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watch mercy18:高二年级寒假作业语文自测题(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8:30:48

高二年级寒假作业语文自测题(三)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太阳神鸟”金饰

在已出土的中国古代有关太阳崇拜的文物图案中,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金箔饰的图案最为精美。金饰构图严谨,线条流畅,极富韵律,是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宗教思想、丰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太阳神鸟”金箔饰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0.02厘米,重量达20克。外廓呈圆形,图案分内外两层,都采用了透空的表现形式。内层图案为等距分布的十二条弧形齿状芒饰,芒饰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的鸟构成,鸟均作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的状态,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图案的旋转方向相反。在红色衬底上,该金饰内层图案很像一个旋转的火球或太阳;外层图案中的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古神话中与太阳有关的驮日神鸟,据此,专家学者将其定名为“太阳神鸟”。

由于太阳在人类的生存繁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先民们对太阳天然地怀有一种敬畏崇拜之情。在各种原始崇拜观念中,最广泛的就是太阳崇拜了。“太阳神鸟”金箔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太阳崇拜习俗,更以其简练和生动的图像语言,向我们透露着商周时期古蜀国人的精神观念。在图像语言能力远远超过文字能力的古蜀时代,古蜀人自然盛行采用图案来表现其太阳崇拜观念。同时,考古发现还证明在古蜀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的崇鸟观念与鸟图腾,又与太阳崇拜和太阳神话相互交融,两者通常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在四川乃至全国都是首次发现的太阳神鸟金箔饰,正是这一信仰观念的极好例证。除了表达对太阳神的崇奉之情,金箔饰的制作者和使用者,可能还以此来表明他们就是《山海经》中所述能“使四鸟”的帝俊的后裔,表明他们与远古太阳神话传说中金乌化身的帝俊和羲和的儿子十日的亲缘关系。

“太阳神鸟”的图案是中华先民太阳崇拜的艺术表现形式的代表,今天,这件造型精致、寓意深刻的杰作已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标识而代言中国文化遗产!

1.对“太阳神鸟”金箔饰图案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箔饰分内外两层,外径12.5厘米,内径5.29厘米,厚度仅0.02厘米,重量却有20克。

B.金箔饰内层图案就是一个喷射出12道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等距离分布的弧形齿状光芒的太阳。

C.金箔饰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均呈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状的按反时针方向飞行的鸟构成。

D.金箔饰图案中的鸟在红色衬底上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远古神话传说中与太阳有关的驮日神鸟。

【答案】5.C(A 答非所问。厚度和重量的说明是对金箔饰而不是对“太阳神鸟”金箔饰的图案的说明。B 不合原文。原文说内层图案是“很像一个旋转的火球或太阳”而不是“太阳”。D“联想到远古神话传说中与太阳有关的驮日神鸟”属于人的主观感受而不是对图案的客观说明。)

2.下列不属于从“太阳神鸟”金箔饰上可以解读出的古蜀人的精神观念的一项是(    )(3分)

A.古蜀人崇拜太阳,信仰太阳神话传说。

B.古蜀人采用雕塑和图案来表现其太阳崇拜和神鸟崇拜观念。

C.古蜀人的神鸟信仰与太阳信仰并存交融。

D.古蜀人认为自己是传说中帝俊的后裔,与十日有亲缘关系。

【答案】   6.B(答非所问。用“雕塑和图案来表现其太阳崇拜和神鸟崇拜观念”是古蜀人在文字能力尚不能够发达条件下在表达自己信仰崇拜观念的方式上的自然选择,不属于精神观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3分)

A.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商周时期古蜀国的“太阳神鸟”金箔饰是中国古代有关太阳崇拜的文物图案中最为精美的代表作。

B.“太阳神鸟”金箔饰是中国古代人民深邃的哲学思想、复杂的宗教迷信观念、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精湛工艺水平的完美结合。

C.“太阳神鸟”金箔饰,既是古蜀人对远古神话的一种生动解释和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远古时期太阳崇拜的珍贵实物记录。

D.充分展现了中华先民非凡艺术创造力的,造型精致,寓意深刻的“太阳神鸟”金箔饰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标识而代言中国文化。

【答案】   7.C(A 缺少限定。少了“已出土”这一定语。B 无中生有。添加了文中没有的“迷信思想”。D.偷换概念。原文是“代言中国文化遗产”而不是“代言中国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4-7题。

