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端口聚合命令:国学堂_《中国饮食文化太美》红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2:25:23
第一讲http://www.tudou.com/v/RS7_PeSdELU/&rpid=43030073&resourceId=43030073_04_05_19/v.swf第二讲http://www.tudou.com/v/xijnM6TBuSc/&rpid=43030073&resourceId=43030073_04_05_19/v.swf第三讲http://www.tudou.com/v/hU25P7Ajmx8/&rpid=43030073&resourceId=43030073_04_05_19/v.swf  国学堂_《中国饮食文化太美》红叶(01-03讲)MP3.rar(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9568083.html?w= )  国学堂—文化太美—中国饮食文化太美第一讲文字版播出时间:中国之声 2009.05.10   23:00~24:00主讲:红叶     主持:梁冬讲座音频和同步字幕下载:http://hi.baidu.com/eajian/blog/item/aeb830a8d56dabbaca130cf2.html整理人员:顺道,正清和,徒步去旅行,天机锁,风轻云淡,清远,猪光宝器、蓝色天空、慧从卢溪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的国学堂,我是梁冬。一直以来呢,我们都觉得说中国的文化其实不仅仅是一个可以用来讨论的文化,更是用来生活的文化。例如说孔子,他一直以来呢,对于怎么样生活,其实是有一套自己如何令自己舒服的,我们用现代话来说——策略哈。今天我们呢特别有幸地邀请到这个红叶老师,尽管他一再说不应该叫老师,啊,但是红叶呢跟我们可以一起来分享孔子的药食观。红老师你好。红叶:啊,梁冬好,大家好!梁冬:哦哈,想不到这个红老师的这个声音哈,蛮年轻的,但是呢,这个红老师对于这个孔子怎么吃呢,啊,花了很多时间地研究,但是我觉得很好奇啊,为什么您会从孔子的这个饮食里面去思考呢?红叶:呃,因为呢,我作为一个中医来讲,了解这个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间呢,首先要明确和了解传统文化的理路,那么从我们熟知的孔子和老子的思想。实际上呢是接触传统文化,呃,理路的一个重要的一个门径,不光呢是国学,传统医药,饮食,包括我们的京剧,所有的传统文化的门类呢,都要从这个里面去找它的支撑点。梁冬:都要从孔子和老子嘛!红叶:至少要从孔子和老子这两方面。梁冬:好,马上进入主题,哈,红叶!就是你怎么看这个孔子他怎么样去生活的?红叶:孔子啊,大家都知道,他生活在呢春秋战国时期,当时的医药条件是比较差的,但是呢孔子老先生能够活到73岁,那么他肯定是有一套他独特的饮食和医药的指导的思想。那么值得我们去好好的深究它。梁冬:嗯,那么孔子他对于这个吃东西来说,他是鲁国人嘛,对不对?红叶:对!梁冬:坦白说了,恕我无知,我觉得鲁国菜,就是鲁菜啊,不是最好吃的。其实作为一个广东人来说,你说是吧!红叶:我们现在所谓的鲁菜啊!梁冬:啊!红叶: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鲁菜了!梁冬:啊,真的吗?红叶:对啊,现在我们看到的鲁菜是以海鲜为主!梁冬:嗯!红叶:传统意义上的鲁菜呢,实际上是一个,包括现在鲁地中原地区的一个菜系,不太涉及到海鲜这个门类。梁冬:那他吃什么呢?红叶:就像我们现在的宫廷菜,中原菜那样子,主要是一些蔬菜、谷物还有一些鸟兽为主。梁冬:哼,鸟兽哈!我们说回来这个孔子,孔子当年据我所知呢,因为他那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红叶:对,这是孔子最主要的饮食思想之一,他的饮食思想呢,主要可以归纳为呢,“两不厌”和“十不食”。梁冬:嗯!红叶:“两不厌”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梁冬:嗯。红叶:所谓的“食不厌精”呢,就是我们大家知道的:饮食的烹调啊,选料啊,不厌其烦,从精细上来做文章。脍呢,大家知道吗?脍在造字上呢,指的是……梁冬:月会啊!红叶:啊对,月会。实际上是指的是生鱼片或者生的肉片。梁冬:噢!红叶:嗯,就相当于我们现在日本料理里面的次生,对于脍的制作的时候呢,要切得非常地精细,古代有一种著名的切法,叫做“缕切”。梁冬:什么叫“缕切”?红叶:金缕玉衣的那个“缕”。丝丝缕缕的“缕”。梁冬:对。红叶:就是指呢切的非常精细,不像我们日本次生一样切成片,它是切成丝的。梁冬:那怎么吃呢?红叶:也是蘸着特殊的料。梁冬:当时在孔子的年代他们蘸的什么料?红叶:古代把这种料叫做齐(旧读jì指合金,也指调味品)汁。梁冬:嗯。红叶:包括一些香辛的料,主要是为了去掉这个脍的寒性,是为了养身保键用的。梁冬:好。刚才我们讲到其实孔子还有他的这个文化观,饮食观,和这个疾病观。我们先聊聊这个孔子的这个他自己的一个文化观,我们都知道他说欲修其身,首先正其心,欲正其心首先诚其意哈。红叶:对梁冬:你怎么看待这段话?红叶:呃,我们现在呢经常提到的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实际上呢,这只是孔子的文化观里面的上层的那一部分;但是呢,就像一个建筑一样,你不可能没有一个地基就直接盖上面的房子吧!梁冬:嗯!梁冬:那么前面的呢,诚心正意是它的地基,实际上在诚心正意前面还有两句,格物致知。梁冬:对。你能不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什么叫“格物”,什么叫“致知”?什么叫“诚心”,什么叫“正意”?红叶:格物呢,就是指的是客观事物的存在,我们不要歪曲它,用客观的心去了解他的存在,比如说在这个房间里面,有怎么样的声音,有怎么样的陈设,我们不带个人的感情去评价它,只是去接受它,以一个完全客观的心态把它放在自己的内心里面。梁冬:这就叫格物?红叶:这是格物。梁冬:我以为是格式化的物品,比如说把东西分门别类,格物嘛,对不对?格式化。红叶:这是强调一个客观。梁冬:嗯哼!红叶:格物!致知呢?就是通过格物以后把它变成我们的一些已知的,就像知识一样,慢慢的深入内心的过程。要深入内心不让这个客观事物变形,那需要让自己内心端正,让自己的心呢有一个诚意,这是,比如说学习中医啊或者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基础,再这个基础上你才能够了解到要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安天下的理路。梁冬:嗯,那这些东西跟孔子他的生活观有什么关系呢?红叶:实际上呢是很客观的,生活观呢,也不是说平地就架起了一座房子。梁冬:嗯。红叶:它有一些客观的基础,有实践意义。就说孔子的任何生活观、饮食观对我们现代人都有很明确的指导意义。梁冬:他怎么生活的呢?红叶:我觉得要了解他的生活啊,首先要了解一下这个东西方文化体系的差异。东方的文化体系呢,它是以普遍规律是有演绎性的,它往往呢,注重一些老人的思想。中国啊有很明确的敬老的学说,包括呢,从这个典籍的传承上啊,早期的典籍往往啊比晚期的典籍呢,对生活啊、对艺术,包括对科学技术有更强的指导意义。梁冬:对,你看那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言必称上古之人,是吧。他就觉得说越古的东西越好,而那个西方的文明呢都觉得说未来会更好。红叶:对。梁冬:诶,这个这个差别为什么会有的差别?红叶:西方的文化它比较偏重于一种归纳性,东方的文化呢偏重于演绎性。梁冬:啊,是吗?我以为东方文化偏重于归纳……红叶:你看就像……梁冬:西方文化会偏重于演绎。红叶:啊,就像那个学医的时候都要……都要学《黄帝内经》。梁冬:对,对。红叶:它是给了一个大框架,你在《黄帝内经》下面你去发挥。梁冬:对。红叶:西方呢,你像西方内科学啊什么的,它都是在总结出更先进的、更深奥的知识,当你总结出一个新的版本的一个内科学的时候,前一个版本可以废弃。梁冬:哦。红叶:而中医就不可能了。你不可能说我们看了中医内科学以后把《黄帝内经》扔掉了。梁冬:噢。红叶:对吧!但是中西方文化在这个理路上面呢他都一些缺点和优点。比如说东方文化吧,它对人的心性和悟性要求比较高,面对同一个事物的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感悟也不一样,收获也会不同。但是它的缺点呢,我们就很难把它进行市场化和普遍化。历史上一直有人在想把这个中国传统文化做一个普遍化的一个教育。梁冬:对啊。像麦当劳化嘛。红叶:包括儒家文化实际上也是这样的。梁冬:是,啊。红叶:儒家学说在我理解是想把道家的某些片段归纳化普遍化,实际上就成了一个道家某一些片段的一个教学版,但是教学版是有害的。梁冬:诶,这个观点很有意思哈,我们一直以为呢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呢,是两种不同的世界观的形成。诶,你却认为呢,儒家思想只是说道家里面擓一小勺,然后呢,呵呵,把它拿去分门别类做那个教学版,然后呢不厌其烦的把它拆开来讲。红叶:是,因为历史上有记载啊。梁冬:啊,怎么说的?红叶:孔子对老子是非常的崇尚的,另外孔子呢曾经问道与老子,老子呢还用一些很经典的理论来教育他。梁冬:对。红叶:那么我们不能说它原文了,但是老子呢。在《史记》里面记载老子曾经教育孔子,说你看那个舌头和牙齿啊哪个更坚强?哪个更柔弱?孔子说:“那是牙齿坚强,舌头柔软。”梁冬:对。红叶:但是老子就又说了,说为什么人到七老八十的时候牙齿先掉呢舌头却完美呢?在那个《老子》里面有很明确的一句话叫:“生于柔弱,死于刚强”。梁冬:嗯。红叶:“吾因柔弱而生,刚强而亡。”梁冬:嗯,所以呢,就是平常太轴的人那都很危险。红叶:是啊,相当危险。梁冬:嗯,就是你看见那种血气方刚啊、铁骨铮铮啊、铁肩担道义啊,都有点危险,但是我个人感觉啊,就谈开来说去,那好像孔子这个思想就是中国儒家思想是比较强调这种所谓的中流砥柱的,而道家思想呢,它比较随遇而安的。红叶:对啊,诶,你就跟人打仗一样啊。梁冬:嗯哼。红叶:我见过真正上过战场的人,人家跟我讲什么的人能够活下来?拿着冲锋枪打一会儿把枪扔了,往前爬一爬再捡起敌人的一个枪再往前冲,那个一直扛着枪不撒手那个人往往最后被人给消灭了。梁冬:噢!这个……红叶:他的这种灵机和机巧是随着势而变的。那一根筋的人就先被灭掉了。梁冬:啊。很有意思。好了稍事休息下之后呢,继续和红叶一起来分享从孔子而阐发的孔子的文化观和孔子的饮食观。广告片花……弘扬中国文化身体力行,义务工作群:87837295(黄帝内经_音频转文字)欢迎您的加入,请注明“志愿者”……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啊,依然是梁冬呢和红叶一起分享孔子的文化观和孔子的饮食观、药食观。之前我们聊到啊这个孔子呢他提到叫:“欲修其身,先正其心;欲正其心,先诚其意。”啊。其实呢,刚才呢那个红叶也特别讲到说我们首先要这个格物致知之后,然后呢,端正自己的心性,才能够去客观的更好的面对世界,是这样吗?红叶:对。梁冬:嗯,那你可不可以继续往下聊到这个“欲正其心,先诚其意”?红叶:呃,如果一个人呢想要让自己内心端正,那么他应该有一个态度。梁冬:嗯。红叶:这个态度就是诚意。就是一步一步引申的过程,就像内心的一个挖掘的一个过程一样。梁冬:嗯,他是不是一种就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这样一种……一种态度呢?红叶:这是绝对的一个境界。梁冬:嗯。就是因为你们也是做中医的嘛哈。就是说你们在做医生的这个过程里面,你们是怎么体会这个……这句话的?红叶:啊,比如说,你给一个人看病的时候,那么因为现在是市场经济嘛。你首先要考虑的是什么呢?梁冬:嗯。红叶:你一定要把自己的心思放在病人的身上,你不能考虑,比如说药商的回扣,比如说病人会不会投诉你。当然这个东西也要考虑了,但是你不能把它放到主导上面来考虑,如果你的心不正意不诚的话,疗效就肯定不好。梁冬:有道理。其实呢孔子的文化观里呢,还有一个观念叫君子不器呀。其实呢一直以来我也不是很深刻的理解这句话,什么叫做君子不器?红叶:这要从道和器两个方面来讲理解,“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么一个呢,是表示主观的层面,一个是表示客观的层面;一个表示主导思想,一个表示实际的行动。梁冬:嗯,那这个君子不器,我怎么觉得大家都讲过这个上之谓之道下之谓之器是吧。但是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话听……红叶:我们可以把这个器啊,就直接理解为一个容器。就像一个……古代叫,比如说鼎或者一个晷或者一个斗。我们现在呢,就把它看做一个饰物的一个器皿。梁冬:对。红叶:或者呢看作我们客观的人体。这个在养生啊和医疗上面非常有意义。我们可以把它引申一步啊。我们放在这个医疗这个比较小的层面里面,我们叫做我身不器,就是我的身体不是一个器物。梁冬:噢!红叶: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大家现在经常宣传的几个养生的方法。比如说我不止一次听人说,每天早晨要喝八杯水,这样才能健康。对不对?梁冬:对啊。好多人都这么说啊!红叶:对,但是呢这个习惯啊,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这个一个坏习惯。为什么呢?因为每天早晨啊,人的阳气在上升,天人合一嘛。梁冬:对。红叶:实际上天人合一这句话也值得商榷,天人本不二,不必言一。他本来就是一体的对吧?梁冬:对。红叶:早晨阳气上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样,应该顺着阳气,应该呵护这个阳气。梁冬:对。红叶:那么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啊,早晨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不喜欢吃肉,没有食欲,因为阳气没起来,从西医角度来讲,消化酶的活性没上去。这个时候我们要提高它的活性,提高人的阳气。水是什么东西啊?水是阴寒的。梁冬:对就像一大早下一场雨一样是吧?红叶:至柔之物,对吧?你在阳气上升的时候,上面有至阴的东西往下压,这人能舒服的了吗?梁冬:噢,但是为什么这个观念那么流行呢?红叶:社会需要新鲜的刺激。梁冬:呵呵……红叶:这跟你们媒体人有很大关系。一,我先讲讲这个喝八杯水以后,会有什么恶果。梁冬:嗯。红叶:第一,浑身没劲;第二腰酸背疼。这个腰酸背疼啊,往往被误认为是颈椎病和腰椎病。梁冬:嗯红叶:实际上不是,是肌肉的某些位置水肿。水肿以后呢他会压迫一些神经。而且这种疼痛呢或者酸痛啊,它是一种这个波动式的,不是所有时间都这样。它是随着水肿的程度而减轻或者是加重的。梁冬:嗯。红叶:还有很多女性的经前期综合症。快来月经了,人跟疯掉了一样,自己也不理解自己。喝水喝多了,水中毒。梁冬:是嘛?红叶:古人很重视这个的。梁冬:啊,怎么说?红叶:我看过近一千年我能看到的所有典籍。没有一部典籍要求人多喝水的。梁冬:在中国古代典籍里面?红叶:对!除了在特殊的病理状态之下,比如说高热的时候,乳额的时候,乳额指的就是扁桃体化脓了。梁冬:啊。红叶:这个时候呢,可能会要求他多点喝水。梁冬:嗯哼,所以说你刚才讲到这个君子不器啊,我觉得就是从身体的观念上来说,我们不能简单的把自己的身体理解为像汽车一样的那么一个东西,当然这个器是器皿的器哈。红叶:对。梁冬:但是汽车它也是一个工具也是一个物理刚性的东西。红叶:对。梁冬:而君子不器呢,其实是说我们的身体呢,它是柔软的,他是有应激性的,它是互动的,它是有细胞壁的,它是有情绪的等等等等东西……红叶:他是在时间地点甚至于你待的环境这个层面上他都有意义的,讲一个例子,我有个病人,类风湿关节炎,在北京治疗呢,效果非常好,这个人是威海人,一回到威海以后,用我这药完全没有效果,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发现威海的南面靠海,这相当于在我们人体八卦来讲火位有水,这跟一般城市的一个水系结构是完全相反的。梁冬:是吗?很多城市南面都有水啊,比如说广州那个河南就有一条珠江啊,什么的。红叶:它是一条江没有关系,因为江流动性很强,它在南面有水位,有水位的时候呢,就能够伤及人的阳气,那个人的病呢,她是阴血偏弱的,她用了好多养阴的药,一到那儿以后,胃立马就不行了。梁冬:噢,诶,那很多楼盘门口都有一大汪水啊,还觉得叫水景啊什么的。红叶:呃,要看它的布局和方向,很有意义的。梁冬:很有意义的,对。这个……红叶:今天我们没法探讨这些。梁冬:呃,没关系,我觉得这个呢,纵横开阔哈,这个稍微呢,这个随时跑题随时回来。呃,稍微休息一下之后继续和红叶呢一起来分享从孔子的文化观和药食观所看到的中国人的优雅的生活。广告片花……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梁冬和红叶呢一起来分享孔子的文化观和药食观,刚才呢红叶讲到这个君子不器的时候呢,特别提及啊就是说身体呢它不是一个像汽车那么一个刚性的东西,不是说我们想当然,你喝点水之后呢就可以把那个血啊弄散了,弄淡了。这是一种简单的物理唯物观的那种观念。但身体恰好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容器,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汽车。它是也是有生命的,它是有情绪的。而且呢是和整个世界都有很多呼应关系。刚才呢,这个红叶在讲到一个例子,说有一个他的病人哈,本来吃那个药呢在北京蛮好,到了威海之后呢再吃这个药就不行了,因为威海的南面啊,他认为是有水……因为有水,水呢,在南方的时候火位,火位有水呢,其实是伤人阳气的,所以他都化不开那个药了,好了,继续我们聊到这个话题哈。就是红叶呢认为这个饮水,就是喝水这个事情呢就特别能够反应君子不器这句话的概念的,怎么说?红叶:对呀,我们在临床上呢,可以见到很多病人,比如说颈部肌肉疼痛的病人,往往被人描述为颈椎病,实际上不是,实际上仅仅是颈部肌肉的水肿。这样的病人呢,如果他上一点年龄,很可能在X光表现上面是有颈椎增生的。梁冬:但是这个都是表象。红叶:但是这个增生啊,跟他的症状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在跟一些骨科大夫探讨的时候呢就可以看得到,有的病人X光表现颈部呢已经压迫很厉害了,但这个病人一点症状没有。梁冬:不疼。红叶:对,没有任何症状,比如说肿胀感啊,啊远端肌肉的或者远端肢体的麻木感啊,或者疼痛感或者眩晕的感觉一点没有。还有的病人呢,你看他的那个颈椎X光表现呢,其实还说的过去,或者说压迫程度呢,其实是很弱的,但是他临床症状却很重,那么这种情况我们用一些特殊的药物啊能够消除局部的水肿,消除水肿以后呢病人X光表现没有变化,但是症状会完全消失。梁冬:噢,言下之意就是这种疼痛其实来自于水肿。红叶:实际上来自于肌肉的水肿。梁冬:噢。那就是跟多喝水有关了。红叶:跟不正确的饮水有关。梁冬:那怎么才能正确的饮水呢?