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城市人家装修公司怎么样:《那先比丘经》——译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3 10:29:38
《那先比丘经》——译文 
1、象王听闻佛法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诸多比丘僧、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臣、长者、一般人民以及九十六种外道的人,总共有一万多人,一日,大众都在佛座面前听佛讲经。佛心想:众人聚在我处听法,份子越来越复杂,大多数的人既欢喜讲话,身心又难以安住。佛便想要舍离众人而去,到闲僻安静处所,静坐沉思,参悟大道。佛生此念後,便立刻舍离众人而去。走到山中,来到丛树林中,这些树颇有神异之气。佛坐在树下沉思,参悟大道。
  
    离树不远之处,有一群大象约五、六百头之多。其中有一位象王,看上去颇为贤德和善,能知晓何为善事何为恶事,如人一般。大象很多,大多数都围绕在象王身边。诸位小象则走到所居之地前面的水塘之中,嬉戏打闹塘水,使水变得混浊恶臭。诸位小象又走到前面水塘裏去喝水。一些在吃肥美之草,另一些在草地上奔跑践踏。我们众生的所作所为大多数都有类似的缺点(先把东西弄脏,然後自己又去吃) 。
  
诸大象及小象搅动塘水,使之混浊恶臭,也使草地之草变脏,然而常常又在饥渴之时,去饮用浊臭之水,啃吃践踏过後之草。象王心想:我要抛开众象,走到一个僻静之处愉快一些。象王立刻抛开众象而去,转入山中,来到了头罗丛树之间。当时,象王看见佛陀也坐在树下,心中大为欢喜,立刻走到佛陀之处,低头屈膝,向佛施礼,然後又退到一边而立。佛心想:我抛开众人,来到这些树丛中间;没想到象王也抛开众象,来到这些树丛之中:其中蕴涵的意义如此这般相同!
  
佛陀於是为象王阐说经义,说佛是人间最尊贵的圣人,象王是象群中最尊贵的代表。佛说道:我心中所思与象王心中所想如此合拍,现在我就与象王一起共同在这片树林裏快乐地生活。象王倾听了经典之後,心意立刻开通,理解了佛之微妙之意。象王环视佛所住之处,随即来回从容地走动,所到之处,用鼻喷水洒地,又用鼻子卷住野草扫地,用脚踩地,以使地面平整。象王每天朝暮侍候佛陀,天天如此。
  
  2、象王听阿罗汉诵经
  
过了很久之後,佛陀湼盘了。象王却不知佛陀到何处去了,仍然每天来到头罗树林,为之周旋而走。到处寻找佛陀不得,便啼哭泪流,忧愁不乐,以至不能饮食。当时,国中正好有座佛寺庙舍建在山上,其寺名叫迦罗洹寺。寺中有五百名沙门常常居住在其中,这些沙门都证得了阿罗汉道。他们经常在每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等六斋日时,诵读经书,直到天亮。
    当时,象王也在山上,正好住在某寺之中。象王知道有六天时间诵读经书。等到诵经之日,必定走到寺中,倾听众僧诵经。众位沙门知道象王心想听经,每次诵读经书之时,一定等候象王来到,然後才开始诵读经文。象王倾听经文直至天亮,既不瞌睡也不卧下,不动下摇。
  
  3、象王转生人道
  
    由於象王多次倾听佛经、侍奉佛陀的缘故,後来象王因为年寿已高,命尽而死,死後便转生人道,作为某人之子而生於一个婆罗门的家中。
  
後来,年龄渐渐长大,没有倾听过佛经,也没有看过一个沙门,便抛开家人而走,来到深山之中,学习异道,在山上住了下来。靠近他住的地方也有一个婆罗门的道人,与他一同住在山上,互相往来,结为知心的朋友。他们俩之中有一人心想:我若不能断绝世间忧苦、衰老、疾病,死後必然堕入地狱、畜生、饿鬼、贫穷之中。因为这个缘故,我要剃掉头发,身披袈裟,追求进入罗汉涅盘的境界。另一个人心想:我宁愿求作一国之王,获得自由自在,并且使天下人民都要听随我的教化命令。
  
    像这样的发誓之後,两人分别因年寿已尽而死,後又都转生世间再次为人。其中一个先前想要做国王的人,出生在海边,成为国王的太子,名字叫做弥兰:其中一个生前想剃发做沙门、寻求罗汉涅盘之道的人,出生在天竺(印度)国,名字叫陁猎,出生时皮肤有纹,状似福田,仿佛肉披袈裟,有一头大象与之同日而生。天竺称象为「那」,父母便称其子为那先。
  
  4、学道证果的那先
  
    等到长成十五、六岁时,那先有一个舅父,名字叫做楼汉,出家学道成为沙门,其人是旷世高才,世间无人能与之相比。并且已经证得阿罗汉道,能够从密封无问之中出来,也能钻进没有孔穴的器物之中,自由自在地变化,没有什么不能做到。天上天下的人民以及蠕动之类的东西,只要他心中有所思念,都能预先知晓他们从何处而来,死後又趋向何处。那先走到舅父的住处,自己申说道:「我喜欢佛所阐述的大道,要求成为沙门,做舅父的弟子,能否同意让我做沙门?」楼汉十分同情他的要求,立刻就让他出家做小沙弥,先受十戒。然後每天诵读经文,思惟佛经戒律,不久便证得四禅,全部知晓各部经典的精义。
  
    当时,国中有座佛教寺院,名字叫做和战寺。寺中有五百名沙门,都已证得阿罗汉道。其中有第一阿罗汉,名字叫频波曰,能够知道天上天下、过去未来现在的事情。
  
当那先年满二十之时,便已接受了大沙门的经戒,来到和战寺之中,到颊波曰住的地方来了。一日,正值十五,是僧团的布萨日,五百阿罗汉齐聚於讲堂听戒。大沙门都进去了,那先也夹杂在其中。诸沙门都坐下之後,频波曰环视坐中诸沙门,知道他们皆是阿罗汉,唯独那先还没有证得阿罗汉道。
  
频波曰为刺激那先便说道:「譬如人们择米,所有的米都是正等白米,其中有一粒黑米,人们就会立刻剔去这粒黑米,因为它是粒坏米。现在我的所坐之中,都是清净白米,唯独那先是粒黑米,尚未证得阿罗汉道啊!」那先听到频波曰这般地说法,心中大为忧愁!赶紧站起来,向五百沙门施礼。出去後心中想道:我不应该坐在众人之中,所有在座比丘,都已证得解脱,成就阿罗汉道,唯独我例外。这仿佛是座中众位皆是狮子,忽而其中夹杂著一条狐狸野狗一般。我从此以後,若不能证得解脱道,决不进入众人之中而坐。颊波曰早已知晓那先心意,用手慈悲地摩弄那先头顶说道:「不久的将来,只要你努力,就可以证得阿罗汉道,不要忧愁。」於是便挽留那先住下。
  
    那先还有一位师父,年届八、九十岁了,名字叫加维曰。众人之中有一位优婆塞,十分贤德和善,每天为加维曰大师提供斋饭。那先要为师父持鉢取饭的时候,师父命令那先口中含水,走到优婆塞家,去取回饭食。优婆塞看见那先年少端正,与一般大为不同!以往之时便很有名,很早就听说他很有智慧,胸襟广阔辽远,颇有大志,能够阐发经中的大道。优婆塞看到那先前来,赶紧向他施礼,并合掌说道:「供养诸位沙门斋饭已有很长时间了,下曾有一个沙门向我阐说经中大道。现在我向那先请求,但愿能向我阐述佛经,解开我心中的迷惑愚合。」
    那先心中想道:我已接受了师父的教诫,他命令我口中含水,不许说话。我现在若是吐出口中之水,便是违背了师命,这又该怎么说呢?那先知道优婆塞也是高才有志之士,我若向他阐说经意,想必他立刻便可得道。
  
於是那先便吐出口中之水并坐下,替优婆塞阐述经意道:「人应当布施做一些福善之事,奉行佛的经律教戒,死後再转生人间,便能得到富贵之福。人若不违犯经律戒律,死後就不再堕入地狱、饿鬼、畜生道中,或贫苦穷困之中,就可以生於天上享乐。」优婆塞听到那先所说之经,心中大为欢喜。那先也知道优婆塞心中欢喜,便又为他阐述较深的经义:世间万事万物都必然会流逝灭亡的,没有一事是常住不变的。各种所作所为都很辛勤劳苦,万物都不能自由自在。唯有证入涅盘之道,就意谓著不再转世而生,也不衰老,没有疾病,也不会死亡,没有忧愁,也没有烦恼,唯有灭除各种恶念和招致苦的原因,才能脱离无尽的轮回,获得真如的快乐。
  
    那先说完经义之後,优婆塞即证得了第一须陁洹道,那先也因此而证得了须陁洹道。优婆塞十分欢喜,便极力给那先做出美好的饭菜。那先对优婆塞说先取饭菜放在师父的鉢中。那先吃完饭,洗脸漱口完毕,便手持饭菜而回交给师父。师父看到那先说道:「你今天虽拿回美好饭菜,可是你已违犯僧团的规定,以之冒犯众人,应该把你驱逐出去。」那先大为忧愁,心中不乐。师父命令道:「集合大众比丘。」大众都集合起来了,全部坐定了。师父说道:「那先不禀师教冒犯了我辈众人之约法,理应将他驱逐出去,不要再让他在众人中住下。」频波曰藉经文替那先求情说道:「譬如人用一支箭,射中两个目标物:那先自己得道,又使优婆塞也得道,这是十分难得之事,不应该逐出那先。」师父迦维曰说道:「即使一箭射中一百个目标物,总而言之都是违犯了众人之约,就得接受处罚,不能再住在此处。其他各人务必持戒,不能像那先一样;如果有人敢效法那先,为维持法纪的尊严应该如那先一样立即将之逐出僧团,不予共住。」坐中众人,都沈默不语。师父命令立即逐出那先。
  