昭义节度卢从史有贤佐曰孔君,讳戡,字君胜。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则于会肆言以折之。从史羞,面颈发赤,抑首伏气,不敢出一语以对,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坐则与从史说古今君臣父子道,顺则受成福,逆辄危辱诛死,曰:“公当为彼,不得为此。”从史常耸听喘汗。居五六岁,益骄,有悖语,君争,无改悔色,则悉引从事,空一府往争之。从史虽羞,退益甚。君泣语其徒曰:“吾所为止于是,不能以有加矣!”遂以疾辞去,卧东都之城东,酒食伎乐之燕不与。当是时,天下以为贤,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

会宰相李公镇扬州,首奏起君,君犹卧不应。从史读诏,曰:“是故舍我而从人耶!”即诬奏君前在军有某事。上曰:“吾知之矣。”奏三上,乃除君卫尉丞,分司东都。诏始下,门下给事中吕元膺封还诏书,上使谓吕君曰:“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

明年,元和五年正月,将浴临汝之汤泉,壬子,至其县食,遂卒,年五十七。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处士相吊于家。君卒之九十六日,诏缚从史送阙下,数以违命,流于日南。遂诏赠君尚书司勋员外郎,盖用尝欲以命君者信其志。

君于为义若嗜欲,勇不顾前后;于利与禄,则畏避如怯夫然。始举进士第,自金吾卫录事为大理评事,佐昭义军。军帅死,从史自其军诸将代为帅,请君曰:“从史起此军行伍中,凡在幕府,唯公无分寸私。公苟留,唯公之所欲为。”君不得已,留一岁,再奏自监察御史至殿中侍御史。从史初听用其言,得不败;后不听信,恶益闻。君弃去,遂败。

(节选自《全唐文》,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酒食伎乐之燕不与         与:参与

B.数以违命,流于日南       数:列举

C.唯公之所欲为             唯:希望

D.后不听信,恶益闻         闻:传布

【答案】4.C(唯:听凭)

5.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孔戡“声望高”的一组是(    )(3分)

①立为君更令改章辞者,前后累数十            ②论士之宜在天子左右者,皆曰“孔君”云

③上使谓吕君曰:“吾岂不知戡也,行用之矣。”  ④公卿大夫士相吊于朝,处士相吊于家

⑤凡在幕府,唯公无分寸私                    ⑥从史初听用其言,得不败

A. ①②⑥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④⑤⑥

【答案】9.B(排除①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规劝卢从史,孔戡曾让整个节度使府的僚属都去劝谏,卢从史虽然当时羞惭,但等众人退下后,不忠之言却更加厉害,孔戡于是借口生病退隐而去。

B.孔戡命运不济,虽被皇上任命为尚书司勋员外郎,但因卢从史多次向朝廷奏章诬告,一直未能到任,后来在临汝进餐时猝然而死,享年五十七岁。

C.孔戡从进士出身进而辅佐昭义军,前任军帅死后,经代理军帅卢从史苦苦挽留而做他的辅臣,他不计个人得失,坚持道义,赢得了人们的敬重。

D.卢从史原为一般将领,后为昭义节度使,他起初很重视孔戡,曾一年中两次上奏为孔戡升官,但后来不听孔戡规劝,导致最终的失败。

【答案】10. B(皇上是在孔戡死后追任他为尚书司勋员外郎的)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从史为不法,君阴争,不从,则于会肆言以折之。(5分)

译文:                                                                          

(2)君于为义若嗜欲,勇不顾前后;于利与禄,则畏避如怯夫然。(5分)

译文:                                                                          

【答案】11.(1)(5分)卢从史做不合法度的事,孔戡暗中劝谏,如果卢从史不听从,孔戡就在集会上无所顾忌地发言指责他。(“为不法”“阴争”“肆(译为“放肆、放纵、任意”,翻译成“当众”不给分)言”“折(责难,指责)”各1分,语意通顺1分)