红叶:我们也不是要求不喝水,大家知道不知道那个水的古体字的写法?正好是坎卦的那个写法。上面是两个断开的,实际上代表的是阴气,中间是呢……对,上下是两个,代表阴,中间代表阳,实际上水最有益的地方和我们要追求的地方正好是中间那根阳气。梁冬:噢,就这个坎卦呢,是横着写的,上面两横,然后中间一横,再下面两横,如果你把他转九十度竖起来。红叶:就是古体的水字,一模一样。对于水的选择啊是非常有技巧的,我们可以在时间空间不同的层面,包括人体层面来选择怎么样饮水。在人体层面上来讲呢,我们要注意第一呢,早晨不多喝水,我们可以归纳为几句话,这句话呢,是第一点,叫:晨不多饮。第二呢,叫不渴不饮,一定要听我们身体的声音,这是为了贯彻我身不器的思想。我们自己身体觉得渴了才去喝水。叫不渴不饮。梁冬:那有些很多的,我看很多那种各种的宣传文案啊,说当你意识到你渴的时候,其实你已经非常缺了,所以呢应该在提前就喝,我看见这种资料很多啊。红叶:在临床上毫无意义,只有害处没有好处。而且我就见过喝水喝多了心衰加重的,我手里就有这样的病人。梁冬:噢,那还是刚才这样早不多饮啊。红叶:晨不多饮,不渴不饮。第三叫饮必热饮。梁冬:饮必热饮。红叶:对。喝的话呢,我们一定要喝一些温热的水,这也是为了贯彻水中间那个阳气的思想,我们千方百计的发展或者发扬水中间的那个阳气,而避开它的阴寒。第四点叫饮必三口。梁冬:什么叫饮必三口?红叶:每次喝的时候我们就喝两三口,不多喝。我们不是说一次半杯。梁冬:诶,这个有意思了。红叶:而且啊,越爱喝水的人,喝水越多的人越口渴,为什么呢,比如说我们家这个水管子打开了以后呢水下不来了,我们会考虑几个问题,至少考虑三个问题吧?第一,水源没有了,第二,压力不够,第三,水管子堵住了。临床上常见的实际上是后两种。水源缺乏的极少见,因为水源缺乏了以后我们肯定会有口渴的反射,早就喝了,最常见的尤其最常见的是经络堵塞,实际上输水管道堵住了。这种情况你越喝水只能变成尿频,没有别的效果。梁冬:就是说喝是喝了,但是直接变成尿了,没有到身体里面去。红叶:对,没有吸收进去。第五点呢,叫慎选水源,就是一定要选择阳性比较足的水源。梁冬:什么叫做阳性比较足的水源。红叶:流动性比较好的水,泉水是最好的。梁冬:噢,诶,不是那什么?有些……有些湖水啊,还有很多是直接就喝单位里面水塔里面下来那个水。红叶:相对来讲呢泉水的流动性更强,因为泉水呢,经过山川的洗礼啊,他带的阳气更足一点。大家可以用不同的水来泡同样的茶,味道不一样。泉水泡的茶更好。梁冬:据说那个,呃,煎药啊,就熬药啊,熬中药用不同的水差很远。红叶:当然了,本草纲目上面除了总论以外第一章就是指的水,那个李时珍啊已归纳出来一共有四十三种水,天水三十种,地水十三种。梁冬:你稍微讲讲,这因为我发现大部分的人其实没有概念的。大家认为水就是H2O。红叶:这个要从实验上来,我建议大家用不同的水来泡一泡茶,或者是直接喝不同的水。放在同样的杯子里面,差别非常大。梁冬:感觉差别非常大。诶,那我们怎么去选择合适我们的水呢?因为现在大部分的人其实就是买那个桶装水啦,说白了,都是一样,都是桶装水,那怎么办?红叶:呃,大家都能喝到的,我个人认为,农夫山泉千岛湖水源地的水比较好。农夫山泉其实有好多水源地,那个水源地的水阳气最足。梁冬:什么叫做水的阳气很足?这句话听的吧不是很明白。红叶:比如说入口是时候啊,这要从体悟上来讲,它比较的爽滑比较甘美,它没有那种质腻的感觉,泡了茶以后呢,它更能够彰显出茶的香味儿。梁冬:这个吧,其实,哈哈哈。红叶:这要尝了。梁冬:首先第一你真得去体会过哈,第二个呢,就是重新让自己得让身体啊变得敏感才行。坦白说我觉得现在很多的朋友啊每天这个食也厌精,脍也厌细,是吧,所以呢身体不敏感,他感觉不到这个水和那个水有多大的区别,他觉得差不多。红叶:身体里面混沌的时候其实我们的思维也是混沌的。他是一致的。这样的话感知世界的时候也是混沌的。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锻炼来改变自己的状态,比如说站桩,打坐,太极拳甚至瑜伽。梁冬:让自己身体重新沉静下来。红叶:沉静下来,变得清晰起来。梁冬:所以刚才我们讲到这个君子不器就是从水开始讲起哈,因为呢,这个从人身体与水的这个关系里面哈,去感受到君子不器这个观念哈。红叶:如果要展开讲水的话还有很多可以探讨,比如说啊,我们除了要考虑到身体缺水的状态,还要考虑身体的这个能量啊能不能代谢掉水。梁冬:这个是我们所不熟悉的。红叶:我们平常不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们喝进去水了以后,在胃肠道要吸收进我们的血液里面需要耗能量吧?需要细胞膜之间的交换,需要这个三磷三腺苷的活动,对吧,这种情况下我们能量呢,我们往往就忽略不计了,就等于是你这个汽车,我们不计油钱,那样的话呢,实际上是很不切合实际的,包括我们要把这个水排出去,怎么样排出去。梁冬:我看见那个有一些老年人哈,他的那个脚就比较肿,你手一按下去就陷下来了,拿不起来。这其实是没有能够把水排出来。红叶:对,实际上他们能量不够。梁冬:是因为这个……哪一部分?红叶:阳气不够,按照西方科学角度来讲说能量不够。按照中医角度来讲或传统文化角度来讲就是阳气不够,你不足以把他带出去。都积累在人体最下端了。梁冬:对,诶,我前一段还听那个有一位郭生白老先生在讲这个做药的时候还要做这个甘澜水。红叶:诶,甘澜水,是,很有意义。也是为了增加这个水的阳性。梁冬:这个甘澜水是怎么回事呢?红叶:甘澜水又叫千扬水,应该拿着瓢啊在盆里面反复的扬起来,要一千遍以上,这样的水呢,据说水分子之间的电荷的顺序啊非常有序,有很强的洗涤作用。呃,现在科学发展啊,说有一种洗衣机就是不用洗涤用品,就是用类似于打出来的甘澜水来洗涤污垢的。梁冬:啊,这是有意思哈。所以说这个甘澜水呢,其实并不是某一种水而是说某一种水的制法。就是你把水装回来之后呢,拿那个勺啊把它舀起来,噗,摔到水上面,再舀起来,这样反复这样舀一千遍,这个水呢,据说用来泡茶也好,做饭也好呢,都特别的香,特别的有力量,特别能渗透进去。红叶:比如说我们在选择水源的时候,我们如果不能够断定我们身体又不是很敏感,不能够断定这个水是不是适合我们,那我们可以从水果和蔬菜里面来摄取水。为什么这么摄取呢,因为它已经通过了别的生物个体的细胞膜的选择了,它相对来讲有序性比较强。梁冬:呵,有意思的地方就来了哈,好了稍事休息一下之后呢,继续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广告片花……梁冬:诶,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继续和红叶呢,一起来分享关于从君子不器看到的关于水的生活。我们也知道说老子呢,曾经的《德道经》里面,叫《德道经》不是《道德经》哦,在《德道经》里面提到了这个上善若水,所以呢他对于水的看法呢是非常非常的这个尊重和严谨的,所以呢,我们可以从水里面体会很多生命的这个真理,刚才红叶讲到这个水呢,有很多这个吃法和喝法,水——不同的水对我们身体影响也很大,那,如果我们不知道哪一些水更好的时候,那怎么办呢?红叶:那我们可以从蔬菜水果里面来摄取水。梁冬:诶,为什么呢?红叶:因为呢,水果和蔬菜其中蕴含的水呢都是通过了它的生物膜的过滤。这样的话呢它能让水啊变的有序性,用我们传统文化的话讲呢,能够增加水的阳气。这样呢,对人体也是非常有益的。但是选择水果的时候,蔬菜一般都是做熟了,所以呢,它不会阴寒太重,选择水果的时候呢,在慎重选择水源的人来讲应该呢,避免选择这个阴寒的水果。梁冬:什么叫做阴寒的水果?红叶:比如说我们常见的水果啊,比如说像梨,它就是寒凉的,可以从造字里面看。梁冬:西瓜。啊,怎么看?红叶:这个梨呢,它是从利的,利就是下痢腹泻的意思,所以梨是阴寒的。西瓜呢,我们中医里面叫夏日白虎,也是寒性很重的,但是有的人为什么吃了西瓜会上火啊?我是福建人,那个我们老家就有一种说法,说西瓜是上火的,我们谈为什么会上火?他们说西瓜瓤是红色的。实际上呢,西瓜有个别的人会有上火的反应,是因为它利尿……梁冬:尿走了之后……红叶:利尿了以后,诶,人体的水液对少了,相对到一种缺水状态下了。这种情况会上火。梁冬:就吃完西瓜反而会……红叶:有一少部分人会这样的。梁冬:会水不足。红叶:对,少部分人会这样的。因为它利尿系太强了,它出的比如的多。梁冬:噢,就是所谓那些拉不出屎的女青年是不是就特别适合吃西瓜。红叶:不行,那样会伤胃的,那些女青年她为什么会便秘啊,她是因为肠道蠕动慢,你不能靠西瓜这种寒性来刺激她的胃肠,对吧?你刺激她的胃肠是饮鸩止渴啊,寒凉水果还有香蕉。梁冬:是吗?诶,我发现很多人是以吃香蕉当饭吃的哦。红叶:这样的人,男性我不敢说啊,因为男性还有别的机制呢,女性她这样的人一般都会脸色灰暗。梁冬: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同事啊,为了减肥晚上呢,是半个西瓜,诶,两根香蕉,甚至是早餐也这么吃,早餐就是吃水果,晚餐吃水果。红叶:古人有句话叫:“三世长着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诶,我们说得稍微主观一点啊,实际上呢,他这个世啊代表的不是说我们今世,不是说几代相传,它代表的可能是一种轮回的那种关系。具体是什么关系我们可以再去探讨,再去思考。就说你如果这个人呢活过三世了,才知道怎么样穿衣怎么样盖被,如果这个人呢,有五世的传承,他才能够知道怎么样选择饮食。所以我们队这一批人呢,我们可以有一开玩笑的话说,上一世,非人。梁冬:估计不是人,哈哈哈。红叶:纯属玩笑啊。梁冬:纯属玩笑,纯属玩笑啊。但是的确也说明呢,就是说要很谨慎的去选择这个饮食,但是你不能不承认哈,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呢,和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接受的教育非常大的冲突。红叶:对,完全是相悖的。梁冬: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红叶:对。梁冬:因为你要让他改变他的这种观念,比改变行为还要困难。红叶:是。这就牵扯到我们中国人目前的一个状态。还是我生不器。不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或者不相信自己思考的结果。而相信的什么呢?相信的是报纸、杂志。别人的宣传。甚至于呢,一定要让别人来验证自己。这都是相……有关于我们现在心灵成长的问题。实际上所有的医疗问题和所有的饮食问题,都是心灵成长问题。梁冬:心灵成长问题。红叶:对。梁冬:诶,刚才你讲到这个有寒凉的食物啊,有香蕉啊,有西瓜等等等等。那哪一些水果是稍微热性一点点的,我们吃起来还不错的呢?红叶:呃,水果里面啊,严格地讲没有什么太热的。啊,会有一些温性的水果。比如说桔子是温性的,比如说杏子和李,还有桃,相对来说性平的,那南方现在榴莲,温性的。梁冬:诶,刚才我们讲到这个君子不器哈,我看到你的这个分享里面呢,有给我们提到齐鲁之变。红叶:嗯,齐鲁之变啊,实际上是……是从孔子的这个生平上面来的,孔子呢曾经周游列国。孔子呢先是呢……是宋国的贵族,因为避免内乱呢,他来到鲁国。哦,鲁国是周公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在春秋末年啊,鲁国的礼乐仍然保存的比较完好。啊,鲁国根深蒂固的礼乐传统呢,曾经对孔子呢有过深刻的影响。孔子早年丧父,家境中落。年轻的时候呢曾经做过一些小官,比如说管过粮仓啊,管过放牧。三十岁的时候呢,他开始授徒讲课。但是后来呢,鲁国发生了内乱,孔子呢对鲁国的政权呢不太满意。他的不满呢,主要是对礼乐制度的崩解产生了一些不满。他想恢复呢周朝的那些礼乐。所以呢,孔子曾经一度离开鲁国到齐国去周游。但是他不久以后他发现呢,齐国还不如现在的鲁国,所以又返回鲁。梁冬:嗯红叶:就从他的这个整个的这个迁徙的过程中间呢,就这个总结出这句叫:“齐鲁之变”。梁冬:这是他说的话吗?红叶:啊,不是他说的,是后世总结的。梁冬:嗯哼,什么意思呢?红叶:所以齐鲁之变呢,代表的是对于礼乐的追求。其一辩之于鲁,鲁一辩之于道。实际上孔子有更深的追求是道。是对于老子思想的追求。只不过呢孔子的所有著作啊,都不是孔子亲自书写的。论语里面说呢,叫……梁冬:述而不做嘛。红叶: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之我于老彭。比之我于老彭,这个老彭后世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说呢老彭指的是彭祖,就是上古的一个很长寿的一个老人叫彭祖。梁冬:对,八百岁嘛红叶:对,其实呢有更多解释认为,老彭指的就是老子。梁冬:老子和彭祖,也有可能是这样讲。红叶:也有可能。我们推测。梁冬:刚才那个红叶给我们分享了这个喝水是一门大学问,吃水果是门大学问。其实呢每一天每一种生活呢,都是一个大学问。我们发现呢孔子啊,虽然他生活在一个颠沛流离的这个战国时代,不见得很有钱,但是呢孔子呢,对于生活的要求是很高的。红叶:对,比如说孔子就把饮食啊,做为了解礼乐的最基本的出发点。看《礼记》在《礼运》里面就说呢“夫礼之初,始于饮食”;还有说:“饮食男女,人生之大欲存焉”;后面还有一句叫:“死亡贫困,人生之在恶存焉”。梁冬:这句话听得少。红叶:对,饮食和男女之事啊,实际上是人生最大的两个欲望,或者是驱动力。传统文化里边呢实际上是,以一种很飘逸、很自由的心,来面对这一切的。就是因为后世啊,儒家的思想极度的拓展以后,才慢慢的呢,羞于谈男女了。在孔子实际上……实际上是后世把他安排的代表儒家,实际上孔子的思想呢根源啊,并不是我们后世所见到的这种儒家思想。梁冬:说回来,关于这个饮食男女这个话题哈,我想听听红叶你的看法。红叶:呃,我是通过学习中医来学习饮食的。梁冬:嗯。红叶:因为从饮食的很多理路里面啊,可以反推出很多中医的理路。比如说饮食上面礼记里面最主要的思想,关于饮食思想叫:“甘受和,白受彩”甘甜的“甘”,接受的“受”,和气的“和”。白色的“白”,接受的“受”,彩色的“彩”。它指的是呢,我们吃饭的时候啊……中国人吃饭的传统,是饭菜交替入口。吃一口饭,吃一口菜。这样的话呢,通过饭能够养胃,能够清除掉呢前面那口菜的余味儿,能够更好的彰显下一口菜的美味。这是中国饮食的方法和理路。我们现在很多人只吃菜不吃饭,实际上对健康是很不利的。梁冬:而且吃不到菜好吃了。哦,就是“白受彩”嘛,就是你白色的布,啊,你才能画出最美好的图画。是吧!红叶:诶,对!这句话实际上对《黄帝内经》的一个理论啊,有很好的注释。梁冬:诶,什么理论?红叶: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是在《素问?咳论》里面的一句话。就说五脏六腑的病变都可能反应为咳嗽,不要把所有的咳嗽都觉得它的根基在肺上。梁冬:那这个跟刚才的“白受彩”啊,这个“甘受和”有什么关系呢?红叶:诶,白嘛,在中医上来讲五行上它代表的就是肺。梁冬:对。红叶:实际上“白受彩”和“甘受和”代表人养生的两个最主要的方面,一个就是养脾胃,甘啊,代表的是脾胃,白代表的是肺经。梁冬:对。红叶:嗯,实际上呢,我们现在所学到的中医教材里面,也是误解了很多传统文化的养生的一些根蒂。我们现在比较重视的是肺和肾,实际上呢,肾是先天之本,所谓的先天之本就是我们后世是动不了了,它就在那儿了,你改它也没用。梁冬:啊!红叶:说句题外话啊,很多人找我看病的小年青的小伙子……梁冬:肾虚。红叶:说自己肾虚,实际上是心虚,实际上是一个……呃,内心层面的问题,比如说干了一些他自己认为不正确的事情,那自己接受不了的事情以后,反应在躯体上……又比如说多喝了水了,腰又酸了,觉得自己肾虚了,实际上全是心里层面的心虚,跟本涉及不到身体层面的问题。如果那么年轻就肾虚了,我们中国人的人种那能达到这个两个世界之最吗?梁冬:就人数最多,是吧?红叶:人数最多,历史最长啊!梁冬:啊!红叶:这肯定反映两方面,一个就是中国人的肾气不可能弱,第二,中国人的本质里面不是一个性固执的这么一个民族,中国人对于这个男女,实际上是很开放的,梁冬:那为什么后来变得那么讳言了呢?哎呀,真是这个一时……红叶:教学版,教学版的出现。梁冬:诶,教学版的出现,是吧。红叶:掩盖了它的本质!梁冬:是。稍微休息一下之后,继续回来和红叶一起来分享生活太美!广告片花……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和红叶呢,来分享这个孔子的生活观、生命观和药食观!孔子呢,讲过一句话,叫做“饮食男女”啊,人之大欲存焉,是吧!那其实呢,红叶,特别认为呢,其实孔子本身呢,是一个对饮食啊,很享受!对男女之事也不是那么……红叶:太抵触的人!梁冬:太抵触的人,后世呢,是为了搞教学,是吧!把他呢,堆上去了,我估计呢,孔子自己很无奈哈。那关于饮食男女这个话题啊,你怎么在继续跟我们大家分享下你对这句话的看法!红叶:呃,我们可以分享一下饮食啊!男女我们就不分享了。这个中国士大夫阶层是不在光天化日之下谈男女之事的,但是我们可以从饮食的理路来引出男女的理路!梁冬:对!红叶:它是相通的!比如说,我们再讲讲,就是在《中庸》的第四章里面呢,孔子有一语录叫做:“人莫不饮食也,而鲜能之味也!”就说每天都在吃饭,但是呢,不一定能享受到它其中的美味,我们都在注重营养,而不注重滋味儿。梁冬:嗯,这有点儿可惜哈!红叶:呃,很可惜啊!比如说有几个古代的故事啊,就可以说明这个问题。说苏东坡啊,特别酷爱吃河豚,有人就劝他,说这个河豚弄不好会死的,苏东坡有个著名的言论,叫:“值衲一死”。梁冬:什么叫“值衲一死”?红叶:就说为了这个美味儿啊,可以值得我去冒险,冒这个生死的危险,叫“值衲一死”。这句话也就可以说……就可以看得到啊,苏东坡是一个很知味的人。现在我们把这个很多的饮食的味道啊,慢慢被湮没掉了,古人是很了解的。比如说在《三国志》里面,曾经记载,那个吃鸡肋的那件事,这句话在《三国志》里面记载,应该是食之……梁冬:无味。红叶:无味。梁冬:弃之可惜嘛!红叶:不对,不对。这是老百姓说的。梁冬:啊,是吗?红叶:叫食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儿。梁冬:我记得这个故事来自于当年杨修,杨修说到这个,有一天这个在吃这个鸡肋的时候,他与朋友说到鸡肋的时候,他这么讲,是吧!从这句话来反映曹操当时的心态!对不对?红叶:“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儿,孰可惜也!”是这么一句话!梁冬:什么意思呢?红叶:就是说要扔掉它,觉得有味道,舍弃不了,但要吃它,你觉得没什么肉,是很可惜的一件事儿。实际上我们把味道和它的营养啊,给弄颠倒了,所以现在就变成呢:“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实际上是:“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原文是这样的!梁冬:噢,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就是说在中国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发现味道和好吃不好吃,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的东西,红叶:味道和谋生;和保命是两个层面的东西。梁冬:嗯。诶,这个事情让我想起来,你说这个中国人哈,是这个全世界最喜欢吃瓜籽儿的一个民族啊。红叶:对。梁冬:你说吃瓜籽儿能吃饱吗?这显然吃不饱,但是呢,好多瓜籽儿,葵瓜籽儿哈,它炒的就是原味的它都很好吃,它不是咸淡甜的那个味道。