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下载安装u盘 百度云:2009年11月刊:西藏影像:刘丽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0:49:59
发表于 2009-12-11 10:37:21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走进西藏] 2009年11月刊:西藏影像:刘丽嘉 [复制链接]

刘丽嘉, 影像, 西藏, 刘丽嘉, 影像, 西藏, 刘丽嘉, 影像, 西藏.pcb{margin-right:0}刘丽嘉
在《西藏日报》工作40年的摄影记者

  刘丽嘉——上世纪下半叶西藏摄影最为重要的作者之一——淡出摄影界已有10年。我在研究1926-1976年西藏现代摄影史时,翻看了他上世纪60年代至2000年的大量摄影作品,我认为,他是这一时期拍摄西藏成绩最为显著的西藏专业摄影记者之一。他这一时期拍摄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及艺术价值。 


     进入《西藏日报》摄影组后第一次拿起相机拍摄的刘丽嘉。1962



     《张经武与藏族群众交谈》1963年8月21日罗布林卡


     《为西藏自治区成立新建布达拉宫广场》1963年拉萨



                 《川藏公路上的怒江铁桥》(康藏公路通车时的铁桥)1964年10月

    第一次看到刘丽嘉的作品,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上大学时。一天,我在图书馆里翻看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摄影》合订本,一幅《藏族演员学演白毛女》的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年以后,这本合订本中的绝大部分作品我已经没有印象,但刘丽嘉在拉萨拍摄的这幅构图完美、用光考究、画面中运用了多项对比的作品,依然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十多年后,当我看到刘丽嘉那一时期拍摄的作品和这幅作品原作时,我认为刘丽嘉是西藏那一时期专业摄影记者中最具视觉美感的创造者。由于他有良好的美术功底和天然的影像驾驭能力,他那一时期拍摄的许多作品都具有内美的形式感。

  从与刘丽嘉多次交谈中我还发现,他是一个具有典型四川人豪爽性格的人。他退休后近十年,几乎再没有谈论过他的摄影作品。访谈中,谈到他当时发表及获奖的作品时,他总是一语带过,他的谈话和眼神时常流露出“好汉不提当年勇”的神情。我与他访谈中还多次提到他在藏做摄影记者近四十年的经历,他说在藏工作40年的老西藏大有人在,并很谦虚地说,“我在西藏,没做什么。”正是这样的平静心态使我们真正了解这位摄影家的为人。正是通过他的为人,我才更加理解他的摄影作品,一位优秀的摄影人,他的气质和品德必然会在他所拍摄的摄影作品中有所体现。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资讯呈爆炸性增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到世界优秀的摄影作品。随着更多的人学习世界摄影史及研究优秀的影像作品,人们对摄影作品的认识水平逐步提高,有影像修养的人越来越多,细心的读者会透过摄影家的摄影语言,看到摄影家心灵深处。哪些是优秀的影像,哪些是糟粕的东西,随着社会进步的浪潮,像大浪淘沙一样,最终让更多的人看得更清楚。真正有价值的影像作品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我认为,刘丽嘉的多幅作品是西藏现代摄影史(1926-1976)中优秀的摄影作品。  
  1960年,即将高中毕业的刘丽嘉在自己的家乡四川遂宁报考了西藏歌舞团,西藏歌舞团在遂宁主要招收以后从事话剧表演的话剧演员和能歌善舞的青年文艺爱好者,同时招收一名舞台美术设计人员。刘丽嘉从小就对美术有兴趣,在高中时代,就随他们中学的老师在遂宁县城的街头墙上画大型宣传画《人民公社好》、《大炼钢铁》等当时很流行的大型宣传画。中学老师得知西藏歌舞团招收舞台美术设计,就推荐刘丽嘉去报考。当时西藏歌舞团承诺说,有些学员将送到上海戏剧学院去学习,刘丽嘉抓住了这个机会。面试刘丽嘉的老师是西藏歌舞团的一个乐队指挥,之前他已从学校了解到刘丽嘉在美术方面很有天赋,面试时他自己做了一个造型,让刘丽嘉画张速写表现一下。这对刘丽嘉来说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他用很短的时间画了几幅速写。这位主考官用嘉许的口气对刘丽嘉说,对你的感觉不错,你回去等通知吧。刘丽嘉带着很轻松的心情回到了遂宁乡下的老家。

