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班会:中国智谋 权术权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57:22
中国智谋:权术、权谋大全
文/网络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

中国智谋:权术、权谋大全
目录
1、揽辔澄清,汉宣帝励精图治
2、秉要执本,丙吉问牛不问人
3、逆取顺守,陆贾鞍下论治国
4、宽猛相济,诸葛亮明智治蜀
5、恩威并施,王旦节制育适度
6、双管齐下,唐太宗仁洁秉施
7、兼容并包,李斯止奏王逐客
8、信赏必罚,齐威王从严治国
9、赏一安百,汉高祖封侯雍齿
10、水清无鱼,丙丞相不究细行
11、千金市骨,郭隗详说求贤策
12、任人唯贤,齐桓公不计私仇
13、知人下士,韩信屈尊问左车
14、弃瑕取用,刘邦宽容重陈平
15、搜扬侧陋,武帝重用霍云病
16、拨犀擢象,萧何月下追韩信
17、知人则哲,管仲临终谏桓公
18、用具所长,鸡鸣狗盗派用场
19、爱鹤失众,董贤得宠犯众怒
20、及锋而试,■王用才挽狂澜
21、强于弱枝,朱元璋加强集权
22、从旁掣肘,雍正暗控手下臣
23、调虎离山,武三思清除异己
24、过桥抽板,赵匡胤礼守兵权
25、过河拆桥,成济冤成刀下鬼
26、上屋抽梯,李渊被迫反隋朝
27、假手于人,刘邦觅才建西汉
28、挟主行令,齐桓公借名争霸
29、以一持万,粱冀专权挟天子
30、瞒天过海,赵高假诏立二世
31、投石问路,    宦官指鹿为马
32、二桃杀士,晏子用计不用刀
33、欲擒故纵,郑庄公克段于鄢
34、欲取姑予,颜师伯以钱钓官
35、以毒攻毒,西门豹治邺除邪
36、发奸■伏,赵广汉吏治精明
37、发踪指示,萧何幕后逞英豪
38、借尸还魂,立怀王顶氏称霸
39、借风使船,司马喜巧立阴后
40、借刀杀人,熙凤计除尤二姐
41、委恶于敌,武则天扼死亲女
42、移花接木,献妹妹李园夯权
43、左右开弓,司马伦篡守皇位
44、美人诱惑,献貂蝉王允除奸
前 言
人类的智慧有多种表现形式,它们使我们不能不由衷地赞叹人类自身的高贵卓越。
中国人传统的智谋,产生于以血缘关系为强大纽带的农业社会,代代相传,不断充实,浸盈在整个民族的血液中。我们的传统文化,牢牢地烙印着智谋的印记;我们的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受它的规范;我们的整个社会生活,全部笼罩在智谋的氛围之中。
古希腊人曾经充满自信和自豪地宣称:“我们是爱美的人。”中国人,也可以充满自豪和自信地宣称:“我们是爱智谋的民族。”
中国智谋关注的焦点是宗法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生存的问题;智谋的确立和运用,全部围绕着这个焦点展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做人的最高理想,也是人存在的意义所在。如果把这种理想和意义称作“道”的话,那么智谋则可以被看作通往“道”的可供操作的手段。治国治人,兵争械斗,立身处世,自我完善,无不有“术”。成功的标志,就是看如何通过“术”的运用,接近或达到“道”。因此,中国智谋的立足点是在做人和生存的行为方式和行为准则之上,同道德有密切联系,具有浓厚的实践性和形而下色彩。
科学关注的是外在于人的客观世界的构成和规律,哲学关注的是人和世界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宗教关注的是精神的价值与超越,艺术关注的是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中国智谋与这些关注无涉。它不去追问人是什么,人为什么存在,以及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它也不追问世界是什么,精神是什么,世界与精神的关系,精神最终归于何处。它只知道人由父母所生,由此构成家庭,构成社会,构成国家,因此个人必然处在群体以及由此构成的复杂社会关系之中。人要活下去,必须处理好方方面面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最最现实的生存问题。
可以说,中国智谋实质上是一种“谋生之术”,它支配着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同时,它也是古往今来每个中国人热衷关注的问题,与此有关的著述浩如烟海,滔滔不绝。
我们的意图是,从浩繁的有关中国智谋的资料典籍中,精选出一部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结合历史事例,用通俗的、讲故事的方式加以讲述,并结合我们的理解和现代社会生活作了发挥,以便当今的中国大众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智谋的精华。
每则智谋的内容是这样设计的:用一个典型的故事来讲述该智谋的实际运用,然后结合该智谋的要点进行阐述和发挥,最后指出该智谋名称和故事的来源。
我们相信,这种有根有据的通俗化解说,以及有感而发的体悟,自然会形成自已的特色。将180 个条目分为权术权谋、兵韬兵略、处世涉世和应变应对四大类,大体上包括了中国智谋的主要方面。当然,任何分类都具有相对性。就智谋来说,几乎每一条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和吸取,并由此而归入不同的类别。因此,我们这里的归类也具有相对性。它仅仅代表著者观照的角度,当然,也是为了方便读者掌握而提供的一个参考。
1、揽辔澄清,汉宣帝励精图治
【原典】
西汉时,汉昭帝刘弗陵没有儿子,他死后,手握朝政大权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拥立汉武帝刘彻的孙子刘贺为皇帝。但霍光很快就发现,刘贺生活放荡不羁,成天只知道寻欢作乐。于树又将刘贺废黜,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这就是汉宣帝。
刘询的祖父刘据,本来是汉武帝的太子,由于卷入一次事变,全家被诛杀。当时还是婴儿的刘询被一位狱官营救,才得以幸免于难。后来,刘询在民间的外祖母家中长大成人。
霍光借拥立汉宣帝的功劳,把自已的亲朋好友安置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汉宣帝心里明白,但也知道自已的命运完全掌握在霍光手中,对霍光的权势十分惧怕,只得百依百顺。
尽管霍光几乎控制了整个朝廷,但他的妻子霍显并不以此为满足。她为了把自已的小女儿纳入宫中,用重金买通了一个女医生,把许皇后毒死。霍光得知这件事后,利用权力竭力为那个女逸生开脱罪责。
后来,霍光病死。御史大夫魏相向宣帝建议,鉴于历史教训和霍氏家族专权胡为,必须采取措施削弱霍氏的权力。霍显毒杀许皇后的罪行败露,真相大白于天下,宣帝借此罢免了霍氏的官职,并重用魏相,将他提升为丞相,封为高平候。
霍氏对魏相被重用十分仇恨,很想将他除掉。于是假托太后之命,准备先杀掉魏相,再将宣帝废黜。不料,宣帝事先得知了这一阴谋,先发制人,采取果断措施,将霍氏家族满门抄斩。
从此,汉宣帝亲自上朝处理国事,振作精神,力图将国家治理得繁荣昌盛。他直接听取大臣们的意见,对各级官员严格考查和要求,并且提倡勤俭节约,降低盐价,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魏相也尽心尽力辅佐宣帝,很得宣帝信任和赏识。
宣帝在位二十五年。在此期间,他在大臣们的配合之下,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生产发展、减轻百姓负担的有效措施,使西汉王朝兴旺发达起来,出现了“中兴”的局面。
【新说】
“辔”,意为马缰绳;“揽辔”是说手拉着马缰绳。“揽辔澄清”指在乱世之中初拿大权而有革新政治,澄清天下的宏愿。用更通俗的话来说,它的意思近于“新官上任三把火”。
开头的“三把火”烧的效果如何,毫无疑问要影响新上任者的威信和权力效益。宣帝的“三把火”首先烧掉了专权妄为的霍氏,为新政扫除了障碍,廊清了道路,后来的施政措施才得以顺利进行。这种正面效果的“三把火”,犹如打仗中一开始就使出的下马威,可以立即稳住自己的阵脚,增强自信心,从而鼓足勇气一拼到底。
“火”不可乱烧,必须烧到点子上,也就是说,要总观全局,弄清楚要害在哪里,从哪个地方下手,才能收到牵一动万、纲举目张的效果。烧不到点子上,或者切入点不对,不但不能立刻稳定阵脚,反而会使原来的问题复杂化。除了准确之外,烧“火”的速度还得快,闻风而动,让风助火势,便会收奇效。速度慢了,犹豫不决,拖拖拉拉,还不如不放火。
放火过后,也怕没有后劲儿.本来放火烧荒意在清除前进的障碍;障碍既除,理应顺势推进,获取全胜。若不顺势推进,就大可怀疑了:或者是做表面文章给人看,或者是另有所图。当然,也不排除有昏愦者坐失良机。
【典源】
揽辔澄清:语出《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汉宣帝励精图治:事见《汉书·魏相传》。
2、秉要执本,丙吉问牛不问人
【原典】
暮春的一天,汉宣帝的丞相丙吉带着几个随从,坐着马车外出办事。
马车正在长安大街上行驶,前面的道路却被堵塞了。原来,刚才有一群人在这里斗殴,不仅打伤了好几个,而且还有一两个人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众人一见闹出了人命,惊慌不已,议论纷纷,都不知怎么办才好,以致见到丞相的车来了也没来得及回避让道。
车夫把马车停了下来。他想丞相一定会让人去了解一下斗殴的情况,然后加以处理的。可是丙吉却像没有看见路上发生的事一样,挥挥手叫车夫继续前行。
车夫一挥鞭子,马车继续前行。刚出城,丙吉看到一个农民正赶着一头牛往前走,那牛一边走一边喘气,还不时把舌头吐出来。丙吉马上叫车夫把马车停下来,并对一个骑马的随从说:
“你去问问那个农民,他赶着牛走了多少里路了,为什么那牛会喘气不止?”
坐在丙吉旁边的一个下属官员对丙吉的举动很不理解,不禁问他说:
“大人刚才对人命关天的事视而不见,现在见到一头牛吐舌喘气却停车询问,是不是有点重畜轻人,不够妥当呢?”
丙吉听后回答说:
“你错了!市民斗殴伤人,这应该由长安令、京兆尹等官员去处理。丞相的职责是考核这些官员的政绩,然后奏请皇上进行赏罚。作为丞相,没有必要事事都要亲自过问,而应该关心国家大事。所以我不停下车来去管那些打架斗殴之类的事情。”
“那大人为什么又如此关心这头牛呢?”那位官员还是感到不理解。
丙吉于是继续说:
“至于这头牛的情况就不同了。现在还是春天,照理说天气还不应该太热,但我却见这牛热得吐舌喘气。如果是因为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了当然也不奇怪,但如果是并没有走多远的路,而是因为天太热的缘故导致牛吐舌喘气,那就说明今年的天气不正常,农事会受到影响。这可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了,正是做丞相的人应该关心的。所以就要停下车来了解情况。”
那位官员这才明白过来,心想:
“人们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丙丞相可真是知大节识大体啊!”
【新说】
秉宴执本与事必躬亲相对,是统治的权谋,领导的艺术。
《吕氏春秋》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当染》篇说:“古代那些会做国君的人,致力于选拔任用人才,而不去做应该臣下做的事,这是抓住了根本。
那些不会做国君的人,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结果越是治理不好国家,这是因为他没有抓住根本。”
抓住根本就是秉要执本。
做国君如此,做其它官员也是如此。简单说就是会当官的将将,不会当官的将兵。将将就是秉要执本,将兵就是事必躬亲。
对于做人来说,事必躬亲或许是个优点,但对于做官来说,事必躬亲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危害无穷。
道理非常简单,如果你什么都亲自过问。一竿子插到底,实际上是越俎代庖,那还要你手下的人干什么呢?更大的危害还在于,事必躬亲一方面使你的下级感到不被信任,另一方面,(如果你是领导干部的话)还会使你下级(中层干部)的下级(基层干部)不听上司的话而直接亲附于你。这样势必造成职责不明,政令不通,人际纠葛不清,矛盾斗争尖锐。遗患无穷,不得安宁。
所以,事必躬亲实际上是领导无能的表现。
正是想通了这些道理,丙吉才能够“问牛不同人”,知大节,识大体。
问题在于,很多领导人都想不通这一点。就连杰出如诸葛亮,虽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人们的赞颂,但实际上也存在着事必躬亲的毛病。
尤其是在他生命的晚期,“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览焉。”他的对手司马懿就曾不以为然地说:“食少事烦,岂能长久?”主簿杨■也曾直言相劝,认为“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并以丙吉问牛不问人,陈平不知钱谷之数等为例加以论证。当然,诸葛亮也有他的难处,所以他说:“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
说到底,还是对属下信不过。
这正是事必躬亲的致命伤所在,诸葛亮也未能幸免。
【典源】
秉要执本:语出《汉书·艺文志》:“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
丙吉问牛不问人:事见《汉书·丙吉传》。
3、逆取顺守,陆贾鞍下论治国
【原典】
西汉的陆贾原来是楚人,以门客身分跟随刘邦平定天下。他能言善辩,说起话来常引经据典,刘邦当上皇帝后,他经常在刘邦面前提到《诗经》和《尚书》,并讲述商、周的历史。
刘邦认为陆贾虽然懂得不少,但过于迂腐,十分生气地对他说:“我靠骑马驰骋疆场,夺取了天下,哪里用得着读书诵经!”
陆贾回答说:“骑马打天下成功了,难道还能靠骑马纵横来治理天下吗?
从前的商汤王和周武王算是贤明能干的人了,他们虽然以诸侯身分用武力夺取了王位,但称帝后却能息武功,推行文治之道。文武并用,打下的江山才会保持长久。如果秦国统一天下后,能够大力推行仁政,向从前的圣贤学习,陛下怎么可能消灭秦国夺取天下?”
原来,周武王推翻商朝后,为了巩固政权,大力推行仁治德政,以安抚商朝百姓。他起用了殷纣王的儿子武庚,封给他领地,让他继续统治京城的商朝遣民,周武王打开监狱,大赦囚犯,使自由民得到了解放。他把宫廷聚集的财物和粮食分发给无衣无食的贫民,解决了他们的温饱,并将被殷纣王剖心杀死的比干的坟墓重新修整,以表示对这位忠义正直之士的崇敬。
这一系列措施得到了被征服的商朝人民的拥护,都乐意归顺武王的统治。后来,辅佐周成王的周公继续推行这样的仁治德政,并制定礼乐,逐步稳定了社会,使政治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刘邦听了陆贾这番话后,内心里感到惭愧,决心效法前贤。他请陆贾写文章,探讨秦国失败、刘邦获得成功的原因,总结历史上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作为治国的参考。
陆贾据此撰写了《新语》一书,用十二篇文章探讨了治国成败之道。刘邦对这本书大加赞赏,采纳书中的建议,清除秦国的暴政,推行仁治,让人民得到休养生息。这样,西汉初期的社会秩序逐步稳定下来,经济开始复苏。
【新说】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打天下靠枪杆子,而坐天下却要文武并用,一刚一柔,一武一文,相互陪衬,相互补充。这已经成了社会发展的一条规律,并已被无数历史事实所证明。
“逆取”、是说凭借武力,超越名分地位夺取权力,尤其是夺取国家权力。从正统的立场来看,这是不合法的,因此叫做“逆”。大凡要推翻一个政权,很少有不流血的,多数是凭借武力取得成功的。毛泽东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的确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顺守”,是说既已取得了成功,就要顺乎民心,推行各种安抚民心的措施,以守住胜利的成果。历史上的暴君,很少有好下场。秦始皇焚书坑儒,严刑峻法,暴虐无道,终于有荆柯刺秦的壮举,有秦末陈胜、吴广的揭竿而起,使天下土崩瓦解。
历史上夺取了权力的统治者,往往忽略如何使民心归顺。武力的征服并不是真正的征服,“物不平则鸣”,民不服则乱,这是统治者的个人意志左右不了的。这种个人意志同群体意志的冲突,不是以个人的屈服让步告终,便是以个人的毁灭告终。
【典源】
逆取顺守:语出《史记·陆贾列传》:“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陆贾鞍下论治国:事见《史记·陆贾列传》。
4、宽猛相济,诸葛亮明智治蜀
【原典】
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时,任军师。刘备建立蜀汉政权后,他一直任丞相,被封为武乡侯,鞠躬尽瘁,为蜀汉事业付出了全部精力。
治理蜀汉之初,诸葛亮崇尚严刑峻法。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分裂割据势力,并制定了《蜀科》,作为蜀汉的法典,执法严明。
这些措施引起了一些人的非议。尚书令,护军将军法正建议推行温和的政策,他上书诸葛亮说:“从前汉高祖刘邦进入关中时,曾经约法三章,秦国百姓懂得了德政。希望您能逐步放松严刑峻法,以抚慰蜀汉百姓的愿望。”
但是,诸葛亮认为,蜀汉的情况同当时刘邦平定三秦时大不一样,不能作为对比。他说:“秦国推行严酷的暴政,使百姓怨声载道,不堪忍受,揭竿而起,使天下大乱。汉高祖有鉴于此,推行宽大政策。刘璋治蜀软弱昏庸,德政推行不了,刑法不严,造成君臣关系逐渐被颠倒。现在我严刑峻法,法治推行了,人们便知道什么是恩德,再以官位加以限制,得到了官位,人们便知道什么是荣耀。荣耀和恩德并施;君臣关系明确,才是最重要的治国之道。”
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称为“后主”。为了协助刘禅治蜀,诸葛亮精简官僚机构,明确制定了法规,集思广益,以软硬两手治国。
为了稳定蜀汉政权,诸葛亮决定出兵云南、贵州和四川交界地区,讨伐雍■叛乱。出发前,参军马谡对诸葛亮说:“那个地方凭仗地势险要,早就有了叛逆之心;哪怕今天被征服,明天又会翻脸..用兵的道理在于攻心为上策,攻成为下策,心战为上策,兵战为下策。只愿您能使他们心服。”
诸葛亮接受了这个正确的建议,以柔克刚,恩威并重,用强硬手段七次抓住孟获,又以仁慈之心七次释放了孟获,从而平定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为稳定蜀汉政权奠定了基础。
此后,诸葛亮继续将宽猛相济的方法推行到治理蜀汉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新说】
凡事都有两面,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并且一直注意并提倡在相反的两个方面之间寻求平衡。按照传统的观点,失去平衡,偏重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事情就会出毛病。阴阳调和,刚柔相济,事情就会顺利发展,兴旺发达。
也许有人会觉得这种观点陈旧过时了,总在讲寻求平衡的中庸之道,为什么就不可以偏激一点?极端一点?为什么不可以矫枉过正?
当然可以。但不要忘记,极端到底,就会引起强烈的反作用。正如弹簧,用以压迫的力越大,反弹就赵高,反作用力就越大。认真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仍是受着平衡律的支配。因为平衡律是宇宙间的一条普遍规律。
宽大仁慈,并不意味着软弱。它实际上既体现了胸襟和气度,也体现了涵养与明智。宽大为怀,是为了征服人心,使人心服,也是自信心的表现,可以当作笼络人心的“胡萝卜”。
威猛严厉,也不意味着残忍。它所体现的是决心和力度,为的是以强硬手段迫使越轨者和不法之徒循规蹈矩,遵纪守法,平等竞争。
过分的宽大仁慈容易使人误以为软弱,从而得寸进尺,变本加厉;过分的威猛严厉容易导致残暴,从而引起强烈反抗,法纪大乱。所以,宽与猛互相补充调节,可以避免走极端造成的不良后果,让人们心服口服地遵纪守法。
【典源】
宽猛相济: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诸葛亮明智治蜀:事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5、恩威并施,王旦节制育适度
【原典】
北宋真宗年间,军马副都指挥史张敏奉旨训练骑兵。由于他军令过于严厉,不注意有张有弛的结合,官兵们都难以承受,于是谋划兵变。
朝廷得知这一情况之后,真宗亲自召集宰相王旦和大臣们商议对策。王旦说:“这事如果责怪张敏,那么今后别的将帅怎么再带兵?而现在如果马上逮捕策动兵变的人,就会震动京城引起不安和恐慌。记得陛下几次想任命张敏为枢密使,现在如果提升他,则既解除了他的兵权,又会使谋反兵士安定下来,事情就会平息了。”宋真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对左右大臣说:“王旦善于处理大事,是难得的好宰相。”
又有一次,契丹国奏请宋廷,要求在按旧例每年支拨给他们钱物以外,额外再借给他们一笔款子。宋真宗不知如何办才好,便召来王旦商量对策。
王旦说:“如今边境形势严峻,契丹国知道陛下马上就要赴泰山封禅,行期已经临近。为此他们想借这件事来试探朝廷的意思,以便采取相应的行动。
依我看,可以在每年准备支拨给他们的三十万两的款项中,借给他们六万两,但是要向他们明白地说清:这笔钱是借给他们应急的,下一年要从例定的三十万两中扣除。”
皇帝同意了王旦的办法,契丹国得到了钱以后,感到非常羞愧,事情就这样平安过去了。第二年,王旦向管发放钱物的部门下令,说契丹去年借去的六万两银子,对大宋王朝来说不算什么,他们的奉银还是按旧例全数照发,不要再扣除,但今后永不为例就是了。
无论在处理对内、对外的关系上,王旦都别具慧眼,不同凡响,妥善解决了许多棘手问题,通过恩威并施,节制有度,体现了“宰相肚里能撑船”
的风度,使人心悦诚服。
【新说】
人们在激动或危急的时候,往往会以一些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所面临的人和事。而这样的方式往往会使被处置对象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是失望,进而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这样反而置自己于更不利的地位。所以,在这种时候节制一下自己的感情,让处理的方式艺术一些是很必要的。
在家庭教育的问题上,一部分父母对孩子过于迁就,什么要求都满足,孩子犯了错,也不作必要的批评,而另一类家长则对孩子十分苛严,孩子犯了错,即刻便是打骂相加。
不难想象,在这两种方法之下教育的孩子会是什么样。而作为一个完整而理想的家长形象,应当是严厉与慈爱兼有的。有慈爱,会让孩子有温暖感,再施予威,不致于让孩子太过放纵。
领导对下级,道理也同样。所谓领导的艺术就体现于此。一个成熟的领导,是善于节制自己的感情的,很多时候,他们都面临着一触即发的局面,这种时候,如果不作一些软化处理,而是以硬制硬,那就很可能点燃一把大火。就像王旦,如果把意图兵变的人逮捕起来,由此所引起的混乱或许不比兵变将会引起的小吧。如果坚决拒绝了契丹国惜款的要求,契丹国免不了会采取一点什么过激的行动,结果将更糟。
【典源】
恩威并施:语出《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威恩并行。”
王旦节制有适度:事见《宋史·王旦传》。
6、双管齐下,唐太宗仁洁秉施
【原典】
唐太宗在位期间,中国封建社会达到了鼎盛,这同他治国有方有密切关系。他的方法并不复杂,就是仁治和法治双管齐下,恩威并施;奖赏不避仇敌,惩罚不庇亲戚,所以出现了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的时代。
贞观初年,朝廷推行严刑峻法,这对缓和阶级矛盾、恢复生产十分不利,人民得不到休养生息。后来唐太宗大力主张以德治民,施仁宽政。他曾说:
“人命至关重要,死了就不能再复活,所以运用刑罚一定要宽简,要谨慎。”从这种观点出发,唐太宗主张在执行死刑前,先由九卿讨论犯人的罪行,再经过五次呈报审议,才能执行,严禁草管人命。与此同时,他深信人心是善良的,可以改恶从善。
贞观六年,唐太宗亲自查阅死刑案件,从案例中深深感到死刑惨痛,于是下令把全国的死刑犯全部暂时释放,让他们回到家乡从事春耕,约定第二年秋天返回长安报到。第二年九月,全部二百九十名犯人果然都返回了,唐太宗便下令将他们全部赦免。
唐太宗施行仁治和奖赏也严格按照法度进行。魏征原来是太子建成手下的官员,他曾经劝建成早点杀掉太宗,以夺取皇位。玄武门事变之后,唐太宗看重魏征的才能而任用他。
后来魏征对太宗忠心耿耿,并且敢于当面提意见。有一次,唐太宗想打破常规,征召十八岁以上的男子当壮丁。魏征认为这样做违反在二十一岁的人中征壮丁的制度,对太宗说:“陛下即位几个月了,已几次失信于民,这难道能说是以诚信治国吗?”