    那先便虔诚地弯下腰,以头顶礼师父之脚以示忏悔。起身之後,又逼向诸位比丘僧作礼。之後便走出和战寺。进入深山之中,坐在树下,昼夜努力精进向道,不敢懈怠,最後终於证得阿罗汉道,能够飞行,自由无碍,得到了天眼通、天耳通及能徧知六道众生心中所思的他心通,也证得了宿命通和断尽三界的见思惑,不受生死的漏尽通。证得阿罗汉道之後,便又回到和战寺中,到诸位比丘居住之处,虔诚地践晦往昔之过,以期求得他们的理解。诸位比丘当即表示欢迎,并听随他本人之便。
  
  5、那先游化人间
  
    那先行礼完毕之後,便又辞别了和战寺。转而走到各郡县,在街曲、里巷之中,为一般人阐说佛经戒律,教导人们一心向善。在所教的人当中,有接受五戒的人,有的证得了须陁洹道;其中也有证得斯陁含道的人:其中也有证得阿那含道的人:其中甚至还有人出家作沙门,而证得阿罗汉道的人。第二忉利天的天帚释,第七天的梵天王,还有第四天的天王等等,都来到那先的住所,向他施礼,虔诚地以头顶礼那先之足,然後退到一边坐下。那先便为诸天王阐说佛经要义,从此那先的声名传播四方。那先所到之处,诸天、人民、鬼神、龙等,见到那先,无不欢喜,都获得福报。
    那先便又转到天竺的舍竭国,住在泄垣迦寺之中。
  
  6、弥兰王论破野惒罗
  
此时,有前世的旧相识一人,在海边作国王的太子,名字叫做弥兰。弥兰从小的时候就爱好读经,学习外道道术,全部通晓外道道术的经典及其纲要。外道道人没有一人能够战胜他。弥兰的父亲寿终正寝之後,弥兰便立为国王。弥兰王向左右边旁的大臣问道:「我国之中得道之人以及其他的人民,有谁能够与我共同辩驳论说经义吗?」旁边大臣回答道:「有学习佛道的人,人们称他们为沙门。这些人颇具智慧,高妙通达,能够与大王共同辩驳论说经义。他们在北方大秦国,名字叫舍竭,它乃是古代帝王之宫。该国内外都安於隐居,人民都十分和善;它的城池四周都有复道相通,各边城门都有雕梁画栋;及至其国中其他小国,都有许多高明人士。人民穿著的衣服,色彩光辉灿烂。国土因地势高处而乾燥,珍宝十分众多;四方商人做生意,在此地都用铜钱作为流通货币;五谷丰收而粮价低贱,家家都有积余,人民生活乐不可言。」
    这裏所说的弥兰王,他以正法治理国家,才华横溢且有智谋,对於政府管理之事明察通达;各种战闘之韬略,没有一样下精通;能够知晓九十六种外道道术之精义,所有疑问不能难倒他,人只要从他身边经过说些话,便能预知此人的意思及其目的。王对身边的大臣说道:「这其中有明白经典要义的沙门,能与我共同驳难论说经义的人吗?」王的傍臣,名字叫沾弥利望群的人,向王进言道:「肯定有。有一位沙门,名字叫野想罗的人,明晓通达经义,能够与王共同驳难论说经义。」
    弥兰王立刻便下诏命沾弥利望群动身,去请野想罗,说大王要见大师。野想罗说道:「大王要想相互见面的话,很好。但王应当自己来啊!我可是不去的。」沾弥利望群立即回来,如实地把这番话告诉了大王。
    弥兰王立刻乘车,与五百随从一道走到寺中,与野想罗会见。上前相互寒喧问讯,然後各自就坐。五百随从也都坐下。
    王便问野想罗道:「卿因何缘故,抛开家庭舍弃妻子儿女,剃掉头发,身披袈裟,作起沙门来?卿所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样一种人生境界?」
    野想罗说道:「我辈学习佛道,以中道作为行为准则,在现世可以获得此一作法的好处,在後世也可以获得此一作法的福泽。因为这些缘故,我剃掉头发,身披袈裟,成为沙门。」
    王向野想罗问道:「假若有在家学佛的居士,居於家中,虽有妻子儿女,也能持守中道,在现世能获得好处,在後世也能获得福泽吗?」野恝罗回答道:「在家学佛的居士,居於家中,勤修佛法,虽有妻子儿女,在现世能获得好处,在後世也能得其福泽。」
    王又问道:「既然如此,卿为何又白白地抛开家庭,捐弃妻子儿女,剃掉头发,披上袈裟,出家作沙门呢?」野恝罗沈默不语了,不知如何回答王的提问。
弥兰王的旁臣向王说道:「这位沙门乃是十分明达有智慧之人,因为一时紧迫仓促回答不上来罢了。」但是王的其他旁臣都举起手说道:「大王得胜罗!」野恝罗沈默无语承认失败。弥兰王左右前後巡视,在座的优婆塞脸上并没有惭愧的颜色。王心中想道:这些优婆塞面颜没有惭愧之色,难道还有明慧机智的沙门能和我共相诘难论道的吗?王对旁臣沾弥利望群说道:「是不是还有明达智慧的沙门能与我共同诘难论道呢?」
    那先,现在是诸沙门的老师了。他通晓各经要点与难点,能巧妙地阐述十二部经,以及对种种别本异本的篇章、各种句子,理解知晓湼盘之道的奥秘。没有一个人能穷尽他的知识,没有一个人能战胜他。他的智慧如江河海洋一般宽广深奥,能够制伏九十六种外道,被佛弟子所敬爱,凭借对经道的圆融知识而成为教授。那先来到舍竭国之时,其所跟随而来的弟子,个个都是高明之人。那先常常讲经弘法,教人善法,辩才勇猛,能作狮子吼。
    沾弥利回答王道:「有位沙门,名字叫那先。他智慧精微绝妙,通晓各部经典的核心思想,能够解答人们心中所疑,无所不通,能够与王辩论经义。」弥兰王问沾弥利道:「真的能与我共同辩论经义吗?」沾弥利说道:「的确如此!他常常与第七梵天一起辩论经义,更何况是与人间之王呢?」王立即下诏命沾弥利,去请那先前来。沾弥利迅速来到了那先之处,向那先说道大王想要见他。那先说道:「很好!」即刻便与弟子一道,来到弥兰王的住处。
    王虽然未曾见过那先模样,但那先在众人中所著之装,所走之步履,与其他人大不相同!王远远地看著,心中已猜测到了谁是那先。王自言自语地说道:「我前前後後所见的人很多,大多数都属於平庸之辈,大多数都未曾使我感到恐怖,如今日遥见那先这般。今天那先,一定会战胜我。我心中感到惶惶不安。」
    这时沾弥利走上前来,向王报告道:「那先已经出发,立刻便到。」王立即问沾弥利,哪一位是那先?沾弥利立即回答,因之指出那先让王看到。王立即大为欢喜,说道:「正是我心中所猜的那位!」
  
  7、王初见那先,问卿尊姓大名
  
    那先即刻便来到跟前。王因之立即迎上前去,相互寒喧问讯作礼,王便感到大为欢喜。因此共同相向而坐。
  
那先对王说道:「佛经上说道:『人心安稳,是为最大好处:人若知道满足,是为最大的富贵;人若有所诚信,便是最大的厚道。人证涅盘,是最大的快乐。』」王便问那先:「卿尊姓大名如何称呼?」那先说道:「父母给我取名为那先,人们叫我为那先,有时候父母也叫我为首那先,有时候又称我为维迦先。因为这一缘故,人们都能够认识我,世人都像我这样,有个名字,那不过是方便称呼的假名罢了。」
  
    王问那先:「那先是指什么呀?」王又问道:「是头叫那先吗?」(那先回答道)「头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耳、鼻、口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颈项、肩臂、手足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腿脚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颜面容貌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苦乐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善恶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身躯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肝肺、心脾、肠胃是那先吗?」「不是那先。」王又说道:「颜面容貌是那先吗?(此语为衍文,上已问过)」「不是那先。」王又说道:「苦乐、善恶、身心,共同合起诸件物事,能否成为那先吗?」那先说道:「不是那先。」王又说道:「没有苦乐,没有颜面容貌,没有善恶,没有身心,没有这五种物事,能否成为那先吗?」那先说道:「不是那先。」王又说道:「声响、喘息,是那先吗?」那先说道:「不是那先。」王问道:「那么究竟什么东西是那先呢?」
  
    那先问王道:「什么是车呢?车轴就是车吗?」王回答道:「不是车。」那先说道:「辇是车吗?」王说道:「辇不是车。」那先说道:「辐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辋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辕是车吗?」「不是车。」「轭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举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盖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共同将这些材木的某一方面特点加起来,岂就是车了吗?」「不是车。」那先说道:「轮子滚动所发出的音声是车吗?」「不是车。」那先说道:「那么什么才是车呢?」弥兰王一时语塞,沉默不言了。
  
    那先接著说道:「佛经上说道:『综合这些材质的功能、因而成为车之功能,因而得到我们想要的完整之车。』人也是这样,必须综合头、面、目、耳、鼻、口、颈项、肩臂、骨肉、手足、肺、肝、心、脾、肾、肠胃、颜色、声响、喘息、苦乐、善恶,然後才合聚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8、以智者提问便与王对答
  
王又问道:「那先还能与我共同辩难经义阐述大道吗?」那先说道:「假如大王能作为一个智者来提问,我就能够与你对答;大王若是以王者的身分来提问、以愚者的身分来提问,我就不能与你对答了。」王说道:「聪明人之问、帝王之问、愚蠢人之问,各是什么意思?」那先说:「智者之间对话,相互诘难,语有上等,语有下等之分。对谈中有了胜负结果,则双方自己知道,这便是智者的对话:王者的对话,是自我放纵恣肆,若有敢於违拗,不听从王者之言的人,王便强行诛杀勿论,这便是王者说话方式;愚蠢之人的对话,其话语太长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意思,其语句很短也知说了些什么,暴戾自大,仅仅是追求胜利的结果而已。这便是愚蠢之人的说话方式。」王说道:「愿以智者的方式对话,不会用王者、愚者的方式对话。你不要用对待王者的心态与我说话,应该像与诸沙门在说话,应该像与诸弟子在说话,就像与优婆塞在说话,应该像与使者在说话,最终目的是应当相互启发开悟。」那先说:「太好了!」
  