(2)(5分)孔戡对坚持道义好像有偏好,奋勇而不瞻前顾后,面对财利,却畏惧躲避像懦夫的样子。(“于”“嗜欲”“则”“如怯夫然”各1分,语意通顺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昭义节度使卢从史有一位贤明的辅臣孔戡,字君胜。卢从史有不合法度之举,孔戡暗中劝谏,如果卢从史不听从,孔戡就在集会上无所顾忌地发言指责他。卢从史感到羞辱,脸红到脖子根,低头屏气,不敢回应一句话,马上更改命令、修改文书词句的情况前后累计有几十次。闲暇时就和卢从史谈论自古以来的君臣父子之道,行顺就能享大福,行逆就危险屈辱甚至遭杀戮,说:“您应当那样做,而不能这样做。”卢从史常常听得害怕而喘气流汗。过了五六年,卢从史更加骄横,有不忠之语,孔戡规劝,他没有悔改之色,孔戡就让整个节度使府的僚属都去劝谏。卢从史虽然当时羞惭,但等众人退下后,不忠之言却更加厉害。孔戡哭着对那些人说:“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不能再做什么了!”于是,借口生病告辞离开,隐居在洛阳城东面,有酒食歌舞的宴饮也不参加。这时,天下人都认为他贤明,谈到应该被皇帝重用的士人时,都说“孔戡”。

恰逢宰相李吉甫镇守扬州,首先奏请起用孔戡,孔戡还是隐居不应诏。卢从史看了诏书说:“这是故意舍弃我而去侍奉别人啊!”就捏造罪名向君王告发孔戡在军中有不法之事。皇上说:“我知道了。”卢从史三次向朝廷上奏章,才改任孔戡为卫尉丞,分管东都洛阳。诏书刚下,门下省属官吕元膺把起草好的诏书驳回,皇上让人对吕元膺说:“我难道不了解孔戡吗?将会任用他的。”

第二年正月,将到临汝县温泉洗浴,正月十一日,刚到临汝进餐时就去世了,时年五十七岁。公卿士大夫在朝堂上祭奠,无官职的士人在家中祭奠。孔戡死后九十六天,皇上下诏把卢从史绑送京城,历数他违背朝命的罪行,流放到日南郡。皇上于是下诏追赠孔戡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大概是想用曾经拟任命的职位伸张他的志愿。

孔戡对坚持道义好像有偏好,奋勇而不瞻前顾后,面对名利却畏惧躲避像个懦夫。刚中举时,从金吾卫录事做到大理评事,辅佐昭义节度使李长荣。后李长荣死,卢从史以一般将领代理为节度使,请求孔戡说:“我由一般将士出身,在幕府中只有你没有丝毫私人纠葛。如果你留下来,你想做什么都任随你。”孔戡没办法,留任一年,卢从史两次奏迁其官,从监察御史升至殿中侍御史。卢从史起初听从采用孔戡的话,得以不败;后来不再听从相信他,恶名日益传布。孔戡弃他而去,就彻底失败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双调】水仙子寻梅

乔吉

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①,树头树底孤山②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③。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注:①两履霜:一双鞋沾满了白霜。②孤山:在杭州西湖,多梅花。宋代诗人林逋曾隐居于此赏梅养鹤。③缟袂:素绢的衣袖。绡裳:薄绸的下衣。

8.“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这两句是怎样描绘梅的形象的?(5分)

答:                                                                             

                                                                                 

9.结合全曲,简要分析作者情感的变化。(6分)

答:                                                                             

                                                                                

【答案】  8.①从视觉和嗅觉等角度描绘出梅花的洁白和芳香。(3分)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分)

9.寻梅时的殷切→遇梅时的喜悦→酒醒后的失落(每点2分,共6分)(两题必须有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表示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但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未晚的句子是:                                 

(2)古诗写景各有特点,李白写蜀道山水,“连峰去天不盈尺,                 ,以山川之险揭示蜀道之难,杜甫写景有“       ,乾坤日夜浮”的雄浑阔大。

(3)杂剧和传奇的戏剧语言由曲词(剧中人物的唱词),宾白(剧中人物的说白),    剧本中关于动作、表情和音响效果的舞台提示)等三部分组成。

(4)        在他的诗歌《雨巷》中化用前人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营造了一个“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形象,并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

【答案】10.(1)东隅已逝  桑榆未晚(2)枯松倒挂倚绝壁 吴楚东南坼 (3)科介(4)戴望舒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父亲的山冈菊花金黄   周家兵

我家阳台上有盆野菊花,每年阴历九月就会恣意绽放,金黄金黄的葳蕤无比。我喜欢给她浇水施肥,我们一家人都喜欢这盆每年只开一季的野菊花。它在深圳我家阳台上默默无语的恣意生长,静悄悄地绽放,然后慢慢凋谢在阳台一隅的花盆中。来年的秋天,它依然在我家狭窄的阳台上恣意绽放。