唐太宗认为魏征的话有道理,奖给他一只金瓮,并下令按以前的制度征兵。
唐太宗也是执法的典范。贞观十七年,太宗的姐姐长广公主之子赵节参与谋叛。公主的后夫杨师道是当朝宰相之一,暗中为赵节说情。太宗知道后,杀了赵节,将杨师道降职为吏部尚书,然后才去向长广公主处解释。这一做法在朝廷中受到了广泛赞誉。
【新说】
“管”的本义是指笔,后来引伸为方法或手段。同时采用两种方法处理一件事,或者两件事情同时进行,这是为了把事情处理得更好。仁法并施,刚柔相济,软硬兼施,都是“双管齐下”的最好注脚。
双管齐下自然需要精明的头脑,充分的信心。对方法的选择尤其要独具匠心。经常可以收到奇效的是以相反的方式去处理,比如说以德报怨,唐太宗对待魏征就是如此;比如说以赏代罚,唐太宗对待死刑犯是如此。
比起一箭双雕来,双管齐下所下的功夫要大得多,因此需要慎密地考虑,小心地行事。顾此失彼是大忌,否则无法体现“双”的意义。但是,不是不可以有主次之分,或以刚为主,或以柔为主,或以赏为主,或以罚为主,都要依目的而定,而不能随心所欲。
成功的双管齐下,是一门艺术。
【典源】
双管齐下:语出宗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张■》:“唐张■员外画山水松石名垂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
唐太宗仁法兼施:事见《旧唐书·魏征传》。
7、兼容并包,李斯止奏王逐客
【原典】
公元前238 年,秦始皇刚刚上台,准备消灭关东六国,一统天下。这时, 韩国为了阻止秦国东征,派水利专家去劝说秦国开凿一条把泾水引入洛水的运河。但是,修运河的目的败露了,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到秦国去作宾客。
秦国的大臣们得知这些情况后,对秦始皇说:“各国来秦国的客人,多数是为了他们国家的利益来搞破坏的。请陛下发令,驱逐一切来客。”
于是,秦始皇下达了驱逐各国客人的命令李斯知道后,向秦始皇上书说:
“我听说大臣们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从前,秦穆公求贤人,从西方的戎人那里请来了由余,从东方的楚国请来百里奚,从宋国请来蹇叔,任用从晋国来的丕豹、公孙友。秦穆公用了这五个人,兼并了二十个国家,称霸西戎。
秦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移风易俗,使国家强盛,打败了楚国和魏国,扩地千里,秦国强大起来。秦惠王利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的合纵抗秦,迫使各国臣服于秦国。秦昭王得到范睢,削弱贵戚力量,加强王权,蚕食诸侯,确立了帝业。这四代先王都是任用客卿而对秦国作出了贡献。客卿有哪点对不起秦国呢?泰山不拒绝土壤,才能高大。河海不拒绝细小支流,才会深邃。虽不是秦国出产的物品,但有很多是宝贵的。有才能的人虽不是秦国人,但有很多愿忠于秦国。现在下逐客令,正是把武器借给敌人,把粮食送给大国。国内空虚,国外树怨,国家肯定危险。”
秦始皇听从了李斯的意见,马上废除了逐客令,并将李斯官复原职,广纳贤才,为消灭六国、一统天下作准备。
在秦始皇招纳的贤才中,最著名的有尉缭、李斯、王绾、王翦、王贲、蒙武、蒙恬、顿弱、姚贾等人。尉缭是魏国人,李斯是楚国人。王翦、王贲、蒙武、蒙恬都是将门之子,能征善战。顿弱、姚贾能说会道,善于搞外交。
这一批人为秦始皇的统一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说】
李斯说得很好,泰山之所以高大,江海之所以深广,都是由于不排外,不拒绝广采博纳。就人而言,兼容并包,不只是个胸襟和气度的问题,同时也决定着其事业的成败。
兼容并包,并不是不加选择地把所有陈糠烂谷子全部收罗进来,那叫做收破烂,不足称道。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而成气候者,毕竟不多见。
前提正如李斯所说,应当是可宝贵者,忠诚者。符合这一前提,无论是志士仁人,还是鸡鸣狗盗,尽接纳而用之,多多益善。不符合者,则拒之于门外。不过,也得注意,接纳进门者若全是雄才大略者,或者全是鸡鸣狗盗之徒,也会很糟。全是雄才大略者,必然发生争斗,争功邀赏,互不服气。
全是鸡鸣狗盗之徒,无人堪当重任,也不足以成大业。
这就是说,既然能兼容并包,还得“杂”。各个方面有一技之长的各色人等,都得有,搞外交的,理财的,策划的,打仗的,安民的,治国的,执法的等等,应当兼而有之。
当然,能兼容并包,不是必然会成大事业。但是,真成大事业者,必然能兼容并包。
【典源】
兼容并包: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李斯止奏王逐客:事见《史记·李斯列传》。
8、信赏必罚,齐威王从严治国
【原典】
战国时,齐威王实行“信赏必罚”的原则,使齐国国威大增,齐成王本人也因此被世人称道。
威王于公元前356 年即位,以后的九年间,一切朝政都委托大臣管理,自已从不过问。周围各国知道了这种情况,便不断侵犯齐国的边境并占领领土,威王也不曾加以理会。可是九年后,他却忽然召见即墨的大夫说:“自从你担任即墨的大夫以来,几乎每天都可以接到诽谤你的报告,可是经我派人调查即墨的情况,田野不断地开拓,人民的生活富足,衙门事务也处理得有条不紊,使我国的东方边境,没有任何危险的事情发生。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你尽心治理即墨,从未贿赂我身旁的大臣的原因。”
于是,威王赐给他一万户的封地作为奖励。接着,他又召见了阿地大夫。
“自从你担任阿地的大夫以来,天天都有称赞你的话传入我耳朵中,可是当我派人去调查阿地的实际情况时发现,不但田园荒芜,人民也贫穷得无法为生,且在鄄被赵国攻打时,你并未派兵去救援,就连卫攻占薛陵的时候,你也毫不知情。虽然我不断听到对你的赞扬,但这正表明了你在贿赂我身旁的亲信。”
威王在严厉地指责后,将阿地的大夫及身边接受贿赂的亲信一一处罚。
在采取这些赏罚措施之后,齐国开始派军队对九年来侵犯齐国领土的诸国进行报复。西攻赵、卫,并在浊泽(位于河南省)大破魏军,包围了魏惠王。惠王震惊,只好以归还观(位于现今山西省)为条件请和。赵国也将所侵占的北边长城归还。如此一来,齐国的众官员更加信服成王,个个尽忠职守,齐国因此逐渐地强盛起来。诸侯各国了解到这一情形之后,二十多年不敢侵犯齐国。
【新说】
赏罚分明是激发民众积极性的最佳办法之一。
老百姓的心理其实很简单:我为你好好地干,你给我应得的报酬。赏的问题事实上是老百姓很敏感的付出与得到的问题,如果赏得不分明,那么他们就对自己付出的意义感到怀议,从而积极性下降甚至丧失。
而罚的这方面看来似乎对他们的积极性的影响不如赏来得大,但事实上也是很关键的。首先,罚的威胁可以让那些本不打算好好干的人有所忧惧,想到将会有的惩罚,也就不敢太过放肆。
而另一方面,如果罚得不分明,即使赏得再周到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用。
试想,如果一个人虽然拿到了与自己付出相应的报酬,甚至还多的奖励,而他却看到另一个干得很差的人并未受到任何惩罚,甚至还拿了与自己一样的报酬,那么他的骄傲与兴奋会即刻减弱,得出一个“干得好坏都一样”的结论。
齐威王表面看来似乎不管什么,其实他却在下面作了很周密的调查,没有被表面现象迷惑,赏罚分明,赢得了人心,人人尽责守职,齐国逐日强盛,可以说齐威王创造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环境。“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
信赏必罚,赏罚公正,自然可感化人民去恶从善。
【典源】
信赏必罚,语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齐威王从严治国:事见《史记·滑稽列传》及《战国策·齐策一》。
9、赏一安百,汉高祖封侯雍齿
【原典】
汉高祖刘邦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平定了天下。有一天,高祖从洛阳的南宫居高临下俯视,看到诸将三三两两聚集在宽敞的庭院,好像在议论着什么。
“他们在议论些什么呢?”高祖问站在身旁的张良。
“他们正在酝酿谋反。”张良回答说。
高祖有点惊慌,忙问:“为什么呢?”
“荻得陛下封侯的是萧何、曾参等直系,而被诛罚的都是平素与陛下疏远的旁系。现在宫中正在评定各人的功劳,如果奖赏每一个人,就是把天下分掉也不够分,所以他们都担心自己不仅得不到奖赏,甚至还会被诛杀。他们聚在一块,正在讨论:'何不干脆起来造反。’”
高祖听张良这么一说,就显得更加慌张了,于是急忙问张良:“那该怎么办才好呢?”
张良献策说:“陛下最讨厌而且也是大家都知道的那个人是谁?”
“雍齿。”高祖回答。
“那就赶快把雍齿封侯给群臣看吧。这样一做,大家就会认为:连雍齿都封侯了,我们更没有问题,这样大家才会放下心来,而风波自然也就去平息下去了。”
高祖一想,张良的话很有道理,就按他的办法做了,结果群臣果然平静下来了。
【新说】
汉高祖虽然平定了天下,然而却又面临封赏这样一个棘手的问题,的确是有些伤脑筋。赏与罚往往是最易牵动人们敏感神经的,按照刘邦原先的那种赏罚办法,不免要弄得他的那些将领臣下们人心惶惶。对于刚刚得了天下,地位还不是十分稳固的刘邦来说,这样只会对他自己不利。
赏与罚如果得当,便会起积极的作用,如果不能得当,反而还会坏事。
一部分人可以从另一部分已得了赏或罚的人身上照见自己将来的命运。如果预见到自己将不会有什么好结果那一般都不会认命静等,而会采取某种相应的行动了。
还亏得张良能够看清这个问题。干脆来了个极端的办法,选出了大家都最讨厌的部下雍齿,这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因为他看来是最应受诛罚的人物,而张良却出乎意料地要刘邦封赏。这样一来,大家都放下了心,因为显而易见,自己决不会比雍齿差。
试想,如果针对上述的对立意识,采取另外的一种方法,如:或者把雍齿诛杀,杀一做百,或者这些人一起诛罚,那就难免要大动干戈,而且谁胜准负,还是一件难以料定的事。搞得不好天下大乱,而刘邦为此而丧失天下也是难说的。由此看来,采取“先赏最讨厌的部下”实在是一种妙策。它既臣服了人心,又平定了天下,可谓一举两得。
聪明人的赏与罚,其意不仅仅在彼赏罚的人,他还要通过这些对那些未彼赏罚的人施加他所需要的影响。可以说,赏与罚在此已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了。
总之,如果老是按旧套套办事,难免有出乱子的时候,所以有时不妨破一点例,创一点新,说不定反而还会钥好的效果呢!张良真不愧是一代优秀的谋士。
【典源】
赏一安百:语出周代吕尚《阴谋》:“杀一以惩万,赏一而劝众,此明君之威福也。”另见《文中子·立命》:“赏一以劝百,罚一以惩众,夫为政而何有!”
汉高祖封侯雍齿,事见《史记·高祖本纪》和《汉书·高帝纪》。
10、水清无鱼,丙丞相不究细行
【原典】
丙吉是汉宣帝时的丞相,以知大节,识大体著称。又宽厚待人,隐恶扬善。尤其是对下属,从不求全责备。对好的下属,他大力加以表彰;对犯了过失的下属,只要是能原谅、宽容的,他都尽可能地越谅、宽容他们。
丙吉有一个车夫,驾车的技术很好,其它方面也没有什么问题,就是有一个毛病——喜欢喝酒。他经常喝得醉醺醺的,出门在外也是这样。
有一次,丙吉出门办事,带了这个车夫驾车。殊不知他这次喝得大醉,车子还在路上,他就呕吐起来,把车上的座席都弄脏了。车夫一见自已弄脏了座席,吓得不知怎么才好。但丙吉并没有多说他什么,只让他把车上的污迹擦干净,然后又赶车上路。
回到相府,管家知道这件事后非常生气,狠狠地训斥了车夫一顿,并向丙吉建议说:
“大人,这个车夫实在是不像话,干脆把他赶走算了!”
丙吉摇摇头说:
“不要这样做。因为他喝醉酒犯了一点小小的过失就赶走他,你让他到哪里去容身呢?他不过是弄脏了我的座席罢了,算不上什么大罪。还是原谅他吧,我相信他自已会改正的。”
管家这才没有赶走那个车夫。车夫知道是丞相的宽宏大量才保住了自已的工作后,内心非常感激,决心报答丞相。从此更尽心尽意地赶车,酒也喝得少多了。
车夫原本是边疆人,熟知边防报急方面的事情。有一次,他在长安街上看到一名驿站的官员疾驰而过,猜想一定是边境上发生了什么紧急的事情。
于是他紧跟着到驿馆里去打听消息,果然得知是匈奴入侵云中郡和代郡,那里的郡守派人告急。
车夫立即回相府,把自已探听到的情况向丙吉报告。丙吉知道宣帝马上会召自已进宫商议,便叫来有关方面的属下,向他们了解被入侵地区的官员任职以及防务等方面的详细情况,思考了对策。
不一会儿,汉宣帝果然召见丙吉和御史大夫等人商议救援之事。由于丙吉事先已知道了消息,并且有所准备,所以胸有成竹,侃侃而谈,很快提出了可行的救援办法。而御史大夫等人却仓促进宫,一点消息也不知道,对被入侵地区的情况也不太了解,一时之间根本就说不出什么来,更不用说切实可行的救援办法了。
两相比较,对照鲜明。汉宣帝赞赏丙吉“忧边思职”,对御史大夫等人却很不满意。
退朝后,其他大臣对丙吉十分钦佩,丙吉却对大家说:
“实不相瞒,今天是因为我的车夫事先打听到消息并告诉了我,使我预先有了准备。当初,他曾经醉酒呕吐,弄脏了我的车座,我原谅了他,所以他有今天的举动。”
说到这里,丙吉又感叹道:
“所以啊,每个人都有他的所长,也各有所短,我们应当尽量容忍别人的过失。想想看,假如当初我不容忍车夫的过失,把他赶走了,能有今天受到皇上的表彰吗?”
众人都点头叹服。
【新说】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水太清澈了,就没有鱼能够生存:人太明察了,就没有人愿意跟随你。
是啊,你看那游泳池里的水是够清澈的了,可是哪里有鱼能够在里面生存呢?
为人也是一样。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你事事苛察,求全责备,就像眼里容不下一粒砂子一样,谁愿意跟从你呢?
丙丞相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原谅了车夫,结果得到了报答。
当然不止丙丞相如此,中国历史上这类容人的事例还多着哩。
汉高祖重用“盗嫂”的陈平而得天下,宋太祖撞破受贿的赵普而不责罚,曹操更是公开下《求贤令》说:哪怕有不好的名声,可笑的言行,甚至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木,都不要有所遗漏。
他们都是容纳那些虽德行有亏但确有才干的人。而这方面最为突出的,恐怕要算孟尝君容忍门客而得报答的事了吧。
据说齐国的孟尝君手下有个门客居然和他的夫人勾搭上了。有人向孟尝君告发了这个“第三者”,建议把他杀了。孟尝君听后却只是淡淡一笑说:
“男女相悦,人之常情,这种事那么认真干什么?”后来孟尝君把那个门客推荐给卫国国君,当卫国准备联合各国讨伐齐国时,那个门客以同归于尽威胁卫国国君,使卫国国君打消了攻齐的念头。齐国人知道这事后,都赞扬孟尝君宽厚待人而转祸为功。
孟尝君甘愿戴“绿帽子”而容忍那位偷情的门客,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也是不能苟同的。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宽厚容人的好处也的确算是个特例了,有太过极端的地方。不过,它并不影响我们理解“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用人艺术。
【典源】
水清无鱼:语出《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又见汉·班固《白虎通义》(《太平御览》引):“故水清无鱼,人察无徒。”
丙丞相不究细行:事见《汉书·丙吉传》。
11、千金市骨,郭隗详说求贤策
【原典】
燕哙王因为把国政让给相国子之而导致燕国大乱,齐宣王趁火打劫入侵燕国,杀死了燕哙王和子之。在各国与论的谴责下,齐宣王又采用孟子的计谋,在大捞一把后让燕国立了一位新的国君,然后退兵回国。
这位被新立的国君就是燕哙王的儿子燕昭王。
燕昭王即位后,收拾残破的燕国,决心重振河山,为燕国雪耻,也为自已报杀父之仇。
昭王为此而专程去拜访名士郭隗先生,向他请教复国雪耻的良策。郭隗先生对昭王说:
“成就帝业的国君拜贤士为老师,成就王业的国君以贤士为友人,成就霸业的国君用贤士为大臣,亡国的国君视贤士为役仆。屈尊折已地向贤士学习,才能高于自已百倍的人就会到来。做事在别人前面,休息在别人后面;不耻下问,学而不厌,才能高于自已十倍的人就会到来。以平等态度待人,同甘共苦,和自已能力相当的人就会到来。指手划脚,颐指气使,那就只有跑腿听差的人才肯来了。如果是行为粗暴,横蛮无礼,动不动就训叱呵骂,那就更只有奴隶般的人才会来了。这些都是古代招纳贤士,实行王道的道理,大王如果能广泛选拔国内的贤士,亲自到他们门下去拜访求教,那么,全天下的贤士都会争相到燕国来了。”
昭王听了很受启发,说:
“我是非常愿意主动去拜访这些贤士的。问题是,我怎么知道谁是贤士,我该去拜访谁呢?”
郭隗先生说:
“大王听说过'千金买马骨’的故事吗?古时候有一个国君声称要用千金买千里马,结果三年都没有买到。一位侍臣主动要求去为国君寻访千里马,国君便让他带着千金去了。侍臣用了三个月时间才我到了一匹千里马,可是那马刚刚死、了。侍臣就用五百金买下了那死马的头回去向国君复命。国君大发脾气说:'我要买的是活马,你怎么用五百金去买来这样一个死马的脑袋呢?’侍臣回答说:'大王请不要发怒。您想想看,我们三年都买不到一匹千里马,是世上真没有千里马吗?不是。是人们不相信大王真会花千金买一匹马。如今我花五百金给大王买来了一匹死千里马的脑袋,消息传出去,人们就会相信大王是真的不惜千金买良马了,何愁没有千里马送上门来呢?’果然,不出一年时间,这位国君就买到了三匹千里马。”
说完这个故事,郭隗先生又说:
“现在大王真想招纳贤士的话,就从我开始吧。人家看到像我郭隗这样的人尚且受到大王重用,更何况那些比我更有才能的人呢?难道他们还不会前来吗?”
