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cone 梅林:网络购书必读指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13:31:32

我已经不止一百次地听到有人说自己在网上买的书看了不满意,或者是买了之后根本不想看,可是,每当有什么团购买书之类的吆喝声一响起,那些刚刚抱怨自己买了一堆书没法看的人,却还是蜂拥而上,不管那书是图画书还是文字书,是压仓底的还是出口转内销的,全都疯抢,就因为一个理由:便宜。然而,便宜能代表什么呢?非洲长颈鹿团购很便宜,你会买一头放厕所里用来挂厕纸么?臭咸鱼打折很便宜,你会买上两吨摆满卧室和客厅么?我相信,但凡有理智的人,都不会做这种事,可到了买书的时候,却总是有人把对自己完全无用的长颈鹿和臭咸鱼往家搬,这,其实就是网购最常见的一个误区:只看价格,不看内容。
以下,我要写出的几个有关网络购书的关键词或是非关键词,可能会得罪一大帮的团购发起者、书商、出版人、编辑、写书评的学者,甚至得罪一些买书上瘾的读者,不过,我还是决定做一做这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因为我知道,这年头已经没有人会和我一样,会写这种对自己完全没好处的文章,正因为我会写,所以我才是我。

非关键词一:价格
这是本文最开头就说过的一个词,而出版业内人士都知道一条真理:定价决定销售策略。如果一套书故意定价很高,那么它其实就没有打算原价出售,而是早就打算好了靠打折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也是网络上所谓五折六折书,你基本在地面书店看不到的缘故,因为它从不打算走地面书店以正常定价销售(当然,有时也会少量放几本在书店里做个样子)。既然价格里能掺水,任何所谓的折扣也不过是镜花水月罢了。那么,某些定价很高而又很少打折的书,是不是就意味着货真价实?不,你又猜错了。其实,有些图书的高端定价,纯粹就是为了分开高收入读者和普通读者这两种市场,比如某出版公司的图画书,总是一本书分精装和平装两个版本,精装定价很高,折扣很少,平装定价较低,折扣很多,而精装比平装多了个什么呢?一个硬壳封面,批量制作价最多四、五毛钱。所以,不论何时,当你只看价格来选购图书,不论你买的是什么价位的书,你都已经掉进了商家的掌心。而且,永远不该忘记的一点是,不管多便宜的书,如果你买来后发现自己根本不爱看,它就是昂贵而无用的长颈鹿和臭咸鱼。非关键词二:书评
我相信大多数网购图书者早就对专家书评厌倦透了,反正我如果看到类似玩意儿,都是直接跳过去的,因为再多美食专家说榴莲好吃,也不代表我就一定觉得那是美味。但是,网购者喜欢参考的大众书评,又能不能判断出什么是美味呢?
有人认为,群众的眼睛一定是雪亮的,可这话是不是正确,也得分时间和场合。据我的经验来看,大众书评大致有两种。一种,是非常简短的,通常是直接发在网购栏下面的,内容大都是:很喜欢,很好看,还没细看但似乎很好看……或者是:不喜欢,不好看,还没细看但是觉得看不下去……类似这种评语,几乎可以发在任何一本书后面,对这种短评,我始终保持怀疑,因为我凭一个读书人的良知认为,真正爱读书的文化人,他们的赞美和指责多少总会涉及一点书的内容,诸如,书里面的那句***我特别喜欢,或者是,那句***读着真别扭啊,而不至于在写评论时总是还没细看就开始打星。有一回,我甚至看到过,有人在某套低幼图画书下面赞叹“发现母亲真是一本好书啊”,如果这位先生不是脑子进水,就是所谓的书托,而且这种书托也真的是太不专业了,压根没有看清楚自己在评什么,就开始评价上了。
所以,我认为,如果一本书底下的简短书评不超过十条,这些短评差不多就没有任何参考价值,那十来个五星或者是一星也没有任何参考价值,即使是星评数超出一百人次的,你也得看清楚,给星星的都是些什么人:是购物无数的老书虫还是刚刚注册的小马甲?是喜欢小资情调类图书的文艺青年,还是只愿意陪小孩读书的全职妈妈?这些妈妈的小孩都是几岁,他们过去经常读的是米老鼠还是花婆婆?当然,对一个并不具有考古兴趣的网购者来说,搞清楚这些问题简直是难度太高了,这也就注定了,这种网络上的简短书评只有很低的参考价值,而它们大部分的价值则是帮书商炒作(很多畅销书为什么只是昙花一现,就因为真正在长时间内把握图书市场走向的,仍然是把读书当生命而不是当生意的文化人)。
自然,还有一种书评,就是那些爱读书又爱写作的读者们最喜欢写的读书心得,只是,除非你并不是在寻找某本书的信息,否则,你不可能总是恰好在合适的时间找到你需要的那篇“真实读者的评论”。所以,这种书评对于网购的参考价值,无论如何仍然是十分有限的,而且往往只对和书评者有同一种阅读倾向的读者有价值,归根结底,还是那句话:再多非美食专家说榴莲好吃,也不代表你就一定会觉得那是美味。非关键词三:封面
凭良心说,因为封面而花了冤枉钱买错书的次数,要远远多过我看了书评买错书的次数。一个好看的封面可能是购书的附加值,但更加可能是让你在网购中犯傻的毒药。这个真理尤其适用于那些文字书和插图书。比如,某桥梁书的封面上画了一个好温柔好可爱的小狐狸,我满以为,封面的狐狸这么美,里面的插图也错不了,结果买来一翻,内页的那些黑白画和封面的彩色狐狸完全不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而且画得比我十岁时涂抹在大字簿上面的那些小人头好不了多少。而谁又能想得到,一本封面奇丑的比安基科普童话,里面居然是非常赏心悦目的原版素描插图?让我恨不得打电话到那家出版社去咆哮:编辑同志,难道您就差那一点封面设计费么?更有一些打扮得像流行杂志的严肃小说和打扮得像严肃小说的通俗杂文,一些打扮得像漫画的文学经典和打扮得像文学经典的漫画,总是让你防不胜防,并且纳闷,为什么这些图书就不想安分守己地做好自己的本职,而总想扮演自己隔壁书架上的同行?
