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流量监控器在哪:“孔方兄”的来由与变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1:38:45
「孔方兄」的來由與變革

上圖:黎元洪開國無帽「壹圓」銀幣;下圖:袁世凱共和「壹圓」銀幣

秦始皇兼併六國之後,把原來秦國的貨幣制度推廣至全國,廢除先秦各國的流通幣,規定了兼用黃金與錢幣的貨幣體系,統一了貨幣種類和貨幣單位。此外,秦又在貨幣形制上進行了改革和定型,把先秦時期原始形態的各種刀、布、貝幣,統一在圜錢之下,確立了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形制。

中國古代主要貨幣「銅錢」的形式從此固定下來,並通行了兩千多年,甚至影響到鄰近國家和地區。古典文學作品中經常稱錢為「孔方兄」,就是由此而來的。

秦半兩錢,圓形方孔,錢面上有「半兩」二字,重如其文,即半兩(12銖,相當於現在7.8克)。外圓內方的錢幣形制,是與古人「天圓地方」的宇宙觀頗有聯繫。古人將天道為圓,地道為方的觀念,應用於「銅錢」的錢制,則外為圓肉(即錢體),所以像天;內為方好(即方形穿孔),所以像地。於是一錢之中,有天有地,天覆地載,萬宇一統,正正充滿著君臨萬方,皇權至上的象徵。

但秦朝如走馬看花般走過歷史的舞台,對於「銅錢」的形式起定型作用,應屬漢朝。西漢的貨幣制度經過九次演變,最終於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確立五銖錢體制。五銖錢成為兩漢時期唯一的合法錢幣,至平帝元始中(公元1-5年),已鑄錢2,800億餘枚。五銖錢與秦半兩同是以重量為錢名的「紀重錢」,標準重量即為五銖(約4克),錢徑2.5cm,錢厚0.12cm,輕重大小適宜,且肉、好(錢體和錢孔)皆有周郭(物體周圍的邊或框,利於保護錢幣),因而成為中國古代使用廣泛、流通久遠的一種錢幣,形成了自漢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迄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長達700多年銖錢時期。

從歷史中實踐證明,「五銖」的重量是比較便於使用和攜帶,因此,五銖錢之後的「通寶錢」依舊是以「五銖」為錢重的標準,不少外國錢幣的重量也與五銖錢相近,如希臘的古幣德拉馬克、羅馬的銀幣德納留斯。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廢五銖錢,開鑄「開通元寶」,發展出一種新的錢幣體制「通寶錢」從此佔有中國錢幣的主要地位,「銅錢」錢制以方孔形式流通,直至民國之初。真可謂「七百年流通,重量千年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