的那架米格-23飞去。
  
  当两架F-15战斗机接近了这位“鞭挞者”时,美国飞行员大吃一惊,原来那是一架没有座舱盖也没有飞行员的飞机!“天啊,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撞见鬼了?”“报告,飞机上没有飞行员。”“没有飞行员,这怎么可能?”指挥官惊诧地说,“你们靠近点看看,苏联人在搞什么鬼!”两名美军的飞行员刚想靠近那架米格-23“鞭挞者”,突然发现它朝着他们冲了过来。两人大惊急躲,幸亏闪避及时,才没有被撞上。
  
  之后,这两架F-15只好像护航机一样一左一右地跟在这架幽灵似的飞机后面,护送着它出了境。那架神秘的米格-23战斗机飞过了联邦德国,闯入了荷兰。荷兰防空部队战备行动急忙升级,一直到它飞出了荷兰空域时才松了一口气。没有座舱盖的“鞭挞者”又继续向着比利时飞去。当它进入比利时领空后,飞行速度开始减慢。后来它突然一头向地面栽去,坠毁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以西80公里的一座小村庄里,造成一名村民死亡。
  
  那架米格-23“鞭挞者”虽然没有飞行员,却旁若无人地飞过了波兰、民主德国、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的领空,一直飞行了900多公里!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那架米格-23是驻波兰苏军的一架战斗机,当时正在波兰北部城市利沃热克上空进行飞行训练。一级飞行员斯库里金上校驾驶着它。突然,斯库里金听到了一声爆炸声,根据判断是从飞机的进气道发出的。接着,飞机就开始向着地面坠落下去。“飞机发动机失灵!”斯库里金马上向地面指挥员报告。“立即跳伞!”地面指挥员已经看到了飞机在迅速坠落,即刻下达了跳伞命令。
  
  斯库里金启动了跳伞按钮。他被弹出了飞机的座舱。在跳出飞机后,他看见自己驾驶的那架米格-23向着波罗的海栽去。但是他没有想到,这架已经无人驾驶的飞机在即将坠海时,却突然昂起机头爬升,继而又向着西南方向飞去。它摇摇晃晃地飞过了民主德国,然后进入了联邦德国的领空,于是便发生了本文前面所述的那段场景。
  
  对于这起令人吃惊的事件,许多人百思不得其解,也引来许多迷信的解释。后来经专家反复研究后,终于破解了这个谜团:这起事故是由于飞机加速器的线路突然关闭而使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飞机失速而下坠。当飞行员弹射跳伞时,飞机受到震动后线路又被接通了。于是飞机继续飞行,直到燃料用尽。
  
  
  米格-23(MiG-23)是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变后掠翼超音速战斗机。是70年代前苏联空军用以取代米格——21的主要制空战斗机。该机兼有较强的对地攻击能力。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鞭挞者”(Flogger)。


    米格23于1963年开始研制,1967年5月26日原型机首飞,1970年开始装备苏联空军,1973年开始大量生产,其后不久即出口外销,到1986年停产时,生产总数已逾4000架。
  
  除前苏联外,使用该型飞机的国家还有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及利亚、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埃塞俄比亚、利比亚、越南、古巴、波兰和印度等。目前该型机已被苏-27和米格-29取代。






   米格-23 有三种主要的改型:米格-23S,米格-23M,米格-23ML。S 型即最初生产型,装了推力6900 公斤的 R-27-F2M-300发动机,改进了火控,红外传感器等。安装一门 23 毫米双管机炮。机身后部有四块减速板,垂尾根部有减速伞舱。腹鳍是很特别的折叠式。
  
  米格-23约有10种改型,技术、战术性能逐渐改进。除机翼未变,机身特别是机头部分变化明显,有的改型已成为专门用途的作战飞机,如米格-23B是专门的对地攻击型,编号也已经改为米格-27。








   米格-23 是越南人所需要的飞机——可以用来拦截在中空飞行的、速度相对较慢、数量规模庞大的美国轰炸机、攻击机编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 60 年代,除了米格-25 以外,米格-23是为了满足“迫切的需要”而制造出来的最后一种战斗机。
  
  其外形脱离了米格战斗机机头进气的传统样式,改为两侧进气,得以在机头装大直径天线的火控雷达, 实现了超视距攻击。采用变后掠翼技术,改善了起降性能和增大了航程,同时减小了跨、超音速阻力。








    米格-23 采用了改进的机身、可以根据飞行状态而改变角度的可变掠翼,在起飞、着陆和高空巡航时,后掠角最小(18度),以缩短起落距离或增大航程、延长续航时间和节省燃料;在亚音速飞行时,后掠角取中间位置(47度);超音速飞行时,后掠角最大(74度),以减小阻力,提高飞行速度。








    机翼只有这三种角度变化以符合“结构简单”和“造价低廉”的原则,这就使米格-23 成为一种更为可靠的、载负更大的、高速或低空状态下表现更好的武器平台(与米格21相比)。
  
  在 70 年代末和整个 80 年代,苏联大规模地生产出了各种型号的米格-23,使其成为苏联及其盟国战术空军的主力机种,在多次战争中与西方生产的战斗机对抗。


   米格-23侧面图集
  
  20世纪60 年代,苏联面临着西方新研制的空中优势战斗机的挑战,此时他们做出的对策并不是相应地研制一种机动性更好的飞机,而是马力更大、速度更快的飞机。它可以与敌人进行空战,而当飞行员判断无法取胜时,基于良好的高空高速性能,它也可以及时逃走。另外的一个设计基础理念是,它必须结构简单,以便于大量制造、简单方便地维修保养、能在严酷的条件下执行任务。因此,与它的前辈米格-21 相比,米格-23 的速度更快,加速性能更好,航程更大,但在机动性能方面并不优秀。
  
  这些设计理念是苏联人从越南战争中得出的经验,实际上,米格-23 正是越南人所需要的飞机——可以用来拦截在中空飞行的、速度相对较慢、数量规模庞大的美国轰炸机、攻击机编队。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 60 年代,除了米格-25 以外,米格-23是为了满足“迫切的需要”而制造出来的最后一种战斗机。
  
  为了满足这些设计要求,米格-23 采用了改进的机身、可以根据飞行状态而改变角度的可变掠翼,在起飞、着陆和高空巡航时,后掠角最小(18度),以缩短起落距离或增大航程、延长续航时间和节省燃料;在亚音速飞行时,后掠角取中间位置(47度);超音速飞行时,后掠角最大(74度),以减小阻力,提高飞行速度。机翼只有这三种角度变化以符合“结构简单”和“造价低廉”的原则,这就使米格-23 成为一种更为可靠的、载负更大的、高速或低空状态下表现更好的武器平台(与米格21相比)。









    米格-25战斗机简介
  
  米格-25(MiG-25)是前苏联米高扬设计局研制的高空高速截击歼击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北约组织给予的绰号为“狐蝠”(Foxbat)。五十年代末开始设计,原型机于1964年首次试飞,1969年开始装备部队。总产量约1200架左右,其中60%是侦察型,30%是截击型,10%是双座教练型。除在前苏联空军中服役外,还向利比亚、叙利亚、阿尔及利亚、印度、伊拉克等国出口。该机在设计上强调高空高速性能,曾打破多项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世界纪录,可在24000米高度上以M2.8的速度持续飞行,最大飞行速度达M3.0,是目前世界上闯过“热障”(M2.5)的仅有的两种飞机之一(另一种是美国的SR-71)。
  
  性能参数
  
  翼展13.95米,
  
  机长22.30米,
  
  机高5.70米,
  
  机翼面积56.20平方米,
  
  前缘后掠角(靠近翼尖)40度、(内侧)42度,展弦比3.50。
  
  重量数据:
  
  空重15000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3600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37500千克,
  
  载油量(机内)14000千克。
  
  性能数据:
  