所以,我觉得,封面,就和人的外貌一样,你绝对清楚,不应该以貌取人,但是你却还是会不由自主地一次又一次因为以貌取人而翻倒在阴沟里。
非关键词四:译者
几年前,曾经有人带着无限景仰的口气在书房论坛里说,你们看书不但记得作者是谁,还记得译者是谁,真是太专业了。我顿时狂汗:难道翻译家果然被读者无视到这种程度了么,连朱生豪、叶君健这些名字都只有专业人士才记得起来了?几年后,有人带着无比自豪的口气在书房QQ群里说,我买书么,一般不是名家翻译我不买的,只有看到任溶溶、漪然这样的名字,我才会放心掏钱。我再次狂汗:难道短短几年之后,翻译在读者眼里居然重要到这种地步了么,都超过作品和作者本身了?在此我不想说,别的翻译如何如何,就单说我自己吧。不错,我是翻译过一些经典,但也同样翻译过一些大路货,我会推荐我翻译的《鬼怪森林》、《嘻哈农场》、《从前有一只老鼠》给小朋友,但是我从不推荐我翻译的什么宝贝系列、什么暖暖心第四辑……不是我翻译得不好,不,我摸着心口地说,我对自己翻译的每一本书都尽心尽力了,但是,这么多年来我学会接受的一个事实是:一个烂翻译会毁掉一本杰作,一个好翻译却救不了一本平庸之作。而当一个人,如我这般,每年要翻译十几本乃至几十本书的时候,他就不可能不接到平庸之作。比如暖暖心系列,编辑对前两辑的选书还很慎重,但是到了后两辑,这套系列的名气卖响了,选书却反而急功近利,滥竽充数了,第四辑里,除了亲爱的小羊,几乎都属于平庸之作,我再怎么想在语言上作补救,也救不了它们苍白的情节。所以,我认为,小翻译能成为大名家,多数是由于勤奋,就像任老先生,即便他翻译的书不是每一本都很好,但数量之多已经使得要阅读儿童文学经典的你,无法再从他身边绕开。而能如叶君健先生翻译安徒生童话那般,一出手即译出一套无法取代的经典,不但要作品本身过硬,更需作品与译者气质吻合,那真是一种运气,一种缘分,可遇而不可求。很多人以为我既然是个翻译,买书的时候必然会挑选所谓名家名译,但实际上,我首选的仍然是作者而不是译者,我买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是一个非常早期的译本,译者是一个我都快忘了名字的绝对不起眼的人,但这丝毫不影响我把这部童话列为我的最爱之一。而且,我立场坚定地认为,随便什么译者翻译的恩德童话,会比所谓名家译本的伊索寓言之流好看千倍。当然,伊索先生的粉丝,你可以无视我说的这个评语。非关键词五:作者
好吧,我刚刚说了我买书总是首选作者而不是译者,现在又说作者也靠不住,你肯定觉得我太朝秦暮楚,反复无常。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把作者这个词放在非关键词这边,因为人就是这样一种朝秦暮楚、反复无常的东西,搞文学的人更是如此。有人说,一部作品的风格,其实就是作者的人品,我很赞同这句话,但人品又是多么容易变的哦。就说郑渊洁大叔吧,我其实很喜欢他的一些早期作品,小时候,我订了一整年的童话大王,至今还记得罐头里的小人和皮皮鲁的狗,可是后来呢,那么单纯的皮皮鲁居然也变成了格格巫,淘气包的天真善良全都喂了狗,只想着怎么颠覆世界、称霸宇宙了。除非我有严重的人格分裂,否则,如果我喜欢前一个皮皮鲁,我就绝对没法喜欢上那后一个。还有一种作者,人品倒是还算前后一致,可写作类型又不相同。比如,假设你刚刚在图书馆里看完了《忘忧公主》,兴致未减地想看到更多无厘头童话,然后跑到网上搜索漪然的作品,你肯定会失望地发现,你搜索到的大都是一堆肉麻兮兮的抒情小诗,因为无厘头的童话,本人也就试验性地写过那么一本(是的是的,我赌咒发誓会写续集的,只不过不是现在……掩面泪奔~~)。当然,最普遍的、我们最经常接触到的一种作者,还是那种一辈子就写过那么一两本闪光的书的人,比如,写《爱丽丝漫游奇境》的卡罗尔,他最多的作品是数学论文;写《夏洛的网》的怀特,他最多的作品是杂文评论;写《彼得潘》的巴里,他最多的作品是舞台戏剧;写《一个孩子的诗园》的斯蒂文生,他最多的作品是暗黑系小说……如果你和英国女王一样,看到一本有趣的书,就立刻决定把作者的书全部买来,那十有八九,就会买来一堆你做梦都想不到的稀奇古怪的玩意。即使,你幸运地选中了一个从始自终坚贞不屈地抱着一种类型使劲写的作者,他的作品也未必能做到部部都让你看了还想看。比如,专写科幻小说的凡尔纳,我因为喜欢他的《海底两万里》,头脑发热地买了一套他的全集,可他写的什么《隐身新娘》拖沓苍白的情节却让我看得直打哈欠,和威尔斯的《隐身人》根本不能比。