    王说道:「我想要有个问题要问。」那先说:「王便问罢了。」王说道:「我已经问过了。」那先说:「我已回答了。」王说道:「用什么语言回答了我?」那先说:「王又问了我什么问题?」王说道:「我没有什么可问的。」那先说:「我也没有什么可回答的。」
  
王因此立刻明白那先是特别明达智慧之人。王说道:「我刚才本有许多问题要问的,日落天暗,怎么办呢?明天,应该请那先到宫中好好地相互驳难辩论一番。」沾弥利望群立即告诉那先道:「日已傍晚,大王应当回到宫中。明天,王定当请那先去宫中。」那先说:「那太好了!」王立即向那先施礼,骑马回宫而去。在马上,继续考虑第二天那先来到的时候如何提问。
  
    第二天,沾弥利望群以及旁臣们都向王启奏道:「请还是不请那先呢?」王说道:「理应当去请。」沾弥利望群说道:「如果请的话,应当请多少沙门一起来到呢?」王说道:「由那先自己决定与多少沙门一同来。」这时,旁边有另一主藏大臣。立於主藏地位的这个人,名字叫怪怪。他向王启奏道:「让那先与十位沙门一起来就行了。」像这样地启奏了三逼。弥兰王生气地说道:「为什么老是说让那先与十位沙门一起来呢?」王又说道:「你名字叫怪,的确不错。固执地悭惜皇家的财物。要是你自家的财物,那还不知如何得了?你触犯我的意志,该有杀头之罪。你可以走开了。愍念你怪吝无知,特赦免你的罪过算了。现在我身为一国之王,难道不能承受供养沙门的饭食吗?」怪怪十分恐惧害怕,不敢再说一句话了。
  
沾弥利望群来到那先住的地方,向那先施礼,并告诉了大王请那先去的话。那先说:「王要求我与几位沙门同去?」沾弥利望群说道:「随便那先与多少沙门一道前往。一那先便与野想罗等八十位沙门一起前往。沾弥利望群在即将进城时,於道途之中,便问起那先昨日回答王说「没有那先」一语的意思。那先便问沾弥利望群道:「您的意思那先究竟应该是什么呢?」沾弥利望群说道:「我认为喘息、出入,生命之气便是那先。」那先问道:「人的气(流)一旦呼出,就不再回到本身;那么这个人还是活的吗?」沾弥利望群说道:「呼气出而不再有气进入的人,必然就会死去。」那先又说道:「像有人吹奏笳乐,气出就不再回来了:像那些手持锻金笛吹火的人,气流一旦吹出时,岂还能回去否?」沾弥利望群说道:「不再回去。」那先说道:「同样是气流涌出而不再回去,这些人为什么还不死呢?」沾弥利望群说道:「喘息之间的深奥道理,我不知晓。但愿那先替我辈解说清楚。」那先说:「喘息的气流,都是身中的固有物事,就像人心总会有所思念一样。舌头将心念说出,是舌头的特殊功能;意有怀疑的对象,心中对此对象加以考虑,这便是心的特殊功能。每一部位都各自有自己的特殊功能,分开来看它们,都是四大皆空的而并没有那先在其中的。」沾弥利望群当下心意立刻就开通领悟了,便成为在家修行的优婆塞,并受了五戒。
  
那先便走进宫中,来到了王的居处,走到宫殿之上。弥兰王立即迎上前来,向那先施礼然後便退回原位。那先便就坐,八十位沙门也都坐下了。王亲手捧著精美的饭菜,放到了那先面前。吃完饭以後,漱口洗手完毕。王便供养众沙门,每人一件双层袈裟,皮革制鞋一双;供养那先、野想罗每人三件袈裟,一双皮革制鞋。王又对那先、野恝罗说道:「留下十个人共同在一起就坐,其余的人让他们回去。」那先立刻遣回其余的沙门让他们回去,与十位沙门一同留在王宫。王又下诏:「後宫诸贵妃、乐伎都出来,在殿上帐中倾听我与那先论说经义。」当时,後宫的贵妃、乐伎都出来,在殿上帐中听那先论说经义。
  
    这时,王亲自搬著座位坐在那先面前。王问那先道:「应该辩论什么呢?」那先说道:「王若想倾听核心之言,就当说核心言语。」
  
  第一问——第十问
  
  第一问因何缘故作沙门呢?
  
王说道:「你们佛道之中什么是最上等之善呢?您们又因什么缘故作沙门呢?」那先说:「我们为了想要抛开世间的种种苦恼,不再经受後世苦恼,所以作沙门。」王说道:「沙门之中,都是这样的吗?」那先说道:「并不都是因为这一追求而作沙门的。其中有的因为负债无力偿还,为逃避债务而作了沙门的,其中有的因为畏惧官府追捕的作了沙门,其中有的因为贫穷作了沙门的。」那先又说道:「我仅仅说出了为要脱离爱欲、苦恼,灭除今世的辛慰痛苦的一种情况,至於心念没有入道作沙门的,我未说罢了。」王说道:「现在您是因为什么作沙门的呢?」那先说道:「从小就作了沙门。有佛教经典阐述了其中的道理:『要想解脱今世、後世的苦恼,就去做沙门。』」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二问人死还受後有之身?
    
    王问道:「难道人死後还要轮回再生吗?」那先说:「人如若有恩爱、贪欲的话,後世便会再次投胎为人。没有恩爱、贪欲的话,後世便不再投胎轮回再生。」
  
  第三问一心念正法,不受後有之身?
  
    王说道:「人若一心三思以正法为念,後世便不再轮回了吗?」那先说道:「人若一心三思以正法为念,并能念及智慧及其他善事,依此功德之力,後世便不再轮回了。」
  
  第四问善心念正法与智慧本质相同吗?
  
王说道:「人以善良之心努力地按照正法去思惟,与以狡黠之智慧去按正法思惟,是二种不同行为呢,还是本质意义是相同的呢?」那先说道:「这二者的本质意义是不同的。」王说道:「牛马等六畜各自有其自己的思惟,它们的心念不同吗?」(案:此处疑原典文有漏失,如依别本,则绩译:那先说:「牛马等六畜各自有思惟,而心念也各自不同。」)那先说:「王曾经看过割麦的情形没有?左手抓住麦苗,右手用刀割之。」那先说道:「有黠慧之人,一心系念正念,令下散乱,以智慧之剑断绝爱欲,就像割麦的人一样。正念与智慧二者同时运作,才能解脱生死上王说道:「说得太妙了!说得太妙了!」
  
  第五问什么是余善事呢?
  
    王又问那先:「什么是其余的善事呢?」那先说:「所谓诚信正法、孝顺慈悲、不断地努力向上、以善为念、使心思专一、具有智慧等等,这便是善事。」
王说道:「什么是诚信正法呢?」那先说道:「诚信正法,即是对三宝没有猜疑。相信有佛,相信有佛法,相信有清净的比丘僧,相信有阿罗汉道的境界存在;相信有今世、後世的轮回报应:相信孝敬父母之道,相信作善得善报,作恶得恶报:相信以上这些观点之後,日後必能心得清净,远离五恶。」
「什么叫做五恶呢?」那先言:「第一恶是贪侄妷,第二便是瞠怒,第三便是懒惰嗜睡眠,第四便放纵歌舞音乐,第五便是怀疑他人。不远离这五恶,心意就不得安定;远离了这些五恶,心意便能清净。」那先又说:「譬如遮迦越王,率领他的车马随从人员一起渡河,使得河水浊恶不堪。渡过河水以後,遮迦越王口渴了,想要喝水。但水已混浊不能暍,王随身带有使水变清的珠子放入水中,水立刻就变得澄明清净了,王便能够有清净水暍了。」那先说道:「人心中有五恶干扰,就如浊水一般。佛的众弟子证得了超脱生死的大道,这些人的心获得了清净,就像有清水珠使水变清了一般。同样,人若能退却诸恶,诚信清净,人心就会像明月之珠一般,清明光耀。」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王又问那先道:「所谓精进诚信,又是怎么解释呢?」那先说道:「佛的诸弟子见同辈中有人修行而心得清净、解脱,其中有得须陁洹道的人,其中有得斯陁含道的人,有得阿那含道的人,或有得阿罗汉道的人,因之便想相互效仿践行诚信,善为修持,毕竟证果,以便可以超度世间之苦。」那先说:「譬如山上下大雨,山洪下泻其水势浩大。站在山洪两边待渡的人因为不知水流的浅深,个个畏惧不敢向前渡水。此时,假若有一个远道而来的善知识察视该水流,凭直觉知晓该水流的宽广度及深浅度,并且自知自己的力量可以入水,而且能够渡过去。两边众多人群便跟随他渡水的路线渡过水流。有诚信的佛弟子也是这样引导人们度脱世间苦难。人心一旦清净,便是须陁洹道,进而得斯陁含道,再进而得阿那含道,最後得阿罗汉道,善心精进,得道的过程便是这样。所以佛经上说道:『人若有了诚信之心,可以自己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人若能自我控制,便能制止住五种欲望。人若能自知身躯是苦恼之根源,便能自我超度解脱。人都是凭借智慧而最终圆满成就道德。」王说道:「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
  
  第六问什么叫做慈悲?
  