于是燕昭王为郭隗修建了府邸,拜郭隗为师。结果,乐毅从魏国来,邹衍从齐国来,剧辛从赵国来,能人贤士们都争先恐后地来到了燕国。燕昭王用这些贤能之士治理国政,与老百姓同甘共苦,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到燕昭王二十八年,以乐毅为上将军讨伐齐国,一气攻下了齐国七十余城,直打入齐国首都临淄,烧毁了官殿宗庙,齐■王出逃后被杀。齐国没有被攻下的,只剩下了莒城和即墨两处。
【新说】
千金市骨是为了显示求千里马的诚意,千金市骨的故事是用以启发招纳贤士的心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光停留在口头上是不行的,必须拿出实际的东西来,才会使人相信,才能够吸引真正的贤能之士到来。
古代社会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得人才者得天下,失人才者失天下,这已成为历史的经验。所谓周得吕尚而王,齐得管仲而霸,秦得人才而一统天下,汉得三杰而有中国,刘备得诸葛亮而三分天下。几千年的中国历史,这类例证已不败枚举。即以燕昭王用乐毅伐齐的事实来说,本来已攻下了七十余城,只剩莒城和即墨两地在负隅顽抗了。这时燕昭王去世,齐国田单用离间计使燕惠王派骑劫换下了乐毅,结果被田单一气收复了七十余城,致使燕国前功尽弃。
所以,人才的作用已成为众所公认的常识。既然如此,如何得到人才,如何使人才甘心情愿,死心塌地地为我所用,也就成为智谋问题了。
千金市骨正是这样一种招贤的智谋。另外如秦穆公用五张羊皮换得百里奚,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等等,也都是这样的智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招揽人才为我所用。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才都有遇到燕昭王、秦穆公、刘皇叔等人的运气。
唐代韩愈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宋代黄庭坚感叹:“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价五■皮。”因此;一方面是人才难得,另一方面是怀才不遇,这种矛盾贯穿于社会历史的各个时代。
【典源】
千金市骨:语出《战国策·燕策一》:“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新序·杂事》“买其首五百金”之“首”作“骨”。)另见唐·刘希夷《死马赋》:“八骏驰名终已矣,千金买骨复何时?”
郭隗详说求贤策:事见《战国策·燕策一》。
12、任人唯贤,齐桓公不计私仇
【原典】
战国时,齐国的齐襄公有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两个弟弟,他们各有一个很有才能的老师。齐襄公十分荒淫,公子纠便随老师管仲去鲁国避难,公子小白则跟老师鲍叔牙去了莒国。
后来,齐襄公在内乱中被杀,大臣们派人到鲁国去接公子纠回国当国君。
鲁庄公亲自带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公子纠的老师管仲担心公子小白枪先回国夺取君位,因为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国较近,他得到鲁庄公同意,先带了一批人马去拦截公子小白。
管伸带人赶到即墨附近时,果然发现公子小白正往齐国去。管仲上前劝说公子小白别回去,但小白听不进去,管仲便向小白偷射了一箭。小白立刻倒下,管仲以为他死了,于是不慌不忙地回去护送公子纠返齐。
然而,公子小白没有死,鲍丝牙救了他,并赶在公子纠之前回到了齐国,说服大臣立公子小白为国君,即齐桓公。
公子纠在鲁国军队护送下赶到齐国时,齐、鲁两国打了起来,结果鲁军大败。鲁庄公被迫同意齐国的要求,逼死公子纠,把管仲抓起来。但齐国提出,管仲射过齐桓公一箭,要报一箭之仇,将他押送回齐国,由齐桓公亲自处置。鲁庄公只得同意。
在被押往齐国的路途中,管仲吃了不少苦头。到了绮乌时,管仲去向那里的官员要饭吃,一位官员跪着把饭端给管仲,十分恭敬地等他把饭吃完,然后问道,“要是您回到齐国没有被杀而受到重用,将来怎么报答我?”
管仲回答说:“如果我真的受到重用,我要任用贤明有才能的人,奖赏有功的人。我能拿什么来报答你呢?”那位官员听了这些话,心里很不满意。
管仲被押到齐国后,没想到受到鲍叔牙的亲自迎接,而齐桓公不仅没有报一箭之仇,反而让管仲当上了相国。鲍叔牙则甘愿作管仲的副手,因为鲍叔牙知道管仲的才能远在自已之上,才说服了齐桓公这样做。
【新说】
对统治者和领导人来说,用人毫无疑问是个至关重要的大问题,真正的用人之道,唯一的标准,理所应当是才能和德行。只要是真正想干点事,而不是尸位素餐和混日子,就必须遵循这一原则。
要任用贤明有才的人,需要宽阔的胸襟和气度。比如齐桓公,不计较差点要命的一箭之仇,爱才胜过泄私愤,管仲才得以不死并当上相国。倘若换个人,管仲或许早就命归黄泉了。鼠肚鸡肠,容不得异己的人,迟早成不了大气候,下场也好不了。
任用贤明有才的人,还得要有功夫和时间来进行考察。毛遂自荐的能人毕竟是少数,越到现在,毛遂自荐越发成了投机取巧、拍马专营者惯用的手法,并常常美其名曰“自我推销”。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对“自我推销”者多留点儿神,听其言,观其行,然后再决定取舍。中国北方农民有句大白话说,是马是骡牵出来骝骝,意思是说是好种还是孬种,让它出场表演就知道了,话虽不高雅,却包含至深道理。
任用贤明有才的人,也要对他们给予充分的信任。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这是用人的一个起码准则。既用又疑,不但自己揣上一桩心病,也使被用的人离心离德,身在曹营心在汉,说不定还会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取而代之。
用人确实大有学问。极言之,家国兴衰,事业成败,几系于用人之上。
【典源】
任人唯贤:语出《尚书·咸有一德》:“任宫惟贤才。”
齐桓公不计私仇:事见《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13、知人下士,韩信屈尊问左车
【原典】
公元前204 年,韩信和张耳率领数万大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伐赵国。
赵玉歇与赵军统帅陈余集中了号称二十万的兵力,准备在太行山的井陉口与韩信决战。
赵国的广武君李左车向陈余建议,他自己率领三万精兵,绕小路截断韩信的后勤补给,使汉军进退两难,最后全歼饥饿疲劳的汉军。但是,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意见。
韩信利用陈余骄傲轻敌、急于求胜的心理、出奇制胜,摆出背水一战的阵势,大败赵兵,斩杀陈余,活捉赵王歇、李左车等人。
交战之前,韩信得知李左车智谋过人,可以当作老师请教,因此下令不准杀李左车,并说:“谁抓到李左车,以重金奖赏。”李左车被抓住后,韩信亲自为他松绑,按上宾对待,相见以师礼,向他诚心求教。
韩信问李左车说:“我早就听说将军智勇双全,现在有一件事向将军请教。我和张耳领兵攻魏破赵,想乘着胜利攻打燕国,然后攻打齐国,不知该怎么办。请将军谈谈看法。”
李左车回答说:“战败的将军,还谈什么勇敢。丧失了国家的人,还谈什么谋求生存。我已经成了你们的俘虏,哪里敢谈看法。”
韩信又说:“如果陈余采纳了您的建议,我们早就成了赵国的俘虏。因此诚心求教,请您不要推辞。”
李左车见韩信不耻下问,态度谦和诚恳,便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汉军经过长途行军,接连打仗,已经十分疲惫,现在不如暂时休战,安抚老百姓,从百里路之内补充给养。按照将士们的功劳进行奖赏,用酒肉补充他们的营养。接着派重兵逼近燕国边境,假装出要进攻的样子,然后派使者到燕国送信,告诉他们大军压境。这样,燕国肯定会投降,齐国听说燕国投降,很可能放弃抵抗而投降。作战应该先造成声势,接着再出兵去打,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韩信认为李左车的建议很好,立即采纳,派遣使者去燕国送信。燕国见韩信兵临国境,随时都可能发动进攻,便宣布投降。
【新说】
傲慢产生于偏见,而偏见在实质上是愚昧的标志。真正的聪明人,总是尽可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瞄准自己的目标,坚持不懈而又灵活主动地向目标前进。韩信当年甘受胯下之辱。说明他具有能屈能伸的韧性,准能说他不是个大丈夫呢!这次屈尊向阶下囚请教,不但没有丧失胜利者的风范,而且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于是又向成为强者迈出了一大步。
愚蠢的傲慢,刚愎自用,下场是很可悲的,不是孤家寡人,众叛亲离,就是死而无人收尸。项羽固然有冲天的英雄豪气,可最后落得风声鹤唳,乌江自刎,也不知是悲剧还是喜剧。这一点,大概只有先投项羽、再奔刘邦的韩信心里最明白。
不耻下问,其实没有任何可羞耻的。以真正有才能者为师,而不管他是什么出身、身分和地位,恰恰表现了一种潇洒不凡的风度和包容一切的胸襟。
孔子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两者之间,竟有天壤之别。坦荡,则能吸纳,理解,宽容;狭隘,只有孤芳自赏,排斥异己。
所以,要想干成一番大事业,要想有所作为出人头地,切莫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看得那么高贵,不要自欺欺人地把自己的脸面看得那么薄,也不要抬头望天作清高状。
【典源】
知人下士:语出《老子》第六十八章:“善用人者,为之下。”
韩信屈尊问左车: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14、弃瑕取用,刘邦宽容重陈平
【原典】
陈平是西汉河南原阳人,年少时家里很穷,同哥哥嫂嫂在一起生活,只有三十亩薄田。他哥哥陈伯宽厚仁慈,靠辛勤劳动供陈平外出游学,后来,陈平娶了一个妻子,妻子曾经五次出嫁,五次都死了丈夫,但家里很富有。
陈平的出士,多亏了妻子家的帮助。
陈平离家后,先投奔魏王咎,遭到谗言,又投奔项羽。他见项羽粗暴无道,便仗剑投奔刘邦,经过魏无知的推荐,刘邦接见了他。言谈之中,论及天下大事,刘邦觉得十分投机,便将陈平提拔为都尉,留在自己身边当参乘,并监护三军将校。
刘邦的将士对破格提拔陈平不满,说:“大王得到一个楚军的逃兵,并不了解他的才能和品行,就与他同乘一辆车,还让他监护军中长者,未免太过分了。”刘邦没有听信这些议论,又把陈平提升为副将。
大将周勃和灌婴对刘邦的做法也不满,对刘邦说:“听说陈平在家里曾经同嫂嫂通奸。离家后又两次出逃,三次选择主人。现在大王授与他高官,让他监护将士。凡是给他贿赂多的人,他就将好处给与。他完全是个反复无常、目无法规的人,希望大王认真考察。”
刘邦听了这些话,心里产生了疑虑,叫魏无知和陈平来问个究竟。魏无知说:“只要有建功立业的本领,即使与嫂嫂通奸、受贿,又有什么妨碍呢?”
陈平自知这些都不是事实,对刘邦说:“过去我投奔魏王和项羽,由于他们不相信人,我才来投奔大王。如果大王认为我可以用,就不应拘泥小节;如果认为我不能用,我收的小费全在这里,你拿去吧!我就此告辞。”
刘邦觉得误会了陈平,连声道歉,并将他提拔为护军中尉。后来,陈平全力辅佐刘邦,多次在危难之际挽救刘邦及其大业,成了建立西汉王朝的头等功臣。刘邦死后,陈平还同周勃一道,平定诸吕叛乱,稳住了西汉江山。
【新说】
“瑕”指过失和缺点,“弃瑕”是说不计较缺点和过失;“取用”意为取长处而用之。这一策略要求对有才华的人不求全责备,使其才华为我所用。
在这个世界上,上至国王总统,下至平民百姓,没有哪个人没有缺点毛病,这一点是绝对勿庸置疑的,正如只要是人,都有生老病死一样。问题在于,首先要肯定被用的人确有真才实学,并且那些真才实学又确实是自己所需要的,然后再看他的毛病缺点对事业是否致命,是否积习难改,是否是不可救药的恶习。
比如,有吃喝嫖赌恶习的人,是绝不能用作政府官员的。有偷摸劣迹的人,绝不可用来看守财物。极端自私的人,绝不可用来从事慈善活动。刘邦用陈平,是为了出谋划策、将兵打仗。他是否勾搭过嫂子,是否收受过将士的财物,大概无碍大业。况且事已过去,并非年深日久的恶习,况且这些也是传闻,并非铁证如山的事实。
因此,真正重要的是仔细辨别、斟酌“瑕疵”,谨防被披着羊皮的狼们钻了空子,以免过后悔恨交加,只要瑕疵无伤大雅,就可以大胆地用。有的可以长久地用,有的只可用一会儿;有的可以全面地用,有的只用一个方面;有的可以全心全意地用,有的需要提防着用。
利用别人的才能为自己服务,是最主要的准则。把握住这个准则,用它去衡量被用的人,就比较好掌握了。
【典经】
弃瑕取用:语出三国陈琳《为袁绍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
刘邦宽客重陈平:事见《史记·陈丞相世家》。
15、搜扬侧陋,武帝重用霍云病
【原典】
霍去病是西汉名将,山西临汾人。他父亲原来是平阳县的衙役,曾在平阳公主家里当差。他的外祖母卫温,母亲卫少儿和舅舅卫青,以前都是平阳公主的家奴。后来,霍去病的姨妈被汉武帝刘彻选入宫中,当了皇后,他一家人才迁到都城长安,摆脱了奴仆的地位。
霍去病自幼在奴仆当中长大,饱尝生活的艰辛。但是,他不甘做奴仆,勤奋学习,精通兵法,并且掌握了骑马、射箭和搏击等各种武艺。汉武帝十分赏识霍去病的才能,不嫌他出身微贱,将他破格提升为侍中,负责保卫皇帝的安全。
后来,匈奴骑兵入侵河套地区的代郡。汉武帝命令大将军卫青领兵反击匈奴,霍去病也请求随军前往。汉武帝为了嘉奖他的志向,又由于他精通骑马射箭,遂封他为票姚校尉,挑选了八百名精锐的骑兵由他指挥。
霍去病首次出征匈奴,带领部队离开主力,奔袭数百里,以少胜多,斩杀匈奴兵二千多人,杀死匈奴的相国、当户等官,临阵斩杀匈奴单于的叔祖父籍若侯产,活捉单于叔父罗姑比,一时声威大振,勇冠三军。汉武帝以二千五百户封他为冠军侯,提拔为大司马骡骑将军。
接着,霍去病再度出征,两次大败匈奴贵族,控制了河西地区,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切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
在对匈奴的第三次大战中,霍去病与大将军卫青分路出击,击败匈奴主力,一直追击到蒙古和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才收兵。
汉武帝为了嘉奖霍去病的显赫战功,在长安给他建了一座豪华住宅,但是,霍去病谢绝说:“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他前后六次出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王朝的威胁。
【新说】
“搜扬”,即寻找提拔;“侧陋”,即隐伏卑微。“搜扬侧陋”,是说注意寻找和提拔出身、地位低贱而贤明有才的人。
之所以这样做,是鉴于历来富家子弟大多养尊处优,专横跋扈,不是花天酒地寻欢作乐,就是平庸愚昧无德无才,极少有成为栋梁之才者。
英雄自古出于草莽里巷,几乎成一个普遍规律。霍去病、卫青都出身奴仆,汉高祖刘邦的开国功臣萧何等一批人,大多出身低微,几乎各朝各代都有由下层出身而至功高位显的人。大约出自草莽里巷之辈,自幼经受艰苦磨练,以刻苦发奋、吃苦耐劳见长。他们既无既得利益可失去,也不怕失去。
因而敢冲敢拼,加上吃糠咽菜,体魄强健,经得起摔打。
如果说,富家子弟像关在笼子中被阉割了的家畜,那么,草莽英雄则似深山老岭中的猛兽。得猛兽而用之,图的就是那股虎气、豪气。
也有出身、地位低微的文人雅士,大多可充作谋臣。这类人在品性上近似于草莽英雄,无所顾忌,锐气可嘉,往往可堪大用。
清代龚自珍的诗说:“不拘一格降人才。”这是说选拔任用人才要不受门第等级尊卑的限制,唯才是用。这话说来容易,而在实际中,门第等级尊卑亲疏是一股强大的势力,尤其是这种势力左右了权力阶层时,要想冲破,必须有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甚至要冒与自己所属的利益集团发生冲突和分裂的风险。
真正的爱才者,为求人才会在所不惜,自诩为爱才者,又打不破傲慢与偏见,不过是同好龙的叶公一样的伪君子。
【典源】
搜扬侧陋,语出《尚书·尧典》:“明明扬侧陋。”
武帝重用霍去病:事见《汉书·霍去病传》。
16、拨犀擢象,萧何月下追韩信
【原典】
韩信是江苏淮阴人。他家里很穷,经常被别人瞧不起,还常常到别人家寄食,遭人白眼。
项梁在苏州起兵后不久,渡过淮河,屯军于下邳,势力已发展到六七万人。韩信在这时仗剑投奔项梁,但项梁很快因骄兵战败被杀,韩信又转到了项梁侄儿项羽手下。
韩信在项羽军中没有受到重视,他多次向项羽献计,都没有被采纳,于是带着怀才不遇的心情投奔了项羽的敌手刘邦的军队。后来韩信又犯了法,按规矩该斩首,他却说:“刘邦不是想打天下吗,为什么要斩壮士?”
夏侯婴听了这话十分惊奇,仔细看了看韩信的样子,将他释放了,并推荐给刘邦。刘邦看不出韩信有什么特殊本领,只给了他一个治粟都尉这样的小官。
当时萧何担任后勤总管,在公务当中认识了韩信。韩信经常与萧何交谈,萧何发现韩信并不平庸,十分器重他。
后来,刘邦的军队到了陕西汉中,军中将士有很多人想家,不少人开了小差。韩信自忖刘邦不会重用自己,又产生了怀才不遇的念头,便寻找机会逃走了。
萧何得知韩信逃走,知道自己的疏忽造成了人才的走失。他来不及同刘邦商量,亲自连夜趁着月色追赶韩信。这时,有人对刘邦说萧何逃走了。刘邦听后大惊,如失左右臂膀。
不久,萧何追回韩信,刘邦喜怒交加,责备萧何不该逃跑。萧何将实情告诉刘邦,刘邦很不以为然,但萧何极力举荐韩信说:“如果大王只想长期在汉中称王,就没必要用韩信;如果大王要争得天下,那么非得有韩信参与谋划。”
刘邦接受了萧何的意见,亲自拜韩信为大将,让他统帅三军,并向他请教治国方略。韩信比较了刘邦与项羽的长处和短处,分析了泰国形势,建议举兵东征,平定三泰。刘邦认为韩信言之有理,后悔相见太迟,于是出兵东征,夺取了三秦。
在后来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过程中,韩信鼎力相助,参与谋划,并亲自带兵出征,为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新说】
“拔”和“擢”指提拔升迁;“犀”和“象”即犀牛大象,借指特殊人才。“拔犀擢象”是说提拔重用特殊人才。
人才确有大与小、一般和特殊之分,用人者必须首先明白这一点。只能缝缝补补的人,不能当作时装设计师来用。只能带兵冲锋陷阵的人,不能用来策划总体战略。只能沿街推销叫卖的人,不能委以企业家的重任。任人唯贤,唯才是用,这是总的原则,但在实际使用中,应区别情况而用之: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一般人才一般用,特殊人才特殊用。不能做到这一点,原因只能在用人者身上,而不在人才本身。如果没有萧何的竭力推举,刘邦是不可能发现和使用韩信的,也许,韩信会再次投奔项羽。那样的话,天下将不是刘邦的了。
发现和提拔特殊人才,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刘邦这种志在打天下的豪杰,尚且两次不识韩信真面目,差点失之交臂,更何况一般的用人者,能有几人具备与众不同的目光与胆识?有真才实学且德行高尚的人,往往不做毛遂自荐者。如今毛遂自荐者,大都急于出人头地,却无特殊的本领,德行高尚者更是少得可怜。
正如挑选猫一样,不能光听它是否会叫,还得认真考察它是否真能捉老鼠。
【典源】
拔犀擢象,语出宋代王洋《东牟集·卷九·与丞相论郑武子状》:“敕局数人,其间固有拔犀擢象见称一时者,然而析理精微,旁通法意,鲜如克。”
萧何月下追韩信:事见《史记·淮阴侯列传》。
17、知人则哲,管仲临终谏桓公
【原典】
春秋时,管仲当上齐桓公的相国之后,在齐国推行改革措施,帮助齐桓公“尊王攘夷”,很快使齐国强大起来,齐桓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专门设立了选拔人才的制度,使有才能的贤明之士有机会得到任用。
后来,管仲因病去世。在他临终前,齐桓公问他谁可以接替他担任相国。
桓公先问易牙如何,管仲回答:“不行。他为了取得大王的宠信,竟然把自己的儿子杀掉煮给大王吃,这种连自己的儿子都可以抛弃的人,难道会忠于大王吗?”
齐桓公又问竖刁怎么样,管仲回答说:“不行,这个人为了卖身投靠大王,不惜割掉自己的生殖器来当宦官,这种连自己身体都不珍惜的人,怎么会对大王忠实呢?”