这盆菊花是我从湖北老家带来深圳的。在记忆中她就是一直在那个山冈上长着,兀自自生自灭,兀自快乐开放。在金秋九月的风中,我和父亲一前一后地走在那片山冈上。满坡的芝麻黄豆,在飒飒秋风中摇曳着收获的喜悦。只有在山冈上面兀自开满金黄的菊花,在静默中朦胧而迷人。泛黄的秋叶在沙沙声中飘落细语。菊花在父亲烟斗吧嗒吧嗒声里香气四溢。母亲说把山冈开辟出来,种上麦子。父亲像秋夜月光下的菊花,绽放而静默。母亲叹口气转身回屋。给爷爷冲泡一杯自制的野菊花茶,清热解毒,降火消肿。爷爷入秋就胃热心烦、便秘口苦、头痛目赤。

深秋,父亲带我爬上那片满坡菊花的山冈,叫我仔细观察快要凋谢的金黄菊花。我仰望蓝天,辽阔高远,大雁南飞,我极目远眺,群山峻岭,满山冈是泛黄的树木,落叶在风中兀自飘零,我周围是依然飘香的金菊,摇曳,葳蕤,怒放。父亲坐在杂草中,点上一支自制的香烟,浓烈的烟草味直刺心肺,父亲剧烈咳嗽,声音在山巅翻滚到山谷,我看着痛苦的父亲在抽搐中不停地大口喘气。父亲在咳嗽之后,指挥着我和他一起用手逐一采摘金黄的菊花,留下突兀的枝和枯黄的叶,在秋风中萧瑟一片。

在秋雨来临之前,独自一人在家时,我爬上屋顶收拾晾晒的野菊花,一不小心从屋顶上滚了下来,跌落到院子的泥地上。菊花没有被雨水淋湿,父亲和母亲跟爷爷说,今年的野菊花收拾打理得很好,都是我的功劳。我心里美滋滋的,骄傲地笑着。我知道,多病的爷爷今年就可以像去年一样喝上制作上佳的菊花茶,爷爷的老毛病就可以平缓很多了。

父亲的病查出来是在我成年的时候,我已经远离了家乡。父亲在爷爷去世之后,就再没有打理那片山冈的菊花了。那片野菊花就兀自在老家那片山冈上生长开放。没有人浇水施肥,秋天来临,山冈上却依然金黄一片,葳蕤绽放,秋风送爽,也送来菊花的沁香,在老家村落里飘散游荡。只能是飘散游荡,因为村庄已经人丁不旺,外迁的浪潮在漫山遍野地疯长。

我也在外迁的浪潮中抵达深圳。没有在毕业后留在老家,违背了许多人的意愿,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梦想。每个夜晚我都在梦中将故乡一遍又一遍地张望,没有了老家旁边的那片金黄的菊花,只有依然站立在山冈上的父母期盼我回家的目光。父亲在我离家不久的秋天飘落在故乡的泥土中。那片金黄的菊花却依然在山冈葳蕤的绽放,父亲却再也不能和我一起采摘菊花。母亲说,自从爷爷去世后,父亲就再没有采摘过山冈上那片菊花了,父亲觉得,再好的菊花茶也没有意义了。

父亲,我没有亲手为您采摘老屋旁山冈上那片金黄的菊花,再为您制作上佳的菊花茶。父亲,我知道野菊花能扩张血管,又有明显的降低血压作用。可是,我只为您买了降血压的药物,我知道,你和爷爷一样也有高血压,可我没有明白,你和爷爷一样,多么希望我像当年的你,亲自爬上山冈,为您采摘金黄恣意绽放的野菊花,清洗,阴干,晾晒,冲泡,甚至从屋顶滚落院子的泥地上。父亲,岁月让我终于在你逝去的若干年的梦中才猛然醒悟。

梦中,父亲的山冈菊花金黄。

如今,我家的阳台菊花绽放。

我找不回父亲的山冈,我只有在阳台上将父母遥想。深圳的秋天没有故乡的景象,老屋在那片菊花金黄的山冈下有说不出的凄凉……

(有删改)

(1)请简要赏析“父亲像秋夜月光下的菊花,绽放而静默”这一语句。(5分)

答:                                                                            

                                                                                 