王又问那先:「什么叫孝顺慈悲呢?」那先说道:「各种善事都是孝顺慈悲。」那先说:「有四种善事。心意可以依止。」王说道:「什么是心意可以依止的四种善事?」那先说道:「第一是能够看清自身中外内的东西为不净(观身下净);第二是知道欣求乐受中反生苦的原因(观受是苦);第三是知道心的善恶之念是生灭无常(观心无常):第四是知道一切法皆依因缘而生,无有自性(观法无我):这些便是四种善事。」
    那先说道:「还有四件事情。」「什么样的四种事情呢?」「第一是制伏其意念(末生之恶令不生):第二是各种带有恶意的,事情即使知道了也不要存放在心中(已生之恶令断):第三是心中如若有恶事立即驱逐出去,寻求各种善事来正心意(已生之恶令断,未生之善令生起):第四是有了善端,便紧紧握住而不放逸出去(已生之善令增长):这便是四事。」那先说:「遝有四件事情,这是自由意志所引起的。」王说道:「这四件事又是指什么呢?」那先说:「第一是除却欲望,第二是精进,第三是制伏心意,第四是思惟专一,这便是我所说的四件事。」
    那先说道:「遝有五件应该效法之事。」 「什么才是五件应该效法的事情呢?」「第一是诚信正法,第二是孝顺慈悲,第三是精进,第四是尽心以善为念,第五是要有智慧,这便是五件应该效法之事。」
    那先说道:「遝有七件事,弃除各种恶念,又叫做七善事:又叫做七觉意。又还有八种道行,也叫做阿垢。总之所有三十七品经,都是以孝顺慈悲作为根本。」
那先说道:「大凡人身负重任走向远大目标,最终有所成就,都是由於大地的负托而促成的;而世间五谷、树木,虽仰天之中成长,但都是从地中生长出来的。」那先说道:「譬如建筑师,他要设计建筑一座巨大的城池,必然首先度量作城的地基。这些工作完毕之後,方才建造大城。」那先说道:「譬如倡伎,想要在某地表演必然先将场地打扫乾净,扫出一片乾净场地然後开始演唱。佛家弟子追求人生至道,首先学习经文戒律,种下善因,知道世间的辛勤痛苦本质,抛弃各种尘世的恩爱欲求,这样一心系念并努力实践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正道,乃至圆满成就佛果。」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七问什么叫做精进?
  
    王又问那先(道):「什么才叫做精进呢?」那先说道:「所谓精进,即是积极地以善心以及行动,去支持增长、成就善好的功德,便是精进。」那先说:「譬如说墙垣将要倾倒了,从旁边以柱撑之;房屋将要倾倒了,也这样地以柱撑之。如此墙垣、房子就不会倒场,此一支持善法,使善心不退减损坏,即助善,也就是精进。」那先说道:「就像国王派遣部队,要攻击某个地方。由於兵力太少显得战斗力薄弱,因而士兵便不想去攻击。王又调遣兵力前去支援他们,便得胜回朝。人有了各种恶念不能克服,就像大王派兵的兵力弱小一样;人坚持善心,消除恶之心念,就像国王增兵得胜一样。人坚守五戒,就像战闘得胜的道理一样。这便是精进,支援善之心念亦即是这个意思。」
    那先说道:「佛经上说:『精进给予人的帮助,其目的是使人进入善道;所有使人进入善道的方法,没有一个能赶得上精进这一方法。』」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八问什么是系念诸善事?
  
    
王又问那先:「什么才是系念诸善呢?」那先说:「譬如要择取花之香味,用丝袋子缝合起来,风就吹不了。」那先又说道:「譬如替王守财库的人,就能知道其库中金银、珠玉、琉璃珍宝有多少。」那先说道:「修道之人想要证悟佛道,应当按时念诵三十七品经文。佛陀曾说道:「意念应该像这样端正,这便是我所说的使人解脱。』修道之人忆念诸善,就有道意,有道意则知道何为善恶,知道什么该当践行,知道什么不可行,知道区分黑白;思念专一之後,便能抛弃恶念而依善法修持。」
    那先说:「譬如王有守门之人,知道王有自己所尊敬的人,有所不尊敬的,知道有对王不利的人。所有被王尊敬,并对王有好处的人,便允许他们进来。看到王所不敬之人,以及於王不利之人,则拒之门外。修道的人持守意念亦像这样,各种善事便自然地允许进入心中,各种不善之事便拒之心念之外。意念控制人的善恶行为便是这样。」那先说:「佛经上说:『人应当自己坚守并保护其意念及不要任由六根追逐六尘,而招感爱欲烦恼。人若能坚守意念十分牢固的话,自然会有超度世间之苦的时候。』」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九问什么叫做专一其心?
  
    王又问那先:「什么才叫做专一其心呢?」那先说道:「各种致善的行为唯独『一心』的作法,才为第一要法。只要使心念专一,所有的善行都将随之而来。」那先说:「譬如楼梯,应该有所倚靠。各种致善的途径,都将倚靠『一心』的基点上。」
那先说:「譬如大王率领四种部队,展开战斗,所有象兵、马兵、车兵和步兵,都以大王为领袖中心。大王开始行动,各种部队都将前後跟随。佛经上所说各种善事,都跟随『一心』,其道理也与诸兵种跟随大王一样。」那先说:「佛经上说:『各种善行以一心为主,学道之人应学的东西很多,最终都以一心为归宿。』人的身躯死亡再生以及与前生,就像流水一样前後相绩不断。」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十问什么叫做智慧?
   
    王又问那先:「什么叫做智慧呢?」那先说:「前面已经对王论述过这一问题。人的智慧主要是斩断疑虑,明了各种善的事情。」那先说:「譬如手持灯火进入昏暗的房中,房间裏的昏暗便会消亡。人有智慧,就像暗室有灯明一样。所以使人变得有明达的智慧,也是这样。」那先说:「就像人手拿锋利的钢刀斩截木头一样,人用智慧的锋利钢刀砍截各种恶念,也是如此。」那先说:「人在世间,智慧是第一等的,使人超脱人生死苦海。」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前後所论述的经义及种种看法,都是智慧善德的表现啊!」
  
  第十一问——第二十问
  
  第十一问佛经只为除却欲望恶念吗?
    
王又问那先:「佛经仅仅是为了除却欲望诸种恶念这种事吗?」那先说:「是这样的。所阐发的种种行善的言论,都只是为了断尽一切恶。」那先说:「这就像王指挥四种部队: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进行战闘。开始出发的时候,一心一意只想攻击敌人罢了。佛经上所说的种种善事,如同王攻击敌人一样,只是为了断除各种恶事罢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如此这般譬喻解说经义非常痛快。」
  
  第十二问人之投生是持续旧或新神识?
  
    王又问那先道:「人投生善恶道之中,是持续不断地运用旧有神识,还是新的神识呢?」那先说道:「既不是旧有的神识,也下完全脱离旧有的神识。」那先说道:「王小时吃奶时,直到长大时,其身躯绩接旧有身躯吗?」王说道:「小时身躯与後来的不同。」
那先说:「人在母腹之中,刚开始作为受精卵之时,是一种最混沌的状态。当时,还是原来的受精卵呢?还是不同的呢?长成有坚硬的骨头完整的肌肉,这时,还是原来的受精卵呢?还不是?初生下地之时,直到长成几岁之後,是原来的受精卵呢?还不是?就像人们学习练字一样,其他的人能够代替他达到完善的境界吗?」王说道:「不能代替他达到完善的境界。」那先说道:「如果有人犯罪,能够让无罪之人代他受罚吗?」王说:「不行。」那先举出种种事例,来说明轮回再生前後神识不同,来对王进行论述,王不能理解其中之意,王便说道:「若有人要求那先解释其中的为什么呢?」
  
    那先说道:「我从小时候,再至少儿时期到长大之时,都是延续原来的身躯罢了。大的时候与小的时候共同是一个身躯(统一体),这一生命体是由小而逐渐成长的。」那先问王道:「假如一人点灯,其灯火能够持续到天亮吗?」王说道:「人点燃灯之後,灯火的油若能保证到天亮时不乾则火至天亮。」那先说:「灯蕊燃烧一夜,是持续旧有的火光吗?至半夜之时,至天亮之时,还是原来的火光吗?」王说道:「不是原来的火光。」那先说:「然而灯火从一开始到半夜裏,必须再一次地点燃吗?靠近早晨又再点燃一次灯火吗?」王说道:「无须半夜再点燃灯火,延续原来一根灯蕊的火,直到天亮。」那先说:「人的神识辗转相绩,就像灯火一样。前面的逝去,後面的紧跟而来。从神识而获得生命,直到衰老死亡之後,神识又趋向另一处而获得生命,辗转相续,因此说转胎再生的神识既不是旧有的神识,也不完全脱离旧有的神识。人死亡之後,神识便又有新的趋向而再次转生。」
  
    那先说:「就像奶汁一样,先制成奶酪,择取奶酪上层的肥脂制成醍醐和酪酥。上层肥脂还把它叫做奶汁,这种称呼还仍是正确的吗?」王说道:「这个人的叫法不合适了。」那先说:「人的神识就像奶汁。从奶汁制成酪,从奶酪制作过程中获得肥脂,因肥脂而制成醍醐。人也是这样,从精沬到生命开始,直到中年,从中年到老年直至死亡,死後神识再接受新的身躯而获得生命。人的身躯死亡,必然会再次拥有生命,接受另一身躯,就像两根灯蕊更相燃烧一样。」王说道:「说得妙啊!说得妙啊!」
  
  第十三问人能预知不再生於後世吗?
    
    王又问那先:「人不再生於後世,这个人难道自己预知不再生於後世吗?」那先说:「肯定的。有人能预知自己不再生於後世了。」王反问道:「凭著什么知道的?」那先说:「其人自己知道的。没有世俗恩爱,没有了世俗贪欲,没有各种恶行,因此便自我知晓不再生於後世了。」
那先问王:「譬如农民种稻谷,收成极好,装满箪箪之中,以至於後来几年,不再去耕种了,难道他还想得到稻谷吗?」王说道:「下再希望得到稻谷了。」那先说:「修道之人也是这样。抛弃了苦乐、恩爱,不再有任何贪欲,因为这个缘故便自知後世不会再次投胎转生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十四问明达与智慧有何不同?
    
王又问道:「那种证得解脱在後世下再投胎的人,在今世其智慧有与人不同的地方吗?」那先说道:「的确如此。有异於他人之处。」王说道:「明达与智慧有什么不同?」那先说道:「明达与智慧是同义词。」王说道:「人有明达的智慧,能够全部知晓各种事情,作成一件事,成就五件善事吗?」那先说:「可以作各种事,其成就不限於一种。就像某一块土地种上谷物,当其生成之时,各自按照其种类之性生长。人身五种善事,都是因为不同的事情,而各自成就其功德的。」王说道:「说得妙啊!说得妙啊!」
  
  第十五问世间人为何生而有所不同?
    
