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兵小将林鹏色诱成龙:李剑简单的选股道理系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3:32:59

李剑简单的选股道理系列

简单的选股道理(一):

谁在激烈竞争,谁在坐地收钱?

赌场里,众多赌具提供商在竞争,少数赌场在收钱;

证券市场上,众多证券公司在竞争,少数交易所在收钱;

金融系统中,众多银行在竞争,少数银行卡组织在收钱;

资本市场上,众多金融企业在竞争,少数评级公司在收钱;

公路上,众多车运公司在竞争,少数路桥公司在收钱;

机场里,众多航空公司在竞争,少数机场公司在收钱;

港口上,众多航运公司在竞争,少数码头公司在收钱;

铁道上,众多煤炭公司在竞争,少数铁路公司在收钱;

发电业,众多电厂在竞争,少数电网公司在收钱;

广告业,众多厂家在竞争,少数媒体在收钱;

旅游业,众多旅行社在竞争,少数天然景点公司在收钱;

医药界,众多药厂在竞争,少数医院和药店在收钱;

日用品超市中,众多消费品生产公司在竞争,少数日用品超市在收钱;

家电超市里,众多家电公司在竞争,少数家电超市在收钱;

在义乌和海宁,众多小商品厂家在竞争,少数商城在收钱;

百货业,众多服装企业在竞争,少数黄金地段的百货公司在收钱;

网络业,众多软件企业在竞争,少数系统软件公司在收钱;

通讯市场里,众多手机生产商在竞争,少数移动公司在收钱;

娱乐业,众多制片厂在竞争,少数发行公司在收钱;

出版业,众多出版社在竞争,少数卖书网在收钱;……

这就是垄断与稀缺,这就是渠道和网络;

它有场地,它有通路,它有特许权。

这就是二八现象,这就是无可奈何;

理想的选股对象:过桥收费,坐地生钱。

李剑附注:

本文谈的是一种选股思路,并非要大家完全按照这种方法去选择股票.很多过桥收费性的行业或公司虽有垄断性,但价格受到政府管控,或者资本性开支巨大,因此利润增长缓慢,不是理想的投资品种,我们要注意避开这样的企业."万千宠爱在一身",各方面都很优秀,才是价值投资者的追求.

简单的选股道理(二):

对稳定成长性行业多一些温情

投资要尽量选择稳定成长性行业,理由很简单:

一,为了获得稳定的回报。“富贵稳中求”比“富贵险中求”好一百倍;

二,为了便于了解企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亲自用一用、尝一尝,可以直接接触、近距离观察,总比远在天边的朦胧感觉令人放心;

三,为了容易给股票估值。财务稳定有一种踏实之美,安全空间也容易把握;

四,为了血压正常波动。这一条,地球上常看行情和自己帐户的人都知道。

总之,价值投资者都是稳定性、确定性、高概率性和相对保守性的爱好者。

那么,什么是真正稳定成长性的行业呢?

首先应该是:这个行业的产品和服务有稳定、广大和逐渐增加的需求。无论宏观经济如何,需求都没有剧烈地变化;无论时代有多大变迁,需求都保持恒定增长;经济危机、技术革命、观念创新都对它们影响不大。它们在很长的时间内都是基本的需求。它们的收入和利润,只会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和物价水平的不断提高稳稳上升。除了天灾人祸带来的突发性事件外,行业中不可能出现一大批企业同时陷入的周期性危机;

其次,产品和服务本身简单而稳定,最好是年复一年生产和提供同样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太多的资本性开支,没有太多的科研投入,没有太多的花样翻新,甚至不必为管理动太多的脑筋。说到这,不免感叹:名酒、名独家普药、名软饮料、名糖果、名餐馆、名景点、名小日用品等等真是好东西;

第三,产品结构和业务分布多元而稳定。最好是能在公司报表上看到这样的数据:“公司销售额上10亿的品种有多少多少个”。品种单一和业务单一意味着风险水平太高;除非久经考验的传统食品和药品;

第四,产业链完整的稳定。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或某一个环节被他人控制,从而引起成本或费用大幅上升,或者赚不到令人满意的利润,总是一件叫人伤心的事。比如铁矿石被几家大机构操纵是钢铁企业永远的痛、油价和煤价大涨是天下司机和火电企业彻骨的痛;设计和销售环节被大牌公司所垄断是所有加工企业抬不起头来的痛……

第五,行业内部排位稳定。一旦确立了行业龙头和行业寡头,可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次序和地位不变。这虽然容易引起不满现状的革命家愤怒,也让喜欢乘乱袭击的并购家无从下手,但价值投资者却对这种状况情有独钟。