  最大平飞速度(带导弹)M2.8,
  
  实用升限24400米,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208米/秒,
  
  作战半径1130~1300千米,
  
  航程3000千米,
  
  起飞滑跑距离1380米,
  
  着陆滑跑距离2180米。
  
  武器装备:
  
  无内装机炮,
  
  翼下4个挂架带4枚AA-6空空导弹,
  
  内侧两枚为红外制导型,
  
  外侧两枚为半主动雷达制导型,可带AA-7、AA-8空空导弹各两枚。
  
  发展历程
  
  据米高扬设计局的型号副总设计师列格申格拉娅透露,米格-25的预研工作是在1958和1959年进行的。当时美国空军正开展M=3的战斗机F-108和轰炸机B-70的研制。
  
  1960年,用米格-21改装的发动机试飞验证机E-150,对米格-25的动力装置R-15-300加力式涡喷发动机开始试飞。次年4月第二架验证机E-152上天。随后装生产型发动机R-15B-300的第3架验证机E-152M试飞。
  
  1961年3月10日,米高扬签署研制米格-25原型机E-155的指令。1962年侦察机全尺寸样机审定委员会开审定会。1963年12月米格-25的第一架原型机(侦察型)E-155R-1出厂,1964年3月6日,苏联著名试飞员费多托夫首次驾机升空。同年9月9日第二架原型机(截击型)E-155P-1开始试飞。随后第三架原型机(侦察型)E-155R-3也参加试飞。三架原型机各装两台R-15B-300发动机,并在1965~1977年间,以E-266代号创造过8项飞行速度,9项飞行高度和6项爬升时间的世界纪录。
  
  E-155R-1
  
  1967年7月,在莫斯科土希诺机场举行的苏联航空节检阅中,4架米格-25预生产型首次作公开飞行表演。
  
  1968年,米格-25的教练型开始试飞。为简化设计,教练员舱设在原驾驶舱之前,以便将设计修改局限于前机身,为此,取消了机头雷达和武器。
  
  1969年和1970年R型和P型先后通过国家验收并投产。后来分别于1972年5月和12月交付部队使用。
  
  E-152M
  
  1971年改型侦察机米格-25RB试飞并投产,所有的R型后来均按其改装。
  
  1976年11月至1978年,设计局完成对改型米格-25PD设计、制造、试飞并投产。在随后两年内对部队服役的全部P型飞机按PD型进行了改装。
  
  1984年,米格-25停产。
  
  改进机型
  
  米格-25有以下几种改型:
  
  米格-25Π,高空高速截击型,主要装备前苏军,还输出到阿尔及利亚、伊拉克、利比亚和叙利亚。
  
  两架MiG-25P原型机
  
  米格-25P,高空高速侦察型,在机头介电质雷达罩后面开有5个照相机窗口,机翼翼展略减小,翼前缘取直。
  
  米格-25y,双座教练型,1975年底首次公开露面,两个座舱分开,各有独立的舱盖。
  
  米格-25P电子侦察型,与P型大体相似,但具有较大的侧视雷达,安装在机头两侧较后部分。
  
  米-25MΠ,先进截击机型,双座,前后座串置,它是米格-25Π的改型,雷达和机载设备作了改进,可带6枚主动制导的AA-9空空导弹和一门内装机炮;
  
  E-266M,改进型,是米格-25MΠ的原型机,飞机改装了推力更大的P-31Ф涡轮喷气发动机,结构也作了加强。
  
  动力装置
  
  发动机选型是米高扬设计局面临的头一个挑战。当时,第一代涡扇发动机的研制刚刚起步,在已有的加力式涡喷发动机中也选不出合适的型号,从头研制势必延迟飞机研制进度。于是决定以当时为高空无人驾驶飞机研制的低增压比试验型涡喷发动机15K为基础,由米库林/图曼斯基设计局按米格-25的设计要求进行改进。据负责发动机改型的型号总设计师费·乌-苏霍夫称,改型设计的工作量很大:为增大喘振裕度修改了压气机;为适应高空工作重新设计了燃烧室;涡轮前温度提高了50℃;消除了加力燃烧室的燃烧振动;采用了三种工作状态的可调喷口。改型发动机实际上只保留了原来的机匣,编号为R-15-300。
  
  生产型R-15B-300系采用5级压气机和1级涡轮的加力式涡喷发动机,增压比为7,最大推力86.24千牛,加力推力109.76千牛。发动机原采用液压机械式推力调节系统,但E-150/-152试飞发现,在飞机急剧爬升时该系统表现出明显惯性,在由小油门(150公斤/小时)迅速增加到大油门(15,000公斤/小时)时不能保证充分供油。于是通过1963~1964年在图-16LL发动机试飞台上试飞之后,改用了RRD-15B综合多功能电调系统,它能自动监测6个参数,十分可靠。飞机燃油系统中的主要执行机构也由液压助力器改为电磁阀。
  
  为改进米格-25的低空截击能力,曾试制过改型R-15BF-2-300,加力推力提高到132.3千牛,井曾装在E-155M(又称E-266M)验证机上试飞,但未能投产。据称原因是D-30F加力涡扇发动机将其取代,改型飞机最后也演变为米格-31。
  
  高温措施
  
  高温是米格-25研制中面临的另一挑战。最大速度下机体表面驻点温度高达300℃以上,铝合金只能零受140℃,必须选用新材料和新工艺。当时钛合金的开发和应用尚处初期。而且苏联在这方面还落后于美国。米高扬设计局选用了不锈钢和焊接工艺来制造机体的主要结构,与美国的F-108和B-70选择同样的技术途径。选用的是塑性好、不易开裂和便于补焊的不锈钢VNS-2、-4、-5,占机体结构重量的80%,其余11%为高温铝合金D-19和8%的钛合金。除机翼采用焊接的整体油箱外,机身的焊接整体油箱结构占其容积的70%,机体上的焊缝长达4,000米,焊点多达140万个。整体油箱结构使飞机的总贮油量高达14.5吨。侦察型还采用垂尾油箱,使油量增加574千克。
  
  米格-25大量采用不锈钢结构
  
  发动机在某些工作状态下,个别部件的温度超过1,000℃,为防止热传入机体,发动机舱用镀银的防热隔板包住。镀层厚30微米,镀层吸热系数为0.03~0.05,每架飞机耗银5千克。所吸的5%的热量又借助于玻璃纤维隔热毯防止传给机身油箱。
  
  驾驶舱和设备舱采用通风冷却。飞行员借专用的空气喷头提供的冷却空气降温,风挡由导流环喷出的空气冷却。虽然舱内温度仍较高,但飞行员认为可以接受,只是必须带手套才能工作。
  
  冷却系统的设计功率为18~24千瓦。从发动机压气机引出的700℃的空气,通过进气道内的空气-空气热交换器、燃油系统的热交换器(用耐高温燃油T-6作热沉)和空气-蒸气热交换器(蒸发水-甲醇混合液)后,至设备舱入口处时温度已降为-20℃,从而使舱内工作温度保持在50~70℃。
  
  气动布局
  
  米格-25的气动布局与以前的米格式飞机的传统风格有较大差别,采用中等后掠上单翼、两侧进气、双发、双垂尾布局型式。这是该设计局与苏联中央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共同的研究成果。
  
  机翼的后掠角为42°,下反角5°,相对厚度4%,展弦比3.2,翼面积61.9米2。翼面积满足在20,000米高空作巡航飞行的要求,而小展弦比和中等后掠角则为了保证机翼的刚度。原型机的机翼原来无下反,试飞后发现机翼有严重上反效应,遂改用5°下反角。
  