齐桓公再问开方怎么样,管仲回答说:“也不行,这个人为了得到大王的宠爱,连自己的父亲死了都不回去奔丧。这种连父亲都不爱的人,还会爱护大王您吗?大王手下的人中,只有隰朋为人忠厚,可以担当重任。”
但是,管仲死后,齐桓公没有照管仲的建议去做,反而重用了易牙、竖刁和开方这三个人。结果,三年后齐桓公得了重病,易牙、竖刁和开方乘机与桓公的宠妾长卫姬勾结起来,将桓公囚禁起来,连饮食都不给。
这些人杀了反对他们的大臣,把同易牙有暖昧关系的长卫姬的儿子无亏拥立为国君,赶走了齐桓公生前选定的继承人郑姬之子齐孝公。
后来,有个失宠的宫女从狗洞爬进关押齐桓公的地方,将宫廷中所发生的一切告诉了齐桓公。桓公听后饥愤交加,不久便抱恨而终。他的尸体停放在床上两个多月无人理睬,直到长出的蛆虫爬满了地面,才被送去埋葬。
【新说】
真正聪明的人的表现之一,就是善于识人。齐桓公即位之初不念一箭之仇而重用管仲,是他的明智之处,才有了后来齐国的强大,但他晚年的作为,却不能不说是昏庸之极,落得无人收尸,应该说是咎由自取。可见,即使是具有雄才大略的君主,也有糊涂、不辨真假的时候。
知人之难,虽不说难于上青天,却是众多人没有解决好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一个难点在于人心隔肚皮,难以彻底洞明。表面上像一盆火,背地里却握着刀;脸上露着笑容,脚底下却使绊子。这种情况可以说太常见太常见了。势利之徒多得如汪洋大海,而且越发有汹涌澎湃之势。以前尚且说人一走,茶就凉,现在则堂而皇之地宣称人未走,茶已凉,人心之难测,由此可见,正所谓知人知面难知心。
听其言观其行,虽不失为知人的一种好方法,但有时也会出现失误,人们已经在伪装自己方面变得越来越聪明,现代社会的高级间谍屡屡得手,就是明证。即使是现代化的测谎器,对他们来说如同玩具,更何况凭直观的观察,怎么能搞清楚他们到底居心何在?
不过,也可以来一点逆向的考察手法,或许可以探得一点虚实,比如对专爱说好听话的人,偏不听他的,偏不重用他,甚至让他吃点苦头,到时再看他的反应。恐怕多数势利之徒是难以过这一关的。
当然,知人难,也不全是因为人心险恶。用人者本身的昏愦,也是个重要原因,遇上这种情况,只让人感到无话可说。
【典源】
知人则哲:语出《尚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
管仲临终谏桓公:事见《国语·齐语》。
18、用具所长,鸡鸣狗盗派用场
【原典】
战国时,孟尝君田文接受齐潜王的命令,到秦国去行聘问之礼,并将白狐皮裘作为礼物,进献给秦昭王。秦昭王十分高兴,打算请孟尝君担任相国。
秦惠王的弟弟樗里疾非常妒忌孟尝君的才能,担心他夺走自己在秦国受到的宠信,于是在秦昭王面前挑拨说:
“如果孟尝君到秦国来当相国,他掌握大权之后,必然首先考虑齐国的利益,然后才会想到秦国。这对秦国将十分不利呀!等到他羽毛丰满,恐怕连大王您也要被除掉,那时候您后悔也来不及啦。”
秦昭王听了这番话大惊失色,认为很有道理,便命令手下将孟尝君抓起来杀掉,以免后患。
孟尝君面临飞来横祸万分焦急。他请求好朋友泾阳君出面帮助,去找秦昭王宠爱的美女樊姬说情。泾阳君曾经在齐国当过人质,孟尝君给他的待遇很好,所以对孟尝君的请求爽快地答应了。
泾阳君先拿了两对白色玉璧去打通关节。樊姬却说,可以帮忙,但最好能得到白狐皮裘。泾阳君回来同孟尝君商量,怎么才能把已经献给秦昭王的白狐皮裘弄回来,再拿去献给樊姬。
正在两个人一筹莫展的时候,孟尝君的食客中有个善于偷盗的人,自告奋勇将白狐皮裘偷出来。他们同意让他去试一试。半夜,那个人悄悄潜入宫中,将皮裘偷到手,到出宫门时,守夜的卫兵听到了响动,那个人马上学了几声狗叫,骗过卫兵,出了宫门。
樊姬得到皮裘,在秦昭王面前为孟尝君美言了儿句,秦昭王便将孟尝君放了,但是,秦昭王很快就发现上了当,立即派人追赶孟尝君。
孟尝君-行人在半夜赶到了函谷关。按照关规,只有到鸡叫时才开关让人通行,时间离鸡叫还早,昭王的追兵很快要到了。紧急中,孟尝君的食客中有个人善于模仿鸡叫,于是马上学起鸡叫来,逼真的叫声引得群鸡共鸣,守关人以为天已破晓,打开了关门,盂尝君出关逃回了齐国,脱离了危险。
【新说】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好男要当兵去打仗,好女要嫁好儿郎,大概说的正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的情况。
孟尝君用鸡呜狗盗之徒,恰到好处,在关键时刻救了命,好比好钢真正用在了刀刃上。在这种时候,哪怕有几个满腹经纶的高超谋士,都干事无补,救不了孟尝君的性命。这使人想到,春秋战国时代一些有钱人养成豢养食客的风气,简直是在建立人才库,各色人等,不分贵贱,凡有一技之长,给一碗饭一张床养起来,不付工资,平时无所事事,关键时刻露几手,手到病除,岂不妙哉!
所以,用人不要自恃清高,虽然我们不能像孟尝君那样作为恩主豢养一批包括鸡鸣狗盗之徒在内的食客,却可以学习孟尝君没有偏见地、但有远见地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功夫。只要有一技之长,管他是雄才大略还是雕虫小技,都加以利用,而且还要用得恰到妙处。
得的是有眼光和远见卓识。有的人才华横溢,人人见到都会说是人才;寻找这样的人太容易了,偏偏有不少人内向含蓄深沉,才华深藏不露,只是到了关键时刻,才偶尔露峥嵘,善于发现和使用这类人,本事就不小。
才能的大小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用得恰到好处,使人尽其才。
【典源】
用其所长:语出宋代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六一居士》:“凡人材性不一,各有长短,用具所长,事无不举;强其所短,政必不逮。”
鸡鸣狗盗派用场:事见《史记·孟尝君列传》。
19、爱鹤失众,董贤得宠犯众怒
【原典】
董贤是西汉侍臣,由于年轻貌美又善于奉承,得到汉哀帝刘欣的宠幸。
哀帝每次外出,都与董贤乘同一辆车,在皇宫里更是同他形影不离。有一天,董贤陪哀帝睡午觉,他翻身时压住了哀帝的袖子,哀帝见他睡得正酣,怕惊醒他,便叫人用剪刀剪断衣袖起身。
董贤一得宠,家人也跟着沾光,他妻子进宫享乐,妹妹被选为妃子,父亲受封爵,岳父和舅子也当了高官。哀帝专门为董贤建了一座豪华住宅,并把各地进贡的最贵重的礼物给了董贤。
哀帝一直想封董贤为侯,却找不到机会。他体弱多病,没有儿子,企图篡夺王位的东平王和王后背地里诅咒他早死。这件事被两个大臣向哀帝告发了,结果东平王畏罪自杀,王后被处死。
在论功行赏时,有人为迎合哀帝心意,提出把这告密的人改为董贤,便可以此封他为候。哀帝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下令将董贤和那两个大臣封为侯。
丞相王嘉和御史大夫贾延坚决反对,建议让朝臣们讨论董贤在揭露阴谋中是否有功,该不该封侯。哀帝心虚,不敢把事情拿出来讨论,只好先搁置起来。过了一段时间,哀帝再次下令封董贤为侯,又遭到王嘉等人的反对。
哀帝对此耿耿于怀,从此疏远了王嘉。
后来,哀帝的祖母傅太后去世,哀帝以太后有遗命为由,封给董贤两千户。王嘉知道后写信给哀帝说:“董贤依仗陛下的恩宠,骄奢放纵,毫不收敛,恶名远扬,引起八方公愤。常言说,千人所指,无病而死。我为他日后的下场感到寒心。望陛下考虑到先辈创业的艰难,别再这样做了!”
王嘉的信使哀帝恼羞成怒,他派人逼王嘉服毒自杀,遭到王嘉严词拒绝,在狱中绝食而死,从此,再也没有人敢直言劝哀帝了。他又任命刚过二十二岁的董贤为大司马,任董贤把持朝政,权势几乎要与哀帝同等了。
但是,哀帝一死,董贤就失去了靠山。王太后罢了董贤的官,罢官当天,董贤和妻子因畏惧而自杀,全部家产被抄没,朝野对此无不称快。
【新说】
春秋时代的卫懿公曾经因为爱鹤而亡国,爱鹤爱到众叛亲离的地步,堪称“玩物丧国”,汉哀帝独爱董贤,虽未到亡国的地步,却引来“千人所指,无病而死”.下场也够惨的。
偏心眼儿容易导致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最大的弊端,从统治者的角度看,手下文臣武将只要有真才实干,越多越好,很难靠一个人支撑起天下。人们常说,人心齐,泰山移。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
偏心眼儿也容易导致因小失大。玩物丧志,玩人丧德,虽是说不务正业,骄奢淫逸,却也表明了没有偏爱。是“玩”不起来的。一旦玩起来,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时,灾祸就跟着来了。赌徒输红了眼,老婆、孩子、房子、裤子什么都拿去输,直到精光。到了这种境地,犹如大江东去,是阻挡不住的。
这倒也好,落得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就全部了了。
平心而论,偏爱也有无可指责处。皇帝爱长子,百姓爱么儿,自在情理之中,无可厚非。但若有重任在肩,比如当个董事长、经理什么的,又另当别论,一般的偏爱也还说得过去。如果爱屋及乌,就有点问题了。这时要扪心自问一下,要是真的爱乌,干脆辞职算了。
【典源】
爱鹤失众:语出《左传·闵公二年》:“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
董贤得宠犯众怒:事见《汉书·王嘉传》。
20、及锋而试,■王用才挽狂澜
【原典】
■王朱祁钰是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同明英宗朱祁镇是异母弟兄,英宗接替王位时,他被封为■王。
英宗是个昏庸腐败的君主,朝廷的军政大权都落入了太监王振的手中。
1449 年7 月,王振为了扩充权力,极力鼓动英宗出兵征讨蒙古族首领也先。
英宗不顾其他大臣的坚决反对,接受了王振的意见,亲自率领五十万大军北征也先,让■王留守京城。
不料,明军一触即溃,英宗退守距怀来县城二十里的土木堡,被蒙古军队四面包围,十多万明军死伤,王振被乱军杀死,英宗被俘。这年8 月,土木堡惨败的消息传到北京,朝野震惊,人心浮动,朝廷一片恐慌,大臣们聚集在宫廷中号啕大哭。皇太后下令由■王主持国政。商讨对策。大臣徐■主张迁都,于谦则力主保卫京城。■王否决了南逃的主张,决心守城,将守城重任交给了于谦。
这时,明朝的精锐部队已在土木堡被消灭,北京只剩下十万老弱病残之师。于谦征得■王同意,从各地调集援军,运输军粮,北京的防务逐渐巩固,人心开始安定下来。
■王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总揽兵权,将土木堡事变的祸首王振抄家灭族,让众大臣把王振的三个爪牙打死在朝廷之上,民愤渐平。接着,朝廷众臣拥立■王登上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
也先本来想以英宗为人质,逼迫■王投降,但遭到■王拒绝。于是,也先领兵攻打北京,北京军民同仇敌忾,奋勇抗击,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也先在勒索未得逞,进攻又被打退的情况下,被迫于第二年释放了英宗,英宗回到北京,被■王送往南宫居住。
【新说】
趁着刀锋锐利之时赶快使用,趁着将士士气高涨之时奋勇杀敌,就如同趁热打铁一般,不可懈怠。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用也会懒惰。有才能的人选择英明的主人,总想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而不愿碌碌无为,虚度时光,所谓“人尽其才”,就是告诫用人者要充分理解人才难得的道理,理解人才渴望得到任用的心理。
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用,不仅锐气会随着时间丧失,而且也有可能产生背弃的念头。于谦在社稷危难的关头挺身而出,■王尊重他的一腔热情,及时委以大任,结果给了于谦报效朝廷的机会,挽狂澜于既倒,使明王朝免遭灭顶之灾。
也有相反的事例,比如岳飞,立志誓死抗金,却落得“仰天长啸,空悲切”的下场,国破家亡,山河疮痍,生灵涂炭,全不在当权者的忧患之中,更何谈及时任用壮志凌云的英才!
及锋而试,首要的条件是真才实干,唯才是用,刀刃必须是锋利的,才可能用来拼杀;武士必须是勇猛的,才可能用来冲锋陷阵;谋士必须是卓越的,才可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唯才是用,就要求打破其他的障碍,比如年龄、资历,过去的功劳,关系的亲疏等等,这些都有碍于及时重用有才能者。这个标准不坚持,将大失人心。
诚信也十分要紧,有才无德,野心勃勃,贪得无厌,这样的人受重用,比使用庸人更危险。遇上野心家、贪婪无耻之徒,宁可弃而不用,否则无异于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
还要记住,刀在不断地使用中才会越发锋利,人才也要不断地磨炼,才会越发炉火纯青。
【典源】
及锋而试: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
■王用才挽狂澜:事见《明史·英宗前纪》及《明史·景帝本纪》。
21、强于弱枝,朱元璋加强集权
【原典】
明代初年,新、旧地主大肆兼并土地,聚敛财富,隐瞒土地面积和人口数量,逃漏税赋和徭役,把沉重的经济负担转嫁给农民。朝廷的功臣老将倚权仗势,违法乱纪,横征暴敛,贪污腐化,使皇帝的大权被削弱,政局动荡。
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削弱地方和各政府机构的势力,力图改变权力分散、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
为了打破实际上变成了独立王国的地方政权机构,朱元璋废除了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管理行政、军事和司法事务。这三个机构各自独立,但又互相牵制,全部直接由朝廷指挥,加强了中央控制。
在中央一级,朱元璋认为中书省的丞相权力过大,容易滋生专权恣肆、王权旁落的弊端。这时有人告发丞相胡惟庸的不法行为,朱元璋便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宣布撤销中书省,革除丞相,相应地加强吏、户、礼、兵、刑、工等六部的地位,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一来,丞相的职权实际上是由皇帝来行使。
在军事方面,朱元璋设立前、后、左、中、右五军都督府,将原来大都督的兵权一分为五,委派王族宗室任各地藩王,行使监军职权,让他们成为皇帝在各地的军权代表。
原有的监察机关御使台,被改成了都察院,职责是监督朝廷官员,辨明是非,以防大臣奸佞结党营私,并检举弹劾贪污舞弊、徇私枉法的官员。都察院下设十三个道的监察御史,代表皇帝出巡,遇到小事立即处理,大事直接报告给皇帝裁决。
朱元璋还设立了巡检司和锦衣卫,以加强对百姓的控制。巡检司遍设于各府县的关口要道,盘查行人,抓捕盗贼。锦衣卫是直属皇帝的特务机构,被用来严密监视朝廷文武百官。
这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朱元璋牢牢控制住全国的军政大权。他认为,这是一套确保明王朝“万世一统”的最好制度,专门编订了《皇明祖训》,要求子孙后代继承这一制度。
【新说】
正如树木的生长一样,过于细弱的树干,是不会出现枝繁叶茂的结果的。
权力一旦过于分散,必然导致指挥失控,拥权自重,四分五裂的局面。权力的分布和运转,同树木的生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根本上是要使树干强壮。为了不使养分分散,及时砍削掉不必要的枝叶,才能保证树干得到充分的养料。权力也一样。过去有“山高皇帝远”一说,便是指拥有大权的地方官员由于权力不受制约而可以胆大妄为,营私舞弊,避免这一现象出现,唯有削弱地方权力,使之受到牵制,有所畏惧。
经常遇到的难题,是权力过分集中,则会出现“窒息”。事不分大小,都由掌握最高权力者决定,必然出现运转不灵、效率极低的情况。而权力过分分散,则将导致各自为政,同样出现运转不灵,指挥不动的局面。
强干弱枝的最好办法,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层层制约,制约别人者也受到制约,最终的制约权则集中到掌握最高权力者手中。掌握和运用权力的最佳境界,是握而不死,放而不乱;用则必灵,收则必止。
这是一门大学问,类似于走钢丝,要不停向前走下去,又不能东偏西倒摔下来。
【典源】
强干弱枝:语出《史记·汉兴以来诸侯年表序》:“而汉郡八九十,形错诸侯间,犬牙相临,秉其厄塞地利,强本干弱枝叶之势也。”
朱元璋加强集权:事见《明史·太祖本纪》。
22、从旁掣肘,雍正暗控手下臣
【原典】
清代的雍正皇帝执政时,让手下的人互相监督,以此来驾驭群臣。他还暗中安插密探,四处巡访,即使是巷尾街头的民间琐事,他都能马上知道。
有一次,雍正让广东巡抚傅泰暗中察访广东布政使王士俊。傅泰认为皇上十分信任自己,便尽力察访,并向雍正密报说:“王士俊很能干,办事勤勉快捷,担任藩司的职务十分称职。但是,从他的言行来看,似乎有得意骄横的迹象。”
不料,雍正又暗中叫王士俊监视傅泰。有一次,他在王士俊送来的报告上批道:“傅泰的看法自以为是,你认为是这样吗?他这个人的品行怎么样?
心里面有什么志向?办事的才干怎么样?领导下属是不是公私分明?你要秉公如实地向我报告。”
这些批语是叫王士俊悄悄观察傅泰的为人。王士俊并不知道自己也受到傅泰的监视,他在给雍正的报告中说:“傅泰心里没有主见,对事情不置可否。偶尔发表意见,也是平平常常,据说他在办理广东海关陈炳文、范九锡、潘栋、高维新和柳大本五人的事时,向每人收取了三百两白银。我不敢说傅泰的品行是廉洁的。”
有个叫王云锦的状元,一次上早朝回来,同他的亲戚朋友玩纸牌,发现有一张纸牌不见了。
第二天上朝时,雍正问王云锦昨天干了什么事,王云锦如实说了。雍正笑着说,“不说谎话,是真正的状元。”说完,他从袖子中抽出那张纸牌交给王云锦。雍正甚至还知道一个被引见的官员刚买了一顶新帽子。
雍正的这些做法,使他手下的人个个都以为自己是皇上的亲信,但却知道人人又都处在皇上的监视之下。大臣们的一举一动,全在雍正的掌握之中,因此,满朝文武官员都担心祸及自身,为人处事都格外小心谨慎。
【新说】
就统治而言,从旁掣肘虽然为统治者提供了某些好处和方便,比如及时发现异已分子,使从政者言行有所收敛,然而,它却是专制暴政的温床和象征。雍正有什么必要知道一个低级官员下班以后做什么?他有什么必要知道一个被引见者买了一顶新帽子?这能说明他为政昌明吗?真正明智的统治,应该是以权力制约权力,而不是以人制约人。以权力制约权力,才有规则可言,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以人制约人,将导致随心所欲,而人心又是最险恶不可逆料的东西,以它为尺度,势必形成无规则可依,无法度可循,谁的权力大,谁就成了打伞的和尚——无法无天,必然导致专制暴政,所谓“苛政猛于虎”,实质上是人欲猛于虎。
作为一项谋略、计策,从旁掣肘本身则无可厚非,让某人去办事,又放心不下,于是让另外的人去对他进行监视和控制,犹如让狗去打猎,既要放它去抓获猎物,又要在它脖子上套根绳子,以免它偷吃猎物或者跑掉。
既然要用,又为什么要控制住?当然是放心不下,但又非用不可,否则就另择他人。被用的人总该有某种特长,或者特别能打仗,或者特别善于玩弄权木,或者有某种特殊本领,或者善于斡旋。但是这种人往往有野心,不会轻易俯首贴耳,于是给他加上一个紧箍咒,使他不得轻举妄动,为所欲为。
不过,加紧箍咒可要小心,否则就可能鸡飞蛋打。
【典源】
从旁掣肘:语出《吕氏春秋·具备》:“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方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则宓子贱为之怒。”
雍正暗控手下臣:事见《清史稿·世宗本纪》。
23、调虎离山,武三思清除异己
【原典】
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他凭借武则天的关系,当上了特进和太子宾客。
武则天经常到他家中去,对他十分宠信,大加赏赐。
武则天病重时,大臣张柬之等人诛杀了武则天宠信的张氏兄弟,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张柬之当上了宰相,武三思对此极为不满。有人劝张柬之诛杀武三思,但他没有同意。
中宗李显的女儿安乐公主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崇训,深得武则天和中宗信任的上官婉儿与武三思私通。中宗复位后,韦皇后干预朝政,上官婉儿向韦皇后推荐了武三思,使他受到重用,参与朝政,张柬之受到他的制约。
张柬之发现武三思有野心,多次劝中宗诛杀武氏,中宗不但没有采纳,反而提拔了武三思,并委以重任。
武三思一旦大权在握,就一心想除掉自己的政敌。他多次同韦皇后一起向中宗进谗言,说张柬之和敬晖等五个大臣居功专权,对朝廷政治十分不利,不如将这五个人封为王,罢免他们的官职,这样既夺了他们的权,又使外人觉得皇上善待功臣。
于是,中宗将中书令张柬之封为汉阳王,敬晖封为平阳王,另外三人也封王,免去官职,大权集中在武三思一人手但武三思仍不甘心,又密谋放逐五人。他暗中派人罗列韦皇后的丑行,张榜贴在天津桥,要求中宗废黜韦皇后。中宗见榜后非常气愤,命令御史大夫李承嘉处理这件事,李承嘉是武三思的同谋,他借机向中宗诬告说这事是张柬之等五人干的,他们名义上要求废黜韦皇后,实际上是想篡权。
中宗听后怒不可遏,下令将五人放逐。张柬之被流放到广东罗定,敬晖被流放到海南琼山,其他三人都流放到了边远地方,他们十六岁以上的子女也遭到流放。
肃清了政敌之后,武三思在朝廷中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新说】
虎为兽中之王,山林中的主宰,但只有在山林中,它才会威风八面,不可一世,一旦虎落平原,离开山林,天下就不是它的了。山林中没有了老虎,连猴子都可以称大王。而落到平原的老虎,自然也就失去了山林中的威风,连狗都可以任意将它欺侮。
老虎是比较好欺骗的,因为它虽然凶猛,不可一世,但是脑子不太灵活,不如狐狸来得狡猾,只要略施小计,便可以将它骗出山来。可以设法激怒它,也可以设法引诱它,还可以设法蒙骗它。
将老虎调出山干什么?