第六,由于上述五条带来的财务指标和股价稳定:主营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利润稳定增长、净资产稳定增长、售价稳定提高、股价也稳定上升,等等。

总之,你投资之前,只要考虑价格是否便宜的问题;你投资以后,再不为诸如“世界经济是否二次探底”、“基础原材料价格还将暴涨”、“下次海啸什么时候发生”、“某个行业又将面临重新洗牌”、“这家公司什么时候还要圈钱”、“某只股票的价格为什么暴涨暴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有多少天心境平和、轻松愉悦”等等这些问题闹心。

简单的选股道理(三):

磨快剃刀选择制药股

如果说钢铁、水泥和大宗商品等行业最具产品同质化、最易了解,那么,制药行业恐怕是最具差异化、最难把握的行业了。它的令人眼花缭乱的程度,不亚于百货商店缤纷女装给男士带来的晕厥反应。

不要说普通消费者和投资者,就是医院的主任医生,也不一定能统统了解所有药品的性能和疗效。让一个投资者神农尝百草,实在是要求太高。何况生物制药高深莫测,有几人能透彻了解?就凭这一点,你就知道研究分析制药行业的难度了。

让我们看看制药行业有多少家上市公司:一百多家。显然,它们还不包括医药流通企业、医疗器械生产厂家,更不包括医院。队伍已经不算小了。再来看看这些上市公司生产多少种药品吧:一千种?一万种?哦哦,这番计算还是免了的好。

但投资者是创造方法的人。优秀的投资者坚信:方法总比问题多。

用什么方法能对制药行业化繁为简,较快较好地找到满意的投资对象呢?看谁总市值最小?谁市盈率、市净率最低?谁的走势最漂亮?哎哎,这些用电脑马上就能解决。价值投资者不是要失业了吗?

不,价值投资者不是这样处理问题。他们首先是从基本面来考虑一家药厂、一种药品的竞争优势。这是他们的法宝。

把握竞争优势又有多种方法。对繁杂深奥的制药行业,我们试试磨快剃刀用排除法吧。因为有人说,价值投资者都是选股苛刻的人。苛刻的人喜欢用排除法。

首先是厂家的主打产品必须是独家药品或专利产品,并且最好是拥有多个。独家生产和专利保护是制药企业的护城河,解除了专利保护大家都能生产的抗生素之类,只能赚取微薄得利润。这就排除了一批没有“围墙”的公司。很多纯仿制药的厂家可以歇菜了;

第二是要有厂家名牌和药品名牌、要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口碑,否则没有长期的突出优势,不能长久赚大钱。你很少看到哪个原料药生产厂家在做广告吧?它们默默无闻,纯粹面向企业,处在激烈地竞争中,只有少数暂时辉煌。这就排除了一大批生产原料药、类似大宗商品型生产企业的厂家;

第三,主打的独家药品或专利产品,必须是想买就买的普通药品。因为大部分处方药不能让消费者随意购买,面对的是理性的医院(企业),而不是直接面对广大议价能力很弱的消费者,再加上价格老被国家监控,因而提价能力其实不强。这就排除了一批主打产品是处方药的生产厂家。这里必须说说生产疫苗的企业,很多投资者看好它们。因为这些年生物制药子行业高速增长.其实疫苗的销售也不是直接面对消费者。厂家拼得是研发、生产技术和生产条件,有些靠得是突发性事件。并不象生物医药股炒作者们想象的那样好把握。特别是研发和生产小疫苗品种的企业(市场太小);

第四,主打的独家药品或专利产品,必须是治疗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缓解常见病的药,是针对反复发作而不能断根的病的药,甚至仅仅是保健性的药。制药企业要想成为市场的宠儿获取高额利润、获取象爆满的餐馆一晚翻好几次台面那样的反复利润,最好是变成生产名牌快速消费品的厂家。制造高端药、特效药、根治药的企业反而利润成长性不强;这又排除了不少生产疾病克星的公司(写到这,我也很为奎宁这样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生产厂家愤愤不平);

第五,主打的独家药品或专利产品,必须是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药品,而且越多越好。药品比食品更要让人放心,更要让医院和医生开得有理有据。公费医疗市场是一块非常诱人的大蛋糕。这又排除了一些主打药品没有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厂家……

剩下的鱼儿就不多了,可是个个肥美。你只要等着价格合适,就可以轻松地买进来。

简单的选股道理(四):

不妨用用“市重率”

在估值指标中,很少人用到市重率。我简直怀疑是自己的首创。当然,我自己用的也不多。不过,有时想想,市重率还真是个好东西:它能启发我们的思考,帮我们锁定一些举世无双、稀缺无价的珍品。

“市”当然还是市值,同市盈率、市净率等一样,“重”指的是一家公司的重置价值。

有一天晚上同邻居散步,他问我文章中的“市重率”怎么用,有什么意义?