  《北京鸭在拉萨》1963年(刘丽嘉处女作)


    《邮政藏文电报开通》1964年拉萨 为迎接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拉萨为中心的邮政通信网已初步建成,
     建立了亦工亦农的乡邮员制度,许多偏僻的乡村也能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互通信息。这是拉萨
     八角街邮电门市部首次开设方便群众的藏文电报业务。


     《西藏自治区成立前夕,拉萨新大桥通车(右方钢架桥为1954年通车的老桥)》1965年拉萨

   1960年7月,正式的通知寄到了刘丽嘉的手上。西藏歌舞团在四川录取了22位学员,他们来自重庆、双流、三台、邛崃、遂宁等地。7月底,他们一行到成都集中,住在成都人民北路,西藏成都办事处第一招待所里。到了成都后,刘丽嘉向带队老师提出到上海戏剧学院学习的申请,带队老师说,不行了,现在西藏已经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民主改革,上级领导要求我们这批人要立即进藏,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每个人都要投入到民主改革的洪流中去。

  1960年8月1日,西藏歌舞团招收的22名学员从成都出发,乘火车于8月3日到达柳园,他们在柳园休整了一天。第二天,一辆解放卡车装了两吨粮食,22名学员和三个带队老师,一同从柳园出发,经敦煌、格尔木,向拉萨进发。这辆人货混装的卡车有七八个女生,十多个男生,刘丽嘉当时20周岁,是这批学员中年龄最大的,最小的只有16岁。刘丽嘉被指定为这个学员班的班长。22名进藏的学员像沙丁鱼一样横七竖八地躺在大米白面上面。经过13天的艰苦路程,大家终于平安到达了拉萨。
  1960年9月,刘丽嘉就跟随西藏歌舞团科班出身的诸韬老师学习舞台美术。诸韬老师对刘丽嘉非常严格,系统地对他进行美术方面的教育及美术基本功的训练,每天都有几小时的石膏素描,还在室外写生,同时在用光、造型及艺术理论方面对刘丽嘉进行系统教育。刘丽嘉在这期间参与了西藏歌舞团布景绘制和道具制作等工作。
  1960年底,西藏开始搞文艺大整风运动,这批招收的学员绝大部分分配到拉萨各地的区县去了,西藏歌舞团只留了两个人,刘丽嘉是其中之一。这时,歌舞团的剧目明显减少,刘丽嘉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
拍摄西藏38年

   《给解放军送信被叛乱分子挖去双眼的布德在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1965年9


               《登山女英雄潘多》1975年5月27日,36岁的潘多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她是我国第一个登上
                 珠峰的女登山队员。

      《大战流沙河》1964年拉萨 拉萨干部群众星期日义务劳动大战流沙河。夏天雨季将至,为了确保
       拉萨安全,各机关干部积极参加义务劳动,疏通拉萨此条经布达拉西北侧至西郊的流沙河上的积沙


