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a-porter优惠码:“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36:58
“五四”九十周年祭——一个问题史的回溯与反思2009年04月22日 18:18凤凰网历史专稿 作者:杨念群,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

主要著作有:《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1997)、《杨念群自选集》(2000)、《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2001)、《空间o记忆o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主编,2001)、《雪域求法记--一个汉人喇嘛的口述史》(合著,2003)、《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主编,2004)、《昨日之我与今日之我--当代史学的反思与阐释》(2005)等。兼任中华书局出版《新史学》丛刊学术召集人。

作者自序

谈“五四”就像赶场庙会,不仅要就着五月四日这天去赶集,而且有大集小集之分,今年好像逢上个赶大集的日子。言论圈又该熙熙攘攘地热闹一番了。但若不想每年例行吆喝几句“五四万岁”的客套话,却要打着“学术”旗号来赶集就有很大难处,难在这集市须是以新鲜产品示人,如不识趣,一脚踏入其中就如赶科举考场的士子,很容易做出倒人胃口的八股文章来。

既然有此自警的意识,就该拿出个有资格赶此大集的理由来。详细的表白都在后面的行文中,读者自会品评,不用我在此啰嗦。不过,既然赶集的人历来如过江之鲫,近年名门正派和各路草野神仙均喜混迹其中,还是得先辨明自己是哪一路的鬼怪才好。否则刚踏入门就被乱棍打出,不但失了身份还没了资格。逡巡良久,才在下面简要列出些以往“五四”研究的八股信息和我的批评态度,交由读者来评判我赶“五四”这趟集是否合法。

八股一:“五四”被当作一场单一的爱国学生运动,持此论者天真到觉得一天的事就能改变世界。

我的回答是:“五四”是个长时段的全方位革新运动。它的影响时间至少应拉长到20世纪30年代。

八股二:“五四”是个面目狰狞的“反传统”恶兽,罪不容诛,它必须为近代中国人所有欺师灭祖的行为负责。“文革”中神像被砸,老师被打也是“五四”惹的祸。

我的回答是:历史研究如果也搞老子英雄儿好汉这套“唯成分论”、“血统论”,岂不狠狠扇了自己一个嘴巴!

八股三:批“五四”居然成了兴国学的一个理由,遗老遗少纷纷借攻“五四”出气,以批鲁迅为时髦,遍地以“返祖现象”为荣,奇观妙境一时无两。

我的回答是:堕落到拿“五四”当国学的出气筒,只能看出所谓“国学”的贫血和虚脱。

八股四:“五四”是“个人解放”的尝试,如果“个人”得不到自由,就说明“五四”完全失败,毫无意义。

我的回答是:“个人主义”是西方舶来品,不是中国骨子里的东西;我并非反对自由主义,但仍以为,“个人”自由学的像不像确是“五四”的目标之一,但绝非“五四”唯一的价值所在。

八股五:“五四”是一场纯而又纯的文化运动,是学术积累的大成,却与政治无关。

我的回答是:这是故意躲避意识形态解释的借口,情有可原却于理不合,偏离了历史的本相。学术文艺乃是“五四”的一面,“五四”的另一面是诱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造风潮。其得失成败虽见仁见智,却难以回避。

以上是我今年“五四”赶集的联络图,凡欲知我罪我者,请凭此图。

目录

自序1

第一章导论:“五四解释学”反思

1.1引言3

1.2“五四叙事学”的缺陷:过度依赖“思想史”分析6

1.3修正途径:“五四”叙事的“社会史化”14

1.4对“社会”的认知与“五四”知识精英的行动方略19

1.5余论:“社会革命”得失谈27

第二章“五四”前奏:从国家崇拜到政治疏离

2.1“文化普遍主义”如何收缩为局部的政治建设问题36

2.2“民族”与“国家”概念如何相互分离40

2.3“文化”作为一场新兴运动是如何出现的?45

2.4东西文化之争如何演变成了“归约主义”的游戏53

第三章“五四”意识的转变:社会网络与身份认同

3.1以“社会”解构“国家”67

3.2个人-社会-国家关系是如何被重构的73

3.3身份认同的难局81

3.4边缘政治的鼓动者与地方历史意识的重构91

第四章践履型知识群体的崛起与社会改造运动

4.1地方自治的涵义103

4.2个人修养为什么不是自足性的?110

4.3地方性责任伦理与社会组织的建构117

出版后记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