由于他是开店的老板。我让他先算算,在他的商店对面开一家一模一样的店要多少钱。他很快地就算了出来:多少租金、装修;多少货物储备和费用;多少人员、工资,以及重开的时间成本等等。他太熟悉自己的店和那段街道了。“现在大约一千万”,他说。

于是我说,如果重开一家店要一千万成本,假设有人用二千万来买你现在这家店,那么用二千万的市值除以一千万这个重置成本,就能算出你现在这家店的市重率:二倍。如果你现在这家店每年能净赚一百万,你就是以二倍的市重率和二十倍的市盈率卖给了别人。合算不合算你马上就知道了。他听了哈哈大笑。

然后我又说,市重率的作用和意义不仅于此。你这样的店包括很多简单的餐馆、服装店很容易开起来;它们的品牌、管理和企业文化,特别是突出地市场地位和竞争优势等等无形资产不多,因而容易重置。

但有些特殊资产、特殊企业无法重置,或者无法复制,这种公司是不是要特别注意?比如你重开一家茅台、拉菲葡萄酒厂、LV、云南白药、港交所、中国银联、通用电气、沙特阿美油田试试。它们在很多方面是不是很象珍稀的画作、绝版的文物?事实上全球许多国家都有一些无法重置、无法复制,近乎无价的企业。市重率这个指标不用精确计算,光是它的计算方式,就能引领我们走向通往神奇宝藏的道路。

李剑附记:谢谢朋友们的提醒,"市重率"这个词是我说的,但比较方法完全来自"托宾Q值".聪明的是那位老外经济学家.不过.我的这篇文章重心不在于此,在于"托宾Q值"这种估值方法对于选股的思考意义.

简单的选股道理(五):

投资是把企业科学分类的艺术

投资是一门把企业科学分类的艺术。

国家统计局和中国证监会把众多企业作了周密细致地分类。但我要告诉大家,那些分类虽然方便,但并不适合投资。他们抓住的是行业相同的经济性质和组织结构,是为了易于统计、容易管理而将企业分门别类。投资者的分类决不能满足于此,必须抓住行业在市场中的竞争特点和地位、企业的经营模式、生存状态和风险水平,让自己更好地选择股票来进行分类。

从投资出发,分类的好方法非常之多:

从行业内部竞争激烈程度来分,可分为垄断性行业、垄断竞争性行业、充分竞争性行业;

从行业波动性大小来分,可分为稳定性行业、周期性行业、高风险(极不稳定)行业;

从行业的年轻程度和寿命来分,可分为传统行业、新兴行业;长寿型行业和短暂型行业;

从行业产品是否有品牌、特色、技术含量来分,可分为差异化行业和同质化行业;

从行业是否直接面向消费者来分,可分为消费品行业和生产品行业;在消费品当中,又可分为快速消费品行业、耐用消费品行业、消费服务业等等;

从固定资产轻重来分,可分为重资产行业和轻资产行业;同样,从财务角度,也可分为高毛利率行业和低毛利率行业;

从对资金、技术、劳力的需求程度来分,可分为资金密集性行业、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力密集型行业;如今,能源的问题越来越大,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来分,又可将行业分为能源依赖型行业和非能源依赖型行业;

从行业的进入难度和集中度来分,可分为高门槛、高集中度行业和低门槛、高度分散性行业;

从行业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容量来分,可分为规模化、大众化行业和个体型、夹缝型行业等等。

行业分析有说不完的话题。因为,还是我以前说过的话:女怕嫁错郎,钱怕投错行;行业从来不平等,资产永远不等价。

在选择股票之前,认真选择行业,真的非常重要。

我的关于选股的下一篇文章,就是:“在垄断的导引下”

选股三步舞曲:垄断、提价、无限扩张

第一讲:在垄断的导引下

从基本面出发的选股如何入手,当然是垄断。十多年前,我初读曼昆和萨谬尔森的两部大部头的《经济学原理》,最先被打动的是经济学家们对行业的一种分类:垄断、垄断寡头、垄断竞争、充分竞争。尽管当时我幼稚地认为,垄断是稳健的基础,一切垄断都能取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收益,并且犯下过一些错误。但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垄断是选股最佳的切入点。因为,“垄断”一词在投资者看来,是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的代名词、是经济护城河的很多表现形式。

