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企业邮箱pop 端口:CPI告诉我们的“不好” 钮文新的BLOG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3:36:47

 

 

CPI下跌是好事吗?或许,许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刚刚公布的去年12月份的CPI数据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没有理由为此兴奋。

 

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物价序列:2011年12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涨率为3.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率为1.7%;全年的数据是: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上涨率为9.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上涨率为6.0%。购进价格上涨速度快于出厂价格上涨速度,这样的态势已经持续若干年,迄今没有改变。

 

但不同的是,过去企业可以通过技术改造或加大员工劳动强度化解部分成本的提高,从而就算出厂价格增幅不足以低效成本的上涨,也可以使业主维系利润至少不减或减得少些。但从现在一些企业开始破产看,企业内部消化成本的能力已经到达极限,或称边际相应递减。这说明企业的日子已经极度难过。

 

大量企业停止生产,势必导致企业原材料的需求减少,购进价格指数增幅势必大幅回落,而从走势图上看,这样的情况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什么时候出现过?2008年底,金融危机的影响突然莅临中国之时。我们说,现在必须注意这个问题必须及时解决企业的困难,否则经济失速在所难免。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4.1%。从走势看,似有回稳迹象。但我们看到,CPI回稳依然是食品价格作怪,上涨9.1%,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4.9%,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0%。服务价格的上涨,体现了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但这可能是劳动力供给不足所致。

 

从CPI和PPI这两个价格序列总体,前端成本开始下降,但后端消费品物价却开始回稳。这是什么道理?是不是意味着,过去超紧缩的货币政策,以及这个过程中企业生产成本的大幅上升,已经导致大量企业停产或减少生产,以致市场供给不足?物价问题已经变得更加复杂了。

 

说实话,我现在的担心是:成本推动的物价上涨,未来可能转向供给不足引发的物价上涨。那不是正好可以通过紧缩货币、压低需求,以达到抑制物价的目的吗?不错,可以。但经济会付出巨大代价,因为以减少需求,迁就供给的调控方式,一定会内需经济失速。所以,这时需要加大供给,而非减少需求。

 

现在看,发生“供给不足型物价上涨”的可能性极大。因为我们已经看到许多传统企业停产或破产,问题到底有多严重,目前没人给出准确的数据,我们也无从判断,但一些地区的个别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旦“供给不足”发生,物价必然飞涨。第一,中小企业倒闭太多,终端消费品竞争弱化,相对比较有实力的企业(供给方)定价能力大大增强;第二,供给方将前端生产成本的上涨向后端消费品传导的机制更加顺畅;第三,重新恢复竞争没那么容易,一般都要经历一次大的经济萧条,前端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大幅减低之后才可以实现。

 

我不肯定这样的事情一定发生,但千万不要发生。现在,为实体企业减税、适度放松货币已经刻不容缓。不要等它们都死了,那是无论怎样做都晚了。

 

我再强调一次:千万不要让成本推动型的物价上涨,转变为供给不足型物价上涨。供给不足型物价上涨一旦出现,中国经济“滞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