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酷杂志 倒闭:影响二十世纪战争的重大军事技术(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4:28:50

影响二十世纪战争的重大军事技术(2)

开启战神之“天目”——精确制导技术

  精确制导技术是实现精确制导武器制导的共用技术。目前已大量采用的精确制导技术有:有线制导系统,微波雷达制导系统,电视制导系统,红外制导系统和激光制导系统等。

  精确制导武器的制导方法是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侦察器材实现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目标的各种物理现象,捕捉可提供目标的位置信息和特征,使用探测器和敏感器捕获这些目标信息和特征,将目标与周围背景区分开,从而达到发现和识别目标,并对目标进行精确定位。尔后将被捕获的目标和有关信息传送给情报处理中心,最后通过电子计算机为作战兵器下达摧毁目标的指令。海湾战争,开创了未来高技术战争的先河。战争中,多国部队共使用了13类、82种精确制导武器,共投掷制导炸弹740吨,共15500枚,约占总投弹量的8.36%。精确制导弹药共摧毁伊拉克加固飞机库375座,占其总机库数的63%;在24天的空袭中,精确制导武器共击毁伊军坦克650辆,占总击毁量的86%。以精确制导武器为基本火力的战略空袭、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主要压制杀伤手段的空地反装甲联合作战和纵深打击成为多国部队迅速取胜的两大支柱要素。在不久前爆发的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更是故伎重演,在78天的空袭行动中,凭借其强大的空中优势和电子战装备,频繁使用精确制导武器,对南联盟几乎所有战略目标实施了毁灭性精确打击,90%以上的点状战略目标被摧毁。

  精确制导这一术语产生于70年代中期。1972年,美军在越战中大量使用激光和电视制导炸弹,炸毁了约80%的被攻击目标,作战效能比无制导武器高出百倍。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使用苏制雷达制导的“SA-6”地空导弹和有线制导的“AT-3”反坦克导弹,以色列使用美制电视制导的“小牛”空地导弹和有线制导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均在战争中取得了不菲的战绩。精确制导技术应用于战争后,使对目标命中概率由原来的不足30%一下子提高到50%以上,对点状目标的圆概率偏差仅为0.5-1.5米之间。而对面状目标的圆概率偏差达到了3米之内。

  精确制导技术在战后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直接刺激了导弹的发展,使导弹最终成为现代高技术战争的主战兵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在德国V-1巡航导弹和V-2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开始发展中、远程巡航导弹和弹道导弹。1957年8月,苏联首次发射弹道导弹成功。紧随其后,1958年11月,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成功。60年代以后,由于电子技术、制导技术和小型涡轮风扇喷气技术的发展,巡航导弹重新受到重视。在1982年爆发的英阿马岛之战中,阿根廷“超级军旗”战机从30千米外发射“飞鱼”空舰导弹,一举击沉了英国的“谢菲尔德”号驱逐舰,整个世界为之瞠目结舌。据有关资料统计,过去平均使用250发155毫米非制导的炮弹,只能击毁一辆坦克,现在使用精确制导技术的炮弹仅需1-2发即可,其效能提高了125-250倍。一枚“陶”II反坦克导弹造价虽达1万美元,但用它击毁一辆造价为244万美元的M-1型坦克,二者比值为1:244。而使用非制导常规炮弹击毁一辆M-1型坦克,约需炮弹250发,每发以150美元计算,共3.75万美元。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两国开始研究以导弹反导弹的问题。进入70年代后,由于寻的技术、探测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定向能技术的进步,为发展有效的反导弹系统创造了条件。美、苏两国开展了以动能武器和定向能武器为拦截手段的洲际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研究。80年代,美国制定了“战略防御倡议”计划,研究对来袭弹道导弹和重返大气层飞行器进行多层拦截的技术。近期,美又推出了战区导弹防御倡议和国家导弹防御倡议。

  目前精确制导技术总的发展趋势是:着重开发毫米波、长波红外和多模制导技术;提高目标识别及在复杂战场环境下的自适应跟踪和抗干扰能力;发展新的探测技术,增大作用距离,使武器能在防区外攻击目标;导引头模块化、多样化,实现一弹多头,满足多种作战要求。

战场指挥官的“外脑”——C3I技术

  C3I技术是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对军事指挥、控制、通信、情报系统进行开发和管理的技术。美国总统利用C3I向第一线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3至6分钟,若越级下达,最快只需1至3分钟。

