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高洁 pdf:婴儿智力开发《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1:51:30

 

空间智能开发小游戏

                     越野障碍赛

    训练幼儿大肌肉的发展,刺激前庭中枢,增加孩子的学习能力。

 

适合年龄:1-2

 

准备道具:PVC塑料布(或是大床单、被单等等)、圆球等玩具或物品

 

游戏说明:

 

    用塑料布(或是大床单、被单等等)搭建成山洞的形状(可以藉由椅子来支撑),并在里头放置触感及大小不同的物品,增加孩子爬行中的变化性,并加强触觉、前庭刺激,培养肢体运用的能力。

 

宝宝具有人际先天优势吗?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有些宝宝很小就显露出先天的人际优势智能,你不妨细心观察以下方面,看看你的宝宝是否具有人际优势智能:

    先天特质1:宝宝不认生。看到陌生人不会惊慌、害怕,也不哭闹,反而充满好奇。

    先天特质2:喜欢观察成人的一举一动。

    先天特质3:爱笑,喜欢看到成人的面部表情变化,喜欢与人互动,讨人喜欢。

    先天特质4:看到其他的宝宝时,他会主动靠近,想要接触、并和他一起玩。

游戏提升人际智能

    具有先天人际特质的宝宝,较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智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先天人际优势的宝宝就无法建立。只要通过适当的人际游戏训练,宝宝的人际智能就能得到良好的提升。

 

    以下就是有助于0-1岁宝宝人际智能提升的游戏:

游戏1:照镜子

游戏作用:通过镜子认识和观察人的表情。

    建议你经常抱着宝宝照镜子,让他从镜子中认识眼睛、鼻子、耳朵、嘴巴、眉毛等自己的五官,并让他用手摸自己的脸和五官,让他做出不同的表情。

 

 

游戏2:打招呼

游戏作用:学习和他人打招呼。

    如果方便的话,你最好常带宝宝去外面逛逛,小区的绿地、公园、动物园等都是不错的场所。当见到其他小朋友或成人时,你不妨拉着宝宝的小手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我叫乐乐,你叫什么名字?”让宝宝感觉通过语言和动作与人互动的快乐。

TIPS: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宝宝用眼睛看着对方,让他体会与人在视觉上的交流。同时,在这个游戏中,父母的榜样和身教十分重要,这样宝宝就可以从模仿行为中感受到人际互动的自然和乐趣。

 

 

游戏3:传球

游戏作用:引发对人的注意、与人互动,可增强反应力。

    -1岁宝宝通常喜欢自己玩,这时候你可以拿一个球传给他,请他接住,然后再让他把球拨给你,通过这些动作的互动,可以引起他对人的动作的注意,建立社会化的模式。

TIPS:这一年龄段宝宝最好、最安全的人际互动方式就是让他和年龄相仿的宝宝一起玩耍。因此,如果宝宝已经坐得很稳,腰杆、颈背的发展都很好,就可以带宝宝参加一些亲子课程。这样宝宝就有更多机会看到其他同龄的小朋友,并在和他们的活动和互动中提升人际能力。

 

 

游戏4:玩手偶、玩偶

游戏作用:通过角色扮演来学习人际互动。

    爸爸妈妈可以利用一些具像的手偶、玩偶来和宝宝玩耍。比如:你可以用小熊布偶来和宝宝对话:“你好,我是乖乖,我很喜欢你,我们拉拉手,做个好朋友吧。”通过布偶将一些日常对话和小故事讲给宝宝听,不仅可以让他学习如何与人交流,而且能刺激视觉力和想像力。

宝宝的人际智能是在与人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因此,多为宝宝提供与人互动的机会十分重要。如今随着现代生活状态的改变,邻里关系冷淡,多带宝宝外出走走、常参加一些团体活动,都是不错的选择。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熏陶,宝宝一定会成为一个人际高手。

 

给六个月婴儿进行智力开发

   5~6月宝宝的智力开发主要包括:

  大动作训练:

  1.被动体操

  方法:1.宝宝仰卧平举还原2.上举经体侧还原3.手腕交叉过中线 4.双曲腿 5.交替双曲腿6.举腿自由下落,2拍。

  作用:活动四肢;建立快乐情绪。

  2.仰卧拉坐、拉起

  作用:提高手臂关节韧度;促进上下肢、颈胸和腰部肌肉发育。

  3.附卧原地转向

  作用:扩展运动及认知的范围;提高手的支撑和交替运动的能力。

  4.扶持蹦跳

  方法:

  1.双手扶持宝宝腋下,随音乐节拍蹬踏蹦跳2.双手扶持宝宝腋下,象钟摆一样的左右、前后摇摆。

  作用:1.练习蹬踏;2.刺激脚尖的运动神经末梢,促进大脑皮层发育;3.增强膝盖自由曲伸的能力;4.发展平衡能力。

  精细动作训练:

  1.握物传手训练

    方法: 

  1.拇指与其他四指对掌是握物基础,是精细动作的开始,训练用物体直径应在2厘米以上,以免误吞 2.多放几个物体在宝宝面前,练习双手握物。3.把同一种东西两次交给同一只手,让宝宝转手后拿第二个。

  作用:练习对掌握物;练习双手抓多物;练习传手握物。

  语言/听觉训练:

  1.听声寻物

  作用:1.训练宝宝的听觉,辨别声音的方向。2.培养宝宝的好奇心。 3.增强宝宝头眼的协调能力。

  2.认物训练

  作用:1.练习手眼协调,用手指物;2.认知周围日常用品。

  智力/逻辑训练:

  藏猫猫

  方法:1.妈妈用纱巾蒙住脸,然后拉下纱巾叫一声“喵---”,连作三次2.慢慢宝宝会用手拉

 

0~1岁半宝宝智力开发方法

   孩子是父母的宝贝,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嬴在起跑线上。想让宝宝更聪明,那么我们介绍的这些小游戏就很有用了,或许你能从中找到无穷的灵感。

  1.目光交流

  新生的宝宝一天中很多时间都是在呼呼大睡中度过,所以你应非常珍惜他睁开眼睛的时间,看着他,也让他看到你。小宝宝很早就有了辨认不同面孔的能力,那么我告诉你每一次你的宝贝看着你,他的记忆力就多了一些积累。

  2.说话

  也许,开始你得到只是宝宝茫然的目光,但先不要放弃,不久之后,孩子就能够掌握对话的节奏,并用友好的“咿咿呀呀”来填补你留给他的那些空白。

  3.母乳喂养

  哺乳会加深你们之间的情感。

  4.伸舌头的游戏

  研究表面,出生仅仅有两天的婴儿就能模仿简单的面部动作,这是他们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早期表现。

  5.看看自己

  让你的宝宝从镜子里看看自己。刚开始,他可能以为那是另一个可爱的小伙伴,然后他会发现自己能令那个“小伙伴”挥手和微笑所有的宝宝都会喜欢这样的游戏。

 

婴儿数学潜能开发的准备

  对婴儿进行YWW训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婴儿数学潜能开发的准备

  (1)婴儿“可接受性”原则

  婴儿可接受性原则是指在YWW训练中,家长要根据婴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知识水平,利用婴儿能够接受的教育方法,采取不增加婴儿心理负担的教学手段。家长必须明确,被教育者只是一个婴儿,而不是成人,许多知识内容对于成人来说很容易理解和掌握,而对于婴儿则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同时,数学的学习不仅需要学习者具有较发达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要求学习者有系统的科学训练。一个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婴儿是很难适应较难的数学知识学习的。这就是为什么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多数都认为数学比其他功课都难学。

  婴儿的数学能力是在系统的、科学的训练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只要家长坚持正确的训练原则和方法,是会取得明显的效果的。

  遵循“可接受性”原则,家长在YWW训练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用婴儿能理解的语言进行讲解

  大量的调查发现,许多家长的家庭教育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是因为这些家长不懂得婴儿的心理特征,在学习内容的讲解上运用成人化的语言,使婴儿很难理解。因而往往只是把家长讲解的话机械地一子一句地记忆住,使家长误认为婴儿已掌握了所教的知识。其实,婴儿并未真正理解,结果一旦遇到挫折就觉得自己的孩子笨、不聪明,渐渐对孩子失去信心,教育孩子的热情也随之下降。其实,这并不是孩子不聪明,而是成人教育的方法不妥当。

  要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家长首先就应用婴儿能够理解的语言向他讲解有关的知识和要求,让婴儿能理解这些知识的含义,从而使婴儿正确运用这些知识,并在运用中使智力得到开发。

  家长向婴儿讲解知识内容时,一个意思可以用几句不同的语言来表达,以便真正能够让婴儿完全理解知识的特点,使自己的教学能很好的适应孩子。例如,当我们教婴儿学习数的组成时,如果我们只简单的告诉婴儿,“12可以组成3”,婴儿是很难理解的,但如果我们说“小猫钓鱼,先钓了一条鱼,又钓了二条鱼,小猫一共钓了三条鱼”婴儿就很容易理解了。

 

开发婴儿智力的五大高招

   随着宝宝的长大,宝宝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有的活泼机灵,热情好动,善于学习和模仿;有的羞怯胆小,缺乏探索精神,接受和掌握新事物、新技能较慢。产生这些差别的关键在于你是否给宝宝进行了计划周密、方法得当的早期智力开发教育。 

  我们有幸邀请到有着二十余年幼教经验的张园长给父母们介绍婴儿智力开发的五个基本要素。 

  一、妈妈摸一摸,宝宝笑一笑 

  抚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拥抱,对婴幼儿来说更为必要。不仅能开发孩子的触觉能力,促进他们成长,还传递着父母的爱心,让孩子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的心态,是亲子交流的绝佳手段。(抚触应在孩子清醒时进行,父母一定要洗净手,除去戒指、手链、腕表之类的饰物,以免划伤孩子。抚触时用力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钟即可。

  二、美妙的声音让宝宝更聪明 

  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耳聪目明,口齿伶俐,尽早地训练与培养孩子良好的听觉,非常有益于孩子语言水平的发展与智力的提高。正常的婴幼儿一出生就有听觉能力,听声辩源是主要的训练方法。要坚持轻柔亲切地反复地对孩子讲话,这能在宝宝头脑中储存大量语言信息。孩子特别喜欢短小欢快、节奏鲜明的儿歌,可以多念给他听。但要注意,听觉训练时间不宜过长,音量不宜过大。     三、饱览大千世界 宝宝见多识广 

  初生的婴幼儿视力较弱,只能近距离看物,随着月龄增加,三个月时能看清五六米外的东西,六个月即可远距离视物。所以视觉训练应该循序渐进,孩子对鲜明的颜色较为敏感(尤其是红色),缤纷鲜艳的色彩,丰富多变的物品最能激发宝宝的兴趣。

  四、运动宝宝身体好

  运动不仅让孩子变得健康结实,更有助于孩子多种感觉能力的全面发展,培养他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使孩子聪颖活泼。但做运动时要结合孩子的本身体质,运动量、力度、难度要适中,不要让孩子过度疲劳。

  五、宝宝爱模仿 进步可不小

  婴幼儿有着惊人的学习能力,求知欲极强,如海绵吸水般“贪婪” 地探求着。父母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宝宝认识周围事物。要细致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的需要与兴趣,更要耐心教导,不厌其烦,决不能生硬急躁,挫伤孩子的积极性。更为重要的是,应注重“身教”,以和蔼的态度,体贴地照料,耐心的重复和不断的鼓励为孩子营造温暖的氛围,培养愉悦的心境,这样,孩子会形成健康的心态,热情自信的性格,乐观向上的品质,让孩子收益终生。

 

怎样开启婴幼儿的智力潜能

   有研究表明,积极愉快的情绪有利于婴儿的智力开发及效果,可促进婴幼儿潜能的发挥,有利于活泼、开朗、信任、自信等良好个性特征的形成。那么,如何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呢?

  首先,父母应该给孩子充足的游戏时间。

  如果说在婴幼儿出生的第一年里,满足孩子的生理需要显得举足轻重的话,那么,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满足其心理的、精神的需要则显得更加重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童年期最主要的心理需要之一。游戏不仅仅是好玩,它也是婴幼儿理解世界、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对于婴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更重要更适宜的学习。婴幼儿在游戏中,脑和全身各个器官都处于活动状态,这是一个在大脑统一指挥下的身体协调活动,有利于婴幼儿动作的协调发展。而各种各样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挤占孩子的游戏时间,对儿童身心健康所造成的危害是严重的。许多研究表明,过度的学习,缺少游戏的时间和空间是造成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厌学等的重要原因。

  第二,父母应创造条件让孩子多与同龄伙伴交往。

  许多研究指出,婴幼儿在与同伴交往中表现出更多的、明显的积极情感模式,积极言语、表情、动作明显增多,情绪更活泼、愉悦。

  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感到孤独,父母可以通过带孩子探亲访友、鼓励左右邻舍的孩子串门等方式,给孩子创造结交同龄伙伴的机会。

 

早期教育对智商发育不可低估

   遗传是影响孩子智商的重要因素,但家教的作用也不可低估。尤其是在孩子大脑的发育阶段,父母的培养,哪怕只是玩捉迷藏等简单的游戏,都有促进孩子智力发育的作用。

  亚拉巴马大学心理学教授克雷格·雷米等人的一项长期研究对此提供了有力证据。他们把一批贫困家庭的4个月婴儿分成两组:一组送进教育中心,那里有老师教他们做游戏和唱歌;另一组不进行早期教育,只给他们提供足够的营养。到学龄前期,第一组儿童的智商比第二组高1020分。到15岁时,第一组孩子的语文成绩和数学成绩均高于第二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雷米说,是早期教育促进了大脑发育。

  婴儿出生时便有几十亿个脑细胞,称为神经元。有的神经元在孩子出生前就彼此相连,调节心跳、呼吸等基本生理活动。其余神经元则在后天经历刺激后才能相通。孩子发育时,神经元形成的突起为彼此的联系和指挥生理活动铺平道路。例如,眼部神经元的突起延及大脑视觉皮质,可“翻译”眼之所见,并经其他神经元突起的联系,指挥人对所见之物作出反应。这类经历每重复一次,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就被加强和巩固一次。婴儿02岁时,脑细胞发育迅速,神经元联系剧增。到2岁时,脑细胞之间已有300多万亿条联系。同时,未彼此连接、未经使用的脑细胞则被“废弃”。

  如果婴儿2岁以前错过了促进某些脑细胞发育的机会,是否会终生有智力障碍呢?不会,因为脑细胞联系的建立在整个儿童期都很频繁,而且有大量的机会促进它。父母在整个儿童期对孩子智力的开发,都会是有成效的。

 

宝宝0岁教育 时不再来

   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配合新生儿的早期教育。有些父母虽然文化层次较高,但因忙于工作,将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看管,其弊端是:她们只知道在封闭的家里看孩子,只要孩子不哭不闹不生病就行,很难或者说不可能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

  有的家长缺乏正确的育儿知识,或者由于家庭不和,离异等原因而疏忽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结果错过了孩子智力培养的最佳年龄段。

  有的家长虽认识到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对孩子的教育不是根据婴幼儿的智力发育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训练,使孩子的智力潜能不能很好地开发出来。

  为了有个聪明的宝宝,父母要留意孩子的早期智力开发:

  早期儿童智力开发决不是一谈到智力开发就是教孩子识字,背诗,或数数。而是一项综合幼儿教育,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从语言、感官认知、音乐、身体运动、社会交往及动手操作等多角度、多方面进行开发智力,使其身心在游戏中得到和谐发展。

  婴儿出生时有因窒息或早产引起的脑损伤,父母要与专家医生紧密配合,对孩子进行早期智力教育,不可贻误良机。有的婴儿虽为正常出生,还有很多因素会造成孩子大脑受损,最好做幼儿智力测试,看智力是否有问题。

  身体健康和智力正常的婴儿也应按科学方法进行早期智力培养,孩子的智力充分开发出来,从而使孩子更聪明。

  父母在家里进行早期教育时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既可以阅读这方面的资料,也可以请教有关的专家,盲目开发会导致走极端。

 

别将宝宝艺术潜能扼杀掉

     大多数宝宝在早期的艺术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兴趣,这也正是有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宝宝一会喜欢画画,一会又喜欢弹琴的缘故。父母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艺术兴趣点,找出他的艺术敏感点,然后创设相应的环境,为宝宝艺术发展的潜在可能向现实转化提供条件。

  注重宝宝的早期教育,关心宝宝的潜能发展,本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如果父母不适当地对待宝宝的艺术潜能,就有可能把它扼杀在摇篮中。以下3点,是培养宝宝艺术潜能时请父母注意的:

  切莫把宝宝的艺术潜能简单定位

  即使宝宝表现出扭扭唱唱或涂涂画画,也不能简单地推断说宝宝的艺术兴趣点就在画画或唱歌上。在宝宝的早期发展中,兴趣点有可能是多方面的,因为“儿童的艺术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表达自我的一种形式。因此,过早地、简单地把宝宝的艺术表现定位在某个方面,往往会造成宝宝片面发展,对大多数宝宝来说,强烈的某方面的艺术倾向并不很明显。

  大多数宝宝在早期的艺术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兴趣,这也正是有的父母常常抱怨自己的宝宝一会喜欢画画,一会又喜欢弹琴的缘故。父母要仔细观察宝宝的艺术兴趣点,找出他的艺术敏感点,然后创设相应的环境,为宝宝艺术发展的潜在可能向现实转化提供条件。

  不要把发展艺术潜能同化为技能技巧的训练

  大多数父母希望自己的宝宝有某项艺术才能,或至少有点艺术气质,所以必须给予宝宝艺术方面的刺激,让宝宝的艺术潜能表露出来。这是对儿童潜能不信任的一种表现。著名思想家弗洛姆曾说,“……诸如艺术天才等这类更特殊的潜能,它们是种子,如果给予适当的发展条件,这些种子就会生长、并有所展现;但如果缺乏条件,它们就会夭折。这些条件中,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是,对宝宝生活有重大意义的人要信任宝宝的这些潜能。”因此,父母切莫追求单纯的技能刺激,盲目地相信运用某种开发教材或某类教具,就能使宝宝的艺术潜能得以发展。与其信任某些毫无根据的发展方案,倒不如信任自己的宝宝具有在一定环境下必将表露的艺术潜能。

  宝宝艺术潜能的发展重在艺术的审美体验

  有的父母往往追求宝宝艺术成果的体现,如会弹几首曲子,会画几幅画等;有的甚至过早追求过级考证。这些不仅不利于宝宝艺术潜能的发展,而且使宝宝失去了对艺术的兴趣。

  发展儿童的艺术潜能,关键在于培养宝宝对审美要素的感受力。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环境,或带宝宝到大自然中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色彩、线条、平衡、对称、节奏、韵律等美的要素。试想,如果没有生动的、活的审美源泉,何以激发宝宝内在的艺术潜能呢?