       《精耕细作
平整土地》1973
年贡噶县前进区



   《草原上的帐蓬小学》1969年8月那曲县红旗公社

    1961年10月,《西藏日报》缺少美术编辑,就将刘丽嘉调入《西藏日报》美术副刊组做美术编辑,刘丽嘉跟随当时《西藏日报》常舒泰老师学习报纸的版面设计,由于刘丽嘉聪明能干、工作勤奋,很快就得到了副刊组老师的肯定。由于他有很好的美术基础,这一时期,他还做了很多报纸刊头、插画、剪纸,用到《西藏日报》的版面设计当中。
  《西藏日报》创刊于1956年4月22日,她是从十八军进藏部队行军路上驮运的圆盘机油印小报发展起来的。1960年5月,《西藏日报》社与新华社西藏分社合并办公,统一使用采编力量,这一时期,摄影组摄影记者有:任用昭、陈珺、陈宗烈、马竞秋、马鹏万等。两单位合并时期,任用昭任摄影组长。
  1962年9月下旬,刘丽嘉作为见习夜班编辑,每晚都要等待有关中印自卫反击战新华社发的电讯新闻稿件,有时等到深夜一两点,甚至三点,报纸都不能截稿。他身心疲惫,非常辛苦,但他依然坚持下来。1962年冬,《西藏日报》与新华社西藏分社分家,摄影记者任用昭、马鹏万、马竞秋调新华社西藏分社。这对刘丽嘉来说就有机会调入《西藏日报》摄影组工作。1962年11月底,他向当时《西藏日报》摄影组的组长陈宗烈要求调入摄影组做一名摄影记者,陈宗烈说:“这需要组织上的安排。”刘丽嘉当时很年轻,有冲劲,他就决定给《西藏日报》社的总编辑金沙同志写一封信,信中陈述了他热爱摄影工作,渴求当一名摄影记者的愿望。金沙1960年4月从《人民日报》调到《西藏日报》任总编辑,平时给人的印象很威严。刘丽嘉在金沙晚上下班之前,将这封信送到了他家里。交信前,他很平静,交完信后,他心里便七上八下起来。刘丽嘉想,如果金沙总编辑不批准,说不定还得批评他不安心岗位工作,认为他好高骛远。他想了很多很多,这一夜,刘丽嘉失眠了。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一大早刘丽嘉刚上班,人保科科长史宝善就通知他到摄影组报到,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调入摄影组工作了。到了摄影组,组里安排他主要负责暗房、冲洗胶卷、放大照片、保管摄影器材及耗材,包括管理记者拍摄的底片资料等工作。刘丽嘉开始学习暗房放大技术,配置D-72 、D-76显影药液及定影药液。因为非常热爱摄影工作,他自己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到书店购买有关暗房技法及摄影方面的书籍,虚心向老摄影记者学习。刘丽嘉本来具有高中文化,很快便掌握了摄影、暗房、冲洗全套程序。
  1963年初,刘丽嘉开始较为专业地拍摄西藏。《西藏日报》发稿时间是下午和晚上,上午一般没什么事情,刘丽嘉就利用这段时间到拉萨郊区进行采访拍摄,那一时期,他学习了一些简单的藏语,加上手语及自己的观察也能按新闻五要素的要求进行拍摄,一些图片也在《西藏日报》上发表。上世纪60年代初,《西藏日报》社等级划分严格,有见习记者、记者、主力记者等不同级别,那时资深的记者才能署名本报记者某某某,而刘丽嘉连见习记者都不是,他在《西藏日报》上发表的照片只能署“本报通讯员”,但他依然坚持努力地去拍摄好他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1963年夏,他跟随《人民画报》摄影记者茹遂初到拉萨郊区的“七一”农场进行采访,他看见了当时“七一”农场有很多北京鸭。当时刘丽嘉选择了逆光进行拍摄,他认为通过逆光能更好地勾勒出这些鸭子的轮廓,增加画面的美感,同时,也能更好地反映出被摄物的质感及人物造型的美感。由于当时刘丽嘉使用的相机不能进行测光,刘丽嘉就采用区域曝光法进行拍摄。他回到暗房中冲出底片后,激动地看到底片密度合适,反差均匀,颗粒细腻。他的处女作《北京鸭在拉萨郊区》就这样诞生了。此作品在张冠嵘老师的推荐下入选“1965年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摄影艺术展”。这幅作品的入选,极大地坚定了他做好摄影工作的信心。8月,刘丽嘉拍摄了《张经武与藏族群众在罗布林卡进行亲切交谈》。
  经过两年多的暗房工作及底片资料管理工作,领导认为刘丽嘉工作表现出色,1964年初,刘丽嘉正式开始新闻摄影采访活动,组织上给他分配了一台禄莱福莱克斯120相机,后来刘丽嘉自己也购买了一台蔡司依康相机。他自己购买这台相机主要是怕采访过程中主机出现故障或正在换胶卷时需要抓拍镜头,刘丽嘉很早就具有职业摄影记者的双保险意识。
  1964年10月,川藏公路通车十周年前夕,他从拉萨经川藏线到昌都进行了采访,这时的川藏线虽然早已通车,但都是军队和运输公司各车队的车在通行,很多路段还没有正式通行售票的客车。从拉萨到各地采访都要找关系搭便车,60年代中期,西藏的交通依然非常困难。这时,刘丽嘉碰巧找到了西藏自治区运输公司第一辆拉萨至成都试运行的解放牌客车。民主改革后,拉萨市场上胶卷也很难买到。当时运输公司的经理就跟他说,我们不卖你的票,你给我们几个胶卷。刘丽嘉觉得既然不买票,给他几个胶卷,对于《西藏日报》来讲,还是很划算的。刘丽嘉办了这么一件很划算的事情,回到《西藏日报》社后,还是被领导批了一顿,认为他不应该把采访用的胶卷给运输公司。
  刘丽嘉沿着川藏线,拍摄了《川藏公路上的怒江铁桥》。怒江铁桥是十八军进藏时,十八军后方筑路部队架设的临时便桥,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怒江大桥已改成钢筋混凝土的永久性桥梁。这张照片是用120相机,上下各拍一张,两张接拍而成的作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拍摄这张图片时,受到了守桥部队的阻止,刘丽嘉亮明《西藏日报》摄影记者的身份,守桥部队也不肯通融,一定要他到昌都军分区办理同意拍照的手续,刘丽嘉到昌都后补开了证明,才得以完成拍摄怒江天险的任务。
  那年夏天刘丽嘉还到西藏的农奴主庄园“克松庄园”采访,拍摄了《书记访问老贫农》,藏族老红军胡宗林访问农奴阿旺。

