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王健林打赌视频:简评中国4万亿经济刺激方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06:18:55

近来全球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中国实体经济已经遭受严重冲击,为刺激经济发展中国政府批准了一项总额高达4万亿的经济刺激方案,主要用于过大内需,特别是国内投资需求,但这项计划到底能给中国经济带来多少益处呢?

依我看来,中国此次大手笔救助实体经济,短期效果会很明显,足以保证中国经济增长在未来一两年中不会随美国的衰退而严重放缓,甚至硬着陆。但是总中长期看,其效果可能是进一步加深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所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对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不利。

 

具体来看:

 

首先,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投资出口驱动型增长模式——尚未解决,此次经济刺激计划可能是这种矛盾进一步激化。凯恩斯、萨缪尔森等西方经济学家在其著作中都曾论述过以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来看,这种弊端可概括为三点:1.大量投资将显著提升社会生产能力,给后期总需求带来极大压力;2.导致经济体形成对投资和出口的习惯性依赖,并难以纠正;3.增大了提升就业率的难度;4.极易形成粗放型增长方式,导致大规模重复建设和资源消耗,严重损失经济效率。以上四点是当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虽然中央对此颇为关注,也制定了许多改革政策,但是效果非常不明显。中央所提出的产业结构升级、出口结构优化、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创新型产业以及最新的科学发展观,这些指导性方针都在强调解决中国经济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问题以及对粗放式增长的改革问题,而结果始终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主导型增长模式所自发形成的惯性所致。这次总值4万亿的刺激经济方案中的绝大多数资金都被用于延续这种投资模式,尽管中央报告中也强调节能减排和投资效率,但这些强调即使被高度重视,也只是投资计划的内部微调,对模式转变毫无效用。

 

第二,潜在消费需求始终难以启动,这次刺激经济方案对此再次持轻视态度。事实上,如果不能真正刺激中国内部的消费需求,投资出口模式将被无限次复制,任何转型也都是空谈。而要想解决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就必须以先对中国数亿潜在消费者的心理倾向进行了解。我认为中国潜在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之所以较弱,主要原因在于预防性储蓄过多。而造成预防性储蓄过多的重要原因可从城市和农村两方面看:在农村,各种保障系统的缺失导致农民不得不拿出大部分收入用于预防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中国农村人口又占到全国总人口的70%左右,这类人群的储蓄倾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国社会的整体储蓄率;在城市,尽管各项社会保障制度相对于农村已经很完善了,但医疗等方面的不确定性依然对城市普通居民的储蓄倾向起着很大的影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由各种因素所导致的城市居民对自有住房的需求和当今的高房价共同作用,限制了城市中产阶层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相当于形成强制性储蓄。

 

第三,下手过急,力度过猛,必将加剧腐败和资源浪费的现状。此次经济刺激计划要求中央和地方在两三年内完成4万亿的投资支出,但是要想吸纳这4万亿元的投资去并不容易,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02至06年的资本形成总额分别为45565.0、55963.0、69168.4、80646.3、94103.2(单位:万亿元),平均每年69089万亿,现在要在未来两年时间消化4万亿元的投资(这还不考虑由乘数效应和引致投资效应所带动的社会投资额),那么平均一年要消化近2万亿,相当于02至06年平均年投资总量的28%。这么庞大的增量将如何顺利地被中国经济消化,而且有效率地消化?我相信,中国经济有能力吸收如此庞大的投资增量,但势必造成大量重复建设以及大批不合格项目的上马,而由此带来的也不仅仅是贪腐的盛行,更是社会、经济、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中国尽管已跃居全球第四大经经济体,但是人均GDP仍然在全球百名之外,二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也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这种情况下,中国何以如此浪费地扩大投资,以期获取短期经济的经济繁荣呢?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认为中国当前刺激经济的一揽子方案在政策选择上——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来抑制经济下滑——是对的,但是在财政支出的方向的选择和效率的评估上,去犯了严重的错误,因此,我预计,这批投资虽然可以迅速带动经济,保持高增长,但是却把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埋得更深,长期来看必定有损经济健康,将会给中国未来的发展埋下不定时的炸弹。