  父母要审慎对待宝宝的艺术潜能,对宝宝艺术潜能的发展切莫盲目跟风,以免宝宝的艺术幼芽在尚未绽放之前就已经枯萎。

 

开发右脑的六个亲子游戏

     神奇的纸盒

 

  玩法:把家里使用过的纸巾盒留下,往里面放进一些玩具、糖果、水果等,让宝宝摸一摸,请他在拿出来之前说出名称,或者给他指令,请他按指令拿出东西来。对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给他否定的指令,如:“请你把不可以吃的东西拿出来”、“请你把不是圆的东西拿出来”等等。为了增加趣味性,也可以使用一些奖励的方法,比如:拿对了糖果,就把糖果奖励给宝宝吃,拿错了,糖果就归妈妈吃等。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孩子,由于宝宝使用触觉和视觉来进行判断,可刺激右脑发展。

 

  猜猜这是谁﹖

 

  玩法:爸爸或妈妈在被窝里发出不同的动物的叫声,比如狼叫声、狗叫声、狮子叫声等,让宝宝猜猜藏在被窝里的是什么动物。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4岁的宝宝玩。这是一则用听觉进行判断的游戏,也可以刺激宝宝的右脑。

 

  会滚动的箱子

 

  玩法:把家里买回来的电视或其他大件物品的纸皮包装箱留下,让宝宝钻进去缩紧身体,然后滚动纸皮箱子,孩子会乐不可支。为了避免伤着孩子,你最好在每次滚动箱子之前大声问他:“准备好了吗?”确定他做好了准备才开始,滚动的幅度也可以根据孩子的适应情况而调整。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3岁以上的孩子玩,因为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平衡感,也能发展孩子的右脑功能。

 

  扔纸球

 

  玩法:拿一个篮子,菜篮或洗衣篮都可以,然后拿一些报纸,把报纸裹成一团,做成一个一个纸球,妈妈、爸爸和宝宝轮流扔纸球,每人扔10个,看谁扔进篮子里的球最多。

 

  提示:这个游戏适合2岁以上的孩子,手的动作、动作的控制、空间距离的判断,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右脑开发。

 

  苹果树

 

  玩法:从年历上找出有一棵树的图画,让孩子剪一些苹果贴在树上。

 

  提示:剪和贴都由孩子自己来做,不要要求孩子剪得像或贴得漂亮,只要他愿意自己动手进行创作,父母就要表现出很欣赏的样子。

 

  美丽的手镯

 

  玩法:把用过的信封留下,横剪成一个一个环,然后和孩子一起在环上画自己喜欢的图案和颜色,把它套在手腕上当手镯。妈妈先做一个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放手让他自己来做。 

 

  提示:这两个活动都是多种感官配合的活动,既有手的动作,又有颜色的感觉、图案的设计等等,对发展孩子的右脑很有帮助。

 

怎样对2个月的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Q2个月的宝宝,可以进行什么样的早期教育呢?  

 A:首先,好好爱你的孩子,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照顾好宝宝的身体,满足他的一切生理需要,让宝宝在舒服、惬意的吃、喝、拉、撒、睡之中感受到最初的爱和温暖,这是最好、最要紧的早期教育!  

  其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为宝宝创造温馨、多彩、丰富的生活环境,尤其是视觉环境,在宝宝目光所及的地方装点和谐、鲜艳的色彩和形象,丰富幼儿的感官刺激,为幼儿感知觉的发展创造丰富的条件,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  

  第三,多和宝宝说话,虽然他还不能懂得你说的每一个字的确切含义,不能回答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是相信他能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你通过语言、眼睛、表情所传达的爱意,并且从中学习怎样与人交流情感,表达爱意,获得爱与被爱的满足感。  

要知道,幼儿一生的安全感的获得,自信心的建立,对人与世界的友善都建立于这最初的一个字——爱!

 

婴幼儿语言智能培养方案(79个月)

    这一阶段里,孩子将会发出一些令你惊喜的语音,也许他会发出“妈妈”、“爸爸”等童稚的呼唤,而这一切都是那么的意外和令人惊奇;也许,你的孩子在这一阶段里并没有发出这些语音。这没关系,如果能在这一阶段里抓紧时间,用心培养,则一切都会改变的。

    揭开语言发展的奥秘

    孩子在这一阶段里发出的语音比前一阶段更加复杂多样化了。他学会了发更多的声母音, wntd等。他发出的语音中不再有那么多的gkh的音。他的发音中包含了更多的你说话时所用的音,发音能力显著加强,你会听到他没完没了地重复一些带有节奏和旋律的语音组合, 如“bababbaba”或“mamemumeme-”等。这表明他已经能控制自己的发音并且能将一些不同的语音组合在一起了。

    在孩子的咿呀学语中,你会偶然听出一两个词,如“妈-妈”、“宝-宝”等等。这会使你备受鼓舞,并且兴奋地鼓励孩子反复说这个“词”。其实,他并不是真正懂得这个词的含义,而是因为说这句话得到了你非常愉快的反应,为了得到你这种愉快的反应,他就不断地重复这个词。至于这词到底代表什么,他到不太在意。

    这一阶段末期,孩子的咿呀学语开始发生变化,变成了一种形式相当复杂且成人很难听懂的“小儿语”。这些难懂的话听起来似乎含有提出问题、发出命令和表达愿望等不同的意思,但具体是什么你也听不懂。当把他和同龄伙伴放在一起时,你会发现他们用这些难懂的“小儿语”交谈得很愉快。其实,这是语言真正产生前的最后的准备性练习。

    教育方针:动作、实物、说话

.说话要有动作配合。

    平时在对孩子说话时,一定要配合一定的动作,并且同样的话一定要配合同样的动作。如果能这样坚持下来的话,那么孩子将会很快学会语言。比如,你可以指着墙上的灯对孩子说:“看灯,这是灯。”或者伸出你的双臂说:“要起来吗?”孩子正是通过反复地听你说话和看你的手势来学习语言的。

.多让孩子“说话”。

    孩子在单独说话时,或者与你或与别人谈话时都能得到很多好处——至少能迅速促进他语言能力的发展。因此,你要让孩子多说说话。如果你的孩子少言寡语或者是不爱说话,则你应该多和他说话,想办法和他多玩一些语言游戏。

.说话要有实物配合。

    这一阶段里,如果在对孩子说出某个物体时,同时指点他看实际物体,则教育效果最佳。比如,你可以在吃饭时拿着饭勺对他说:“宝宝看,饭勺。这是饭勺,饭勺。”

语言智能教育活动

* 发声游戏

    让孩子坐在自己的小床或椅子上,你面对他坐着,这样使他能看着你的眼睛和嘴。 然后你发出一个从没听他发过的新语音,比如“t”这个音。你可以用这个音发一些有节奏有音乐感的音节,如“tatatatatatatata”,孩子会很好奇地盯着你的眼睛和嘴,看得出他也想发这个音。这时你可以停下来看看他是如何模仿你。

    一开始他的模仿是不准确的,只会发出一些他已经学会了的而且与你相似的音节,比如“babababa”。过一会儿,他又改为更相似更接近的“dadadada”。这时你再给他说一遍正确的音节。如此反复几次,他最后终于发出了新的语音“tatatata”。

* 宝宝哪儿去了?

    让孩子面对你坐在地板上,把一块软而干净的布放在他的头上,问:“宝宝哪儿去了?宝宝哪儿去了?”也许,一开始孩子会很高兴地拉下“盖头”并发出尖叫。如果他不这样的话,你就替他揭开头布并自言自语道:“宝宝在哪儿?噢,宝宝原来在这儿!你在这儿!”

    接下来你把“盖头”放在自己的头上,问他:“妈妈在哪儿?妈妈在哪儿?”你应该鼓励他拽下“盖头”。如果他这样做了,就表扬他说:“啊-哈!你找到了!妈妈就在这儿!”

* 唤名游戏

    让孩子坐在地板上,你站在离他左边3米远的地方,手里拿着新颖的玩具或是能发出声音的东西(只要能吸引他的注意力就行),然后你就反复叫他的名字,直到他扭头注意你。当他看着你时,你就摇摇手中的玩具并且冲他微笑。

    接着你转到他的背后或者是右边3米远的地方,重复上述游戏。看看当你叫他名字时他是怎样扭头或扭身看你的。进一步你还可以站得更远一些,或者是躲在厨房里、卧室里、卫生间里叫他的名字,看他反应如何并让他爬过来找你。

    你也应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环节经常呼唤他的名字,如喂食时、睡眠时等等。你在跟他说话时不要用“你”、“我”、“他”等人称代词,而应该自称为“妈妈”或是“爸爸”,并称呼孩子的名字或乳名。 * “你好”、“再见”

    这一阶段孩子可以学会用手势甚至是简单的语音和你打招呼、道别。

    他每次醒来的时候,你都主动向他打招呼,一边握手,一边对他说:“嘿!宝宝好!你好!你醒了!”(一定要面带笑容)反复几次后,你会发现他口中也会喃喃有声,好像也在跟你说“你好”但却说不清楚。

    你每次离开房间时,都可以跟他一边挥手一边说:“再见!再见宝宝!”如果你和他一块儿离开别人家时或与别人道别时,可以帮着他和别人挥手说“再见”。

    如果你经常这样做的话,你就会发现,很快他就学会了用这些手势和人打招呼、说再见。也许,他还能学会跟人说“你好”、“再见”呢!

* 指认物体

这一阶段你可以带着孩子四处走走,边玩边教他认识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以便为他在下一个阶段正式说出话而准备好“语言素材”。

你可以指着房间里的灯对他说:“灯!这是灯!宝宝记住,这是灯!”指着床对他说:“床!宝宝记住,这是床!睡觉用的床!”等等。

总之,你可以教他认识他周围比较重要而又常见的各种事物。慢慢你会发现,他能记住其中的一些东西了。

* 该吃饭了

如果你的孩子这一阶段开始吃母乳替代品的话,则最好在喂食的时候跟他说一些高兴话语,如:“宝宝看,看勺子,勺子来了。张嘴。嗯,真好!尝尝,这是什么好吃的?嗯,真好吃。”喂食时切忌过快过于频繁,也不要强迫孩子吃食。

 

    语言智能评估指标

    这一阶段的孩子,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听得懂他的名字,听到叫他会扭头看你。

理解成人用强调语气说出的“不”或“别碰它”等要求,并能做出正确反应。

能够辨别家里人的名字和一些熟悉物体的名称。

能够和成人玩一些语言游戏。

会用舌头和嘴唇发出一些非语言的声音。

努力模仿别人发出的语音。

把一些语音连在一起发着玩。

能够发出些非常像单词的音节。

开始用动作进行交流,如挥手表示再见。

 

    为了鼓励孩子对自己身体的这种“研究”,可以给他穿上红色的袜子或者在脚腕处系上小铃铛,这样他就会在举手投足之间更加注意上自己的脚了。

1.在休闲的时候,父母可以握住他的脚趾,揉揉,放在嘴边亲亲,闻一闻,或者拉着它们做一些轻柔的运动。这样边做边说,做什么动作就说什么。然后,跟他做脚趾游戏,帮他数脚趾头,“一个一个小猪,两个两个小猪,三个三个小猪,四个四个小猪,五个五个小猪,哇,五个小猪一起来,大家上街玩!”(亲一亲、逗他笑)如此反复,花样可以不断翻新。

对他的手指也可以进行这种游戏。

 

.轮流说话

    选择孩子高兴或者是休闲的时候,把他抱在怀里,轻轻地叫他的名字,并向他微笑。当他也向你微笑时,你就跟他做“轮流说话”的游戏。你先像唱歌一样说出“dadadadada”,然后当他也跟你说出“dadadada”时,你就立刻重复一遍。如此反复,你和孩子就这样你来我往地“轮流说话”。反复几遍以后,改变自己的反应,比如帮他挠痒痒或者是吻他的鼻子或者是轻轻地吹拂他的脸。这会使他感到非常愉快的!

    当然,有的父母会发现自己说了多少遍,孩子也不重复自己。这没关系,他也许在用别的方式来“回答”你,如口中喃喃有声、挥手、微笑等。你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他就会跟你“轮流说话”的。

    这种“轮流说话”的游戏对婴儿的语言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经过这种训练的孩子,将来是一个很会与人交谈的人。

 

.让孩子先说

    当你跟孩子玩了一段时间的“轮流说话”的游戏以后,你可以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先说。

    你可以让他躺在地毯上,你坐在他身边。然后看他是不是想用一些方法来吸引你的注意力,如用尖叫、发出语音或者是挥手等方法。如果一旦他采用这些方法来吸引你的注意力,你就马上重复他的动作或者用声音来“回答”他,然后你等着他再次重复这些动作或声音。每当他发出动作或声音,你就立刻重复一遍。通过这种游戏,你的孩子将很快学会用动作或声音来对你“发号施令”。

这个游戏需要你稍作等待并假装不看他。让他来主动吸引你。这里需要提醒你的是,由于婴儿天生气质的不同,在这一游戏过程中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反应。至于你的孩子是什么反应,就需要你来观察了。

.镜子游戏

    从这一阶段开始,可以在孩子的身边放上一面特制的儿童用镜子(如果没有,也可以用普通镜子代替,但家长一定要注意安全,采取切实措施保证镜子不会被孩子摔破)。这样在日常活动中,他就会慢慢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并开始注意观察镜中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最初的一阶段时间里,你不要管他,让他自己去观察、去研究。

    等他熟悉“镜子里的人”以后,就和他玩“镜子游戏”。你把他抱起来坐着,在他面前竖一面镜子,你的脸挨着他的脸。然后你指着镜子问他“宝宝,你看镜子里的是谁呀?”“你看,这是谁的鼻子呀?”“嗯,这是谁的嘴?噘得这么高。”……等等。边指边问,逗着他玩。你还可以亲一亲镜子里他的影像,说“亲亲这个小宝宝!”或者握着他的小手,指点镜中他的影像,说:“摸摸他的鼻子,摸摸他的嘴,摸摸他的眼睛……”等等。

    长此下去,你会发现,有时他会独自跟镜中的自己说“悄悄话”,玩得很开心。

 

.“语言按摩”

    为了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最好经常给孩子按摩身体。用温暖的双手,轻轻地从他的肚子开始做顺时针方向按摩,就像打太极一样,轻轻地、柔柔地。然后是他的胳膊、腿,轻轻地上下抚摸。你会发现,孩子会很快适应你这种“服务”并愉快地享受它。

    如果在按摩的同时,再轻柔地跟他说话,则可获得很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言按摩”,也即带“语言伴奏”的按摩。轻柔的抚摸可以使孩子全身心地放松并且愉快地配合你。你按摩他的脚板,手掌,手、脚趾,轻轻抚摸他的脸和前额。同时你的口中喃喃有声:“宝宝舒服,宝宝乖,妈妈揉、揉肚肚,一圈一圈又一圈,宝宝你好乖。妈妈揉、揉胳膊,上上下下真舒服……”

 

.穿衣三部曲

    当给躺着的宝宝穿衣服时,可以把他的衣服拿起来贴着你的脸(这样他的注意力就可以集中到你以及你脸旁的衣服),然后跟他说:“宝宝,看,看衣服。”

    边说边把衣服慢慢地从左移到右,争取让他的眼睛跟着衣服走。

    如果他的眼睛跟着你手中的衣服来回移动的话,你就告诉他:“宝宝,衣服。这是衣服。该穿衣服了。该穿衣服了。”然后当你给他穿衣服时,边穿边兴高采烈地跟他说:“穿衣服喽!穿衣服喽!”

.洗澡歌

    给宝宝洗澡时,最好同时能唱一首洗澡歌。可以选一首喜欢和熟悉的歌,然后将其歌词改为洗澡的内容,比如用世界著名的英国歌谣“伦敦桥正塌陷”的曲调,改唱下面的词:

    宝宝现在该洗澡,

    该洗澡,该洗澡,

    宝宝现在该洗澡,

    我亲爱的宝宝。

    宝宝现在该洗脚,

    该洗脚,该洗脚,

    宝宝现在该洗脚,

    我可爱的宝宝。

    ……

    唱到兴头时,你还可以给洗澡歌来点即兴伴奏,如拍拍手、敲敲澡盆。你也可以根据情况编一些更适合你孩子的歌词。

    语言智能评估指标

    这一阶段你的孩子应该能做到以下几点:

有人跟他说话后能停止哭泣。

能够持续注意并寻找声音的来源。

对熟悉的人微笑并能笑出声来。

能对成人语言中不同的语气内容做出相应的反应,如被愤怒的语言惊吓,对亲切的语言微笑。

愿意玩那些能发出声音的玩具。

活动时口中经常发出一些成串的语音,如“bababbadadadada”等。

对镜中自己的影像说话。

用语音来吸引别人注意,或拒绝某事,或表示愿意做某事,或想要什么。

 

教宝宝用手势表达

   七个月的宝宝已经会看大人的表情,明白大人的喜怒,也逐渐明白大人的话语了。虽然他自己还不能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是与人交往的愿望却很强烈。这时,父母可以适当地教宝宝做一些动作,如用摇头表示“不要”,拱手表示“谢谢”,招手表示“再见”等等。大人经常示范,多鼓励宝宝,宝宝很快就能学会。当宝宝能用语言之外的方式表达时,自然也就能理解语言之外的用意,从而增加他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婴儿期4--5月的玩具选择

   4个月左右的婴儿对周围事物的关心也越来越强烈。抱到室外,婴儿会对周围的一切露出好奇的目光。这时婴儿的世界是一个感知的、触摸的、微笑的和品尝的世界,喜欢有人逗他玩,给他东西,还想用小手摸一摸,放到嘴里咬一咬。这时父母应该多和他一起游戏玩耍,

  你可为孩子挑选以下几种类型的一些玩具:

  16个月以前的婴儿视线会追随着镜子的移动而移动,给他准备一个镜子,婴儿看到镜子中的自己认为是个“小伙伴”,对这个小伙伴的亲昵友爱的反应,实际上就是对他人、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体现,这些正是社会性内容的一部分,这对培养婴儿社会的亲和性和对丰富婴儿的视觉体验都很有好处。

  2、这时他会抓住桌面上眼前的玩具,但还不准确。可给他准备一些各种质地、各种色彩、便于抓握的玩具: 如:摇铃、乒乓球、核桃、金属小圆盒、不倒翁,小方块积木、小勺、吹塑或橡皮动物、绒球或毛线球等;

  3、可选用一些大的彩圈、手镯、脚环、软布球和木块,可击打、可抓握的、可发声的塑料玩具,五颜六色的图画卡片。

  4、婴儿需要温暖的母爱和安全感,可以选一些手感温柔、造型朴实、体积较大的毛绒玩具。放在婴儿手边或床上。

  5、当婴儿对周围环境表现出兴趣时,可选一些颜色鲜艳、图案丰富、容易抓握、能发出不同响声的玩具,如:拨浪鼓、哗铃棒、小闹钟、八音盒、可捏响的塑料玩具、颜色鲜艳的小袜子和小丝巾等。

  5个月的婴儿能看清东西并能记住它们,听到声音就会转过去。这时正在学习使用自己的手指,他已经了解了手的一些用途,手能自由地活动,能够主动抓东西,能用手拍东西,抓住并摇动不同的物件或用手将有趣的玩具往嘴里送,还知道用手捡起非常小的东西。他俯卧时,会用双手支撑,长时间地抬起头来东张西望。还能做一些较大的动作,能翻滚或举起手要别人抱等很多小动作。这时他们需要用玩具或者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常用的实物来有目的地来帮助他们发展,来增加他们全身和四肢的活动。这时父母应该多和他一起游戏玩耍,你可为孩子挑选以下几种类型的一些玩具:

  1、发展视觉的玩具:选择色彩鲜艳的脸谱、镜子、洗澡玩具、塑料书、图片、小动物、动物造型之类的玩具;

  2、发展听力的玩具:选择小摇铃、拨浪鼓、八音盒、风铃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的玩具;

  3、发展触觉能力的玩具:选择不同质地的玩具,如:绒毛娃娃、丝织品做的小玩具、床头玩具、积木、海滩玩的球、

  46个月以前的婴儿视线会追随着镜子的移动而移动,给他准备一个镜子,婴儿看到镜子中的自己认为是个“小伙伴”,对这个小伙伴的亲昵友爱的反应,实际上就是对他人、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体现,这些正是社会性内容的一部分,这对培养婴儿社会的亲和性和对丰富婴儿的视觉体验都很有好处。 