在我买过的各种所谓作者全集中,只有林格伦、达尔、杨松等几个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作者没有让我失望得产生换一本精选集该多节省书架空间的想法。总之,我认为,除非运气和看人的眼力都超好,否则,因为看到一个熟悉的作者名就立马掏腰包的话,只有三种情况会让你买之无悔:1、你是文学研究者,想了解作者一生的创作轨迹;2、你是作者的铁杆粉丝,想买齐偶像的所有周边;3、作者这一辈子就写了那么一部或是一套代表作,然后连写个日记的工夫都还没有就“嘎崩”一下死翘翘了(有时候,了解点作者八卦对买书倒是真的很重要)。

非关键词六:套书
套书始终是书商的心头好,也始终是团购的头牌花旦,更是藏书人的大爱。对于多少有一些收集癖好的广大女性同胞,如果是30册为一套的书只买到28册,那么心里多少都是会有点难受的,如果再看到别人都是套书齐全,只有自己缺两本,那心里更是会像被猫抓了一样。于是,下一回,再遇上成套的图书团购,一看,50册,立刻毫不犹豫地买之,而后就仿佛挽救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般心情舒畅。但是,成套的书是怎么来的呢?当然不是从地里长出来的,而是由编辑做出来的。大多数中国编辑喜欢做套书选题,唯一的原因就是能够帮自己完成每年至少要做N册书的艰巨任务。把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变成一套的方法有很多种,但归结起来也就只有那么几大类。A类:经典收藏型。这也是最常见的,选题口号往往是,让你买一套书就把天下的好书一网打尽。比如,啥啥儿童文学典藏,一套专辑预计要做100册书,编辑一年乃至两年的选题任务就这样顺利搞定。就这套书的名字来看,似乎应该每一本都是儿童文学经典中的经典,但事实上真正称得上经典的也至多能达到一半,因为其中混杂了不少当代流行小说,还有一些几乎谈不上是儿童文学的东西,它们绝对算不上现在的经典,能不能成为未来的经典呢,且还两说着。B类:特异功能型。这也许是低幼书里最常见的,口号是能帮你在朗朗读书声中把小孩变成神童或者乖宝宝。如我本人翻译的啥啥宝贝系列,就是一套以培养小孩心理素质为主题的低幼图画书,可试问又有哪一本低幼故事书是完全不涉及小孩心理素质的?要培养勇气?看小红帽吧,看她多么勇敢地面对大灰狼啊!要培养爱心?看小红帽吧,看她对大灰狼多友好啊!要培养智慧?看小红帽吧,看她多聪明地以身做饵干掉了大灰狼啊!这就是所有功能型故事书的奥秘:只要你问,有没有,这个就一定可以有。C类:作者全集型。这种类型可以参考我们刚刚说过的上一章节,我在这里就不赘述了。D类:物以类聚型。比如,**新作者书系,**获奖作品书系,**校园书系,**幻想书系,**科普书系,都属于此类,这种书的编辑大都是分类控,不管水平怎么样,只要和这一类型沾上边的作品就收。不能说这些书一本好看的也没有,但我最经常遇上的情况还是:无比耐心地看完了全套,最后发现,好看的果然也就只有那一本。还有一类套书,也是市场最流行的,它们全都有着一个“**最爱读的**”或是“100个最**的**”之类的封面大标题,如果你翻开其中一本,就会明白“和谐”这个词语的真谛,因为那些名著选文、杂志短文、小学生作文等等你从来想不到会有什么关联的东西,居然就能在这样的一套书中神奇地汇合在一起,而且真的让你感觉很百搭,就像犀利哥身上的服装一样,呈现出一种绝对时尚而又怀旧的味道。如果你的书架刚好很空,那么,买这么一套书倒是最佳选择,因为它立刻就把空间填满了,等你以后看到了更吸引人的图书,只需随便抽出这种套书的一两本丢进废纸堆,腾出空间即可,你绝不会感觉有什么缺憾产生。

非关键词七:绝版