  由于布局方案的尾臂很短,为保证航向稳定性采用双垂尾和尾部腹鳍。经过试飞多次修改后,加大了垂尾面积,减小了腹鳍,克服了原尾腹鳍过大对着陆的不利影响。
  
  飞机采用矩形二元进气道,用水平调节斜板进行调节。这是米格式飞机首次采用两侧进气布局,但尚未解决在土质跑道上起降时外物进入的问题。
  
  在一次高速飞行中偏转副翼时因机翼严重扭转而出现副翼反效,飞机坠毁,试飞员丧生。查明原因后规定在高速下不用副翼,改用差动平尾进行操纵。但因全动平尾的转轴位置安排不当,在个别飞行状态下助力器的功率不足,再次机毁人亡。经分析后将平尾转轴向前缘移动了140毫米。
  
  实战表现
  
  米格-25在装备苏军初期由于其极高的性能参数,一直为西方世界所关注,西方甚至以此推测苏联的军用航空制造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直到1976年9月6日苏军飞行员别连科中尉驾驶米格-25飞机叛逃日本,西方世界才真正揭开了该飞机神秘的面纱。美日的技术专家把米格-25完全拆解后运到东京以北100多公里的百里空军基地,经过彻底的检查,该机70%的部件是不锈钢,虽然极限速度很高,但是技术性能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可怕,从整体性能上说仅仅相当于美国的F-4“鬼怪”战斗机,和美国当时正在研制的F-15“鹰”和F-16“战隼”战斗机更是相距甚远。但是不管怎么说,苏联工程师能用相对落后的技术生产出某方面性能突出的战机,某些设计理念至今仍为世人推崇。米格25在其服役期间击落过各类战机,甚至有消息说第一次海湾战争时期米格25曾击落过美军的F/A-18大黄蜂战斗机。
  
  米格-25携带的红外空空导弹
  
  米格-25在70、80年代的局部战场频频上镜,尤其是其侦察型。1971年秋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夕,4架苏联米格-25R侦察型进驻埃及,不时前往以色列上空侦察。以色列空军派出了当时西方最好的战斗机——美国研制的F-4“鬼怪”拦截。米格-25P打开了加力燃烧室,一会就抛开了尾追的F-4,F-4连忙发射AIM-9“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试图导弹尾追米格-25,没想到连导弹都没追上。此时以色列地面站发现,这架米格-25的速度超过了马赫3.2!这让西方大为震惊。
  
  前苏联出口伊拉克的米格-25侦察型全被伊拉克改装为侦察/轰炸型,并使用其多次轰炸了伊朗目标。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的米格-25凭借高速性能,也给了美军不少压力。目前部分研究人士认为当时米格-25至少击落了一架F/A-18战斗机。“沙漠风暴”中的两架MiG-25成功用侧转以及降低高度的动作逼近F-15的视线范围,但当F-15进入缠斗动作时,便轻而易举地咬住MiG-25的尾巴,将这两架超视距空战动作漂亮,缠斗动作不及格的MiG-25打落到沙漠。此外,海湾战争中至少2架Mi-25在地面被美军缴获。(其中一架现在陈列在奈丽斯空军基地“侵略者的威胁”博物馆)
  
  F-15
  
  1992年12月,伊空军一架MiG-25飞机在伊拉克北部禁飞区被美F-16战斗机使用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击落。但后来伊军在长期的对抗中总结了经验并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新战术,曾有米格-25战斗机在被美机发现并发射AIM-120中距空空导弹(此前该导弹在实战中从无失手)攻击的情况下居然能够以高速转弯迅速脱离,使美国人大跌眼镜。
  
  2002年12月23日,伊军出动的米格-25战机成功击落了美军一架“捕食者”无人侦察机。2003年2月27日,一架伊军米格-25“狐蝠”战斗机更越境深入沙特领空大约30公里左右。不过,当这架飞机的驾驶员发现自己被高空迎面飞来的美军F-15C战斗机雷达“锁定”后,立刻调头返航。米格-25成为伊空军挑战禁飞区的有力兵器。
  
  相关内容
  
  米格-25叛逃
  
  1976年9月6日,发生了一件更加震撼世界的事件,主角仍是米格-25。当天下午1点11分,日本航空自卫队地面雷达发现在北海道东海岸360千米,高度约6200米有一飞行物正高速飞向日本领空,控制中心发出了问讯讯号但没有任何回应。1点20分两架自卫队的F-4战机紧急起飞拦截。1点24分,不明飞行物进入日本领空。1点26分不明物突然在雷达屏幕上消失,派出的F-4也未能发现目标,后来才知道这架飞机突然降低高度,躲过了雷达探测。正当自卫队防空控制中心乱成一团时,北海道函馆机场航空管制和地勤人员看见一架涂有红星军徽的灰色飞机在330米高处盘旋。很快这一飞机飞到一架正在12号跑道上滑行准备起飞的全日空波音727客机的后面,待客机一离开跑道,就在跑道上强行降落,随后冲出了跑道末端并撞倒两排雷达天线,才停了下来。上面跳下一个飞行员,并用手枪朝天连开数枪,还呼喊了几句话语。当地日本航空自卫队很快查明了此人身份,原来是苏军飞行员维克托·别连科驾驶一架米格-25叛逃到日本了!美国情报人员立即赶到了现场,迫不及待而有条不紊的开始检查测量这一梦寐以求的从天上掉下来的宝物。
  
  别连科叛逃
  
  苏联方面用了几个小时才弄清楚这架米格-25不是失事,而是叛逃了。苏联立即向日本和西方施加了强大的外交和军事压力。苏联对外宣称别连科迷航,误降函馆,要求归还飞行员和飞机(苏联外交官之后在与别连科的会面中也展开了软硬兼施的心理战),当时在英参加法恩巴勒航展的苏联代表团立即退出航展。当天仅从别连科叛逃的下午起,直到午夜,日本自卫队就先后紧急起飞了143架次去拦截靠近日本空域的苏联飞机。当然美日方面是绝对不会放过这一机会的。几天后被卸下机翼的米格-25由一架C-5运输机,在十几架战机护航下,运至东京近郊的空军基地。随后米格-25被大卸八块,日美联合检查了它的每一部分。直到11月12日,这架米格-25P才归还苏联。
  
  这时西方才发现米格-25根本不是以前他们所想象的那种先进的全能的战斗机,而是一种独特的高空高速专用截击机。钢结构让西方匪夷所思,落后的电子管技术更是让西方深刻了解了苏联电子技术的滞后。别连科的口供也证明了米格-25截击型带导弹高速飞行时,仍存在稳定性问题,所以截击型不能像米格-25R侦察型那样以马赫3.2飞行,带弹最大速度限制在马赫2.8。西方对苏联航空技术的无名恐慌从此被缓和,并确立了信心,70年代后期出现的西方战斗机在服役时间和整体性能上开始超越苏联战斗机。但西方仍为苏联整体系统整合技术的高超而惊叹。这件事还让日本政府在舆论压力下大力改善了空防体系,美国厂商得到大量合同。
  
  在苏联方面,这一事件导致了巨大的损失。首先是空军、防空军部分的高层军官被解职受罚,事件相关的许多基层官兵也难逃一劫。更惨痛的是由于雷达、无线电、敌我识别等绝密外泄,所有米格-25被迫回厂改换上述系统,其他作战飞机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当然借这一机会米格-25也得到了改进的机会,但损失仍是惨重的。
  
  日本和美国专家研究了叛逃到日本的米格-25战斗机后认为,这种飞机通常飞不到M=3,并且外挂武器高速飞行时振动的也很厉害,这可能是米格-25П截击机的速度表上在M=2.8处标有红色警告线的原因。据试飞员介绍,米格-25飞机交付使用后确实有在最大速度(M=2.83)下只允许飞3分钟的限制。后来通过在中东战争中的实践,限制时间一度延长到8分钟,最后取消了这种时间限制。而且据说在一次躲避导弹的攻击时飞机的速度曾超M数3。
  米格-25侧面图集
  
  米格-25“狐蝠”(Mig-25 Foxbat)是苏联在1960年代研制部署的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在冷战时期曾出口过叙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家,至今仍活跃在这些国家的空军。
  