一种情形是为了鸠占鹊巢。有虎在,其他野兽便不敢造反,即使有气,也只有敢怒不敢言,将尾巴紧紧夹起来,为所欲为更是天方夜谭。比如猴子,虽然机灵,但在老虎面前只有服服贴贴,大气不敢出。一旦老虎不在了,猴子就可以登上王位,沾沾自喜,得意忘形,放心大胆地干自己想干的事,这些很方便,不像造反那样冒险,甚至还有可能付出血的或生命的代价,武三思就是这么做的。
另一种情形是杀虎灭口,在山林当中,老虎有靠山,有恃无恐,自然难以征服,离开了靠山,它就有点心虚了,如同没有了翅膀的鸟儿,用不着武松那样的功夫,便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它擒而杀之。然后大摇大摆地进山去收获胜利果实。
这些都是比喻,实际说的是人与人的争斗。不过,人性与兽性有相通之处,不那么绝对。
【典源】
调虎离山:语出《西游记》第五十三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却着我师弟取水去了。”
武三思清除异己:事见《新唐书·武三思传》。
24、过桥抽板,赵匡胤礼守兵权
【原典】
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后夺得帝位,任用赵普为枢密直学士,凡国家大事都与他商量。当时,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的亲信,是在“陈桥兵变”中拥立赵匡胤称帝的人,在军队中有很大的势力。
赵匡胤曾经问赵普说:
“唐末以来,几十年换了若干姓皇帝,天下不安,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欲使国家长治久安,卿又有何良策呢?”
赵普回答说:
“天下不安的原因是将权重而君权轻。欲长治久安,就要夺其权,收其兵,控其钱谷..”
心有灵犀一点通。赵普的话未说完,赵匡胤便止住了他。
就在这年秋天的一个傍晚,赵匡胤准备了丰盛的筵席,特邀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宴饮,酒至半酣,赵匡胤突然感叹说:
“我不是靠着诸位的力量就没有今天,但是,做皇帝也难啊!反倒不如做个节度使快活。自从当了皇帝,我没有哪一个晚上睡安稳过!”
石守信等人听了急忙追问是为什么。赵匡胤回答说:
“你们想想看,皇帝的位置谁不想要呢?我时时刻刻担心着有人夺取帝位,能睡得安稳吗?”
石守信等人连忙说:
“皇上怎么这样说呢?现在天下已定,谁敢图谋不轨,自取灭亡呢?”
赵匡胤冷冷一笑说:
“你们几位当然不会。但是,假如你们的部属硬要把黄袍加在你们的身上,逼你们造反,就像你们当初对我那样,那恐怕就由不得你们了罢!”
石守信等人慌忙起身叩头,说:
“臣等愚昧,不曾想到这么远,还望皇上看在多年追随的情份上,给我们指一条生路吧。”
赵匡胤满心欢喜,嘴上却只是缓一缓气说:
“唉,人生短促,不如及时行乐。我是没有办法的了,生就一世受苦的命,可你们还来得及。你们也算是功成名就了,何不放下兵权,选择藩镇大邑去多置田产,安享富贵。这样既可以使子孙后代无贫乏之忧,又可以使君臣之间无猜忌之疑,上下相安,那该有多好啊!”
石守信等人听到这里,心头都明白了是为什么,不管乐意不乐意,都只好下跪谢恩说:
“皇上关心臣等到这个程度,真是生死骨肉之情啊!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第二天,石守信等人便当朝请病假请求免去军职。赵匡胤一一批准,个个给予重金赏赐。于是,封石守信为天平节度使,王审琦为忠正节度使,高怀德为归德节度使,张令铎为镇宁节度使,一律出守外地。当时,地方的军权都归各州统辖,节度使不过是无权的虚衔罢了。
【新说】
作为“唐宗宋祖”的宋祖,赵匡胤的确算得上是一个老谋深算的奸雄!
当年“陈桥兵变”时他就作了一系列的导演,摆出一副百般不情愿,而被黄袍硬加身的姿态,不得已而做了皇帝。现在他要过桥抽板,却又不想学汉高祖那样“免死狗烹”,落下个残害忠良的恶名。于是便导演了这一出著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滑稽戏。
这戏对他来说当然是喜剧,但对其他几位主人公来说,却显然是场悲剧,只不过没有出现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那样的毁灭性结局罢了。
但也许正因为如此,石守信、王审琦、高怀德等人在历史上没有韩信、英布、彭越等人那样显赫的名声。
回过头来说到过桥抽板,即过了桥就把桥板抽掉,这意思不言而喻。与兔死狗烹、过河拆桥完全是同一手段。但它以礼夺兵权的方式来进行,就毕竟比兔死狗烹和过河拆桥来得平和了,是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方式解除功臣的大权,或者说,是文斗而不是武斗。酒席之间,觥筹交错,即收权于一人之手;防微杜渐,消除隐患,可谓先发制人。
所以,从权谋的角度来说,礼夺兵权的确更胜兔死狗烹或过河拆桥一筹。
这也就是宋祖的高明之处。虽然同是翻脸不认的手段,目的一样。但修史书者却笔下留情,使其成为一代英主。
【典源】
过桥抽板:语出《孽海花》第三十一回:“这还不容易,你不认识,我可都认识。只要你不要过桥抽板,我马上去找他们,一定有个办法,明天来回复你。”
赵匡胤礼夺兵权:事见明·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
25、过河拆桥,成济冤成刀下鬼
【原典】
三国后期,魏国的大权逐步被司马氏所掌握。司马师废除曹芳,拥立魏文帝曹丕的长孙曹髦为帝。司马师死后,他弟弟司马昭继任大将军,朝廷大权仍然掌握在司马氏手中。
曹髦见曹氏的权威日渐丧失,司马昭越来越专横,心中愤恨不平,使写了一首《潜龙》诗来表达这种心情。他在诗中把自己比成受伤被困的龙,跃不出深渊,不能自由地上天入地,只能在井底看着泥鳅、鳝鱼手舞足蹈,不得不藏起自己的爪牙。
司马昭见到这首诗勃然大怒,在朝廷上大声斥责曹髦说:“我司马氏对魏国立过大功,你凭什么把我们比作泥鳅和鳝鱼?”
曹髦吓得心惊胆战地回到后宫,觉得司马昭有篡夺帝位的野心,才敢这样当众羞辱自己。他认为这样的日子过不下去了,必须果断地采取措施,除掉司马昭。
他召来大臣王沈、王经和王业等人,愤怒地对他们说:“司马昭的野心,是人所共知的。我不能坐受被废黜的侮辱,今天要与你们一起去讨伐他。”
王经认为讨伐不能成功,劝曹髦慎重,而王沈和王业怕祸及自身,准备一出宫廷就向司马昭报告。曹髦迫不及待,拔剑登车,带领三百多侍卫和仆从向司马昭住宅进发。
在半路上,曹髦遇到司马昭的亲信贾充和舍人成济带领数千人行进过来,他以为这些人是来杀自己的,便冲到前面高喊,“我是天子,你们杀君吗?”
贾充的部下见是皇帝,不知怎么办,有些心虚。成济问贾充说:“情况不妙,你看怎么办好?”
贾充大喝道:“司马公养你们,正是为了今天之事!该怎么办,还用问吗?”于是,成济跃马挺戈,将曹髦刺死在车中。
曹髦死后,司马昭知道民心向着皇帝,为了洗刷自己杀害曹髦的罪责,将成济兄弟两人当作杀人凶手处死,并诛灭九族。
【新说】
功成之后,将事前帮助过的人一脚踢开乃至消灭、常常是不义之徒的惯用伎俩。既然已经过了“河”,当然就用不着“桥”啦。
“拆桥”的意思有多种。
或者为保存自己,寻找替罪羊,丢“卒”以保“车”。在杀曹髦的一幕中,成济便是一只替罪之羊、保车之卒。
或者为掩盖事情真相,杀人以灭口,使真情成为永远无法破译的“谜”。
或者怕帮忙者事后成为累赘,反过来要挟自己,干脆彻底脱掉干系,斩草除根,以防后患。或者担心帮忙者日后羽翼丰满,翅膀变硬,反客为主,将自己变作“桥”,于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或者为了独享胜利果实,以满足私欲,将可能参与瓜分者一一逐开,免得都来分一杯羹。
总而言之,拆桥者的主要动机可以归结为见利忘义。他处在主动地位,在欲望的驱使下,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斗胆地干,也可以躲在阴暗之处悄悄地干,也可以借他人之手转嫁责任,还可以索性翻脸不认人。反正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当桥的结局是不幸的。愿作桥者,多是亡命之徒、恋旧恩之辈、贪图小恩小惠之徒、有把柄被人抓住者,当然,也不排除受骗上当者。
【典源】
过河拆桥:语出《元曲选·康进之<李逵负荆>之三》:“你休得顺水推船,偏不许我过河拆桥。”
成济冤成刀下鬼:事见《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纪》。
26、上屋抽梯,李渊被迫反隋朝
【原典】
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度,天下大乱。
当时,唐国公李渊留守太原。二儿子李世民虽然不到二十岁,但却聪明果敢,见识过人。他曾以虚张声势之计救驾,解了隋炀帝的雁门之围。但是,眼见隋炀帝的统治日益残暴,隋朝江山已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李世民决心反隋起义了。
李世民虽然结交了不少豪杰之士,但毕竟力量有限。要起兵反隋,还非得说服自己的父亲李渊不可。然而,李渊七岁就袭位唐国公,隋文帝的独孤皇后又是李渊的姨母,因此,李渊对隋朝忠心耿耿,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现在要说服他反叛隋朝,谈何容易。
那时,隋炀帝在晋阳设有行宫,李渊作为太原留守兼任晋阳宫监,裴寂为副监。裴寂与李渊关系极好,经常一起饮酒,通宵达旦。
李世民找到裴寂,与他探讨对隋朝的看法,向他述说了自己的打算,希望他帮助自己说服父亲起兵。裴寂与李世民的看法相同,便同意了他的请求。
裴寂背着李渊在隋炀帝的行宫中挑选了几个宫女,趁着李渊酒醉的时候去侍奉他过夜。李渊发现后大惊失色,但已悔之晚矣。过了几天,裴寂请李渊到家里饮酒,并与李世民相约,伺机劝说李渊。李渊应邀前往。酒至半酣,裴寂突然对李渊说:
“现在皇上残暴荒淫,老百姓怨声载道,各地纷纷起兵,八方战乱蜂起,晋阳城外已到处都是战场。大人若是死保隋朝,拘守小节,那么,下有盗寇,上有严刑,大人必然落个剿灭盗寇不力的罪行,受到严刑的惩处,那是非常危险的啊!大人不如顺民心,起义兵,转祸为福,这也是顺天应时的明智之举,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李渊听了大吃一惊,勃然变色说:
“先生不是以灭族之罪害我吗?”
裴寂说:
“大人身为晋阳宫监,私用皇上的宫女侍奉,难道还不是灭族之罪吗?”
李世民早就守候在窗外,听到这里,连忙进来相见,继续劝说父亲。
李渊大怒,斥责儿子说:
“你怎么能说出这些话来呢?我今天就把你送进县衙门里去,告你的谋反罪!”
李世民说:
“儿子是眼见得天下大势如此,所以敢说出这些话来。父亲真要将儿子告官,儿子万死不辞。”
李渊哽咽说:
“我岂忍心告你呢?但你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再说,让我考虑考虑。”
酒后回到家里,李渊再三考虑。一方面因自己已私用皇上宫女,毫无退路;另一方面因儿子李世民反意已决,也必然牵连自己,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作出了起兵反隋,夺取天下的决定。
【新说】
上屋抽梯也说上楼去梯、上树拔梯等。让人爬上屋顶去,然后抽掉梯子使他下不来,有“逼上梁山”的意思。
实施此计,抽梯容易,使人上屋难。
怎样使人上屋呢?
一是诱骗,使人不明真相糊里糊涂地爬上屋去。
二是硬逼,断绝其它所有的路,使你不得不上屋去,这就是逼上梁山。
三是同上,把大家的命运拴在一起,我上你也上。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都是属于这种上法。
这种计谋既可对敌也可对友。对敌当然是为了消灭他,对友则是为了激励他,帮助他下决心,有些像教人游泳,把他甩进水里再说,游也得游,不游也得游,没有犹豫的余地。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叫做——
你别无选择。
李渊就是这样别无选择才做了唐高祖,李世民就是这样使李渊别无选择才做了唐太宗。
所以,你既可以使你的对头上屋去,然后抽掉他的梯子置他于死地,也可以让你的友人上层去,然后抽掉他的梯子助他下决心。甚至,当你自己为某事瞻前后顾,犹豫不决时,你也可以自己上屋去,然后请人抽去梯子,使你别无选择。总之是计为我用,各取所宜。
【典源】
上屋抽梯:“三十六计”第二十八计:“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断其摇应,陷之死地。遇毒,位不当也。”语本《孙子·九地篇》:“帅与之朝,如登高而去其梯。”另见《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琦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亮辄拒塞、未与处画。琦乃将亮游观后园,共上高楼,饮宴之间,令人去梯。”
李渊被迫反隋朝:事见《新唐书·高祖纪》。
27、假手于人,刘邦觅才建西汉
【原典】
刘邦领兵攻占咸阳推翻秦王朝之后不久,项羽入关,自封为西楚霸王,将都城建在彭越。他将刘邦封为汉王,封地在汉中和巴蜀一带,把咸阳周围的秦国故地分封给了秦国的三个归降将领。
刘邦知道这事后很气不过,心里明白项羽是打算把他困死在汉中和巴蜀之地,因为这里处在西南边沿,重山峻岭,交通阻塞,很不方便,他想带兵去同项羽决一死战,无奈势单力薄,难以与项羽抗衡。
这时、张良向刘邦建议,眼下不能硬拼,要等待时机重新返回关中地区,这次去汉中,等人马过完就烧毁栈道,表示不再回关中,以消除项羽的疑心。
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去汉中时烧毁了栈道。项羽知道后以为没有了后顾之忧,便放心大胆地带兵回彭城去了。
然而,刘邦很快又率兵进入关中,项羽正带着大部队去城阳攻打齐王田荣。项羽手下的谋臣陈平投奔刘邦,建议他乘机进攻彭城。于是,刘邦调集十多万兵马,一举攻占了彭
刘邦喜不自胜地住到了项羽的宫殿中,每天设宴取乐。没想到,项羽得知彭城失守后,立刻杀了个回马枪,打得毫无防备的汉兵四散逃命,自相践踏,死伤二十万人,在渡睢水时又淹死了十多万人。刘邦自己带着几十个骑兵出逃,一直逃到下邑。
处于困境中的刘邦对手下说:“我愿拿出函谷关以东的地盘来,封赏能与我一起建立功业的人。不知道有谁能为我效力?”
张良提议说:“九江的黥布是楚国猛将,同项羽有矛盾。彭越与齐王田齐在渠地反楚,这两个人可以马上利用。大王手下的将领当中,只有韩信可以独当一面,担负重任。如果大王把函谷关以东的地方封给他们,就可以打败项羽了。”
刘邦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立刻派人去劝说黥布,同时派人去联络彭越,要他从后方骚扰项羽。刘邦凭借这些人的力量,加上策略正确,终于打败了项羽,建立了西汉王朝。
【新说】
借助他人之手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是个很不错的主意。因为,任何人的才能和精力都是有限的,若没有他人的帮助,是不可能长出三头六臂来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常言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齐,泰山移。这些话一点也不夸张。
被借助的人不应是平庸鼠辈,总该有某种特长,或者有雄才大略,或者有过人之勇,或者身怀绝技,或者实力强大。反正是自己急需的出类拔萃之辈。有大才者大用,有小才者小用,无才者不用。
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被借助的人要可靠,或者他赏识你的才能和为人,或者他有求于你,或者他与你想除掉的对手有冤仇,或者他是出于正义。总之,他不应是见利忘义、见风使舵、丧尽天良的无耻之徒。否则,他不但没有帮上你的忙,倒反过来咬你一口,将你吃掉。
借助他人之手达到自己目的的好处,就是不必自己亲自出马,尤其是自己不便于出马,或者因客观原因出不了马,或者亲自出马有危险之时。
【典源】
假手于人,语出《尚书·伊训》:“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
刘邦觅才建西汉:事见《史记·留侯世家》。
28、挟主行令,齐桓公借名争霸
【原典】
齐桓公即位前流亡于莒国,后来在鲍叔牙和高■等人的拥戴下,回到齐国登上王住。他重用管仲、鲍叔牙和隰朋,改革内政,选拔人才,使齐国日益强盛。在外交政策上,齐桓公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即拥护周王室,抗击外族入侵。
春秋时代,王室威信一再扫地,中原无主,诸侯列国互相争战,戎、狄等外族不断入侵中原。为了抵御外族入侵,必须有统一的号令。齐桓公率先打出了拥护周王室这一具有号召力的旗号,力争各诸侯国的拥护。
齐桓公打着“尊王”的旗号,首先击败了北戎,挽救了燕国,然后保护邢国和卫国,阻止了狄人对中原地区的侵扰。他还派遣公子无亏带领五百辆车马和三千名士兵去武装卫国,并帮助邢国把都城迁到靠近齐国的夷仪。一时间,齐国声威大振,令诸侯诚服。
但是,齐桓公的最终目的远不止这些,他所想的是称霸中原。他仍然以周王室的名义开始争夺中原霸权的活动。
他联合宋、陈、卫、郑、许、曹,鲁七国,领兵进攻蔡国。蔡国与齐国原来是联姻国,蔡侯的女儿蔡姬是齐桓公夫人。有一次,齐桓公与蔡姬在湖中乘船游玩,蔡姬故意摇晃游船取乐,齐桓公不会水,害怕异常,叫蔡姬停止,而蔡姬认为好玩更加用力摇晃。齐桓公上岸后大发雷霆,一气之下将蔡姬打发回蔡国,但未断绝联姻关系。蔡侯不甘示弱,将蔡姬改嫁别国,于是引起了这次讨伐。结果,蔡国被八国联军打得大败。
接着,齐桓公又攻伐楚国,理由是楚国不向周王进贡用于祭祀的苞茅,公然违反王礼。由于齐国以周天子旗号进行讨伐,楚国害怕触怒周王室,也畏惧借周天子以令各诸侯的齐桓公,在相持了一段时间后,楚国被迫同意与齐国在召陵结盟。这实际上是承认了齐桓公的中原霸主地位。
不久,齐桓公在葵丘召集诸候大会,鲁、宋、卫、郑、许、曹等国国君出席,周王室也派了人参加。从此,齐桓公正式成为中原霸主,得以挟天子以令诸侯。
【新说】
借主子的名义,打着最高权威的旗号,为自己提供方便,兜售自己的货色,并且让其他人服从,是做仆从的人惯用的手法。
这样做最重要的筹码是实力。没有实力,只有名义,不足以使他人服贴。
名义、实力双管齐下,即使被胁迫者有所疑虑,也因顾及名义或无实力而不得不服从。
中国人说话办事历来讲究“名正言顺”,不能超越自己原有的名分和地位行事,否则将被视为“僭越”。侠主行令,其实正是为僭越寻找“名正言顺”的幌子。因此,招牌越大,越具有权威性,就越足以耸人听闻,越能奏效。最好是顶尖级的招牌,比如齐桓公,他所借用的“周天子”的名义,便是至高无上的,任何人听到后都要敬畏三分。
有了名义,便可大张旗鼓地干自己的事,用不着偷偷摸摸,干鸡鸣狗盗的勾当。不过,也有要注意的问题,即被借之“名”,多半是有其名者默许,哪怕是被迫默许。若是“盗名”,则难免有露马脚翻船的危险。有先斩后奏,盗名成功者,这就得有胆量和手腕,辅之以实力,才会成功。
挟主行令,犹如拉大旗作虎皮,只要拉得到,总比赤手空拳打天下强得多。
【典源】
挟主行令:语出《战国策·秦策一》:“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
齐桓公借名争霸:事见《史记·齐太公世家》。
29、以一持万,粱冀专权挟天子
【原典】
东汉后期,朝廷中出现了外戚专权的局面,刘姓的皇族受非刘姓的外戚左右,臣仆反客为主,挟天子以令诸侯,朝政一片混乱。这种局面开始于梁冀。
梁冀是东汉顺帝刘保的皇后梁■的哥哥。他父亲梁商在顺帝时代任大将军,位高权重。梁冀在他父亲的培植下,并依靠外戚关系,先后担任过执金吾和河南尹等要职。梁商死后,顺帝刘保让梁冀继任大将军,总管朝政,他弟弟梁不疑任河南尹。
不久,顺帝病死。梁冀为了控制朝政,与梁■一起拥立年仅两岁的刘炳成为冲帝。不料,冲帝即位只有五个月就夭折了,外族趁机争相拥立同自己亲近的王公贵族为皇帝。
太尉李固竭力主张拥立“年长有德”的清河王刘蒜为皇帝,以防止出现挟主行令的局面。但专横的梁冀却主张拥立八岁的刘缵为质帝,满朝文武官员对此敢怒不敢言。
质帝刘缵虽然年幼,却早慧,见到梁冀骄横专权,心里十分不平。有一次,质帝朝见众大臣,眨着眼睛注视梁冀,低声对大臣们说:“这人是个跋扈将军!”
