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视频剪辑哪个好?:辽钱的鉴定方法及规律性认识(金属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2:11:29

辽钱的鉴定方法及规律性认识(金属学)

(2012-01-18 16:12:49)转载 标签:

文化

半个文人

万物造化又人工,

阳阳变幻不言中。

道法自然非幻境,

天圆地方称英雄。

[关键字]:大小与尺寸

[学术敌人]

通过上面的《经济学》流通货币内容,以及《契丹文字学》、《书法学》三方面的内容,我们已经确定了辽代流通货币的真假,那么此时可能还会有人来问,就是《金属学》的内容、分析与证明?我们说还是可以的,只不过因为我们目前不具体相关的测试仪器设备,不能从金属材料学的角度分析罢了;但还是能从金属铸造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归纳总结。

首先是货币的大小以及重量,关联的就是《经济学》中流通货币的价值,即人们常说的“小平、折二、折五、折十”钱。我们按照相时间顺序,测试数据如下:

名称

数量

小平

折二

折五

折十

超大

重量

开丹圣宝

2

3

2.3

 

 

 

 

 

巡贴千宝

1

9

 

 

 

 

4.3

 

天朝万顺

2

 

 

 

 

3.7

 

 

千秋万岁(正)

11

1

 

 

3.2

 

 

 

千秋万岁(反)

8

1

 

 

3.2

 

 

 

千秋万岁

(国太仁安)

3

1

 

 

3.0

 

 

 

大辽天庆

1

1

 

 

 

3.8

 

 

天禄通宝

1

1

 

 

3.0

 

 

 

清宁二年

3

 

 

 

3.4

 

 

 

咸雍通宝

12

1

 

 

3.3

 

 

 

大康元宝

2

 

2.4

 

 

 

 

 

寿昌元宝

3

 

2.2

 

 

 

 

 

天庆元宝

1

 

2.4

 

 

 

 

 

保大元宝

6

1

 

 

3.2

 

 

 

 

 

 

 

 

 

 

 

 

根据测试的数据分析,我们发现,辽钱大多数情况下为折五钱,数量较多,7种33枚;小平钱为4种8枚;折十钱较较少,只有两种3枚;超大钱为1种1枚;折二钱无。如果参考他人的收藏情况,又有少许数量变化。我们知道,北宋钱以小平为主,而辽代流通货币的使用既有宋钱又有辽钱,因此我们猜测,辽代除了建国的前期铸造有小平钱及超值大钱;在建国后主要以折五钱的铸造为主,当然不排除小平钱的铸造情况;而在建国的后期才正式大量铸造小平钱,并在战争时期重新铸造起了折五钱。

其次是辽钱的钱文字排布顺序,即流俗文字的记录内容。关于流俗钱文字的最早记录,是《旧唐书.食货志》:初,开元钱之文,给事中欧阳询制词及书,时称其工。其字含八分及隶体,其词先上后下,次左后右读之。自上及左回环读之,其义亦通。流俗谓之开通元宝钱。及铸新钱,乃同流俗,字直上,字在左。寻寤钱文之误,又缘改铸,商贾不通,米帛增价,乃议却用旧钱。二年正月,下诏曰:泉布之兴,其来自久。实古今之要重,为公私之宝用。年月既深,伪滥斯起,所以采乾封之号,改铸新钱。静而思之,将为未可。高祖拨乱反正,爰创轨模。太宗立极承天,无所改作。今废旧造新,恐乖先旨。其开元通宝,宜依旧施行,为万代之法。乾封新铸之钱,令所司贮纳,更不须铸。仍令天下置炉之处,并铸开元通宝钱。”既而私铸更多,钱复滥恶。观察乾封泉宝的钱文字,为旋读,与辽钱文字的读法相同。大家知道,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简化汉字,文字的写法为自左向右,实际上这是近代史上的转变,五四运动之后的内容。我国五四前期的书籍,文字的顺序写法不是这样的,是竖版的,文字由上到下,自右向左的写法。这是我们人类的先人创制的三种文字写法。依据书籍资料记载,人类的文字主要有两种,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表意文字指的就是汉字,采用六书的造字方法,绘画的形式;这与中国画表意的渲染手法类同。表音的文字就是字母文字、符号文字,一个是20多个字母,一个是50多个字母。20多个字母的文字指的可能是西方英文德文类的文字,而50多个字母指的则是印度文字。它们的写法有两种,一种是自左向右一种是自右向左。关于这样的内容,在我国的汉朝与唐朝文献中有记载,就是《出西域记》与《》。而这三个人类的文字造字始祖就是。