红叶:它代表的是香。梁冬:对,它有香味,那中国人呢,发展出了吃瓜子这个事情本事,就说明我们已经很早的程度上就已经超越了吃东西是为了吃饱,是为了能够有这个裹腹这么样一个阶段了。红叶:对呀,这是一个……梁冬:他主要是消遣。红叶:心理的追求啊,说到这儿啊有一个例子啊,台湾有一个大文人叫张启军,这个老先生呢,特别好吃,他以一个文人的身份写了一本著名的烹调学著作,叫《烹调原理》。梁冬:嗯。红叶:其中他谈到这个中国人的育种观念,就是一直都认为中国人是不懂育种的。梁冬:什么叫育种啊?红叶:就是培育优良品种啊,实际上呢,中国人是很讲究育种的。梁冬:嗯。红叶:中国人的育种啊,是不从数量上育种的,是从口味上来育种的。诶,这个很有意义。梁冬:怎么说?红叶:为啥呢?我可以不吃,但是我要吃一定要口感好的,我不去吃那些垃圾,免得把我们身体弄坏了,这句话我记下来了,很有意义的。这个张启军这个老先生说啊,说这个中国有优秀而高贵的独特的育种学。中国的东西好吃,乃是多少年来育种选种培育出来的,不是天生就好吃。中国人培育品种是以好吃为目标,美国今天培育品种是以赚钱为目的。他们要选择长得大;长得快;成本少的品种,遗憾的是呢,这一类的东西呢多半不好吃,反之中国往昔培育品种的目标,是在好吃与不好吃,与西方人的易趣啊完全不一样,这是志趣上的区别,其实是心灵层次上的,艺术层次上的一些品味了。梁冬:嗯,这个中国人呢,活了几千年之后啊,在这方面呢,是有点“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红叶:对,对,对,绝对是贵族思想。梁冬:哈哈哈……红叶:我们接着看这个孔子的饮食观啊,刚才我们说到了这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实际上呢,指的是做事情或者我们饮食上用心不用心这个指导思想。那么在《乡党》里面呢,还有十不食,就是十种不吃的东西或者不吃的方式。就是对食物的选择。梁冬:嗯哼,哪十种啊?红叶:第一呢,是叫:“食饐而餲,鱼馁肉败,不食”。就是说这个食物已经腐败了,或者食物因为久藏而变质,或者鱼肉呢腐烂了,我们是不吃的。梁冬:孔子是肯定不吃的反正。红叶:对孔子是不吃的。第二呢叫:“色恶,不食”,就看着色香味不行,不好……梁冬:也不吃?红叶:不吃。嗯,颜色呢,能够提高我们的食欲。呃,第三叫:“臭恶,不食”,闻着不好吃也不吃,这种臭恶呢,完全是一种主观的感受。我觉得也不一定孔子闻到臭豆腐不吃啊,当然了孔子跟豆腐也没有缘分。就说那个刘安是反孔的,所以历代祭孔都不用豆腐。梁冬:哦,是吗?红叶:“失饪不食”。梁冬:什么意思?红叶:没有用正确的烹饪的方法来烹出的食物是不吃的。“割不正,不食”。切割不是正确的部位或者宰杀的方法不对,也不吃。梁冬:这块肉是这个横切是竖切,是吧?它的肌理方向不对切出来的都不好吃。红叶:对,不好吃。下面就比较有意思了。“不得其酱,不食”。梁冬:什么叫酱?红叶:酱呢就是发酵过的一些比如说豆类,其实古代还注重肉酱,发酵过的一些肉。它代表的我们说明白一点,实际上代表的是对我们消化酶的诱导。梁冬:哦。红叶:我们现在一提酱,就觉得黄曲霉会致癌。实际上呢,黄曲霉致癌的那个酱啊古人叫败酱,是不能吃的,那是做坏了的酱。我们小时侯会有一种传统的方法,就说比如说在做黄酱的时候,里面放点肉末,对不对?梁冬:嗯嗯嗯。红叶:这就是今天的传承,现在肉酱呢,在湖北湖南一些地区还是有的,四川我相信也有。很注重,它通过酱来增加我们消化的功能。梁冬:没吃过了,很遗憾啊。现在人已经没吃过什么酱了我觉得。红叶:我们可以用用黄酱,或者是……你看我们在吃中国自己的酱的时候很不宽容,但是在吃这个韩国人大酱汤的时候很宽容;很热衷,是不是啊?梁冬:嗯。红叶:包括日本人,各种酱——米酱、面酱很普遍的。我们是不是得从这个周边的这些国家里面找一找我们过去的影子啊。梁冬:诶,你去吃韩国料理的时候,他有些点那个蔬菜呀,那些东西是有那么一个酱哈。红叶:对。梁冬:那个酱是他做好了一大锅,然后舀出来的吗?红叶:做好了一大坛子舀出来的。梁冬:它可以存放很久的啊?红叶:酱越存放时越久越好,老酱。梁冬:哦,就是我们现在很少有机会吃到这种东西。红叶:因为它的发酵越充分,发酵充分的同时呢,火气退得又好。梁冬:而且呢,它能对我们这个消化酶的诱导会更好。红叶:更好,对。因为它本身就是消化酶。梁冬:对,你刚才讲到那个“食无酱不食”。还是什么来着?红叶:对,“不得其酱,不食”。梁冬:啊。红叶:这个被我们忽略了。梁冬:什么叫不得其酱不食啊?红叶:就是没有得到合适吃这个食物的酱,我们就不吃了。古人啊想必是在吃肉的时候用一种酱,吃大羹的时候用另外一种酱,梁冬:就是吃蔬菜的时候用酱。红叶:他们吃蔬菜的时候还有一种酱,在吃这个谷物的时候又用别的酱。梁冬:我觉得这点很有意思。就是现代中国人在饮食上最大的缺失就是没有了酱这个东西,红叶:对!还有“肉虽多,不可胜食气”,就是说你这个家族可能很富裕,肉食很多,但是肉的气不能盖过你主食的气。这就是“甘受和”和“白受彩”的进一步的阐释和延伸。梁冬:就是说吃再多那个肉都一定要有更多的米饭在上面加着。红叶:都有更多的主食来匹配它,这样才能不伤我们的肠胃。梁冬:嗯,现在很多人是不吃米饭,不吃主食,光吃肉。红叶:对。梁冬:这是很危险的哦!用你这个观点。红叶:对,最可怕的。这不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中国人呢,古代啊!我们自称为自己为粒食者,这个粒呢,是一粒一粒的粒!梁冬:嗯嗯嗯!红叶:我们都是以谷物为主嘛,这谷物都是一颗一颗的,嗯!所以很多人感叹啊,最小的小米,古代叫黍,养活了最庞大的人口,粒食者它对应的呢,是肉食者!梁冬:对!红叶:中国人呢从肉食转变为粒食啊实际上是一种体质的选择。梁冬:诶,我一直觉得哈,就你看中国足球队踢得不好啊,那个体能也不行啊,所有但凡运动量比较大的那些运动,那中国人玩儿不好。红叶:对!梁冬:我一直以为这是因为中国人不吃肉的结果!红叶:呃,跟这有一定的关系!梁冬:对!但是,他吃了米,吃多了之后有什么好处呢?红叶:耐力强!梁冬:耐力反而比较强!红叶:对,对类固醇的这种耐受能力变弱了,但是呢,不容易得恶性肿瘤,梁冬:就是说现在世界上……中国有那么多人得恶性肿瘤,是因为这个饮食习惯被改变了。红叶:饮食习惯是很大的一方面,当然还有这个社会……整个社会结构的问题。梁冬:嗯。好,继续。红叶:还有:“唯酒无量,不及乱”,只有酒,没有每个人规定的量的多少,但是呢,你喝完酒以后呢,你不能够乱心、乱性。梁冬:这都是孔子他的观点吗?红叶:就是孔子的观点,就是十不食的原文啊!还有个:“沽酒市脯,不食”,沽酒外面买来的酒,市脯呢,外面买来的肉脯,是不吃的!梁冬:啊,就是我们现在街上看到很多那些……红叶:商品化的……梁冬:啊,商品化的那个熟食,广东人叫做烧腊呀,叉烧啊,是吧,这些东西!他不吃,要自己家里做的。红叶:对,我以前一直不理解这句话。有一年啊,我去这个……去四川玩儿,大家都很尽兴。就住在一个农家,就问这农家说,我们想喝点酒,你这有什么酒?农家说啊,说这个外面卖的这些酒啊,我们没有,我们只有自己酿的酒。我们将信将疑地说:“那就先来一斤吧”。那酒很便宜,随便拿了一个小瓶给我们装上了,结果一盛酒鲜美无比啊,最后我们三个人喝了四斤酒,没有一点儿醉意,那个如饮琼浆的感觉。为什么呢?自己家人给自己家酿的酒,它的精气神注入的够啊!你如果把酒作为一个商品的话,你在做酒的时候,你就没有那种心计,也没有那种心机,或者没有那种心力,来表达你的内心的那种东西。梁冬:会不会太非物质化了,你这样讲?红叶:对,对,是!有一点。但是,它这个饮食上面有意义的,一品尝就有它的意义。梁冬:就是有差别,对不对!红叶:这个要大家自己去品尝。梁冬:所以最好吃的还是自己妈妈做的饭,啊,回家吃饭,是吧。红叶:诶,我观察到啊,这个母亲给女儿熬的药。梁冬:嗯。红叶:就比女儿母亲熬的药,口感就要好。梁冬:哎嘿,这个真的是很有意义哈!还有什么?红叶:市脯也是这样,肉也是这样子。梁冬:就是说外面那个烧腊当,或者说那个熟食店做的那个肉食,一般来说孔子是不吃的。红叶:至少这个店要是一个小店,孔子才可能吃,它产量一上去以后啊,它里面注入的心力就不一样了。梁冬:怪不得你说现在那些什么各种的火腿肠,肉肠,其实真的不要吃。红叶:没肉味儿了!梁冬:啊,我估计里面都没有肉了吧!红叶:还有这个祭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梁冬:什么意思?红叶:就说这个……古代啊,是很讲究祭祀的。如果这个祭祀的肉呢,是为公家来祭祀的。这个肉不能隔一夜,隔一夜就不吃了。如果是私人的祭祀呢,可以隔三天,出了三天也就不吃了。“还有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睡觉的时候也不让说话,这个实际上是一个修心的方法,呃,我们现在都解释说为什么要“食不语”,是因为怕吃饭的时候呛着,这是完全不对的。梁冬:嗯!红叶:因为吃饭的时候呢,我们从气的角度来讲啊,它都是向内收的,说话的时候呢,它的气是往外张扬的,对不对?梁冬:对!红叶:它跟我们本来的气是反的。我们吃饭的时候呢,气都往胃这方向走的,是往内收的。梁冬:嗯嗯嗯。红叶:呃,一说话呢,就会引导我们的阳气往外张扬。梁冬:对,所以,就觉得……红叶:对,会影响我们对食物的吸收啊,和实际上对食物的这个评判。梁冬:嗯。红叶:“寝不言”也一样。睡觉的时候,我们的精气神都是往心脑这方向走的,一说话就往外张了。梁冬:那,那些说梦话的人其实就是阳气敛不住喽?红叶:阳气飘出来了。梁冬:噢。红叶:还有“寝不尸,居不客”。就是睡觉的时候啊,你不要讲究那个姿势,不要直挺挺地像个僵尸一样躺着。梁冬:寝不尸是尸体是“尸”了?红叶:啊,尸体的“尸”。梁冬:呵呵。红叶:不要像那个僵尸一样的躺着。梁冬:那,应该怎么睡呢?红叶:怎么舒服就怎么睡。梁冬:哦。趴着睡,有些人喜欢趴着……我就趴着睡觉。红叶:诶,喜欢趴着睡的人胃都不好。梁冬:呃,是。红叶:他不舒服。梁冬:但是,也就应该尊重这样的。红叶:对,他肯定是要让人自己舒服的方法嘛。梁冬:对。红叶:还有呢,“居不客”。梁冬:嗯。红叶:你在自己的家里面,不要像客人一样,一个是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第二,不要见外。别在家里面,也要坐有坐姿,站有站姿。那样其实对养生不利的。这就是他的两不厌和十不食。梁冬:哦。今天呢,我们觉得匆忙地和红叶呢,一起来分享了一些孔子的生活观。我们发现呢,其实孔子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人,尽管在一个环境不是很好,有些时候还有一点颠沛流离的时代,但是孔子呢,对于自己应该吃什么?怎么睡?怎么坐?他有很多的要求,而且不是很刻板的要求,都是变着法的让他自己舒服、愉快的方法。啊,而且呢,是比较知道这个事情本质之后,啊,怎么活得愉快的。所以呢,有的时候呢,我们会看见有些人,虽然有了钱以后,但是他生活变得很粗糙,或者生活就没有细致过,那就觉得深深的同情。所以,好的生活,那绝不是,光是有财富堆积的。他其实是需要有知识,需要有一颗你追求更舒服、更好、更善良、更平和的生活的一颗心。当你有这颗心的时候,你才会过上真正的贵族的生活。而这个贵族,他并是真正地有钱,或者是抱负,只不过是灵魂在高处的那样的一种体会。好了,感谢红叶今天和我们一起分享我们的话题,我们下一期再见。红叶:好。谢谢大家。
国学堂—文化太美—中国饮食文化太美第二讲文字版播出时间:中国之声 2009.05.17   23:00~24:00主讲:红叶     主持:梁冬讲座音频和同步字幕下载:http://hi.baidu.com/eajian/blog/item/aeb830a8d56dabbaca130cf2.html整理人员:猪光宝器、蓝色天空、慧从卢溪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在教导之前呢,我们请到红叶老师啊,和我们分享,从孔子的生活观里面呢,看到他如何过得有滋有味的。其实呢,在中国古人呢,包括士大夫阶层呢,他们都很懂得如何好好地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灵魂,让自己吃得舒服,吃得愉快,啊,睡得舒服,睡得愉快.从而呢,透过自己这种愉快,令到自己的身心更加健康。在西方文明传来之后呢,其实呢,我们会接受一种观念,就是,一定要有足够的热量、能量、饮食、营养,等等,等等。在追求这些东西的过程里面,其实,我们反而忽略了中国生命和生活观里面那一种追求精致、雅细、舒服和这种境界。其实,我们有些时候也觉得很有点遗憾哈,就是说,当这样的一种文化消失的时候呢,我们过得是,真的是太粗糙了。所以呢,我特别邀请红叶老师呢,和我们一起来分享。红叶呢,是一个专业的医生,他从医生的角度发现,诶,原来哟,让一个人过得舒服,是健康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源泉。是这样吗,红叶?
红叶:对。
梁冬:对。啊,红叶,我们上一周呢,提到了孔子的生活观、饮食观和文化观。这一周呢,我们正式开始聊一聊饮食的滋味。
红叶:诶,梁冬,实际上啊,有一个问题啊,我们可以思考一下。
梁冬:嗯。
红叶:就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呢,实际上的文化方面的一些发展啊,包括文化的潮流,实际上呢,都跟经济有很大的关系。
梁冬:是。
红叶:那么,当西学东渐以后呢,当这个西方的这种文化的思潮啊,文化的这个,包括市场经济的发展,那么,带给我们的是,对一些东方的思想,包括东方的很多传统习惯的一种妄图的改变和颠覆。
梁冬:嗯。
红叶:诶,在这种潮流之中呢,有两个学科啊,不光没有变化,而且能够逆流而进。
梁冬:哪两个学科?
红叶:或者说两个门类啊。
梁冬:啊,对,哪两个门类?
红叶:一个是中餐,对不对?
梁冬:啊,对。
红叶:中餐,你看,世界各地,到处开花。另外一个,就是中医。中医,有这个墙内开花墙外红之势。
梁冬:对。
红叶:我们从这里中间呢,是不是可以看到一些问题?
梁冬:什么问题呢?
红叶:看到一些这个中国文化堡垒,中坚的,可以让我们发扬和让我们坚守的一些重要的一些点位。
梁冬:嗯。
红叶:诶,作为医生呢,需要了解一些医疗以外的东西,就跟平常喝茶一样。我们喝茶呢,应该是心内求茶。但是,学医呀,到一定的层面以后呢,需要医外习医。
梁冬:什么意思?
红叶:在医疗技术本身以外呢,或者医疗这个学科以外,来找别的学科对医疗能够产生一些……呃,我们的理念呢,能够产生一些启发的地方,这样的话呢,更能够解决很多问题。
梁冬:嗯。
红叶:叫心内求茶,医外习医呀,这是我这两年的一个体会。实际上呢,在研究饮食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重视饮食的味道。
梁冬:嗯。
红叶:美味的味道呢,实际上也是中医的味道所在。因为你说了嘛,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呢,中医呀,或者中国传统的文人,士大夫阶层,一直在追求一些贵族的思想。我们现在的经济的发展呢,是大家有钱了,但是丢掉了这个贵族的这种追求。我们怎么样把它找回来?我们要考虑一下呢,怎么样来寻找回我们已经遗失的,久违的味道,不要光从营养上来考虑问题。因为我们毕竟呢,大多数人都已经脱离开贫困了,是吧?再考虑味道以前呢,我们一定要很明确两个概念。就是道和德,这两个概念。
梁冬:嗯。
红叶:呃,老百姓所谓的《道德经》,实际上呢,据我们考证,道德经啊应该叫“德道经”。为什么叫德道经呢?因为老子呢,一贯推崇的是以德统道,从德呢,来达到道的状态,所以,不可能先道,然后再德。而是以德达到道的境界。古代的很多字呢,都是同音,通假。那么,我们看到的这个德道,或者道德的这个“德”呢,实际上和收获那个得到的“得”……
梁冬:就是双人边的那个“得”。
红叶:双人边的“得”,是一个字。
梁冬:对。
红叶:都是获取的意思。
梁冬:对。
红叶:都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把它们放到我们心里。如果我们获取的这个知识足够多的时候呢,我们可以脱离开来考虑这个问题。比如说啊,每一个学医的学生啊,都遇到过这么一个境遇,在我们刚开始学医的时候呢,老师讲一个病,我们都会以为自己得了这个病。那很明确的,实际上是因为你所占有的知识不够。当你占有知识够了以后呢,你就不会关注在某一点上,你会跳出这个点,来站在它们的上面,或者外面来看这些所有点组成的面,然后,这种情况下呢,出现任何的变化以后呢,你会很迅速地找到它对应的那一点。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就像一个圆一样,我们把这个圆中间的呢,某一个实线的点,把它看作德,这个圆心呢,看作道。你只有在这个道这个状态下呢,才对于每一个点的反应最迅速。这个实在是太深奥了。
梁冬:对。
红叶:但实际上呢,每个人都要从这上面去考虑。我觉得各行各业都是相通的。我这个理论曾经给很多搞企业的人讲过,大家有很多呢,可以共荣的地方。
梁冬:对。
红叶: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实际上指的是呢,我所谓的这个道,道实际上指的是一种空的状态。当你获取到一定量以后,你的内心放空了,这个道呢,是可以说的,但是不是我们平常所谓的那些规律。一般人都认为呢,这个老子的道啊,是指的规律,实际上不是,是指的内心的一种状态。这种道的解释呢,在四大名著的《西游记》里面,实际上解释得更清楚。
梁冬:它怎么说?
红叶:他把这几个徒弟呀,一步一步的状态呢,实际上是在解释这个由德到道的这个层面。沙僧叫悟净,对吧?这是一种完全是干净的状态,一点色彩也没有,什么也没有,这是最初步的要求。猪八戒叫悟能,
梁冬:嗯。
红叶:能呢,实际上就得,就是获得,你获得的时候需要耗能量嘛。
梁冬:嗯。
红叶:在得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到悟什么?悟空了。
梁冬:哦。所以它是有次第的,为什么是沙僧是三师哥,是吧?八戒是二师哥……
红叶:诶,对。
梁冬:啊,悟空是大师兄。
红叶:对,它都是有这个心灵修炼的层面的。
梁冬:嗯。
红叶:这个道啊,其实在这个不同的宗教里面呢,实际上表达的都是一致的,道就是空。你看,在佛家里面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其实讲的就是道和德的关系。德就是色,各种颜色,各种世间的繁华,这是德。你如果没有这个德这个状态,是根本达不到空这个道的状态的。从数字上来表达呢,德代表一。一呢,在传统文化代表阳气。道呢,代表的是零。
梁冬:它代表阴?
红叶:代表的不是阴……啊,说到这儿呢,我们要解释一下阴和阳的概念。
梁冬:对。
红叶:阴和阳指状态,不指事物。阳气的“阳”实际上和张扬和“扬”啊,是一个字。比如说,我们某一个状态呢,是张扬的,高兴的,它代表的一,就是阳。阴呢,跟隐藏的“隐”是一个字。
梁冬:哦。
红叶:当我们的气息是内敛的,晦暗的,这个时候就是阴。实际上阴阳指状态而言,指能量的不同状态,不是指事物。
梁冬:“君子不器”,就是说,君子啊,不要光是看到那个事物……
红叶:要看到它……
梁冬:能量的转换,嗯。
红叶:我们中医上叫气,西方科学叫能量,指的是一个东西。
梁冬:嗯,好,讲回来。刚才你讲到道德的问题,德道的问题。啊,红叶呢,特别强调,先有德,后有道啊。
红叶:对。
梁冬:那我们继续往下聊。
红叶:其实呢,你刚才说到这个德和道是一阴一阳,实际上它代表的不是阴阳。我们可以说,道和器是相对立的。
梁冬:哪个器?