    19世纪,美国人S·F·B·莫尔斯、A·G·贝尔,俄国人A·S·波波夫和意大利人G·马可尼相继发明了有线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报,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递,引起了通信技术的革命。这些成就迅速应用于军事,从根本上改变了军队指挥方式。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发明雷达后,无线电技术进一步应用于侦察、警戒、跟踪、火力控制和导航等方面,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作战效能。

  二战以后,旧有的落后的指挥手段已不能适应战争的急迫需求,传统的指挥手段面临脱胎换骨的考验。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需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C3I系统)(有的国家在C3I系统中更加强调计算机技术,将C3I归纳为C4I;有的又将监视、侦察囊括其内,称为C4ISR),并且日益向高度自动化、灵活可靠、反应迅速、生存能力强和保密性好等方向发展。C3I系统是以现代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为理论基础建立起来的,以电磁、光电武器装备为主体、以计算机为核心,以信息感测、识别、传递、处理为手段,将各级指挥员、战斗员连成有机整体,使其能共同遂行作战指挥、控制、通信及侦察任务的系统。C3I系统技术包括互通技术、软件工程技术、高灵敏度雷达技术、信号和图像处理技术、数据汇集技术等。C3I系统利用这些技术不仅能收集处理和传送情报,支援兵力的调动、部署和协同,实施作战指挥,而且能把各种武器连成一体,使其发挥1+1>2的最大效能和威力。

  目前军事发达国家的C3I系统发展的特点是:发展具有多手段、高精度、远距离的探测侦察系统;发展具有抗毁、保密、抗干扰的通信系统;发展分布式、智能化的自动数据处理系统;重视系统的互通性和兼容性,提高一体化程度和整体效能。

  现代C3I系统,极大地缩短了监视战场和发现目标———评估和处理信息———下达作战指令和实践打击的这一作战周期的时间,从而使真刀真枪的实战时间越来越短,战争节奏越发加快,一场战争可能就是一次战役甚至就是一次战斗,首战可能就是决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高技术化程度较高的战争,其持续时间一般都比较短,1986年美国空袭利比亚的“外科手术式”的战争,整个空袭行动只用了18分钟,其中攻击主要目标的持续时间仅11分钟。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战争的主要作战,只用了15个小时。1991年海湾战争和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的规模较大,持续时间也不过42天和78天。而海湾战争的地面作战仅100个小时。这其中,C3I系统发挥了关键作用。高效能的C3I系统既是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提高作战指挥效能的重要条件,也是增强整体作战能力的不可缺少的“力量倍增器”。

  未来C3I技术,将向着提高三军协同作战指挥能力、系统的机动快速反应能力、抗毁生存能力、组网联网能力的方向发展,在继续发展战略C3I的同时,开发外层空间C3I。预计到下世纪,C3I系统将从太空一直延伸到海洋深处,形成一个立体配置、全球连通的大网络。为此,新一代的C3I系统技术———系统一体化技术将异军突起,该技术包括C3I-EW一体化技术,多传感器一体化技术,人工智能与软件再生一体化技术和集成化系统设计技术。

  应当指出的是,C3I系统的实质是借助电子计算机技术帮助战场指挥员判断情况、定下决心的人机对话系统。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指出:“用现代信息和情报技术组织指挥体系,再用战术模拟技术来制订、模拟并优选作战方案,这就是现代指挥系统的实质。”人永远是系统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决定者。而系统只能是更快、更好、更全面地执行与激发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作战指挥员的意志完美全面迅速地传达出去,从而遂行战斗任务。

铁甲蛟龙弄潮儿——舰艇技术

  舰艇是通常装备有武器、主要在海洋进行战斗活动或勤务保障的海军船只。据《简氏军事年鉴》介绍,美国拥有560艘作战舰艇,俄罗斯为1080艘,英国为135艘,法国为189艘,日本为168艘。

  人类为了赢得海洋、控制海洋,几千年来不知设计建造了多少大小不一、用途迥异的舰船。19世纪初,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应用于舰船。1836年发明了螺旋桨推进器后,蒸汽动力战舰迅速发展起来,随之出现了铁甲舰。20世纪初,船用蒸汽轮机出笼,为军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火炮落户海军,为海战提供了威力强大的火器,于是出现了近代战列舰和巡洋舰,以后又出现了护卫舰、扫雷舰、水上飞机母舰等新舰种。火器装备舰船,引发了世界海战的划时代变革。钢铁战舰成为大西洋沿岸国家崛起的法宝。一时间“巨舰大炮主义”盛行起来,在工业文明基础上先行武装起来的西方列强,虎视眈眈、杀气腾腾地掀起了瓜分世界、抢夺殖民地的狂潮,蔚蓝色的海洋再也找不回往昔的那份宁静了。