  米格-25的研制主要是为了对付美国的研发中的XB-70轰炸机与A-12/SR-71“黑鸟”高空高速侦察机,这种侦察机的最高速度同样达到3马赫,普通的截击机根本无法追上更遑论跟踪监视拦截,只有米格-25可以轻松的尾随在SR-71的后面随时监视其航向,并在其有不轨举动时提出警告。







   米格-25现有4种型号:A型为截击型,B型为侦察型,C型为教练型,D型为电子对抗型。下图为米格-25PU型。


   由于该机的良好的气动外形设计和很强的动力装置,在许多技术指标方面都创造过世界纪录。米格-25战斗机上未装航炮,有4个武器挂架,可挂4枚雷达制导或红外制导的AA-6空对空导弹,它能在远距离上发现、截获飞行速度为M数2.5的各种空中目标,并且能实施全向攻击。图为米格-25BM型。
  
  该机机载设备比较好,装有全天候远程截机雷达,最大发现距离90公里,最大截获距离50公里,具有自动跳频抗干扰能力,但是没有下视下射能力。尽管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主宰当今空战战场,米格-25战斗截击机的主要作战用途已不是用于截击,但是用于战场侦察仍然是米格-25的拿手绝技。






 







   米格-25“狐蝠”(Mig-25Foxbat)是苏联在1960年代研制部署的一种高空高速战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速度超过3马赫的战斗机,在冷战时期曾出口过叙利亚、伊拉克、印度等国家,至今仍活跃在这些国家的空军。


   米格-25最初以美国的B-70超音速洲际轰炸机为主要作战对象,因而在设计上强调高空高速性能。该机曾打破多项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世界纪录。米格-25可在24000米高度上以M2.8的速度持续飞行,最大飞行速度达M3.0,是目前世界上闯过“热障”(M2.5)的仅有的两种飞机之一(另一种是美国的SR-71)。
  
  “米格-25”飞机,是创造过“神话”的一代战机。它曾打破和创造过8项飞行速度、9项飞行高度和6项爬高时间的世界纪录。米格-25在装备苏军初期由于其极高的性能参数,一直为西方世界所关注,西方甚至以此推测苏联的军用航空制造技术已经领先于世界。直到1976年9月6日苏军飞行员别连科中尉驾驶米格-25飞机叛逃日本,西方世界才真正揭开了该飞机神秘的面纱。






 




 










 





   米格-25 细节


 

   米格-25 家族
   米格-27战斗机简介
  
  米格-27是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3C基础上研制的变后掠翼战斗轰炸机。原称米格-23Б,后改称米格-27。1969年完成设计,1970年8月20日首飞,1971年开始批生产,至80年代后期停产时共生产了1000多架。米格-27采用液压助力机械式操纵系统,座航两侧装有防弹钢板,可以在粗糙的野战机场起降,可以执行对地攻击的空战两种任务,属第2代战斗机。该机曾经出口华约多个国家,印度也于1980年代进口了一定数量的米格-27,并购买了该机的生产许可。
  
  技术参数
  
  翼展:14.25米/8.17米(最小/最大后掠角)
  机长:17.08米
  机高:5.99米
  翼面积:34.16~37.27平方米
  空重:11908千克
  正常起飞重量:1796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20100千克
  机内燃油:4560千克
  最大载弹量:4000千克
  最大速度:M1.7(高空)1350千米/小时(低空)
  升限:17000米
  航程:1750千米(机内燃油)
  作战半径:540千米(带副油箱,两枚X-29空地导弹)
  起飞滑跑距离:950米
  着陆滑跑距离:900米
  限制过载:7.5G
  
  开发过程
  
  在1969年,苏联空军要求设计局设计一种价格低廉,可大量生产的强击机。并且要求她至少要有和法英联合设计的“美州豹”(JAGuAr),意大利菲亚特G-91Y以及美国F-5相等的攻击能力,即一种轻-中型强击机。最初设计师们考虑设计一种亚音速强击机但考虑到飞机尚需以超音速飞行在完成任务后脱离战区又决定设计成超音速的。
  
  本来打算设计一种全新的,但为省钱省时间改成直接用米格23来改,外观上和米格23的唯一区别在于头部--变成大坡度向下倾斜以便能为飞行员对地攻击时提供更好的视界。
  
  在米格23B上做的主要改动有:选用了新发动机(AL-21F-300型,静推力8000公斤,加力推力11500公斤),雷达被取掉换装可发现小型地面目标的导航-攻击系统,前机身内的油箱包了装甲,加装了主动/被动电子对抗干扰装置。机身内仍装双管23毫米机炮,机身及机翼上六个外挂点可挂最多3.3吨炸弹,火箭等对地攻击武器。在以低-低-低方式出航时(挂4枚250公斤[500磅]炸弹)作战半径600公里,在目标区上空留空时间5分钟。
  
  米格23B于1970年8月20日首飞,71年投入量产。米格23B并没有很好的满足苏空军所提出的全部要求,该型主要的弱点是她的发动机和火控系统。简单的改动并没有使她变成优良的强击机,一系列的重新设计展开了,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米格战机家族--米格27系列。
  
  该系列的独特之处在于:取消了进气道调节板,进气道变为固定式;加装新的导航-攻击系统,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攻角指示器,导航电脑等大批现代化火控电子设备;换装6管30毫米机炮;在全机7个外挂点总共可挂4吨炸弹/火箭/空地或空空导弹等武器。机内燃油总量5400升并可外挂3个790升的副油箱。此系列中的米格27K装有苏联第一种电视跟踪制导系统,可挂装电视制导炸弹和激光制导炸弹;该型的火控系统更加先进。
  
  武器装备
  
  该机的主要特点是:载弹量较大,携带武器种类较多,对地面攻击火力较强,昼间攻击目标命中率较高,能在简易机场和1000米左右的跑道上起降。该机外观上与米格-23相似,但是机头取消了大型对空火控雷达,改为对地光电装置,机头变小并下倾,增大背脊面积,重要部位增加了装甲。由于对地攻击对机动性要求不高,米格-27换装了简化的进气口和喷口。这使得米格-27的超音速性能与米格-23相比有下降,但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米格-27采用一台图曼斯基R-29-3000发动机,推力11500千克。固定武器为一门23mmGSH-30-6(ГШ-6-30,9A621)加特林机炮,外挂载重量4吨。
  
  米格-27有7个、个别型别飞机有9个武器挂架。7个挂架的配置是:左右机翼下各1个,左右进气道下各1个,后机身左右肩部各1个和机身下中央1个。9个挂架的配置方案是:除上述挂架外,左右机翼下各增加1个外侧挂架。最大载弹量3400kg(米格-23БМ)或4000kg(米格-23Б/米格-27)。
  
  主要的外挂武器有:К-13(Р-3)或Р-60红外型近距空对空导弹、反坦克导弹、反辐射导弹、空对地导弹、火箭弹发射器、УПК-23炮舱(内装2门ГШ-23或1门ГШ-23Л双管炮和250rds炮弹)、СППУ-22炮舱(内装2门ГШ-23双管炮和260rds炮弹)和各种口径的炸弹。最多可外挂18颗100kg炸弹、或8颗250kg炸弹、或6颗500kg炸弹。




    改进机型
  
  米格-27的改型主要包括:
  
  米格-27空空导弹
  
  米格-23Б是在米格-23C基础上改进的原型,采用新的机头。可用于白昼袭击敌地面固定目标。装一台AL-21F-300涡喷发动机,加力推力109.8千牛(11200千克)。起飞重量增大,起落架加强,使用低压轮胎。装“背景”激光测距仪,“雄鹰”-23C瞄准器、KH-23导航系统。武器为1门Gsh-23机炮和4000千克的各种炸弹、火箭、X-23激光制导炸弹及K-13空空导弹等。
  