大体上,绝版书有两种。一种是,作者和出版社的出版合同到期了,出版社没有续约,没有加印,于是等库存书卖完,这书就成了绝版。这种绝版书,只要作者没有死翘翘,原稿也还在,就不能算真的绝版了,因为只要有人想看,有商业头脑的编辑都会想办法找到作者,洽谈重新出版的事宜。如杨永青、陈永镇、陈秋草、詹同等老一辈画家画的彩色连环画,我曾经买了不少,买的时候是二、三十元一本,有的甚至达到四十元以上,如今它们换个封面就又重新出版了,一本只要五块钱。当然,我的老版本对于想研究图画书发展历史的人来说是珍贵史料,可对于一个只想看看图画书故事的普通读者来说,这绝版书买得真是太不值当。另一种绝版的情况是,作者找不到了,甚至原稿也不知去向了,不管合同上怎么写的,这书都没法重印了。这种绝版在我们管理混乱的出版界倒也并不少见,尤其是在作者众多的合集当中几乎可算是十分常见。如韦苇主编的二十卷《世界经典童话全集》,不仅涉及到近百部译作的原著版权,还涉及到近百位译者的译著权,要想再版这套书就必须由韦老先生牵头找齐这些人,而这个可能性已近乎零。所以,这套书的重印可能性也是近乎零。但是,这套书中90%的童话都有其他版本在发行,只有一些中短篇是真的难以在市面找到了,所以,即使没有买到这套书,你如果真想看其中的作品也可以买单本的,也用不着感觉太难过。只有一种绝版书,错过了可能就真的永远错过了,那就是原创作者众多的合集,比如1986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看图画学古诗》,由众多国画大师配图,如今有些人已经去世,有些人闭关了,有些人已经侨居海外,想再联系上也不可能了,想再一睹此书芳容,除了去图书馆大海捞针,就真的只能掏钱买书了。只是,如果你不喜欢古诗词的话,即使是这样的绝版书也毫无购买和囤积的必要。当然,你也可以把购买绝版书当作是一种投资,但是,就和买股票一个道理,同样的绝版书,只有很多人都想看的那些才会嗖嗖地疯涨价格,而没有人爱搭理的那些书,再怎么绝版也只能卖给收废纸的。如果你买了一套绝版书屯着,不为喜欢看这些书,只为坐等着看那些真正想读此书的人怎么吐血开价,这还是一个爱书之人的所作所为么?非关键词八:出版社
我对名社好书的迷信,是从四川少儿开始打破的,当初,川少引进了如神奇校车等一批当时市面不多见的科普图画书的时候,我正好在筹备公益小书房站点开张。就去找她们社领导洽谈捐书事宜,但一个比较熟识的编辑劝我别去,说他们社刚刚换了领导,一批编辑正在准备跳槽,包括做神奇校车的编辑,也要走人了,以后这个社的书还指不定会变成啥样。我不信,就打电话过去,结果是一个陌生的女领导接的电话,并且一接电话就开始咆哮(至于咆哮的什么我已经记不清了),总之,心惊肉跳地挂了电话之后,我算彻底明白为什么编辑们要集体跳槽了。后来,川少的科普图画书果然后继乏力,再也没有出过神奇校车那样的选题。紧接着,我又在某个以出绘本闻名的传媒公司目睹了极其类似的一幕。当时他们的编辑约我给一本图画书写书评,后来此编辑就忽然人间蒸发了,我写的评论也如石沉大海,直到数月后我才听说,是公司的编辑跳槽导致公司内无人做事,连正在印刷的书也没有人管了。再后来,我猜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此公司就出了个著名的马赛克事件,把一本大师名作印刷成了比盗版货还模糊的烂书。此后我才逐渐明白了,一个出版社里面真正做事的人其实并不多,这些人一旦有人事变动往往就会导致整个出版社风格大变。所以,一些出版社才会因为老美编退休而导致装帧质量瞬间下滑,一些出版社才会因为招聘了一批年轻编辑忽然做出一系列网络文学选集,一些出版社才会因为把制作外包给某工作室而忽然出现一套昙花一现的好书(当然也可能会是垃圾,全看工作室质量而定)。此外,我们的书号制度也导致许多出版公司是在打游击战的,如美国驻中国的哈珀柯林斯图书公司,我给他们翻译的两套书就是由两家出版社出版的,虽然编辑班底是同一个,但普通读者又怎么可能知道这天南海北出的两套书其实是一家亲?在这种混乱得尤胜文革大串联的图书出版界,出版社品牌这个外壳反而成了最靠不住的东西,今天的狗头牌下面卖的还是王老五家的狗皮膏药,明天就谁也不知道,那些药是谁或是什么做的了。

关键词一:需要
现在,我们终于进入关键词这一边了,哦耶!我估计大多数人看第一眼就会说:切,这叫什么关键词,每个人的需要能一样么?好,恭喜你,你已经自己悟出了买书的第一个真谛!那就是:人人需要皆不同。