  舰艇的发展使战争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海军出现了航空母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航母成为海军的主要舰种,海军航空兵得到广泛使用,战列舰作用逐渐降低,美、英、日等国竞相发展航空母舰。航空母舰将空中力量与海上力量紧密结合起来,成为一座浮动的立体海上作战平台,彻底刷新了传统的海战方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多次海战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现代科技和造船工业的飞速发展,水面舰艇跃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50年代初期,航空母舰开始装备喷气式飞机和机载核武器。50年代末,导弹开始装备舰艇。60年代,出现了导弹巡洋舰、导弹驱逐舰、核动力航空母舰、核动力巡洋舰和直升机母舰。70年代以来,出现了搭载垂直短距起降飞机的航空母舰,通用两栖攻击舰,导弹、卫星跟踪测量船和海洋监视船等,舰艇装备了自动化的作战指挥系统和火控系统、先进的船舶设备和电子仪器,并在设计思想中逐渐强化隐身技术的运用。水翼技术广泛应用于快艇,气垫技术成功地应用于登陆艇和快艇。所有这些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广泛应用,使海军成为凝结时代最新科技文明和智慧的高技术军种。

  潜艇的发明是20世纪舰艇技术发展的又一结晶。早在1775年,美国人D·布什内尔曾制成一艘能潜入水下靠手摇螺旋桨推进的“海龟”号木壳艇,但直到19世纪90年代,使用了汽油机和蓄电池电动机双推进动力系统之后,潜艇开始发展起来,战争范围拓展到水下。潜艇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其战斗活动几乎遍及各大洋,共击沉运输船约1400万吨,击沉大中型水面战舰174艘。在整个大战期间,参战各国共建造潜艇约1600艘。纳粹德国邓尼茨的潜艇“狼群”,神出鬼没,曾使多少盟军的舰船永远地留在了冰冷的海底。二战后,核动力和战略导弹武器运用于潜艇上,掀开了潜艇发展的崭新一页。有了核动力后,潜艇不仅可以绕地球跑上好几圈不需要增添燃料,而且能够以90%以上的时间在水下活动。60年代后,又出现了装备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还有装备巡航导弹和鱼雷的核动力攻击型潜艇,从此,战略核潜艇部队成为一支游弋海洋的战略打击力量。

  随着水面战斗舰艇和潜艇的发展,水雷、鱼雷、深水炸弹等水中兵器和声纳、磁力探测仪等反舰、反潜装备得到了迅速发展。探测潜艇的设备已有声纳系统、磁力探测仪、红外探测仪等,可从水下、水面、空中探测潜艇活动的踪迹。有的国家在大洋上布设由固定式远程声纳基阵为主的声纳监视系统,与全球反潜战数据传输系统、反潜战环境预报系统组成反潜预警系统,对来袭的战略导弹潜艇实施预警。

打开信息战大门的“钥匙”——计算机技术

  军用计算机是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电子计算机。美国B-2隐形轰炸机的研制、定型、生产过程中,90%以上的工作由计算机直接或辅助完成。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20世纪最辉煌的科学成果之一。计算机的发明使人类找到了进入信息时代大门的“钥匙”。人类在继化学能、物理能之后,又找到了信息能。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开始研制电子计算机,1946年,第一部电子计算机(ENIAC)由两位美国工程师在宾州大学“组装”起来的。当时这个“庞然大物”的功能还比不上今天的电脑学习机,但却用去了17468个真空管,800多公里的导线。重量高达30吨,有5.5米高,24米长,占地140平方米。

  二战后,计算机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使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技术,它在军事上的应用领域涉及科学计算、武器系统的仿真模拟、自动化控制、指挥自动化和后勤保障管理等方面。计算机水平和产业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

  计算机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使军事系统向着高性能、高质量、高速度、多功能和智能化方向不断迈进。高技术武器装备之作用范围、反应灵敏度、精度、杀伤破坏力、自我保护能力等都与计算机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计算机技术已成为军事技术进一步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它大大缩短了武器装备的预研周期,节省了研制经费,使现代武器装备研制周期不断加快。如果说本世纪初同族武器装备的研制周期是60年的话,那么今天同族武器装备的更新速度已进化到一年甚至更短。

  海湾战争中,美军每天出动飞机2000-3000架次进行空袭,其作战指挥、控制,“战斧”巡航导弹、“斯拉姆”导弹等命中精度高达90-100%,都是和采用高性能计算机技术有着本质的联系。