  米格-23БH是在Б型生产一小批后退出的改进型。装P-29Б-300涡喷发动机,加力推力112.77千牛(11500千克)。采用米格-23M型的机翼,装“雄鹰”-23H导航轰炸系统,增加防弹装甲。大批生产出口。
  
  米格-23БM和БK。分别于1973年、1974年投产。机载电子设备上得到改进,飞行控制系统中用数字式计算机代替了模拟计算机。
  
  正式命名的米格-27于1973年开始生产,固定式进气道,改进设备,可在能见度差的条件下攻击地面活动目标。改装1门30毫米Gsh-30-6机炮,机载电子设备作了改进,1973~1977年共生产560架。
  
  米格-27战斗机雷达系统
  
  米格-27K是1975年研制的改进型,主要改装先进机载设备、机载火控系统和改挂先进武器。可使用KAB-500KR电视制导和KAB-500L激光制导炸弹及X-25MП反雷达导弹,以及混凝土穿甲弹。1977~1982年共生产200架。
  
  米格-27M是在K型的简化版本,有一定改进,座舱内装了电视屏幕显示器。1978~1983年间生产150架。
  
  米格-27Д是将早期型的机体加装上M型的机载设备,共改装了500架,可执行侦察任务。
  
  米格-27MЛ是M型的出口型,设备简化,1982年开始生产。1986年1月印度组装的MЛ型试飞。1988年印度生产的米格-27MЛ“勇士”定型投产,至1992年生产165架。印度还为MЛ型改装了“美洲虎”攻击机的机载设备,其中包括法国的“阿加芙”火控雷达。
  
  相关内容
  
  印度升级米格-27战斗机
  印度《德干前锋报》2004年03月14日报道]目前,印度空军升级米格-27战斗机航空电子设备后,该机型将具有夜视攻击能力及更先进的导航系统,且提高了其打击目标的精确度。
  
  印度升级米格-27战斗机航电设备
  
  在米格-27战斗机升级设计开发阶段,航空电子设备的升级是由印度本国的20多人组成的研制小组承担。印度国防研究开发机构将进行航空电子设备的设计和集成,此项目将耗资2亿至2.2亿卢比。
  
  此电子设备的升级接入了很多以色列的电子系统,包括前视红外仪系统、视频记录系统、数字地图发生器等,此外,还引进了法国的全球定位系统辅助的惯性导航系统、多功能显示器和激光测距仪。显然,该机的驱动电子设备计算机的软硬件只是一种机载附属设备,此电子设备计算机还可以装配到“美洲虎”攻击机上以及米格-29攻击机上。米格-27电子设备系统就是苏-30改进型的部分机载设备。
  
  此升级型米格-27增强了操作运算能力,具有极高的目标命中率,并且提高了武器瞄准计算能力及导航的精确性,因此5架升级型米格-27就可以承担超过10架未改进米格-27的攻击任务。此升级型米格-27还将担负图像侦察任务。


   米格-27战斗机是米高扬设计局在米格-23C基础上研制的战斗轰炸机。原称米格-23Б,后改称米格-27。1969年完成设计,1970年8月20日首飞,1971年开始批生产,至80年代后期停产时共生产了1000多架,其中1973年改称米格-27以后的各型就有910多架。




   米格-27的超音速性能与米格-23相比有下降,但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米格-27采用一台图曼斯基R-29-3000发动机,推力11500千克。固定武器为一门23mm GSH-30-6(9A621)加特林机炮,外挂载重量4吨。




   该机目前已经停产,至80年代中后期时,该机共生产了1000多架,除装备前苏联空军外,还出口到叙利亚、伊拉克、安哥拉、利比亚、古巴、埃塞俄比亚等国家,该机曾在阿富汗作战时使用过。印度购买了米格-27的生产许可自1984年开始生产米格-27L(出口型,印度称之为米格-27M),计划生产165架。






    当年美国佬怎么也搞不明白,米格-25怎么就能飞的那么高,飞的那么快,做梦都想搞到一架来研究研究,后来终于有苏联人叛逃带去一架

   米格-29战斗机简介
  
  米格-29(MИГ-29,英文写成MiG-29)是前苏联米高扬-格列维奇实验设计局研制的单座双发高机动性战斗机。预生产型飞机于1979年10月首飞,1982年投产,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米格-29战斗机的基本作战任务是,能在任意气象条件下和苛刻的电子干扰环境中、在全高度范围和以各种飞行剖面摧毁距其200m~60km范围内的空中目标。所以它最适合于空中优势和近距机动空战;其后期的一些型号也可以进行空对地攻击和进行近距空中支援,对付地面上的活动或固定目标。1978年美国的卫星曾从试习基地拍摄到该机的照片,北约一度称之为“拉明”L。后来北约给与的正式绰号是“支点”(Fulcrum)。
  
  米格-29是苏联70年代开始研制的超音速、全天候、高性能、多用途、有单双座型双发战斗机,既可用于执行制空和截击任务,同时也可实施对地攻击。它由高尔基等多家飞机制造厂生产,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 该机采取与美国F-15、F-16相似的设计思想,机体尺寸和重量与F/A-18相近。在研制中突出了它的中、低空格斗能力和下视下射能力。此外,为适应部队广泛使用的野战机场,还在进气道的设计中采取了特殊的防外来物吸入措施。在综合作战能力方面,米格-29丝毫不亚于美国的F-15、F-16及F-14等战斗机。
  
  米格—29是与苏—27平行研制的,当时规划这两种战斗将构成一个新的战术航空系统。该系统的任务是确保空中优势并承担所有前线作战任务,包括对地攻击。原设想苏—27重型战斗机在系统中是能满足各种要求的主力机种,而轻型战斗机米格—29则是作为补充的辅助性矾种,但进入设计阶段后,米高扬设计局力求使米格—29多承担任务。因此,到1971年该机已成为一种“微型”前线战斗机。也就是说,米格—29同时具有优秀的格斗能力和对地攻击能力,可以单独自主地用于作战,只是作战半径有限。米格—29(代号9)是在米格—23多用途战斗机和米格—25截击机之后研制的。最早的总体方案与后来的米格—31很相似,进气道在机身两侧,中等后掠角的上单翼,双发双垂尾,主起落架为前后串列双轮。以后在苏联中央流体力学研究院的参与下,同时美国F—15、F—16、F—17(F—18的原型机)设计方案的影响, 总体方案进行了多次调整,最后形成了翼身融合体、带边条中等后掠角、双垂尾、机腹进气的布局方式。米格—29没有采用电传纵,但在纵系统中装有较先进的CIIY—451自动控制系统。米格—29的l号原型机于1977年10月6日首飞。这架飞机与批生产型没有多大的区别,随即生产了10架试制批和8架试生产批的飞机,用于进行飞行试验。这19架飞机的代号分别是9—01。9—19,其中2号机和4号机在试飞中坠毁。由于第12架是批生产的首架飞机,所以外国刊物也有将米格—29统称为“9—12”飞机。1982年,米格—29开始在莫斯科和高尔基的工厂投入批量生产,1983年6月交付部队试用。其装备部队的时间比苏—27早约3年。1988年,米格—29在范堡罗航展上首次公开展出。 1986年开始,先后向古巴、前捷克斯洛伐克、前东德、印度、伊朗、伊拉克、朝鲜、波兰、罗马尼亚、叙利亚、南斯拉夫和马来西亚(米格-29S)等国出口。
  
  米格—29装有先进的机载设备和武器系统 .其火控系统包括脉冲多普勒雷达、光学雷达、头盔瞄准具和火控系统计算机,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该机可携带P—27雷达制导中距拦射空空导弹和P—60、P—73红外制导近距格斗空空导弹,还可携带57毫米、80毫米、240毫米火箭弹。最大武器外挂量为3000千克,装有1门30毫米航炮。动力装置为2台克里莫夫设计局的PII—33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单台最大推力49.39千牛,加力推力81.34千牛。
  