  6个月的婴儿能看清东西并能记住它们,手能自由地活动,能够主动抓东西,他俯卧时,会用双手支撑,能长时间地抬起头来东张西望。还能做一些较大的动作,能翻滚或举起手要别人抱等很多小动作。这时的随意运动和不随意运动正在开始形成,眼睛和手的协调性逐步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关心和兴趣迅速提高,这时需要用玩具或者借助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常用的实物来有目的地来帮助他发展,来增加他全身和四肢的活动。这时父母应该多和他一起游戏玩耍,你可为孩子挑选以下几种类型的一些玩具:

  1、发展视觉的玩具:选择色彩鲜艳的脸谱、镜子、洗澡玩具、塑料书、图片、小动物、动物造型之类的玩具;

  2、发展听力的玩具:选择小摇铃、拨浪鼓、八音盒、风铃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的玩具;

  3、发展触觉能力的玩具:选择不同质地的玩具,如:绒毛娃娃、丝织品做的小玩具、床头玩具、积木、海滩玩的球、

  46个月以前的婴儿视线会追随着镜子的移动而移动,给他准备一个镜子,婴儿看到镜子中的自己认为是个“小伙伴”,对这个小伙伴的亲昵友爱的反应,实际上就是对他人、对周围环境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体现,这些正是社会性内容的一部分,这对培养婴儿社会的亲和性和对丰富婴儿的视觉体验都很有好处。

  5、球:6个月大的婴儿对能动的一切感兴趣,能滚动的色彩球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用手一推球就会向前滚,婴儿还会爬着追逐小球,如果妈妈能陪着他们一起玩那就更妙了。 

 

0-6个月宝宝喜爱的玩具

   宝宝在0-6个月期间是脑发育的关键期,在此期间对宝宝进行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和社交五项行为训练是很有必要的,也是进行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手段。而这些训练大都是借助宝宝喜爱的玩具来完成的。  

  拨浪鼓类玩具  

  宝宝的听觉系统在孕5个月就基本发育完善,所以出生后的0-6个月宝宝对声音最敏感,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对此阶段宝宝最具吸引力。我们也应该借此加强对宝宝听力的训练。如果玩具再加上可以咬的功能就更加合适了,如小龟牙胶等。  

  0岁大卡片  

  在0-6岁这个阶段,宝宝对色彩也是比较敏感的,他们大都喜欢颜色鲜艳的物品,而0岁大卡片就是把宝宝最早、最容易接触的物品,如水果等用鲜艳的色彩画在卡片上,作为宝宝的玩具,放在周围。有助于视觉的发育,也有助于宝宝以后更快的认识和接受这些物品。  

  会发光发声和活动的玩具  

  对于46个月的宝宝,他们更加喜欢新奇的带点刺激性的玩具,他们的要求不仅是颜色、声音,对玩具的形象,动作也有了要求,这时候这种能爬行的大青虫就可以满足宝宝的好奇心,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宝宝的脑发育。  

  积木类玩具  

  这种玩具通常在宝宝用手抓和把玩的过程中,训练宝宝手指的灵敏度和身体的协调性,也是进行精细运动训练的好方法,有助于促进宝宝小脑的发育。 

 

适合给宝宝讲故事的5个时间

     父母总觉得每天忙忙碌碌根本没有时间为宝宝讲故事,其实每天的生活中都会出现几段小时间非常适合为宝宝讲故事,而且通常这时孩子都已经自动地乖乖躺在床上,静静地听。

  宝宝一个半月大时,有一天到了喝牛奶时间,我顺手拿起手边的故事书,将封面对着他。其实当时只是好玩,结果却惊讶地发现,他应该尚未发育完全的眼睛,竟然很有规则地上、下、左、右转动着看完了一页,我不相信地再翻了一页,他的眼睛又重复地移动了起来,而且一页接一页看下去。我无法得知他究竟看到了什么,但这个发现却提醒了我,小孩子可能会对书本感兴趣。于是,误打误撞地为他开启了阅读人生。

  喂奶、翻书、说故事,同时进行

  可能有人会发出疑问,妈妈一手喂奶、一手拿书,哪来第三只手翻书呢?所以,我会准备特别做给小小孩看的厚板书,比较容易用一只手翻页,然后一边喂奶、一边翻书、一边说故事。或者,你也可以先准备十几本童书在手边,只让婴儿看每本书的封面,这也是挺不错的做法。

  有时候,我会选择静静地陪他,让他自己看;或是让他边看图,我则一边叽叽呱呱地解说着内容──这样总是让我觉得自己好象神经有问题,怎么对着没有反应的婴儿自说自话。其实,一边喂奶、一边看书的顺带好处是,孩子常常不知不觉地就把牛奶喝光了,不会因为其它事分心而无法喝完牛奶。                              

    母乳妈妈专心享受当下

  如果妈妈是喂母乳呢?那要怎么一边喂奶、一边看故事书?请各位妈妈教养孩子时,一定要以自己的直觉来变通实行,不能死守着书上所说的来做,所以碰上喂母乳时就别想着还要念故事书了吧!我觉得喂母乳是全天下最幸福的亲子时光,这样的时间稍纵即逝、而且一去不复返,所以好好地专心享受它吧!

  说真的,很多时候奶也喂了、尿布也换了,什么都不会做的婴儿还是眼睁睁地望着你;这时候对妈妈来说,念故事书是打发时间,而对孩子来说,则是蕴含了无限可能的教育功能,这么简单好用的方式,何乐而不为呢!

  任何书本都可以念

  要帮这个阶段的孩子念故事书最容易,也可以最随性;家里的任何书都可以随手拿起来念,也不用拘泥于要怎么念。我可以肃穆地念起阿弥陀佛的佛经,也可以用歌剧的架式念起唐诗,只要家里的婴儿没有大哭抗议,怎么做都可以。

  一位在纽约学画的朋友,也是从女儿一出生不久,就开始给她看不同画家的作品画册。朋友表示,如果不是听到我说两个月大的儿子会看书,她也不会想到要帮这么小的孩子念故事书或是让她看画册。朋友还发现,当女儿八个月大时,就好象很有主见地,会特别喜欢某个画家的作品,只要拿到这位画家的画册,就会静静地欣赏好久,像是上辈子就认识这位画家呢!

  如何把握让孩子爱上书本的黄金时期

  只要孩子还在用奶瓶喝奶,都是让他们爱上书本的最佳时机。因为一天二十四小时里,这个时期的孩子除了睡觉和喝奶,其它时间通常都是处于非静止状态;所以只要遇到孩子愿意平躺下来,会赶紧挨着他们旁边躺下(趁这个机会赶快休息一下,等会儿才有体力再战),然后就这样一本接一本地念起故事书来。

  以下的时机,都非常适合用来念故事书:

  1、用奶瓶喝牛奶的时间

  2、用奶瓶喝水的时间

  3、睡觉之前(包括午睡)

  4、累了躺在床上无所事事时

  5、孩子早上刚醒来,还乖乖躺在床上时

  这些时机每天都会在生活中出现,所以非常适合,而且通常这时孩子都已经自动地乖乖躺在床上了。

 

沉睡中的游戏

   “小孩子生下来是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

  刚出生的贝贝总是沉沉入睡,母亲也因刚刚遭受分娩的劳苦,需要好好休息一下,因此,可能会忽略同贝贝的交流、嬉戏。其实,这时的贝贝一边睡觉一边感受来自外界的光线和空气。同时也逐渐习惯家人的对话及生活中的各种声音,我们仍然可以做些适当的游戏,以促进各种机能早日萌芽。母亲可以在他醒来吃奶的一小会儿或换尿布的时候,一边照顾他,一边抱着他,和他说话,温柔的摸摸他。等他睡着的时候,你可以有节奏的拍拍他,唱唱歌谣,说说儿歌。每天洗澡,既有利于新生儿的身体健康,也是母亲用来做游戏的最好时机,我们可以在洗前脱光时和洗好后轻轻拍打新生儿的全身,抚摸他的胸腹、背部肌肉和四肢。

  有时,我们会对爱哭的孩子关照多一些,而不爱哭的孩子总是让他躺在一旁睡觉。其实,愈不爱哭的贝贝,母亲愈要找时间和他游戏。比如,经常翻翻他的身体、搓搓他的腿,捏捏他的鼻子,摇摇他的手。当然,一定要注意不要弄痛小贝贝喽。

 

看看听听

  满月后的婴儿好象一下子长大了,脖颈硬了,清醒的时间长了,眼睛滴溜溜地转来转去,四肢使劲地伸展,嘴里还咿呀噜地叫个不停,小贝贝变得越来越会玩了。满月的孩子视线已经能够集中,2个月可以随物体水平移动,但只能跟踪90度,到了3个月可以跟踪上下垂直的移动。婴儿从第2个月时对成人的话语开始有反应,你对他讲话,逗引他,贝贝也会“说”起来。看听的游戏这时是再适合不过的了。缤纷的色彩能刺激贝贝的视觉机能,你可以在婴儿床上吊一些风铃、彩球、摇铃等,不过不要太多,距离贝贝5070厘米。

  听比看更能引起婴儿的注意,一点微小的声音都会引起婴儿的警觉。小铃、小鼓、小钢琴、小手风琴等音乐玩具对孩子的听觉和节奏感十分有利,亲人的温柔逗引和亲切谈话,更能吸引他的注意力。怎么样?做做看与听的游戏,享受享受新为人母的乐趣。

 

说声“拜拜”

   9个月左右的贝贝爬行技巧越来越熟练,可以自由自在地爬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还时不时地尝试着抓抓前面的东西,有时一不小心还会滚下床去。哎呀,真是又可爱,又让人担心。也许在大人的眼中,这些动作完全没有意义,但贝贝就是通过这样一点一滴地增长知识的。只要没有危险,不要禁止他,让他到处爬爬,熟悉熟悉环境;到处摸摸,找找感觉。要紧的是应把贝贝活动的空间布置得安全些。

  学会了爬行的贝贝会愈来愈好动,一刻也停不下来,他的智能的发展也和运动量一样,不断地延伸,贝贝的游戏范围明显在增加。那么做做母子间的游戏会更有趣,模仿对母亲和孩子来说是再开心不过的事喽。妈妈把球滚到他面前,他一定会模仿着也去将球滚过去。妈妈高兴地拍拍手,贝贝一定也会拍拍手,妈妈摆摆手说“拜拜”,小贝贝也会摆摆手。可能一开始贝贝做得不是很好,别着急,多来两次就好了,或者你可以抓着他的手边说边做。重要的是你要知道模仿对心智的发展非常重要。

  “游戏对孩子来说不仅是娱乐,也是一种学习,而且是最自然最有效的形式。”

 

敲敲打打

     4个月以后的贝贝几乎已经远离整日睡觉的时代,他们可以坐在妈妈的膝盖上自己拿着玩具玩。仰躺时也能滚动身体,伸手拿玩具,有些贝贝会自己翻身,用爬的方式玩耍。这时的贝贝真是活泼可爱极了,看到有兴趣的东西,会自己伸手去拿来握着、摇着或放在口中舔舔。在贝贝的眼里,世界是多奇妙的啊!旺盛的好奇心引起他触摸的欲望,尽管是笨拙的,力不从心的,但只要他能碰到,他都会竭尽全力地触摸他。同时,贝贝的智力在58个月也有了显著的增长,对人、事、物逐渐的在意了,喜怒哀乐的感情也会表现出来。贝贝的意欲扩大了,他会不断地使用一些小小的智慧,采取积极主动的行动。妈妈们何不多给他一些亲身体验的经历,可以让他触摸不同质感的东西,多玩一些能够拿在手中摇动,敲打的游戏。例如,可以玩手握玩具、摇晃、拉绳子、打开盖子等游戏。这样既锻炼贝贝的肌肉,又开发智力。记住,接触和看、听一样重要。

 

影响孩子身高的六种因素

     一般说来,影响身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6种:

  1 先天遗传:不可否认,在孩子的身高上,遗传具有支配地位。爸爸和妈妈的身高是很重要的,甚至包括往上三代都可能有所影响。你只需要看看这个孩子父母的体型和身高,基本就可以将一个孩子未来的身高推测一个大概了。

  2 营养保健:虽然遗传因素很重要,但这并非决定孩子身高的唯一标准。其中,营养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得不到全面均衡的营养保障,那他正常的身体发育就会受到限制。严重的话,还会导致发育不良。所以,父母一定要在营养供给上做到及时和多样化,保证孩子能获得充足的营养,从而满足孩子身体生长发育的需求。

  3 生理疾病:一些孩子一生下来就伴随有某些疾病,这些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控制和治疗,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最常见的疾病有:肝肾功能不良、胃肠功能紊乱、食物过敏、呼吸道疾病等。

  4 药物副作用:常言道,“是药三分毒。”药物虽然可以对疾病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然而经常性或不正确的药物使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例如在治疗ADHD疾病的过程中所用的利他林,已被医学界确认对孩子发育有阻碍作用。因此,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尽量少用药物治疗,在万不得已需用药物的情况下,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选择药物种类和适用剂量。

  5 体育锻炼:常规的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孩子的骨骼和肌肉发育,从而加快他们的身体生长。然而,作为父母,一定要意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体育锻炼都能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许多我们都很熟悉的运动不但不能有利于孩子成长,反而会大大损害孩子的正常发育。例如高难度的体操、杂技、摔跤和举重等活动,很有可能对孩子柔嫩的骨骼造成伤害,甚至畸形。

  6 睡眠质量:经过科学家大量的试验调查表明,大约有70%80%的生长激素是在睡眠中分泌并发挥作用的。所以,保证孩子睡眠的时间和质量对其生长发育是极其重要的。

  7 情绪影响:情感忽视和过度的紧张焦虑都会阻碍孩子身体的发育。一个生长在充满爱和快乐的家庭中的孩子,与一个生活在混乱、压抑、恐惧的环境中终日郁郁寡欢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容易最大程度激发其内在生长潜能。情绪因素对孩子身体发育的影响,与食物为孩子提供的营养同等重要。

  总之,无论从大脑发育、智力开发、身体增长、性格培养,还是从其他方面来说,3岁都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父母一定要抓住这一人生成长的黄金期。

  因此,在这样的一种理念指导下,《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这套供父母进行早期教育的指导性丛书诞生了!

  这套丛书一共6册:《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早期教育实战训练》、《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好孩子的成长99%靠妈妈》、《0~3岁全营养计划》、《0~3岁高智商开发和潜能训练》,分别阐述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的理论、在0~3岁期间如何实施蒙台梭利的训练、在0~3岁期间如何实施卡尔?威特的天才教育、妈妈如何在孩子这一时期发挥自己的教育作用,以及在0~3岁期间孩子的智商开发和营养方案。

  每一分册都以“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为主旨思想贯穿始终,同时又各自介绍了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既可成为互有关联的一套丛书,也可以独立地各自成册。书中既有充分系统的科学理论阐述,又有详细具体的操作方法,是父母进行早期教育不可多得的指导参考书。

  作为这套丛书的策划者和编写者,我们衷心希望《3岁决定孩子的一生》这套书能够对中国千千万万的为人父母者和即将为人父母者有所裨益,能够培养出更多的聪明、健康、乐观向上的好孩子!

  新生的婴儿是一个谜,他是那么完美,即使最能干的能工巧匠也不能造出与之媲美的东西来。

 

孩子的身高增长取决于三岁

   比利时心理学家观察发现,一个2岁半的儿童通常具有二三百的词汇量,但到6岁时他已经能够使用数千个单词了,而且这些词汇都是在没人教导的情况下孩子们自然吸收的。

  美国心理学教授鲍勃?麦克默里认为,孩子学习说话的过程大多是父母注意不到的,正是在这些不被察觉的学习过程中日积月累,产生了令父母惊异的必然结果。

  6岁儿童的语言表述已经非常准确了,他们了解并且能够使用母语的一些规则。可以说,到了这个年龄段,我们的孩子已经独立完成了学习语言的整个过程。如果他们没有这种自觉、自然地学习语言的能力,那么人类历史上就不会取得如此众多的辉煌成就,可以说正是语言的不断发展,才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在孩子1~3岁期间,他们自己能够学习多个词汇,且学习的中等难度词汇比简单词汇多。这就意味着父母无需为各种声称能提高孩子词汇量的“新发明”而花费时间和金钱。抓住这一时期,多跟孩子说话、多读书给孩子听,才是提升孩子语言能力的关键。

  身高增长取决于3

  几乎每个妈妈都有定期为孩子量身高的习惯。看着那条红色的身高线一点一点往上提升,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怀里的小宝宝一点点长高,慢慢长成少年、青年,每个妈妈的心里都充满喜悦。那么,孩子是怎样长高的呢?