梁冀知道这件事后心怀不满,想杀掉质帝。他密令自己的心腹在质帝吃的煮饼中投毒。质帝吃了毒饼后发作,口干舌燥,急忙召李固入朝。李固问是怎么回事,质帝用手指着剩下的煮饼说:“吃煮饼,肚子闷痛,想喝水。”
梁冀在一旁阴险地说:“恐怕会吐,不能给水喝!”大家只有眼睁睁看着九岁的质帝被毒死。
后来,李固和司徒胡广重新提出拥立刘蒜为帝,而梁冀却将十五岁的刘志立为恒帝,不久将另一个妹妹立为恒帝的皇后。李固等政敌或被以谋反罪杀害,或被放逐。梁冀完全控制了朝政,挟主行令,成为权倾朝野的实际统治者。
【新说】
抓住一个关键的东西以统领全局,是一项重要的谋略。梁冀一帮人抓住的是天子,即拥有最高权力者,实际上也就拥有了天下,虽然没有天子的名分,却拥有天子的权力。这种实例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
可以抓的关键当然不限于天子。实际的权力,处于优势地位,别人急于得到的东西,领先的技术,等等,只要能使自己超过别人控制全局、高屋建瓴的东西,都可以牢年抓住,及时而巧妙地加以利用。
首先是抓住关键,然后是如何利用的问题。这方面不存在固定不变的模式,而应因时因地因对象的不同和效果的不同灵活运用。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自上而下地利用至高无上的权力,令对手无还手之力,不得不屈服。掌握某种秘密武器,在关键时刻打出王牌,可以当作威慑力量使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用金钱收买人心,是利诱。靠先进技术牢牢占领市场,使对手难以抗衡,是垄断。
以一持万的效果同样也是多种多样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既是为了获利,也是为了满足权力欲,并为自己提供方便。掌握威慑力量,是为保证自己不受他人威胁。收买人心,是为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垄断,为的是使他人丧失竞争能力。
“一”是根本,“万”是枝叶。根本立住了,才有枝叶的繁茂。
【典源】
以一持万:语出《荀子·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梁冀专权挟天子:事见《后汉书·梁冀传》。
30、瞒天过海,赵高假诏立二世
【原典】
秦始皇三十七年十月,始皇帝出游会稽、琅邪等地,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始皇帝的小儿子胡亥等人随行。到沙丘时,秦始皇病重。他自知离死期不远了,便叫赵高代为起草诏书,通知远在边疆蒙恬军中监军的长子扶苏回首都咸阳。诏书写好后尚未发出,始皇帝便去世了,因此,诏书和始皇的玉玺都在赵高手里。
由于始皇帝死在路途上,李斯怕消息传出去后有意外发生,便封锁消息不发丧,只有李斯、赵高、胡亥和最贴身的几个宦官知道。
赵高从小就在宫为宦,曾教过胡亥,因此与胡亥亲近。始皇的长子扶苏性格刚毅耿直,素来不大喜欢赵高而喜欢武将蒙恬。扶苏多次直言劝谏始皇,使始皇面子上过不去,因而派他到蒙恬那里去监军。其实始皇也知道扶苏的意见是正确的,派他到蒙恬那里去,与其说是处罚,不如说是挂职锻炼。
现在赵高知道扶苏就要应诏回咸阳了。虽然始皇的遗诏并没有明说谁继承皇位,但那意思再也清楚不过了,按惯例,当然应该是长子扶苏。赵高怕扶苏做了皇帝对自己不利,于是便转动脑筋打起鬼主意来。他想,始皇临死前的意思只有胡亥、李斯和自己三人知道,通知扶苏回咸阳的遗诏和始皇的玉玺也都还在自己手里。如果说通他们二人,来他个瞒天过海,假传圣旨说传位给胡亥,再安一个罪名令扶苏和蒙恬自杀,那自己岂不是可以高枕无忧,权位更重于始皇在世了吗?
主意打定,他便先找到胡亥,悄悄对胡亥说:
“始皇帝驾崩时没有封你们任何一个王子,而单单下诏给长子扶苏。现在明摆着,长子扶苏一回咸阳就要继位做皇帝,而你作为始皇的爱子却没有一尺一寸的土地。这怎么公平呢?”
胡亥说:
“是啊!不过,我听人说,明智的君王了解臣下,明智的父亲了解儿子,父亲既然这样安排,总有他的道理吧。”
赵高说:
“其实不一定。事在人为,现在天下到底归你还是归扶苏,天知地知,决定权就在你我和丞相李斯三人身上。让我去说服李斯,假传圣旨立你做皇帝吧。”
胡亥开始不愿意,后来经赵高再三说服就同意了。赵高又找到李斯,晓以利害,说是扶苏继位,必然重用蒙恬做丞相而取代李斯。李斯与胡亥一样,开始也是不愿意,顾虑重重,但经不起赵高的如簧巧舌陈说利害关系,最后终于同意了。
就这样,他们马上篡改了通知扶苏回咸阳的诏书,以多次直言犯上,诽谤君主为罪名令扶苏自杀,又以蒙恬将数十万人而十多年无军功为罪名令蒙恬也自杀,将兵权交给副将王离。回到咸阳,他们一面宣布始皇帝的死讯,一面宣布遗诏,立胡亥为太子继承皇位,这就是秦二世。
【新说】
瞒天过海,过得海来便是神仙,过不了当然就成为水鬼了。
作为“三十六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大有讲究。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搞阴谋诡计,而是在最公开的场合实现最隐秘的目的。正如“三十六计”按语所说,深更半夜偷东西,偏僻的窄巷子里杀人,这些都是愚蠢无知的人所干的事,不是智谋之士应有的作为。
借助最公开的事情、最名正言顺的名义潜藏最隐秘的阴谋这才是瞒天过海。
以赵高假诏立二世来说,始皇帝驾崩,立继位的太子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至于到底立哪一个儿子为太子,就是谁也说不清的了,只有始皇帝自己知道。秦始皇共有二十余个儿子(或说十八个),长子扶苏曾多次得罪始皇,并被打发到边疆去监军,这是谁都知道的;小儿子胡亥最得始皇帝宠爱,这次出游,其他任何儿子不带,只带了胡亥,这也是众所周知的。加之始皇驾崩时只有胡亥、李斯、赵高在他身边,诏书又有始皇的玉玺为证。所有这些,都造成了最公开、最名正言顺、使人无可置疑的现象,谁会知道这当中潜藏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大阴谋呢?
这就是瞒天过海。
当然,他这一海也过得太大了,瞒了全天下的人,立了一个假冒伪劣的天子!
生活中,不是到银行去撬保险柜,而是拿了一张假支票堂堂正正地从柜台上取走巨款;不是在公共汽车上掏你的腰包,而是以函授、评奖、集资等光明正大的理由让你自己把钱拱手相送,如此等等,都是瞒天过海的手段。
只不过海有大小,瞒的人有多少而已。
【典源】
瞒天过海,“三十六计”第一计:“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语另见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梨花儿》:“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只要赚几贯铜钱养阿正。”
赵高假诏立二世:事见《史记·李斯列传》。
31、投石问路,宦官指鹿为马
【原典】
赵高以瞒天过海之术假诏立胡亥做了秦二世后,权势日甚一日。先是做了郎中令,后来又设计陷害李斯,让秦二世下令处死了李斯及全家老小,自己如愿以偿的做了丞相。
赵高做了丞相后,独揽朝政,残害忠良,又怂恿秦二世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再修阿房宫。老百姓苦不堪言,奋起反抗。陈胜自立为楚王,各地纷纷响应,秦二世惊慌失措,坐立不安。赵高竟然想乘机杀了秦二世,自己当皇帝。但他不知道众大臣们到底怕不怕自己,拥不拥护自己,于是便想了一个投石问路的方法,先来试探试探大臣们的态度。
这天,他让手下人牵了一只鹿子来到大殿。他指着鹿子对秦二世说:
“陛下,臣最近得到一匹罕见的好马,特地送来献给陛秦二世一看,赵高明明牵来的是一只鹿,却把它说成是马,忍不住哈哈大笑说:
“爱卿,你可真逗!这明明是一只鹿,你怎么说它是马呢?”
不想赵高却一本正经地说:
“陛下,这真的是一匹马呀!不信,你问问大臣们,看它到底是鹿还是马?”
秦二世可真的闹不明白了,心想这丞相今天是怎么回事,硬把鹿子说成马。难道真是自己搞糊涂了不成?于是他叫大臣们都看仔细了,说一说它到底是鹿还是马。
大臣们开始也闹不明白赵高为什么要指鹿为马,但很快就看出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那些平时就跟着赵高滚的阿谀奉承之徒为了向他讨好,都不顾事实地说:
“丞相说得对,这是马,是一匹罕见的好马呀!”
那些平时就看不惯赵高的大臣则实话实说:
“陛下没有错,这的确是一只鹿子,不是什么马。”
也有一些大臣沉默不言,不予表态。
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但赵高的目的却达到了。他通过这件事试探出了大臣们对自己和秦二世的态度。不久,他东一个西一个地除掉了那些说实话的大臣。这样,其他大臣们就更害怕他了,他因此而更加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当刘邦的军队日益向咸阳逼近时,赵高想以杀了秦二世为条件,自己做关中王。于是便叫女婿阎乐和弟弟赵成带兵去逼秦二世自杀,另立秦二世的侄儿子婴为秦王。子婴看穿了赵高的阴谋,与两个儿子商量,设计杀掉了赵高。
子婴只做了四十六天秦王,刘邦便兵临咸阳。子婴出城投降,后被项羽所杀。秦朝就此灭亡。
【新说】
投石问路本指偷鸡摸狗的小偷要翻墙过壁时,先投一块石头进去,听听有没有反应,有没有狗吠人动,然后再决定此路是否去得。
推而广之作为一种计谋,则是指做什么事之前先试探试探反应,看看是否做得,以免贸然行事,遭受不测之灾。
因此,这是一种老谋深算的计谋。
在应用时,既可以是善意的,也可以是恶意的;既可以用于大事,也可以用于小事。
当然,像赵高这样的投石问路,那可真算是别出心裁。光天化日之中,众目睽睽之下,硬是要指鹿成为马。这一记石头可是投得重了,直打得二世皇帝发懵,满朝文武难言。而就在这发懵和难言的局面里,投石人探出了最准确的路数。
这就是赵高的奸诈狡猾,所以,就连李斯那样的一代才俊也败在他的手下。
那可真是“捣鬼有术,也有效”啊!
不过,还是那句话,投石问路并不只是用于捣鬼。当你在做什么事情之前,尤其是拿不定主意的事,比如说是否投资买股票做期货等等,先投一小块“石头”去问问路,那还是有好处的。
【典源】
投石问路:语出《施公案》第二百九十二回:“施公曰:'怎么为投石问路?’褚标道:'来人本不知印信在于何处,所以投此简帖,令人设疑。’”
赵宦官指鹿为马:事见《史记·秦始机本纪》。
32、二桃杀士,晏子用计不用刀
【原典】
春秋时,齐景公手下有三个勇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他们三人英勇无敌,战功赫赫,但是却居功自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就连身为相国的晏子与他们相遇,他们连招呼也懒得打一个。
晏子看在眼里,怒在心上。他对齐景公说:“这三人有勇无礼,目无圣上,到了要他们为国家献身杀敌的时候,还能有所指望吗?不如除掉的好,免得今后危害国家。”齐景公说:“他们三人勇猛无比,有谁能够下手呢?”
晏子于是献上一计,叫齐景公派人赏两个桃子给三位勇士,要求他们自己计功食桃,谁的本领强,功劳大,谁就该吃一个桃子。
齐景公依计而行。
面对两个桃子,三位勇士各自逞能。公孙捷说:“我曾经空手捉野猪,搏猛虎,像我这样的勇武,也够得上吃一个桃子了。”说罢伸手拿了一个桃子。田开疆马上说:“我曾多次打退三军敌人,劳苦功高,难道还不配吃一个桃子?”说着也拿了一个桃子。古冶子一看,两个桃子都被他们拿去了,不禁勃然大怒,说:“我曾随主公渡过黄河,一只巨鼋把主公的马衔住拖入激流之中,我潜入木里,逆流百步,顺流九里,才找到巨鼋,把它杀了,左手拖住马尾,右手抓住鼋头,从水里一跃而出,河边的人都把我当成河神了。
像我这样的功劳,今天居然连个桃子也享受不到!你们二人为什么不把桃子退回来呢?”说着竟拔剑而起。
公孙接和田开疆听他一说,深感惭愧:“是啊,我俩的勇武和功劳都赶不上你,却与你争吃桃子,真没脸见人!只有以死来一洗羞愧了。”说完,都放回桃子,拔剑自杀。公冶子一看:“呀!他们都死了,我一个人还活着,这是不仁;吹嘘自己而羞辱他人,这是不义;悔恨自己的行为却不敢死,这是无勇。”说罢也刎颈自杀了。
【新说】
二桃胜过十万兵。
晏子用两个小小的桃子轻而易举地就除掉了三个勇敌十万大军的壮士。
智谋的力量可真是吓人啊!
这里的关键是抓住敌人的特性和致命弱点使其自相残晏子所抓住的特性是三人都居功自傲,致命弱点是把名声、荣誉和自尊心看得比生命还重。因此,算定了他们的自相残杀。
他以“二桃”为道具,导演了一出借刀杀人的惨剧。不过,这把“刀”
却不是桃子,而是名声、荣誉感和自尊心。
现代社会,尤其是所谓“后现代”的社会,名声、荣誉、自尊心这把“刀”
似乎已不那么锋利了,可是金钱呢?
金钱这把“刀”正锋利着哩!
“有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
借金钱这把“刀”杀人的事可是见得太多了。
小心啊,朋友!
【典源】
二桃杀士:通常说“二桃杀三士”。语出《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
“(晏子)因请(齐景)公使人馈之二挑,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
(公孙接、田开疆)皆反其桃,挈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亦反其桃,挈领而死。”另见诸葛亮《梁父吟》:“一朝被谗言,二桃杀三士。”
晏子用计不用刀:事见《晏子春秋·内篇谏下第二》。
33、欲擒故纵,郑庄公克段于鄢
【原典】
春秋初年,郑武公娶了中国的姜氏为妻,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难产,所以叫寤生,姜氏也因此不喜欢他。小儿子叫段,长得英武高大,很得姜氏宠爱。
姜氏多次想让武公立段为太子,但没有得逞。武公死后,还是寤生继位成为郑庄公。
庄公即位后,姜氏请求把制邑作为段的封地。庄公说:
“制邑是个险要的地方,不太好封。除了这里以外,其它地方任凭母亲挑选。”
姜氏于是要求把京城封给段,庄公不好说什么,只好同意了,封京城给段,称段为“京城太叔”。
太叔段到京城后,大兴土木,高筑城墙。大夫祭仲对庄公说:
“先王定的规矩,大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三分之一,中等城市的城墙不能超过国都城墙的五分之一,小城市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城的城墙已超过三丈,完全不合法度,恐怕会成为大王的祸害吧!”
庄公说:
“姜氏要这样支持他,我有什么办法呢?”
祭仲说:
“姜氏的欲望怎么满足得了呢?大王不如早下手处置,不要让太叔段的势力滋长蔓延。不然的话,今后就不好办了。”
庄公说:
“多做坏事,必然自取灭亡,你等着瞧吧!”
过了不久,太叔段又强迫京城西边和北边的两个城市归自己管辖。大夫公子吕对庄公说:
“一个国家不可能有两位君主,大王到底是怎么想的呢?如果要把国家拱手给太叔,我们就去侍奉他;如果不这样,就请您除掉他,以免乱了民心!”
庄公说:
“别着急,他会自己遭殃的。”
后来,太叔段干脆把那两个城市收归为自己的属邑了,并且一直把地盘延伸到廪延这个地方。公子吕又奏请庄公说:
“难道现在还不可以处置他吗?他霸占的地盘越来越宽,赢得的老百姓也会越来越多啊!”
庄公说:
“你别担心,不合道义,老百姓就不会亲附他,地盘越宽,崩溃得越快。”
终于,太叔段一切都准备充分,与姜氏里应外合,准备袭击庄公。庄公早已派密探打听得仔细,于是师出有名地派公子吕率兵讨伐京城。京城的人都背叛了太叔段,太叔段跑到鄢地,庄公又派兵打到鄢地,直到把他赶出国,投奔共国而去。
【新说】
这篇故事,《春秋》书为“郑伯克段于鄢”。称“伯”而不称“公”,是圣人遣责庄公的笔法,遣责他不早约束制止太叔段的行为,任其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然后才师出有名地一举加以诛杀——“以兵机施于骨肉”。
就智谋说,庄公所采取的,正是欲擒故纵之计。
要想制服、控制别人,在形势未许可,火候未到时,先放任、顺应他,满足他的欲望,让他表演够,加速向灭亡的道路发展,然后才一举予以彻底打击。这也就是《老子》说的:“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想当初,太叔段虽有夺权阴谋,却没有公开反叛行为,如果庄公要处置他,必然落个没有兄弟情义的指责,加上母亲从中作梗,弄不好,还有不孝的骂名。所以,他一直沉住气,任属下再三劝谏而不动声色,直到太叔段的反叛行为公开,国母里应外合的阴谋败露,他才一举开刀,而且绝不手软,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这样,既除了心头之患,又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至于圣人还是看出了他老谋深算的心机,在历史上书上一笔,那又是另一回事了,至少一般人是难以看出的。正如诸葛亮七擒孟获一样,必须有长远的眼光和超人的耐性,而且还有养虎为患的风险。所以,如果没有稳操胜券的条件,一般还是少“纵”为妙。
【典源】
欲擒故纵:“三十六计”第十六计:“逼则反兵,走则减势。紧随勿迫,累其气力,消其斗志。散而后擒,兵不血刃。”语本《老子》第三十六章: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另见《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无如他著书的要作这等欲擒故纵的文章,我说书的也只得这等依头顺尾的演说。”
郑庄公克段于鄢:事见《左传·隐公元年》。
34、欲取姑予,颜师伯以钱钓官
【原典】
南朝的宋孝武帝刘骏,酷爱赌博,每次赌博时都下大赌注。人们惧怕他的权势,赌博时都要让他几分。赢钱的时候多了,刘骏便以赌为聚财手段。
朝廷中有个叫颜师伯的大臣,在做官期间贪污受贿,聚敛了大量金钱。
刘骏知道后十分眼红,想狠狠地搜刮他一下,于是派人请颜师伯来赌博。
谁知颜师伯狡猾无比,心中明白刘骏的打算,想借此机会在官位上得到升迁。为了讨得刘骏欢心,他有意连输两局,果然使刘骏十分高兴,兴趣越发浓厚。
有一次,刘骏和颜师伯又赌了起来。刘骏先掷骰子,一下掷了个“雉”
点,立刻高兴不已,以为这一局稳操胜券。因为“雉”点为上乘,很不容易掷到。然而顷刻之间,局势急转直下。颜师伯轻轻一掷,得到一个最佳点“卢”
点,级别在“雉”点之上。
刘骏见状大惊失色,暗忖输钱已成定局。然而,早有预谋的颜师伯却镇定自若,装作不知道,迅速抓过骰子,平静地说:“我差点得个'卢’点。”
这一来,颜师伯当场输给刘骏一百万钱。
自幼机敏的刘骏,对颜师伯的“作弊”心领神会、乐不可支地收下赢钱。
不久之后,他提拔颜师伯当了宰相。
官位一到手,颜师伯就更加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财物滚滚而来,把输给刘骏的钱成十倍百倍地赚了回来。
刘骏只顾与颜师伯赌得高兴,对他更加放任,颜师伯的权势因此显赫一时。人们背地里议论说,颜师伯以钱钓官,赚了大头。
【新说】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场赌博的游戏还算得上是一次“公平”交易。一方急不可耐地想赢钱,另一方为了更大的目的有意输钱;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各取所需,各得其乐,互不相怨。
这就引出了“欲取姑予”的重要条件。
给予不是无偿的,必定是为了得到更多。正如鱼饵是为了诱鱼上钩,要得到的是鱼,而不是无偿地拿鱼饵去填鱼肚。鱼要吃到食物,就得付出生命的代价。鱼饵被鱼吃掉,鱼却跑了,谋略就失败了。
给予的东西,必须是对方急于得到的,或者说是具有诱惑力的,否则就达不到目的。为此,要知道对方想要什么,研究并把握对方的心理,从而投其所好,对症下药,以收奇效。
手中有了诱饵,使用的手段可以多种多样,随机应变。颜师伯输钱,刘骏赢钱,是两厢情愿,有默契作为前提。这是一种,不妨称之为“交易”。
钓鱼者,是诱骗。鱼吞食鱼饵,并不知道其中暗藏杀机,事后才知上当受骗。
这又是一种,可称之为“利诱”。还有如姜太公钓鱼者,等待别人心甘情愿上钓。也有如挟持人质者,以武力手段强迫对方进行交换,明火执杖,武力是其杀手锏。这一种可称之为“要挟”。
总而言之,这一谋略的要义在于以小本赚大利。千万要考虑周到,不要弄得鸡飞蛋打或者赔了夫人又折兵。
【典源】
欲取姑予:语出《战国策·魏策一》引《周书》:“将欲败筑,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
颜师伯以钱钓官,事见《南史·颜延之传附颜师伯》。
35、以毒攻毒,西门豹治邺除邪
【原典】
魏文侯时,西门豹担任邺县的县令。
初到邺城,西门豹见那里贫穷萧条,人口稀少,便召集当地父老们询问道:“这里为什么这样贫穷萧条啊?老百姓最大的疾苦是什么?”
