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1电视剧全集播放:高考散文阅读题答题失误诊断及矫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22:04

高考散文阅读题答题失误诊断及矫正


 

  

  文学作品阅读题可以说是语文高考试卷中的“重头戏”,分值重,主观性强,要求严,难度大,得分率最低。如何成功有效地解答散文阅读题一直是高考备考的重中之重,把握规律、掌握技巧、加强训练固然重要,而了解常见的失误情况并找到对策则能防“错”于未然。前车之覆,后车之鉴,以下是笔者根据2007年高考散文阅读题(全国卷Ⅰ)阅卷感悟所列出的五大失误情况,以示惊醒!

  失误一:先入为主

  高考阅读题的解答离不开具体语言环境的分析。有些考生抛开文本,不注重品味语言、理解内容、体验感情,仅凭主观臆断、猜想或生搬硬套来作答,结果只能是谬以千里。

  【例题】全国卷Ⅰ第14题: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6分)

  对于第二问,有许多考生答“表现了胡杨林、左公柳的精神和大西北的荒凉和屈辱”。这样的答案看似正确,实则为考生旧有意识的重复,而没有把事例具体到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没有考虑作者的真正意图,没有综观全文、领悟要义。第二问答案:①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面貌。②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矫正办法】牢记“答必有据”的原则,杜绝无凭无据的主观臆断;以具体语境为依托,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解题时要先从整体感知出发,萃取线索,理清思路,进而把握主旨。在此基础上,再对具体问题深入分析。

  失误二:丢三落四

  “归纳概括”题是高考阅读题每年都要考查的固定题型。此类题目要求考生答题时应做到要点全面、主次分明、切合要求,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表述出来,切忌残缺不全、主次颠倒、以偏代全。

  【例题】全国卷Ⅰ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此题赋分6分,答案可能为3点,每点二分。文章前面写到“左公柳”、“民勤人”、“胡杨林”表现了大西北的顽强不屈、粗犷坚韧,那么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的美是为了表现什么呢?与前文相比较,考生很容易答出“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大西北的美丽”这一要点,而很可惜的是,有相当一部分答案就此“戛然而止”,而没有继续从其他方面来归纳概括。答案:①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大西北的美丽。②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③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矫正办法】解答归纳概括性的题目要“左思右想”、“上下求索”,从全局入手,从内容、思想、结构、技巧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思考,抓核心语句,循主要线索,挖隐含信息。

  失误三:储备不足

  现代文阅读题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需要联系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才能品出文学意蕴,全面深刻地理解文章。有的考生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和生活、阅读经验的匮乏而导致不辨文体、不懂专业术语、没有阅读技巧,甚至连最起码的阅读习惯还没有养成,等等。

  【例题】全国卷Ⅰ第16题: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由于缺乏修辞知识的积累,有的考生虽然在文中找到了诸如“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死去的自己”此类的句子,却错误地认为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表现手法”为“何物”,信口开河。对于第二问则更是不知所云。答案:①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和想象的表现手法。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矫正办法】加强阅读训练的同时,注重总结归纳阅读规律、答题模式(术语),整理识记如句式特点、表达技巧、文体常识等基础知识。在量变的基础上,实现“质”的突破,正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失误四:表述不当

  考查表达能力是高考阅读题的又一项重要内容。有的考生阅读理解能力比较强,能读懂文章,但不能用通顺、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有的答案使用反问句、有文采的抒情句来作答,华而不“当”;有的答案直接抄录原文,缺少提炼;有的答案语句不通,表意不明。

  【例题】全国卷Ⅰ第15题:解释“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这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这句话在文章的第六段。可从这句话前一句“人会坚强几分”和第五段描写恶劣自然环境的有关语句中进行归纳概括。有的答案直接抄录这句话的前一句“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或者稍加变动“走一趟大西北,孩子们就会长大成人”。这类答案因表述不当而显肤浅和幼稚。考生虽然遵循了答题可在文中找的技巧,却没有透过表象挖掘实质,没有把握原文精义。答案: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矫正办法】在现代文阅读的备考训练中,学生普遍存在只读不写、善于抄录原文而不总结概括的现象。学生甚至个别老师认为,只要能读懂文章,写不写都没有关系。实践证明,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如何将筛选的信息准确、精练地表述出来,需要平时认真刻苦训练组织语言、变换句式等能力。

  失误五:审题不清

  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题干设置是非常科学、严密的,只有对其仔细揣摩,才能明白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如果审题不清,就会导致答非所问、离题万里。

  【例题】全国卷Ⅰ第16题第一问: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

  题干中“哪些”、“表现手法”、“描写枯死的胡杨林”应该引起考生足够的关注,需要认真研读。“描写枯死的胡杨林”暗示了筛选的范围区间,“表现手法”明确了答题的内容,“哪些”则表明表现手法不止一种。如果注意了这些要求,答案中就不会出现只写一种表现手法或将区间锁定在第一段这样“低级”的错误了。

  【矫正办法】答题前认真阅读题干,琢磨关键词,充分发掘题干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尤其是隐含信息,从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和方向。

  当然,现代文阅读的失误远不止于此,以上仅是常见的几个主要方面。了解并解决常见的失误问题,得分率才会大大提高。希望同学们能够从教训中纠正错失,在训练中提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