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100周年征文:到底和谐了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08:25
听说,某领导的名字是敏感词,写了他就被和谐掉,用几个星代替,第三个人看时只能是云里雾里地不知所云。  
  恰好我有感于某领导的恩典,决定对某领导大大地歌功颂德一番。但到我要落笔成文之时,让我手足无措的除了敏感词之外,连很普通的几个单词也跟着和谐掉了。这让我歌颂不得之余,也不禁心有一问:这到底和谐了谁?  
  本来是要和谐别人的,没想到把自己给和谐掉了。一篇文章写下来,遍纸是星星,乱七八糟。  
  不用解释我也知道和谐的本来目的是防止个别不怀好意的人反动,但是以目前这种和谐的氛围,不免让人觉得所用的手段蠢了些。明显是一个宁可错杀一千决不放过一个的蠢办法。这种一刀切的方式,谁要是赞同谁就是王八蛋。  
  大家都知道,这办法的初衷虽然只是为了对付坏蛋;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事实充分证明坏蛋没对付几个,好蛋倒对付了一箩筐。  
  这样的结果是悲哀的,是让人很郁闷的。可身为规则的制定者,无视情况有变,决心一条道走到黑;身为被规则、被制定者,以目前的情况分析,除了逆来顺受当傻蛋,也没有其它有效的办法改变处境,只能剑走偏锋地打擦边球。即是用同音不同字和间隔号。  
  如此这般,和谐的问题让人很无语,和谐的对象让人很无奈。  
  不过,我们只要不傻得彻底,无论如何还是要呐喊一声:“可爱的领导,这样做是愚蠢的。可敬的敏感词,这到底和谐了谁呀?”  
  你们一面宣扬文化复兴,一面使劲拆文化复兴所必备的台,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三十年前经济停滞就是限制太多,被和谐的门道太广,以致大家穷得要死。现在经济改革开放了,没有那么多限制,大家一起分享奔向“钱”的快乐,自然而然也就经济繁荣了。那么文化为什么还要限制那么多,被和谐的门道为什么还是那么广,是不是也应该改革,应该放宽?是不是不要老提口号,不做正经事呢?  
  要进步和发展的条件也简单,就是不挖墙角不拆瓦片地让文化交流拥有足够的自由。  也许有某些敏感词的拥护者的某些专家们要说:“你不是很自由的说得欢吗?”  
  那我就要请问:不给农夫种子,他的稻田用什么种?如果不种,何谈五谷丰登?现在被和谐掉的字词就是文化人的种子。那些敏感词就是种田必须的种子;如果没有那些东西,谈什么文化复兴?  
  我要是不看到那些被和谐掉的星星,也许就会以为文化真的可以复兴了。但看到了,也就真切的感受到:复兴?难!  
  这到底和谐了谁?坏蛋不是照常存在吗?本来是只有一个坏蛋,让这样的刀一“切”,好蛋坏蛋全成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