父老们说:“我们最大的疾苦是为水神河伯娶妻,也正因为如此,这里才如此贫穷萧条。”
西门豹对河伯娶妻感到不可思议,连忙问详细情况。
原来,邺县有条大河叫漳河,县里的巫婆说,水神河伯喜爱年轻漂亮的姑娘,明年要娶一个作媳妇。如果人们满足了河伯的要求,河伯就会保佑人们风调雨顺。不然的话,河伯就会发怒兴风作浪,一场洪水就会把两岸的粮食全部冲光,人畜也会被淹死。所以,官吏和乡绅们每年都要向老百姓征收为河伯娶妻的赋税,征收的钱有数百万之多,但用于为河伯娶妻的只有二三十万,其余都被官吏乡绅和巫婆分掉了。巫婆的腰包塞满后,就出来挨家挨户地查看,看到谁家的姑娘漂亮,就说:“这个女孩应该做河伯的媳妇!”
于是,不容分说地为这个姑娘洗澡沐浴,置办新衣裳,并在河边建造斋宫,把姑娘弄到里面去住起来斋戒。到了河伯娶妻那一天,装饰好嫁女用的床席,把姑娘弄在上面,然画推下水去,床漂浮一会儿后就沉下去了。由于如此,有年轻漂亮女儿的人家大都带了女儿逃往他乡去了,所以邺县人口越来越少,日益贫穷萧条。
西门豹听后说:“今年河伯娶妻的时候,你们来告诉我,我要亲自送行。”
到了河伯娶妻的那一天,西门豹果然来到河边。大小官吏、乡绅及父老乡亲们共有二三千人前来参加给河伯娶妻的仪式。
主持仪式的大巫婆已有七十岁了,身后还跟着十来个女弟子。
西门豹对大巫婆说:“把河伯的新娘子叫来,让我看看她长得怎么样。”
大巫婆叫女弟子们把新娘子领来,西门豹看了看说:“哦,好丑!烦请大巫婆去向河伯报告,说我们另选美女后天送来。”说完,不由分说就叫兵士抱起大巫婆往河里扔。那大巫婆在水中挣扎了几下就沉下去了。
过了一去儿,西门豹又说:“这大巫婆怎么下去这样久还不回来呢?叫一个弟子去催催。”于是又叫兵士扔了一个女弟子下去。这样接连扔下了三个弟子。
又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这些女人真是不会办事,请两个官吏去辛苦一趟吧!”话音未落,早有几个兵士上去,把那几个与巫婆同流合污的官吏投下水去了。
西门豹低头弯腰向河中行着礼,恭恭敬敬地站了好一会儿,然后说:“河伯真是热情好客,他们这些人都一去不回来
了,怎么办呢?是不是再请两个下去看看呢?”吓得那些乡绅和官吏们一个个跪在地上磕头不止,把头都磕破了,鲜血直流,请求西门豹别把他们投入河中。
西门豹这时才说:“水里哪有什么河伯呢?巫婆和你们靠为河伯娶媳妇而发财,害死了多少良家女子,搜刮了多少民财。现在,那几个罪大恶极的都已得到了惩罚。今后谁要是再提为河伯娶妻的事,就让他见河伯去!”
从此以后,邺县再也没有为河伯娶妻的事了,那些逃到外地去了的人也陆续回到家乡。西门豹领导人民开凿了十二条沟渠,引漳河的水灌溉农田。
邺县大治,人民安居乐业。
【新说】
西门豹治邺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智谋故事。
故事既滑稽又辛酸,可编排成一出生动的悲喜剧。不过这不是我们的话题。
说到西门豹所采用的智谋,其实就是以毒攻毒——用毒药来治疗毒疮,用恶毒手段来对付恶毒手段。这近于请君入瓮法,或者说,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不要小看了这种手法,也不要非议它的残忍。因为它往往收到拔本塞源,彻底根治的效果,非正面整治所能及。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毒”不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那种“毒”。
那种毒的目的在于把人整死,而这种毒的目的是“攻毒”,一旦毒解,见好就收。
果能如此,“以毒攻毒”也就不“毒”了。所以宋人罗泌说:“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当然也不可滥用。尤其是在生活中,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脚;你给我一棍,我捅你一刀。这种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手段往往酿成大祸,那就离“以毒攻毒”相去甚远了。
【典源】
以毒攻毒:语出唐·神清《北山集·六·讥异说》:“彼盖不知执事净命以声止声,良医之家以毒止毒也。”另见宋·克勤《圆悟佛果禅师语录》:
“以言遣言,以机夺机,以毒攻毒,以用破用。”
西门豹治邺除邪:事见《史记·稽稽列传》后附褚少孙补。
36、发奸■伏,赵广汉吏治精明
【原典】
赵广汉是汉代执法不畏权贵的官员。他当过颖川太守,曾经秉公办案,诛杀了很多残害百姓的豪强。调到都城长安任京兆尹后,他仍然亲自办案,惩治坏人。他注重认真分析案情,搜寻线索,勘察现场,还经常抓住案犯。
有两个劫贼了解到宫中侍卫苏回很有钱,便在半路将他劫持,接着向他的家人敲诈勒索。
赵广汉得知案情后仔细寻找线索,最后找到了劫贼的住处,马上带着官兵赶去。他想到硬冲进去抓人可能使人质受伤,便叫副手前去喊话。
副手敲门后对里面的劫贼说:“里面的人听着,京兆尹要我传话,劝你们千万不要杀害人质。他是皇帝的侍卫,杀了他,你们也完了。如果放了他,自己投案,碰到朝廷赦免,还可以获得宽大!”
两个劫贼听说是赵广汉在外面,知道无法逃脱,被迫放了人质,开门求饶。他们被关进监狱后,赵广汉实现诺言,叫看守好好对待他们,并送酒肉给他们吃。
按当时法律,犯这种大罪的人要被处死,行刑时间在冬天。赵广汉派人给他们买了棺材,并通知他们。两个劫贼被赵广汉的举动所感动,表示死后决不怨恨。
赵广汉在任职期间经常揭露出隐藏很深的坏人坏事,就连一些细微末节也很难逃过他的眼睛。
有一次他叫一个亭长来问事。那个亭长路过界上,界上的亭长开玩笑似地托他向赵广汉问候。亭长到了京城,赵广汉问完事后说:“界上亭长托你问候我,你为什么不代他问候?”
亭长连忙叩头谢罪,说确有其事。赵广汉说:“请替我问候界上亭长,叫他忠于职守,好好报效朝廷。”
班固在记述了这些事迹后评论说,赵广汉揭发坏人坏事,发现隐藏未露的情况,就像神一样灵验。
【新说】
“发奸”即揭发奸邪;“■伏”即揭发隐秘的坏事,使之无可隐藏。
这是精明的人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赵广汉作为执法者,更应具备这一素质。就他的事迹而言,他称得上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优秀执法者,一位精明的官吏。班固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并非溢美之辞。
精明者往往能在一般人所不注意的地方看出问题。他的双眼如鹰眼,锐利无比;他的嗅觉如警犬,灵敏无比。风吹草动,蛛丝马迹,都能引起他的警觉。要想不被发觉,只有规矩老实,不做坏事。风过留痕,雁过留影。狐狸再狡猾,也斗不过好猎手。
当然,赵广汉的敏锐精明,同他的职业有关。我们并非人人都要当侦察员、法官、检察员。正直磊落的人不可有害人之心,但却不能没有防人之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发奸■伏无疑是我们保护自己的一面盾牌。
一般来说,敏锐精明和大智若愚这两种品质是很难结合在一起的。过于精明,往往会自作聪明,甚至疑神疑鬼,注意了细节,忽略了关键。过于大智若愚,只见枝干,不见细处,有沦为“马大哈”之嫌。
但愿天下成大事业者,在该精明处精明,在该糊涂时糊涂。如此,就修炼到家了。
【典源】
发奸■伏:语出《汉书·赵广汉传》:“..广汉因曰:
'还为吾谢界上亭长,勉思职事,有以自效,京兆不忘卿厚意。’其发奸■伏如神,皆此类也。”
赵广汉吏治精明:事见《汉书·赵广汉传》。
37、发踪指示,萧何幕后逞英豪
【原典】
刘邦沛县起兵之后,萧何一直跟随左右,辅佐刘邦征战南北。公元前206年,刘邦出兵汉中地区,以平定“三秦”,拉开了楚汉战争的序幕。
刘邦刚打进咸阳城时,手下的将领纷纷争夺城内的金帛财物,百姓惨遭洗劫。项羽的军队攻入咸阳后,同样烧杀抢掠,使秦国百姓惶恐不安,大失所望。楚军杀了秦王子婴,放火焚烧了秦国宫殿,大火连烧了三个月不灭。
楚军还挖开秦始皇的墓地,搜刮金银财宝,奸淫妇女。咸阳城几乎成了一片废墟。
在这种兵荒马乱、烧杀抢掠之际,独有萧何与众不同。他所关心的不是抡掠财物,而是如何打天下和治理天下。
萧何随刘邦进入咸阳后,首先来到丞相府,接收了秦国的地图和各种文件资料,由此了解到天下的地理状况,人口分布,国力的强弱和百姓的疾苦,并以这些情况作为制定策略和法令的依据。
刘邦进入汉中时,曾经同各个地方的父老豪杰约法三章,但是仅仅十个字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的法令,并不能用来处理纷繁复杂的政务。
,萧何根据收集到的秦朝法律、制度和图文,进行重新整理,制定出“汉律”九章,为刘邦治国平天下提供了法律依据。新法律的实施,使百姓免除了严刑苛法之害,能够养幼扶老,衣食丰足,天下太平。
刘邦平定天下之后,大封功臣,萧何地位最高,有人对此有异议,刘邦反驳说:“在打猎时,追捕杀死野兽兔子的,是猎狗;但发现兽兔的踪迹,指使猎狗追捕的,却是猎人。你们只能捕杀野兽,功绩如同猎狗。而萧何能发现野兽踪迹,指使猎狗去追捕,功绩如同猎人。”
司马迁在为萧何作传时评论说:“萧何严守律法,为民生疾苦着想,依法从事,在建立汉朝的功臣中,功绩地位居群臣之首。”
【新说】
真正的大将军,不必亲自披挂上阵,驰骋疆场。正如萧何,他的岗位不在战场之上,却在帷幄之中,即以大智大意大谋大略指挥千军万马去拼搏厮杀,去决战取胜。
疆场上的英勇无畏固然可嘉,而帷幄中的智慧则是取胜的关键。三国时代的诸葛亮或许手无缚鸡之力,但如果没有他的智谋,即使有十个百个勇将,刘备也不可能有所作为,恐怕早作了曹操的阶下囚了。应该说,刘邦的看法极为恰切,猎狗之功与猎人之功确乎不可同日而语。
发踪指示虽不出头露面,虽在幕后操纵指挥,并不能完全等同于阴谋诡计。阴谋诡计是小人所为,以不正当的手段行不义之举,图一己私利。发踪指示却如高明的猎手与狡猾的狐狸周旋,以明察秋毫的敏锐去辨别蛛丝马迹,以道高一丈的智慧去同魔鬼较量。
幕后的策划同样需要勇气。什么时候出击,怎样出击,投入多大的力量,达到怎样的目的,不仅要周密地考虑筹划,而且要果断地作出决定,坚决地采取行动,尤其在事关重大、牵一发而动全体之际,魄力便显现出来了。
平心而论,得好猎狗容易,得好猎人难。况且,成功之后,站在台前的往往不是成功的谋划者,而是坐享其成的摘桃人。
【典源】
发踪指示:语出《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萧何幕后逞英豪:事见《史记·萧相国世家》。
38、借尸还魂,立怀王顶氏称霸
【原典】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反秦。这年九月,会稽郡守殷通找到项梁,告诉他自已想起兵造反,请项梁与桓楚带兵。项梁回答说桓楚逃亡在外,要项籍才知道他在哪里。殷通便叫项梁去叫项籍来。项梁果然去叫来项籍,让项籍先持剑在外等候,自己先进去。当殷通叫项籍进去时,项籍一剑就斩了殷通的头。项梁手提殷通的头,身着殷通的官服绶带而出,郡守府里的人大惊失色,项籍击杀几十上百人,其余的人都跪伏投降。于是,项梁自己做了会稽郡守,让项籍做了副将,带兵攻州夺县,反抗秦朝。
项籍就是项羽,这一年二十四岁。项梁是他的叔父,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将军项燕。项家世代都是楚将,因为封于项地,所以姓项。
项梁项羽起兵后渡长江向西挺进,很快发展到六七万人。这时,陈胜已失败战死。居■人范增来见项梁。范增虽然七十岁了,但足智多谋,他向项梁献计说:
“秦国灭了六国而统一天下,在六国之中,楚国是最不该被灭的。当年楚怀王被秦国骗去以后就没有能够回来,楚国人民至今都在怀念他。所以楚南公曾经说:'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今后灭秦的也必定是楚人。’陈胜起义不立楚王的后代而自立为王,当然会导致失败。现在你起兵江东,楚地的这么多人来投奔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们项家世代都是楚将的缘故。你正好借此机缘扶立怀王的后代为楚王,利用怀王的名声和人民怀念故国的感情来夺取天下。”
项梁觉得范增的话很有道理,便下令到处找楚怀王的后代。后来终于找到一个放羊娃,他是楚怀王的孙子,名叫心。项梁于是立心为楚怀王,建都盱台。项梁自封为武信君。
由于项梁立了楚怀王,打着楚怀王的旗号攻打秦乓,果然很得民心,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项梁死后,项羽率领楚军南征北战,威震天下。最后终于率军进入秦朝的首都咸阳,杀了秦王子婴,焚烧了秦王的宫室,灭了秦朝。
灭亡秦朝后,项羽虽然尊怀王为义帝,但实际上是徒有虚名。他自己想称王,便先封诸将为王。他对众人说:
“原来开始起义时,我们暂时扶立楚王的后代为王,目的是为了借他的名声来讨伐秦朝。实际上,消灭秦朝全仗了诸位和我项籍的功劳,所以,大家都应称王。”
于是项羽便分封天下,自己做了西楚霸王,建都彭城,而把义帝迁徙到偏远的长沙郴县去,逼他马上上路。后来,又干脆叫人在江上杀死了义帝。
【新说】
借尸还魂系根据八仙中铁拐李的故事而来。
据说铁拐李原来是一个叫李玄的翩翩公子,跟太上老君学得长生不老术,灵魂可离开躯壳而漫游。一次李玄外出神游,徒弟却将他的躯壳给烧掉了,等他的灵魂回来找不到躯壳,只好临时借了一个跛脚乞丐的尸体还魂,这就变成了铁拐李。
所以,借尸还魂就是借别人的尸首还自己的灵魂。
引申出来,凡是借别人的外表或名声行自己的内容或实质,都是借尸还魂。
这里有两种相反的情况:
一种情况是所借的“尸”本来已经是没落、腐朽、衰亡的了,但它的外表或名声对某些人(有时甚至是很多人)还有迷惑性,所以被借来使这些人臣服。但实际上已悄悄换上了借尸人的灵魂以达到借尸人的目的了。这是旧瓶装新酒。项氏立放羊娃为楚怀王而称霸之下,日本立溥仪为傀儡皇帝而企图吞并中国,都是这种借尸还魂。纵观中国历史,它实际上已成为改朝换代之际夺天下者惯用的手法。
另一种情况恰好反过来,是本来已经没落、腐朽、衰亡的思想观念、势力等(魂)借一种新的包装或名义(尸)东山再起,重新活跃起来。这是新瓶装旧酒,或者说是换汤不换药。如郭沫若在《新文艺的使命》中批判复古主义者:“然而却有一部分的幽灵,借尸还魂,不仅穿上了长袍马褂,而且还穿上了西装。”就是这种情况。
两种情况,前一种似乎更贴近“借尸”的原意,因此也更为典型。按照“三十六计”的看法,“有用者不可借”,要“借不能用者而用之”,这样才可以安全地达到借尸者的目的。不然的话,像后一种情况那样,弄不好就会反客为主,“魂”钻进“尸”里出不来,复古的幽灵被西装革履所征服,变成假洋鬼子了。
想想看,如果那牧羊娃做了怀王后比项羽还厉害,那会是怎样一种格局呢?
【典源】
借尸还魂:“三十六计”第十四记:“有用者,不可借;不能用者,求借。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语另见元·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你众人听着,这的是李屠的尸首,岳寿的魂灵,我着他借尸还魂来。”
立怀王项氏称霸,事见《史记·项羽本纪》。
39、借风使船,司马喜巧立阴后
【原典】
战国时,中山王的两个妃子争当王后,一个叫阴姬,一个叫江姬。
大臣司马喜找到阴姬的父亲,对他说:
“阴姬若是做了王后,自然是第一夫人,无人可比。但如果没有做成,那就危险了,不但自己性命难保,恐怕还会连累你们全家呢。要是你想让她成功,怎么不来找我呢?”
阴姬的父亲于是去找司马喜,请他设法帮助阴姬当上王后,并答应事成之后重重报答。
司马喜于是去晋见中山王,对他说自己有使赵国弱而使中山国强大的办法。中山王听了非常高兴,连忙请他说下去,他却说要先出国考察一番,到赵国去观察了解它的地理山川、人民生活和君臣贤与不贤等情况,然后才能制订出使赵国弱使中山国强大的办法。中山王于是便派他到赵国去。
司马喜到赵国去拜见赵王,对赵王说:
“臣下听说赵国是音乐之邦,又是美人倍出的地方。但这次臣下来赵国考察,到了不少大都市,见过各种各样的人,却没有看到多少美人,更不用说像我们中山国阴姬那样的绝色美人了。”
赵王一听大惊,问司马喜:
“你说的那阴姬有多美呢?”
司马喜说:
“那阴姬的姿色倾国倾城已无可形容,更为难得的是她那相貌,根本就是帝后之相,而不是一般诸侯的妃子。”
赵王这时已是心猿意马,心想要是娶了那阴姬,不仅可以得到一个绝色美人,说不定还可以托她的福相做做天子呢。于是便问司马喜:
“我想请中山王允许我娶阴姬,先生觉得可以吗?”
司马喜慌忙回答说:
“臣下死罪,臣下死罪!我是说到美人就不由得说出了阴姬,至于大王是否能娶她,这就不是臣下所敢插嘴的了,还望大王开恩不要对中山王说是我说的啊!”
司马喜回到中山国对中山王说:
“那赵王不是个好东西,好色而不讲道德,好勇而不讲仁义。我听说他还想打大王的阴姬的主意呢!”
中山王一听勃然大怒。司马喜又说:
“现在赵国比我们强大,他来讨阴姬,大王若是拒绝,国家就有危险;大王若是同意,又要被诸侯们耻笑。”
中山王说:
“是啊!问题是怎么办呢?”
司马喜说:
“只有一个妙法,就是大王赶快把阴姬立为王后,这样就可以断了赵王的念头。因为世上还没有谁去向人家的王后求婚的。即使赵王真有这样荒唐,其它国家也不会容忍他。”
中山王于是马上把阴姬立为王后,赵王果然没有来求婚【新说】
真正的胜利者当然还是司马喜。因为据《战国策》记载,阴姬原来很不喜欢司马喜,但自从他帮她做上王后以后,态度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司马喜也就稳稳当当地坐上他的相国之位了。
司马喜的手段是借风使船,或者说借水行舟,利用外来的力量促使事情按自己的愿望发展,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借风使船当然与借刀杀人有所不同,除了目的不同,借风使船不像借刀杀人那样残忍不光彩外,还有做法上的不同:借刀杀人是暗中教人动手,自己躲在一边坐享其成;借风使船则只是因利乘便,船还是要靠自己亲手去使的。
但借风使船与借刀杀人也有相同的地方:都是好一个“借”字了得!
就像诸葛亮草船借箭,又像万事俱备,只欠诸葛亮借来东风。诸葛亮可真是古今第一个借东西的高手啊!(更不用说他借荆州气死周瑜的事了。)
但是,没有呼风唤雨的本事,诸葛亮又如何借得来东风呢?
因此,要借风使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更何况,在这个人人为我的世界上,又有谁愿意让你凭空白白地借用呢?
所以就要靠计谋,要让他不知不觉地被你所借,就像司马喜借赵王那样。
这当然要考手艺了。谁也不敢保证一借一个准,只能慢慢操练,逐步提高。
如果真有谁能操练到诸葛亮借东风那样的程度,又何愁借不来风使不好船呢?