    王又问那先道:「世间之人头、面目、身体、四肢都是完好的,为什么有的人寿命长,有的人寿命短?有的人多病,有的人少病?有的人贫穷,有的人富贵?有出身尊贵的,有出身卑贱的?有面貌端正的,有形容丑陋的?有的人得到他人相信,有的人被他人所疑?有明达者,有愚闾之人?因为什么缘故而不同?」
    那先说道:「就像众多树木所生的果子一样,有酸的,有苦的,有辛辣的,有甘甜的。」那先问王说:「这些树木,为什么不同呢?」王说道:「不同的原因,在於其所栽的树种及其土壤不同罢了。」那先说道:「人们因宿世所作的业种,各各并不相同。所以有长命的人,有短命的人:有多病的,有少病的:有富贵的,有贫穷的有尊贵的,有卑贱的:有面貌端正的,有形容丑陋的:有言语他人信用的,有言语他人不信的;有明达的人,有愚闾者。」那先说道:「佛经上说,这些都是以前的造作决定的。人所作的善恶之事,自然跟随自己的神识而在不同的时候得到报应。」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十六问为善应预先做或事後做呢?
    
王又问那先道:「人要想做好事,是该预先做呢,还是事後做呢?」那先说:「应当预先作,在事後做就没有益处了。」那先说:「王在口渴时才挖地打井,能够解决口渴吗?」王说道:「不能解决口渴。应当事先打井才是。」那先说:「因此,作善事应当预先做。」那先问:「王到饥饿时才使人耕种,一直等到谷熟时才吃吗?」王说道:「不。应当先储备好谷子。」那先说:「人也是这样,应当先作善事。遇到急事再去作善事,对自身没有益处。」
    那先问王道:「假如王有仇敌,是临时制作战闘工具吗?」王说道:「不是。应当在以往就储备著。」那先说道:「佛阐述经义时说道:『人应当事先自己考虑到作善事,在事後作善事没有好处。不要离弃大道而靠邪恶之道,不要效法愚瘩之人抛弃善德而作恶事,後来因果报来临而啼哭是没有用的。』人们若捐弃中道,靠近邪佞之道,临死的时候便会只有後悔的份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十七问地狱中人经万年为何不清亡?
    
王又问那先道:「您们这些沙门之辈都说,世间的火不如地狱中的火温度高。又说道,拿一颗小石子放在世间火中,从早到晚都烧不了。拿一块大石头放到地狱的火中,顷刻即被烧掉。因此,我不相信这些话。你们又说,人作恶後,死後堕在地狱之中,几千万年,这个人都死不了。因此,我更不相信这些话了。」
那先问:「王是否听说或见过水中大蟒蛇、蛟龙、鱼鳖以沙石为粮食吗?」王说:「的确有这回事,它们确实以沙石为食粮。」那先问王:「这些沙石是消化了还是不消化?」王说道:「都消化了。」那先说道:「它们腹中怀孕的胎儿也消化了还是不消化?」王说道:「不消化。」那先问王:「这又为什么不消化?」王说道:「它们各有宿因,所以能使胎儿不消化。」那先说道:「地狱中的人,为什么几千万年都不消亡,是因为他们所作的罪恶没有消除的缘故,所以不消亡(死去)。」
    那先问王道:「狮子、虎狼都以肉为食,吃骨头,这些东西吞到肚裏时能不能消化?」王说道:「消化。」那先问王道:「它们腹中怀孕的胎儿难道也消化吗?」王说道:「不消化。」那先说道:「因为什么缘故不消化?」王说道:「它们之间每一位都各有宿因,所以不消化死去。」那先问王道:「牛马、麋鹿都以苜草作为食料吗?」王说道:「是的。」那先说道:「它们吃下的苜草在腹中能消化吗?」王说道:「都消化了。」那先说道:「它们腹中怀孕的胎儿难道也消化了吗?」王说道:「不消化。」那先说道:「为什么不消化掉呢?」王说道:「它们之间每一位都各有宿因,所以能使它不被消化掉。」那先说道:「地狱中的人也是这样,罪过与罪恶没有消除乾净,所以不消亡(死去) 。」
    那先问王道:「世间的女人,饮食都精美,恣意放纵地去吃,吃到肚中,都能化吗?」王说道:「都能消化。」那先说:「腹中怀孕的胎儿,难道也消化了吗?」王说道:「胎儿不会被消化。」那先说:「为什么不被消化呢?」王说道:「每一部份各有宿因,所以不致使胎儿被消化。」那先说道:「地狱中的人也是这样。所以几千万岁不消失死亡,是因为先前所作的罪恶还没有消除,所以地狱中人也不消失死去。」那先说:「人在地狱中生出来,在地狱中长大,在地狱中老死,直到罪过消尽才会死去。」王说道:「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
  
  第十八问地在哪裏?
    
    王又问那先:「您们这些沙门之辈说,天下所有的陆地都在水上,水又在风上,风又在空中之上,我不相信这些话。」那先走上前,拿取王书写的水鉢,恰好以手指撮取水鉢加以旋转,问王道:「风承住水,就像我刚才所做一样。清楚了吗?」王说道:「好啊!好啊!」
  
  第十九问涅盘後还有境界?
  
王又问那先道:「达到湼盘境界之後,就没有任何其他的境界了吗?」那先说:「涅盘道之外,再没有什么了。」那先说道:「愚瘩痴执之人,贪念身躯爱惜所得,因为这一缘故,不能够超脱生、老、病、死的痛苦与折磨。」那先说:「智慧的人学道,身内之爱意与身体之躯壳都不贪爱怜惜,因此便没有恩爱之意了;没有恩爱之意,就没有贪欲之念:没有贪欲的人,就不再投胎转生:不再投胎转生,就下生了;不生了,则此身就不老了;不衰老了,就没有疾病缠身了;没有疾病缠身了,就下会死;不会死去,就不会有忧愁了;没有了忧愁,就不会哭泣;无须哭泣,就下会有痛苦;这样便证得涅盘境界了。」
  
  第二十问修行者都能证涅盘?
    
王又问那先道:「诸位修行的人,都能证得涅盘吗?」那先回答道:「不能全都证得涅盘,只是以此来端正向善道方向努力的人的目标。学习知道何为端正之事,应当去努力践行的,就努力地去实践;不应该去践行的,就应抛弃、远离它;应该思念的,则可以思念之:不应该思念的,应该舍弃这些念头;能够做到这样,便能达到湼盘的境界。」  
  
  第二十一问——第三十问
  
  第二十一问未证涅盘者能知湼盘之乐否?
    
王又问那先道:「那些没有进入涅盘的人,难道能知晓涅盘境界是快乐的吗?」那先说:「是的。即使没有进入湼盘境界,也会通过其他方式知道湼盘境界的快乐。」王说道:「人又没有进入涅盘境界,又是怎么知道该境界是快乐的呢?」那先问王道:「人们又未尝截断手脚,能否知道截断手脚的疼痛是剧烈的呢?」王说道:「即使未曾经历截断手脚的痛苦,但还是能知道这一做法是痛苦的。」那先问道:「凭什么知道这是痛苦的呢?」王说道:「看见他人截断手脚时呻吟呼号,因为这一经验而知道是痛苦的。」那先说道:「前人有证得涅盘,相互传言湼盘境界是快乐的,因为这一缘故,所以相信涅盘境界是快乐的。」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二十二问实际有佛吗?
    译文
    王又问那先:「曾经是否见过佛陀呢?」那先回答道:「不曾见过佛。」王对那先说道:「诸位师父曾经见过佛没有呢?」那先回答说:「诸位师父也没有见过佛。」王说道:「如果那先及诸位师父都没有见过佛,一定是没有佛!」
那先说道:「王是否见过五百条溪水汇合之处呢?」王说道:「我没有见过。」那先说道:「王的父亲以及王的祖父都见过这样的水面吗?」王说道:「都不曾看见。」那先说道:「王的父亲及祖父都不曾见过这样的水域,天下一定就没有这样一处由五百条溪水聚汇之处吗?」王说道:「即使我没有见过,父亲以及祖父都没有见过这样广大的水域,但实际上是有这样的水域的。」那先说道:「即使我以及诸位师父不曾见过佛,但实际上是有佛的。」
  
  第二十三问有无超过佛的人呢?
    
王又问道:「有没有超过佛的人呢?」那先说道:「的确,没有超过佛的人了。」王又问道:「凭什么知道没有超过佛的人呢?」那先问王道:「就像人没有到过大海中畅游,又是怎么知道海水是大还是不大呢?」那先说:「有五条河,河之上游又有五百条小河,流人大河。五条大河的其中之一名字叫恒河,第二条名字叫印度河,第三条河名字叫私他河,第四条名字叫悔叉河,第五条名字叫施披夷尔河。五条河之水昼夜向海流去,海水并不因此而看到增加。」那先说:「王是不是知道这回事呢?」王说道:「的确知道有此事。」那先说:「我那先因诸位得道之人都说没有能超过佛的人,因此,我便相信没有超过佛的。」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二十四问因何知无有胜佛者?
    
    王又问那先道:「你通过什么方式知道没有超过佛的人呢?」那先问王:「造字的老师,是谁呢?」王说道:「造字的老师,名字叫质。」那先说道:「王难道见过质吗?」王说道:「质已死了。其时代已很久远,不曾见过。」那先说道:「王不曾见过质,又是通过什么方式知道质是造字的老师呢?」王说道:「通过古代时候的书籍及文字记载,相互流转教导,因为这种间接的方式,我知道其造字的人名字叫做质。」那先说道:「也是因为这一缘故,我辈看到佛的经文戒律,与见到佛本身没有两样。佛所阐发的经义及戒律十分深奥,令人愉快,因而在知道佛的经文戒律之後便相互效法,因为这一效法的具体活动,我便知道没有一个再能超过佛的人。」
  
  第二十五问可长久践行佛法吗?
    
    王又问那先道:「自从见佛教经典及其戒法之後,可以长时间地去践行它吗?」那先说:「佛所设的教义禁戒条律经典,十分地使人感到法喜,应该认真践行直至到老。」王说道:「很好啊!很好啊!」
  
  第二十六问人死旧身不随神识再生後世吗?
    