  科学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青春期,是人长高的两个高峰期。人从出生至成年体格的长成,其生长速度不是匀速的,出生至2岁时共长28厘米,其中在4个月以前、512个月、12岁这3个年龄段各完成132岁前营养对生长的影响远超过遗传因素,年龄越小越是如此。2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匀速长57厘米直至青春期第2次加速。换言之,一个身高170厘米的成人,其身高13以上是在出生至2岁形成的。所以说,3岁前如受到营养、疾病或药物等有害因素的影响,其对身高的损害将大大超过3岁后。

 

0-3岁是儿童多方能力发展期

   克诺夫说:“我们给婴儿看不同数量的点。最初他们注视着两个点,等到熟悉了以后就开始失去兴趣。但当我们接着展示第3个点时,他们的兴趣又来了。”她对1314个月大的婴儿对复杂事物的长时间记忆能力进行了研究,也获得了出乎意料的发现,如婴儿能够把用以前从未见过的玩具做出的复杂动作记住长达半小时之久,甚至还能模仿这些动作。 

  从上面的线索和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03岁是儿童大脑高速发展的时期,是儿童多方面能力(感知觉、记忆、思维、个性等)发展的关键期。那么,孩子学习的关键期是怎样的呢?研究发现: 

  ◆ 出生后6个月,是婴儿学习咀嚼和吃干食物的关键期; 

  ◆ 23岁是计数能力(口头数数、按物点数、按数点物、说出总数)发展的关键期; 

  ◆ 23岁是学习口头语言的第一个关键期,5岁左右是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关键期; 

  ◆ 2535岁是教育孩子遵守行为规范的关键期; 

  ◆ 3岁左右是培养其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期。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通过研究指出,如果把人在17岁时测得的智商定为100%,那么其中50%3岁前发生,由此可见,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时,抓住3岁前这一关键期十分重要。 

    3岁存在语言爆发现象 

  父母们有时会突然发现,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似乎一夜间词汇量有了迅猛增加。科学家研究表明,这很可能是一种“滚雪球”效应。 

  科学家认为,孩子学习语言不是慢慢地一字一句地学习,而是存在突然的“语言爆发期”现象。例如在2岁之前他们对语言的把握很模糊,但2岁之后突然某一天就能够很容易地掌握各种很复杂的表达技巧了。 

  他们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即无论一种语言有多复杂,没有接受过教育的本民族人都会熟练运用,比如拉丁语,现在学习起来非常困难,但那时候连罗马帝国的奴隶也会讲拉丁语,而且当时拉丁语的难度与现在几乎一样。 

  3岁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关键期。通常来说,孩子到了2岁的时候就会表达比较复杂的句子,甚至会使用不同时态和语态的动词或者连词,而且还会使用长句和分句了。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从无意识的状态过渡到有意识的状态,而且已经建立了他所在的生存群体和特定社会阶段所特有的心理结构和语言表达机制。 

  一个牙牙学语的孩子,在生活中熟悉语言,在模仿中学习语言。到56岁的时候,孩子们又开始学习新的单词,逐渐完善语句的表达。环境在这时候显得非常重要,如果当时外界人群的发音是方言,那孩子也会照着模仿;如果他们经常和一些语言丰富的孩子玩耍,时间一长,他们也会变得像这些孩子一样能说会道。

3岁是开发大脑潜能关键期

     开发大脑潜能的关键期

  脑科学和生命科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到3岁就已经完成了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出生之后的最初几年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开发大脑潜能必须尽早。我们知道,出生时人脑有1000亿个神经元,之后不再增加。刚出生时孩子的大脑共有50亿个突触;出生后第一年,突触数目会增加20倍;3岁时大脑大小即是成人的80%4岁时,脑的代谢达到高峰,脑逐渐成熟,对能量的利用也更有效。这一年龄的孩子之所以会不停地动,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不断获得信息,能量消耗比较大,需要的营养比成人要多,身体发育同时也加快。

  美国科学家利用“正电子发射计算体层摄影”技术,对幼儿大脑的发育进行扫描观察,发现孩子在出生之后,由于视、听、触觉接受大量的信号刺激,脑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联系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而且研究表明,3岁以后,大脑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已经基本定形,并且停止了新的信息交流,这时大脑的结构就已经牢固成形。虽然这并不意味着大脑的发育过程已经完全停止,但就如同计算机一样,硬盘已经格式化完毕,就等待编程了。

  正因为如此,孩子幼时的生活经历将会极大地影响大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程度。在一个充满忧虑和紧张气氛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处理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差,而且很容易被自身的感情压垮。相反,那些生活在充满爱心的环境里的婴儿则会与环境频繁地进行交流,进而促进额叶前部的循环,这样就增加了以后对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的抵抗力。

  3岁是学习的关键期

  印度“狼孩”卡玛拉被人发现时已有7岁多,身上毫无正常儿童的特征,没有语言能力,不能直立行走,更不会与人交流。重返人间后经过长达6年的专业人员的护理,也只学会走路,到17岁时才学会十几个单词,智商只有4岁孩子的水平。

  这个事实表明,如果错过了孩子学习关键期的教育时机,将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

  所谓“关键期”,是指最易学会和掌握某种知识技能、行为动作的特定年龄时期。在关键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教育,孩子学起来容易,学得也快,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错过关键期再去学,就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事倍功半。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南希?贝莱博士潜心研究、观察了婴儿的发育、发展,她在《幼儿发展研究》一书中列出了以下8个线索,以提醒父母注意婴儿智力的正常发展。

  第一,当某样东西掉落到地板上时,6个月的婴儿会顺着下落的方向看;

  第二,当需要得到满足时,6个半月的婴儿,会发出表示满意的声音;

  第三,7个多月时,婴儿会冲着镜子中的影像微笑,还能去寻找落地的东西;  

  第四,8个半月时,婴儿会和成人一起玩诸如藏猫猫、拍拍手等简单的小游戏,也会倾听熟悉的词;

  第五,9个多月时,婴儿会自己动手玩弄一些小物件,也能理解某些词的含义;

  第六,10个多月时,婴儿会模仿成人把积木放入盒中,若看到别人把玩具包起来,就不会去拆开; 

  第七,11个多月时,会模仿词的发音; 

  第八,12个多月时,会讲几个单词。

  法兰克福大学的心理学家莫妮卡?克诺夫认为,婴儿的智力出乎人们的意料,他们甚至能够用眼睛跟着做简单的数字游戏。

 

为什么说3岁决定孩子一生

       为什么3岁决定孩子一生

  常言说:“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话并非空谈,科学研究显示,在成长的过程中,一个孩子3岁之前的生长发育会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变化。身为家长,只有把握好3岁之前的黄金期,孩子才会按照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发挥出潜能,健康成长。

  3岁看老的科学依据

  科学研究显示,3岁之前是一个人大脑发育的重要时期。一个人出生时脑重量只有370克,第一年年末时,婴儿脑重就已经接近成人脑重的60%;第二年年末时,约为出生时的3倍,约占成人脑重的75%;到3岁时,婴儿脑重已接近成人脑重的范围,以后发育速度就变慢了。所以孩子在出生后23年内,无论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良好的育儿刺激对大脑的功能和结构都有重要的影响。

  为证实3岁在一个人一生中究竟起到多大作用,1980年英国伦敦精神病研究所教授卡斯比同伦敦国王学院的精神病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别具一格的试验观察。

  研究者以当地10003岁幼儿为研究对象,先是经过一番调查分析,然后将他们分为5种类型:充满自信型、良好适应型、沉默寡言型、自我约束型和坐立不安型。到2003年,当这些3岁孩子都长成了26岁的成人时,卡斯比教授再次与他们进行了面谈,并且对他们的朋友和亲戚进行了走访。调查结果如(1)

  表现类别 占有比率 幼年时的表现 成年后的表现

  充满自信型 28% 活泼热心,为人外向型性格。 性格开朗、坚强、果断,领导欲较强。

  良好适应型 40% 自信、自制,不容易心烦意乱。 26岁时,他们的性格与幼年时期相比没什么变化。

  沉默寡言型 8% 性格沉默,言语较少。 他们要比一般人更倾向于隐瞒自己的感情,不愿意去影响他人,不敢从事任何可能导致自己受伤的事情。

  坐立不安型 10% 行为消极,注意力分散等。 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更易于对小事情做出过度反应,容易苦恼和愤怒。熟悉他们的人对其评价多为:不现实、心胸狭窄、容易紧张产生对抗情绪。

  自我约束型 14% 自我约束力强,不轻易被外界干扰。 长大后的性格也和小时候一样。

  这些3岁幼童的言行竟然准确预示了他们成年后的性格,让卡斯比教授十分惊讶。他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并在2005年发表了报告演说,这一报告在国际育儿学术界引起了轰动,为“3岁看老”的说法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卡斯比教授指出,一个人对3岁之前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收。这意味着孩子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就在3岁之前,这个阶段的孩子跟随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就将会形成相应的性格。和其朝夕相处的成人所说的每一句话,所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深深地烙在他们的心灵深处。

  由此可见,在孩子3岁之前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和幼儿园老师担当着不可推卸的重任。父母和老师只有深谙育儿之道,抓住3岁这一关键期,才能赢得孩子未来的成功和胜利。

 

零岁启智方案:听音乐

 

       根据日本东京儿童俱乐部多年研究与实践研制出的“零岁方案”来看:音乐的魔力并不仅仅体现在胎教中,如果从零岁开始让宝宝接触音乐,并一直坚持下去,就可以挖掘和启发儿童的多种智力和各项潜能。 

 

  藤泽礼子小朋友可以说是他们的研究成果之一。她现在已经是小学六年级学生,她的父母从未强迫她用功,可她却的成绩在班上总是第一名的,因为她却非常自觉:每天放学一回家,她马上就开始2个小时的电子乐器的学习;接下来是读书、做作业。每周一次她还要去英语课堂和书道馆 。闲暇时,她要么自己一个人制作偶人和贴花,要么与附近的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孩子这么懂事,礼子妈妈认为并非天生,而是全赖于从零岁时即开始的音乐养分。

 

  礼子降生后,她的母亲就开始每天为她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尽管当时她只是一个刚能勉强看清东西的小婴儿,但不可思议的是,她竟也能“领会”古典音乐的精髓:每当听到“命运”的旋律,不管之前怎样哭闹,她都会一下子安静下来,并表现出一种欢喜无限的样子。 

 

  在礼子妈妈为女儿安排的时间表上,每天早晨8点到10点是听录音机的时间,雷打不动。每个月反复听同一内容以使之习惯。礼子母亲解释这种做法时说:“我认为,重要的是使她养成习惯,到时不听她就会感到寂寞。这样,孩子就很容易把这项活动坚持下去。” 这一点我们中国的父母应该予以借鉴,因为给孩子听录音本身并不稀奇,我们不少父母从胎儿期就开始实施了,但孩子出生后却中断了,结果没有让他们养成听音乐的习惯。

 

  当然,录音机不仅能播放古典音乐,还能讲故事。因为有了听古典音乐的基础,礼子在听童话故事时一开始就表现出一副全神贯注的样子,绝不会走神。1周岁后,她就能随着录音机一起说了,后来甚至配合以翻看画册和图书。结果,令人吃惊的是,在她18个月的时候,就达到了能阅读文字的程度。

 

  对此,专家们并不感觉意外,因为他们早就清楚其中的科学道理:从零岁开始给孩子听音乐,可以尽早地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听力机制,孩子也就能尽早地理解别人的话,其记忆力和注意力也能充分发掘出来。这一点当然不光表现在学习上,还会表现在社交方面,因为“听”也是社交的基础。正如礼子的母亲所说,除了从上小学开始礼子就总是班上第一名之外,她还是一个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他人富有同情心的优秀女孩子。 

 

启蒙教育抓什么?

 

       1.抓感觉、知觉的训练。这是婴儿智力启蒙的第一步,就是让他们及早地认识周围的世界。具体做法是,创造条件让孩子广泛接触各种颜色、形状的物品,从玩具到家里的摆设。除了看之外,应该让孩子用手去摸、去摆弄,从而体验、认识它们。1岁的孩子喜欢装盒子、盖盖子、敲打东西,这是他们认识世界的特殊方法。通过多看、多摸、多摆弄,他们就会懂得一些粗浅的知识,使感觉和知觉变得更敏锐,智力也自然相应得到提高。

 

  2.培养记忆力。孩子稍大些了、能独立说话了,就可以教他背诵简单的儿歌。三岁左右的孩子,可以让他背诵简短的诗歌和小故事,同时可以锻炼孩子把自己的玩具或小衣服放在一定的地方,有目的地让孩子自己去找,这是培养孩子记忆力的好方法。认字、数数也是锻炼记忆力的方法,可以交替进行。

 

  3.锻炼思维力和想象力。先锻炼他们分析、归类的能力。可以让孩子从一些玩具或家具中认出某种东西来,也可以教他们分清自己的小手、小脚和五官。然后锻炼孩子从一大堆积木中挑出颜色和形状一样的积木,逐渐提高他们的分析能力和辨别能力。三岁后可以让孩子做简单的积木拼凑游戏了。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也是从游戏开始的,父母可徒手或利用小玩具做模仿游戏,如用手做成兔、鸡的样子,问孩子像不像。还可以让孩子搂着布娃娃睡觉,用勺子给它喂饭等。这些可以使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孩子更大一些,可以先给他们讲童话或小故事,丰富他们的想象力,为培养创造力做好准备。

 

婴儿学说话前已具备社交判断能力

 

  最近,美国耶鲁大学婴幼儿认知中心的一项研究显示,6~10个月的小婴儿在会说话之前就已经具备了社交判断力,懂得区分好坏玩伴。

  实验中,一个大眼睛木制的玩具娃娃用劲地往山上爬,接着另一个大眼睛木制的玩具娃娃走过来。一种情况是后者帮助前者用力往上爬,另一种情况是后者帮倒忙,往后拉。之后,研究人员把这两个玩具娃娃拿到婴儿面前,看他们挑选哪个玩具。结果几乎所有婴儿都挑选肯帮忙的那个玩具娃娃。

  如果把帮倒忙的玩具娃娃和既不帮忙也不使坏的玩具娃娃放在一起,这些婴儿都挑选中立的玩具娃,也就是既不帮忙也不使坏的玩具娃娃;而把中立玩具娃娃和肯帮忙的玩具娃娃放在一起,他们都选择肯帮忙的玩具娃娃。

  研究表明,人类的这种社交能力可能是天生就有的,不需后天学习。

 

45个月婴儿智能开发与干预训练方案

 

    良好的习惯和生活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也是在婴幼儿时期奠定的。婴儿生来就有一种被称为无条件反射的先天性反射活动。在成人的关照下,他依靠这类反射维持自己的生存。如他能吸吮、吞咽、呼吸,能在强光下眯缝起眼睛,他能用哭泣的方式对各种不适宜的刺激,如痛的刺激、不适宜的温度刺激及不适当的体位等做出反应。在这些先天的、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他们开始接受从成人那里来的“教育”,形成各式各样的后天性反射。如母亲给孩子喂奶时,如果总是用一个习惯了的姿势抱他,那么自第914天开始,每当母亲以这种姿势抱他,即使还没有开始哺喂,他也会有吸吮动作。这是由于每次母亲抱他产生的皮肤触觉、关节内感觉以及半规管平衡觉等这些复杂的刺激与紧接而来的食物(母乳)强化相结合所致。有的家长只要孩子一哭就将他抱起来,久而久之,小儿就会养成一哭就抱的习惯。一哭就吸吮奶嘴,不拍打摇晃就不能入睡等条件反射,都是小儿生后成人那里接受“教育”而养成的不良习惯。因而,婴幼儿的教育应该从他降生之日就开始。

    为了更好地进行早期教育、早期干预,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开发,我们根据婴幼儿感知觉、运动、语言以及社会行为发育的一般规律设计了4~5个月婴儿早期教育与早期干预的方案,以便于临床工作中指导家长对小儿进行早期教育与早期干预。

  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 

  (1)训练小儿追寻物体。用玩具声,吸引小儿转头寻找发声玩具,每日训练23次,每次35分钟,以拓宽小儿视觉广度。

  (2)颜色感知练习。让孩子多看各种颜色的图画、玩具及物品,并告诉孩子物体的名称和颜色,可使婴儿对颜色认知发展过程大大提前。

  (3)婴儿视力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在半岁以前。可选择一些大小不一玩具或物体,从大到小,让小儿用手抓握注视,然后放在桌上吸引小儿注视。还可训练小儿注视远近距离不等的物体,以促进视力发展。

  2、听觉训练

  (1)方位听觉练习:吸引孩子寻找前后左右不同方位、不同距离的发声源,以刺激小儿方位觉能力的发展。

  (2)区分语调训练:根据不同情景,用不同语调、表情,使孩子逐渐能够感受到语言中不同的感情成分,逐渐提高对语言的区别能力。

  (3)让孩子从周围环境中直接接触各种声音,可提高对不同频率、强度、音色声音的识别能力。

  动作能力的培养

  1、俯卧支撑练习:使小儿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鼓励、诱导孩子将头、前胸抬高,直至能用一只手支撑身体抬起头、胸。左右手轮流支撑训练,每日数次,每次数分种。

  2、翻身练习:训练小儿从仰卧位翻身至俯卧位。婴儿仰卧位,成人左手将婴儿右手向头部方向轻轻拉直,右手轻握小儿右膝盖内侧。让他左腿弯曲,并利用右手腕背力量使小儿右腿贴于床垫或地板上,然后轻轻提起小儿左边腿部,顺势让他右滚,翻成俯卧位。用同样步骤辅助小儿从左侧翻滚至俯卧位。每日训练23次,左右翻身各l2次。逐渐训练孩子不需要帮助成功翻身。

  3、练习坐

  (1)拉坐练习: 4个月时可开始训练小儿拉坐。婴儿仰卧位,成人双手的大拇指插入婴儿手中,让他握着,其他手指则轻轻抓着婴儿的手腕,使小儿双手伸直前举,手掌向内相对,两手距同肩宽,然后轻轻向前拉起婴儿双手,使小儿头、肩膀离开床面抬起。此时婴儿会试图屈肘用力坐起来,保持此姿势56秒,再轻轻让小儿躺下,再重复23次。应注意:拉坐练习是让小儿借助家长的轻轻帮助自己用力坐起。如果小儿被成人拉坐起来时,手无力屈肘,头部低垂,表示还不宜做这个动作,必须先进行俯卧练习,强化颈背肌肉及上肢肌肉力量,过些的时候再进行练习。

  (2)靠坐练习:5个月左右训练小儿靠坐。将小儿放在有扶手的沙发上或有靠背的小椅子上或在小儿身后放些枕头、棉被让练习靠坐,以后逐渐减少小儿靠垫的东西,每日12次,每次23分钟。

  4、手部动作训练

  (1)伸手够物:通过伸手够物来延伸小儿的视觉活动范围,使小儿感觉距离、理解距离,发展手眼协调能力。

  (2)训练抓握:选择大小不一的玩具,来训练小儿抓握,促进手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3)发展玩法:通过游戏,教小儿玩不同玩法的玩具,如摇晃、捏、触碰、敲打、掀、推、扔、取等,使他从游戏中学到手的各种技能。

  5、蹬腿练习:小儿4个月时,就可以有目的地训练小儿腿的支撑。成人采取坐位,双手从小儿腋下扶抱小儿,使小儿的腿支撑身体保持直立的姿势,成人扶抱着小儿做蹬腿动作。开始成人可将小儿抱起,再落下让小儿脚踏在成人腿上时,又再将小儿抱举起,再落下,来训练小儿蹬跳。蹬腿练习可促进双下肢骨骼和肌肉的充分发育。需注意的是,举落的动作应轻柔缓慢,力度不宜过大,时间也不应太长,一般每日2次,每次13分钟左右。

  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睡眠:应从小培养小儿有规律地作息。4个月后可将小儿白天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1次,即白天睡眠34次,每次1.52小时。夜间如小儿不醒,尽量不要惊动他。如果小儿醒了,尿布湿了可更换尿布,或给他把尿,孩子若需要吮奶、喝水可喂喂他,但尽量不要和他说话,不要逗引他,让他尽快转入睡眠。要注意孩子睡觉的姿势,经常让小儿更换头位,以防小儿把头睡偏。

  2、饮食:有规律地进食,可使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协调工作,并建立起对进食时间的条件反射,如,在接近喂奶的时间,胃肠就开始预先分泌消化液,并产生饥饿感,这有助于增加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4个月后,每日喂养次数可减为6次,白天哺喂45次,间隔34小时。夜间视小儿需要情况进行哺喂,一般1次即可,若小儿夜间不醒或不愿进食,可不哺喂。可开始逐渐训练让小儿学会用勺吞咽食物,为以后断奶用勺进食做准备。开始可先用勺喂开水,若不出现呛,可逐渐开始用勺喂果汁、菜汁、稀糊、蛋黄糊、果泥等。方法:将小儿斜卧位抱置于胸前,用小勺将食物轻缓置入小儿口中,当小儿吞咽后,再喂第二口。开始不必太多,12勺即可,以后逐新增多,可以于喂奶前训练,以防小儿吐奶。每次喂食时,告诉小儿所进食辅食的名称及味道等。 

  3、卫生习惯的培养:当小儿将有危险或不干净的东西放人嘴里,成人应立即制止,用严肃口气对孩子说:“不行”。并将放入口的物品取走。小儿会从成人的行为、表情和语调中,逐渐理解什么可进食,什么不可以放入口中。

  4、独立能力的培养:可在小儿身边放些玩具,让他自己单独玩一会儿,在孩子有困难时,成人可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指导,支持鼓励孩子施展自己的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1、认识自我:将小儿抱坐在镜子前,对镜中的小儿说话,引小儿注视镜中的自己和家长及相应的动作,可促进小儿自我意识的形成。

  2、应随时随地教小儿周围东西的名称。多听多练,孩子的言语能力很快就会发生惊人的变化。和小儿说话,不仅有意识地给予不同的语调,还应结合不同的面部表情,如笑、怒、淡漠等,训练小儿分辨面部表情,使他对成人不同语调,不同表情有不同的反应,并逐渐学会正确表露自己的感受。

  3、发音训练。和孩子说话时,应坐在孩子正对面的位置,使小儿能够清楚看到您的口形、表情,说话速度要慢、而明确。 

  4、躲躲藏藏游戏:既锻练了小儿感知觉的能力,培养小儿的注意力和反应的灵活性,还促进了小儿与成人间的交往,激发小儿愉快的情绪。

 

  