红叶:器物的“器”,就是君子不器的“器”。
梁冬:嗯。
红叶:“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梁冬:对。
红叶:说明它是对立的。那么,道和器之间是不是有一个通路?就是德。
梁冬:哦。
红叶:实际上,德代表的是能量流动,道代表的是你获取那些能量以后,自己又变空了。中国人向来是对于水啊,实际上,是有一种想掌控的思想,对于火呢,很恐惧。但是,人的生命呢,却恰恰相反,是要火来维护的。比如说,在我们这个现代的中医的流派里面,最近兴起一个火神派。
梁冬:嗯。
红叶:就是对火的崇尚,就是要以火来克水。
梁冬:以火来化水吧?
红叶:对,化水,对,化水。中国人对水的控制啊,是非常的强烈,但是,对火呢,又恐惧。你看,我们炎症的“炎”字,上面一个“火”,下面一个“火”。
梁冬:啊,对。
红叶:对。我们现在一听火,就很害怕。
梁冬:上火了。
红叶:上火了。对。实际上很多上火啊,往往是水造成的。
梁冬:怎么说?
红叶:那比如说,我们胃肠道受凉了,严重发展下去以后呢,我们得了胃炎了。我们按照传统的观点,或者按照西方的观点,我们都认为自己呢,胃粘膜损伤,就要用养胃的药,保护胃粘膜的药。对吧?但是,实际上呢,比如说,我们长口腔溃疡了,老百姓就说,要泻火。泻火就是一些伤胃的药,实际上。这种观点实际上是错误的。为什么呢?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间,整个胃肠道的胚胎发育呢,都是从中胚层过来的。可以说呢,口腔粘膜是胃肠道粘膜的一个延续。也可以说,口腔溃疡就是胃溃疡在口腔中的一种表现。西医处理得很好,用养胃的药,用维生素B2,我们老百姓就要用泻火的东西。往往泻了火以后呢,这个火暂时灭掉了,变成复发性口腔溃疡了。这是观念上的问题。
梁冬:好了,这个稍微说远了一点。之后呢,休息一下,继续回来呢,和红叶呢,继续分享,从道德,从德道来看到的饮食。
广告片花……弘扬中国文化身体力行,义务工作群:87837295(黄帝内经_音频转文字)欢迎您的加入,请注明“志愿者”……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仍然是梁冬和红叶呢,去分享关于德道、道德与饮食的关系。刚才呢,特别强调啊,就是,道德呢,它是一种,啊,我们称或者阴阳,它是一种能量的两种方面。阴呢,代表的是隐藏,就是往内收的这种过程。阳呢,和张扬的“扬”呢,又通假字呢,是往外的过程。那这种向外和向内呢,其实呢,对应回饮食上面,它也是大有玄机的。刚才呢,红叶也跟我们分享到,就说,他说,其实中国人的饮食,说白了,就是如何让火与水进行非常充分的调剂。啊,这个用道德经的话来说,叫既济。既呢,前面那个既呢,是既然的“既”,后面那个济呢,是济南的“济”,就是三点水,一个“齐”。就是说,水火交融视谓既济。对不对?那饮食,我们如何透过烹饪,透过这个火的使用,以及呢,上面要蒸也好,煮也好,炸也好呢,对这个火的应用呢,让一个食物,如此优雅、完美地体现了它的火的能量,也体现了它的水的这种鲜美呢,其实我觉得中间就是大有学问了。
红叶:诶,大家可以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呀,这个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积是海洋和湖泊。
梁冬:嗯。
红叶:那为什么人类最终选择了陆地,而不选择海洋?就是说,为什么人类最终选择了远离水源?
梁冬:诶,这个是很有趣的问题。
红叶:是很有趣的问题。
梁冬:对。
红叶:为什么会选择呢?
梁冬:不知道,我觉得很有意思。以前,从来没有想过,我们只是觉得说,人类就是从海洋里面爬出来的。
红叶:对。我们现在宣传,我们那么需要水,那为什么还要从海洋里爬出来,会走上陆地呢?
梁冬:诶,你这个问题,是你自己想的吗?
红叶:是我自己想的。
梁冬:诶,这个很有意思,你说说看。
红叶:就代表的是人类对于阳气的追求,而不是对于阴寒的追求。
梁冬:嗯。
红叶:啊,他用各种方式,来让人体增强自己的阳气,这样能够达到保身藏全的目的。很明显啦,那个土地肯定是比海洋要更具备有阳气。
梁冬:嗯。
红叶:古人把水呢,作为水饮和痰饮,作为一个大病来看待。我们从临床上就能看到很多呢,因为不得当的喝水,不得当的注水,饮水而造成的一些新的疾病。我们又可以从人类本身的起源啊,从他的发展,来佐证人类对于水那种恐惧,和对于水的这种要远离的思想。从饮食上来讲呢,也就能够呢,推理出来,怎么样用水,怎么样饮水,在健康上面的意义。实际上,我们现在所接触的一些所谓的传统文化,往往正好是对传统文化的一些背离和背叛。我们现在所接触的传统文化里面呢,对水,很强调对它的控制,但是,对火呢,又很恐惧。比如说,在历史里面呢,我们老是强调大禹治水呀,都江堰的工程呀……实际上,我们没有考虑到,现在对我们身体的最大伤害,“早晨八杯水”的思想。而实际上呢,在地球的一个区域呀,有很多奇妙的地方,大家可以查一查。我们一般把这个奇妙的地方呢,都归为北纬三十度区域。北纬三十度区域呢,是所有地球人的起源地,就是在北纬三十度的地方呢,它发生了,蕴育了很多文明。比如说,两河文明呀,什么希腊的文明呀……
梁冬:长江文明啊……
红叶:……埃及的,长江、黄河的文明……都是沿着北纬三十度进行的。人类的很多大灾难,也是在北纬三十度左右出现的,包括这一次的“五?一二大地震”,也是在北纬三十度附近。前一段时间呢,我去了一趟北纬三十度所在地,金沙遗址。看到了一些古人呢,图腾的崇拜。它金沙遗址,它反应了一种什么崇拜呀?一种太阳神鸟的崇拜。鸟呢,在古代代表的是阳气。
梁冬:对,是火。
红叶:是火,对。
梁冬:所以,吃鸡也是调动你的身体的阳气。
红叶:对。
梁冬:对。
红叶:比如说,古代在形容这个阳气的时候,形容太阳的时候,都是用一只三足的鸟。有的时候呢,用的是一个三足的乌鸦。为什么用三足呢?三在象数里面代表的就是火。
梁冬:哦。
红叶:在描述这个月亮的时候呢,用的是青蛙。一个是青蛙,它本身属阴的。再一个呢,青蛙的这个肚子的一张一吸呀,它代表月亮的阴晴圆亏。图腾崇拜里面呢,崇拜阳气的很多,崇拜阴寒的极少。
梁冬:啊,所以,太阳神就要比月亮神多得多。
红叶:对。另外,从这个天文学来看呢,实际上,月亮反射的是太阳的光。
梁冬:对。
红叶:它本身并没有它的能量和热量。就是对传统文化呢,我们有很多的误解。比如说,我们把口腔溃疡误认为是真正的火。实际上,它是一种伤胃的表现。南怀谨的书里面呢,曾经提到了很好的一个比喻,就是说,“错把冯京当马凉”。冯京……
梁冬:两点水,一个“马”。
红叶:两点水,一个“马”,北京的“京”。跟它相近的字——马凉。
梁冬:啊哈。
红叶:这个,往往这个东西它反应的是马凉的问题,你把它表达为冯京嘛。
梁冬:好,稍微休息一下之后呢,再和红叶呢,一起来分享,从道教里面看到的水火的变化关系。
广告片花……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梁冬和红叶来聊聊这个营养的味道哈。刚才,我们讲到这个水和火的关系。红叶有一天跟我聊天,他讲到说,火和水呀,对于食物有很大的不一样:你要让这个东西闻着香,吃着香呢,要用火。要让它闻着香,鲜,吃着鲜呢,要用水。诶,这句话怎么解释呢?
红叶:这个实际上呢,反应的是中国饮食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道理,就是饮食中的阴阳格局。所谓的香呢,在这个造字上面呀,我们看上面,是一个禾木和“禾”。
梁冬:对。
红叶:下面实际上是一个甘甜的“甘”。
梁冬:嗯。
红叶:什么叫作甘呢?口中含一为甘,就是口中啊,含着一个一二三四的一,这叫甘。一呢,代表阳气。
梁冬:哦,是这样子?
红叶:对,口中含一为甘。诶,从这儿我们还可以引申,有的字也很有意义。比如说,那个端正的“正”,就是走正道的“正”。什么叫作正?止于一叫正。上面是“一”,下面是一个停止的“止”啊。
梁冬:对。
红叶:止于一,就是正--你只要是,你的行为准则,你的所有做法,都按照保护阳气的方法去做,它就是端正的。中国哲学的思想啊,看似是阴阳并重的,实际上是重阳不重阴的。
梁冬:诶?
红叶:你看道教啊,它提倡纯阳,纯阳的观点。
梁冬:对。
红叶:呃,在这个道家里面,在中医里面,我们还可以看到,“养正则吉”,营养的“养”,这个正确的“正”,一则两则的“则”,吉祥的“吉”。就说啊,我们来养人的正气,就会得到吉祥的结果。这个正呢,刚才就说,是止于一的意思。所以,养正则吉呀,我们可以引申为养阳气则吉。刚才说到了这个饮食中的阴阳格局呢,香代表的是饮食中的阳性的部分。这种阳性的部分的激发呢,要离不开火的作用。比如说,古人在吃这个小米呀,吃稻谷的时候,要经过火烤,出现了一种隐隐的味道,这种味道呢,被归为香味,这是香的起源。在古体字里面呢,香味的“香”和家乡的“乡”啊,是互通的。
梁冬:嗯。
红叶:所以,对于家乡的思念呢,也是跟这个香臭和香啊,是有一定的这个追求。
梁冬:诶,这个有意思。
红叶:主要是因为呢,这个香味呀,古人在做熟食的过程中间是神秘的,似有似无,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所以,让人那么去向往,去追求。后世的这个“炒”字呢,本身也来源于对于谷物的烘烤,只有在烘烤谷物的时候呢,才能产生香味。
梁冬:炒就是一个“火”字边,一个“少”。
红叶:“火”字边,一个“少”,对,对。
梁冬:炒,炒鱿鱼的“炒”嘛。
红叶:对。
梁冬:这个炒,诶,为什么这个炒跟香有关呢?
红叶:因为,这个我们在出现炒菜这个动作的时候呢,实际上是在齐以后,就是离现在并不是很久远。
梁冬:在以前都怎么做的呢?
红叶:在以前就是直接隔火炒,是不用油的。
梁冬:哦。
红叶:你看,在很多古籍里边,提到油脂的时候,它主要想,主要是写这个油脂用于点灯,用于火攻,它在食物上的用途呢,并不是很彰显。而真正用食用油呢,是中国人从西域文明传播过来的。也没有几百年的历史。
梁冬:哦,中国人以前做饭都是直接拿到火上去直接烧烤?
红叶:直接烧烤。所以,中国人讲究要,要吃这个大羹。就是说,烧烤这种食物啊,很难下咽,所以,他一定要借一些甘滑的东西把它顺下去。比如说,羹啊,我们现在的西湖牛肉羹,这个羹。
梁冬:哦。
红叶:就是些汤类啦。嗯,还有老人,要送一个权杖,这个权杖呢,上面呢,要雕一个斑鸠。为什么雕个斑鸠呢?说,“斑鸠者”,是“不噎之鸟也”,就不会噎着。老人最大的问题是怕噎着,古代。包括我们家庭的“家”字,为什么下面是个猪啊?因为猪的脂肪很肥甘,它有利于这个老人来下咽这些偏粗糙的东西。
梁冬:所以,火是可以给我们带来香味的。但是,火呢,需要有一些顺滑的东西呢,可以帮助把这个香味再滑下去。
红叶:帮助把我们这些谷物来给滑下去。
梁冬:对。那就,上次你提到,一个东西要吃得鲜美,啊,它就要跟水有关?
红叶:对。嗯,这个鲜字啊,实际上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这个鲜呢,不是鲜的本字。
梁冬:啊?
红叶:鲜的本字呢,是三个鱼,摞在一起,是上面一个鱼,下面两个鱼。
梁冬:对。
红叶:这叫鲜。我们现在这个鱼羊合鲜的这个“鲜”呢,古代念作“xiǎn”。鱼呢,一般产在南方,羊产在北方,这两件食物要在一块呢,是很少见的,鲜(xiǎn),鲜,鲜为人知的。
梁冬:哦,真正好吃的这个鲜,是三个鱼?
红叶:三个鱼,对,那是它的本字。
梁冬:哦。我还以为是鱼和羊合在……炖在一起就比较鲜呢?
红叶:古代对于这个新鲜的鲜字啊,就三个鱼这个鲜字啊,的解释叫作“新鱼精”,新鲜的“新”,鱼肉的“鱼”,精髓的“精”,就是新鲜的鱼所带来的那种味觉上的那种精髓的感受。
梁冬:哦。
红叶:这叫鲜。
梁冬:所以,要真正的活鱼,即捞即吃。
红叶:对。对于鲜味遗失啊,也是中国人在饮食上面的一大缺失。据说,在江苏徐州啊,有一个名菜叫作鱼羊和鲜。啊,这个名菜的出现呢,近一步诱导了人对于鲜的误解。
梁冬:对。
红叶:啊,这个名菜呢,曾经还有一个故事。说彭祖的儿子呢,喜欢玩水。彭祖呢,怕他在水里面淹死了,所以,不允许他去捕鱼。孩子呢,偷偷地捕鱼回来。孩子的妈妈呢,急忙抛开正在炖的羊肉,把鱼藏进去。彭祖吃了以后呢,觉得味道啊,非常鲜美,所以就诞生“羊方藏鱼”这道徐州名菜。但是呢,这实际上是附会的信口之谈。羊为火兽,猪为水兽,比猪更接近于水的,就是鱼。
梁冬:就是鱼,啊,对。
红叶:鱼和羊放在一起,是水火不容的。所以,它不可能产生鲜味来。
梁冬:哦,是吗?那,那,那道名菜,把鱼和羊放在一起的那个好吃的那个菜,那怎么回事呢?
红叶:呵呵,那是附会的一道菜,是根据这个鲜字呀,创造出来的,它也不算是中国的著名的名菜,只是为了宣传它,才引进的这么一个故事。
梁冬:对。所以,总而言之,你所讲到的这个,羊和鱼,在一起的这个鲜,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这个味道鲜美的鲜的意思。
红叶:对。
梁冬:它只是鲜(xiǎn)有,啊,少有的意思。而真正的那个鲜呢,是三个鱼,非常新鲜的三个鱼。
红叶:我们也可以从这个刺参到味精的这个发展,来看这个鲜味的产生的这种理路。
梁冬:诶。
红叶:呃,说到这个刺参呢,一定要提到“脍”字儿,它们讲过的脍。
梁冬:对。
红叶:我们现在所见到的脍呢,左边是个“月”字,右边是个“会”。实际上,脍的本字呢,左边是“鱼”,右边是“会”。
梁冬:哦。
红叶:会是切的意思,是切成的生鱼丝儿,这个是鲜味的起源。鲜味的第二步发展呢,是商代伊尹……大家在描述商代伊尹调制出羹汤的时候呢,说,“精妙微纤,口弗能言”的感觉。这个可以在《本味篇》里面找到的,找到相应的记载。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 里面呢,用鲜鱼精,来解释这个鲜字儿。鲜鱼精啊,一直都说明了,鲜字呢,都没有离开水。进一步的发展呢,在南北朝的时候,《齐民要术》里边记载呢,用骨头汤来提炼鲜汤,这个骨头汤呢,指的是猪骨汤。为什么呢?猪为水兽。
梁冬:对,就是猪是在五行里面对应的是北方……
红叶:对,是属水。
梁冬:对应的是水的。
红叶:对,对。南宋的时候呢,把鲜味儿扩大到了笋呢,菌类这一类的食物。比如说呢,在林洪的《山家清供》里面,就有很多记载。说:“蕈之清香有限,而汁之鲜味无穷”,就是指的是要通过蘑菇,来提取它的鲜味,来进行烹调的一些方法。诶,在清代袁枚的《随园食单》里面呢,有三十多条对于鲜的举证,这是因为,《随园食单》的问世呀,标志着,鲜,这个价值的确立。呃,到了近代呢,日本人提纯出了味精,这个鲜字呢,才被固定下来。所以呢,香不离火,鲜不离水。我们不是吃饭的时候啊,遇到所有菜都跟人讲,不要放味精,这样也是不对的。它既然存在,有它存在的道理。亲水的菜,是要放味精的,要提高它的鲜味。但是,如果这个菜要爆炒,或者说,要提高它的香味的时候,你要再放味精,那是画蛇添足了。
梁冬:稍事休息一下之后呢,继续和红叶,啊,一起来分享,香鲜之道。
广告片花……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梁冬和红叶呢,来分享这个香鲜之道。刚才,讲到啊,就是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面呢,要一个东西好吃,香,啊,要用火来烤啊、炸,啊,炒,爆炒,啊。那如果要鲜呢,最好是炖啊,蒸啊,用水这种方法来做。那其实在这中间呢,还是有一些区别的。那香和鲜呢,也在整个中国的这个饮食口感里面呢,有很优长的这个历史。就是红叶,你是不是可以再跟我们分享一下,关于中国人对于这个味道的体会呢?
红叶:任何一个词汇呀,只要涉及到“道”的时候,那就有深刻的意义。
梁冬:呵呵,味道,平常我们只是在用,没有想到,味道,还蛮深刻的?
红叶:味道,是中国人所特有的。味呢,指的是食物的本性,啊,这是舌头能尝得到的。而道呢,是接近于艺术的一种提法,它是指的是内心的感受。
梁冬:哦。所以,味道这个词,平常讲起来没什么文化,细细琢磨,很有文化哦?
红叶:对。味道是中国菜所独有的。那你说西餐里面,最提倡的西餐,或者说是最有横盛的西餐是什么啊?
梁冬:一个是法餐,对不对?
红叶:法国大餐,对吧?
梁冬:对呀。
红叶:但是,据考证呀,法国大餐来自于中餐。
梁冬:啊,为什么?
红叶:为什么呢?因为呢,法国的烹调啊,得益于意大利公主下嫁于法国,而意大利公主的饮食呢,则得自于马可波罗在东方的往来。
梁冬:哦。
红叶:诶,实际上它其中是有联系的。
梁冬:所以说,西方人传统对于吃是带着愧意的……
红叶:对。
梁冬:在《大不列颠全书》里面呢,是这样说,是吧?
红叶:对。
梁冬:它说,有愧疚的,觉得,对食物,实在是做得太不好了。我们……西方人觉得说,对食物不够尊重。
红叶:诶,东方人呢,我们指的东方叫中土,对吧?
梁冬:啊。
红叶:我们很注重自己的脾胃。
梁冬:嗯。
红叶:西方呢,属于金。他们……比如说,从饮食食色里面来讲,东方人,在表面上来讲,他注重的是食,西方人注重的是男女。
梁冬:嗯。
红叶:这跟东西方的文化有关系。
梁冬:这跟金有什么关系呢?
红叶:实际上,说到男女呢,实际上是以男性为主导的。
梁冬:对。
红叶:男性,在养生上面,最主要的是保护金气。
梁冬:啊。
红叶:并不是保护脾胃。女性养生的时候,最主要要保护脾胃。
梁冬:哦,是吗?那这个金不是指肺吗?
红叶:金不独指肺,为什么呢?大家可以看到啊,如果金是指肺的话呢,我们有一个,在《黄帝内经》里面有说,说到阳明经的时候呢,说什么?如果按照正常的推理的话,应该叫阳明造土,对不对?