王又问那先:「人死以後,其旧有身躯不再随著神识在後世再生吗?」那先说道:「人死以後,将再接受新的身躯,原来的身躯并不相随。」那先说道:「这就好像灯中的灯蕊,相继燃烧掉原来的灯蕊,继续在新的灯蕊上再次燃烧。人身就像这灯蕊一样,原来身躯不随神识一起离开,而是再接受新的身躯。」
那先问王道:「王小时跟从老师学习认字、读经没有?」王说道:「做过。我跟著老师後面学。」那先问王:「王跟从老师所学习的那些经书,老师难道就知道本来的经书吗?王都是从原来的经书上学到的知识的吗?」王说:「不是这样的。老师也是从他人处知道原来的经书意思的。」那先说:「人的身躯也像这样,抛开原来身躯,再接受新的身躯。」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二十七问那先真的是有智慧吗?
    
王又问:「那先真的是有智慧,还是没有呢?」那先说道:「没有智慧。」 (案:疑此处原译有脱或有误。姑照译)。那先言:「譬如有人盗取他人果实瓜类,偷盗的人是有罪,还是无罪?」王说道:「有罪。」那先说:「当初栽种树木时,树上无果,何从盗起?为何现在偷盗之人应该有罪呢?」王说:「假若当初不栽种,哪裏有什么果子呢?因此偷盗的就有罪了。」
    那先说:「人生也是这样。因为今世之身躯作下了善恶之事,在後世就再轮回再生,又接受新的身躯。」王说道:「人原来是因为旧有身躯所为,是种下善恶之种的宿因所在。」那先说:「人的各种所作所为,其善恶之果随人而走,如同影子随同身躯一样。人死之後仅仅消失身躯,并不因此而失去其所作的善恶业力。这就像点灯在夜裏写字一样,火光熄灭了其字仍然存在,灯来的时候又呈现出字来。今世所作善恶之事,持续到後世而变成结果,就像从某人手中原封不动地接过来的,这便是如此。」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二十八问善恶之业果处在何地?
    
王说道:「那先能下能分别把善恶所处之地指出来让我瞧瞧呢?」那先说:「不知道善恶究竟处在何地?」那先问王:「树木还没有长果子之时,王能不能分别指点著说,某一树枝间有果,某一树枝间没有果,而能够预先知道呢?」王回答道:「不能知道。」那先说:「人还没有得道之时,不能预先知道善果或恶果在何处。」王说:「说得妙啊!说得妙啊!」
  
  第二十九问人能预知将投生於来世吗?
    
    王又问:「人将在後世重新投生的人,能不能在生前知道呢?」那先说:「那些将要再次新生的人自己知道。」王说:「凭什么知道的呢?」那先说:「譬如农民耕种,天降大雨时节,这些人能不能预知将会有好收成呢?」王说:「知道。他们会根据下雨的情况判断将会知道收成很好。」那先说:「人也一样,根据自己所培植的福田和善恶种子,每个将要在後世再生的人会预先知道的。」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三十问佛究竟在哪裹?
    
王又问那先:「的确有涅盘的境界还是没有此境界?」那先说:「的确有。」王说道:「那先能否把佛所处的位置指出来让我看看呢?」那先说道:「不能指出佛在何处。佛已经涅盘,不能指出佛之所在给人看。」那先说:「譬如人点燃大火,大火已经熄灭了,这堆大火的火焰还可以指出来让人看吗?」王说道:「不能够再知道火焰在何处了。」那先说:「佛已经湼盘离开了我们,不能够再知道他处在何处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三十一问——第四十问
  
  第三十一问沙门爱惜自己的身体吗?
    
    王又问那先道:「沙门难道也会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吗?」那先说:「沙门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王说道:「假使沙门下爱自己的身躯的话,为什么还要自我休息呢?睡觉还要安稳温软的床铺,饮食还想得到好吃的食物,自己保护照料自己,这是为了什么呢?」
那先说:「王是否亲自参加过战闘呢?」王说道:「参加过。曾经亲自参加了战闘。」那先说:「在战闘的过程之中,曾经被刀刃、矛箭伤过没有呢?」王说道:「我曾经狠狠地被刀刃所击中。」那先问王道:「对刀刃、矛箭的疮伤怎么办呢?」王说道:「我用膏药棉絮包扎起来了。」那先问王道:「难道这是为了爱护疮伤本身,用膏药棉絮包扎起来吗?」王说道:「我当然不是爱护疮疤本身了。」那先说:「若不是十分地爱惜疮疤的话,为什么用膏药棉絮包扎而保护起来呢?」王说道:「我是想让疮伤早日痊愈罢了。」
    那先说道:「沙门也是这样,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即使吃饭暍水,心裏并不以为美食而乐,也不把它们看作是好食物,不把它们当作是为了追求光洁皎好的肌肤的必须品,只是要借此来资养色身,借假修真,践行佛教的经典与戒律,成就道业罢了。佛经上说道:『人身上有九个孔穴,是人身上九个被弓箭射伤的疮孔。每个孔穴都泄漏臭气的地方而并不乾净。』」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三十二问佛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吗?
    
王又问那先道:「佛是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通身都有金色的光环影子吗?」那先说道:「佛的确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好,通身都是金色光环笼罩的。」王说道:「佛的父母难道也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好,通身都有金色光环影子吗?」那先说道:「佛的父母没有这些殊妙相。」王说道:「像这些大人相、随形好,他的父母都没有这些相好,佛也就没有这些相好。」王又说道:「人生下孩子,都与其父母相像。父母没有这些相好,佛也一定没有这些相好。」那先说:「佛陀的父母即使没有这些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好,也不是通身都有金色光环笼罩著。但佛的确有这些相好。」
    那先说道:「王曾经看见莲花没有?」王说道:「我看见过莲花呀。」那先说:「这莲花生於地下,长於泥水之中,其颜色十分皎美,是不是还像泥水一样的颜色呢?」王说道:「不像泥水之色了。」那先说:「虽然佛的父母没有以上那些殊妙相,而佛的确是有这些殊妙相的。佛虽生於世间,长於世间,但又不像世间的物事。这是他累劫的修证成果,并不是用世间的常识可以量知的。」王说道:「说得太妙!说得太妙了!」
  
  第三十三问佛像第七梵天不与妇女交会吗?
    
王又问那先:「佛的确像第七天王梵的修清净梵行,不与妇人在一起过性生活吗?」那先说:「的确如此!的确远离了女人,净洁而毫无瑕秽之事。」王说道:「假如佛像第七天王的修清净梵行一样,佛就是第七天王的弟子了。」那先问王道:「第七天王是有心念,还是无心念呢?」王说道:「第七天王梵有心念。」那先说:「因此,第七天王梵以及上界诸天王,都是佛的弟子。」那先问:「王说象的叫声与什么东西的叫声相似?」王说:「象的叫声像雁的叫声。」那先说:「像这样说来,象便是雁的弟子了?但事实上是各自属不同的种类,佛的情况也是这样,并不是第七天王梵的弟子。」王说道:「说得太妙了!说得太妙了!」
    
  第三十四问佛从谁学习经戒?
    
王又问那先:「佛难道都是通过学习而知道经典和戒律的吗?」那先说:「佛都是学习而知道的。然後践履经典敦义及戒律的。」王说道:「佛从哪位老师接受经戒的呢?」那先说:「佛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老师。佛自己证得道果时,便都知道各种经典及其中法则了。佛不像我们这些弟子们是从其他老师那裏学习之後才知道的。佛所教导诸位弟子的经义戒律,都应当坚决践行直到年老。」
    
  第三十五问父母死哭、闻法哭有何不同?
    
王又问那先道:「人们在父母死亡之时,悲啼而哭以至泪流;有些人倾听佛经之时,也悲啼而哭以至泪流。这是相同呢?还是不同呢?」那先说道:「人们为父母死亡而哭泣,都是因为感激父母的恩爱,因恩爱而产生情执思念,由此而导致愁忧痛苦。这些人的忧愁,是愚痴者的愁忧。那些倾听佛教经典之後而感动泪流满面者,都是因佛的经教引发他的慈悲哀悯之心,他们体悟到世间的辛慰劳苦,所以泪流满面。这些人的流泪啼哭所得到的福报将是很大的。」王说:「说得好哇!」
  
  第三十六问已度未度者有何差别?
    
王又问那先:「那些已经得度的人,与没有得度的人有些什么差别?」那先说:「人在没有得度之时,有贪婪欲望之心;人在得度之後,便没有了贪欲之心。只仅仅是想成就道业而获得饭食以维持生命罢了。」王说道:「我看世间之人,都想使身体愉快,想要获得美好的饭菜,从没有满足的时候。」那先说:「人在没有达到得度的境界时,饮食的行为,是被当作一种快乐爱好;已经达到了超脱的境界者,即使同样在吃饭喝水,但不再把这种行为看作是一种快乐,也不再去追求甘美的饮食趣味,只是要维持生命的延续罢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三十七问人会忆念久远以前之事吗?
    
王又问那先道:「人们在有所作为的时候,能够思考很久远以前的事吗?」那先说:「人在愁苦忧伤的时候,都会回忆很久很远的事情的。」王说(原文脱「说」字)道:「用什么来忆念呢?用心志去忆念吗?用忆念去忆念吗?」那先问王道:「是否曾经学习知识,以後又回忆这些知识还是没有回忆呢?」王说道:「的确,我曾经学习过一些知识,以後忽然又忘了这些知识。」那先说:「王这个时候没有了心志,而忘记了所学的吗?」王说:「我时常忘记要忆念的东西。」那先说:「行了。王这种现象差不多可以归於某一种类型了(属於对久远之事的忆念)。」
  
  第三十八问人有所作皆会忆念吗?
    
王又问那先:「人有所作为,都会忆念吗?假使开始有所作为,再考虑现在的所作所为,都是用忆念知道的吗?」那先说:「已经过去的事情,都是通过忆念知道的:忆念现在的事情,也是用忆念知道的。」王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人们就只会忆念过去之事,不再能够忆念新生的事物了。」那先说道:「假如新的有所作为而不能忆念,也是这样通过忆念而知道的。」王说道:「人们新学的书写技巧是白白地付出的代价吗?」那先说:「人们新学的书画技巧,因为有忆念,所以要求弟子们学习:有所知,因此才有忆念的可能。」王说:「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三十九问人因何事而产生忆念?
    