如果你认同,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那么,你就应该懂得,没有什么书是人人必读的,没有什么放之四海皆准的选择标准,没有指南才是最好的购书指南(眼前一片臭鸡蛋已经砸过来……还想在2012年玩皇帝的新衣么?诈骗犯!表急……我话还没有讲完)……但是,问题在于,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一颗孤寂的心,可能需要安房直子的淡淡清茶去治愈,也可能需要林格伦的热巧克力去融化。曾有人说,买书是讲缘分、靠运气的,而之所以有这种感觉,实际上,是买书的人自己也不太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像你在相亲的时候,如果并不知道自己想要一个什么样的老公或是老婆,那当然就只能盲目去相信缘分或者是星座学了。从这一点来说,学会选择一本书,和学会选择终身伴侣,颇有异曲同工之处:一个人从恋爱到结婚的过程,是要阅人无数的,而最终选择的,却往往不是开始惊为天人的那一位;一个人从学会读书到学会买书的过程,也必然是要阅书无数的,而最终喜欢上的,也往往不是开始觉得封面好看的那一本。一个人,从不知道自己想看什么书,直到很清楚自己想看什么书的过程,实际上,不是他认识了书,而是他认识了自己的过程。是的,这才是我要说的关键——理性购书最最需要的,不是对书的了解,而恰恰是需要你对人、对自己的了解。如果你是给自己的孩子或是朋友买书,那么同样的,你对他的了解有多深,都会在你选书的过程中得到体现。知道孩子喜欢小兔子或是大恐龙的妈妈,她的购买关键词就是非常明确的。如果她还清楚孩子喜欢什么风格的语言或者图画,就更不可能买错书。当她连孩子可能喜欢某个作家的书都能“猜到”了的时候,她对孩子的了解就真正已经超过了孩子自己。那么,要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知己知彼的境界呢?没有捷径,唯一的途径,就是平时交流的积累。和孩子的交流,是通过亲子共读中对孩子反应的观察和读后的说说笑笑获得的;和自己的交流,是通过与朋友分享读书体会或是写读后心得获得的。是的,作为一个从十岁开始学写读后感的人,和一个习惯给自己大爱的书写点什么作为回报的人,我必须承认,我为这个习惯,付出了许多比读书和买书更多得多的时间,但我觉得值得,因为它让我可以感觉到自己阅读中每一步的成长,并对自己做出的每个选择都充满自信。

关键词二:内容
如果,每个网购的图书页面上都有超过5张的内页,就算我买错了书也绝对不会怨天尤人,因为就我这么多年的网购体验来看,阅读部分内页,确实是鉴定一本书好看不好看,适合不适合自己的最大关键所在。其他专业人士津津乐道的神马装帧神马纸质,都是浮云。就因为用了一种特殊的皮纹纸,让安徒生获奖作者丛书定价高昂到令普通读者望而却步,并最终导致此书的绝版,但是,真正吸引我掏几百块钱买下这套书的难道是那些皮纹纸么?同样的,我买过的很多70年代老版童书,花了比铜版纸还贵的钱,纸张却薄到近乎透明,但我从未后悔过,因为我就是冲着内页上的故事去的,故事好,就一切都好。如果有一些书只放个封面,内页却迟迟不放出,那我十有八九不会掏钱,因为我坚信一个真理:好书不怕看。连内页都不敢展示的书,那十有八九都是有什么猫腻的。小书房策划的每套书都会放一个网上阅读链接,也是因为我相信我做的书是经得住看的,而且我不是放5页,我是放半本书甚至整本书(只要出版社编辑不找我来哭)。当然,有些人会觉得网上阅读整本书对他们来说是个负担,但你可以用随机抽查的方式,看个开头,看个中间,看个插图风格,如果你看了网上阅读的版本还是无法确定自己喜欢不喜欢这本书,那么最好就别买了。如果你确定喜欢,可觉得既然看过全书了就没有必要再买,我也很高兴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你,能让出有限的实体书资源给真正需要这些书的朋友。但,如果你没有去看内页,结果买了书发现自己不爱看,那就真的不能再怨天尤人了,既然你本来就不是冲着内容而是冲着封面、书评这些玩意去的,那你也注定只能买到这些玩意,好看的内容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充其量也只是一个购书的附加值罢了。这里,我还要附上一个查看内页的窍门:
如果,你在购书的页面上看不到内页,那么,你可以将书名输入百度搜索,然后点击图片搜索,大体上,只要这套书是很多家网店都在出售的,那就肯定可以看到某些勤快的店家扫描的内页图了。

关键词三、四:版权页和目录页