梁冬:对。
红叶:可是,我们看到的却是阳明造金。
梁冬:这个就有点远了。回到来,啊,收一收。刚才呢,这个红叶呢,讲到说,东方人呢,因为是中土啊,那在五行里面呢,胃呢,对应的是土,所以呢,中国人呢,对于这个肠胃,尤其是这个胃,脾胃的这种的保养呢,是他认为在饮食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源泉。
红叶:对。而东方呢,它又带着木气。而木气要克土。
梁冬:对。
红叶:所以更加加重了东方人对于土的这种热爱。你看皇帝的衣服都什么颜色?土色,对不对?黄色。
梁冬:对。
红叶:崇尚呢,东方人崇尚的是黄色,西方人崇尚的是白色。
梁冬:哦,对。所以,结婚的时候,你看,他们结婚呐,什么都是白色的衣服会比较好,是吧?所以,白色呢,因为西方嘛,西方属金,啊,在五行里面,西方是和白色对应的。那,其实东方呢,是和绿色,但是呢,中土呢,又是黄色,所以呢,就绿色,偏绿色,偏黄色呢,是东方比较崇尚的一种颜色。
红叶:尤其是黄色。
梁冬:嗯。
红叶:因为绿色呢,毕竟它是克土的。
梁冬:对。
红叶:而从味道和营养来讲呢,味道呢,是非常模糊的,是感性的,不可以定量的。但是,营养却可以做到很精确,很理性。
梁冬:对,卡路里。
红叶:所以,我们可以大范围地推广营养,但是,不可以大范围地去,让大家去,体尝到味道。
梁冬:对,它很个人化。
红叶:对。味道完全是一种身心的感受,是一种,静下心来的一种,一种贵族的体验。
梁冬:嗯。
红叶:西方人虽然对于营养呢,也有一些高层次的讲究,但是呢,与中国的味的讲究来比呢,营养,究竟它属于谋生这个层面的。而这个中国人对于味道的追求呢,是属于艺术层面的。谋生,科学,它毕竟不等于艺术。
梁冬:嗯。所以,当如果我们在计算着有多少的卡路里,多少的什么氨基酸,多少比例的蛋白质的时候,其实,这个食物,就远离了我们的心性。
红叶:对。随时要贯彻这个我生不弃的思想。梁冬:嗯。
红叶:我们中国人现在呢,对于味道呢,是存在着一些遗忘的倾向。这种遗忘呢,其实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比如说在《三国志》里面,我们看到,曹操说鸡肋的时候呢,原文记载叫“食之无肉,弃之有味”。
梁冬:嗯。
红叶:史书上的注解呢,叫“食之无所得,弃之殊可惜”。但是呢,令人深省的是,这句话,后来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把无味和无肉,联系在了一起。这个就整个把饮食的层面上的问题给打乱了。饮食的层面上呢,除了谋生,还有游戏的快乐和艺术的享受。
梁冬:嗯。这中国人吃啊,绝不是把它当饭来吃,就是说,当吃饱来吃,是吧?吃饭本身,你跟谁吃,在什么样的氛围里面去吃,然后呢,吃一些不饱,但是很有意思的东西,变成中国人的很有……很有追求的。比如说,中国人吃瓜子儿,比如说,中国人吃鱼头,这都是吃不饱,但是呢,很有嚼头的东西。
红叶:对。
梁冬:中国人吃羊蝎子,你说羊蝎子有什么可吃的?
红叶:包括现在的什么鸡瓜子,鸭脖子。
梁冬:对,对,对,对。它这些东西为什么都是在中国发展出来的?背后,我觉得它有一个很深刻的这个社会动机,就是很早很早以前,我们就把吃提升到了一个追求你的口腔快感,追求你的心灵快感,追求你的眼睛,鼻子快感,而不仅仅追求吃得饱的这样一个境界了。所以,才发展出了这么多,吃起来没什么作用,但是呢,很好吃的东西。
红叶:我们上一次大家聊过这个关于苏东坡吃河豚那件事儿。
梁冬:对。
红叶:苏东坡盛赞河豚之美,有人问他,说,“其味如何?”苏东坡说,“值那一死!”当时呢,记载这部书的作者呢,这部书叫作《能改斋漫录》。作者对苏先生的评价是,由“东坡之言,可谓知味。”诶,另外跟它相对的一本……一个苏东坡的佚事呀,讲到这么一件事情。说:苏东坡和友人相遇于某地,俩人在路边吃汤饼,汤饼呢,是宋代对于面条的说法。
梁冬:哦。
红叶:因为呢,这个汤饼啊,味道呢,非常的恶臭,友人呢,置箸而叹,就是把筷子扔下,在那儿叹气。苏东坡很快吃完,并且呢,玩笑地说啊,你还要去咀嚼这些食物吗?可见啊,苏东坡是胡乱把这个面条吞下去的。跟前面那个例子来对照呢,我们可以领会呀,苏东坡吃河豚,是在赏味;吞面条,是在谋生,判若两人,是完全是两个层次,两种心境下的作为。这个,可以更明确地让我们来理会呢,味道和谋生,味道和营养的这个区别。
梁冬:就是说,苏东坡是个很明白的人,他知道该享受,让自己的感官享受舒服的时候呢,就沉下来,好好去享受,就算是河豚,要吃死人的,他也要去享受。但是,当他要吃饱的时候,他可以立刻放弃这种对美味的追求,直接把这个很难吃的这个面条吞下去……
红叶:对。
梁冬:对吧?但是呢,就说明,苏东坡作为一个哲学家,我个人感觉,他其实真的是很明白事理,很拎得清,啊?
红叶:对。像《老子》里面也有这样的记载,说“圣人为腹不为目”,说圣人,为自己呢,腹,指的是内心的感受,目呢,指的是一些表层的感受。就说,啊这些圣人的追求呢,都是追求自己内心的体验。还有弘一大师所谓的“执象而求,咫尺千里”,它是不是看到表面的一些象,而是看到内部的一些理路。这个对中医也有很多启发。
梁冬:有什么启发?
红叶: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些……看这个古代的一些医案的时候啊,我们把古代的医案的一些药物,按照原来的剂量和原来的煎法,煮了以后,那口感非常好,不像我们现在啊,有一些现代中医开的药,口感是非常的恶劣的。
梁冬:对。
红叶:很多人说,吃了以后,马上就吐了。
梁冬:以前的中医中药,有些煎出来很好喝吗?
红叶:因为药食同源,确实很好喝。一个是他对病机的把握,它很切合这个病,当你需要这个味道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个味道是很悦目的,很愉悦自己心灵的。另外一个呢,它剂量的把握上。
梁冬:所以,有一句话叫“良药苦口利于病”,这话可能是有问题的?
红叶:这也是个教学版,这是教育孩子用的。
梁冬:其实,真正好……就说,真正好的东西,一定是让你不难受的?
红叶:至少呢,这个,这个良药呀,它应该,对你的内心呢,它要产生一种亲近感。怎么样去亲近感呢,怎么样去亲近人的内心呢?让你首先要口感要舒服。为什么堆砌药物不讲口感,让中药没有享受性的那种吃法呀,我们一般把它称作药奴。
梁冬:哈哈!那对应回来就有饭桶喽,饭奴喽?
红叶:食奴,食奴者,饭桶也。
梁冬:就是说,吃东西只是把它塞下去而已,是吧?
红叶:对。
梁冬:你可以像苏东坡一样,偶尔,因为肚子饿了,可以塞一下。
红叶:对。
梁冬:但是,如果你一辈子,每一顿饭,都这么塞下去的话,实在可惜。
红叶:对。
梁冬:人生难得啊,就是,我们活着成为一个人哈,是很难得的。
红叶:对。偶尔我们也不妨去享受一下食物中间美妙的那些味道。
梁冬:嗯。所以要,不要说话,因为一说话的时候,精神分散了,就享受不到这个食物的美好了。
红叶:对,你的内心,你的内心的气呀,不往内收敛了,就感受不到它的美味了。
梁冬:对。
红叶:其实很多这个节气对饮食啊,跟人体的关系很密切。我们可以举几个例子啊。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夏至一阴生”,就夏至这一天呢,人的……
梁冬:阳气到顶点了。
红叶:人的阳气到顶点了,阴寒之气,收敛之气开始显现。所以,我们经常能看见的,夏至那一天,有的人会莫名其妙地会出现腹痛,肚子疼。或者是,呃,有的人呢,晚上做梦的时候呢,会梦见故去的人……这都是一些阴气的表现。夏至这一天呢,我们应该吃一些偏温热的食物,比如,吃点鹿肉、牛肉、羊肉。古人呢,对于夏至和冬至啊,有两种不同的这个饮食的指导思想提法,叫“冬至馄饨夏至面”。
梁冬:什么意思呢?
红叶:冬至的时候吃馄饨,夏至的时候要吃面。
梁冬:就是冬至的时候,那天要吃点肉?
红叶:吃点馄饨,不是吃点肉。带馅的东西呀,实际上呢都会伤胃。当我们胃阳气足够的时候,才能吃这些容易伤胃的东西。
梁冬:哦。所以,因为,冬至那一天呢,一元复始,它阳气开始起来了。
红叶:对,阳气开始萌动了。
梁冬:所以呢,反而能够消化一些难消化的东西?
红叶:消化一些难消化的东西。为什么馄饨难消化呢?因为,我们剁成馅以后呀,它在口腔里面停留的时间不够,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和唾液淀粉酶的搅拌不够。这样的话,直接掉到胃里面,会撞击胃粘膜的。所以,吃胃病的人呀,是不能够吃带馅的食物。
梁冬:但是,你刚才说的,冬吃馄饨……
红叶:冬至,对,冬至那一天啊,人的阳气偏旺。
梁冬:虽然,表面上看,是很冷,是最冷的一天,但是,那一天,阳气开始起来了……
红叶:阳气萌动,对。
梁冬:开始萌动了,所以呢,反而吃一点难消化的东西是可以消化的。
红叶:是可以很好地消化的。
梁冬:在夏至那一天,表面上很热,但是,那一天呢,其实阴气已经开始启动了……
红叶:对。
梁冬:所以呢,反而呢,不能吃带馅的东西,避免不能消化。
红叶:对的。
梁冬:哇,真是。所以,中国人,生活得太考究了!
红叶:还有,那个端午节的时候,为什么要赛龙舟?吃粽子?
梁冬:对。
红叶:最开……在屈原诞生的时代以前,就已经有端午节了。
梁冬:哈哈!
红叶:为什么要赛龙舟呢?因为要接触水,水是寒的嘛。
梁冬:对,因为端午那天太热,对不对?
红叶:对,那天的阳气比较旺,它不一定温度很高。为什么要吃粽子呢?粽子是米做的,面热而米凉。
梁冬:哦!所以,我们应该多吃面,少吃米喽?
红叶:如果脾胃不好的人,应该多吃面食,少吃米。
梁冬:哦。
红叶:我还见过有的大夫啊,这个,给病人治胃病,治到一定程度以后,给病人提个要求:一年之内不动米,就能去掉根儿。真能好。
梁冬:是,所以,那些胃……肠胃不好的人,多吃点馒头哈?
红叶:多吃点馒头……
梁冬:烤馒头片。
红叶:烤馒头片更好。
梁冬:嗯,它这个阳气是比较足的,是吧?
红叶:对。还有,我平常见到这个九九重阳节的时候,你问你身边的人啊,很多人半夜里都会突然醒来。醒来为什么?口渴而醒。
梁冬:嗯?
红叶:这个口渴,确实是因为阳气上升了。九九重阳节,我们的饮食习惯是什么?登高。
梁冬:对。
红叶:为什么……
梁冬:因为高处不胜寒嘛。
红叶:高处不胜寒,对。
梁冬:哇!
红叶:它能贯穿到一起。
梁冬:我有一点点贯通的感觉哦。
红叶:对,还可以把别的节气放在一块儿来看,更有意义。
梁冬:比如?
红叶:比如说,立春这一天呢,现代人呢,都容易上火。
梁冬:嗯。
红叶:尤其老年人啊,在立春这一天呢,容易这个心脏不舒服。为什么呢?因为阳气上升的时候呢,容易扰动人的心火。因为心是属火的嘛。这个时候呢,呃,我经常让一些老年人呢,在晚上临睡的时候,吃一丸同仁堂的安宫,诶,牛黄清心丸,就能够避免这一年的心脏病的发生率,就能够这一年,心脏病少发生。还有冬至这一天,你看,古人特别注重冬至,说“冬至如大年”,冬至又成压岁。
梁冬:对。
红叶:诶,在江南的很多地区呢,冬至要做一些米丸。
梁冬:嗯。
红叶:为什么要做米丸?面热而米凉。
梁冬:对。
红叶:还有呢,宋代一些记载说,冬至这一天呢,要吃赤小豆粥。冬至,煮赤小豆粥,“合门食之,可免疫气”。就说,冬至这一天呢,如果吃了赤小豆煮的粥,一家人呢,团聚着来吃,能够避免这一年的瘟疫。
梁冬:为什么呢?还是,还是因为刚才说的,因为冬至这一天,一阳升嘛。
红叶:冬至这一天,阳气升,我们要用一些偏阴寒的东西。偏阴寒的东西呢,从五行来讲呢,要用一些入肾的东西,对吧?豆,就是肾之谷。
梁冬:对。
红叶:为什么要用赤小豆呢?因为它能够贯通人的心气。
梁冬:就把心气引向这个肾哈?
红叶:把心气和肾气呢,能够贯通起来。
梁冬:这个心火既济。
红叶:心火,诶,水火既济。
梁冬:哦,水火既济,对。
红叶:这样的话呢,人就会抵御到外界一些,所谓的疫气呢,都是能量很足的东西。如果心气张扬在外的话,很容易沾上。
梁冬:哦,这就是瘟疫的疫,哈?
红叶:瘟疫的疫,对疫气。
梁冬:嗯。所以呢,就是,我发现呢哈,就是你对于这个每一个时间点上的这种饮食呢,特别敏感。这是不是因为的确啊,这个天地啊,这个气机啊,在这些时间呢,立春也好啊,冬至也好,夏至也好,重阳也好……这些时间节点上,是有吭吭过一个节的?
红叶:对。我们可以在三个层面上来贯通这个东西啊。其实呢,穴位、节气,还有我们所谓的风水,指的都是不同层面的同一个东西。
梁冬:什么东西呢?
红叶:我们可以说呢,穴位,就是讲的人体气血层面的风水和山河湖泊。
梁冬:嗯。
红叶:风水讲的呢,是山河土地层面的穴位。
梁冬:对。
红叶:节气呢,讲的是呢,空间层面上的风水,或者是穴位。
梁冬:哦,就是中国其实是时空一体观的嘛,对不对?
红叶:对。
梁冬:时空一体的嘛,时间和空间是不存在,它们都是可以被互相转换的。
红叶:诶,可以拿时间来做药。
梁冬:诶,怎么说呢?
红叶:也可以拿空间来做药。
梁冬:怎么说?
红叶:比如说,很常见。比如说,这个有很多朋友,在北京的时候呢,过敏性鼻炎很严重。那不用吃药,去海南,就好了。
梁冬:对。
红叶:或者说,这个人呢,过敏性鼻炎很重。但这季节,我没法给他治疗,在特定的某一天,比如冬至或是夏至,我用一些药物……
梁冬:稍微推一把?
红叶:推一把就好了。包括我们的三伏灸啊,三九,三九那种灸法,贴法,都是这个概念。所以啊,时间,空间,实际上都是药物。只要你善于运用。
梁冬:甚至是大药?
红叶:就是大药,一定是大药。用反了也很危险的。
广告片花……
红叶:说到饮食啊,中国古人很注重这个酶的。其实很注重酸味的。
梁冬:嗯。
红叶:包括醋的酸味,和乌梅的酸味。你看,南方有个名菜叫作响油鳝糊。正宗的做法呢,它里面酸味呢,应该是乌梅汁儿勾出来的。为什么要用乌梅呢?
梁冬:嗯?
红叶:乌梅是入胆的。从现代医学角度来讲,它能够保护我们胆囊。因为胆囊能够解油腻嘛。
梁冬:对。
红叶:从中医角度来讲呢,《黄帝内经》有句话叫,“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就是说,十一脏的约束呀,都是靠胆来进行的。
梁冬:对。
红叶:把胆保护好了,能够救一个人的命。诶,从临床上来看呢,如果保护好胆,或者保护好胆经,用好乌梅汤,能够预防很多肿瘤。
梁冬:所以呢,中里巴人不是老是说要敲胆经吗?
红叶:对,对,对。
梁冬:他最重要的几招之一,最重要的一招就是这敲胆经嘛。
红叶:我们如果不愿意敲胆经,可以喝乌梅汤。
梁冬:乌梅汤可以护胆,哈?
红叶:乌梅汤可以保护胆囊。我们那个伤寒论的乌梅丸,就是很好的一个治疗胆囊病的一个方子,名方。
梁冬:对。但是,比如说这个乌梅啊,我觉得,梅这个东西,它有时间节点嘛。
红叶:对。
梁冬:那梅花三……腊,腊冬梅花开嘛,对不对?
红叶:对。
梁冬:好像是冬天的时候开梅花嘛。
红叶:诶,古人记载啊,说,“梅花于冬而熟于夏”。
梁冬:啊,花于冬而……
红叶:冬天开花,夏天成熟。
梁冬:对。
红叶:这果实呀。所以呀,古人叫说,得木之全气。
梁冬:诶,因为呢,春天呢,对应的就是木。
红叶:春天对应的木,对,夏天草木又很繁茂,所以,它得到的这个木气生长的完全的气息。
梁冬:在五行里面,肝胆也是属于木的。
红叶:所以要用乌梅汤来保护肝胆嘛。
梁冬:所以呢,就是说,因为它能得到春天的整个完整的春天的这个木气……
红叶:完整的木气。
梁冬:所以呢,它对于我们身体的木,肝和胆,尤其是胆的这个滋润和这个保护作用就很强。
红叶:对。所以,乌梅汤啊,可以治疗很多的,这个跟胆有关的疾病,包括胆结石的疼痛……
梁冬:嗯。
红叶:它排石不行,但是它止痛效果却特别好。但是,乌梅汤的做法上也有一些诀窍的。
梁冬:对。
红叶:传统的乌梅汤啊,它至少要包括乌梅,要包括甘草,要包括桂花,另外还要包括呢洛神花。洛神花呢,是我们现在能够在茶叶店买到的叫玫瑰茄,这么一种东西。为了它的口感呢,我们还要加一些像柠檬,柠檬,鲜柠檬汁儿。
梁冬:对。
红叶:还要加一些蜂蜜,加一些冰糖。而且,在做法的先后上也有区别。哦,还要加生……还要加山楂,炒山楂。
梁冬:太复杂了!
红叶:这是传统乌梅汤,保持它的口感好。
梁冬:怪不得,你说,你说能不好喝吗?你,你想想……
红叶:而且要炖六个小时以上,才能出那种好的味道。
梁冬:对,所以,那个时候,不是老说吃火锅,要什么什么样的酸梅汤解油腻嘛,是吧?我们常听到这个广播,是吧?
红叶:对,对。
梁冬:其实呢,很可能呢,它虽然不见得最好,但是,的确能够达到这种效果。
红叶:对。古人很注重酸的。古人把调味儿品做了一个排序,第一是盐,第二就是梅,叫作盐梅。
梁冬:所以,有一些那个那个梅子还有一点盐,拿盐裹着来做的。
红叶:对。我们老家就有一个,在福建啊,就有一个习俗,或者说,有一个,老百姓一个土办法来治疗。
梁冬:嗯?
红叶:孩子肚子疼的时候,就含一个盐梅,诶,往往就能好。
梁冬:所以,盐,的确是五味里面之首,对不对?咸味是五味之首吧?
红叶:五味之首。
梁冬:怪不得,在中国古代的时候啊,这个盐的这个生产和这个经营啊,是属于国家垄断。
红叶:政府垄断。除了贩盐以外,贩茶也是政府垄断。
梁冬:对,它是属于暴利行业嘛。
红叶:另外,茶,它代表的是一种心灵的追求。可以为了茶去打仗啊,那茶马古道的很多战争,都是因为茶引起的。
梁冬:主要那个时代的人们这个油腻太重了,因为要用茶来剐油,对不对?
红叶:对。
梁冬:对。诶,所以呢,我们刚刚讲到这个东西呢,其实,都是,好似,似乎是信手拈来,又觉得呢,是能够融会贯通,哈?
红叶:对。实际上,传统的很多东西,是因为我们自己丢掉了。那天,我看一个,这个艺术方面的著作啊,是范增先生写的。
梁冬:对。
红叶:看一句话,非常地这个让人觉得有启发。范增先生说,到五四运动的时候呢,确实发现了传统文化呢,有很多需要抛弃的地方。我个人认为这种需要抛弃的东西呢,就是对于儒家的过度的刻板化所造成的一些道家的思想的这种丧失。而这种改变呢,是需要去做的。但是,五四运动,它却带来了一个,带来了一个呢,不符合客观的一种方法。就跟孩子洗澡一样,这孩子是应该洗澡,洗完澡以后呢,应该把这个……
梁冬:孩子留下。
红叶:油泥倒掉。它连孩子,连这个污渍一块儿倒掉了。
梁冬:哦。
红叶:这个比喻很好。我们又再捡回来。
梁冬:对,这就是我们国学堂的要诣嘛,对不对?所以说,文化呢,尤其中国文化,它有它的尊严性,哈?那,历史上任何一个民族呢,都在为它的文化尊严在战争,对吧?