再一个是钱文字的书体,就是笔的文化传承,雕刻学书法学的内容。

最后一个是铸造学的特点,流体力学的内容。

 

从货币学的角度来讲,辽钱既有小平也有折五、折十的大钱,代表着不同面额的币值;从文字学的角度来讲,钱文字为契丹大字,文字的笔画结构布局合理,涵盖了我国五千年的文字史历程,炎黄两个民族体系的文化内容;从书法学的角度来讲,辽钱的钱文字书体各异,覆盖了我国五千年的书法史历程,就是从先秦到北宋,从国内到国外;从文字学、书法学的角度观察,同品种的流通货币钱文字风格相同,书写水准高超,并有一定的立体感;而不同品种的流通货币钱文字书体各异,就有如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年龄的人群一样,姿态各不相同,艺术的美感十分强烈;从金属铸造学的角度来讲,辽钱外廓宽度较窄,而内廓宽窄不一,部分内廓方孔的开口尺寸较大;钱币的底张十分平整,没有凸、凹不平的现象发生;底张与内、外廓的接触点、与钱文字的接触点处理得干净利落,没有丝毫的瑕疵;从货币经济学的特殊角度、通货膨胀内容来讲,辽代建国的初期铸币面额较大,呈现规律性的上升趋势,10倍面额的递增;后期随着国家的建设,国内的经济逐渐好转,流通货币的面值也逐步趋于稳定,就是小平、折二、折五、折十钱的出现。因此我们说,辽代流通货币在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史上是独一无二的,极其特殊的现象,是我国货币史的一个高度浓缩。这样的文化,再次证明了我中华民族南、北两大不同地域的居民在不同的统治领域内,呈现出来的异样文化,或原始或进步、或落后或先进,就是文化发展道路上“扬”与“弃”的关系问题、改革的问题。这是华夏民族,龙的传人、炎黄子孙的两个不同历史进程的具体表现,既有文化上的冲突又有相互的交融。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几个钱币学界、辽金史学界、契丹文字学界的著名专家学者或者嗤之以鼻或者疑窦顿生,不停地追问一个问题,你的理论怎么和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史》内容不太一样?采用的实物又与我们近年考古学的新发现、博物馆珍藏以及著名的钱币学家认识不大一样?总结的辽钱规律特征也是如此?不由得书生一笑,想起了丁福葆先生的话“古钱学在金石学中为最小之物,然其学如深山穷谷,不易窥探。有研究十余年而尚未入门者;有著述谱录,刊布海内,尚为门外汉者;又有以毕生精力著为一书,或沿通志路史之讹;或喜,穿帮附会;或僻居一隅,见闻寡陋,摹绘旧图往往失真,所谓大醇而小疵者,往往不免。余于是益知:研究《古钱学》之不易矣”。同时,也想到了我的老朋友、陈寅恪先生的著名格言:“一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此流者,谓之预流,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

我们的理论依据到底是什么呢?不由得想起了伟大的导师马克思说过的话,这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毛泽东主席的解读、邓小平同志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标准”。突然发现,原来学院派的专家学者总结的理论根本经不起实践的检验,伯牙对月空嗟叹,安能觅得友子期”?

因此我们说,象这样的学院派专家学者的奇谈怪论,所谓的理论性定论,谁能相信呢?马克思不会,毛泽东也不会,邓小平同志肯定也不会,人民群众知道了真相以后更不会相信。学术界中又有谁会相信呢?我想,还真需要动动脑筋,认真思索、好好考虑一番。

 

月下独酌是小生

 

2011年12月21日书于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