   《解放军为列麦公社训练民兵》 1973

    《农奴的后代》1973年 列麦公社民办小学的孩子们在学习

     《西藏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典型列麦公社的骨干们》1972年隆子县

    1965年,他拍摄了《拉萨新大桥通车》,这一影像是西藏自治区成立前夕各种庆祝活动中画面较为完美的一幅优秀摄影作品,刘丽嘉采用高角度对称构图,将游行庆祝的车队与人群场面很完整地记录了下来。画面右边1954年康藏公路通车时的铁桥,也被拍摄下来。这幅作品画面构图完美,信息量大,是研究那个时期历史的重要影像之一。1965年,西藏革命展览馆正在筹备西藏自治区成立的展览,这时很需要有暗房经验的摄影师加入到展览图片的制作当中,刘丽嘉从《西藏日报》抽调到西藏革命展览馆进行暗房放大图片的工作。这个展览展出的图片主要是由袁克忠、蓝志贵、罗伟、范石林、陈珺等老同志拍摄的进军西藏、西藏平叛、民主改革、中印自卫反击战等专题,以及《西藏日报》记者拍摄的反映西藏建设成就的图片专题。西藏革命展览馆于1965年8月底正式开馆。它是首次反映西藏15年来革命和建设成就的大型展览。
  1966年文革开始至1976年10月,整整十年间,刘丽嘉拍摄了西藏文革所有重大事件及重大活动,记录了十年动乱中西藏文革很多珍贵的历史画面。主要作品有《高原红卫兵》、《破四旧》、《批斗西藏的“牛鬼蛇神”》、《揪斗“走资派”》、《要文斗不要武斗》、《抓革命促生产》、《高唱革命歌曲、样板戏》等。


