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销售提成方案:华商讲述非洲创业:寻觅最佳拍档开拓财富走廊(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3:01:28


           华商讲述非洲创业:寻觅最佳拍档开拓财富走廊(图)
                                                                             2006-11-01 15:36: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图片来源:北京商报 赵振超/制图)

  500多年前,中国明朝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不仅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也开创了中非友好交往的诗篇。据说,在肯尼亚东海岸帕泰岛,迄今仍居住着郑和部属的后裔。如今,中非之间不仅在政治、文化上保持密切交流,更是贸易往来不断,2000年突破百亿美元,2005年达到397亿美元,年均增长约30%,高于同期全国外贸增幅12%。今年上半年,中非贸易额达256亿美元,预计全年将突破500亿美元。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家带着产品和技术进入非洲,在资源开发、贸易、医疗、制造业、建筑、电信、能源、房地产等领域寻求发展机会,触角越伸越广。同时,越来越多的非洲商人也在进入中国,独具特色的非洲文化特产也深得中国人民的喜爱。此次为期四天的中非合作论坛,将为中非关系更进一步提供新的契机。商报今天起将向读者讲述一个个中非之间的商业故事,展示一个不为人所知的崭新非洲。

  讲述者:王文明

  10年前,他是商务部西亚非洲司三处副处长,同时他也是首任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商务处外交官。3年半的埃及生活不仅让王文明体会到了非洲大陆的神奇,同时也让他看到了非洲经济的发展趋势。

  “我眼中的现代化非洲”

  很久很久以前,一个老人在南非买下一块农场。当他在农场里劳作时,竟然发现了巨大的钻石矿。当时的南非政府建议将土地国有化,谁发现了钻石,那块土地就是国家的。后来国家以高价将老人的农场回购。

  1997年,王文明放弃了官员身份选择下海,在北京搭建了国内第一个连接中国企业家和非洲投资项目的网络。至今为止,中国企业家在整个非洲开办的800家公司,其中近1/4是由他牵线搭桥。

  “1990年,当时的外经贸部派遣我任职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商务处外交官,那是我第一次去非洲。”王文明回忆起第一次踏上非洲大陆的情景时,神情激动,“一路上我都以为非洲是个动物世界,可下了飞机之后我才发现,当时的埃及已经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度了。”

  西亚非洲司在埃及的职责是负责政策方面的问题,王文明的主要任务是协调经济贸易关系,进行投资环境和市场环境的调研,而这也是王文明在英国读书时所学的专业。比如,如果有中国企业在当地建立铁钉厂,他就要去调研这个国家对于铁钉产业的投资环境,帮助企业在当地办手续,寻找原料采购地,协助寻找建厂地址,同时对产品的销路进行前瞻性的调研。

  在3年半的工作当中,西亚非洲司在埃及一直协助中国企业就有关的投资建厂进行调研。但是非洲方面谈论最多的,是与中国之间的贸易不平衡问题。

  “在非洲一些国家地区,当时可以进口中国的资源有限,但是出口方面的市场却很大。”王文明认为,通过中国企业在当地的投资,不仅可以向非洲国家带来技术、管理设备,还可以增加当地的税收,并帮助非洲政府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

  寻觅非洲最佳拍档

  “我的皮肤不是生下来就那么黑的,其实,我生下来的时候皮肤很白,因为不听爸爸妈妈的话,所以皮肤给晒黑了。”王文明对他的非洲朋友们津津乐道,“说这话的人是非洲一个国家的官员,职位相当于发改委主任,但他们与中国人的关系就像兄弟,甚至可以开自己的玩笑。”

  中国企业家在非洲发展时,最需要借助的力量就是当地合作伙伴。因为无论是国家法律,还是行业规则,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都需要一个对此相当熟悉的人作为“向导”。

  “比方说尼日利亚,注册公司把相关材料提交到有关部门后,需要等待有关部门把资料发到首都,这期间需要6个月时间。但如果有当地人帮忙,交一些服务费,通过本地化的服务就可以将流程加速。”王文明介绍说。

  “以前有一家在上海做空调生意的企业家,后来到贝宁去,一开始和我们接触,但后来还是自己过去,在那边发了2个集装箱的货,但在中途还是遇到了问题,所有的货品都被骗走了。”所以,中国企业家在投资非洲以前,应该先为自己联系到比较放心的国外合作伙伴。“一个货柜清关费上万美元,需要1个月时间。但如果找到适合的合作,就可以用6000-7000美元的价格办成同样的事情,而且时间方面也会有所提前。

  1

  开拓中非财富走廊

  “非洲人特别喜欢吃火锅。因为他们喜欢吃辣的,所以中国火锅在当地很受欢迎。但是在当地买不到材料,原料和调料都是从中国运过去的。”王文明谈起中国行业在非洲的拓展时说。

  “我就是特别想把当地的项目介绍给中国企业。”在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工作11年的王文明认为,正因当时中国没有一个将非洲投资项目引见给中国企业家的交流平台,很多极具实力的中国产业无法在非洲大展拳脚。实际上,非洲和中国企业家都在寻找最佳的发展方式。

  1997年底,王文明以外交官的身份陪着安徽国际合作公司的副总裁、安徽省外贸公司总经理、淮南治药和服装厂的相关人士去考察莫桑比克、博茨瓦纳和南非。在莫桑比克考察了农场和商场;在博茨瓦纳的污水处理厂和中土公司在当地的建筑工程;在南非参观了上海无线电四厂的黑白电视机厂。