【典源】
借风使船:语见《红楼梦》第九十一回:“今见金桂所为,先己开了端了,他便乐得借风使船,先弄薛蝌到手,不怕金桂不依,所以用言挑拨。”
司马喜巧立阴后:事见《战国策·中山策》。
40、借刀杀人,熙凤计除尤二姐
【原典】
话说王熙凤知道丈夫贾琏在外娶了尤二姐后,妒火中烧,趁贾琏出差去外地时把尤二姐骗入了大观园居住,以便慢慢收拾。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贾琏出差有功,回来后贾赦十分欢喜,赏了他一百两银子,又将房中一个十七岁的丫环名唤秋桐的赏给他为妄。这可乐坏了贾琏,气死了凤姐,心中一刺未除,又平空添了一刺。
贾琏喜新厌旧,新得秋桐,整日不离。秋桐自恃是贾赦所赐,连凤姐也不放在眼里,更容不得尤二姐。凤姐中恨秋桐,但转念一想,正好可以利用她来整治尤二姐,借刀杀人,等秋桐杀了尤二姐后,自己再杀秋桐。
计谋已定,凤姐一方面装出对尤二姐好得不得了的样子,另一方面对秋桐说:“你年轻不知事。她现在是二房奶奶,你爷心坎上的人,我还让他三分,你去硬碰他,岂不是自寻其死?”惹得秋桐张口就说:“先奸后娶没汉子要的娼妇,也来要我的强!”凤姐听了心里暗暗高兴,表面上却只装不敢出声儿。尤二姐听了气得在房里哭泣,两眼哭得红肿,饭也不吃,又不敢对人说。秋桐却悄悄告诉贾母、王夫人等说:“专会作死,好好的成天家号丧,背地里咒二奶奶和我早死了,她好和二爷一心一计地过。”使得贾母等渐渐对尤二姐不大喜欢了。众人见贾母不喜欢,也跟着不喜欢,甚至连丫环们也作践起她来,送的饭菜都是些残杯冷炙。不堪入食。弄得尤二姐要死不能,要生不得。凤姐只是装病不知。
不过一月时间,尤二姐便黄瘦下去,一病不起。贾琏请来医生,谁知又诊断失误,擅用虎狼之药,将一个已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凤姐知道后竟比贾琏还心疼十倍,又是烧香礼拜好话说尽,又是派人去算命打卦。结果算出恰好是属兔的秋桐冲犯了尤二姐,凤姐于是劝秋桐到到处去躲几个月再回来,惹得秋桐破口大骂,百丑难听。又哭告邢夫人,说贾琏和凤姐要撵她回去。得到邢夫人的撑腰后,秋桐又趾高气扬地到尤二姐窗下大闹大骂起来。
尤二姐忍无可忍,终于吞金自杀而死。
凤姐借刀杀人的计谋成功了。
【新说】
杀人有不同的杀法。
像武二郎血溅鸳鸯楼那样的杀法,白刀子进,红刀子出,杀完还直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固然杀得英雄,杀得痛快,但却也免不了夜走蜈蚣岭,以逃避法律的制裁。
像侵华日军占领南京那样的杀法,光天化日之下,成批成批,成片成片,杀得血腥,杀得残暴,但却逃脱不了历史的审判,正义的惩罚。
像凤姐那样的杀法就完全不同了。
杀得巧妙,杀得轻松,杀人不见血。目的达到了,却还在仁义道德的面皮上抹了一层油,上了一道光。
这就是借刀杀人。
自己不出面,却利用或挑拨别人去消灭自己的仇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神不知,鬼不觉。
妙哇!
难怪得“三十六计”把它列为第三计,这是有道理的。
当今社会,朗朗乾坤,太平盛世。像南京大屠杀那样的杀法已成为历史,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杀法也少见得多了。那么,借刀杀人的杀法呢?
想想看,你见过多少?
当然,需要提醒的是,现代文明社会,杀人也文明得多了,不一定非要从肉体上消灭你,比如说,可以杀你的心,你的财,你的地位,你的名声,杀你的自尊..
如此一来,可借的刀也就多得多了啊!
但愿你我既不要做了刀下鬼,也不要成了被人所借的刀。
【典源】
借刀杀人:“三十六计”第三计:“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语另见明·汪廷讷《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
熙凤计除尤二姐:事见《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41、委恶于敌,武则天扼死亲女
【原典】
武则天本来是唐太宗的妃子,高宗还是太子时,在父亲那里见到武则天就喜欢上了。后来太宗去世,武则天与其他妃嫔一起去了感业寺削发为尼。
高宗即位后在太宗的忌日去感业寺祭祀父亲,与武则天旧情重萌,相对哭泣。
当时,高宗的王皇后正与淑妃萧氏争宠。王皇后没有儿子,所以高宗移宠于淑妃。王皇后知道高宗与武则天在感业寺哭泣的事后,便悄悄让武则天蓄发,并劝高宗把武则天纳入后宫。
王皇后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要用武则天来削弱高宗对萧淑妃的宠爱,可她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干了一件“引狼入室”的蠢事,给她和萧淑妃都带来了灭顶之灾。
武则天刚回皇宫时,事事巴结皇后,曲意奉承,无微不至。皇后因此而屡次在高宗面前夸奖武则天,这对高宗来说,正中下怀,于是很快拜武则天为昭仪,宠爱有加,而把皇后与萧淑妃都抛在了一边。
这一下可慌了皇后与萧淑妃,二人于是又联合起来攻击武则天。但高宗这时已经唯武则天是听,根本不把皇后与萧淑妃的话当真了。加之皇后不善于笼络高宗身边的人,而武则天恰好尽心收买这些人,所以,凡是皇后和淑妃的动静,武则天都了如指掌。
高宗虽然冷落皇后,但皇后地位仍在,高宗也并无废黜皇后的意思。武则天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但是,要想取代皇后的地位谈何容易,除非用极其特殊的手段让皇后犯下大罪。武则天不愧是一个智谋过人而又心狠手毒的铁女人!她心生一计,设下了一个罕见的圈套,委恶于敌。
武则天生有一个女儿,高宗疼爱,皇后也很喜欢。这一日,皇后去昭仪宫逗这小女孩玩了一会儿,一等皇后离开,武则天悄悄进屋,把心一横,竟然亲手把自己的女儿给活活扼死,用被盖盖好,然后去御花园迎来高宗。一回屋里,武则天满脸媚笑,掀开被盖让高宗看看女儿,却发现女儿已死在床上;于是号啕大哭,追查宫女是谁杀死了小公主。宫女都说只有皇后一人来过。于是高宗大怒,认定是皇后杀死了小公主。武则天趁机哭死哭活,历数皇后的不是,使高宗产生了废黜皇后而立武则天为后的念头。
好在顾命大臣、高宗的舅舅长孙无忌反对,才使皇后暂时未被废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武则天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决心置皇后于死地。
她派人潜入东宫墙角埋下一个草人,上面写着高宗的生辰八字,然后又叫人去向高宗告密,说皇后日夜念咒,要用巫术咒死高宗。高宗派人到东宫一搜,果然在墙角搜出草人。证据确凿。于是高宗不顾长孙无忌等大臣的强烈反对,坚决废黜了王皇后,同时把萧淑妃一并贬为庶人,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但是她仍不死心,当得知高宗到幽禁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地方去看过她们时,武则天勃然大怒,叫人各打二人一百大棍,斩断手和脚,然后装进酒瓮之中。并恶恨恨地说,让这两个贱人连骨头都泡醉。不到几天,二人都这样死去。武则天还不解恨,又加以斩首才算甘休。
【新说】
武则天真是够狠毒的了!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一切手段,不惜一切代价,竟然连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押上去做了赌本。
她的委恶于敌,根本就是栽赃陷害了。
不过,撇开道德判断而论,栽赃陷害也是对敌斗争的一种手段,目的正是为了委恶于敌,从而彻底打垮敌人。而且,在真正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实在也没有什么仁义道德可讲,战胜对手就是你的唯一目标,胜者王侯败者寇,这样的例证在历史上可就太多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你还不得不承认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等的谋略高手。当然,说是阴谋家也未尝不可,或者说更为准确。但还是那句话,不作道德判断,阴谋本身也就是谋略。
话说回来,作为一个女人,一个母亲,武则天本身所付出的代价也够大的了,一般的女人是绝对做不到的。正因为这样,她做了皇后,更做了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唯一一个名正言顺的女皇。也许正因为这样,她把自己付出巨大代价的怨恨和怒气发泄在了迫使她付出这种代价的王皇后和萧淑妃身上,以致做出了灭绝人性的报复,令人发指。
再来说到智谋,委恶于敌就是想方设法使敌人陷于“恶”的地位之中,然后加以名正言顺、得道多助的狠狠打击。在历史上,郑伯克段于鄢,贾南风废黜太子等都是用的这种手段,只不过没有做到武则天那么“绝”的地步罢了。
【典源】
委恶于敌,武则天扼死亲女:事见《资治通鉴·唐纪十五、十六》。
42、移花接木,献妹妹李园夯权
【原典】
春中君黄歇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四公子”之一,他在楚顷襄王时开始做官,当过太子的老师,顷襄王去世,太子继位为楚考烈王,拜春申君为相国。
考烈王没有儿子,作为相国的春申君为此感到非常忧虑,到处找会生儿子的女子献给考烈王,但仍然没有儿子。
赵国有个人叫李园,非常工于心计,他想把自己的妹妹献给楚王,又怕楚王真的没有生育能力,自己的妹妹生不了儿子便得不了宠,那岂不是白送了吗?后来,他想到了一条移花接木的妙计。
李园先到楚国去见春申君,在春申君那里做了一个门客。过了一段时间,他请假回家探亲,故意晚了几天才回来。春申君问他为什么回来晚了,他说是齐王派使者到他家里说亲,要聘他的妹妹作妃子。自己因为接待齐国的使者,所以耽误了几天。春申君问他是否已下定聘礼,他回答说还没有。春申君问他可不可以把妹妹带来楚国一见,李园说当然可以。于是把妹妹带到春申君家里,春申君一见便喜欢上了,李园就干脆把妹妹献给他了。
不久,李园的妹妹有了身孕。李园和妹妹商量,把自己的计划告诉了她。
妹妹同意了。
这天,李园的妹妹对春申君说:
“楚王对你的信任超过了亲兄弟,可是,楚王没有儿子,他死后必然是兄弟继承王位。兄弟继承王位后必然重用他自己的人,你就会失去信任。何况,你做了二十多年的相国,平时难免有得罪楚王兄弟的地方,一旦他们中的哪一位继位,必然要报复你,你不是很危险吗?”
春申君感到她说得很在理,便问她可有什么好主意。李园的妹妹于是说:
“我现在已有了你的孩子,但是还没有人知道,如果你现在把我献给楚王,过一段时间,楚王知道我有了孩子,必然会宠爱我。如果上天保佑我生个儿子,今后就会继位做楚王,这样,你不是做了太上皇了吗?整个楚国都是你的了,还愁什么相位保不保得住呢?”
春申君沉思了好一会儿,一方面舍不得已有了自己孩子的爱妾,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信服她的见识,最后终于同意了。
春申君把李园的妹妹献给了考烈王后来果然生下一个儿子。儿子被立为太子,李园妹妹被立为王后,李园也顺理成章地成了王舅,权力日益膨胀。
李园担心春申君泄露秘密,于是收养刺客想除掉春申君。
春申君任相国二十五年这一年,考烈王病重,门容朱英劝春申君说,李园这个人靠不住,私下收养了很多刺客,一旦楚王去世,李园作为王舅必然争权,很可能要对春申君不利。朱英并自告奋勇让春申君提前任用他做宫中的卫士长,到时候如李园有变,他好助春申君一臂之力。春申君认为朱英多疑,没有采纳他的意见,朱英于是离楚国而去。
十七天后,考烈王去世,李园以王舅的身分先入宫中,把刺客埋伏在宫门两边,当春申君入宫时,刺客一拥而上杀了他,把他的头甩出宫门外,并灭了春申君的三族。
李园妹妹所生的儿子,继位为楚幽王,李园终于得以独揽大权。
【新说】
把一种花木的枝条嫁接到另一种花木上去,使之开花结果。这便是移花接木。
引申为计谋,移花接木是一种相当特殊的手段,但使用这种手段的人却不是绝无仅有。著名的如吕不韦送已有身孕的爱姬给子楚而生下秦始皇。而尤其有意思的是,吕不韦与李园施行移花接木之计,几乎是在同一时间。只不过,吕不韦原本是着眼于奇货可居,移花接木是无意插柳柳成荫。而李园则是专心致力于移花接木,有心栽花花便发。
所以,要说起来,移花接木的高手还是李园。只不过因为秦始皇的关系,吕不韦的名声更大些罢了。
当然,作为计谋,移花接木也不仅限于暗送贵子这种极其独特的方式,只要是采取转嫁过渡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都可以叫做移花接木。
报载,某官员受贿若干万元,在东窗事发的关键时刻,他让某公司向原行贿单位出借据一张,自己把款转到该公司帐上,这就顺利地完成了移花接木,自己安然逍遥于法外了。
正所谓:
“断鹤续凫,矫作者妄;移花接木,创始者奇。”(《聊斋志异·陆判》)
你不得不承认其巧妙啊!
【典源】
移权接木:语出苏轼《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二首(其二)》:“接果移花看补篱,腰镰手斧不妨持。”宋·叶适《月波楼》:“此村风景淳且鲁,接树移花今复古”。另见《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献妹妹李园夺权:事见《战国策·楚策四》、《史记·春申君列传》。
43、左右开弓,司马伦篡守皇位
【原典】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由他的二儿子司马衷即位,这就是晋惠帝。
晋惠帝是一个有名的“傻皇帝”,昏庸无能。他之所以当上皇帝全靠妃子贾南风的阴谋。他当上皇帝后,贾南风成了皇后。贾皇后生性酷虐好妒,又有政治野心。先与楚王司马玮(司马炎第五子)密谋杀死了辅政的太傅杨骏,假托惠帝的诏令,废杨太后为庶人。又命司马玮杀死了新上任辅政的太宰司马亮和太保卫■,然后反过来加给司马玮以擅杀司马亮和卫■的罪名,予以谋杀。除掉了这些人后,贾皇后在朝廷中广置自己的党羽,独揽大权。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子逐渐长大,太子不是贾皇后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贾皇后的专横跋扈表现出不满。贾皇后于是设法把太子废为平民,又杀死了太子的母亲谢氏。
贾皇后废太子,杀太子母亲的行为激起了不少大臣的公愤,右卫督司马雅、常从督许超、殿中中郎士猗等人密谋废贾皇后而恢复太子的地位。当时,掌握兵权的是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司马伦虽然也是贾皇后的党羽,但司马雅等人认为他性贪,可以利用,于是便去做司马伦亲信孙秀的工作,让孙秀去劝说司马伦反贾皇后,迎太子回宫。孙秀向司马伦转达了司马雅等人的意思,司马伦同意了,司马雅等人于是加紧了废黜贾皇后的准备工作。
就在事变将起的时候,孙秀对司马伦说:
“太子是个聪明而刚猛的人,如果得以回宫,必然不会受制于人,大人素来受贾皇后信任重用,这是谁都知道的。现在如果反贾皇后而助太子回宫,虽然会立下大功,但最多不过是立功赎罪罢了,不可能得到太子的信任和重用,弄不好,还可能连罪都免不掉哩!”
司马伦一听慌了,连忙问孙秀怎么办。孙秀说:
“大人不如先让贾皇后知道司马雅等人迎太子回宫的计谋,贾皇后必然会抢先害死太子,那时,大人再以为太子报仇的名义反贾皇后,这样左右开弓,既利用贾皇后除掉了太子,又名正言顺地废了贾皇后。那时候,大人可就不是免罪的问题了,还可以另有所图啊!”
一席话说得司马伦笑逐颜开,连称妙计,马上决定依计而行。
于是,孙秀派人将司马雅等人废贾皇后立太子的计划密告贾皇后,并劝贾皇后先下手为强。贾皇后果然假传惠帝圣旨毒死了太子,司马伦一看时机已到,便以为太子报仇的名义起兵逼进皇宫,废贾皇后为庶人,杀死了贾皇后一应亲信党羽,又逼迫惠帝下诏任命自己为大都督和相国,集文武大权于一身,就像当年他父亲司马懿和兄长司马师、司马昭先后控制曹魏政权一样,惠帝成了傀儡皇帝。第二年,司马伦干脆逼惠帝让位于他,自己坐了皇帝的宝座,改年号为“建始”。
【新说】
左右开弓本指左手和右手都能同时拉弓射箭,后来也指两手交替做同一动作(如打自己或别人的耳光)或同时做两项工作。
借来代指一种计谋,左右开弓指居于两敌相争的中间,两面利用而又两面打击。它与一箭双雕有相同的功效,但方式有所不同:不是发一枝箭射中两只雕,一举两得,而是打了左面打右面,各个击破,当然,两面都有成效,所以仍然是“两得”。
以司马伦用孙秀的计谋来看,左面利用皇后害死了太子,右面又用为太子报仇的名义废黜了皇后,左右都有所得,自己居于中间获利,竟然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不止“两得”,而是“三得”了罢——
这左右开弓可真是了得啊!
其实,贾皇后自己也是左右开弓的高手。她左面利用司马玮杀死了司马亮和卫■,右面又以擅杀司马亮和卫■的罪名除掉了司马玮,这不是左右开弓又是什么呢?
想不到,请君入瓮,高手自己落入了彀中辽不自知哩!
好生令人叹息。
智谋之道,胜算无穷,谁也不敢说自己就是赢家。
【典源】
左右开弓:语出元·白仁甫《梧桐雨》楔子:“臣左右开弓,一十八般武艺,无有不会。”
司马伦篡夺皇位:事见《晋书·赵王伦传》、《晋书·惠贾皇后传》。
44、美人诱惑,献貂蝉王允除奸
【原典】
东汉末年,董卓废灵帝立献帝,自任相国,独揽朝政大权。又收义子吕布,骁勇异常,天下无故。因此,满朝文武官员虽然恨董卓奸贼,但又拿他无可奈何,只有敢怒而不敢司徒王允为此十分烦恼,为汉朝江山忧心如焚。
这天晚上,王允正在后花园散心,忽然听见有人在长吁短叹。他循声走近一看,原来是家中的歌伎貂蝉。貂蝉从小就被王允选入家中,虽是歌伎,但因她聪明伶俐,相貌与歌舞伎艺都非常出色,所以被王允当亲生女儿一样看待。王允见是貂蝉,便问她为什么在这里长吁短叹。貂蝉回答说:
“贱妾从小蒙大人抚养,又为我训练歌舞,以礼相待,真是恩重如山,近来见大人愁眉不展,忧心忡忡,知道大人为国家大事操心,又不敢乱问。
刚才见大人行坐不安,不禁叹息起来,没想到惊动了大人。如果大人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一定效力,虽万死也决不推辞。”
王允听着貂蝉的话,看着她楚楚动人的姿态,忽然灵机一动,计上心来。
他把貂蝉请入自己的房间,突然叩头便拜,惊得貂蝉也连忙下跪叩头,不知如何是好。
王允说:
“想不到汉家江山的命运在你手中了。眼下董卓将要篡夺皇位,满朝文武官员都把他无可奈何,董卓有一义子名叫吕布,勇猛无敌,但我见他们二人都是好色之徒。刚才我想到一条计策,想把你先许配给吕布,再暗中献给董卓、利用你在他们二人之间挑起仇恨,让吕布去杀死董卓,以此来为国除奸,但不知你是否愿意?”
貂蝉态度坚定,发誓协助王允除掉董卓。
过了几天,王允托人送给吕布厚礼、吕布登门拜谢。席间,王允故意让貂蝉出来给吕布斟酒,让吕布看得目瞪口呆,一见钟情。然后王允把貂蝉许配给吕布,吕布大喜,再三拜谢而归。
又过了几天,王允以司徒的身分请董卓到家饮酒,董卓正是用人之际,欣然前往。酒后,王允又请美女献歌献舞,待貂蝉出场时,董卓大惊,深为貂蝉的美所征服。王允乘机把貂蝉献给董卓,并于当晚就送到董卓府中。
吕布知道后大怒,王允解释说,是董卓要求把貂蝉带入府中,选择良辰吉日为吕布成亲,吕布这才息怒。一心等待董卓为自己成亲,没想到过了几天竟发现董卓已占有了貂蝉。吕布怒不可遏,貂蝉乘董卓不在时勾引吕布,说是董卓强占了自己。恰好董卓撞见吕布和貂蝉在一起,以为二人私通,貂蝉又哭诉说是吕布调戏侮辱自己。这样,终于挑起义父义子反目成仇,董卓把貂蝉带到■坞的别墅里去了。王允乘机设计,假传圣旨叫董卓回朝接替皇位,当董卓洋洋得意地入朝时,被吕布从旁一戟刺死。
【新说】
司徒妙算托红裙,不用于戈不用兵。
三战虎牢徒费力,凯歌却奏凤仪亭。
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所以,用十万大军办不到的事,满朝文武官员无可奈何的事,竟因一美人而办到了。
在各种计谋中,美人计无疑是最具诱惑力也最富戏剧性的了。有人专以中国历史上的美人计成书,居然皇皇四十万言,蔚为大观。
以美人计的用法而说,有利用美人魅惑他人使之淫乐而意志衰退的。“芙蓉帐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这就是《六韬·文伐》所说的:“进美女,淫生以惑之。”肉弹敌过炮弹。有利用美女去讨得某人的欢心而达到用计者的目的如父凭女贵,兄因妹贵,甚至夫赖妻贵(当然免不了要戴上一顶绿帽子)的。“姊妹兄弟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遂今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枕头胜过枪头。也有美女自己发挥姿色以达到某种目的的。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颦笑赛过利刀。
三种之中,以第一种最为典型。而像王允那样,将一个美女同时送给二人,实际上是把美人计与离间计、连环计套起来使用,又更是出神入化,战则必胜的了。
美人计的成功率固然很高,但毕竟要以美人作为代价,对于怜香惜玉的人来说,是万万舍不得的。所以,“三十六计”将其归为“败战计”一类,与空城计、苦肉计一样,是敌强我弱,不得已而为之的计谋。何况,并非人人都可以用得出神入化,也就是说,美人计也并非笃定百战百胜。像周公瑾那样,“赔了夫人又折兵”,岂不是个冤大头。尤其是那些想以自己的姿色讨生活的美人,弄不好就会让人自占了便宜。
因此,计要用,美却不可以浪掷啊!
【典源】
美人诱惑:通常说“美人计”。“三十六计”第三十一计:“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语出《战国策·秦策一》:“夫晋献公欲伐郭,而惮舟之侨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舌。’乃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舟之侨谏而不听,遂去。”
另见《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却将我女儿为名,使美人计!杀了刘备,我女便是望门寡,明日再怎的说亲?”
献貂蝉王允除奸:事见《三国演义》第八回、第九回。
美景美图
精品美文
音乐空间
职场技巧
音画图文
感悟哲理
星座运清
生活百科
史海钩沉
健康常识
书画古玩
网页特效
电脑技巧
在线书架
精美相册

您已阅览  秒   感谢光临
背景音乐:断桥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