  


    《藏族演员学演白毛女》 1973年拉萨(此作品入选1975年《中国摄影》第三期)

     《自治区藏剧团在拉萨市人民公园演出移植革命样板戏“红灯记”》 1975年5月1日 西藏藏剧团用
      藏剧的唱腔及藏语台词,用藏剧的形式表演《红灯记》


       《才旦卓玛在罗布林卡为群众演出“翻身农奴把歌唱”》1965年拉萨

     《红色娘子军在拉萨郊区受欢迎》1975年

    1968年,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刘丽嘉拍摄了《西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成立》系列专题。1969年9月,刘丽嘉与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到藏北草原采访,他们驱车来到青藏公路,靠近“四道梁”的地方,从山上往下看,有一个非常美丽的湖泊,湖边羊群点点,景色十分壮美。刘丽嘉一人向湖泊边的居民定居点方向走去,找到了藏族支书,他俩骑马一同前往湖边拍照。在这之间有一条十来米宽的小河,刘丽嘉和当地的藏族支书一行骑马过河时,刘丽嘉骑的那匹马的马鞍肚带突然断裂,马鞍滑向了一边,他便从马上跌落到冰冷刺骨的河水中,穿大头皮鞋的一只脚还套在马蹬上。这时的藏北草原气温只在零上五度左右,已非常寒冷。这匹马受惊后,加速把他从河里拖向了对岸,拖了近20米还没有停下,他的全身被冰冷刺骨的河水打湿。这时这位藏族支书跳下马来,将受惊的马匹拖住,刘丽嘉才安全脱险,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刘丽嘉等迅速乘车返回那曲地区招待所。他随身携带的相机也因为泡水而损坏。后来刘丽嘉借用新华社西藏分社记者的相机完成了这次藏北的拍摄任务。
  1972年至1974年,刘丽嘉多次到隆子县的列麦公社,拍摄了这一时期西藏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列麦公社系列图片,其中《农奴的后代》、《通往革命坝的水渠》、《解放军为列麦公社训练民兵的影像》真实地记录了那个时代。
  1973年,西藏歌舞团在拉萨八廓街大昭寺南广场演出,刘丽嘉用侧逆光进行拍摄。《藏族演员学演白毛女》这幅作品具有非常强烈的时代印迹,摄影语言优美,画面中运用了多项对比,使人记忆深刻。刘丽嘉在拍摄这幅作品时采用了连续拍摄的方式,拍摄了多幅画面,《藏族演员学演白毛女》这幅作品是画面构成最为优美的一张,这幅作品入选1974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同时入选1975年出版的《西藏自治区画集》,发表于《中国摄影》1975年第3期,《中国建设》1976年第8期。1973年,刘丽嘉还在澎波农场拍摄了《西藏高原小麦丰收》,此作品入选1975年全国摄影艺术展览。

    《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西藏民兵方队》1975年


    《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游行的彩车通过拉萨人民路(宇拓路)》1975年拉萨

     《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 1965年8月29日 拉萨各界一万二千多人热烈欢迎以国务院副总理谢富
      治为团长的中央代表团到达拉萨

     《翻身农奴用木榔头平整土地》1964年12月 拉萨郊区


     《西藏数万干部群众沉痛悼念毛泽东主席逝世》1976年拉萨 (接片)