刚刚我大肆赞美了内页的重要,然而,还是有一些内页让我吃过哑巴亏。如当当网上某些书的内页展示,只取彩图部分,让我以为是一本全彩图画书,买回来一翻,全彩的插页原来也就那么三四张,其余全都是黑白图加大把文字页,这就是杯具了。还有的时候,看到某某童话选里的故事自己没有看过,高高兴兴地买之,拿到书一看,除了那个内页展示上的故事,书里大部分内容自己都耳熟能详,于是又再次杯具了。究其杯具产生的根源,是这些图书虽然有正文片段,版权信息和目录页却不全,而这两处却正是你了解全书信息的重要窗口。实际上,不同版本的书,有时候,差异会大到你难以想象。一本标记为263页的木偶奇遇记,和一本标记为148页的同名美绘本,那绝对不是一个重量级,后者绝对是属于缩编版(当然,也有些缩编版通过加注音的方式把自己撑到了201页)。一本标记为1998年印刷的《童谣童画》,和一本标记为2008年印刷的《童谣童画》,也绝对不是一回事,虽然主编都是金波,但前者的排版要比后者好看很多,印刷质量也好得多,而且是五本一套的。一本《西湖民间故事》,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目录,原因是,它再版的时候修订和增加了一些故事。两本名字完全不同的书,《沙仙活地魔》和《五个孩子和一个怪物》,却有着几乎完全一致的目录,原因是,它们实际上就是内斯比特的同一本著作的不同译本。如果你不注意这些细节,你该花多少冤枉钱去买两本一样的书,又该花多少冤枉钱去买来一本和你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的书哦。之所以把第三、第四两个关键词连在一起说,也是因为它们真的是密不可分,这些信息都属于最容易被读者忽视的,却又往往是最最重要的,就像一箱子苹果的产地、品种、当年的产量,几乎没人会注意,但是它们却恰恰是隐藏在红扑扑外表之下,影响到苹果口味的关键因素。关键词五:比较
在两种情况下,买书时的比较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一种情况是面对多个版本的同一本名作,比如安徒生童话(画外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版本啊?因为,作者死了五十年了,版权不要钱了,当然有钱大家赚嘛),一种情况是面对同一类型的多套图书,比如科普图画书(画外音:为什么忽然就有那么多科普系列啊?因为,过去低幼类图书很少有科普题材,现在都急着来填补市场空白了,一年西瓜一年蒜嘛)。
除非你有非常独特的收藏癖,否则,你肯定不打算把这些多版本或是同类型的书都一网打尽的,那么,怎么才能分出孰优孰劣呢?只能通过比较,而以下的比较顺序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比文字,其次比插图,最后比价格。在文字水平基本相当的情况下,你可以选插图好看的,但如果故事很烂,插图画得再美也别选,因为一张好插图毕竟只能愉悦你几分钟而已,一个烂故事却会毁掉你整个的阅读过程。即使是图画书,这个规律也是不会变的。比如图画平平而故事生动的“神奇校车”系列,就要胜过图画精美但文字平平的“最美的科普”系列(你即使不太懂得怎么和孩子交流书,也可以从这两套书被小孩反复阅读的次数差异上看出其中差别,当然,如果你买的书都只打算读一遍的话,可以无视这个比较)。这里,我也要附上一个比较的窍门:
比较文字的窍门:千万不要迷信名家,还是要信自己的语感,大声读出片段是最好的检验文字质量的方法,好文字是不怕大声读的,越读越觉得美,越读越觉得唇齿生香;烂文字呢,越读越觉得喘气不匀,越读越怀疑自己是不是在说中国话。
比较插图的窍门:千万不要选第一眼美人,一定要多看几眼,如果不能在书店里亲自拿着看,最好是找找网上有没有大图可以看(搜索方法请参看关键词:内页),因为有很多现在的插画家,色彩感还真不错,可惜从小没有打好绘画基础,线条画得还不如幼儿园小朋友画得流畅;还有一些造型夸张的插画,猛地一瞅还挺可爱,盯着看久一点就会发现那人物有多僵硬,表情有多呆。

关键词六:单选