【答案】(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父亲比作秋夜月光下绽放而静默的菊花,生动形象地写出父亲听了母亲想要开辟山冈种上麦子的提议后,安静平和,却同时借助沉默传达出的不赞同态度。

(2)请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6分)

答:                                                                             

                                                                                 

【答案】(2)全文以现实—过去—现实为序组织文章结构。①描写我家阳台上恣意绽放的金黄野菊,表达我对它的喜爱之情;②回忆故乡山冈上的野菊花,以及自己与父亲一道为爷爷采摘制作野菊花茶的往日生活;③抒发父亲去世后远离故土的自己怀念逝去亲人、思念故乡的真挚情感。

(3)请分析作者以“父亲的山冈菊花金黄”作为文章题目的用意。(6分)

答:                                                                             

                                                                                 

【答案】(3)①内容上,回忆有关父亲采摘故乡山冈上金黄菊花的生活是全文的主体内容;“父亲的山冈”表达出父亲与这片开满金黄菊花的山冈的亲密,突出父亲对它的真挚情感。

②结构上,“父亲的山冈菊花金黄”在文中反复出现,成为组织贯串文章的线索。

③手法效果上,以描写性的语句、文学化的命题方式,便于引发读者的阅读趣味与期待。

(4)作者对自己没有回归故土远走深圳,始终心怀一份愧疚,你怎样看待评价他的这一行为与心理?读完全文,请用一句话表达你得到的启示。(8分)

答:                                                                            

                                                                                

(4)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参考答案:在事业理想与故土亲人的天平上,作者倾向前者,荒芜了故园,也给自己与亲人带来了无法弥补的人生遗憾。可以肯定年轻人为追求理想、为追求更丰富阔大的人生舞台而远离乡土的行为;事业与亲情难以两全,他的愧疚真实深切。也可对他的选择持一定的批评态度,言之成理即可。

 

启示示例:爱,真正能满足对方需求的爱,才是最切实深挚的爱;选好事业理想与亲情的平衡点。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答案】(1)(5分)B、E(B项涉及的原文为“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这并不代表“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本项属于无中生有;E项写作手法表述错误,文中没有夹叙夹议。)(答对一项2分,答对两项5分,超出两项不得分)

(2)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请加以概括并举例说明。(6分)

答:                                                                            

                                                                                  

【答案】(2)(6分)①授课不拘常规、乘兴随意。如讲课得意处,边吸旱烟,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如易时易地,专门在月下讲《月赋》、课上提问吴宓等。(2分)②做学问自视甚高。如认为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是“仙桃一口”;认为天下懂庄子的,除了庄子本人只有自己;跑警报时自己是在替庄子跑,自己死了就无人懂庄子等。(2分)③面对强权有傲骨。如主持安徽大学校务期间拒绝蒋介石前去“训话”;学潮事件后与蒋介石发生冲突等。(2分)(每点中每个方面与举例各1分,每点任举一例即可)

(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6分)

答:                                                                            

                                                                                

【答案】(3)(6分)①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②与人谈论古今治庄子者得失,认为天下懂庄子者,除庄子本人只有自己;③为人不拘常规、乘兴随意、有名士气度;狷介狂放、傲骨嶙峋,大有庄子之风。(每点2分)

(4)怎样理解刘文典说“大学不是衙门”这句话的含义? 结合个人理解,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8分)

答:                                                                            

                                                                                 

【答案】(4)(8分)大学是做学问的文化殿堂,是知识精英谈经论道的地方,是教师们教书育人、塑造灵魂的地方。大学不应为政治权力服务,不应成为车马喧嚣、迎来送往之地。(2分)这句话有力地表明了旧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权势面前,勇敢地捍卫学校的独立和知识分子的尊严,捍卫这所神圣殿堂的纯净的伟大精神。(2分)

(注意:第一问4分,其中阐释句意2分,答出内涵2分;第二问4分,如从学术独立、治学氛围、教师的个性和才华等方面谈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表述不当、条理不清者酌情扣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图书公平交易规则”号称维护读者利益,但这个“维护读者利益”的规则竟然遭到了读者口口声声的质疑。

B.2011年5月,在滨海市举行的第六届中国书法大赛上,各路名家纷纷舞文弄墨,大显身手,创作出一幅幅优秀的书法作品。

C.这位曾经一文不名的年轻人,经过九年的艰苦奋斗,于2006年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如今已经是亿万富翁。