   1974年8月,由自治区领导天宝带队的西藏240多名县以上干部组成的西藏农业学习参观团到内地参观,参观了山西大寨大队及北京、河北、河南、四川等地。刘丽嘉随团采访拍摄了参观团在大寨、红旗渠、北京、河北沙石峪、四川德阳学习参观的大量照片,随后刊用在《西藏日报》上,弘扬了“大寨精神”、“红旗渠精神”,增进了藏汉民族的团结。
  1976年9月,刘丽嘉拍摄了拉萨各届群众沉痛悼念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追悼大会的重要历史瞬间。11月,刘丽嘉采访拍摄格尔木到拉萨全长一千零八十公里输油管初试通油专题图片。
  1978年,才旦卓玛等西藏人大代表赴京出席第五届人大会议,拉萨各界干部群众欢送西藏人大代表,刘丽嘉记录下了这幅影像,虽然这幅影像具有那个时代很明显的摆拍痕迹,但在摆中抓取的美好瞬间,也使画面生动感人。
   文革后期到1985年之间,是刘丽嘉拍摄的又一个高峰。1984年他当了《西藏日报》摄影组组长。那时拍摄了《新长征中迈大步》、《美酒敬英雄》、《初雪》、《故乡行》、《佛事活动》、《飞马拾哈达》等众多作品。89年到93年他参与了很多书籍和画册的编辑,宣传西藏,如《当代中国的西藏》。
   到2000年8月,刘丽嘉在藏工作四十年,采访、拍摄了从张经武、阴法唐到郭金龙十几位西藏自治区最高领导,拍过数万张照片,发表、展览、获奖无数,年满60岁光荣退休,将心爱的尼康FM2和尼康F3相机等所有公家的摄影器材交还《西藏日报》社。2003年8月刘丽嘉重返西藏旅游,拍摄了《朝佛路上》等一批民俗风情照片。
拍摄了西藏众多大场面
  在《西藏日报》工作的40年中,刘丽嘉经历了很多重大事件,需要拍摄很多大场面画面。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到摄影器材的局限,拍摄一些群众的会议和群众在广场集会的大场面新闻照片和历史事件时,要清楚还要把大场面反映出来,气势要大,难度就很大。刘丽嘉想了一些办法,首先他自制了一个一米八的人字梯,经常扛着去采访,那个梯子可派了大用场。西藏在文革前每年都要在体育场进行集会。最隆重的就是国庆庆祝游行和集会,到八角街等闹市游行。有时刘丽嘉提前请报社小车司机将梯子送到广场队伍必经的某一个点,等正式开始时他扛着梯子跟着队伍。需要拍摄大场面时,他就爬到梯子上拍大全景。因为他可以坐或站在梯子上,即使别人用手把相机举起来,也比他低一米多,他角度高很多,拍摄视角就比其他摄影人拍摄的更为宏大。

      《瞧这一家子》1973年拉萨 西藏运输公司汽车三队客车司机徐永顺夫妇两生有俩男四女,在西藏
       高原,徐师傅工作非常辛苦,但家庭生活非常甜蜜。徐师傅大女儿徐丽(中)1969年14岁时参军,
       在医院当护士。1997年刘丽嘉在采访自治区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时,徐丽作为人大代表出席了会议,
       这时的徐丽肩扛上校军衔。


     《拉萨雪居委员会业余藏戏队在劳动人民文化宫广场演出传统藏戏》1970年代

     《着藏装的汉族儿童》1975年 拉萨

     《七十年代初,客车行驶在色齐拉山上》

  有时候拍摄工厂车间,里面光线比较暗,如果用闪光灯的话,光线会不均匀。刘丽嘉就把梯子当高的脚架,把相机放在上面,把光圈收小,增加景深,提高拍摄角度,用慢速度拍摄,使前后景都尽量清晰。这样用自然光拍摄出来的照片反差适中,透视感强,增加了画面的美感。
  1976年三个伟人相继去世。在布达拉宫广场,刘丽嘉站在梯子上,用禄莱福莱相机拍摄了数万干部群众沉痛悼念毛泽东主席的场面。除了高角度,还采用了旋转接拍的方法。后来展览的时候,原西藏摄影家协会主席扎西次登建议他用的标题是《悲哀的海洋 公元1976》。从1965年自治区成立时拍摄的大场面到1975年自治区成立十周年都是采用高角度拍摄,刘丽嘉拍摄的《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游行的彩车通过拉萨人民路》、《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十周年的西藏民兵方队》都是他站在1.8米自制的梯子上拍摄的。文革中《西藏日报》的主要摄影记者一般拍摄近景的领导画面较多,用于报纸的头版,刘丽嘉当时是小字辈,不太有机会到前面去拍摄领导的近景,只好在外面“打外围”,拍摄全景大场面。现在看来,正是这些有时代特色的大场面,是珍贵的历史场景,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几十年的影像创作当中,刘丽嘉将自己融入到被摄的人群中,每次用不同的摄影语言努力将影像拍摄完美,用不同的技法,高角度、慢速度、增加景深、连续接拍等,来丰富摄影语言,使影像画面具有内美的形式感和宏大的现场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藏日报》的摄影记者和在藏部分摄影人
  1962年刘丽嘉刚去《西藏日报》的时候,摄影组组长是任用昭,摄影记者有陈珺、陈宗烈、马鹏万、马竞秋。其他搞摄影的还有高秀峰、卢荣桄,这些人都是早期《西藏日报》的摄影骨干。