 

那么,就真的没有更好的经济刺激方案了吗?不,我认为,更高效的政策还是有的。

我认为这个方案就是将政府投资集中于保障性住房和农村人口转移的保障性制度上,而非大规模扩建基础设施和更新企业固定资产。

 

具体做法有:

 

1.       大规模投资保障性住房并低价销售,可以解冻居民购房储蓄,释放潜在消费需求。当地产价格过高,尤其是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由于近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其房地产市场火爆,再加上去年股市暴涨所带来的财富效应有催生了大批最牛散户,从而引起股市与房地产市场的联动效应,由此也衍生出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神话。但是过高的房价,以及随之而来的过高的房价收入比,一方面导致房地产行业的过度投资,另一方面也造成居民被迫进行购房储蓄,这种储蓄对冲了收入提高对消费的刺激作用。如今,房地产行业在经历寒冬,开发商无论大小,都在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又决定了其涉及面广,一旦该行业出现较大问题,宏观经济将会遭遇极大的系统性风险,综上所述,此时政府若将经济刺激计划的关注重点移至房地产市场中的保障性住房领域,通过对现有大量库存商品房的竞价收购和改造将部分过剩的商品房转化为保障性住房缓解开发商资金链紧张问题;同时启动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以政府低价出让土地,开发商通过竞标获取开发授权,并在政府限定的价格范围内进行销售,从而达到普及保障新住房的效果。事实上,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即缓解了保障性住房供不应求的现状。如果仔细考察当前中国保障性住房的供求状况,就会发现,能够获得保障性住房购买权的人必须满足一系列收入及财产状况的指标,而真正满足这些指标的人在有购房意愿的人群中所占比重很低,即便如此还要实行购买经济适用房之前的排队摇号措施,这恰好说明保障性住房市场供给的极度短缺,同时还有一些中等收入阶层,其收入及财产状况不满足购买保障性住房的要求,但商品房的价格有超出他们的正常承受能力,因此购房压力将会极度抑制这一阶层的消费能力,而这一阶层的消费意愿却是整个中国社会中最强的。由此可见,政府若能将刺激经济计划中的大部分投资额度用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会对城市居民的消费需求及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2.       加大对社保制度的投入,扩大社保系统覆盖面(新的社保制度必须可以满足农民工对社保服务的需求),建立劳工技能培训机制,强化农民工的工作适应能力,同时借助房地产及相关行业的长足发展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并为这些进入城市的农民工提供保障性住房;在此基础上,逐步将这部分农村人口彻底城市化,将其纳入城市社保体系,从而实现以制度保障取代土地保障以及农民工与土地的分离。此措施还将有助于解决广大农民工因无权享受社会保障而宁愿撂荒土地也不放弃土地承包权的现实问题,进而有利于实现耕地的自由流转和集约经营,此外,该措施还可以使农民工在获得社会保障的同时实现增收,从而极大地挖掘出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进一步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向消费拉动型转变。

 

 

最后,我再次强调,中国政府通过积极地财政支出扩张投资来拯救经济这一方法是好的,从短期看,也是有效的,可是投资方向过于偏重生产环节,不利于解决长期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尽管经济刺激方案也涉及到保障性住房等民生领域,但力度远远不够,原因可能是决策者忽视了这种投资对社会消费倾向所起的积极作用。如果中国各级政府能将手中所掌握的总值4万亿投资额度中的绝大部分,按上述方法进行配置,就既能得到短期内拉动经济的效果,又能有利于中国增长模式的合理化转变及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解决!因此希望中央能够重新慎重审视4万亿投资计划的用途分配,将这笔资金用到效率最高,并且对解决中国宏观经济短期下滑和长期结构性矛盾都有益处的地方,因为这才能够为人民大众谋取真正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