D.目前,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仍存在县级政府有编不补,迫使学校使用代课教师,教师队伍中占编不在岗、久假不归、私找替教、师德滑坡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质量,也损害了教育者的形象。

【答案】13.C(A.口口声声:形容不止一次地陈说、表白或把某一说法经常挂在嘴边。应为“异口同声” B.舞文弄墨:歪曲法律条文作弊;玩弄文字技巧。贬义词C.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形容很贫困。D.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后亦指迷途不知返。)

1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故宫大盗”石柏魁似乎并无太多反侦查能力,不仅留下了指纹,甚至还无法撬开另一个存放有更贵重物品的展柜。

B.因屡屡查出造假“骗购”行为,社会舆论推动了深圳在出台仅9个月后便对保障性住房条例进行修改,大幅提高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骗房者”的惩罚措施。

C.英国民众期盼这场婚礼能成为低迷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全球民众则怀着好奇,希望借威廉大婚,了解真实的英国王室。

D.利比亚政府表示愿意就国家改革问题进行谈判,但只有利比亚人民能够决定是否由卡扎菲继续担任领导人。

【答案】14.D(A 语序不当,应为“不仅无法撬开另一个存放有更贵重物品的展柜,甚至还留下了指纹。”B 搭配不当,应为“大幅提高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骗房者’的惩罚力度”。C句式杂糅,应为“英国民众期盼这场婚礼能成为低迷经济的一剂强心针”或“英国民众期盼这场婚礼能为低迷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

15.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或许,iPad的软肋在于,它未能表现出苹果一向引以为傲的不可替代性。

①另外,介于上网本和电子书之间的尺寸也颇为尴尬,平板电脑既不能像前者一样放在桌子上,也无法如后者一般长时间握在手中。

②对于习惯于同时开着浏览器、邮箱、RealPlayer和Word文档的用户来说,不支持多任务功能的iPad充其量不过是一款大号的Kindle。

③如果说iPhone和iPod的卓越表现令苹果的傲慢几乎无可指摘的话,那么这次iPad的差强人意就难免落人口实了。

④确切地说,从价格、3G服务和待机时间上来看,还远不如后者。

⑤美国著名IT产品分析师查理·索瑞尔在乔布斯发布iPad后,就立即列出了iPad缺失的十大功能。

A.③⑤②④①     B.⑤③①②④     C.③⑤①②④    D.⑤②④③①

【答案】15.A(按照事理逻辑排序)

16.2011年2月,《语文教学通讯》联合八家教育期刊,举办首届“语通杯”读书格言征集活动,以实际行动响应构建“阅读性”“学习型”社会的建议。请你以“书”开头自拟一条格言应征,要求不得少于两种修辞手法。(5分)

答:                                                                            

                                                                                 

【答案】16.示例:书是人生的一盏长明灯,书是一位亲和友善的智者,书是一座躲避风雨的驿站。

17. 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浙江卫视的“为爱向前冲”、东方卫视的“百里挑一”……如今,相亲类节目一个接一个地推出,几乎占据了电视荧屏的半壁江山。请你写一段话,阐明你对电视节目跟风现象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使用排比或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60个字。(5分)

答:                                                                             

                                                                                

【答案】17.示例:同一类节目涌现荧屏,好比一桌萝卜大餐:炖萝卜、炒萝卜、焖萝卜、烩萝卜——即便花样迭出,吃起来也会倒人胃口。(提示:反对的观点可以强调节目的同质化,赞成的观点可以强调受众需求,合理即可)(观点明确,2分,只出现“赞成”“反对”之类的字眼,但句意倾向性不明确的,不给分;修辞手法恰当,2分;语句通畅,1分)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错觉

泰戈尔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我相信,一切欢乐都在对岸。”

河的彼岸一声长叹:“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请根据阅读后的联想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写作指导】这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寓意的哲理诗,理解诗歌的寓意是关键。诗歌的特点是“用形象说话”。而形象往往来自于生活,同学们在解读诗歌时只要有“由此及彼”的联想意识,定能激活自己的生活积累,自然地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而会拥有独特的感悟,此时也就找到了写作切入点,只需言之有理便是成功之作。要想写好这类题目,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深入理解诗歌蕴含的哲理。二是准确地自然地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再现生活情景。

参考题目:《抓住身边的幸福》、《给错觉纠偏》、《墙内开花墙内也很香》、《何必攀比》、《幸福就在你(我)身边》、《做自己主人》、《别只盯住远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