  目前,许多国家都在竞相开发与采用高性能计算机平台、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嵌入式计算机等信息处理技术和计算机系统与网络,并且加快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一方面将推动武器装备的进步,促使武器系统向着全面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将彻底改变传统的军队C3I系统以及训练、管理、后勤保障等诸项业务的面貌。同时,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军用智能机器人将能模拟人的某些功能,在许多复杂、恶劣、危险的环境中,可代替人执行某些军事任务。

  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计算机的体积会越来越小,运算速度却越来越快,所具备的功能也越来越多。第一台计算机ENIAC每秒可进行5000次运算,而如今大型机的运算速度可达每秒万亿次以上。据有关资料,美国研制出一种成本低廉的超微型计算机,名为IPIC,大小只有阿斯匹林药片一般,配置有4兆赫的中央处理器和32千位的存储器,功能简单,制造成本不到1美元。目前,计算机微处理器的速度每5年将提高10倍。下世纪有可能以微处理技术和多处理技术相结合取代小型机、大型机、巨型机,覆盖台式机、膝上机、笔记本型机等。美军据此已研制设计出集战场告警、夜视扫描、全球定位、指挥通信于一体的数字化单兵信息装备。随着90年代初兴起的面向21世纪的全新科学纳米技术,如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电子学和纳米机械学等进一步开发应用,有可能会在计算机技术领域掀起新的革命性的风暴。

  权威人士认为:到21世纪,计算机的应用将遍布整个军事领域,大到战略C4I网络,小到单兵装具,到处都将充斥计算机的身影,计算机在给军事机器注入强大的生命力的同时,也使自己成为重要的作战武器和战场,战争史上一种新的军兵种———计算机兵将脱颖而出。计算机兵以计算机及其相应的知识为武器,主要任务是攻击敌计算机系统,保护己方的计算机系统。其作战手段主要有:通过软件设计,生产计算机病毒,并对敌方计算机网络实施攻击,使敌整个系统陷于瘫痪;利用所掌握的知识,破译敌方计算机密码,进入敌方计算机系统,窃取机密材料,制造混乱;防止敌方计算机病毒的破坏和敌方计算机兵的侵入,并对遭敌破坏的软硬件进行修复。随着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之上的网络技术的发展,未来战争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参战人员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无硝烟”的战争将重新演绎古典战争的内涵。