王又问那先:「人因为哪些事情引起忆念呢?」那先说:「人一共有十六件事可以引起忆念:第一,很久以前的所作所为,引起忆念;第二,新近的所学,引起亿念;第三,如果有重大的事情,将引起忆念;第四,向往善的境界,将引起忆念;第五,曾经所经历的苦难,引起忆念;第六,思惟同宗或同类命运,将引起忆念;第七,曾经对各种不同之事有所涉猎,也引起忆念;第八,教导别人,将会引起忆念;第九,寻求类的归属,引起忆念;第十,曾经有所遗忘的事情,引起忆念;第十一,因为获得知识,引起忆念;第十二,术数活动,引起忆念;第十三,因为负债,引起忆念;第十四,心志专一於生命的源起及未来,将会引起忆念;第十五,读书活动,引起忆念;第十六,曾经有所寄托,并亲眼见过这种理想,引起忆念;这便是引起忆念十六种事情。」
    王又问那先道:「忆念久远是指什么呢?」那先说道:「如佛的弟子阿难,有一位在家女弟子优婆夷名叫鸠雠单罢,能忆念千亿世前的宿命事情;及其他一些得道之人,都能忆念过去世的事情;像阿难的女弟子等的得道之人很多,都能忆念久远之事,此是为因忆念过去久远生中之事而引起忆念。」
    王又问:「因为新学的东西引起忆念是指什么呢?」那先说:「就像人们曾经学习过术数技艺,後来又忘记了;看到别人所作,便又再次地产生了忆念。」
    王又问那先:「为大事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道:「譬如太子被册立为王,自己心想这是豪贵之事,这便是指因为大事而忆念。」
    王又问那先道:「忆念善之境界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道:「假如某个人被另一个人所延请,并且极其友善的招待这个人。嗣後这个被请的人心裏想到:在过去曾经被某人所延请,应该以友善的心意来对他人。这便是因为回忆而向往善德境界引起忆念。」
    王又问那先道:「为所经历之苦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呢?」那先说:「譬如一个人曾经被人用棍棒毒打过,或曾被关闭在牢狱之中,这便是为经历之苦而引起忆念的意思。」
    王又问那先道:「同类相怜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道:「譬如人曾经见过家裏亲人,同宗亲属以及家裏的畜生引起悲悯心情,这便是同类怜悯引起的忆念。」
    王又问那先:「曾经对各种事物有所涉猎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譬如人类为万物起名,对各种色、香臭之气、酢苦之味加以标识分别,忆念这些众多表相,便是被曾经所涉猎的诸事物引起忆念之意。」
    王又问那先道:「教导他人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人们自己欣赏自己,忘记了身边还有其他人存在,这些人有的还有记忆,有的已经忘记了,於是好为人师,这便是教导他人引起忆念。」
    王又问那先:「为寻找类的归属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人、牛、马等各自都其类的归属,这便是寻找类的归属而引起忆念。」
    王又问那先道:「曾经记得而突然间忘了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呢?」那先说:「譬如一个仓猝之间突然忘记了曾经所记的东西,一心一意地急於找回记忆而对此东西耿耿记在心中,这便是因为忘记曾经所记忆的东西而引起忆念。」
    王又问那先:「因为学习知识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道:「学习写字的人,能够安排各个字的位置,为此而动脑筋便是因为学习知识而引起忆念之意。」
    王又问那先道:「因为校量分析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譬如人们一起学习校量分析成功的原因,全部都明白了其中的方法,这便是因为校量分析而产生忆念的意思。」
    王又问那先:「因为负债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譬如某人正在欠著他人之债,又值该还债的时候,这便是因为负债而产生忆念。」
    王又问那先:「专心於生命的源起及未来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沙门辈使心志专一,自己思考生命从何处而来,以及千亿世之前的事情,这便是我所说的心志专一而引起忆念。」
    王又问那先:「因为读书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呢?」那先说:「帝王有年代久远的古书,心中想到这是哪一代帝王、哪一个历史时期的书呢?这便是因为读书而引起忆念。」
    (王问道:)「因为曾经有所寄托并在某处又亲自见过而引起忆念是指什么?」那先说:「假如某人有所寄托,又亲眼在某处见过此理想之境,因而引起忆念,这便是因为『所寄』而产生忆念。」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问佛知三世一切事吗?
    
王又问那先道:「佛难道都能知道过去之事的初始状态,以及未来将发生的事吗?」那先说:「是的,佛都知道这些事情。」王说道:「假如佛都知道这些事情,为什么下集中於一时全都教给他的弟子们呢?为什么慢慢地教给他们呢?」那先问王道:「您国中有医师还是没有?」王说道:「有医师。」那先说:「这些医师能否知道天下的各种药物呢?」王说道:「能够都知道天下各种药物。」
    那先问王:「这些医师治人病时,是集中时间把所有的药都给病人呢?还是慢慢地给药呢?」王说道:「没有生病的时候,不能预先给药:针对具体的病症时,才配给药剂。」那先说道:「同样,佛即使知道过去、未来、现在的事情,也不可能一时全部教给天下之人。将依弟子的根机慢慢授予经文戒律,使他们践行。」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一问——第五十三问
  
  第四十一问人死念佛能生天吗?
    
王又问那先:「您们这些沙门说:『人在世间作恶直至百岁,到临死时候虔心发愿念佛,死後能仗念佛之功德都能生於天上。』我不相信这些话。你们又说:『杀死一个生命,死後便会堕入地狱之中。』我不相信这种说法。」那先问王道:「假如有人拿一颗小石子放到水上,石子是飘浮的呢,还是沉下去呢?」王说道:「这颗石子沉下去。」那先说:「如果抬百块大石头放到船上,这艘船难道会沉下去吗?」王说道:「船不沉下去。」
    那先说道:「船中百块大石头,因为船的缘故,不沉下去:人即使曾经作的恶行,因为有一个短时间明白善恶因果,生大忏悔,专心的念佛,因为这一念佛功德而不沉沦到地狱之中,而且还会生在天上。那颗小石子沉到水中,就像人作恶之後,不知道听闻佛经、不知忏悔,死後便堕入地狱之中。」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二问汝辈为何出家作沙门?
    译文
    王又问那先:「您们这些人因为什么缘故,去学道做沙门呢?」那先说:「我们深深认为过去世是苦,现在世是苦、未来世还是苦,想要抛弃这些苦痛,不想再去经历这些苦,所以来学道作沙门。」王又问那先:「苦乃是在後世,可以预先学道作沙门而能免除吗?」
那先问王:「王是不是有敌国、怨家,想要攻击你吗?」王说道:「是的,有敌国、怨家,常常想要攻击我国呀。」那先问王道:「敌国主帅来临之时,王才去作战闘的准备、防守、挖战壕吗?还是先预备好这一切呢?」王说道:「当然预先有所准备。」那先问王道:「为什么先作储备呢?」王说道:「敌人来了的时候,没有时间的缘故呀。」那先问王:「敌人还没有来,为什么要预先准备呢?」那先又问:「肚子饿了的时候才种田,口渴才掘井吗?为什么要作预备呢?」王说道:「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
  
  第四十三问第七梵天距娑婆世间多远?
    
    王又问那先:「第七梵天距离我们这儿有多远?」那先说:「十分远。假如有一块大如王之殿堂的石块从第七梵天上坠落下来,六天才能坠到我们这块地上。」王说:「您们这些沙门说:『得阿罗汉道之人,就像人弯曲伸直手臂一样,须臾之间便飞到第七梵天之上。』」王说道:「我不相信这一说法。行走数千万亿里的道路,凭借什么能走这么快呢?」
    那先问王:「王本来生於哪个国家呢?」王说道:「我本来生於罗马国,其国名叫亚历山大帝国。」那先问:「亚历山大帝国距离这儿有多少里路程?」王说道:「距离这儿有二千由旬,合计共八万里。」那先问王:「曾经在这遥遥想念本国之中的事情没有?」王说道:「当然罗,常常遥遥思念本国之中的事情呀。」那先说:「王现在试作再来思念一下本国中的事情,就像你曾经所作过的遥念一样。」王说道:「我现在已经遥念结束了。」那先说:「王行八万里来回的路程,为什么这么迅速呀?」王说道:「你这个例子说得太好了!说得太好了!」
    
  第四十四问两人同死何者先投胎?
    
王又问那先:「假若有两个人在现在一同死去,一个人上生於第七梵天,一个人生於厨宾。而厨宾距离这裏七百二十里,那么哪一个首先到达他们各自的地方呢?」那先说:「请王试作遥念亚历山大帝国。」王说:「我已经遥念了。」那先又说道:「王再试作遥念厨宾。」王说道:「我也已经遥念厨宾了。」那先问王:「遥念这两个国家,哪一个更快到达呢?」王说道:「都是一样地快。」那先说:「两个人一道死去,一人生於第七梵天之上,一个人生厨宾国,也是同等时间到达。」
    那先又问王:「假如有一双飞鸟,一只在一棵高树上栖止,一只在一棵矮树上栖息,两鸟同时起飞,哪只鸟的影子首先到达地面?」王说道:「两个影子同时到达地面呀!」那先说道:「两个人一道死去,有一个人生於第七梵天上,有一个人生於厨宾之国,也是同时到达呀。」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五问通过何种方式学习可知道法?
    
    王又问那先:「人要通过几种方式学习然後知晓大道?」那先说:「通过七件事,可以知晓大道。」「是指哪七件事呢?」「第一,要忆念何者为善何者为恶之事;第二,要精进修道;第三,要以道为乐;第四,要制伏诸恶念使之向善;第五,要以道为思念的准则;第六,要专心致志;第七,要达到没有什么可以憎恨可以喜爱的境界。」
    王又问那先:「人通过这七件事,能够学习而知晓大道?」那先说:「并不全部都要用上七件事,学习之後然後才知晓大道。有智慧之人紧紧抓住判别善恶这一点,凭借持智以分别善恶这一件事,其他的都知道了。」王又问那先:「假如只要通过一件事而就能知道大道,为什么又说是七事呢?」那先问王:「如果人手持钢刀放於刀鞘之中,并且挂在墙壁之上,这把刀难道能够自己去割截什么东西吗?」王说道:「不能割截什么东西。」那先说:「人心即使是具有明智之端,虽有分别善恶的智慧,但也应当通过其余六件事的开启协助,然後合成智慧。」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六问人行善得福大或作恶得殃大?
    