03个月婴儿智能开发与干预训练方案

 

  感知觉是人类最初的认识过程和活动,是婴儿认识世界和自我的重要手段,婴儿依靠感知到的信息对外在世界作出反应,如果不能用感官接触到、看到、听到或嗅到、尝到某个物体,则他就很难了解、认识这个物体。记忆、思维、想象、学习、言语等心理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在感知觉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为了更好地进行早期教育、早期干预,促进婴幼儿的智能开发,我们根据婴幼儿感知觉、运动、语言以及社会行为发育的一般规律设计了03个月婴儿早期教育与早期干预的方案,以便于临床工作中指导家长对小儿进行早期教育与早期干预。

  03个月婴儿训练方案

  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婴儿仰卧位,在小儿胸部上方2030cm 用玩具,最好是红颜色或黑白对比鲜明的玩具吸引小儿注意,并训练小儿视线随物体作上下、左右、圆圈、远近、斜线等方向运动,来刺激视觉发育,发展眼球运动的灵活性及协调性。

  2、听觉训练:家长可在小儿周围不同方向,用说话声或玩具声训练小儿转头寻找声源。母亲的声音是婴儿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母亲用愉快、亲切、温柔的语调,面对面地和婴儿说话,可吸引小儿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绪和发音的欲望。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调或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或发声玩具,也可利用家中不同物体敲击声如钟表声、敲碗声等,或改变对婴儿说话的声调来训练小儿分辨各种声音。当然,不要突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婴儿受惊吓。

  3、触觉训练:婴儿面颊、口唇、眉弓、手指头或脚趾头等处对触压觉很敏感。可利用手或各种形状、质地的物体进行触觉练习。光滑的丝绸围巾、粗糙的麻布 、柔软的羽毛、棉花、头梳齿、粗细不同的毛巾或海绵、几何形状的玩具均可让小儿产生不同的触觉感,有助于发展小儿的触觉识别能力。

  4、味、嗅、温度等感知觉训练:利用日常生活,发展婴儿各种感觉。如吃饭时,用筷子蘸莱汁给婴儿尝尝;吃苹果时让婴儿闻闻苹果香味、尝尝苹果味道;洗澡时,让小儿闻闻肥皂香味,用奶瓶喂奶时,让孩子用手感受一下奶瓶的温度等等,均有助于婴儿感知觉的发展。

  动作能力的培养

  1、抬头练习

  (1)俯卧抬头:使小儿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成人在小儿头侧引逗小儿抬头,开始训练每次30秒钟,以后可根据小儿训练情况逐渐延长至3分钟左右。

  (2)坐位竖头:将婴儿抱坐在成人一只前臂上,婴儿的头背部贴在成人前胸,成人一只手抱住婴儿的胸部,使小儿面前呈现广阔的空间,能注视到周围更多新奇的东西,这可激发小儿兴趣,使小儿主动练习竖头。也可让婴儿胸部贴在成人的胸前和肩部,使婴儿的头位于成人肩部以上,用另一只手托住婴儿的头、颈、背,以防止小儿头后仰。

  2、侧翻训练

  (1)转侧练习: 用小儿感兴趣的发声玩具,在小儿头部左右侧逗引小儿,使小儿头部侧转注意玩具。每次训练23分钟,每日数次。这可促进颈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侧翻身作准备。

  (2)侧翻练习:小儿满月后,可开始训练侧翻动作。先用一个发声玩具,吸引小儿转头注视,然后,成人一手握住小儿一只手,另一只手将小儿同侧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辅助小儿向对侧侧翻注视,左右轮流侧翻练习,以帮助小儿感觉体位的变化,学习侧翻动作。每日2次,每次侧翻23次。

  3、手部动作训练

  (1)手部感知练习:除了前面所述训练小儿手部触觉的方法外,尚可在婴儿手腕部系上铃铛或红色手帕、鲜艳的手镯,来吸引小儿对手部的感知,帮助他感知手的存在、体验手的动作。可隔一段时间变更一种系法,看看婴儿注意到这些变化没有。脱下手镯、红绸带让婴儿瞧瞧、摸摸,让他感觉一下这些东西与手部动作的关系。还可让小儿仰卧,将一块布或手绢盖在他的脸上,也可只盖住小儿一只眼睛,开始时可抓住小儿的上臂引导他帮他试着用手移开布,逐渐减少帮助,使他自己将布从脸上移开。

  (2)抓握练习: 握着小儿的手,帮助其触碰、抓握面前悬吊的玩具,吸引他抓握,可促进眼手的协调和视知觉的形成。

  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培养清洁卫生的习惯:小儿每次哺喂完,都帮他擦擦嘴。早晨起床后为他洗脸、洗手、入睡前再给他洗脸、洗手、洗脚、洗臀部,在固定时间洗澡等等,均可培养小儿爱清洁的良好习惯。

  2、独立能力的培养:应尽量多和孩子交流,但整天陪在小儿身边也是完全不必要的。孩子醒来时,可让他独自躺在床上活动一下四肢、四处看看,睡眠时,成人也不必要陪同躺下。

  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满足婴儿逐渐形成的各种生理需求和认识要求,是婴儿积极情绪产生的主要条件,也是婴儿学会与人交往的基础。借助以下方法,可促进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1、善于辨别婴儿哭声,并作出应答:哭声是婴儿表示不满的主要手段。婴儿啼哭时,闭着眼晴,嘴左右觅食或吮吸手指,双脚紧蹬、嚎叫不停,说明小儿是饥饿或口渴,应给婴儿喂奶或喂水。持续不断悲悲切切地嗯叫流泪,可能为尿布湿、衣着太紧或身体不舒服,成人可给婴儿宽衣带、更换尿布。如小儿是因为生病或身体不适啼哭,可抱抱婴儿,轻拍婴儿,和婴儿说说话,安慰他。哭而无泪或注视着成人,脸仅有哭的表情“哼哼”直叫,是想成人抱,可抱抱婴儿,但不要让婴儿养成非抱不可的习惯,可坐在婴儿床边逗逗小儿或在婴儿床头挂些色彩鲜艳的玩具,让他自己玩玩。夜间烦躁啼哭,夜惊多汗则常见于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大声阵发性尖叫常为腹部疼痛,均应尽早到医院就诊治疗。

  2、培养小儿对语音的感知:利用小儿清醒时间,让他看看周围环境,并告诉他周围他注意到的东西的名称及行为。

  3、引逗发声:和蔼微笑着和婴儿说话,引逗婴儿发出“哦哦”“嗯嗯”声。也可模仿婴儿发出的声音,鼓励婴儿积极发音,对成人微笑,这可促进婴儿喜悦情绪的产生,激励婴儿与人交往。

 

11个月寓教于乐

  六面画盒

目的: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

前提:会找图片。

方法:用高45厘米的纸箱,在六个面上贴上不同的图画。让宝宝扶着纸箱站立,当大人问“小猫呢?”时,宝宝会扶着纸箱来回转,直到找到小猫的画面为止。如果找不着,大人可告诉宝宝爬过去寻找。

画星星

目的:学习握笔试画。

前提:拇指示指能摄取。

方法:用一张大纸铺在桌上,大人示范在纸上画小点说“这是星星”。将蜡笔递给宝宝,大人握住宝宝的手同他一起画星星,然后放手让宝宝自己乱画。当宝宝在纸上扎点时大人说“这是星星”,当宝宝乱画道道时说“这是面条”大家一起笑,使宝宝愿意画。

小狗有什么

目的:发展观察能力,培养有意注意能力。

前提:懂得图中的小狗是指动物小狗。

方法:在街上看到小狗时,大人一面说“小狗”一面说“看,它有尾巴、有腿、有尖耳朵、也有眼睛和嘴巴,它的鼻子最灵,用鼻子去找肉骨头吃”。回到家中找出小狗的图片让宝宝学指哪里是它的尾巴、哪里是它的脸、哪是它的鼻子等,但一次最好只认一个器官,掌握后再学下一个。

配合穿衣

目的:学习自理,为自己穿衣做准备。

前提:听懂大人说话,会随儿歌做动作。

方法:大人为宝宝穿衣时,让宝宝将手伸人袖子内,穿裤时大人张开裤腿,让宝宝将腿伸入裤内。让他学习将裤腰拉好。 

 

10个月寓教于乐

     “我要1 

    目的:竖起示指回答问题。

    前提:能竖起示指。 

    方法:教导宝宝用示指表示1,当大人问“你要几块饼干?宝宝竖起示指时就给他1块。“你再要吗?他再竖起示指,再给他1块。大人问“你几岁啦?”,教导宝宝竖起示指作答。宝宝很喜欢这种回答方式,经常提问,让他熟习。 

    数手指 

    目的:认识12个手指,学数12

    前提:学过手指儿歌。 

    方法:大人边说儿歌边数手指说名称,然后问宝宝“哪个是大拇指?”看看他能否将大拇指伸出。再问“哪个是小指?”看他能否把小指也伸出。然后学习数1(伸拇指)、2(伸示指)。 

    没了,有了 

    目的:理解“没了”和“有了”的意义,学会寻找。

    前提:会打开盒子和松开纸包。 

    方法:大人同宝宝在桌上玩小球和盒子。大人将小球放入盒内盖上说“没了”,看看宝宝能否打开盒子取出小球,看到小球时大家都高兴地拍手说“有了”。再用白纸将小球轻轻包住说“没了”,如果宝宝能打开纸包将小球取出大人也要高兴地鼓掌说“有了”。 

    拉绳取玩具 

    目的:探究绳与玩具的关系,学会利用绳子(工具)取到东西。

    前提:拇指和示指能抓住绳子。 

    方法:在宝宝够不着处放上玩具,大人用绳子系好,拉动绳子取到玩具。再将玩具和绳子放在桌上,看看宝宝能否模仿大人,拉动绳子取到玩具。 

    照料娃娃 

    目的:模仿妈妈照料娃娃。

    前提:会拿勺子和手绢。 

    方法:给宝宝一条可当被子的手绢和小碗、小勺,告诉他“娃娃困了,要睡觉”,看看宝宝能否为娃娃盖被让它睡下。再给他小碗小勺说“娃娃该起床吃饭了”,让宝宝用小勺喂娃娃吃饭。照料娃娃学会关心别人,无论对男孩女孩都是有益的游戏。 

    捧杯喝水 

    目的:学习自理,自己双手捧杯喝水。

    前提:会捧奶瓶吃奶。 

    方法:大人用双手捧碗喝水,用不易打碎的杯子放14水让宝宝模仿。初时宝宝会将部分水洒漏出,但几次学习之后就能少漏或不漏。 

    自己动手 

    目的:动手操作开关,使手指更灵敏准确。

    前提:示指拇指能摄取小物。 

    方法:在大人关灯开灯时,抱宝宝在开关前,让他自己学习操作。一旦操作使灯亮了,宝宝会十分高兴。以后可以让宝宝学习开关电视机、收音机、录音机。录音机的按钮较多,但宝宝会认出一个“放”和“停”的位置,在大人监督下也能操作。 

    户外认物 

    目的:扩展认知范围,理解语言。

    前提:认识几种户外物名。 

    方法:带宝宝到户外观看花、草、树木、车辆、高楼大厦,随机认识蝴蝶、蚂蚁、苍蝇、蚊子等。回到家中在儿童图书或图卡上找到相对应的图再温习强化。宝宝经常会记住一些他喜欢的事物,如蝴蝶、蚂蚁或车辆。记住一个温习强化一个,渐渐扩大宝宝认识事物的范围。此时期理解的词汇越多将来语言能力发展越。 

 

9个月寓教于乐

     认手指

    目的:认识名称配合动作。

    前提:学会认鼻和眼。

    方法:抱宝宝坐膝,数弄宝宝的脚趾头。点一个说一 大人一面说一面出示手心或手背,让宝宝模仿着出示自己的手心或手背。

    看图识字

    目的:培养宝宝对文字的敏感,激发识字的兴趣。

    前提:认识五官和物名。

    方法:用15x15厘米的大纸写上“鼻”字,在字下面用曲别针别上画好的鼻子。大人先指图说“鼻子”再指自己的鼻子,又再指字再说“鼻子。”多次重复之后,宝宝懂得图和字都是鼻子,当大人指图或字时他指自己的鼻子。以后取去图,大人指字时看看宝宝能否指自己的鼻子。用同样方法宝宝可以学“眼”字。学会两个字之后,随时调换两个字的先后次序和位置,反复在大人指字时宝宝指自己的五官。以后再慢慢学认耳、嘴、头、手、脚和宝宝已经学会的物名,如香蕉、勺子等。宝宝认得第一个字时家长会十分兴奋,这种惊讶的表情激励宝宝愿意认字。而且家中其他人也会认为宝宝“真聪明…真棒”这些表扬都会激发宝宝进一步分辨字符的积极性,对宝宝视觉分辨和 认物都有推动作用。

    如果宝宝对文字不感兴趣,不要强迫宝宝认字,可以以后再进行。“认字”不是要求认识多少字,而是培养宝宝对文字的敏感,发展视觉分辨率。

    儿童识字的最佳期是4岁以后,因此视宝宝的情况而定,切不能强迫宝宝认字,以识字作为本年龄阶段发展的首要任务都是不对的。

    学手势做动作

    目的:用手势表示语言。

    前提:学会招手表示再见之后。

    方法:大人示范:拍手叫“好”,拱手表示“谢谢”、“您好”,将双手伸展表示“大”,用拇指示指合拢表示“小”,还可以学习竖起示指表示自己“1岁”。当他做对时大人一定不要忘记表扬“真棒”,以鼓励学习。

    学用勺

    目的:练习在碗中用勺取到食物。

    前提:会用示指拇指摄取之后。

    方法:吃饭时摆好小桌、小椅让宝宝自己拿勺子先吃几勺,然后大人用另一个小勺再帮助喂饭。不要夺他的勺子,仍然让他自己用勺学吃饭。如果大人给机会,到1岁过后孩子能完全自己吃饭。如果完全由大人喂,则2岁之后孩子仍张嘴待喂,不会自己动手。

    装电筒

    目的:培养观察能力。

    前提:已认识几种物名。

    方法:父亲拿起手电筒,在宝宝面前折开零件,取出电池,然后将各部位安装好。打开开关用手电照亮各处,再关上。宝宝喜欢发亮的东西,会伸手去摸,学习按开关。学着自己装电池,或拧开、拧紧电筒底盖。

 

8个月寓教于乐

     看图书

    目的:让宝宝知道图是代表真正的东西,学认图中物品的名字。

    前提:学会听声看物和听声指物。

    方法:先用水果或疏菜的图和实物放在一起,让宝宝学会听声指物和指图,然后再慢慢讲解图书的每一幅图。选择一图一物或一图一种动物的宝宝画册,用慢而清晰的语言讲解。鼓励宝宝跟着发12个音,让他用手摸它,学习指物。

    巩固“不”的意义

    目的:从表情动作及语言进一步理解“不”,发展自制力

    前提:懂得妈妈说“不许”。

    方法:在伸手去取物之前常常要看看大人的表情,有时大人会摇头、撇嘴,或者有不高兴的表示,宝宝就会懂得是“不”的警告,应当停止。有时宝宝实在憋不住,仍想继续去干,这时大人应当更加严肃说“不”给以制止。如果此时宝宝不听就要强行把他手上的东西拿走,不能怕宝宝哭闹让他养成不服从的“毛病”。有过一次宝宝哭闹大人让步,以后宝宝会用哭闹去要挟,学会耍赖,成为不良性格的源泉。

    学叫爸妈

    目的:学会见父叫“爸”,见母叫“妈”。

    前提:认识家人,会发音。

    方法:母亲抱宝宝迎接父亲下班回家,母亲说“谁回来了;快喊爸爸”,鼓励宝宝叫出声音。早上起床也要让宝宝学习叫大人。

    自己玩

    目的:让宝宝学习独立自己活动。

    前提:宝宝情绪较好时。

    方法:将宝宝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将玩具分两部分,一部分放在近处,一部分放在远处。让宝宝坐好,或趴在床上大人躲在宝宝看不到的地方观察,看看宝宝如何从坐变俯卧,然后匍行或爬行向远处够取玩具。如果宝宝喊叫或者快要跌倒时大人马上伸手扶持。渐渐宝宝能自己玩耍1015分钟,在无人帮助时能变换体位。

    学坐便盆

    目的:培养自理能力,训练完时能坐盆大便。

    前提:会坐稳。

    方法:把便盆放在固定的地点,根据宝宝大便习惯,或发 现宝宝发呆,扭动两腿,神态不安时及时让他坐盆大便,每一次坐盆2- 3分钟。不要让宝宝长时间坐在便盆上,坐盆时不要逗他玩要、看书、讲故事或喂食。 冬天便盆要用棉布包边,以免太凉而使宝宝拒绝坐盆。

 

7个月寓教于乐

 

    按吩咐取玩具

    目的:扩大认物范围。

    前提:能听声看物及听声指物后。

    方法:将玩具3- 4种放在宝宝够得着处。大人说:“给我娃娃”,“给我小车”等,让宝宝找到玩具递给大人。如果宝宝还未听明白,或者不知道玩具的名称,大人可以将玩具拿给他,告知名称,再让他拿给大人。以后游戏可以扩展为取用品、取食物等使宝宝认物范围不断扩大。

    指鼻子

    目的:认识人体五官和身体部位。

    前提:会指识物品。

    方法:大人抱宝宝在镜前,拿着他的小手指他的鼻子说“鼻子”。然后再拿着他的小手,指大人的鼻子,也可以拿着他的小手指娃娃的鼻子。宝宝学认五官只能先学认一处,千万不要一次学几处,否则分辨不清。待宝宝已经顺利地在大人说“鼻子”时指自己的鼻子,确认无误时再让他学认眼睛等。

    找玩具

    目的:培养宝宝敏锐的观察力,树立物体恒在的观念。

    前提:会寻找掉下的东西。

    方法:大人同宝宝玩耍,在兴趣正浓时当着他的面将他的玩具放在大人的口袋里或枕头下、床单下。玩具最好大一玩具,大人应马上抱起宝宝,称赞他“真棒!真聪明!”,鼓励宝宝发展敏锐的观察力。以后可把玩具藏到宝宝够得着处,露出的部分少些让他寻找。

    练习发辅音

    目的:模仿发双辅音,将音与人和物联系。

    前提:会发几个元音。

   方法:大人每天都要同宝宝聊天,互相模仿发出双辅音,如大大,打打,爸爸,妈妈,哥哥,娃娃,拍拍,咳咳等。每发一种辅音就指相应的人和物或做出相应的动作,使音与意义联系。例如在玩娃娃时,说“拍拍娃娃睡觉”,或者“打打”做出打娃娃的动作,“拿拿”伸手拿东西,“咳咳”时咳嗽几声。宝宝会很喜欢这种游戏性的发音,经常练习使辅音增多对学习语言极有好处

    妈妈说“不许”

    目的:让婴儿学会约束自己,不做大人不许的事。

    前提:懂得表扬和批评。

    方法:当婴儿将玩具放入嘴里或拿不该拿的东西时大人要一面说“不”一面摇头摆手做出不许的表情。如果宝宝听懂了不继续干就应马上说“好宝宝,真听话!”,如果仍继续做表示还未听懂大人就要一面制止活动,一面板起面孔说“不好”。宝宝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大人要注意自己的表情,不应在宝宝做了不该做的事时仍嘻皮笑脸,否则宝宝就专门去做不该做的事,以为能让大人开心。

 

6个月寓教于乐

 