打开的“潘朵拉之盒”——生化武器技术

  化学武器是以毒剂的毒害作用杀伤有生力量的武器。目前美国拥有2.7万吨毒剂的化学武器;俄罗斯拥有约4万吨毒剂的化学武器。

  生物武器是以生物战剂使人致病造成伤害的武器,目前美军装备有8种生物战剂,储存有10种生物战剂。

  1915年4月22日,德军在比利时的伊普尔战役中首次大规模使用毒气。当时战场出现了有利于德军的风向,德军打开了早已在前沿阵地屯集的装满氯气的钢瓶,一人多高的黄绿色烟云被每秒2-3米的微风吹向英法联军阵地。面对扑面而来的刺鼻的怪味,英法守军一阵大乱,阵线迅速崩溃,跟在烟云后面的德军未遭任何抵抗,一举突破英法联军防线。这次攻击,英法守军共中毒15000人,德军亦有数千人中毒。毒气攻击的显赫战果引起了交战各国的极大重视。从此,一些国家竞相研制化学武器,并开始了化学武器与防化器材之间的角逐。1939年,德国首先研制出新毒剂沙林,1944年又合成出毒性更高的梭曼毒剂。1953年,英国研制出维埃克斯毒剂。沙林、梭曼、维埃克斯统称神经性毒剂,这类毒剂毒性高、稳定性强,是目前为止各国化学武器的主要战剂。在军用毒剂发展的同时,使用毒剂的方法也得到极大的发展。不仅有毒剂炮弹、炸弹和用于飞机布毒的布撒器,还有用于近战的毒烟罐和毒剂手榴弹。二战中,苏联研制出可发射氢氰酸毒剂“卡秋莎”火箭炮,美国研制出M-34型沙林集束弹。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军队对中国军民使用化学武器2000余次,染毒地区遍及19个省区。在朝鲜战争中,美国军队对中朝军民也曾多次使用过化学武器。在战争中使用有毒的化学物质,历来遭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早在1899年,海牙国际和平会议就通过了《禁止使用以散布窒息性或有毒气体为惟一目的的投射物宣言》;1925年6月,有45个国家参加的日内瓦会议,再次通过了《禁止在战争中使用窒息性、毒性或其他气体和细菌作战方法的议定书》。然而,化学武器的发展历史证明,国际公约并没有能够限制这种武器的发展,更没有能限制它在战争中的使用。化学武器成了一种禁而不止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生物武器,由于以往主要使用致病性细菌作为战剂,早期它的名字便被称为细菌武器。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战剂早已超出了细菌的范畴。生物武器的首次使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大量研制生物武器是在30年代确立了免疫学和微生物学之后。1936年,侵华日军在中国哈尔滨组建细菌研究部队,并于1939-1942年先后在中国多处投掷细菌弹。后来,美国军队在朝鲜战争中也使用过生物武器。目前,国际公认的生物战剂有潜在性生物战剂和标准生物战剂两大类。作为生物战剂至少有6类23种病原微生物及毒素。这些生物战剂的使用方式也已发展成以气溶胶形式大规模撒布。在现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中,生物武器的面积效应最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测算,1架战略轰炸机使用不同武器对无防护人群进行袭击,其杀伤面积是:100万吨当量核武器为300平方公里;15吨神经性化学毒剂为60平方公里;10吨生物战剂可达10万平方公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在格鲁尼亚岛试验了1颗炭疽杆菌炸弹,至今该岛仍不能住人。生物武器的罪恶,引起了世界人民的极端愤慨。1972年联合国签订了禁止试制、生产和储存并销毁细菌(生物)和毒素武器的国际公约。但是少数发达国家从来就没有放弃生物战的准备,只不过是更加隐蔽罢了。由于生物武器比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容易制造和走私,因此,它对整个人类的威胁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冷战后更增大了。

极致战争的“绝对武器”——核武器技术

  核武器是利用能自持进行的核裂变或裂变-聚变反应,于瞬间释放巨大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并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武器。核武器技术包括核弹头、核弹头的运载工具及其他部分的技术。

  1945年7月16日,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荒漠上,随着一片耀眼的白光闪过,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天空中出现了一个比太阳还亮数倍的巨大火球,蘑菇状的烟云腾空而起,直刺云霄。这就是人类制造的第一个核爆炸装置。就是这个施放出巨大蘑菇云的怪物彻底改写了20世纪的人类历史和世界的格局。面对威力如此巨大的爆炸,曼哈顿工程负责人之一,享有“原子弹之父”名誉的著名科学家奥本·海默,在核爆炸观测站里不由地想起了印度的一首古诗:“漫天奇光异彩,犹如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毁灭者。”用于此次试验的原子弹,爆炸能量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的当量。爆炸后,支撑原子弹的钢架高塔完全被熔化,在半径为400米的范围内,沙石被熔化成了黄绿色的玻璃状物,半径为1600米的范围内,所有的动植物全部死亡。这颗原子弹的威力,要比当时科学家们估计的大出20倍。

  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E·路德福特发现了原子核;1916年,犹太裔美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发表了《相对论》,该理论直接导致了全人类对时间、空间、物质与质量的全新思考,同时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当代天体物理的飞跃埋下了伏笔。为早日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美国开始实施研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1942年12月2日,第一次人造自控核聚变反应在芝加哥大学废弃的足球场看台下完成,从此翻开了人类对原子能可控制释放的历史。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分别向日本广岛和长崎空投了两颗原子弹,首次将核武器用于实战,共造成约21万人的伤亡。

  战后,苏、英、法等国相继研制成功原子弹。原子弹的出现,标志战争形态由热兵器时代跨入到热核兵器时代,世界开始笼罩在一片“漫长而又恐怖的和平”之中。1952年11月1日,美国进行了以液态氘为装料的氢弹原理试验,威力约1000万吨梯恩梯当量。1955年11月22日,苏联进行了以固态氘化锂6为装料的氢弹试验,使氢弹的实用成为可能。氢弹可称为第二代核武器。50年代末,有的国家开始研制根据不同作战要求而增强或减弱某些杀伤破坏效应的特种核武器,即第三代核武器。如中子弹(又称增强辐射弹)、减少剩余放射性弹(即冲击波弹)、感生放射性弹、核电磁脉冲弹等。

  1990年有核国家核武库总储备量达55000个核弹头,战略核武器与战术核武器大体各占一半。库存总当量达15000个百万吨当量。有人作过统计,核弹头储备量,苏联占60%,美国占38%,中等核国家占2%。