在这一节的开头,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50元最多可以买到多少套书?大多数人可能做出的回答是:一套或者两套。嗯,即使是平装图画书,30、40元一套也算是很常见的了。但我的回答是:50元至少可以买到5套以上的书。而且,我的这个回答有据可查:若干年前,为了调查研究0-3岁的婴幼绘本质量,我就用50多元买了小玻系列、噼里啪啦系列、米菲系列、吉祥宝贝系列、小白系列、十二生肖纸板书系列等六、七套书,而能办到这一点的秘诀就是:每套只买一本(某些网上书店就是以不捆绑套书销售而深得我心啊)。这也是我多年购书积累的一个最有用的经验:在进入自己不熟悉领域的时候,单选是最为把稳的买书战略。小白系列的文字很乏味,这一点明显是翻译造成的,不会因为我多看一本就好多少;小玻翻翻书的纸张没有噼里啪啦的牢靠,这一点也不需要比十回八回才知道。单选的过程中,如果买到了不喜欢的、质量不好的,充其量交几十元钱学费。如果发现了好东西,决定再买个全套的话,你之前买的单本也不会浪费,还可以送给朋友的小孩看看嘛(说不定你的阅读推广生涯也由此开始)。
在面对菁芜并存的套书市场的时候,单选也是去芜存菁的唯一方法,一套彩乌鸦系列二十本要120多元,如果只选其中普雷斯勒和恩德这两个大师的书目呢?只要60元左右。如果只选老普的代表作和老恩的那本短篇集呢?只要20多元。这就省下近一百元可以买别的好书了。当然,出版社会恨死我这种买书人,要是人人都这样买书,他们剩下一堆不成套的库存就只能3、4折处理了(也许我才是造成团购的罪魁祸首?)。

关键词七:年龄
这一关键词,可以看做是单为了6岁以下孩子的父母而写,因为这些孩子们读什么书,全都要看父母的选择了。
我必须承认,在最初朋友建议我给书房的童书划个年龄段的时候,我曾经是最激烈反对的那个人,因为我认为,每个小孩都有自由选择权,不该受到任何形式的阅读限制。可我既是个自由主义者,也是个热爱科学的人,而科学中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探索、发现、求证,所以,我决定去探索一下,结果是,在一堆生理心理学书籍和无数妈妈博客里,我探索了五、六年。当我对儿童阅读的细节了解越多,就越是觉得年龄段划分是有科学道理的,虽然它并不成熟,就像人类对自身的了解一样肤浅,但是它毕竟在试图去琢磨小孩与大人、小孩与小孩的不同了。正是这种对“不同”的肯定态度,令我颇为欣赏。实际上,我认为,年龄这个关键词对于购书家长(尤其是表达力还不够的0-6岁孩子的家长)的最大意义,不是指导你买什么书,而是从科学角度上提示你如何重新认识小孩的书,因为亲子共读中起决定性因素的是父母,父母就像孩子和书之间的那座桥梁,父母感觉到什么书好,孩子才会感觉得到,所以,要想孩子对更多的书感兴趣,首先就得父母自己对更多的书感兴趣。一个0-3年龄段的存在,就像是在热心提示父母要注意换个小宝宝的角度去阅读一本书,而0-3、4-6、6-8等多个年龄段的存在,则像是在温馨提示父母要注意各种书都买一点。在这个由年龄段重新认识童书、也重新认识孩子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有趣的规律,比如,0-3岁的读物,只要超过80%的妈妈都说“宝宝看了很喜欢”,那基本就是真的不错,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书主要的精彩之处,是体现在画面创意和故事架构上,而这些东西是雅俗共赏、不分老幼的;到了4、5岁以上的读物,就一定要看看喜欢它的是男孩还是女孩了,因为这个年龄已经有非常明显的性别差异了,他们也更注重书中反映的细节了,就如女孩子会因为一只穿着蓬蓬裙的兔子就觉得书很好看,忽视细节的家长往往就会不理解小孩为什么选这本书而不选那本书。但不管年龄段分得多细多粗,我还是永远不敢忘记那个真理:人人皆不同。儿童阅读的年龄段或难度分级绝对不是为统一洗脑准备的,它是为了帮助每个小孩找到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的爱书准备的。所以,我会推荐老师读“小学1-6年级阅读课书目推荐”,也会推荐家长读“如何区别故事的不同年龄段”,可是,我绝对绝对不赞同你把这种参考信息当作是根本懒得认真去读一本小孩的书,或是根本不和小孩做交流就去买一堆书的借口,除非你坚信,人就是机器,只需要输入一套完整程序,就可以教育出完美小孩了(杯具的是,很多教科书就是基于此理念撰写的)。

现在,对所有耐心地看完我这部长篇大论的同学,我充满感激并真挚地送上一个附录:

《我的孩子必读的六类书》