    认识食物 

    目的:认识12种最爱吃的食物名称。

    前提:认识灯。 

    方法:观察婴儿平常最喜欢吃的食物,如香蕉。大人将未剥皮的香蕉洗净,拿给宝宝看看,闻一闻它的香味让宝宝拿在手上告诉宝宝“香蕉”。在宝宝面前将香蕉皮剥开用小勺子喂宝宝一小口,一面说“真香,真甜,真好吃”。第二天抱宝宝进厨房,拿出一串香蕉问宝宝“香蕉在哪里?”,如果宝宝指对位置,就剥开皮让宝宝吃。如果未指对位置就要连续说几次,直到指对了才让宝宝吃。

    第三天,带宝宝上街,在水果摊前停下,对着成串的香蕉问宝宝“香蕉呢?”,指对了,才把香蕉买下,带回家。 

    宝宝常常先学会认漂亮的水果如桃子、苹果等,以后渐渐学认牛奶、鸡蛋、饼干等。 

    积木传手 

    目的:练习手的技巧,学会解决问题。

    前提:会一手抓一个积木。 

    方法:宝宝靠坐,床上放几块积木,让宝宝先拿一块,大人可再递给宝宝一块,宝宝如果扔掉手中的再去拿新的时,大人应拿住宝宝的小手,将手中的一块放到另一手中,不要扔掉。练习几次之后,宝宝要再拿新东西时, 就会先传手再去拿,这时大人要表扬他“真棒”,以巩固这种本领。 

唱儿歌做动作 

    目的:理解语言,用动作配合语言 

    前提:会听声指物之后。 

    方法:拉大锯——大人宝宝面对面坐在膝上,大人与宝宝手拉手一面念儿歌一面前后摇动,作拉锯样。念到“也要去”时让宝宝身体向后倾倒。以后每念到“也要去”时大人不动,看宝宝是否将身体向后倾倒。

拉大锯,祉大锯,

姥姥家,唱大戏,

妈妈去,爸爸去,

小宝宝,也要去。

    其它儿歌也可以配合动作,动作只在某一句上做同样一种,不能每句都做动作,6个月的宝宝只能学会一个儿歌作一个动作。 

    自己拿饼干吃 

    目的:练习自己吃固体食物,学习咀嚼。

   前提:握稳饼干放进嘴里 

    方法:将饼干条或烤脆的馒头条面包条让宝宝握稳,告诉宝宝“可以吃”,学习自己啃咬。固体食物能引起咀嚼运动,使牙龈强壮。如果在这时期不接触固体食物,宝宝以后也会拒绝固体食物,就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发育和热量的摄入,妨碍全身发育。 

    自己坐 

    目的:从倚坐过渡到独坐。

    前提:能够倚坐。 

    方法:在宝宝倚靠着垫子坐起来玩时,渐渐让宝宝离开靠垫的东西,大人的手在宝宝两侧作保护,让宝宝独坐一会儿。经过多次练习,宝宝渐渐学会用两手支撑身体,不必靠着东西自己坐起来,从两手支撑到7手支撑再过徽到完全不必支撑,两手拿玩具玩,身体还可以左右仅情而保持平衡,这就是真正的能坐稳了。 

    点头摇头 

    目的:学会用动作表示自己的意思。

    前提:看懂大人用动作表达意见。 

    方法:经常用点头动作表示“对啦”,用摇头表示“不对或不好”。当大人做动作时要加上口头语言“对”或“不对”,宝宝渐渐学会模防大人的表示方式。当宝宝要东西时,大人故意拿宝宝不想要的,看看宝宝能否摇头,如果宝宝不会,大人做给宝宝看,等宝宝用摇头表示之后才拿给宝宝所想要的东西,并用点头示意让宝宝照着做。经过几次训练之后,宝宝就会主动用“点头”表示对;“摇头”表示不对。 

 

为啥要坚持和婴儿说话

   孩子用具有实际意义的词语进行清楚的表达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而且每个孩子的学习方式都不是完全一样的。你的孩子在快满周岁时可能会很快从呀呀学语阶段向开口说话阶段转变;或许你的孩子是在快满两周岁时才能够清楚地用语言交流。这两种方式都是使孩子成为语言交流者的正常合适的途径。无论孩子的学习方式如何,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习开口说话,那就是说出孩子每天常接触到的物品的名称。这样做,即使孩子是显得不太注意,但要相信他是都接受的。只要孩子没有任何语言发展延缓症状出现。那你就坚持已见,继续说。孩子很快会应答的。

  “语言绝对是发展智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

  ——生育问题专家 伯顿·L.怀特

  说话得不到对方的反应?对有的父母来说,对婴儿说话是世界上最天经地义的事情。他们会漫无边际地说着邻居头上戴着的帽子和冰淇淋货车上播放着的歌曲。而对于有的父母而言,对不会应答、甚至看也不看你一眼的人说话中对牛谈琴,是件很荒唐的事。如果你自己是一个很善于言谈的人,那就不必整天讲述着你的每一个动作和行为。你可把自己和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作为重点,然后大声地予以描述:“我已给你准备好了洗澡水。”“我现在要去给你准备晚餐。”“我们得去商店了。”

  说说你将要做的事情,然后再去干,这有助于孩子将词汇和动作行为相联系。只是听你的声音就有助于孩子自己说出词语。随着一天天的过去,你或许会觉得自己的谈话变得越来越容易。这种渐进的结果是令人吃惊的。有研究表明运用对婴儿说话的方法所取得的进步要大大超过让婴儿掌握大量的词汇和使其成为自信的说话者的方法。它会使孩子的智商等方方面面取得很大的进步。

  父母要做什么?

  活动:在穿衣时养成一种习惯,对选择衣着进行解释说明:“我们今天要穿这件羊毛衫,因为天要冷下来了。”“我们今天要穿这件漂亮的衬衫,因为我们要去参加一个‘正式’的聚会。”

  益处:扩大词汇量,有助于理解天气和穿衣的关系。

  词汇量骤增

  婴儿学习说话不仅要知道说什么词语,而且还要知道如何运用舌、唇和嘴来构词发音。要想说话需同时具备构词发音的身体能力和控制何时使用的大脑发展条件。随着儿童的成长发育,他们不仅能学会更多的词汇,而且他们的口腔肌肉运动能力也会得到改善,所以能说的更多。

  事实证据

  与婴儿说话可预测学习成就

  本世纪六十年代初,堪萨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贝蒂·哈特和托德·R·里斯利实施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项目。他们对12岁的儿童在家中的日常活动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分析研究了家庭环境是否会对儿童今后的学习成绩产生影响的问题。

  在两年多的调查研究过程中,他们用每月一小时的时间详细记录了四十二户家庭的交流活动,如与婴儿说话的次数、说话的形式和父母的语气等。此项目详细记录了父母和孩子交流的模式,并研究了交流模式如何影响孩子今后学习表现的问题,因而也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相关研究项目之一。哈特和里斯利对那些儿童一直跟踪调查到五年级,并把对儿童早期的调查结果与其后来的学习表现进行比较。他们认识到,父母与婴儿说话的次数多少是影响学习表现的主要预测因素之一。有的家庭为婴儿提供了丰富的激励环境,如图书、玩具、外出郊游以及父母与孩子说话等。在这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以后的学习颇有成效。虽然激励环境方方面面的具体细节很难单独区别,但哈特和里斯利的研究清楚地说明了与婴儿说话是创造激励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最不费力气、最容易和最自然的活动之一。

  “单词并不是透明和永恒的水晶体,它是活生生的思想的外衣,在颜色和内容上会根据环境和时间因素发生巨大变化。”

  ——作家 奥利佛·温德尔·霍尔姆斯

  ·通常情况下,许多孩子的词语理解能力会得到迅速加强,语言学习的效率也会急速提高。他们会在很短的时间里学会十至四十个生词。

  ·有些孩子的学习则是循序渐进的。他们的词汇量也许永远都不会突然大量增加,但他们却仍是一直在学习掌握生词。 

 

01岁宝宝进行智慧教育

 

  对零至一岁宝宝进行智慧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供视觉刺激 

  家长可以在宝宝摇篮的四周贴些图片,并经常更换,来促进孩子的用眼兴趣。当他能自如地用手抓握时,就会拉扯这些图片,好像他能把图片上的人、景物拉出来似的。也可以将小床的围栏油漆得鲜艳些,或者买一些纯白或光亮的栏杆,用剪成小块的毡制品、彩色广告纸装饰一下,再把小床围起来。

  怀特博士指出,宝宝对人类脸部的注意最多,所以,不妨把纸片剪成图形,画上人脸的大概特点,宝宝就会长时间地注视着这些图案。

  二、提供听觉刺激 

  宝宝的听觉很好,父母、最好经常与他聊聊、哼哼歌。也许你还记得幼时妈妈哼的催眠曲。如有兴趣不妨将这些轻柔、宁静的曲子记录下来在照料孩子时你就可以经常随口哼哼。

  声音、音调、节奏的变换是转移烦躁不安的宝宝的绝妙办法。同时也可以将一些适合宝宝的流行歌曲记下来。例如一个正噼噼啪啪地拍打着洗澡水的宝宝听到进行曲会更加活泼、有劲。父母也可以自编育儿曲只要有创造性能启发想象力,宝宝就会喜欢。

  三、提供动感刺激 

  父母、保姆应该经常变换宝宝在床上、椅子上的姿势鼓励他活动躯干、手臂和双腿。一个能控制自己头部、颈部的宝宝总是喜欢翻来滚去或玩着自己的手臂、双腿。

  父母可以轻轻地拉住宝宝的腿将它左右摆;让宝宝用手抱紧某一个东西父母将他的手拉开再合拢。不过这些游戏只能持续几分钟最好在换尿布、洗澡时做。多数父母或保姆喜欢和宝宝一起坐在地板上让宝宝打滚。如果在地板上放个玩具能吸引宝宝的注意那就鼓励他爬到那里。

  四、开阔视野 

  不要总让宝宝呆在摇篮里,不妨用宝宝轻便推车或背带随身带着宝宝走动,这能开阔他的视野,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周围的人们,同时也促进其心智、生理、人际交往及感情等的发展。等宝宝会爬时父母、保姆就要重新布置房间以保证孩子的安全这使他能安全地探索周围的一切。在围栏里长大的宝宝就不会有机会发展他的好奇心。 

 

宝宝的天赋可以被培养

 

    科学家们对11个半月大的宝宝进行观察试验,让宝宝坐在母亲腿上观察表演。演出的第一幕是从一个蓝色的吊箱里吊起一个橘黄色的大块物件,让橘黄色块缓慢地穿过舞台,然后重新放回箱子里。如此重复6次。第二幕与此相似,只是橘黄色块小了一些。结果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男宝宝似乎根本注意不到物块之间的大小差异,而女宝宝在看到变小了的色块时立刻显得十分激动,并发出各种表达情绪的声音。这个科学实验证实了一个众所周知的道理,即女宝宝的骨骼、肌肉和神经发育比男宝宝快。因此,女宝宝通常说话比男宝宝早。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认为女孩的左脑神经比男孩发育得快,而左脑分管语言能力,直接影响宝宝使用词汇、拼写和记忆事物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女宝宝在分辨橘黄色块时比男宝宝更为敏感。 

    橘黄色块实验说明宝宝存在性别差异。不仅如此,同一性别的宝宝在生理、心理等各个方面也都存在个体差异。这些差异具体体现在幼儿心理与生理上的发展速度因人而异,所以儿童成长阶段的进程也会各自不同。尽管宝宝之间的这种差异显而易见,但是他们都有个相同点就是:为了使身心健康成长,从胚胎个体开始,就会有很多的内在而非外显的需要出现,“内在需要”会导致“个体”主动地去寻寻觅觅,找它要的“东西”,以达到其迅速成长的目标(例如刚出生的宝宝肚子饿了,他会用嗅觉找奶香,用嘴唇去找奶头,根据自己的“内在需要”解决饥饿的问题)。

    宝宝不是一个被动的空容器,需要大人去填塞,相反,宝宝会因“内在需求”而主动探索周围的世界,获得他需要的一切。及时观察到宝宝的“内在需要”,尊重宝宝的这种需要,并施以援手,为宝宝创造适合他成长的外部环境,爸妈就可以最恰当的方式帮他好好地长大成人!就教育的立场来说,大人能做的,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提供给他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任由宝宝在其中自由地选择,从而使宝宝不受干扰地满足他的内在需要,使生命能够自然地发展,一步一步建构成一个完美的人。

    宝宝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予他什么,就像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我们就该为它们提供这一切。顺乎自然就是最大的真理。

    宝宝神经系统的塑造取决于他成长的环境,就好比植物趋光一样。植物的趋光取决于它的遗传基因,至于植物究竟朝着哪个方向生长则取决于阳光来自哪个方向,后天的培养就是早期教育的阳光。宝宝天生具有早期学习的潜能,爸妈的责任就是创造条件,紧跟宝宝的需要把他的潜能发掘出来。

    虽然遗传基因不可更改,但是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以创造差异,也就是说天赋是被培养和激发的,而不是被发现的。早一天让宝宝开始早期学习,就可以早一天挖掘出宝宝的潜能,激发宝宝的特殊天赋。一旦错过了宝宝某种技能发育的敏感期,宝宝就可能面临很多的问题。只要跟着宝宝的需要走,不管这一切是否与育儿指南相符,我们都可以坚定地说上一句:我们没有错!

    对宝宝来说,文字不是一种符号,它仅仅是平面的比较特别的物体而已。既然如此,识字与识物又有什么区别呢?识字的活动又何必因为宝宝年龄太小而一棍子打死呢?只要宝宝感兴趣,为什么不可以满足他的要求?想想孔子,想想孔子的因材施教,我们跟上古人的步伐了吗?

 

音乐与大脑发育

 

  每个孩子都喜欢音乐,当孩子上床后,给他轻放一首节奏平稳、亲切温存的《摇篮曲》,孩子很容易随着优美的乐声进入甜蜜的梦乡;当孩子游戏的时候,为他播一些欢快的、节奏鲜明的乐曲,宝宝便会更显活泼可爱。

  人类的脑部发育在妈妈腹中时就已经完成了,约在后3个月时,宝宝的脑部发育快速成长,如果这时外界的刺激越多,宝宝的脑部发育也就越快。出生后又是一个脑部发育的黄金时期,这时就必须给予宝宝不同的音乐类型,刺激宝宝不同的脑部神经发展。

  人的脑部由许多不同的脑神经结组成,这些细胞与细胞间的媒介称为突触,突触开发的越多,脑部发育也就越完整,宝宝有3个时期生长最迅速,一是胎儿时期最后3个月;二是18个月左右;三是34岁时。这时的突触正好发展到感受声音的时候,所以如果妈妈在这时给宝宝不同的音乐刺激,就会刺激宝宝不同的突触发育,脑神经连结越多,自然会提升宝宝的多元智能。

  胎儿在最后3个月时脑部发育十分迅速,出生后又是脑神经刺激的时期,如果刚出生的宝宝隔绝一切看的、听的、感觉的刺激,宝宝的脑部就会停止发育。这是因为宝宝在妈妈子宫里时,处于恒温的状态,没有外界的刺激,脑神经的连结点没有办法铺路线。所以在一出生时,就会强烈感受到挤压产生的痛觉、光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刺激,可以快速刺激神经及分泌系统。所以自然产比剖腹产的宝宝,接受的刺激较多,脑部相对地也会发育得较快。

  刺激人类脑部发育的动力有两种:一为脑部荷尔蒙,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突触生长因子”发展;二为外界刺激。荷尔蒙是与生俱来的。由外力刺激脑啡,让突触发展的越多,脑神经的连结也越多,布的线路越密,脑部也就发育的愈快。

  莫扎特音乐的确对宝宝的空间智能有帮助,原因大致是因为他的曲式均衡且对称,严谨的风格有一种格式美,而且有助于脑部的理性分析及认知的智能。

  声音伴随的刺激能够发展婴儿的听觉神经,但一定要悦耳的。莫扎特音乐有这些特质,如果只听单调且重复性很高的流行音乐,不足以刺激宝宝脑部的发育,必须要节奏多元的乐曲,才能让听觉脑波交换,《双钢琴演奏D大调》、《第一号法国号协奏曲D大调》、《第39号交响曲降E大调K543小步舞曲》等曲,更是有这些特质,适合宝宝聆听。

  在孩子3个月以前,每天可定时给他放一些旋律优美的古典乐曲,每次15分钟即可。孩子半岁左右,播放音乐的时间可适当延长,除了过于铿锵有力的和近乎疯狂的乐曲不宜给孩子听外,从节奏轻快、富有生气的到舒缓流畅、优雅动人的各种风格的都可以让孩子听一听。

 

15个不花钱的益智练肌小游戏

 

  7个益智型小肌肉游戏

 

    1.用叉子吃东西

 

  把水果或面包切成适当大小的块装在盘子里。给宝宝一把幼儿专用叉子,让他自己去叉盘子里的食物吃。记住,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有充分的耐心,不要因为宝宝的动作不熟练就去帮忙。

 

  效果:可以提高宝宝的手劲和操作能力,对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也有好处。

 

  2.用勺子舀水

 

  准备两个透明的杯子和一把勺子。在一个杯子里装点水,让宝宝用勺子从这个杯子里把水舀到另一个杯子里。如果宝宝做不好,也可以让他直接拿杯子将水倒来倒去地玩。

 

  效果:玩水是宝宝永恒的游戏,可以锻炼小肌肉的控制力、手眼协调能力和注意力。

 

  3.盖盖子

 

  准备一个带盖子的塑料水杯或小碗。你给宝宝作个示范,教他把盖子打开,再合上。可以让宝宝慢慢练习。

 

  效果:这个活动需要同时使用双手,对培养宝宝两只手的协调能力很有好处,还能增强宝宝手腕的力量。

 

  4.迷你汽车游戏

 

  给宝宝准备一些迷你小汽车玩具,教他玩停车场游戏,比如把汽车整整齐齐地排成一排。也可以让宝宝用小手去拨弄轮子,观察轮子是怎样转动的。

 

  效果:这不仅可以锻炼宝宝的手部肌肉,还能增强空间意识。

 

  5.敲打乐器

 

  准备好小鼓、木琴、三角铁等可供宝宝用双手演奏的乐器玩具。播放宝宝熟悉的童谣或歌曲,让他随着节奏用双手敲击乐器。

 

  效果:可以使宝宝更加熟练地使用双手,还能培养乐感。

 

  6.撕纸

 

  准备几种质地不同的纸,如面巾纸、打印纸、写字本用纸等。让宝宝试着用双手把纸撕开,然后把撕过的纸揉成团儿。

 

  效果:可以让宝宝灵活地使用小手,提高精细动作能力。

 

  7.翻书

 

  给宝宝准备几本书或相册,让他随意地翻看。开始时,由于手指还不太灵活,宝宝可能会一下子翻好几页。没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宝宝控制小手肌肉的能力越来越强,逐渐地就能一页一页地翻书了。

 

  效果:翻书对小手肌肉是很好的锻炼,说不定宝宝还会因此很快爱上阅读呢。

 

  3个徒手游戏

 

  1.小手变图形

 

  教宝宝伸开双手,伸直手指头。然后把食指和拇指的指尖对在一起组成圆圈,放在眼睛的前面,就像戴上眼镜一样。试试看,还能用小手变出什么图形?