  技术数据
  
  翼展l1.36--13.965米,
  
  机长17.32米,
  
  机翼面积38平方米;
  
  正常起飞重量15240千克,
  
  最大起飞重量1850O千克;海平面最大速度1500千米/小时,
  
  最大马赫数M2.3,
  
  实用升限17000米,
  
  航程1500千米(不带副油箱),
  
  2900千米(带1个500升、2个800升副油箱),
  
  起飞滑跑距离250米,
  
  着陆滑跑距离600米。







   米格—29YB是双座型,首架原型机于1981年首飞。该型机身加长了0.1米,为安排后座而减小了燃油箱,还取消了雷达。
  
  米格—29KBII是用早期批生产型改装的舰载机的过渡型,加强了机体结构,主要作为舰载矾飞行员在陆基机场使用的教练机,可用于训练斜甲板滑跳起飞和使用拦阻钩着陆。首架飞机于1982年8月21日首飞。
  
  米格—29K是1988年6月23日首飞的舰载战斗轰炸机,换装了增大推力的PII—33k发动机。机翼外段可上折,加强了起落架和后机身的结构,加装了减速板、拦阻钩和空中加油装置,可挂4枚反舰导弹和4枚近距格斗空空导弹,火控雷达换成新型号的“甲虫”。1989年 l1月21日米格—29K(首次在“第比利斯”号(现改称“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航空母舰上试飞,成功进行了斜甲板滑跳起飞和使用拦阻钩着陆。但由于苏联解体后军方经费不足,米格—29K未被采用。米格—29KY是米格—29K的双座型。
  
  主要功能
  
  1993年,米格-29CMT出现。米格-29CMT的性能非常接近俄罗斯的第五代歼击机。研制专家称,它的空战能力大约要比米格-29高出8倍,续航能力从2900公里提高到3500公里,战斗载荷也从原来的2吨提高到4吨。米格-29CMT上装备7个具有高速计算能力的电脑,俄罗斯国防部也允许在米格-29某些部位的改装过程中使用西方生产的电子元器件。初步估算这将使飞机机载设备总重量减少近600 公斤,使米格-29CMT能够加大燃料携带量及装配新的雷达设备,可以携挂多种型号的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及其它一些高精确度武器。
  
  米格-29CMT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它可以完成歼击机、截击机、强击机、侦察机及空中指挥平台等多种功能,俄罗斯国防部决定要在 2020年前把150多架米格-29歼击机改装米格-29CMT。米格—29除装备独联体空军外,还出口到其它十几个国家。1991年,俄罗斯空军停止装备米格—29,该机全部转为出口外销并继续出现新的改型。其中米格—29C是1992年公开发表的改进型号,主要是换装了新型号的H—019At脉冲多普勒雷达。该型号生产数量很少。米格—29CM是在米格—29C基础上进一步改进的型号,主要是增强空对地作战能力。为此,扩展了雷达的对地功能,加挂了Q-29T电视制导空地导弹、KAB—500电视制导炸弹、Q—31A反舰导弹。米格—29CE是出口马来西牙的型号,装备H—019M雷达和P—77中距空空导弹,可同时改击2个目标,还可携带Q—29电视制导空空导弹
  
  设计及发展背景
  
  米格-29,МиГ-29,是米格设计局为苏联空军设计的最后一代野战前线战斗机。北约命名“支点”(Fulcrum)。
  米格设计局是世界知名战斗机研制企业,甚至等同于苏联的代名词。 60年代末,苏联总参谋部针对美国的“FX”计划(后演变为F-15战斗机),提出了相对应的PFI计划。PFI是俄语Perspektivnyi Frontovoi Istrebitel的缩写,意即“先进战术战斗机”。1971年,计划分化为两部分,一个是“TPFI”计划,T代表tyazholyi(重);另一个是“LPFI”计划,L代表Legkiy(轻)。LPFI计划全称为“轻型前线战斗机计划”促生了米格-29战斗机。1972年苏
  
  军向米格设计局提出研制新型战斗机替代苏军中米格-21和米格-23的需求。新的轻型战斗机将承担战术空中任务,及进行护航和地面攻击,设计局内部最初称之为“计划-9”,最终命名为“米格-29”。正式设计开始于1974年,提出了多个方案,其中有的方案就象米格-25的缩小版。随后生产了约19架原型机。当时苏联空军为米格-29战斗机定下的基本作战任务是,能在任意气象条件下和苛刻的电子干扰环境中,在全高度范围和以各种飞行剖面内,摧毁距其200米到60千米的空中目标。可见米格-29最初是作为空中优势战斗机研制的,后期的改进型号逐步具有了空地攻击和反舰能力。具体到空优作战任务方面,苏联空军通过分析其空战经验和军用飞机的发展趋势,要求米格-29必须既能胜任机动格斗,又能进行超视距空战。
  
  米格-29设计组的领导是罗斯蒂拉夫·阿波罗舍维奇·别里亚科夫,副手为A·A·丘曼奇延科、V·A·拉夫罗夫和M·R·沃登博格、阿纳托里·A·别罗斯维特。别理亚科夫是著名设计师和院士,二战期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他早在1951年就获得了国家级奖励,在60年代任米格-23主设计师。另外还有14名副设计师。作家比尔·甘斯顿在其《俄罗斯飞机百科全书1875-1995》一书中,这样描述了米格-29设计的特性:“升力型机身和大型机翼完整的以整体空气动力学形式融合,两个低于轴心的发动机配备有可调进气口,能承受持续9G的机体结构,多模式脉冲多普勒雷达,全面的火控和电子战系统,武器为机炮外加不少于六枚的空空导弹”。这些是对米格-29恰如其分的概括。此后米格-29的概念研究在空军和各个科研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开始了。在苏联航空史中,有那么多航空机构联合起来进行一种飞机的整体规划,这还是第一次。
  
  1977年10月6日,在朱可夫斯基试飞中心,首席试飞员亚历山大·V·费多托夫驾驶原型机进行了首飞。工作效率极高的美国侦察卫星于同月在这一西方称为“拉曼斯科伊(Ramaneskoye)”的机场拍摄到了这一原型机,并暂命名“拉明-L”(RAM-L)。之后的几年里,出于妖魔化苏联和新闻炒作的需要,在西方传媒中对此机的描述充满了近乎夸张的恐怖。第二架原型机78年6月首飞。负责发动机试验的2号机和4号机,均因发动机问题先后于78年6月15日和80年10月31日坠毁。03号原型机是第一架双座米格-29UB教练型,于81年4月28日首飞,仍由费多托夫驾驶。1982年米格-29在莫斯科和高尔基的工厂投入批量生产,1983年开始装备部队。 
  
  由于苏联时期,军方对设计局的要求分工不同,“米格”长期设计野战前线战斗机,苏霍伊设计局负责国土防空战斗机和中远程对地支援作战飞机的设计。米格的前线战斗机一般以条件较差的前线机场为基地,执行中近短程空优作战任务,兼顾对地支援。因此米格战斗机相比起同时期的苏霍伊战斗机型号,一般轻而小,因此航程短,火控武器系统相对落后一些。到了米格-29时代,这一情况仍没有改变。米格-29是与苏-27平行研制的,当时规划这两种战斗将构成一个新的战术航空系统。原设想重型的苏-27战斗机在系统中是能满足各种要求的主力机种,而米格-29则作为补充的轻型前线机种。这类似于美国F-15与F-16的搭配,但美国构筑这一搭配的起因是经费问题。米格设计局当然不愿意自己的产品只能当配角,私下力求使米格-29的设计更加全面,可承担更多类型的任务。但由于总体规划的限制,最终米格-29的整体性能和作战能力仍无法与苏-27相比,尤其是作战半径小、火控武器系统较差,给米格-29未来的发展埋下了屡受挫折的伏笔。