红叶:对。
梁冬:我们这个文化沉淀呢,可能太厚了。一百多年来呢,这个糟蹋呢,很多人没有了心疼。
红叶:嗯,就跟这个古代的侠客啊,要显示手中的利刃的时候,他总是要把这个剑插在,随手插在小溪中,自己静坐在一边,或者品品茶啊,听听笛声,看着上游下来一片树叶,经过这个利刃以后呢,树叶被轻松地分解成两半,目睹这一切的人啊,没有人不怀疑这个宝剑的锋利。不像我们现在老想像的,要拿壮汉来劈竹子,费力不讨好。除了蛮劲儿,跟美没有搭界。
梁冬:古代的人还真的是很优雅啊?
红叶:很优雅,很优美。
梁冬:说到此处,让我想起当年古龙在形容一个人的刀如何快,而且准的时候,他说,这里放着一本书,他一刀切过去,把第三十五页切了出来。哈哈,这种形容哈,就是,我觉得,为什么我会喜欢古龙?啊,古龙他在描述中国古代这种侠客的时候,他所呈现出来的那样的一种,表述的那种艺术性,啧,真的让我们叹为观止,哈!
红叶:对。
梁冬:说回来,还是关于美食,哈,嗯!
红叶:对,传统文化,实际上有它特殊的一种,一种语言体系。
梁冬:嗯。
红叶:我们一直在探讨这个语言体系,来妄图呢,探讨了以后,进入它的这套语言系统里面去,来达到这种美的状态。
梁冬:嗯,因为今年呐,这个,从这个五运六气的角度上来讲呢,是属于土不及之年。
红叶:对,所谓的土不及之年。
梁冬:对,那么,在今年,哈,你作为一个医生,医药工作者,也作为一个美食的钻研者哈,你给大家什么建议?应该怎么吃,才能够平平安安,顺顺利利,舒舒服服地渡过今年?
红叶:哦,所谓的土不足之年,它主要反应的问题呢,并不是说我们脾胃就一定要弱,说明呢,脾胃呢,可能会出现不平衡。
梁冬:嗯。
红叶:这样的话呢,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讲啊,在我们选择饮食的时候,第一呢,因为是土年嘛,土是克水的,所以,不能让水气太旺。我们一定要正确地饮水。另外呢,要吃一些温热的东西,至少是性平的东西,不要太贪于寒凉。第三点呢,我们一定要注重自己的早餐。
梁冬:为什么是早餐呢?
红叶:因为早餐是阳气萌动的时候。
梁冬:哦。
红叶:对,早餐呢,不要太过于像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大量的奶制品,这个是中国人的,很多中国人的接受不了的。
梁冬:他的身体是不能接受的。
红叶:身体接受不了。但是,一宣传以后呢,大家都在崇尚这个思路。所以,很多人是在愣吃这个奶制品。
梁冬:生扛。
红叶:生扛,这是有害的。从这个动物蛋白来讲呢,牛肉是属土的,我们可以适当地多吃一些牛肉,那么,可以多吃点面食。
梁冬:猪肉呢?
红叶:猪肉属水的。相对来讲,相对来讲啊,多吃一些牛肉。
梁冬:嗯,少吃猪肉,少吃海鲜?
红叶:少吃猪肉,少吃海鲜。但是呢,要吃也可以,一定要在有主食的情况下,尤其有面食的情况下来吃。
梁冬:嗯。
红叶:少动冷饮。不要穿露脐装,露背装。
梁冬:啊,露腰装?
红叶:嗯,露腰装。也让我们净化得更完善一点。
梁冬:对,露脐呢,实际上是把丹田露出来,是吧?露腰呢,把命门露出来。
红叶:把命门露出来。
梁冬:这两者呢,都是非常危险的。
红叶:是很危险的。
梁冬:很多女青年,前面露丹田,后面,这个命门透风。
红叶:对,这样的话呢,为大夫创造了无数的病人。
梁冬:哈哈,真可怜呢!
红叶:实际上很多科学的发展,就是在创造病人。比如说,空调的产生,容易伤我们的皮毛,伤我们的肺气,就伤到手太阴肺经。冰箱的产生呢,我们吃了大量的冰食,容易伤到足太阴脾经。啊,这是人身的两个根底,都伤到了。
梁冬:嗯,再加上有灯泡的发明,我们可以晚上十一二点,一点钟,两点钟都不睡觉……
红叶:伤我们的阴血。
梁冬:伤我们的阴血。
红叶:所以,现代人很可怜的。
梁冬:所以呢,从这一点上来说呢,我们可以去享受现代科学给我们带来的生活的便利,但是,一定要看到,这些生活便利,以及这些生活科技给我们带来的身体的这种本质性的伤害。要是不明白的话,那就成为一个很可怜的现代人了。好了,感谢大家收听今天的国学堂,感谢红叶,谢谢!
红叶:好,再见! 国学堂—文化太美—中国饮食文化太美第三讲文字版播出时间:中国之声 2009.05.24   23:00~24:00主讲:红叶     主持:梁冬讲座音频和同步字幕下载:http://hi.baidu.com/eajian/blog/item/aeb830a8d56dabbaca130cf2.html整理人员:猪光宝器、蓝色天空、慧从卢溪
梁冬:是的,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收听今天晚上的国学堂。在较早的几个星期里面呢,我们一直和红叶老师啊,去从《论语》里面发现中国人这个活得如何优雅,吃得如何舒服的这样一个过程。聊着聊着就发现呢,我们现代人真的是活得太过粗糙了。今天,我们依然请到了红叶老师。红叶老师,你好!
红叶:嗨,梁冬好!大家好!
梁冬:诶,是的,我们今天聊的话题呢,刚才和红叶老师商量一下呢,他其实在讲到“滑”这个问题。他说啊,这个,其实呢,在吃东西里面呐,中国人呢,吃的和西方人有一个很大的不一样呢,就是我们对于滑的东西的这种依恋。但是呢,我不是很明白,到底什么东西叫滑?光滑的“滑”,对不对?
红叶:光滑的“滑”,对,三点水的“滑”。
梁冬:对。
红叶:滑,主要指的是口感,就是口感的光滑、细腻。其实呢,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指的是我们现在的饮食里面呢,要多吃一些富含胶原的食物。
梁冬:为什么吃胶原蛋白的食物,这个这么重要呢?
红叶:这个呢,要从古代的这个养老寿星学说说起。
梁冬:啊,就是叫养老这样的话题。
红叶:养老,就是尊老的学说。
梁冬:嗯,嗯,嗯。诶,在中国古代,好像对于老的这个……就是长辈的这种尊重,好像是各个民族里面比较少有的那种过分啊?
红叶:对。
梁冬:强调,“过分地”强调,我是说……
红叶:对。
梁冬:但是要加个引号。我觉得我个人是觉得很好的。诶,那继续往下说,这个,为什么滑跟这个养老是有那么密切的关系呢?
红叶:因为古人呢吃的主食啊,他经过烹调的手段呢,不像我们现在。我们现在比如说,吃的米粥啊,什么的。古人呢,是直接把谷物啊,经过简单的烤炙和煮制。这样的话,这个食物是比较粗糙的。
梁冬:啊,古代的人不是像我们这样做的吗?
红叶:对呀。
梁冬:我一直以为,就中国啊,这个衣服有变化,建筑有变化,唯独吃这个东西呢,没什么变化。
红叶:哪里,哪里!我们现在这种饮食的习惯呀,是在宋以后形成的。
梁冬:哦,是吗?
红叶:对。
梁冬:那宋以前怎么吃呢?
红叶:主要是通过烤,通过炒。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啊,比如说,《后汉书》记载啊,说这个王者呢,在赠给七十岁的老人一个王杖的时候,主要是为了防止这些老年人的摔倒。《后汉书》是这么记载的,说,“王杖,长九尺,端以鸠为饰。”就说,这个王杖呢,有九尺长,末端呢,是有一个斑鸠的纹饰。为什么以斑鸠作为纹饰呢?说,“鸠者,乃不噎之鸟也。”斑鸠呢,不会看到它有这个噎食的现象,不会有这个,食物啊,不容易顺着食道下去的表现。
梁冬:啊,比较卡壳。
红叶:对,对,对。寄望给老人呢,让他们饮食比较顺畅。
梁冬:就是一句话:老头儿,你吃东西的时候,不要塞着了。
红叶:对。你看,从古代很多造字上面就可以看到,“粗糙”啊,是跟这个米和面、谷物有很大的关系。
梁冬:对,对,对。
红叶:你看那个粗字儿,米字旁吧?
梁冬:诶,对。
红叶:粗糙的糙字儿……
梁冬:也是米字旁。
红叶:米字旁,对吧?
红叶:就很强的关系。
梁冬:对。另外说到养老啊,其实呢,跟健康也有很深刻的联系。你知道五福是什么吗?
梁冬:不知道。五福,哪个福啊?
红叶:福寿康宁的福。
梁冬:哦,就福气的福,五福,对,五福临门嘛。
红叶:对,对。五福是哪个福啊?哪五福?
梁冬:金六福酒,我知道。五福是指什么?
红叶:你看,在这个《尚书?洪范》里面说,五福指的是,第一,寿。第二,富。第三,是康宁。第四,是修好德。第五,是考的终命。
梁冬:诶,前面几个我都知道,哈,这个修好德,是指什么?
红叶:修好德呢,是指的是,人品德上的修炼和培养。
梁冬:靠你的福分?
红叶:如果你有一个纯德,你可以很光明地面对世界,这是一个人的福分。
梁冬:对,是没有那种……
红叶:生活在阳光下……
梁冬:没有那种很龌龊的想法,没有每天就是很……打架,是吧?
红叶:对。
梁冬:老想这个,把老板干掉啊,把老婆干掉啊……这种事情,就是没有好德,所以呢,就很不舒服,对不对?
红叶:对。考的终命呢,主要指的是,一个人能够得以善终。在五福里面,你看,寿、康宁、考的终命,至少有这三点,这三个福,都是和人的健康有很深刻的联系。
梁冬:是不是有一种传说,就是所谓的考的终命,就是说,能够死在家里面那个正房?就是房间的那个正中间的那个,中正的房子?
红叶:或许会有,这个我还真不太了解?
梁冬:哈哈!诶,那说回来了,这个东西跟滑有什么关系?
红叶:考的终命,主要指的是,让老年人得以善终啊。老年人得以善终呢,滑就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一个是呢,在饮食上面,老年人容易噎着。再一个的话呢,你看,我作为医生啊,我可以从一个例子来讲啊。
梁冬:嗯?
红叶:啊,大概是在二○○一年的时候,我父亲发生过两次骨折。
梁冬:啊,都是自己崴到脚呢,还是什么?
红叶:不是。第一次骨折啊,其实很简单一个动作。他那时候呢,五十五岁,骑自行车的时候,跟旁边一个小伙子,两个人一错车,小指这儿就轻轻撞了一下,结果就骨折了。骨折了以后呢,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呀?那么,按照常规来讲,那骨头,骨质疏松了嘛,补钙。
梁冬:嗯。
红叶:结果很滑稽的是,补了三个月的钙以后,又出现了第二次骨折。
梁冬:那次怎么摔倒的呢?
红叶:那一次就是手衬了一下地?
梁冬:哦。
红叶:就骨折了。然后就让我陷入了对这个补钙的思索。
梁冬:啊?
红叶:这个思索的来源呢,我们要看这个骨质的本身的结构。啊,这个要自己去,真正地设身处地地看。我们在这个学这个中学的生理卫生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实验,对不对?比如说,把一个动物的一个肋骨,泡在酸里面。那么,经过脱钙处理,那么,这个动物的骨头呢,能够打弯儿。
梁冬:就很软很软?
红叶:很软,很有韧性,不会折断。那么,这就让我来考虑这个骨折的问题,是它的韧性差了,还是它的框架结构差了?通过我自己的思考,它的问题出现在韧性上。
梁冬:啊,就是骨折,其实是因为它韧性变差了?
红叶:韧性差了。如果它的框架结构有问题的话,它是出现的骨头的变形,它不会出现骨折。比如说,你看小孩儿的佝偻病啊。
梁冬:对。
红叶:这是框架结构的问题。但是,老年人的骨折,却是它的柔韧性的问题。
梁冬:对。
红叶:你看,我们教科书上是怎么写骨的结构的啊。啊,教科书是这么写的。那么,关于骨的理化性质呀,说成人的骨,是由三分之一的有机质,主要是胶原蛋白,和三分之二的无机质,主要是钙类,磷酸钙和碳酸钙构成的。那么,有机质呢,主要是使骨啊,具有弹性。无机质呢,使骨比较坚硬。骨的两种成分有机的结合,会使骨又坚硬,又有弹性。骨的理化性质呢,随着年龄的不同而变化。儿童时期,骨的有机质较多,所以,弹性比较大,不容易发生骨折,而容易发生变形。你看,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和临床上所见的。
梁冬:所以,所以那个搞杂技的呀,搞那个艺术体操的……
红叶:柔韧性都很好。
梁冬:柔韧性都很好,掰柔啊,变形哈,搞瑜伽什么的,是吧?
红叶:对。但是,小孩儿容易什么?鸡胸、驼背、佝偻病,对吧?容易产生一些骨的畸形。那都是动作啊,引起的。因为他柔韧性好嘛,但是框架结构不够。
梁冬:对。
红叶:那么,老年人呢,由于骨内的无机成分较多,有机质减少。这一句很重要啊,老年人,是骨内的无机质较多,有机质减少。就说明,老年人,框架结构是有的,但是,柔韧性不行。脱失的实际上是胶原。
梁冬:哦,就不是钙?
红叶:不是钙。
梁冬:哦,这很重要哦!
红叶:所以,老年人脆性比较大,容易发生骨折。
梁冬:越补钙,越容易发脆?
红叶:对呀。另外,我们无法诱导钙在我们需要的位置沉积,对不对?
梁冬:对。
红叶:那么,结石、骨质增生的发病率还会提高。
梁冬:所以,很多老年人随便补钙是很糟糕的一件事情?
红叶:幸亏,我们现在钙的产品的质量都没有达到我们希望的要求!
梁冬:哈哈!
红叶:因为吸收上也有问题嘛。对不对?
梁冬:对。
红叶:这样的话呢,很多补钙啊,实际上是我们心理的需求。但是,还有一些商业的诱导。为什么这么讲呢?
梁冬:嗯。
红叶:胶原蛋白,如果做产品的话,防腐是很大的问题。
梁冬:哦!
红叶:对不对?它不可以商业化。如果是商业化的话呢,可能会在防腐上有很大的麻烦,或者会添加过量的防腐剂。
梁冬:哦!
红叶:我们现在看到的钙的产品,远远要比胶原蛋白的产品多得多。
梁冬:哈哈,是的,那稍事休息一下之后,马上继续回来,和红叶老师,一起来探讨,如何令到这个骨骼更加健康。那真的不是因为钙的问题,而是胶原蛋白的问题。好,马上回来。
广告片花……弘扬中国文化身体力行,义务工作群:87837295(黄帝内经_音频转文字)欢迎您的加入,请注明“志愿者”……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和红叶老师呢,从中国文化里面,聊到了这个养生和保健。刚才呢,红老师跟我们讲了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就说,很多老年人呢,骨头,啊,一骨折之后呢,老说是因为补钙不足,所以导致的。结果呢,越补钙越容易折到。原来呢,是因为这个骨头里面啊,三分之一呢,是胶原蛋白,是有机物,三分二呢,是钙质。令到骨折的原因,反而是因为无机质,是钙质过多导致的。
红叶:整个一个这个医疗上的误区。
梁冬:这是一个,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社会的阴谋?
红叶:对。但是,这个中国人啊,一向是非常地敬重老年人。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文化呀,本身它是属于一种经验型的文化。那么,老年人,是最富有经验的。对不对?因此,我们文化属性里面,它固有一些老年性的属性。
梁冬:嗯。
红叶:古代一些记载吧,比如说,关于老子的记载。那么,老子是一个什么特征啊?
梁冬:就是老嘛。
红叶:生而白头。
梁冬:对。
红叶:为什么叫他老子呢?
梁冬:对。
红叶:生而白头哈,说明对这个有智慧的人,有一种崇尚。
梁冬:会不会是因为中国人整个文化系统里面对老年人是比较尊重的,所以这个民族,才能够这么多年来,得以完整地传承?你看,别的文明,它都不尊重老年人,所以,它的文化就一遍一遍地被推翻了,对不对?
红叶:对,这很有道理的。比如说,《魏书》里面就说啊,说:“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这也是表达一种对老年人的一种崇尚。
梁冬:什么叫三世长者,五世长者?
红叶:比如说这个人呢……这个三世和五世啊,这个在解释上面,还是有一些分歧的。
梁冬:对。
红叶:比如,我们说的“医不三世”,指的是,可能是指的是那个传承上面的,形而上的说法是,我们这个人转世了三世,这三世呢,都在行医。
梁冬:哦。
红叶:所以说,三世长者知被服。三世,我可以不管,但是呢,这里面提的是长者。就说,只是这个年长的人,才能够教育后生怎么样去饮食,怎么样去穿戴。
梁冬:嗯。我觉得,这个老年人跟年轻人讲怎么吃呢,我是可以理解的。诶,老年人跟年轻人讲怎么穿衣服,中间是有什么样的意味吗?
红叶:诶,我们看看现在的那些,这个,就说一些时尚的那些小姑娘的穿戴。
梁冬:对。
红叶:露肚脐,露脐装。这老年人……
梁冬:露腰装。
红叶:诶,一定是很批判的吧?为什么呢?我在临床上看到,很多露脐装的小女孩受了凉以后,因为她受凉的位置在中部啊……
梁冬:丹田。
红叶:在中部,对。丹田指的是下部了。
梁冬:啊,啊。
红叶:我们把丹田呢,可以算作是。那么,肾在传统文化里面,叫先天之本。
梁冬:对。
红叶:另外呢,她们有的露到了这个……
梁冬:肚脐。
红叶:腹部,肚脐,这是中嘛。
梁冬:对。
红叶:中,指的是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
梁冬:哦。
红叶:那么先后天之本都受到寒凉气的伤害,那么,这个人的生命质量会有很大的下降。
梁冬:哇,还有很多女生,连这个,比如开……开穿这个……胸口开得比较低,是吧?连这个心包经都被着凉了。
红叶:心包经也受凉了。
梁冬:哈哈!不容易呀!
红叶:那这样的话,小女孩的胃肠病会很多。
梁冬:而且她后面也,就露背装嘛,就说,那个后面那个露腰嘛……
红叶:就连督脉也露出来了。
梁冬:督脉也露出来了,命门也露出来了,对不对?
红叶:痛经的发生跟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梁冬:对。现在所以有些文化,真的是很糟糕的。比如说,动则这个强调露臀沟,啊,显得好像很性感,最后怎么死的都不知道,对不对?
红叶:还有这个青春痘的发病率。
梁冬:啊,这个青春痘跟这个有什么关系呢?
红叶:我们常规的认为,青春痘是热的。
梁冬:对。
红叶:为什么满大街青春痘,我们越治越多呢?
梁冬:对呀?
红叶:治疗上有问题。
梁冬:这叫动机的问题,就是方法论的问题。
红叶:方法论的问题。我们看到的是,可能是色红的青春痘。
梁冬:对。
红叶:实际上呢,长青春痘的小孩子啊,小女孩啊,一般他都有一些,间夹的症状,就是她伴随症状。
梁冬:嗯?
红叶:很少有这样的女孩是伴随热症的。一般长青春痘的女孩的症状呢是什么?手脚冰凉。
梁冬:啊?
红叶:容易胃疼。有的人容易便秘。我们往往把这个便秘呢,当作是一种热症。实际上,胃肠寒啊,动力差,推不下来啊,胃肠蠕动慢。还有呢,伴随痛经,月经后错。
梁冬:对。
红叶:这都是寒症……
梁冬:对不起,技术上什么叫月经后错?不明白。
红叶:就是,比如说,正常的呢,女性呢,应该是每个月经周期是二十八天左右,那么前后呢,在七天之内,大体上都是允许的。但是呢,很多小女孩,比如说,两个月来一次月经,四十五天来一次月经,这肯定是寒气阻滞呀,推不下来,能量不够。
梁冬:哦哟,这个!
