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多一点百度音乐:给孩子生活中上的必修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09:36:37

美国著名心学理家戈尔曼对一群4岁的孩子做过一个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结果证明:那些更善于调控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孩子,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的未来成功的希望,而不善于控制的孩子则表现出孤僻、固执和缺乏抗挫折能力。

帮助孩子形成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的能力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方法的,一味地满足对孩子是不利的,但过度控制和压抑孩子的合理欲望同样也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损伤,在帮助孩子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按以下的方式方法进行。

一、分年龄段进行。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处的生理和心理发育是不同,家长不能总采取一样的方式和延迟的时间来培养孩子。1岁以内的宝宝以即时满足为主,当不能即时满足时,延迟的时间也不易过长,并且在延迟期间,对宝宝的需求要有回应。1岁之后,孩子已经慢慢能理解大人的话语,这时的延迟满足可以从几分钟逐步增加到一天两天,3岁之后还可延长至一周。这种逐步增加时间的方式,既满足了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也让孩子在循序渐进中增强了耐性。

二、分需求内容进行。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有不同的需要:食物、衣物、学习和游戏等,对于孩子的需求既不能全部接受也不能一概拒绝,前者会降低甚至丧失孩子对幸福和满足的体会,后者则会造成压制和忽视,使孩子感受不到爱与幸福,有可能形成胆小、自卑、孤僻的性格。因此,家长可根据不同的需求,制定不同的“延迟满足”策略。

1. 与购买相关的需要(食物、衣服、玩具、书籍)。

家长可以采取事先的约定,这些约定既可以是时间上的限制,也可以是要求一个具体目标;和孩子们的约定也是灵活多变的,如果能赋予这些约定更多的意义,让孩子从中学到新的东西,那么这样的“延迟满足”则会为孩子的成长带来双倍的收益。象孩子想买新衣服,家长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先把旧的不能穿的衣服整理出来,把这些衣服送给其他需要的小朋友穿,比如贫困地区和福利院的小朋友,这样即让孩子有了一个等待购买新衣的时间,也让孩子学会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更让孩子了解到生活中还有许多人生活条件是远远不如自己的,是非常需要别人的关爱和帮助的,以此激发孩子的仁爱之心、节俭之心,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质。

2.与学习相关的需要。

大多数家长总是希望孩子们学什么就立刻会什么,一旦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家长就很容易插嘴或者插手。这种行为无疑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探索精神,而需求的即时满足也会使孩子的依赖性增强,降低了解决困难的能力,让孩子在今后遇到困难时产生退缩和依赖。正确的做法是先看看孩子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给予适当的提示和引导,家长观察和指导的过程也是孩子延迟满足、自己渴求帮助的过程。

3.与游戏相关的需要。

游戏、玩耍的过程中,孩子同样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需求,比如玩耍的时间、玩具的分享、游戏的方式等等。不能孩子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因为有些游戏可能会有潜在的危险性;玩耍的时间也要有限制,让孩子懂得凡事都要有节制,同时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玩具的分享这个环节也体现着“延迟满足”,要让孩子学会把自己的玩具给其他小朋友,或者耐心地等待别的小朋友玩过后再拿来。玩耍、游戏中的种种规则,都能让孩子们学会等待、学会克制,而不是从小就随心所欲。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的是学会如何充分满足、即时满足和延迟满足,帮助孩子提高自控能力,学会忍耐、坚持不懈地朝着目标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