   在20世纪80到90年代,由于之前的三十余年里,“米格”战斗机出口数量巨大,屡屡与美国战斗机对垒,名声在外,地位显赫。而苏霍伊设计局的产品,尤其是国土防空战斗机,如苏-9/11、苏-15等则受到苏联保密制度的限制,不能出口外国,名气远不如米格机。但是冷战后,俄罗斯取消了对苏霍伊战斗机出口的限制,面对先天条件好的苏-27的强大市场攻势,米格-29无法象其前辈米格-15、米格-21等那样再次在国际战斗机市场独领风骚,外销量少得可怜。米格设计局也陷入了巨大的困难之中。
  
  米格-29“支点”是俄罗斯单座超音速全天候空中优势战斗机,是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最新型战斗机,也可能是该设计局的最后一个战斗机型号。米格-29的基本任务是在各种海拔高度、方向、气象和电子对抗条件下,消灭60至200千米内的空中目标。基型的米格-29具有有限的空地攻击能力,但其改进型号已具有使用精确制导武器攻击固定或移动目标的能力。米格-29设计期间共产生了19架原型机,其中制造了代号为9-01至9-11、9-12到9-15共14架,其他停留在图纸阶段。这一新型战斗机很快被北约分析人员命名为“支点A”。
  
  苏联空军给米格-29规划的典型作战任务是,在战区前线机场携带6枚空空导弹、一个机腹副油箱起飞,执行保卫轰炸机、攻击机编队提供230千米作战半径的护航任务。在适当航速下,这一作战半径可增至370千米。在部分米格-29进行护航的同时,其他米格-29可执行巡逻、拦截任务,为护航编队提供进一步支援。在后一任务类型中,米格-29可前出到机场外185千米处,油量确保能完成一次导弹攻击。假如只携带中距和近距空空导弹各两枚的话,米格-29的作战半径几乎可以扩大两倍。
  
  米格-29的批量生产于82年开始在莫斯科进行。第一架量产型号于83年8月在莫斯科附近的库宾卡空军基地交付。1984年经国家接受检验后,米格-29开始进入前线航空部队。初期生产、试飞和改进工作延续到85年。86年首批出口型号也已交付。85年2月装备了空地攻击电子吊舱的第14架原型机9-14号由托克塔·奥巴基洛夫驾驶首飞,揭开了米格-29多任务改进计划的序幕。苏联/俄罗斯空军共装备了超过800架米格-29,外销也达到500架。据称截至95年1月,俄罗斯已生产1216架米格-29单座型和197架双座型,合共1413架。1990年后生产的米格-29均被用于出口。91年12月苏联瓦解,其拥有的米格-29分散在分裂的各个共和国内。俄空军手中只剩下不足400架能正常操作的米格-29。查尔斯·迪克在其94年发表的论文《俄罗斯军队:现状和前景》中写道:俄空军司令科尔根·P·S·第聂金称俄空军只掌握了原有的米格-29部队中的37%,随着经济的一路滑坡,现在在俄空军中的米格-29数量更是下降到300以下。到了93年底,约100架生产中的米格-29因空军无法支付费用,只好存放在仓库里。其中48架后来用于作为改进型原型机。由于俄空军事故不断,每十万飞行小时接近12起,库存的一些飞机被用来弥补损耗。还有部分库存品出口到了其他国家,如8架出口至印度弥补损耗,出口伊朗41架,叙利亚48架。但“有钱的主”,如马来西亚则购买全新生产的米格-29N。此外还少量提供一些库存品给希望对米格-29评估研究的东亚国家。
  
  保加利亚、前南斯拉夫、古巴、捷克、前东德、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哈萨克斯坦、摩尔多瓦、朝鲜、波兰、罗马尼亚、前捷克斯洛伐克、叙利亚、土库曼斯坦、乌兰克、也门、索马里和马来西亚等国家都先后从正规、非正规渠道得到了米格-29。由于苏联解体和华约解散,东欧国家全面倒向西方,原东德以及其他东欧国家的米格-29归入了北约。因此米格-29也成为北约中唯一的俄制战斗机,但逐步被西方三代/三代半战斗机所取代。
  
  冷战后,米格-29在出口方面惨败于苏-27系列手下,仅仅得到了少量的订单,如马来西亚。中国作为传统的米格机用户,也在90年代初转向进口苏-27。国内经费不足,MAPO-米格又无法在国际市场中谋求足够的经费,直接拖慢了米格-29改进型研制计划。下图为民主德国涂装的米格-29,再下图为与F-16一起准备起飞的德国米格-29。
  
  基本特点
  
  整体气动布局为静不安定式,低翼面载荷,高推重比。机翼上有三维方向调节的增升襟翼。米格-29的主进气口在起降和滑行时可以关闭,以避免吸入异物。在这些时候空气由进气道顶部的副进气口吸入。米格-29采用专门为其设计的RD-33高性能涡扇发动机,最大推力8300千克。机身部分结构采用复合材料。机身的部件划分非常便于批量生产。制造期间,广泛采用了数控机床、结构模块化和自动焊接技术等先进工艺。米格-29装备了一个综合火控系统,包含三个互联的子系统,分别是雷达、红外和可见光系统。米格-29的发动机和机载设备均具有非常合理的规划设计,测试和制造工作同步进行,使得飞机性能和用途具有可扩展性,代表着现代战斗机的新水平。将来也许我们不再需要任何地面测试设备,这样飞机设计和制造的周期就可以大大加快了。
  
  1988年,米格-29成为第一种在国际航展上展出的苏联战斗机。西方世界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米格-29是在1986年7月,当时库宾卡航空团派出了六架米格-29前往芬兰作演示飞行。现在米格-29对于航空爱好者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由米高扬设计局、俄政府、俄出口机构和空军组成的米高扬-MAPO集团不断在世界各地的航展上展出米格-29战斗机。1989年米格-29第二次参加巴黎航展,不料意外坠毁,飞行员在接近零高度的空中借助K-36D弹射座椅逃生。这件事令米格-29更加出名,但肯定给考察米格-29的外国客户留下了不好的印象。
  
  米格-29大致情况如下,翼展11.36至13.965米,机长17.32米。正常起飞重量1524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1850O千克。大小、重量介乎于F-15与F-16之间。海平面最大速度1500千米/小时,最大马赫数M2.3,实用升限17000米,航程1500千米(不带副油箱)。执行空战拦截任务时,推重比达1.089,与F-16相近,稍低于F-15。
  
  在设计方面,米格-29在气动设计上的最大特色,就是其精心设计的翼身融合体。米格-29的主机身和机翼内段之间呈圆滑过度(即流行的翼身融合设计),机翼内段前端形成边条,后掠角73.5度。机翼外段前沿后掠角42度,展弦比3:5,2度下反角。翼身融合体带来的升力占总升力的40%。外段机翼上有液压控制的副翼。全翼展宽度的液压控制前沿襟翼分成三段,由计算机控制与后沿开缝襟翼共同工作,以提供更好的机动性能。副翼俯仰范围为+25度到-15度。垂尾采用双垂尾方式,分别位于机身中线外1690mm处。垂尾向机身外侧倾斜6度,前沿后掠角47度50分,方向舵偏转角为±25度。全动平尾后掠角约50°,操纵面上均无调整片。垂尾是碳纤维复合材料和蜂窝结构,平尾和操纵面选用的是金属蜂窝构件。总的来看米格-29的外形和苏-27相似。
  
  垂尾的前沿向前伸展到机身与机翼接缝处的上方,与BVP-30-26M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相连。这一设计相当独特,增大纵向安定面的面积,提高了从尾旋中摆脱的能力。而通常箔条/红外诱饵发射器一般是安排在机腹或机身两侧的。两个差动平尾前沿后掠角50度,平尾翼展7.78米,俯仰范围为+15度到-35度。位于机身前端的边条设计类似于F-16,可防止飞机在以最大俯冲角度攻击时出现副翼失效的现象。制造期间,广泛采用了数控机床、结构模块化和自动焊接技术等先进工艺。但工艺水平仍难与美国相比,略显粗糙。在第100架出厂后,后续生产的米格-29的垂尾方向舵增大了面积。