红叶:我们也可以做一个比喻呀。比如说,寒气比较大的时候,它浮在我们的面部,那么,我们毛孔呢,都是要呼吸的。气体要通过它。当我们这气体要通过它的时候,我们就说的这个气呀,实际上是一些能量,是一些呼吸的物质,要通过它的时候呢,如果不受阻滞,它轻而易举就出去了。
梁冬:对。
红叶:我们的汗腺,毛囊腺都是很通畅的。当它发现阻滞的时候,就会隆起,对不对?
梁冬:对。
红叶:这个隆起,是能量不够的表现。
梁冬:啊哈?
红叶:千万不能认为是热。
梁冬:但是,为什么大家这么普遍地认为,这个上火啊,才会长暗疮呢?
红叶:因为它发……一个是,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它颜色发红,是吧?
梁冬:对。
红叶:我们往往习惯于把红色东西都当作热。我们老家福建啊,既然说西瓜也是热的。我问它为什么是热的?说西瓜颜色发红。实际上,在中医里面,西瓜称作夏日白虎嘛。
梁冬:嗯,嗯。
红叶:白虎是寒性的,肃杀的。另外一个原因呢,这个,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青春痘会加剧?一种情况,吃辣椒,对吧?为什么吃辣椒会加重呢?
梁冬:对呀?
红叶:辣椒会让血液循环加快,局部的红色会加重。那么,短期之内红色加重,我们就认为它加剧了。实际上,我在临床上观察呢,吃辣椒,短期之内,就说,两三天,会充血,会让这包变大。但是,实际上呢,并不会增加这包太多的数量。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呢,他们认为呢,比如说,我们在吃肉的情况下,包会增加。但是有前提的,当我们吃肉的同时,吃不到一定数量的主食,就是说,肉食和主食之间的搭配呢,不谐调的时候,那么,肉食的消化需要伤我们的胃肠呀,胃肠受伤了以后,整个能量来源会受阻碍。那么,这就是我们说的上火。这又说到我们上一期讲的这个内容啊,就是甘受和,白受彩。指的是我们吃饭的时候呢,需要主食和副食,要交替入口。
梁冬:哦,这个解释一下,甘受和,甘呢,是甘甜的“甘”。
红叶:甘甜的“甘”。
梁冬:阿甘的“甘”,是吧?
红叶:对。
梁冬:甘受和,白受彩。这句话,你来解释一下,哈。
红叶:就是,甘甜的东西呢,能够帮助我们调和胃肠的功能。我们所谓的甘呢,实际上指的就是米面和谷物这一类的主食,就指的是我们中国人吃饭的最基本的一个传统的习惯,就是饭菜要交替入口。
梁冬:就是一口饭,一口菜。
红叶:一口饭,一口菜地这么吃。而且,饭菜是分离的。
梁冬:对。西方人就不是这样,哈。
红叶:西方人不是。
梁冬:就是把肉当主餐嘛,对不对?
红叶:西方人是,对。因为西方人有特殊的……祖祖辈辈特殊的生活习惯。
梁冬:啊哈,白受彩,什么意思呢?
红叶:白受彩呢,就是说,白色的底色,容易让我们显示出各种色彩来。比如说,我们要画个油画呀,什么的,一般都用白色的布景啊,白色的这个底色。宣纸也是白色的嘛。
梁冬:对。所以叫甘受和,白受彩。
红叶:甘受和,白受彩。
梁冬:好,稍事休息一下之后,马上继续回来呢和红叶老师呢探讨这个青春痘的问题。
广告片花……
梁冬:继续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梁冬和红叶老师呢,这个请教这个关于饮食文明文化。就是,刚才我们聊到啊,这个吃饭,要一口吃饭,要一口吃菜呢,这比较符合中国人的这样一种框味,哈。他的这个整个从,饮食到文化的这种习惯。所以,广东人啊,说这个菜都不叫菜的,叫餸。啊,叫吃餸。餸呢,就是一个食字边,一个送别的送。
红叶:哦。
梁冬:他这叫菜,就是我们吃的东西,所有米饭以外的汤啊,肉啊,青菜,都叫餸,统一叫餸。它什么意思呢?实际上,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你更好地吃饭。
红叶:它是一个主辅的关系。
梁冬:啊,对,一个主辅的关系。
红叶:所以,我们有主食和副食的区别。
梁冬:对,对,对。
红叶:菜再好,它只是占在一个从属的位置上。
梁冬:对,所以现在……说起来,有很多年轻人,很多朋友都有这种习惯,说,就不吃主食了,就这样的话呢,不会长胖。你从作为一个专业医生的角度,你怎么看这种情况?
红叶:人之所以长胖啊,这个,我说的是异常的肥胖啊,除了这个遗传上的因素以外,是因为呢,体内有很多,没有经过完全消化的东西,就是我们加工的半成品,堆积在皮下了。
梁冬:哦。
红叶:这种情况,恰恰是脾胃功能下降的一个表现。
梁冬:啊哈?
红叶:大家了解,有一个中药,我们常用的一个中药啊,叫霍香正气水。霍香正气这个药呢,是一个很好的药。
梁冬:对。
红叶:那么,从这个药上呢,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生活的很多的误区。比如说,我们认为夏天是非常炎热的,我们需要吃凉的东西来避暑。
梁冬:对。
红叶:那么,中暑以后呢,我们认为是受热中暑的。中暑以后,我们习惯用霍香正气来解暑。而且,霍香正气来解暑的效果又特别好。
梁冬:对。
红叶:但是,大家如果研究霍香正气内容的话,大家会发现,霍香正气,所有的成分,完全都是温热的药。
梁冬:啊,包括什么?
红叶:霍香……
梁冬:正气?哈哈!没有!藿香。
红叶:霍香。啊,茯苓是个性平的。苏叶……
梁冬:啊,苏叶是性温的?
红叶:苏叶是性温的,是解淤泄毒的。
梁冬:对。
红叶:是养胃的。大虎皮,大虎皮指的是什么呢?
梁冬:不知道。
红叶:槟榔的幼皮,是调节人的消化的,增加人的消化液的。白芷……
梁冬:白芷是什么东西?
红叶:肉料之一呀,炖肉的。
梁冬:哦,啊,啊,啊。
红叶:是个香料。桔梗,开人肺气的。
梁冬:对。
红叶:甘草。
梁冬:温和的。
红叶:对。半夏……
梁冬:半夏是偏热的。
红叶:半夏是温性的。但是霍香正气里用的半夏去……就是把半夏呢,发酵以后,形成的。
梁冬:哦呵。所以就……总而言之,就霍香正气这个消暑的药,本身却是比较偏温热的?
红叶:对,里面还有陈皮,新会陈皮。还有这个厚朴。全部都是温热的药。
梁冬:对,这是用温热的药去化解中暑,啊,这也是中国文化里面诡调的部分,啊?
红叶:诶,不是诡调,这是符合实际的。中暑的时候呢,我们受的热啊,是来自于外部的热。
梁冬:对。
红叶:那么,人体有一个特点。比如说,外部受热的时候,体表血管会扩张。
梁冬:对。
红叶:那么,体表血管扩张的时候呢,人的能量会往体表走,是吧?相对来讲,中宫就空虚了。
梁冬:反而,里边……
红叶:内部就空虚了。
梁冬:哦!
红叶:啊,所以,这个在《黄帝内经》上有一个著名的一个关于我们补养的一个论调,叫“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啊。
梁冬:对。
红叶:你如果把这个,你仔细琢磨,跟我们现在的思想就有些差别了。如果是春夏要养阳,那我们肯定要用温热的东西,对不对啊?
梁冬:对呀。
红叶:那么,春夏是很热的。
梁冬:对呀。
红叶:再用温热的东西,按照我们常规的思想,不就上火了吗?实际上,它本质上不是那样的。所以呀,号召所有人夏天都喝绿茶,那也是错的。
梁冬:对。
红叶:绿茶是寒性的。
梁冬:所以夏天应该喝什么茶?应该喝红茶?
红叶:夏天应该喝一些红茶,或者些传统的茶。
梁冬:或者说,热水。
红叶:比如说,广西,广西有六宝茶。很温热的。
梁冬:那现在满大街都是怕上火,就喝XX,这个凉茶,你怎么看这个事情?
红叶:这个……梁冬,因为你是广东人,啊。
梁冬:啊,啊。
红叶:这个凉茶是从广东来的。
梁冬:对。
红叶:那么,中国的这个文化呀,它的发源地呢,是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那么,以前,一直认为是以黄河流域为主的。
梁冬:对。
红叶:那么,现在,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明呢,中国的文化发源地呀,是以长江、黄河,和四川流域,和北纬三十……
梁冬:北纬三十度?
红叶:对,北纬三十度附近。这些文明,交叉在一起的。那么,在古代来讲呢,这个广东啊,福建啊,广西啊,叫蛮夷之地啊。
梁冬:哈哈!
红叶:他文化积淀不够。
梁冬:哈哈,失敬,失敬!
红叶:那文化积淀不够的时候呢,哈哈,就容易看到一些表层的现象。
梁冬:哦。
红叶:就说,这种老者传承下来的东西不够。
梁冬:哦。所以,广东人是这个,很努力的一种人,又要喝凉茶,又要煲汤,但总是,好像不是很红润的原因也是……
红叶:但是,广东人爱喝汤是对的。
梁冬:是吗?
红叶:对,汤能够起这个饮食上的鲜味儿。鲜和香,是饮食的两大规律嘛。
梁冬:对,对,对。
红叶:饮食,中国饮食一共有三个最主要的规律。第一个呢,就是甘受和,白受彩,吃饭菜交替入口。这样能给我们带来健康。第二个呢,是鲜和香的这个阴阳的布局。
梁冬:鲜和香又怎么在阴阳上……
红叶:鲜和香呢,代表中国这个饮食上的阴阳格局。
梁冬:哦,是吗?
红叶:因为香味儿呀,它都是来自于火的。
梁冬:哦,是吗?
红叶:啊,所以我们可以归纳出来叫香不离火。
梁冬:哦,比如烧烤?
红叶:烧烤不算。为什么不算呢?因为烧烤呢,它出的是焦糊味儿。
梁冬:哦,哦,那什么叫香?
红叶:真正的香啊……你看香字呢,它下面含的是甘,上面是禾。这个香字呢,来自于这个谷物的烧烤出现的味道,这种很悠然的,似有似无的,无际可寻的……
梁冬:哦,比如?能讲详细点吗?
红叶:比如说,你小时候有没有这个,烧麦子的经验?
梁冬:没有。哈哈!难倒红老师了啊,哈哈!
红叶:呃……
梁冬:烤锅巴吧。
红叶:对,烤锅巴就有香味。但是烤锅巴带着焦味。
梁冬:嗯,嗯,嗯。
红叶:香字呢,是来自于这个谷物的。后世呢,因为油的出现,又把它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在烹调上面呢,很重要的原则,你要取它的香,就一定要多跟火联系在一起,多跟油联系在一起。
梁冬:哦。
红叶:你要取它的鲜,要多跟水联系在一起。
梁冬:所以,广东人蒸鱼嘛。
红叶:对。
梁冬:就蒸很多东西都是嘛,对吧?
红叶:对。发展下来呢,味精呢,实际上是鲜的另外一种提炼和表现。这样的话呢,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做菜哈,既然味精存在,就不要一概地反对它。如果我们在炒菜的时候,要取它香味的时候,建议大家,不要拿味精去捣乱。要做汤的时候,要提鲜的时候,放点味精,也没什么不可以的。我们也不用一去餐馆就告诉大厨,所有的饭菜不放味精,也要享受嘛。对吧?
梁冬:对。那说回来,刚才我们说到哪儿来着?又绕回来了哈……
红叶:说到饮食的阴阳格局了。
梁冬:对,饮食的阴阳格局啊。红叶:第三点,就是滑。
梁冬:滑,嗯。
红叶:滑,跟长寿有很大的关系。
梁冬:诶,此话怎讲?
红叶:呃,你看大家,这个中国在传统的饮食,在美食里面呀,有一个很另类的追求。你看,燕窝、鱼刺、鹿筋,呃……
梁冬:牛鞭?
红叶:牛鞭,对。
梁冬:熊掌?
红叶:对,熊掌。
梁冬:海参?
红叶:海参,对。这些呢……
梁冬:这都是中国古代一直讲来,就说是山珍海味里面这个代表作品,啊。
红叶:对,满汉八珍之一。还有鱼肚。
梁冬:对,鱼肚,对,对,对。诶,为什么中国人对这些东西,那么地偏爱呢?
红叶:因为它们能给我们带来健康和长寿。
梁冬:啊,为什么呢?
红叶:因为它富含胶原蛋白。
梁冬:哦,哈哈。
红叶:胶原蛋白,在人体上的意义是非常强大的。能够……第一,就说我们现在常见的大病啊,主要是两块儿,就是致人死命的大病,一是肿瘤,(二是)心脑血管疾病。我们就拿这两个来说啊。对肿瘤来讲,胶原蛋白是预防肿瘤的,很好的食物和原料。比如说,有的微小的癌酸产生了,胶原蛋白呢,能够把它包裹住,息事宁人,逐渐地纤维化,或者逐渐地让它吸收了。预防肿瘤呢,胶原蛋白是最重要的。
梁冬:哦。
红叶:我在临床有这样的例子。
梁冬:比如?你可以举个例子吗?
红叶:呃,比如说,我的一些病人,家族性的肿瘤体质。那么,这样的病人呢,要做一些肿瘤监测,比如白细胞抗原呀,肿瘤相关性的抗原。有的时候呢,我们动态观察,看这个,比如说,一个很主要的一个,监测消化道肿瘤的指标啊,CA199。有时候这个指标呢,我们动态地看,它虽然在正常范围之内,带有增高的趋势。这个时候,我们给他用大量的胶原蛋白,这个指标能够悄无声息地转到正常,转低吧,我不能说转到正常。
梁冬:你怎么叫作用大量的胶原蛋白,你怎么用的呢?
红叶:这个,从我的,我的职业是医生啊,但是,我有一个爱好,就是去翻阅古代名医的医案。在查阅古代名医医案的过程中间呢,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
梁冬:那到底红叶老师发现了什么奇怪的现象呢,哈哈,稍微休息一下呢,马上回来。
广告片花……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哈。那我们呢,其实是透过了,今天请到红叶老师呢,是,看似漫谈,实际上呢,抽丝剥蚕,逐层深入呢,去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了。刚才呢,红叶老师呢,特别提到一个东西,他作为一个医生,有的时候呢,在治病的过程当中呢,也喜欢翻阅古代的医案。发现,在古代的医案里面,有一些让他感到很诧异,很惊奇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嘞?
红叶:我们在追寻一个名医的时候呢,我们从他的这个青年时期……因为古代很多的医生啊,他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成名了。
梁冬:对。
红叶:他的门人会记载下来他们很多的这个成功的医案。你会看到,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大夫呢,在医案里面所用的药物啊,有一个很明显的趋向性。
梁冬:嗯?
红叶:越年长的时候,便喜欢用一些胶类的药物。啊,比如说,阿胶。比如说,我们看到这个叶天士,徐灵台,王仕雄,都有很明显的这种趋势。这都是清代啊,康乾年间的大名医。用到的这些胶类,阿胶,龟板胶,鹿角胶,还有鱼鳔胶。
梁冬:阿胶我是知道,从驴皮里面,是吧?龟板胶,就是从龟的那个壳里面弄出来的吗?
红叶:对,从龟板里面,龟的腹甲里面。
梁冬:哦,腹甲。
红叶:对,龟的腹甲里面,它是和这个阿胶混合提炼的,它在人体上有意义的。那么,腹甲呢,它指的人的这个腹面,它指的是龟的腹面。
梁冬:对,对,对。
红叶:它在经络学上呢,它是走任脉的。有时候我们在腹侧有一些问题,或者阴经的问题,适合于用龟板胶。
梁冬:哦。
红叶:你看,鹿角胶呢,鹿角呢,走的是督脉的,走的后背这一块儿的。
梁冬:对。
红叶:如果在人的阳经上的问题,或者是督脉的问题,我习惯于用鹿角胶。
梁冬:就是说,如果是前胸的问题,就是用龟板胶,后背的问题,用鹿角。啊。
红叶:对。
梁冬:嗯,有意思,有意思。
红叶:一个是他们的医术在积淀,另外一个呢,他们自身的年龄之增长,对他们反过来也有一些提高。
梁冬:嗯,他们发现了什么?你从里面解读出什么?
红叶:老年人需要这个东西,我刚才说的是预防肿瘤这一块儿。
梁冬:对。
红叶:预防心脑血管这一块儿,很直观地,我们可以看到,胶原蛋白能够增加大血管的弹性。而大血管的弹性呢,又恰恰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很重要的原因。比如说,大血管弹性好了,血管弹性好了以后呢,血管不容易破裂,那么,脑出血的发病率会下降。
梁冬:对,对,对。
红叶:是吧?那么,有的心梗,发病率也会下降。还有一些比较极端的大血管破裂的现象。
梁冬:所以,这些东西都是跟滑有关?
红叶:跟滑有关。其实就是跟胶原蛋白有关。
梁冬:就是说,如果一个食物滑的话,多数情况下,它的胶原蛋白含量是较高的?
红叶:对。
梁冬:那猪蹄?
红叶:呃,但是我们不主张吃猪蹄,为什么呢?猪蹄下面的皮下脂肪,我们去不干净。那么,如果想吃猪蹄的话呢,我们可以吃肉皮冻。
梁冬:哦。
红叶:肉皮冻,我们把它冷却以后,上面可以把油脂去掉。
梁冬:哦,对,对,对。
红叶:我们在取到滑的时候,我们不要增加脂蛋白。但是,而且呢,我可以告诉大家,给我们带来滑的这种胶原蛋白,胶原蛋白呢,在蛋白的分类上,主要是角蛋白和硬蛋白,它不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
梁冬:哦,那什么会增加血液的粘稠度?脂肪?
红叶:脂蛋白。这完全是两类蛋白,或者是三类蛋白。
梁冬:哦。
红叶:而且呢,养生上面,还有一个误区,就是古人所说的血虚呀,和现在我们所谓的贫血呀,是两个概念。
梁冬:嗯哼?
红叶:古人所谓的血虚,指的完全是一些临床表现。比如说,这个人的面色啊……
梁冬:晦暗。
红叶:惨白。晦暗不是,晦暗是脾虚。
梁冬:哦,哦,哦。
红叶:比如说,面色惨白,声音无力,脉搏比较细弱,这种情况呢,我们把它叫作血虚。现在人的血虚,完全是从,所谓的贫血啊,完全是从,呃……
梁冬:血红蛋白。
红叶:血红蛋白,血色素来看的。
梁冬:对。
红叶:啊,所以呢,这个,我们在这个观念上的一些误差啊,容易诱导我们。而现在很多人贫血,要补阿胶,说阿胶能补血。
梁冬:对。
红叶:但是这样是错的。阿胶不能够明显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那么……
梁冬:那它是怎么补血的呢?
红叶:阿胶的补血,它是增加胶原。
梁冬:哦。
红叶:其实是增加那个小分子蛋白的量。我在临床上就长期探索过这个问题,包括我们所谓的当归补血,也升高不了红细胞。
梁冬:哦。所以,你的结论就是,中医里面所讲的补血,和西医里面讲的补血,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红叶:对。但是,西医所讲的这个补血,这个血,这个血色素下降,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饮食上面也非常重要。我有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呀,我看到了一个医案。这个医案呢,据传呢是,太极的创始人张三丰的医案。
梁冬:啊哈!
红叶:那么,他这个记载了一个病。
梁冬:哦,他也是个医生吗?
红叶:啊,他是一个道家嘛。因为中医很多是从道家上来的。
梁冬:对。
红叶:他记载了一种病,这种病呢,叫作萎黄病,记载的一些症状啊,跟现在的贫血是一模一样的。他用来治疗这个病的方案呢,我们古人呢把这个方子呀,放在这个杀虫剂里面来看了。这个方子的主诣呢,就是平胃散。平胃散呢是这个霍香正气的主要成分,实际上是养胃的。另外呢,再加了一个胆矾。胆矾是什么东西啊?
梁冬:对,胆矾是什么东西呀?
红叶:硫酸亚铁。诸位,我们古人是把现代人所谓的贫血,是放在虫症里面的。
梁冬:那个虫?
红叶:虫子的虫。
梁冬:就是?