  未来发展的核武器将是第四代核武器。前三代核武器都离不开使用高能炸药的爆炸力,使处于临界状态的裂变材料达到超临界状态,发生链式裂变反应,形成核爆炸,或者进一步利用原子弹爆炸造成的条件,使氢原子核发生聚变反应,产生更大的爆炸。而第四代核武器则是一种不用传统的核爆炸即可释放大量核能、产生大规模杀伤破坏效应的核武器,同时将向着提高生存能力、突防能力、灵活反应能力和命中精度的方向发展。目前,美俄法等国研制的第四代核武器主要有金属氢武器、核同质异能素武器、反物质武器等。从技术角度来说,第四代核武器的发展虽以原子弹和氢弹的原理为基础,但所用的关键研究设施是惯性约束聚变和加速器等装置。它不像发展前三代核武器那样需要进行大量核试验,它的基础是民用核科学研究。因此,它的发展不受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限制。

  1994年1月,联合国裁军会谈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其目的是拟订全面核禁试条约,从而使人类在全面核裁军的道路上迈出了划时代的一步。

星球大战的“助推器”——军用航天技术

  军事航天技术是以军事应用为目的、开发和利用太空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迄今世界各国共发射了5000多个航天器,其中70%用于军事目的。

  1957年10月4日。这一天,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航天器、苏联的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了。从此,人类步入了航天时代。沉寂了数亿年的宇宙太空再也无法宁静。

  最初人类制造的航天器都比较简单,发射上天后一般无法回收,根本谈不上军事应用。直到1960年8月10日,美国照相侦察卫星“发现者13号”发射并回收成功,才拉开了军事利用空间的序幕。

  1962年,美国利用微波中继通信技术成功地发射了“电星一号”能动型通信卫星,开始了卫星通信的历史。1969年7月16日,美国阿波罗号飞船载人登月成功,标志着人类已完成初期的空间探索与应用试验。进入70年代,各种军用航天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星罗棋布于蔚蓝色星球的上空。进入80年代以来,各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前景。第三、第四代高效、多功能的军用航天器相继问世。载人航天器的研制出现新飞跃,先后研制了永久性空间站和航天飞机,实现了空间站与航天飞船的对接和历史性的天上人间往返机动飞行,使航天器第一次有了天上回收、修理、加油的停泊站,同时也有了指挥、控制、作战的活动基地,为人类更大规模的军事开发利用外层空间创造了条件。1985年9月13日,一架美国F-15战斗机从爱德华兹空军基地起飞,使用反卫星导弹成功地击毁了1颗早已废弃的旧卫星,标志着反卫星导弹进入实战应用。外层空间的军事竞争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此后太空动能武器、定向能武器以及电磁炮等新概念太空武器研究也紧锣密鼓地开展起来。

  军用航天器的发展,使军事侦察、通信、测绘、导航、定位、预警、监视和气象预报等能力空前提高。军事航天技术的应用,主要包括航天监视、航天支援、航天作战以及航天勤务保障四个方面。航天监视是指充分利用航天器监视范围大、不受国界和地理条件限制、可定期重复监视某个地区、可以较快地获得其他手段难以得到的情报等优势,通过航天器上的各种侦察探测设备对目标进行监视,主要包括照相侦察、电子侦察、导弹预警、海洋监视和核爆炸探测等。航天支援是指利用军事航天技术,支援地面和空中军事活动以增强军事力量的效能,包括军事通信、军事气象观测、军事导航和测地等。以上两个方面均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发展,其能力在不断提高。航天作战是指利用航天器载激光、粒子束、微波束等定向能武器或动能武器,攻击、摧毁对方的航天器及弹道导弹等目标,或者由载人航天器的机械臂、太空机器人或航天员,直接破坏或擒获敌方的军用航天器。这一方面的技术尚处于初期研究和试验阶段,已能做到利用截击卫星接近对方卫星,采取自爆或撞击方式达到攻击、摧毁对方卫星的目的。航天勤务保障是指在太空利用航天器实施检测、维修,加注推进剂,更换仪器设备、备用件以及其他消耗器材,组装、建造军用航天器等的活动。这一方面的技术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

  1985年,美国成立了联合军事航天司令部。目前,美国100多名宇航员当中,三分之二是军职人员。西方专家预测,到下世纪,美国的“天军”将包括歼击航天兵、轰炸航天兵、侦察航天兵、救援航天兵、运输航天兵等若干兵种;1992年,俄罗斯率先组建了航天部队。截至1997年底,美国共进行了118次载人航天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