   存在缺陷
  
  米格-29飞行控制系统的主要问题是,控制各翼面机械操纵方式较为落后,不如西方第三代战斗机使用的数字式线传系统。米格-29的机上计算机可在飞行员做机动动作时提供监测限制,以防飞机飞出自身性能限制的范围。在滚转中,飞机飞到26度迎角时,会出现副翼失效的现象。但在俯冲时可以不考虑迎角和过载的限制。在海平面高度以450千米/时速度飞行时,米格-29标准的持续转弯半径为225米;以800千米/时飞行(这是目前各种战斗机作低空格斗的速度上限)则为350米。这两个指标优于以机动性出众而闻名的F-16。在海平面高度以0.85马赫飞行时,米格-29的水平加速度为11米/平方秒;在6000米高度时,则为6.5米/平方秒。米格-29的机械操纵系统仅有两重液压装置,不象西方那样通常采用三重(又称三余度)或四重装置确保可靠性和被击伤时的生存力。这样会减低米格-29的生存力,但与苏联空军的作战和后勤理论相符。
  
  米格-29的两台发动机间有较大空间,在机背上形成了一个长条状的凹陷。两个发动机进气口分别安装在两主翼前端下方,截面呈矩形,内倾8度,以配合机翼不同部分的厚度变化。进气口前沿呈60度楔形,在高迎角条件下仍能提供良好的进气条件。每个进气口带有一个气流铰接挡板和三个向上开的辅助进气口,用于控制进气来源。在起飞和着陆时,挡板与前起落架随动,挡板挡住主进气口,则辅助进气口工作,此时辅助进气口向下打开,空气从辅助进气口的百叶窗形缝隙和887个小孔中进入进气道。在主进气道关闭,发动机只能从辅助进气口吸入空气的情况下,米格-29仍能以0.85马赫飞行。使用辅助进气口可避免发动机吸入地面异物,这对于经常要在野战机场起降的米格-29尤为重要。
  
  米格-29机身结构主要为铝合金组成,部分机身加强隔框使用了钛材料,以适应特定的强度和温度要求,另少量采用了铝锂合金部件。主翼有三条截面为圆形的翼梁,覆以铝锂合金的蒙皮。铝锂部件广泛采用电子束焊或氩弧焊。机身内的第1号主油箱容积2550升,安装在第一条翼梁前面。两块减速板分别安装在两台发动机之间的机身上部和底部。机身有四条纵向主梁,两条位于发动机之间,另两条分别在发动机外侧。靠外的两条主梁向后延伸出机身范围,作为平尾的安装支撑点。米格-29上采用的复合材料约占整机的4%,少于西方第三代战斗机的比率,主要分部在平尾、副翼、襟翼和方向舵面上。机头雷达罩为介电质复合材料。
  
  起落架为可收放前三点式,单轮主起落架,前起落架则为双轮。前轮起降滑行时可偏转±8°,低速滑行时可偏转角±30°,可通过座舱内的换档开关控制编转角,后部有挡泥板。米格-29是第一种前轮可转向的米格战斗机,从而降低了刹车的耗损和对地面牵引车辆的依赖,也便于飞行员在地面操纵飞机滑行。主轮尺寸为840×290毫米,前轮尺寸为570×140毫米。
  
  米格-29采用的RD-33(PД-33)涡扇发动机由克里莫夫设计局研制,双轴,低涵道比,采用共11个单元体的单元体结构。单台不加力推力为50千牛(5040千克力),加力推力为81.4千牛(8300千克力),采用全权限数字式控制。最大加力耗油率2.09。发动机推重比按干质量计算为7.87,按交付状态质量6.62。后机身左侧装有辅助动力装置,并开有相应进气口。该发动机由莫斯科契尔尼舍夫工厂(又称红十月工厂)生产。该发动机工作稳定,可在飞行包线内任一点空中再起动和接通加力,并且设有俄罗斯发动机普遍采用的补氧系统。按苏联战斗机发动机传统,RD-33的高空高速特性突出。RD-33的性能与F-16A/B型装备的F100-PW-100发动机相比,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但可靠性、可维护性一直为外国用户所批评,尤其是印度空军的米格-29部队,因发动机事故多次导致部队停训,直接影响了战斗力。据说苏-27采用的AL-31系列发动机同样有这一问题,实际大修寿命与公开宣传中的数字相去甚远。米格-29的机身实用寿命为2500小时,可以以20.8小时/月(250小时/年)的使用率服役上10年。
  
  系列战机
  
  米格(mig)-29战斗机是俄罗斯米高扬和格列维奇设计局推出的第三代超音速战斗机,该机于70年代开始研制, 1977 年首次试飞, 1985 年初投入使用,共有A、B、C、D、M等型号,其中M型是其90年代最新设计,又称米格-33。米格-29M的总体尺寸与A型一样,但广泛采用了复合材料。机长11.36米,翼展17.32米,机高4.37米。最大起飞重量 18000 公斤,采用了2台最新设计的RD-37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770公斤,实用升限17000米,航程3200公里。米格-29M战斗机与米格-29A战斗机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装备了新型雷达,新型红外搜索系统,新型导弹,以及更大推力的发动机和电传操纵系统。米格-29战斗机装备了“甲虫”多用途多普勒雷达,采用了高、中、低脉冲重复频率工作。武器控制系统装有一种新型光电设备,能计算出发射导弹的各种条件。机上有9个外挂点,可携带各种新型空空导弹和空地导弹。其中包括俄罗斯最新研制的AAM-AE空空导弹,它能击落过载为12个G的空中目标,最大发射距离110公里,还可携带射程更远的R-27RE拦射导弹,最大射程170公里,超过美国的“不死乌”远距空空导弹,更令人关注的是它所携带的KH-31P高速空地导弹,具备摧毁所有现役的中距和远距地空导弹系统制导雷达的能力,包括美国陆军使用的“爱国者”防空导弹及各种防空警戒雷达,该导弹采用了宽频带、反雷达寻的头,发射距离超过100公里。
  
  此外,机上装备的加尔德尼亚-1-FUE主动雷达干扰机、雷达警告接收机和箔条/曳光诱饵弹投放器(120发诱饵弹),使其电子战能力提高1倍。米格- 29战斗机总设计师贝里亚科夫自称:“此战斗机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 尽管米格-29战斗机在海湾战争中曾被美国的F-15、F-16战斗机击落,然而,这并不能说明米格-29战斗机的性能不好,主要是伊拉克的飞行员素质不高。米格-29战斗机仍是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战斗机之一。
  MIG 29 OVT 6月18日,米格29战斗机在巴黎航空展上表演。第四十七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十八日在巴黎北郊的布林歇机场拉开帷幕。俄罗斯灵活的战机表演成为第一天的焦点。而美欧两大航空巨头波音、空客则再次上演“龙虎斗”。








 







   米格-29“支点”是俄罗斯单座超音速全天候空中优势战斗机,是米高扬设计局设计的最新型战斗机,也可能是该设计局的最后一个战斗机型号。米格-29的基本任务是在各种海拔高度、方向、气象和电子对抗条件下,消灭60至200千米内的空中目标。








   苏联空军给米格-29规划的典型作战任务是,在战区前线机场携带6枚空空导弹、一个机腹副油箱起飞,执行保卫轰炸机、攻击机编队提供230千米作战半径的护航任务。在适当航速下,这一作战半径可增至370千米。在部分米格-29进行护航的同时,其他米格-29可执行巡逻、拦截任务,为护航编队提供进一步支援。








 









 




 

  
 

   飞行教程


   MiG-29M2






   MiG-29M2 机载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