王又问那先:「人们行善,得福就大吗?作恶,遭殃就大吗?」那先说:「人行善,其获得的福一定是大的;作恶,其遭到的祸殃可能是小的。因为人作恶之後,天天自我悔过,所以他的罪过就一天比一天小。别人行善,每日每夜都在心中充满著欢喜之情,所以他获得的福也就大。」
    那先说:「过去的时候,佛还在世,他所处的国中有一个人,手和脚都没有了但还取得一枝莲花,拿著这朶莲花献给了佛。佛当时就告诉各位比丘,说道:『这一位没有手脚的孩子,往後经历九十一劫的轮回,也不会再坠入地狱中,进入畜生道中、饿鬼道中,而可以生於天上。天上的寿命终结之後,又还重新做人。』因此,我知道人们行小善,其获得的福很大:那些作过恶的人自己忏悔自新,一天一天地将消灭罪孽以致乾净。所以,我知道人们作恶之後,只要忏悔自新其祸殃可能很小。」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七问智愚者作恶,何人得殃大?
    
    王又问那先:「智慧之人作恶,愚蠢之人作恶,这两个人的罪过,哪一个人得到的多些呢?」那先说:「愚蠢之人作恶,其所得的祸殃大些;智慧之人作恶,他们得到祸殃小些。」王说道:「不知那先所说的是什么意思。」王说道:「我国中治理人的法律规定:大臣有了过错,则重重治罪;小民有了过错,则罪行从轻发落。因此,我只知道智慧之人作恶,得到的祸殃更大些;愚昧的人作恶,获得的罪责还轻些。」
    那先问王:「假如有烧熟铁丸在地上,一个人知道是烧热的铁丸,一个人不知道,两个人都上前去取这一烧热的铁丸,哪一个烫烂手的程度大些?」王说:「不知是热铁丸的人手烫烂的程度大些。」那先说:「愚昧之人作恶,不能够自我悔悟,所以他们得到的祸殃就大些:智慧之人作恶,知道了自己所作所为的不应该,每天都在忏悔过错,所以他们的祸殃就小些。」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八问此身能飞行到第七梵天吗?
    
王又问那先:「人们之中有一些能携带身躯,飞行到第七梵天,上到郁单曰地以及想到什么地方就到什么地方吗?」那先说:「能。」王说:「如何携带这一身躯,上到第七梵天及郁单曰地,以及心中想要到的地方呢?」那先问王:「王是否还记得少年时游戏跳高,一跳就是一丈多高的事吗?」王说道:「我少年时意念之中想跳,便跳了一丈多高。」那先说:「得道之人,心中想跳到第七天上以及到郁单曰地,也就像你小时游戏一跳那样。」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四十九问何物骨长四千里?
    
王又问那先:「您们这些沙门辈说:『有一个东西骨架之长有四千里。』什么东西的身躯,它的骨架之长有四千里呢?」那先问王:「曾经听说过大海中有种大鱼,名字叫做质,身长二万八千里的这种鱼吗?」王说道:「的确,有这一传说,我曾听说过。」那先说:「像这种二万八千里长的鱼,它的脇骨长四千里,还值得奇怪吗?」王又问那先:「您们这些沙门说道:『我能够中断呼吸。』」王说道:「人怎么能够中断呼吸之气呢?」
    那先问王:「曾经听说过心志没有?」王说:「我曾经听说过。」那先说:「王认为心志在人身躯之中吗?」王说道:「我认为心志在人身躯之中。」那先说:「王认为愚昧之人不能控制他们的身躯嘴巴,不能够持守经典戒律,像这些人,也不以他们的身躯为快乐吗?」那先说:「那些修道的人能够控制他们的身躯,能够控制他们的嘴巴,能够持守经典戒律,能使自己的心志专一,证得四禅,便能够不再呼吸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五十问为什么海水是咸的?
    
王又问那先:「为什么称为海呢?海因为这些水而名字叫做海吗?还是因为其他原因叫做海呢?」那先说:「人之所以称之为海,是因为水与盐各占一半的缘故,因此叫做海。」王又问那先:「是什么缘故海水都咸得像盐一样呢?」那先说:「海水之所以是咸的,是因为蓄积的时间久远,以及鱼鳌虫类不断地向水中排泄大小便,因此是咸的。」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第五十一问得道者能忆念深奥之事吗?
    
    王又问那先:「人们得道之後,难道能够思考各种深奥的事情吗?」那先说:「是的。人得道之後,能思考深奥的事情。佛经最深奥,佛知晓众多事情,无法用具体的标准来衡量,众多事情都能运用智慧来评判它们做到恰如其分。」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奸哇!」
  
  第五十二问神识、智慧、自然,是同是异?
  
王又问那先:「人的神识、智慧、自然,这三种事情,是同还是不同?各各相异吗?」那先说:「人的神识这个东西啊,是产生觉悟的本体;智慧呢,是知晓大道之能力;自然呢,是虚空的,没有人的主体意识的躯壳。」王又问那先道:「人们都谈论获得灵魂。怎么样才能称之为获得灵魂的呢?用眼睛来观看颜色,用耳朵来倾听声音,用鼻子闻香臭之气,用口去体知味道,用身躯去感受软硬与粗细,用心志去辨别善恶。那么对於人而言,什么叫做获得灵魂呢?」
那先问王:「现在可以分析来看,用眼睛看东西,撇开瞳子,不要瞳子,视力能够更加广远吗?摧裂某人的耳朵,听力能够更加广远吗?撕开鼻(孔)让它变得更大,那么它闻到的香气是多还是不多?挖去嘴巴使它变得更大,看其分辨的味道,是不是能够更加地多样化些?如果我们要剥去割下某人的肌肤,看他是否还知道粗细软硬的区别下?清除某人的意志,看其载承的心念是不是会更多?」王说道:「那就不会如此了。」
  
  第五十三问佛所作所知甚难甚妙吗?
    
那先说:「佛所作的事情非常困难,佛所知道的东西很微妙。」王又问那先:「佛所做的事是什么样的难法?又是什么样的微妙法?」那先说:「佛能够知道人心中的事情,一般人眼睛看不到的事,都能剖解它的微妙。能够剖解眼睛所见之事,能够剖解耳朵听到的事情,能够剖解鼻子闻的东西,能够剖解口舌辨别的东西,能够剖解身躯感受的东西,能够解剖一切败坏的事,能够解剖疑虑之事,能够剖解所想念的事,能够剖解神识体悟之事。」
    那先说:「人取海水含在口中,能不能分辨出口中所含之水是哪条泉源之水,是哪条溪流之水,是哪一条大河之水?」王说道:「众多之水合而为一,难以分别知晓区分。」那先说:「之所以说佛所作的事很困难,就是因为他对任何事物皆能一一分别了知。人身中之眼等六识皆不可见,但佛却能了知。」那先说:「因为佛所作甚难的缘故,因此能剖解出来。从心念以至眼见所看见的,从心念以至於耳朵所听见的,从心念以至鼻孔所发出的鼾声,从心念以至於口中所辨别的滋味,从心念以至於身体所感知的苦和乐、寒冷与温暖、粗糙与坚硬,从心念以至於思考趋向,佛都知道并能析出各种感觉的特徵。」王说道:「说得好哇!说得好哇!」
  
那先说:「夜已经很深了,我要回去了。」王立即敕令旁边大臣:「拿出四匹折叠布匹,浸置在麻油之中,拿住作为火烦,去送那先回去。恭敬奉事那先,就像奉事在我的身旁。」旁臣都齐声说:「受教了。」王说道:「能够得到像那先这样的人作老师,成为他的弟子,像我这样的人得道就快了。」王各种所问,那先立即就每件事给予了回答,王十分地欢喜。王立刻拿出宫中贮藏的精品衣服,价值十万以上给予那先。王对那先说道:「从今以後,但愿那先每天与八百沙门,共同在宫中就餐,及至其他所需之物,都可以从王宫中拿取。」
    那先说:「我是修道之人,没有一点额外的欲望。」王劝说那先道:「您应当爱护自己的名声,也应当保护我的身名。」那先说:「什么叫做应当自我保护,也保护王之身名呢?」王回答道:「恐怕他人议论,称呼王是怪倍之人,那先替王解答了各种狐疑而不能够获得赐予。或者又恐怕其他人说:『那先不能解释王的疑问,所以得不到赏赐。』」王说:「那先接受了这些,使我得到其接受行为中的福报;那先也应当保护自己的名声。」王说道:「我现在就像狮子在金笼子之中,就好像被拘禁一般,经常有想逃出去的想法。现在我即使是处在国家的宫廷之中,但我的情怀并不快乐,想要抛弃国家而去,去学道。」王说完了,那先便归佛寺去了。
    那先这样一走,王私下思念道:我问了那先什么些事呢?那先为我解答什么?王自己想道:我所问的问题,那先没有一个不能理解的,并且都给予了解答。那先回到佛寺之中,也自己想道:王问了我什么些事情呢?我又是如何回答王的呢?那先自己想道:王所有的提问,我也都予以解答了。思念这些事情一直到天亮。
    第二天,那先身披袈裟,手持鉢盂,直接走入宫殿,到正殿裏坐下。王走上前来向那先施礼完毕,便退回到自己座中。王告诉那先:「那先您昨晚一离去,我便自己想道:我问了那先什么话?那先又回答了我什么些话?我又自己想道:我所有向那先提问的,那先没有一个不替我解答了的。想著这些话,心中欢喜睡觉安稳,一直到天亮。」那先说:「我走回佛寺的寮舍之中,也自己思念道:王向我问了些什么事情?我又替王解答了什么事情?我又自己想道:王所有的提问,我则立刻替他解答了。因为思念这些的缘故,一直欢喜直到天亮。」说完了这些话,那先便要走了,王便站了起来,向那先施礼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