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大本营2017张天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得( 2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29:51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浅得( 2 )五蕴皆空

 

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

 

    「心经」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注二:色、受、想、行、识,也就是自己。而观自在菩萨能够观照、见解到五蕴:「色、受、想、行、识」皆空。

 

    观自在菩萨,祂依据「观照」的法则过生活。祂是观照:「一切有为法注三,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佛在金刚经如此讲的〉。佛法的高明处就在「观」,「观察」外面的「色」,观察里面的「受、想、行、识」。发现五蕴都是在有众多条件〈因缘〉聚集下注四,产生,而形成「有」〈就是聚〉。而后当众多条件里面的某一个必要条件或微小的条件改变的时候,其它条件跟着一一转变,结果原来的「聚」,不管有形的「聚」或无形的「聚」,就会因着变化而散掉,这个过程称为「成、住、坏、空」,在这里我们称之为「聚散」。

 

    借着观照,就能看见所有事物后面的「聚散法则」。有形的「聚」或无形的「聚」,它不会永久存在,看似同样的条件也不一定会产生同样的「聚」,因为中间还有我们所不知的条件存在,以及我们已知条件的细微改变,所以它的结果会有许多变化,是不确定的,有人将这称为「无自性」。

 

注二  五蕴:蕴是积集的意思,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

1色:就是一般所说的物质,变碍为义,是地、水、火、风四大种所造。

2受:就是感受,领纳为义,其中包括苦、乐、舍三受。

3想:就是想象,于善恶憎爱等境界中,取种种相,作种种想。

4行:就是行为或造作,由意念而行动去造作种种的善恶业。

5识:就是了别的意思,由识去辨别所缘所对的境界。

在此五蕴中,前一种〈色蕴〉属于物质。后四种〈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属于精神。乃是构成人身〈心〉的五种要素。

注三  法:指一切的事物。一切事物,不论大的小的,有形的或无形的,都叫做法。有形的叫色法,无形的叫心法。

有为法:指因缘和合而生的一切理法。

注四 聚散相对于生灭,一切万法皆:因缘聚而生,因缘散则灭。

    生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

        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

        根据佛教的中道思想来说,一切有为法的生灭,都是假生假灭,不是实生实灭,若是实生实灭便是无生无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