 

  效果:可以帮助宝宝认识各种图形的变化,还能提高想象力。

 

  2.“煎鱼”

 

  先让宝宝把左手手掌向下,用右手轻轻地掂两下手背,像煎鱼一样。再把手掌向上,捏两下掌心。然后把右手伸开当成盘子,左手当成刚烤好的鱼,把“鱼”放在“盘子”里,把小嘴凑过去假装吃两下。

 

  效果:上下摆动双手,可以使宝宝的手关节更加柔软灵活。

 

  3.用小手数数

 

  教宝宝按一、二、三等数字的顺序,逐一把手指伸出来。等熟练以后,还可以让宝宝数书中的小鸟、鸭子等小动物。

 

  效果:可以使宝宝的手指运动更加灵活,还能练习数数。

 

  5个玩具锻炼小肌肉

 

  1.积木

 

  可以让宝宝把积木堆成各种样子,再推倒重来。这个过程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还能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2.彩色橡皮泥

 

  宝宝可以用橡皮泥捏成各种各样的形状。这种活动可以刺激触觉发育,让小手肌肉得到很好的锻炼。

 

  3.小汽车玩具

 

  宝宝拿着汽车玩具推来推去,可以锻炼手的灵活性。还能通过它来让宝宝识别不同的颜色,提高认知能力。

 

  4.鼓类玩具

 

  敲鼓时需要同时使用双手,所以对手的小肌肉是很好的锻炼。敲鼓时发出的声音对宝宝的听觉是很好的刺激,还能增强节奏感。

 

  5.涂鸦用的笔

 

  可以让宝宝随意在纸上画画,这对小肌肉锻炼很有好处。

 

  不花钱的玩具

 

  门把手、抽屉等,可以让宝宝反复练习开、关,打开、合上。这都是小肌肉锻炼的绝好练习。不过要注意安全,不要夹着宝宝的手。

 

音乐智能早期的培养

 

音乐从胎教

 

开始这个时候可是开发你宝宝音乐智能的第一个契机,千万不要错过了对宝宝进行音乐胎教的好机会。前依斯特曼音乐学院名誉教授多拉德·谢特勒做了一个著名的胎教实验。这个实验持续了14年,最后得出结论:音乐胎教组儿童比没有音乐胎教组的儿童拥有更多的音乐天赋,学习也更好,所以及时对宝宝进行音乐胎教对以后宝宝在音乐方面的认知力发展有显著的影响。

 

培养音乐的感知力和领悟力

 

0~1岁是培养宝宝对音乐的感知力和领悟力。尤其是让孩子多听,听一切优美的音乐,并可以从中观察到他是不是有音乐方面的天赋,或他对音乐有没有兴趣。

 

  有音乐天赋的幼儿在这一阶段主要表现出对音乐的敏感性、极易被音乐所吸引。比如在他吵闹哭泣的时候听到一段优美的乐曲,他会突然停止哭闹,注意力会转移到音乐那方面去。如果你的宝宝出现这种对音乐的兴趣,那么恭喜你,你的宝宝可能拥有很强的音乐智能等着被开发呢!

 

音乐节奏感

 

2~3岁阶段其实是前一阶段的延伸和巩固,这时候宝宝听到音乐可能要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此时你要特别培养孩子的节奏感,给他听的音乐可以是节奏性比较强的,这样更能引起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同时,你还要注意宝宝是不是可以准确地跟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

 

语言智能的早期培养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个独特的外貌。即使他有兄弟姐妹,他也有不同类型的才能和兴趣。但是所有的孩子与生俱有一种热情,那就是准备好了接受学习的方法。因此,学校的责任就是对孩子进行教育和正规的训练,但是到孩子们56岁时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时,通常他们的学习模式也已经形成,学习的兴趣也已经养成。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常常在入学时,就已经形成了自己是一个学习者的信念。

孩子们是如何理解他们是学习者这一点,对他们在学校取得成功产生巨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还影响着他们一生的成功。他们对自身是学习者的理解,最初来自于家长为他们提供或创造的环境及经历。

的确,在创设环境以促使孩子成功中,学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一所独立学校的校长,我很清楚地知道:学校的质量是决定孩子进步与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毋庸置疑,学校是重要的。但是我还知道,学校的经历仅仅是孩子成长和发展中的一个方面。尽管这些学校的经历很重要,但是很多人认为:塑造一个人或学习者时,孩子们在入学前家长提供给他们的经历和环境,比在学校的经历要重要得多。再次,我认为人是由不同的经历组合创造而成的。

因为孩子有8种不同的智能,所以家长针对每种智能给孩子提供经历、环境和机会。

通过提供给孩子一些有趣并能让他们兴奋的经历,通过让孩子走过反复和成功、挑战和失败并重的一段历程,家长发展着孩子的各种才能。因为我们知道孩子在许多方面都具备一定的潜力,所以家长能否保证孩子有机会探索和寻求每一种智能(并不仅仅局限在那些家长可以轻松提供的机会)这一点很重要。

最重要的是,撇开智能,家长当然需要提供爱和一致性。家长需要爱孩子,需要照顾孩子,需要发展孩子对家长的信任感,需要建立一致的规矩,因为我们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因此我们要注意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这一点也很重要。他们真正明白:我们做的要比我们说的更重要。看着我们运用所有的智能,他们体会到每种智能都有其价值,并且每种智能都是可以学习的。与此相关的是,紧随其后的主张都建议在发展孩子的智能时,要有父母的参与、与孩子的相互作用。那些由受过训练的专家来教授的课程及训练智能的方法当然是好的,但是没有哪种形式能够比孩子和家长在一起学习更好。

虽然存在着8种智能,并且与之相关产生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环境和文化的影响(例如:几百年前,自然智能远比现在大多数情况下重要),但许多人认为: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这些学业性的智能比其他智能重要,其中语言智能是最重要的一种智能。

这种看法在教育中看上去是肯定对的。事实上,在每种文化中,语言和数理—逻辑智能在学校是最有价值的两种智能。那是因为,不考虑文化因素,像医生、律师和工程师这些拥有高薪、高地位的职业绝大多数需要个体具有很高的学业智能。既然,学校的形成最初是为了培养工人和公民,那么确保学生精通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就自然成了教育家的一个必然的目标、学校关注的焦点。

语言智能的定义是:对词义和词序的敏感性。简单的说,就是一个具有很高的语言智能的人能用语言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与人交流非常清楚有力。一个具有很高的语言智能的人阅读和书写都很好,(通常)具有很大的词汇量,能将单词的运用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一个具有很高的语言智能的人具有很强的说服别人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领导者通常都是演说家或作家)。对一个具有很高的语言智能的人来说,单词并不仅仅可以表达意思,还可以进行绘画。诗人都具有很强的语言智能,他们牢牢地抓住语言,使之能表达综错复杂的情感。多语言翻译家具有一种不同的语言智能。显然,小说家和记者具有很强的语言智能,那些从事广告公司的文案、市场创意和电台节目主持的人员也具有很强的语言智能。政治家凭借他们说什么或怎么说来影响公众、发展自己的追随者,他们当然具有很强的语言智能。

语言智能的组成元素包括阅读、书写、作诗、演讲、听力和对其他语言的熟悉程度。几乎在每一个领域或专业中,拥有语言智能的技巧是很有用的。

具有很强的语言智能的幼儿的特点是:

* 喜欢听别人朗读(即使是6周大的婴儿也喜欢)

* 喜欢听别人讲故事(同样,6周大的婴儿就能听到和识别)

 

 

06个月

在这个时期,孩子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可以吸取词语信息,并在大脑中进行存储。同时语言与情感紧密相连,所以父母在此时期首先要与婴儿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同时要与孩子进行良好的语言交流,如在给孩子喂奶、换尿布、出外散步等时候要对孩子说:宝宝现在在吃奶、妈妈给宝宝换尿布、我们在散步,我们看见红花、松树等。这样可以给孩子树立交流的榜样,给孩子示范正确语法,教给孩子谈话规则。

1岁左右

1岁左右孩子开始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要求,父母要给孩子创造非常温暖、轻松的说话环境。而不要不顾孩子的情感,强迫孩子说话或表演。父母要演示在同别人谈话时注意别人的眼睛和嘴,这样一方面是使孩子明白目光交流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正确发音;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时,父母要让他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没有表达清楚,父母要用正确的语言重复孩子的话语,虽然孩子可能并不一定当时重复,但他会记住,下次可能就会正确地说了。在这一时期,要选择适当的儿童读物,为孩子朗读,或给孩子讲故事。

语言智能分龄培养

培养孩子的语言智能,需要以其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相应的培养。儿童的语言发展与儿童的自然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都有着一定的关系。

世界上所有的婴幼儿似乎在获得语言都经历了类似的几个阶段。尽管儿童到达某一语言发展阶段时的年龄不尽相同,但其顺序大致是一样的,所需时间也大致相同。

经过多年对婴幼儿语言发展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摸索揭示出:婴幼儿语言习得经过两个阶段:接受信息阶段和表达信息阶段。从学习口语和文字的两个方面,应划分为四个过程,即学听话、学说话,学认字、学写字。

研究认为:语言习得的过程不同,规律则不同,因而学习的方法就不同。其中:

学听话学听话是接受信息阶段,基本方法是:从出生开始,大量地听各种简单和复杂的语音和句子。

在这个阶段要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尽管他还不能进行清晰、准确的语言沟通,但父母可以将看到的事情和正在做的事情不断地讲给孩子听,让孩子的头脑中将语言和日常生活的事情联系起来(而不要太在乎孩子是否真的理解),这是在进行语言的储备,对孩子将来的语言发展起到奠基的作用。

学说话

学说话是表达信息阶段,基本方法是:伴随发音器官的逐渐成熟,先后发出单音、双音,逐渐会说简单句、复杂句子。

 

多元智能发展之视觉空间智能()

 视觉空间智能的定义是:“准确观察世界并对其进行解释或者把那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传达给别人。”其焦点在于观察和设计,既要接受又要表达。那些有出色的视觉空间智能的人对于视觉非常敏锐,可以一目十行。他们会注意到室外景象的细微差别,发现日出的光线是怎样照在一池江水上的,或者他们能够领会一幅画的意义,从人物表情或者他们的衣着得出推论。有良好视觉空间智能的人能够表述一些可以引起共鸣的场景。我们经常把视觉空间智能和视觉艺术家(画家或者雕塑家)联系起来,那是正确的。另一些专业,当然,也要求有出色的空间职能,例如摄影工作者,室内设计师,建筑师,或者园林建筑师。

 

从某种程度来说,所有的智能都互相重叠,视觉空间智能也不能例外。这划分并不十分清晰,例如,下国际象棋的好坏,到底是由于良好的逻辑-数学智能还是和出色的视觉空间智能决定呢?(我个人的见解是在下棋的初期,视觉空间智能起重要作用。此外,在越下越好的过程中,逻辑-数学智能能起了作用。)与此相似,理解别人是人际关系智能的核心,这是由于它经常有良好的视觉空间智能支持。

 

拥有良好的视觉空间智能的幼年儿童会:

 

* 复制,涂鸦,描画和绘画

* 制模和建造

* 混合同一色系的颜色和物品

* 选择穿着

* 看录像片和照片

* 玩字谜

 

当他们渐渐长大,那些视觉空间智能出色的孩子会喜欢:

* 在一个更加高的水平上创造,涂鸦,描画和绘画

* 玩字谜或者复杂的迷宫

* 玩一些数学模型

* 设计服装,建筑,要塞和城市

* 制作字谜以及迷宫

* 拍照

* 看地图

* 把东西拆开来,(有时)也能够成功地把他们再组装起来。

 

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视觉空间智能是提供儿童与成人在一起工作机会最多的一种。厨房的桌子可以成为一个迷你的艺术工作室,而妈妈和儿子每个人独自描画或者合作把一团泥土打造成一个平板然后再打造成一头大象。父亲和女儿可以在博物馆或者画廊耗上一个星期六的早上,来决定哪些艺术品是他们最喜欢的。一个家庭可以一起开着车,出去找寻哪幢建筑物的外表是最吸引人的。(当然,无论艺术或建筑,他们到底喜欢什么是次要的,他们为什么会那样感觉才是要紧的。)

 

重要的是家长要克制住自己对于孩子作品质量的消极判断。没有什么能像一个权威的评价,就如家长或者老师,批评或者否定他的作品那样阻碍孩子视觉空间智能的发展。当你的孩子问你你对他的努力做何评价时,回答最好是我喜欢它,跟我讲讲它或者很有趣,你想告诉我们些什么?用互相交流,用语言告诉你作为帮你孩子回顾自己的作品的一种机会,而不是批评你孩子所做的努力。

 

下面是对于互相交流的建议以及能够发展视觉空间智能的亲子活动。所有的这些活动都是适合每一个年龄层次的儿童的。

 

和孩子一起创造作品是一项很不错的活动。确实,我相信那些亲子活动是利用每个人时间的很好方式。无论要运用哪种智能,是否玩国际象棋,看棒球比赛或者唱歌,很明显的是孩子和他们的家长都从互相合作的努力中得到了些什么。

 

参观博物馆和画廊应该成为每个儿童童年的一部分。特别是在较小的时候,孩子应该去博物馆逛逛,随着他们的兴趣,而不计时间安排以及效果。当他们长大一些了,去博物馆看一些特别的东西(某位艺术家的作品,学校的作品,一种特别的展览)就比较合适了。在六岁以后,孩子可能会喜欢去博物馆并且用随身携带的纸复制(或者临摹)艺术家的作品。

 

描画,绘画,雕刻和创造是好事!孩子视觉空间智能发展中所喜欢的某种特别的艺术形式在重要性上不如他所做的事重要。家长应该准备丰富的容易得到的空间艺术作品并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环境去从事这些活动。(安全的意思不只是给孩子人身安全,家里的安全也很重要,例如溅出点东西或者犯了个错误都不会损害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在装饰和穿着中保持一种艺术的意识在幼年应该开始。在房中选择什么样色或者挑选什么颜色的地毯和大衣,关键是有意识的作决定,把空间评价提升到意识的水平:为什么你喜欢那个?我喜欢那个的什么?我们需要记住的是孩子的口味和我们大大不同;这一点要得到我们认同,因为本身也是很恰当的。孩子应该有一个区域、一个房间或者一张桌子或者墙上的一块地方让孩子们自己按照喜好装饰。

 

根据场合或者心情装饰比仅仅装饰又近了一步。孩子长大一点以后,家长可以和孩子们讨论一些诸如怎么样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装饰或者着装。比较一下人们穿着参加葬礼和参加生日派的衣服有什么不一样?更加世故一点来说,对于大点的孩子,要帮助孩子思考他们的情绪*他们是高兴,伤心还是疯狂*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在那种时候是选择什么什么装饰和颜色也是基于那时的感受的。如果可能的话,哪怕是磁铁或者一些别的暂时的装饰物都可以用来表达这种感受。

 

让孩子参加艺术班可以有很多好处。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和与自己有同样兴趣和爱好的孩子一起作画,他们从和他们有相近的知识和技术的孩子那里学习。因为孩子正在参加一个正规的课程,他们开始认为自己是艺术家。这种正向的意识的出现,别的孩子和他一起干同样的事,这是一种很有强化作用的经验。

 

视觉游戏提升视觉空间智能

 

由于不受时空关系的束缚和客观情理的限制,孩子在视觉空间智能方面往往表现出成人难以想象的才能和潜质量。例如,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对自己的意愿和希望的表达,对自己思想感情的流露,随性而自由自在,虽然无甚技巧,可想象力和创造力大胆、无拘无束得总是令大人们所自愧不如。  

 

要培养和发展孩子的视觉空间智能,就应对孩子在绘画时所特具的随意性和自由性加以鼓励,让孩子的创造性在随意中得到发展。父母对孩子视觉空间智能培养方式,不应拘泥于约定俗成的技巧和条条框框的束缚,而应采取一些能使孩子感兴趣从而自发自愿的手法。比如,视觉空间智能强的孩子往往喜欢想象,可想象游戏和视觉游戏来提高孩子的视觉空间智能。

 

下面推荐一个小游戏:

 

飞舞的萤火虫

 

适合年龄:9个月~1

 

准备材料:纸板、剪刀、透明胶、手电筒

玩法步骤:a.在纸板上剪出一只小虫的形状;

b.用透明胶把纸板粘到手电筒上;

c.和宝宝一起呆在房间里,关掉电灯;

d.打开手电筒,让灯光照在宝宝身边的墙上,移来移去,吸引宝宝的注意;

e.鼓励宝宝去抓住“萤火虫”

注意事项:如果孩子怕黑的话,妈妈要好好安抚他。

 

专家点评:“飞舞的萤火虫”独具特色,它不是在日光或灯光下进行,而是利用手电筒的聚光来吸引孩子。手电筒的投影是动的,“动”往往是能将孩子注意力牢牢吸引住的一个重要因素,孩子视觉会随着电筒光亮的转移而转移,从而视觉能力得到发展。

  另外,通过黑暗与光亮的对比,孩子的视觉也得到一种色彩刺激。在“萤火虫”不断地“飞舞”中,孩子的想象会被大大地激发起来。因此,“飞舞的萤火虫”对发展宝宝的空间视觉是大有帮助的。

 

视觉思考,灵活学习

 

如果,你的孩子具有高度的视觉空间智能,我们可以一些方法,来帮助他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事半功倍呢?

 

具有高度视觉空间智能的孩子,具有以下特质。空间智能的学习,要依据孩子的特质来进行。

 

NO.1

对色彩有敏锐的感受力。

 

首先,家长或是老师,在学校或是家里,帮孩子布置一个色彩协调、美丽的生活环境,来提供他们足够的视觉刺激。

 

再则,老师或是家长,在学校认可的范围内,让孩子用不同色彩的笔画图画、写笔记。或是,用不同颜色的纸、卡整理笔记、写报告。让色彩引导孩子的记忆路线,归档、整理他们阅读的资料,所汲取的知识,也易于孩子做复习的工作。

 

年龄层愈小的孩子,愈需要这种多元鲜艳色彩的刺激,来引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与效率。这也是为什么儿童泛本是幼儿主要的学习工具之一原因。

 

NO.2

 

喜爱绘画,各种不同的色彩、图形,能将文字转换成图画呈现。

你们知道达芬奇、爱因斯坦、莱特兄弟,还有一些世界闻名的专业人士,他们所做的笔记,有什么共同的特色?

 

他们的笔记,文思记录,都是图文并存,用许多图案、图形、色彩、影像……来呈现、表达他们的思路。因此,你可曾为孩子在作业簿、或是课本空白的地方,画图而大发雷霆呢?

 

其实,孩子是运用他视觉空间的智能,把文思构化成图画,来帮助他学习呢!

 

NO.3

 

喜爱空间感、视觉刺激,整体化的呈现。

 

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这项特质,善用各种图表来学习。

 

想象着,你在公司开会时,是给你一堆统计数字印象深刻。还是用不同的曲线图、统计图表,加上各种不同的色彩更好呢,很显然,后者不仅让你印象深刻,而且一目了然。

 

这些是不是你在日常生活中,实际运用的记忆法与学习法呢?