    《隆子县列麦公社的羊群》1972年


          《通往革命坝的水渠》1973年  那个年代全国都在学习红旗渠的经验,西藏也不例外。
           这些人工修建的水渠,不仅为当时的粮食生产提供了保障,也是那个年代的最为明显的
           符号之一。

  

     《藏族女矿工》1973


     《丰收年》
西藏农业学大寨的典型,隆子县列麦人民公社丰收的田野。1974年


  

           《西藏高原小麦丰收》1973年澎波农场

  

         《欢送参加五届人大的西藏代表》1978年拉萨 (车厢内右二:才旦卓玛,著名歌唱家,时任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右一:措姆,早期门巴歌手,时任西藏自治区妇联副主任;右四:次仁拉姆,朗生互助组带头人,全国劳模,三八红
             旗手)


  中印自卫反击战之后《西藏日报》社和新华社西藏分社分家,任用昭、马鹏万和马竞秋去了分社。1962年深秋,袁克忠又进藏到中印边境拍摄了中印自卫反击战,后又留任新华社西藏分社任摄影组长。卢荣桄、赵宗仁是1956年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西藏日报》的大学生,他们都是能写能拍的优秀编辑和记者。刘丽嘉刚到摄影组的时候就看过卢荣桄拍的照片。他拍了很多西藏的历史照片。56、57年反右时对他打击很大。1970年后期卢荣桄调到成都,后来在成都病逝。《西藏日报》当时还有一名知名的摄影记者,他叫高秀峰,他是1960年进藏的,62年就到报社当记者,他当时以文字记者为主,摄影为辅。高秀峰也拍了不少西藏老照片,1973年调离,到北京《民族画报》。他曾被评为1986年全国新闻十佳,代表作是1986年4月12日拍摄的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决议案时投反对票的那张《民主的权利》,此作于87年获全国新闻摄影金奖。罗相生是1960年复旦大学毕业到西藏的,到摄影组要晚一点,1970年左右才到。罗相生之前是《西藏日报》的文字记者,他也非常喜欢摄影,后来调到了《上海画报》。1976年以前,在《西藏日报》当摄影记者的还有:王文泉、苏远中、袁进长、莫定有、雷仲选。这一时期,西藏军区主要搞摄影的人有:蓝志贵、罗伟、范石林、陈茵以及后来的刘铁生、黎军、雷永夫、祝平、李定元、陈文全等。
  这一时期,西藏文管会的屠思华、西藏军区司令员陈明义、十八军老战士彭遐熙、冀文正都是西藏非常活跃的摄影人。其中陈明义拍摄的彩色摄影作品《藏族女社员》和屠思华拍摄的彩色摄影作品《翻身农奴上讲台》都入选1975年全国影展。
  上世纪70年代开始摄影创作的藏族摄影人还有扎西尼玛、扎西次登、旺久多吉、阿多、尼玛次仁、才龙、康松、土登等。

http://tibet.blog.sohu.com/137541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