(我要再次强调,没有什么书是非读不可的,而很多好书也根本无法仅仅用一个类型来概括,这个有些俗套的题目说的仅仅是我的心声:如果我有小孩的话,我一定会和他们一起读一读和这六个类型有关的书,让自己再过上一次快乐的童年。但是,我不会在此推荐很具体的书目了,因为从今天起,我只想做一个幸福的人,面朝大海,授人以渔……)

诗歌类:从前,有一只叫阿佛的小田鼠,在同伴忙着收集食物的时候,它说,我要收集的是阳光、花香和颜色。当冬天来临,小田鼠的同伴问,你收集的阳光啥啥的都在哪里啊,于是,小田鼠就给它们读了一首诗歌,一首它自己写的诗歌,同伴们在听着诗歌的时候,就好像看到了阳光,闻到了春天的味道……是的,这个世界上单凭词语本身就能给人莫大喜悦的魔法,就是诗歌了。但是能够享受这种喜悦的心灵,一定是纯净的,柔软的,就像孩子一样充满好奇和梦想的。我要和孩子一起坐在青草地上读的第一类书,就是这纯粹为了感受语言之魔力而存在的书。
图画类:从前,有个叫阿罗的小孩,他有支神奇的笔,可以带他上天入地,让他变成牛仔、船长或是任何人物。线条可以创造另一个世界,一个比现实更好玩的世界,最妙不可言的是,每个人都天生具有这种创造力,图画书为孩子打开的与其说是看见旧世界的窗口,不如说是创造新世界的大门。我要和孩子在一面白墙下开始读这第二类书,在读完之后,一定要和他们一起把白墙涂抹成变化万千的画卷。
幻想类:从前,有一个女孩,死了妈妈,爸爸失踪,她不得不靠给学校打工维持生计,但是在她破旧的阁楼里,她幻想自己是一个公主,她把仅有的食物分给她的臣民,那些鸟儿和耗子,就这样,她在困境中始终保持着一颗慷慨高贵的心,最终,她也终于凭着这股坚强劲儿,找到了失踪的爸爸。幻想不是对生活的逃避,而是对生活的改良,我们不可能指望自己的人生完美无缺,处处阳光,也不可能不受到挫折和伤害,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更精彩的世界,以此治愈和完善自己。我要和孩子在陋室里读这第三类书,我还要告诉他们,每个人都可以做公主或英雄,用思想的力量让自己站在比平庸生活更高的位置上,创造自己的人生。
幽默类:从前,有一个小机器人,因为遭受雷击,有了自己的灵魂,为了证明它和其他机器的不同,科学家讲了一个很含蓄的小笑话,结果机器人都没有反应,只有这个小机器人笑得前仰后合。幽默感,正是我们有别于机器的最基本的能力,它是一种超越了1+1=2的大智慧,也是带我们更轻松面对生活烦恼的良药。在孩子学会幻想以后,我要和他们分享的第四类书,就是可以让他们开心地大笑的幽默书,我要和他们在冬天读这类书,让阳光一样的笑声驱散所有阴冷,事实上,还能不能像个孩子一样的笑,也是我检验自己有没有老的重要标准。
科普类:从前,有一个公主,她拥有一面能看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魔镜,这面魔镜唯一看不到的地方,是公主自己的脚下。科学,对我这个并非科学家的人来说,就是这样一个魔镜。它可以让我看到自己或许永远不能接触到的世界,一个既真实、又充满奇迹的世界。我希望能够和我的孩子在星空下共读这一类书,并和他们仰望北斗星、人马座……感觉每一只蟋蟀独特的歌声,每一棵小草静静的生长。每个角落都有值得我们探索的奥秘,想到这一点,生活就变得无比有趣。但永远不要忘记,科学不能让我们看到自己是谁,这个致命的缺陷,只有哲学能够弥补。
哲学类:从前,有一群人住在书中,他们的世界是由一个作家的心情变化决定的,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这一切。直到有一天,一个女孩接到一封信,信上的问题是:你是谁?当女孩开始思考问题的一刻,这个世界的大门就在女孩的眼前打开……她成了第一个走出书本的孩子。哲学,就是用思考的力量带你走出一切牢笼的终极魔法,因为所有的答案都是留在我们身后的路,唯有问题能够带我们走向未来。在我的孩子即将走入社会这个充满了种种禁锢的牢笼之前,我一定要在大海边和他们共读这样一类书,让他们知道比海天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我希望他们能不为世俗影响,勇敢追寻自己真正想要的幸福;我希望他们每个人学会主动思考和自主选择,而不是盲从。所以,在读过这类书之后,我将把继续读什么书的选择权,完全交还给他们自己。因为我相信,他们终将通过自主阅读,找到通向自由和独立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