红叶:寄生虫的虫。
梁冬:哦,寄生虫的虫。
红叶:他认为是一种虫寄生在人身体里面,我们要来杀虫。胆矾呢,又是一个杀虫的好药。
梁冬:那事实上真的行之有效吗?
红叶:行之有效,相当有效。
梁冬:那说明什么?
红叶:说明……
梁冬:真的是我们身体里面有虫吗?
红叶:不是有虫,不是有虫。其实是补了一个泛亚铁了。
梁冬:那歪打正着喽?
红叶:对。其实这是治疗贫血的很好的办法,我们现在人可以用啊。我们不用去买那个胆矾来吃了,因为胆矾它纯度不够的话,容易伤胃。我们直接就用西药补铁剂,很好了。西药发展这么多年,现在补铁剂很完善,对胃肠刺激也很小。我们常用的福乃得,啊速力菲,效果都很好。
梁冬:这说得有点远了啊。哈哈,咱们说回来,说回来这个胶原蛋白,滑。刚才,这个红叶老师讲到这个中国饮食文化的三个层面,是吧?第一个层面呢……
红叶:第一个层面呢,是甘受和,白受彩。
梁冬:哦,对,对,对。第一个层面是甘受和,白受彩。第二个呢,是饮食的阴阳五行,要香呢,就要火,要鲜呢,就要用水,蒸那什么乱七八糟的。啊,第三个,就讲到刚才提到的滑。
红叶:滑。
梁冬:滑所代表的这种胶原蛋白中含量。所以呢,在我们的整个饮食体系里面呢,什么海参啊,就那个熊掌啊,这个鱼肚啊,等等,等等,就说所谓山珍海味,最好的东西呢,诶,居然都和这个胶原蛋白,丰富含量是有关系的。包括燕窝呀,什么的,是吧?
红叶:对,包括燕窝。
梁冬:对。
红叶:包括鹿筋,包括我们南方人常吃的鱼胶。黄鱼胶。包括小孩所吃的果冻,都跟胶原蛋白有很密切的关系。
梁冬:对,那我想问,我的问题就来了,它不可能所有的都是好的吧?那这种胶原蛋白它会不会有什么负面问题呢?
红叶:容易伤胃。就是说,因为胶原蛋白,它比较粘腻嘛。
梁冬:对。
红叶:所以呢,我们在烹调的时候呢,就要很注意。一个是呢,一定要把它炖得很烂,让胶原蛋白呢,解链呢要解链得很好。再一个呢,多配一些帮助人消化的东西。
梁冬:温热的东西。
红叶:对。比如说在烧鹿筋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多放点十三香。比如说,做燕窝的时候呢,我们可以炖一点蓝莓汁儿,多一点乌莓汁儿,这样都有利于它的消化。
梁冬:哈哈,生活得够优雅的!
红叶:嗯,我总结了一下啊,补钙的问题呢,一定要因人而异。就说,也不能说,所有人都不要补钙,这也是错误的。那么我总结了一下,一共有这几条啊。第一呢,儿童和青少年,一定要需要坚定不移地补钙,而且应该把补钙呢,和补充维生素D,和晒太阳相结合,因为这是成长的需要啊,而且可以有效地预防佝偻病啊,鸡胸啊,驼背的发生。第二,中老年人不适合补钙。否则呢,容易伤肠胃,而且会加重各种结石和骨质增生。原因很简单,我们不能有效地诱导钙在我们需要的位置来沉积。第三点,骨折的病人呢,不适合补钙。
梁冬:啊?
红叶:尤其是在骨折的初期,这个,西医也是这个观点。是不适合补钙的。四呢,老年人和反复骨折的患者呢,需要注意补充胶原蛋白。胶原蛋白的摄取呢,最好从食物上来摄取。第五点,这是我们一会儿要探讨的:没有一个确切的证据表明,牛奶是有补钙作用的。
梁冬:嘿,有意思啦!每一个人听到广告,我们就是广告洗礼也那么多年哦,都天生地认为,喝牛奶,是补钙的最重要的我们日常生活的方式之一。但是,作为一个专业医生的角度来看,却突然发现中间一个巨大的谬误。那到底是怎样的谬误呢?马上回来。
广告片花……
梁冬: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大家好,欢迎继续回来到国学堂。依然是梁冬和红叶老师呢,请教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食物问题。红叶老师,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哦,就是在中国四大名著里面,尤其是以《红楼梦》为主,你说,《红楼梦》里面的人,够会吃的了吧?
红叶:对。
梁冬:《水浒传》里面的英雄豪杰,够敢吃的了吧?
红叶:对。
梁冬:诶,都没有一本书里面,讲到喝牛奶这回事儿。我觉得这个事情吧,不说,诶,你也不觉得。诶,一提出来呢,还真是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素以养生保健为这个日常生活之重要大事的这个中国古人里面,哈,这个意识形态里面,诶,牛奶却唯独地缺失呢?
红叶:对。我们可以从客观例子来看。
梁冬:嗯。
红叶:奶品啊,现在是作为世界性的主要食物。但是在中国,奇怪的现象,真正牛奶厂的……第一家牛奶厂的开办是什么时候?是民国时期的问题。
梁冬:对。
红叶:说明中国人向来没有饮奶的习惯。没有饮奶的习惯呢,这不单纯是一种习惯的问题。
梁冬:没有偶然嘛。
红叶:实际上是深层的身体的问题。牛奶呢,作为一种异体蛋白,一向作为中国人这种体质所排斥。呃,比中国人更早喝牛奶的民族是什么?或者国家是什么?
梁冬:日本。
红叶:日本人。
梁冬:对。
红叶:我接诊了大量的日本病人,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日本病人里边呢,有几种病,以每年超过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长。一个不孕不育,一个青少年的糖尿病,一个变异性皮炎,还有,比如花粉症,这都跟牛奶有密切的关系。为什么呢?
梁冬:以前,我们听到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啊,说日本人喝了牛奶之后,整个民族长高了,以前都是……
红叶:他们付出了代价呀。
梁冬:就是付出了……
红叶:形态学上的长高了,但是呢,身体内部结构遭到破坏了。
梁冬:哦。
红叶:异体蛋白攻击了正常的细胞。比如说,攻击胰岛细胞,那么,胰岛素分泌就受到障碍了……
梁冬:哦。
红叶:糖尿病增加。那么,异体蛋白呢,攻击了我们身体的一些别的部位,比如攻击皮肤了,产生皮炎。
梁冬:嗯。
红叶:攻击了这个精原细胞,攻击了卵巢、子宫,形成不孕不育,这个深层次的问题呀,我们思考不够。光看到表面了,日本人确实长高了。诶,日本这个民族呢,长高的这个原因呢,一个是跟他们的作卧的习惯有关。
梁冬:对。
红叶:对吧?第二,是跟牛奶确实有关系,蛋白质多了。另外,也跟社会环境有关。
梁冬:对。
红叶:那么,二战以后,经济的发展。这三方面的关系,促使身高增长,但是,疾病带来越来越多。
梁冬:哦。
红叶:带来疾病的主要原因是在于牛奶上。
梁冬:啊,这真是一个很有趣的一个话题喽。那中国人,在民国的时候,才开始有了第一间牛奶厂,然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红叶:然后呢,民国以后发生的事情呢,主要是从这个思想潮流方面,那么,西学东进了。呃,我们有句话,叫“有奶便是娘”,对不对?我们中国人开始这个接受西方的思想,来喝西方的这一杯奶,思想这个奶,那么,在饮食上也开始改变。
梁冬:对。
红叶:但是,我们毕竟是东方,积累了那么长时间的文化,我们长大了以后,回过头去反思的时候,我们不能把奶牛当成我们的母亲啊,也不能把西方当作我们中国文化的摇篮啊。那么,现在这个时代,就是在思考的时代,在转型的时代。那么,五四文化运动,其实是发现了我们的很多问题,就我上次比喻过,就跟一个小孩要洗澡一样,洗完澡以后,应该把这个小孩儿还独立地存在那儿,不能把脏水和小孩儿一块儿泼掉嘛。
梁冬:对。所以,你认为,就是说,你认为,现在很多的奶厂做的事情,它其实,表面上它也获得了利润,它也交纳了足够的税收。但是,这个奶的问题,却成为中国整个民族健康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红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梁冬:有两种奶,第一种是有三聚氢氨的奶,那本来已经很严重了。
红叶:对。
梁冬:第二,没有三聚氢氨的奶,对中国人民的健康也是有影响的。
红叶:也是有影响的。中国古代宫廷里面,其实也是在用少量的奶的。但是,人家是怎么吃的呀?
梁冬:对。
红叶:三元,我们吃到那个宫廷奶酪……它是发酵以后,去掉奶的寒性。
梁冬:嗯。
红叶:而且,作为一个辅食来佐餐用的,不是我们每天早上就要喝一大杯奶。那么喝的话,会把一个民族内部的一些东西会毁掉的。
梁冬:嗯。喝奶最大的害处是什么?
红叶:是攻击人的细胞,会伤及人的脾胃。你看,很多人喝了奶以后,腹泻。
梁冬:啊。
红叶:喝奶以后,口腔出现异味儿。现代医学把它叫作乳糖不耐受。
梁冬:对。
红叶:实际上,我们可以发现,脱脂的奶粉,照样有这作用。实际上,原因可能不止这么简单。可能是蛋白质这个层面的问题,这是我的一些推论。临床上所看到的,确实是非常的触目惊心啊。啊,比如说,我见到过将近十例,二十多岁的这个商界的精英,小精英们,在我这儿看病,看什么问题呢?看鼻炎,花粉症。这样的孩子呢,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你一问他们,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花粉症?因为在中国很少见到那么严重,就是鼻涕一刻不停地流。一问他们,说,你在这十年之内,是不是在国外生活很长时间?基本上,能够百分之百的验证。那么,他们有在国外生活的经历。因为,外国人的生活习惯呢,是这个奶制品是占主导的嘛。
梁冬:对。
红叶:那么,我们中国人的小肠里面的酶的活性,对于这个乳制品的消化的活性啊,酶的活性是不够的。那么,就会感到我们中医上所谓的小肠寒的这个表现。小肠寒呢,在西医的这个生理和病理里面呢,是这样解释的,就酶的活性不够的时候呢,会出现一些异体蛋白,出现一些免疫反应。那就这个免疫反应呢,会诱导我们出现一些免疫现象。我的治疗的方法呢,就是养胃,解掉这个小肠的这个寒气,慢慢就能缓解。
梁冬:诶,那为什么同样是这个人,他在西方待着的时候,他喝牛奶就没事儿,而回到中国喝牛奶就有事儿呢?
红叶:他在西方的时候就已经有事儿,但是呢,它不马上出现,它是过几年以后出现的。因为,免疫诱导啊,有时候它需要一些时间的,尤其是慢性的一些免疫反应,它需要时间。可以预见,在这片土地上……
梁冬:啊,在未来的中国?
红叶:上述的这些反应,也会越来越重,越来越多,越来越常见。
梁冬:对,这都是一个民族,一杯奶导致的。
红叶:一个民族一杯奶,对。
梁冬:哈哈!诶,那红叶老师,我刚才想到了一个挺有趣的一个现象,现在很多年轻人呢,为了显得性感,啊,不光女生要练胸肌,男生也要练胸肌了,是吧?
红叶:对,要练块儿。
梁冬:啊,练块儿。然后呢,就喝,每天喝六七袋奶。然后呢,还吃生鸡蛋。显得呢,很壮实的样子。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红叶:这是从这个蛋白质的补充上来讲啊……
梁冬:对呀。
红叶:肌肉的这个形成啊,和肌肉的每个肌纤维的粗壮啊,这是需要蛋白质。呃,但是呢,你要注意啊,这些人,多数都是年轻的男性啊。
梁冬:嗯。
红叶:那么,年轻男性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阳气比较旺盛。阳气比较旺盛呢,就是他脾胃的这个热性的推动力比较够。
梁冬:对。
红叶:那么,这个时候,他可以化掉一些奶。但是,男性随着年龄增长,他会逐渐地,阳气会逐渐地衰竭。那么,对这些人啊,有一个忠告,他在年轻的时候,不能逞强于一时,要为年老作一些准备。免得在不要说四五十岁了,我看三十多岁的很多男性,就出现了一些牛奶的一些副作用。
梁冬:而且,长得很胖。
红叶:这个肌肉啊,当你锻炼的时候,它强壮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当你不锻炼的时候呢,它肌纤维萎缩也是很快的。
梁冬:啊,我经常发现有一些长得很胖的人,就是年轻的时候练肌肉练的。
红叶:对。
梁冬:反而很难看,那个身形。
红叶:过度地透支了。
梁冬:还不如不练呢。
红叶:但它的这个皮肉还在,所以会变得很臃肿。而且,肌纤维的这个锻炼呢,会引起这个心肌的一些改变。
梁冬:啊哈?
红叶:这一部分人,其实心脏猝死率更高。
梁冬:现在有些男同学这样练也就算了哈,我看见有些女同学也练。不光跑步,不光练瑜珈,真的去练健美啊!
红叶:啊,如果是练块儿,对女性来讲,我觉得一定要注意。因为每一个肌肉呀,我们在有意识锻炼它的时候,它会影响这个肌肉的这个拉力。肌肉的拉力影响了以后呢,这个力量会传导,不一定会真正带来美。这个一定是值得商榷的,或者一定是要有专业人士来指导,美不是想像的。
梁冬:的确是这个样子哈,这个很多女青年……呃……在这里呢,我站在个人角度,哈,我是强烈觉得,女青年就不要去练健美了,是吧?练得到时候,万一不小心,胡子练出来怎么办?对吧?
红叶:对,我们还是……
梁冬:会有这种情况?
红叶:会有啊,可能会有啊?
梁冬:真的哈?
红叶:对呀。
梁冬:就是雄性荷尔蒙多了嘛,对不对?
红叶:类固醇的含量多了。对类固醇耐受能力强了以后,激素容易蓄积呀。
梁冬:哦。
红叶:对。
梁冬:那可能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如果你真的……现在听说啊,这个中国这个女生当中,哈,女生和女生要好的情况越来越多了。
红叶:呵呵!
梁冬:所以呢,就有一半的女生呢,或者有一部分的女生呢,开始呢,变得比他的男同学更有阳刚之美。
红叶:对。
梁冬:哇,这想起来也是觉得,当今,哈,二十一世纪中国之怪现象之一啊。
红叶:对。所以,通过讲这些呢,我是想告诉大家,要一起来探讨,中国人是怎么样按照中国人自身的传统来生活的。因为,这个传统里面呢,它蕴藏着很多的养生保健的知识和带给我们幸福的一些根源。
梁冬:嗯。
红叶:不光是饮食是这样,实际上文字也是这样。
梁冬:对。
红叶:比如说,繁体字,它带来的美感,带给我们的一些东西。繁体字,我们可以暂且不谈。中国人以前的书写的习惯,也能给我们带来好多……
梁冬:对,从上到下。
红叶:从上到下写,啊,从右往左写。
梁冬:啊,从右往左写是什么原因?
红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传统人啊,就传统的这个东方人,西方人都这样。
梁冬:对。
红叶:多数人呢,都是右力者,就是右侧的肌群的力量要比左肌群力量要大。那么这样的话呢,左侧的肌群呢,得不到相应的锻炼。
梁冬:对。
红叶:我们如果从右往左写字的话,那么,哪个肌肉的收缩,实际上哪个肌肉在做功。左侧肌群在收缩。
梁冬:是吗?
红叶:对呀,它牵拉嘛。左侧肌群得到了锻炼,这样能够让我们身体呢,维持一个相对来讲,它肌肉的一个平衡。
梁冬:哦,换句话来说,写字,从右往左写,有助于练左手和左脚的力量。
红叶:有利。对,练左侧肌肉的力量。这样的话呢,人不容易歪呀。
梁冬:对。那从上往下呢?
红叶:从上往下呢,是古人叫我们修心的办法。让我们的性格呢,从上往下要去收敛,去内涵。
梁冬:嗯,此话怎讲?
红叶:因为东方人的性格特点呢,它是比较外露的。你看,在这个说话的场所里面,在这个谈论场所里面,你看东方人的声音,声调呢,往往是比西方人高。
梁冬:对。所以说,中餐馆都比西餐馆来得要吵闹很多。
红叶:所以,我们中国古代一直在强调这个,要修身啊,要内敛。
梁冬:呵呵!所以,讲到这个地方,插一个小话啊。我发现一个现象,西餐馆呢,是没有包间的。中餐馆呢,都要有包间。因为,人家西餐,人家吃西餐的都很安静,不存在需要包间,互相影响的情况。
红叶:对。
梁冬:啊,中餐馆太吵了,所以呢,弄两个包间呢,可以在自己房间里面吵。
红叶:对。这都是传统文化给我们带来的一些礼物啊。我们要好好地把它拆开了,好好地审视它。
梁冬:啊,说回来。那刚才讲到了,为什么说,写字,从上往下写,有助于修炼中国人的性格?
红叶:因为它带来的是一种我们很沉稳的,内敛的意识。是一种潜降的意识。
梁冬:嗯?为什么?
红叶:传统文化里面认为呢,我们在每个动作呢,都是在修炼自己。
梁冬:对。
红叶:我们有意识的时候呢,是从上往下的时候呢,让我们的心气能够内敛,能够下潜。
梁冬:哦。
红叶:能够去掉一些浮躁。
梁冬:就是,每个动作,你看,每写一行字,你是从上往下的。
红叶:对。
梁冬:有助于下沉。
红叶:对,我们的心气是往下引的。
梁冬:哦,看书的时候呢,也一直是往下看。
红叶:对。当我们抬头那一瞬间是很快的。那个瞬间,实际上我们意念呢,不是那么强烈。往下的时候,我们在看书,看文字的时候,意一直在收引着它。
梁冬:哦。
红叶:在民国的时候呢,这个中国人很不喜欢我们现在写字的方式啊。把这个从左往右,啊,横着写字,叫作“蟹形文”,嘲笑了很长时间。
梁冬:哦。所以,中国优雅的方法应该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的……
红叶:对。但是,我们在这个教育我们下一代的时候,或者教育大众的时候,我们没有从更深的层次上去了解它,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的这个内涵。直接就用了一个“蟹形文”来嘲笑人家,是不对的,我们应该从内涵上去挖掘它。
梁冬:嗯。诶,在最后,这个节目结束之前呢,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哟。说到这个滑这个字,因为我们今天在探讨嘛,滑呢,是有助于长寿的,因为呢,它可以把饭一下子噎下去。同时,滑呢,它还跟胶原蛋白有关。胶原蛋白呢,能够令到我们的骨质呢,更有弹性,哈?
红叶:对。
梁冬:诸如此类。那为什么滑这个字,是三点水,一个骨头的骨?
红叶:因为滑的东西啊,实际上它是有流动性的。你看,那胶原蛋白,它即使变成了肉冻状,实际上呢,你要把它放在一个有形状的一个容器里面,它还会重新出形儿。
梁冬:那这个跟骨头的骨有什么关系呢?
红叶:滑呢,它是,其实是,它是属于,从五行分类上来讲,它是属水的。
梁冬:啊哈。
红叶:骨的……三点水,属水,毫无疑问吧?
梁冬:对,对,对。
红叶:骨也属水的。另外,滑的东西呢……
梁冬:就这样补充一下哈,因为骨呢,是来源于肾,肾呢,在五行里面,主水。哈?
红叶:对。另外,滑的这个东西呢,跟我们看到的,可能对古人来讲,他们看到的,给人最好的一个帮助的地方呢,就在骨质上。
梁冬:此话怎讲?
红叶:就在骨质上了。
梁冬:就说,滑的东西,比如说,胶原蛋白,肉筋啊,蹄筋啊什么的,是有助于骨头的……
红叶:有助于骨质的维护。
梁冬:哦。
红叶:因为古人呢,他,表面上,他看不到这个心脑血管的问题,对不对?也看不到肿瘤的问题。他只能看到经常地吃这个滑这种食物的人呢,他的骨质得到了维护。古人呢,也许腰腿疼啊,骨头疼痛得到了缓解。我觉得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健康人来讲,在造字上,可能偏于骨,所以,把这个骨给牵扯进来了。
梁冬:哦,这是其中的,我们这种思考……
红叶:这是一种思考和讨论。
梁冬:对。但是呢,我相信呢,这个我们的很多听众朋友呢,也会根据我们这个话题呢,一起来研究和分析。为什么,滑这个字,三点水,旁边是一个骨头的骨。诶,中国文字里面,它绝不会偶然。对不对?那,在今天的中国文化太美里面呢,就是探讨在这里。我们下一期同一时间再见。谢谢红老师,谢谢!
红叶:好,谢谢梁冬,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