 

NO.4

 

能将构思转换成立体图形,在脑海中用不同的角度,透视一个物品。

 

从具有视觉空间智能的专业人员身上,就可看到他们如何利用这个特质,来帮助他们思考,做理念、构思的呈现,物理学家、电脑工程师、土木工程师、城市设计师、服装设计师、建筑师……

 

他们会将他们的构思,用手绘或是用电脑图形呈现出来,然后,制作成立体的模型。在实际呈现中,帮助他们作更深层的思考,改进他们原有的创意。

 

这些都是一般具有高度视觉空间智能的人士,长久以来,一直普遍运用的学习法。最后,综合所有视觉空间智能的特质,以及开发全脑智能,而研发出来的学习法——心智地图。

 

心智地图学习法——结合了色彩、图形、创意、归纳、立体成型,兼具左右脑的全面运用。普遍地运用在欧美的教育体系里,也是他们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学习、记忆的工具。从幼稚园的学习阅读,小学的课程学习,中学的研究报告,大学、研究所的毕业论文。

 

他的日常运用,可以从如何读故事书,音乐欣赏、心情日记、创意思考、课程的预习、复习,书写研究报告,到我自己常用的病人治疗记录、生活规划、教案设计、专题演讲……

 

可以把一本书、甚至几十本书、上百篇的研究报告,浓缩在一张纸上,让使用者做最快捷、最有效率的学习与记忆工具。

 

多元智能发展之视觉空间智能()

 空间智能理论及发展阶段

 

视觉空间智能是指准确地感觉视觉空间,并把所知觉到的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项智能包括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及它们之间关系的敏感性,也包括将视觉和空间的想法具体的在脑中呈现出来,以及在一个空间的矩阵中很快找出方向的能力。那些有出色的视觉空间智能的人对视觉非常敏锐,哪怕是在色彩、形状上的一些细微的变化,在他们的眼中也无处可遁。

 

有很强的视觉空间智能的幼儿喜欢:

复制,涂鸦,描画和绘画

制模和建造

混合同一色系的颜色和物品

选择穿着

看录像和照片

玩字谜

 

具有很强的视觉空间智能的幼儿长大后,他们喜欢:

在一个更加高的水平上创造,涂鸦,描画和绘画

玩字谜或者复杂的迷宫

玩一些数学模型

设计服装,建筑,要塞和城市

制作字谜以及迷宫

拍照

看地图

把东西拆开来,(有时)也能成功地把他们再组装起来

 

发展空间智能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色彩感,也许眼前很难看的搭配会被认为是“绝配”;如果没有方向感,走在陌生的地方,迷路是常有的事……作为多元智能中的一员,发展空间智能有些他的重要性:

 

有利于发展观察能力,促进孩子视觉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有利于发展思维的形象性,培养孩子富于想像,善于想像的能力;

有利于促进对空间关系的把握,发展方向感,发展二维及三维空间的转换能力;

 

有利于培养艺术素质,发展、发现美的能力。

 

生活上,空间智能是必不可少的能力,而更近一步,对于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和修养,空间智能的发展也大有裨益。

 

幼儿空间智能发展4阶段

 

儿童的空间智能有一个从静态空间感知到获得动态概念空间的发展过程,培养孩子的空间智能,也要根据每个阶段孩子发展的特点,因势利导。

 

阶段1 01

 

这一时期,虽然宝宝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空间概念,视力也不是很好,但他出生时就有听觉,循着妈妈的声音和他的本能寻找乳头就是他最初的空间概念的表现。等他会抬头、转头时,就会开始积极地寻找声源,这时就可以运用声音帮助孩子建立方向感。

 

阶段2 12

 

这一时期的孩子能够熟练地爬,开始蹒跚学步,而且乐此不疲,对周围的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父母可以给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爬和学走的环境,多多鼓励孩子爬和走,在宝宝摸索着爬和走的过程中,他对空间的意识将更加明确。

 

阶段3 25

 

26岁是幼儿空间智能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尤其是在3岁以后。经过这一时间的发展,孩子能够对物体的大小、形状、上下、前后、左右、远近产生准确的空间概念,并能通过自身的运动来确定物体的空间位置关系。

 

这一时期,孩子空间智能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即理解空间和表述空间。家长可以让孩子画画,通过画画可帮助孩子建立大小、形状的概念;也可以让孩子搭积木、捏橡皮泥等,可促进孩子形成对前后、上下、远近等有关空间智能的概念;父母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指点孩子,比如“这两棵树哪棵高哪棵矮”、“你喜欢走在妈妈的左边还是右边”等等。这些工作都可以在孩子3岁以前就开始。

 

阶段4 57

 

这一时期,幼儿的空间智能又前进了一大步,能够利用明显的标记或路标对物体定位,并开始学习利用较为复杂的标记。家长可以指导孩子去感受、 体验行走的路线和认明标志物,如熟悉去幼儿园路程,看公园导游图等,发展其空间定位能力。

 

发展空间智能5个方法

 

幼儿空间智能的发展有以下一些特点,所有发展孩子空间智能的方法都是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

 

图像思维,可清楚说出视觉表象;

 

能轻松看地图及其他图表;

 

喜欢画画、泥工等艺术;

 

喜欢拼图、下棋、走迷宫及类似的游戏喜欢想像,并创造出内心的表象;

 

喜欢看电视、电影或其他视觉上的表演;

 

有较好的色彩感觉;

 

经常用图像来记忆。

 

在这些基础上,专家提出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视觉空间智能。

 

方法一:乱涂乱画

 

每个孩子都是绘画天才,不要在意他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提供充份的机会让孩子画画,着色,涂鸦。用不同的绘图用具,让孩子体验到不同色彩的运用、搭配,他们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让孩子学习借由色彩、线条、图案表达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方法二:看图画

 

面对一幅图画,走出迷宫,找出两个图画中不同的地方,找出图画中隐藏的图案,找出图画中不同的形状……小孩子们乐于其中。这些练习可以培育孩子敏锐的观察力,注意到事物中细微不同的地方,辩识许多相同与不同的形状、图案。

 

方法三:拼图

 

拼图游戏可以培样孩子逻辑推理和视觉判断的能力。外面买的拼图自不必说,家长开可以利用旧的月历、海报来制作自己的拼图游戏。这样你们就可以随时更换新的拼图,常常面临新的挑战孩子自然不会玩腻。拼图的难度要适合孩子,最开始时以510片为宜,并随着年龄和水平增长逐渐增加难度。太过简单的,孩子提不起兴趣,也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太难的又容易打消积极性。

 

方法四:积木和模型

 

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推理与手眼协调能力,培育视觉判断与敏锐的观察力。不论是用传统的木制积木搭建一座小小的城堡,还是用“chicco”或“美馨”的益智拼装出小车、小床或其他的东西。在每个年代,只要是孩子,基本上没有不喜欢的。如果你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甚至可以给他买模型来搭建。

 

方法五:橡皮泥

 

孩子在玩橡皮泥时,用不同的手法做出不同形状的东西,并按他们对色彩的感觉组合起来,这不但训练了精细动作,发挥了他的创造力,还可以加强对美的鉴赏力。

 

视觉-空间智能游戏

 

“方向感”是视觉-空间智能的一个方面。

 

方向感不好的人经常会迷路,对于其他的一些视觉元素掌握度也较低。

 

不想让孩子将来成为“迷途羔羊”吗?

 

一起来玩玩视觉-空间智能的小游戏吧!

 

常常听到别人说,某人方向感不好,一天到晚迷路,或是去过的地方很快就不认得了,这样的情形,其实就是由于视觉-空间智能方面的弱势所造成的。因此,这些人对于空间方位:上、下,左、右,里、外,前、后;方向:东、南、西、北;还有其它视觉元素,例如:距离、高低、景深等因素上掌握度也较低。除此之外,还包括了绘画时的构图,布置家具时的位置等,也都会受影响喔!

 

爸爸、妈妈、宝宝,预备,游戏开始喽!

 

6个月以下宝宝

 

游戏1 认识左右的双手律动

 

儿歌:这是我的右手举高高,

这是我的左手碰天空,

左手、右手,拍拍拍,

右手、左手,好兄弟!

 

动作:

 

根据歌词做动作,分别举起宝宝的左右手。

 

让孩子可以通过双手的摆动来练习双手的灵活度,另一方面也进行方位的认知。这样的游戏非常适合6个月以下的宝宝来玩。

 

游戏2 找玩具

 

Tips 1

 

您可以试着将玩具先放在宝宝的面前,然后用小毛巾或小纸盒盖起来,让孩子自己将玩具找出来,练习孩子物体恒存的概念,了解玩具在毛巾的下面或是小纸盒的里面。

 

Tips 2

 

您也可以将玩具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小桌子上或桌子下。建立孩子里面、外面、上面、下面等抽象概念。

 

游戏3 堆积木

 

给宝宝2-3块积木,先堆一次给孩子看看。可以往上堆高或是并排排成长长的一条,然后让孩子模仿。

 

Tips

 

当孩子越长越大时,积木的数量就可以慢慢增加。

 

6个月以上宝宝

 

游戏1 捉迷藏

 

对于已经有移动能力,例如会爬行的孩子,我们就可以来玩捉迷藏的游戏了!顺便练习听音变位的能力,家长可以在不同的地方,叫小朋友的名字,让小朋友找找看你在哪里。

 

Tips 1

 

对于较小的小朋友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当中练习;较大的孩子,就可以整个家中安全的地方来玩!

 

Tips 2

 

在这过程中,孩子必须去判断声音的位置、距离、远近。

 

游戏2 七巧板

 

对于1岁以内的小朋友,要用七巧板拼出特定的图形是有些困难的。父母可以随意地让孩子去拼凑,让他熟悉这些不同的形状,不同长度的边,当然您可以先示范一些排列给宝宝看。

 

如何发展1岁以内小宝宝的视觉-空间智能?

 

0-1岁的宝宝在视觉-空间智能的发展上,大部分都需要大人在语言上的帮助,借由大人的口语与动作的配合,慢慢地让他建立空间方向感。例如,举起他的右手时,就要在口语上也同时提示右手;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也同样要注意自己的口语表达,我们常常对孩子说“来这边”、“去那边”的。其实,即便是对于较小的孩子,也要用正确的方位名词,例如:“到前面”、“在右边”。当然,小宝宝们还无法了解抽象概念,我们就必须佐以手势,协助他们了解。

 

视觉-空间智能游戏

 “方向感”是视觉-空间智能的一个方面。

 

方向感不好的人经常会迷路,对于其他的一些视觉元素掌握度也较低。

 

不想让孩子将来成为“迷途羔羊”吗?

 

一起来玩玩视觉-空间智能的小游戏吧!

 

常常听到别人说,某人方向感不好,一天到晚迷路,或是去过的地方很快就不认得了,这样的情形,其实就是由于视觉-空间智能方面的弱势所造成的。因此,这些人对于空间方位:上、下,左、右,里、外,前、后;方向:东、南、西、北;还有其它视觉元素,例如:距离、高低、景深等因素上掌握度也较低。除此之外,还包括了绘画时的构图,布置家具时的位置等,也都会受影响喔!

 

爸爸、妈妈、宝宝,预备,游戏开始喽!

 

6个月以下宝宝

 

游戏1 认识左右的双手律动

 

儿歌:这是我的右手举高高,

这是我的左手碰天空,

左手、右手,拍拍拍,

右手、左手,好兄弟!

 

动作:

 

根据歌词做动作,分别举起宝宝的左右手。

 

让孩子可以通过双手的摆动来练习双手的灵活度,另一方面也进行方位的认知。这样的游戏非常适合6个月以下的宝宝来玩。

 

游戏2 找玩具

 

Tips 1

 

您可以试着将玩具先放在宝宝的面前,然后用小毛巾或小纸盒盖起来,让孩子自己将玩具找出来,练习孩子物体恒存的概念,了解玩具在毛巾的下面或是小纸盒的里面。

 

Tips 2

 

您也可以将玩具放在孩子拿得到的小桌子上或桌子下。建立孩子里面、外面、上面、下面等抽象概念。

 

游戏3 堆积木

 

给宝宝2-3块积木,先堆一次给孩子看看。可以往上堆高或是并排排成长长的一条,然后让孩子模仿。

 

Tips

 

当孩子越长越大时,积木的数量就可以慢慢增加。

 

四至六个月婴儿的培育方法

   四至六个月这是匍匐爬行时期。 

  婴儿这时可以看见眼前三米左右的东西,并能够有意识地用手抓东西了。这个时候与其让他一个人孤单地看活动雕刻板,还不如让他尽量地和母亲在一起。也可以让他坐在婴儿专用的靠椅里。 

  在胎儿期就充分接受到母亲语言的婴儿,早的话,在出生三个月时就能发出声音了。这样的孩子,一年之后,会比那些在胎儿期没有听到母亲讲话声音的孩子更聪明。 

  视觉 

  把婴儿带到名画前面,将有关这幅画的内容讲给他听。 

  带婴儿外出散步,让他尽量多地摄取各种信息。在看风景的同时,不要忘了对他说话。 

  还有,抱着婴儿在家中踱步,一边走一边把房间里的家具一个一个反复地告诉他。 

  再带婴儿到文字表跟前,一个字一个字地反复教他。美国有个孩子,就是这样在出生后半年便把英语二十六个字母全部记住了。 

  开电灯时请注意一下婴儿是否朝那个方向看,要尽早发现有视觉障碍的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要及早给予视觉训练。 

  用一束细小的光线照射婴儿,看他是否直视。让光线一会儿靠近他,一会儿远离他,让他用眼睛追逐光线。 

  听觉 

  带婴儿到公园去,让他倾听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摇动拨浪鼓,给孩子听一听清脆的响声。 

  在做所有这些事情的时候,别忘了加上语言,比如在洗澡时,也要一边洗一边对婴儿说话。 

  对婴儿讲话时要注意以下两个要点: 

  (1)讲话时声音清晰,语调抑扬顿挫,不能用平铺直叙的低调子。 

  (2)少许夸张地比比划划地多多提问,如“肚子饿了吗”、“想小便了吗”、“尿湿了吧”。 

  一提问题,语调自然就变得抑扬顿挫,就会发出令婴儿喜欢的声音来了。婴儿会因为你的提问而做出回应,喉咙里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这是会话的第一步。 

  说话时最好面向婴儿的右耳,因为三个月以前的婴儿,右耳更敏感。四个月之后就不需区别左右耳了。 

  说话时也要注视着婴儿的眼睛,最好开场白都一样。比如一开始都这样说:“小勇,是妈妈哟。妈妈最喜欢小勇了,小勇真是个乖孩子。”这会变成一个信号,并能够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一边对婴儿说话,一边温柔地注视着他的双眼,等待着他的回答。不管从他的嘴里说出什么来,也马上学着他的样子跟着说。 

  把玩具拿到婴儿面前,以此为话题对他说:“看,洋娃娃。看得见吧?妈妈手里拿着的是洋娃娃哟。”即使婴儿对此不显示出兴趣,也要毫不厌倦地做下去。 

  触觉 

  让婴儿抓各种各样的东西,以培养手的抓握能力,比如让他抓一抓丝绸、羊毛、棉花、缎子、海绵、餐巾纸等等。 

  在婴儿手够得着的地方挂上玩具,引导他伸手去抓。 

  通常五六个月的婴儿已经具备伸手抓东西的能力了。但如果训练得早,三个月就可以达到目的。这样的婴儿具有旺盛的求知欲,能够获得更迅速的发展。 

  把婴儿的手交替放在温水和冷水里,让他的手在水中合拢、展开。 

  运动 

  让婴儿匍匐爬行,渐渐地,他抬起头来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23个月宝宝的启智训练

   一个月来,宝宝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牵动着你的丝丝心绪,他每一个新的表情、他偶尔发出的无意应答,都会令你欣喜不已:小天才! 

  那么,2-3个月的小天才一般有什么表现呢? 

  来,为了帮助宝宝早早成为2-3个月的天才,开始我们的启智训练游戏。训练注意: 

  1.新生儿期的训练项目仍可进行。 

  2.必须在宝宝愉快的时候进行训练。 

  3.选择宝宝能接受的项目进行训练,如果他有抗拒的表达,就立即停止。 

  4.每次训练只进行一项内容,一般每次训练1分钟左右。同时注意观察宝宝,他一有疲倦的表示就停止。 

  5.如果是裸体、半裸体的训练,要注意室内温度。 

  6.让宝宝在宽大的软垫上训练,包括学习爬行这样的游戏也不要直接在地板上进行。 

  注意不能让他超越垫子,不能让他撞击到硬质的桌脚、椅子脚、柜子角等东西,不要让他触碰电插座。 

  7.爸爸也应当参与训练,让宝宝感受不同的训练气质与方法,促进宝宝的智力发展。 

  训练项目: 

 

  1.垫上操 

  准备:宝宝仰卧,双手垂直在身体两侧。 

  一:拉着宝宝的双手,轻轻平举在他身体的两侧。 

  二:把平举继续为往上举起,高过宝宝的头部。 

  三:回到双手平举在身体两侧。 

  四:回到双手垂直在身旁两侧。 

  注意动作要轻柔,这个训练可提升运动智能,并形成一种连续性思维。 

 

  2.水中游 

  把大浴缸暂时变为宝宝的小游泳池,一手托住宝宝的脖子和肩膀,一手托住他的屁股,慢慢放入水中,托着他“仰泳”,任他踢打嬉戏,只要你牢牢把握住他的身体,不让他呛水、碰到浴缸四壁即可。宝宝对水中活动并不陌生,这个训练刺激平衡智能,并有助形成愉悦的心性。 

  宝宝对水中活动并不陌生,这个训练刺激平衡智能,并有助形成愉悦的心性。 

 

  3.新视野 

  A.宝宝俯卧,妈妈一手从侧面插进宝宝胸前,帮助他撑起上身,另一手可以拿一个鲜艳的玩具逗引宝宝抬头。 

  学会抬头,是扩大视野的开始。这个训练还可以锻炼腹肌及背肌,为宝宝的爬行打下基础,而自由爬行,是小小宝宝接受更多信息的必要条件。 

 

  B.宝宝仰卧,抓住宝宝胳膊,轻轻地慢慢地把他拉起来,成坐着的姿势,随即慢慢地把他放下。 

  与躺着相比,坐起来又是一种新视野的体验。这个训练还可以锻炼腹部肌肉。 

  C.爸爸把宝宝举高、放下,宝宝会快乐得咯咯笑。 

  让宝宝从不同的角度看四周,进一步开阔视野。 

 

  4.找朋友 

  把几个不同表情的绒布娃娃头缝合在一起,中间缝一根吊带,把娃娃头吊在宝宝手能够到的地方,让宝宝拍打,观察他喜欢什么表情的脸。此时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极弱,拍打完全是无意触碰,你可以送上手去帮助他触碰。 

  宝宝喜欢看脸,不同娃娃的表情,可以刺激宝宝的视觉。手的运动也会刺激宝宝把动作和效果联系起来。 

 

  5听歌谣 

  把宝宝抱坐在你膝盖上,托住宝宝的背部边有节奏地前后摇晃,边念歌谣,比如: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给我吃甜糕。 

  让宝宝在动作配合中听简单的歌谣,刺激语言接受系统。

 

 

  6咿咿呀呀 

  微笑地看着宝宝,模仿他的话,要等他说完“一句话”后再模仿,声调要或高或低。交谈越多,宝宝与你咿呀说话的机会也越多。 

  用一切机会倾听宝宝说话,与他对话,刺激思维反应,刺激语言发展。 

 

  7.声声入耳 

  A.给宝宝套上漂亮柔软的手套,穿上漂亮的袜子,手和脚戴上小铃铛。 

  B.给宝宝能捏响的玩具。 

 

  当宝宝想看手套、袜子的时候,就能学习控制自己手的动作,还能把动作和声音联系起来。 

  当宝宝无意中抓握玩具发出声响的时候,会把动作和声音联系起来,刺激大脑反应。 

 

  8.妈妈回来了

 

 

  9.妈妈用手帕盖住自己的脸,然后掀开,冲宝宝笑。

 

 

  10.几次反复后,宝宝会形成期待的心理,刺激他的思考能力。

 

 

  妈妈知识准备 

  身体发育:俯卧时能够抬头,胳膊和腿会有节奏地抬起、放下。 

  视觉:眼睛会随着眼前的物体转动,会注视自己手的活动。 

  听觉:听到外界的声音会停止动作。 

  语言预备:会咯咯笑,会发出“啊啊”等单音节的声音。 

  交际呼应:逗引他会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