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不唐捐的意思:小孩口腔炎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0:18:02
1、治疗口腔溃疡和小儿口腔炎口腔溃疡患儿因哺乳时疼痛,常致哭闹、拒乳、溢乳、营养不良等症状,应用抗生素每每无效,痊愈不易。近年发现以思密达0.1~0.2克,用温开水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3~4次,同时口服维生素C,每次0.1克,每日3次,两日内93.4%痊愈。对小儿口腔炎,应用本品加水调成糊状,较大儿含漱后口服,较小儿局部涂布,餐后清洁口腔后进行,每日3~4次,同时配合服用维生素类药物,酌情使用抗生素及镇静退热剂,用药后平均6.7±0.6日痊愈,局部涂布后10分钟即可止痛,因疼痛引起的拒食、哭闹亦很快消失。
2、疱疹性口炎是婴幼儿时期一种多发性急性病毒感染性疾病。常见冬春季,6个月一3岁婴幼儿易患,病程一般持续7—14天。是由一种比细菌还要小得多的微生物既单纯疱疹病毒所致。
患疱疹性口炎的婴幼儿总是先发烧后烂嘴,往往突然发烧(司达39~C以上),流口水,哭闹,不愿吃东西。开始口腔内无明显病变,多误认为感冒。2—3天后即可见孩子的牙龈、舌、颊部和唇粘膜表面发红、肿胀,出现界限清楚的小红斑,随后在红斑基础上形成针尖大小密集成团的小水泡,破溃后形成溃疡,这时体温逐渐下降。由于疼痛明显,小儿往往拒食、拒水,有的孩子常伴有牙龈出血、唇和口角周围皮肤出现类似病变。
得了这种病要及时请医生治疗,不要乱用药。疱疹性口炎的治疗主要是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保证患儿休息,并给予大量维生素B、C以及营养丰富又易消化的流食如鲜果汁、牛奶等。高烧时,可口服小儿APC片或行物理降温。同时服用病毒灵片、抗病毒口服液或板蓝根冲剂。口腔局部溃疡可应用生肌散喷剂、口腔炎喷剂或西瓜霜喷剂等。口周病变可涂1%龙胆紫,同时口服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病情严重者应静脉注射双黄连和抗生素。
本病很少产生抗体,容易再次患病。初发者症状较严重。所以在幼儿园等儿童聚集的地方应隔离患儿。另外房间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如果幼儿园里已有孩子患此病,应该给未患病的孩子口服抗病毒口服液或板蓝根冲剂进行预防。
3、疮疹性口炎为单纯疮疹病毒 I型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小儿。在卫生条件差的
家庭和托儿所中感染容易传播。
  【小儿口腔炎临床表现】  
  起病时发热达38℃~40℃,1~2天后,齿龈、唇内、舌、颊粘膜等各部位口腔粘
膜出现单个或成簇的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迅速破溃后形成溃疡,有
黄白色纤维素性分泌物覆盖,多个溃疡可融合成不规则的大溃疡,有时累及上腭和
咽部。在口角和唇周皮肤亦常发生疮疹,疼痛颇剧、拒食、流涎、烦躁,颌下淋巴
结经常肿大。体温在3~5天后恢复正常,病程约1~2周。局部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
周。
  本病应与疱疹性咽峡炎鉴别,后者由柯萨奇病毒引起,多发生于夏秋季,疮疹
主要发生在咽部和软腭,有时见于舌但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颌下淋巴结肿大。
  【小儿口腔炎治疗】  
  保持口腔清洁,多饮水,禁用刺激性药物和食物。局部可涂疱疹净抑制病毒,
亦可喷撒西瓜霜,锡类散等。为预防继发感染可涂 2.5%~5%金霉素鱼肝油,l~
2小时一次。疼痛严重者可在食前用2%利多卡因涂布局部;食物以微温或凉的流质
为宜。发热者可用退热剂,有继发感染时用抗生素。     zhangcaifen 2009-12-03 12:49:58 113.89.239.* 小儿口腔炎是指口腔黏膜的炎症,如病变局限于局部如:舌。口角。齿龈。亦可称为舌炎。齿龈炎。和口角炎。

1.单纯性口腔炎:  

[病因] 多由局部理化因素刺激引起。用粗糙物品擦洗新生儿口腔、饮食过热、过硬、化学制剂或药物刺激等均可致病,胃肠道疾病,急性传染性疾病如麻疹、猩红热或其他发热性疾病时也可发生。    

[临床表现] 于整个口腔包括唇、舌、颊、腭部黏膜充血、水肿,呈红绒状;重者黏膜表面轻微剥蚀。病儿流延,会诉说者进食时自诉疼痛。婴幼儿有时因疼痛而影响吸乳,食欲较差。若非全身性疾病引起,则除口腔局部症状外,一般无其它表现。

2.急性球菌性口腔炎:    

[病因] 可由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机体局部或全身抵抗力低下如口腔卫生不良、急性传染病后、长期消化营养紊乱等均可为本病诱因。  

[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充血、水肿、唾液增多。牙龈、舌、颊、唇内侧及上腭等处出现大小不等、散在的溃疡,有时亦可连成大片。溃疡周边较规则,有较厚的纤维素性渗出物,形成灰白色或黄色假膜覆盖创面。假膜剥离后呈出血性糜烂面,取假膜作涂片或培养可发现病原菌。溃疡处疼痛明显。有轻微口臭、局部淋巴结经常肿大。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多有发热、烦躁、食欲减退或因局部疼痛而不能进食。白细胞总数常增高。

3.鹅口疮:    

[病因] 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这种真菌常寄生在正常皮肤、黏膜上,当营养不良、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口腔卫生较差时即可致病,也可因使用抗生素较久,抑制了其他细菌,因而使真菌生长迅速而致病。    

[临床表现] 新生儿及婴儿较多见。特征为口腔黏膜出现白色点状或片状物。首先见于舌缘或颊黏膜,渐蔓延至舌面、牙龈、上腭和咽部,并可融合成大片白膜。此白色片状物形似奶凝块,但若以棉签蘸水轻轻擦拭则不如奶块易擦去,然而较白喉假膜易剥脱,且不易出血。此外口腔黏膜较干燥,不红肿,不流延,切无全身症状。?但机体抵抗力低下者,病变可蔓延至喉部,并沿食道或气管向下波及消化道及呼吸道,甚至全身性真菌病。

4.疱疹性口腔炎:  

[病因]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患上呼吸道感染、腹泻及其它传染病时,因机体抵抗力降低,易患本病。  

[临床表现] 多见于1-3岁小儿,无明显季节性,但传染性强,常在集体托幼机构引起小流行。起病时发热,有时可高达39-40度。病儿头痛、乏力,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口腔黏膜充血,齿龈肿胀、舌缘、颊内侧、口唇、上腭等处可出现散在或成簇的黄白色小水疱,直径约2-3毫米,周围有红晕。疱疹可很快破裂,因此临床见到大多已为疱疹破裂后形成的小溃疡,溃疡表面有黄白色纤维素渗出物,疼痛较剧,影响进食,流延,烦渴,颌下淋巴结常肿大。    

小儿口腔炎的发病特点是疼痛剧烈、发病迅速、小儿不能饮食,所以迅速止痛,促进小儿饮食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