  通过对中国有关工厂在非洲的考察,王文明认为1997年的非洲特别希望外来投资,尤其希望中国投资。1997年底,王文明选择了下海,在南非一家公司干了几个月,协助负责低造价住宅项目。之后,他利用以往积累下的资源回国搭建了非洲投资网。

  “协助山东青岛民营企业在坦桑尼亚成立阳光塑料制品厂,帮助河南假发制品集团到尼日利亚开拓市场,帮助上百家民营企业在非洲开办各行各业。”但是令王文明记忆犹新的是非洲国家对中国企业家的特别之情。

  一直以来,中国的纺织品的出口在美国和欧盟已经被配额限制。但是从非洲出口到美国和欧盟的纺织品大门却最大限度地敞开着。于是,如果在莫桑比克建立服装厂,出口到欧洲美国,就可以享受不受配额限制。

  “但是,这个服装是中国制造还是当地制造,存在一个当地原产地政策。如果当地的增值达到国家规定的30%,就属于当地制造,可以享受非洲产品的待遇。”王文明清晰地记得当时莫桑比克贸工部长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特别给中国人开绿灯,可以把这个比例降低。只要中国企业在当地建厂,在当地的增值达到20%就可以。”

  “在博茨瓦纳还有其他的优惠政策,比如资本补贴,投资10万美元。培训补贴,减免税的政策;在南非也有迁厂补贴的优惠政策。比如一个工厂要搬迁到南非去,运费50万美元的话,当地国家就会提供这部分钱作为补贴。虽然这个政策是面对所有外资企业,但是与中国的投资发展存在最紧密的互补性。”

  据王文明回忆2001年他还在商务部就职时,当时的魏建国指出中非之间的贸易目标是100亿美元,当时许多人不相信,但是短短5年后,2005年中非之间的贸易金额已经达到了400亿美元,预计今年有可能超过500亿美元。“中国对非洲4000亿美元经济的贡献中带动了10%的作用力。而且这种拉动作用正在加大。”

  有关系资料显示,由于我国对非洲29个国家的190多种产品实行了减免税政策,非洲产品对我国的出口额已经提升了40%-50%,其中棉纱、木材、大理石和地方特产等商品出口增幅最高。2

  非洲:中国纺织业走出国门第一站

  “一般人都会以为非洲很穷,但不完全是这样。实际上它有它的消费层次,既有穷人的地摊儿,也有富人的消费。中国纺织企业在当地生产的一种可以裁剪成衣料的红袍子就很受欢迎。”

  在非洲商海沉浮7年的王文明认为,非洲的产品市场价格比在国内高出3倍,当地消费市场很大,2006年中非贸易预计可以达到500亿美元。商务局相关资料显示,在2006年广交会上非洲方面出席的企业代表近5万人,也是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现在国内许多企业都在运用国际化发展的手段提升自身实力,非洲逐渐成为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一站,而纺织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二大产业。

  王文明介绍,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对于走进非洲并不陌生,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在当地帮助建立了一些纺织项目,随着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纺织品出口仍受到配额的限制,一些企业为了躲避配额限制,规避贸易风险,纷纷走出去,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在非洲等地开办工厂。

  从2001年至2004年,在非洲投资的中国纺织产业企业已经达到23家,其中除了内地企业家外,还有不少是港资,“在南非还有一家台湾人开办的服装厂,规模上千人,已经实现了产品现代化电脑切割技术。”王文明说。

  目前,中国在非洲喀麦隆和坦桑尼亚等国家成立了11个贸易中心,制定了专门政策鼓励中国企业到非洲拓展业务,如政府提供贴息贷款,设立专项资金,制定优惠的税收政策,简化审批程序等,重点促进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项目。

  “非洲许多国家都具有单一经济结构的特点。”山东省一家纺织有限公司总经理认为,在非洲很多国家,纺织业被当成仅次于矿业的产业来发展。

  “这些国家希望经济多元化发展,不用依赖某一种资源性产品,希望大力发展像纺织服装这样的产业。”这家纺织品公司认为,虽然非洲市场同样存在贫富两个消费层次,但是从整体来看,非洲的纺织服装是比较落后的。“中国的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生产设备都比较适合非洲的发展需要,而中国产品的价格与非洲的发展正好实现对接,可以说是双赢的局面。”

  “东部非洲也产棉花,但纺织服装生产加工能力比较弱,合作潜力很大,基本上从棉花种植到纺纱织布印染都有投资空间。就埃塞俄比亚而言,该国比较适合做小型服装厂,进行简单的加工,但不适合做贸易,因为外国人在当地是不允许做贸易的。”

  投资提示

  投资非洲应安置7成本地员工

  中国一家仅100万-200万元人民币投资规模的小型服装厂在其设厂,产品主要面对本地及周边市场,一年内便收回全部投资。

  “如果在非洲当地的投资金额不是很大,就没有必要在中国商务部获得审批。企业家可以首先去当地国家的驻华大使馆办理签证,大概需要1个月时间;之后在市公证处办理一张中英对照的在国内无犯罪公证,签证办理下来后,企业家可以凭这张证明到非洲当地的移民局申请暂住许可证,如果领取到工作许可证就可以获得最长1年的合法身份。”王文明介绍起业务流程头头是道,他认为企业家去非洲最可能遇到的问题中,合作伙伴的选择,用人不当,市场调研没有提前做好是最容易陷入被动状态的。

  由于非洲多数国家的劳动法政策表示,外资企业必须首先规定企业内安置70%的当地员工。如果外资企业想聘用非当地员工的话,就要在当地报纸上打广告,3个月内没有人应聘的话,当地人力资源部才可能向当地驻华大使馆联系,允许非当地员工的工作许可。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任思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