我非常喜欢广东人和香港人对垄断的一种表达:“独门生意”。这比经济学家文绉绉地表达通俗、形象地多。

独门生意,这是多么地诱人。垄断的极端形式,就是一种产品只有一个卖者。垄断的温柔一点的形式,就是一种产品只有少数几个卖者(寡头),垄断的毫不讲理的程度,就是“过桥收费”、提价没商量。

在垄断的导引下,我的选股思路首先是从诸如“独门生意”、“独占资源”、“过桥收费”等意识开始的。垄断打开了我的第一道选股大门。

然而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思考和实践,竟发现在“垄断”的导引下其实也容易出错。因为垄断的内容实在是太丰富,它们的差别实在是太悬殊,对垄断的思考实在是太重要了。

首先是很多垄断企业价格受管制太严,或者资本性开支太大;而另一些垄断企业则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一定要把垄断好好分类,找到好的、特别是极佳的投资品种。如果把“垄断”企业作为投资者选股的宝藏,我认为它们有“铁矿”、“铜矿”、“银矿”和“金矿”四个等级之分。

垄断的宝藏中的“铁矿”类企业,是我们最多、最先、最直观地接触到的,在公用事业领域内的“自然垄断”。自然垄断的通俗解释,就是“先入为主”。谁先在居民区铺设了自来水管,他就自然地挡住了其他竞争者的道路:再铺设水管的成本显然是不合算的。没有哪个城市哪个家庭,有两套三套以上不同公司铺设的自来水管。

传统上,全世界的公用事业大都是由政府直接投资,垄断经营。如1.供水等市政工程项目;2.科技、教育、文化等项目;3.体育、旅游等项目;4.卫生、社会福利等项目;5.商品住宅,特别是经济适用住房、保障房项目;等等。

现有的“自然垄断”企业大都是从传统的市政工程项目转化而来的。包括供水、供电、供气、供热、有线电视、公交汽车、出租汽车、地铁、停车场、公园、邮政、电话等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业。一般而言,公用事业经营公司虽然独家经营,把其他竞争对手挡在门外,又不受经济周期性影响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号称投资者的传统避风港,但众所周知,价格和投资回报率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稍一提价,便要人大代表审议,所以一般利润成长性低。总体而言,不是投资者理想的投资品种,它们是“稳健有余、成长不足”的典型。千万别忘了,它们是以社会效益为主而不是以经济效益为主的行业.我了解到的最惨的是公交汽车公司,每年要开辟新的城市公交线路购买汽车,然而每辆公交大巴会收到大量假币,在年底时集中销毁。钱是入不敷出。当然,人们不易注意的园林绿化工程公司、采石场、垃圾处理场、殡仪馆等“自然垄断”企业情况要好很多。

将来,公用事业可能更多地向民营企业开放,那时的情况可能会有些变化。比如快递公司、网络公司、园林绿化企业、污水处理企业等就是如此。

垄断宝藏中的“铜矿类”企业,情况要乐观许多。它们是那种准公用事业产品的经营公司,已经有“过桥收费”的独特优势,现金流格外充裕。它们包括高速公路、桥梁、隧道、航空公司、客运渡轮、客运长线铁路以及港口、机场等等的运营企业,其实还包括早期在一个城市中只有一份的日报、晚报,独此一家的电台、电视台和固话、移动电话公司等等。理论上说,垄断企业中越是远离生活必需品的行业越值得投资者注意,因为价格管制越不严厉。比如高速公路就是如此。很多地方政府甚至有意提价、延长收费期限。这也是中国高速公路收费水平居全球最高之一的重要原因。机场特别是港口,坐地收钱的优势特别明显,收费管制也不严厉。在准公用事业这一块里,已经产生了一些收益可观的股票。

但这一板块的问题仍然是资本性开支太大.以首都机场公司(香港上市)为例,2008年是北京奥运之年,飞机起降创历史最高记录,然而盈利竟环比下降92.45%.原因是向集团公司收购了第三航站楼和跑道,造成经营费用大幅度上升,还欠下一大堆债务.

垄断宝藏中的“银矿类”企业,属于政府创造的垄断,是“政策垄断”、“资源垄断”、“特许权垄断”的幸运载体。比如很多央企能独享能源、土地的开发,独自经营许多基本生产生活大宗资料的进出口,或者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对交易所实行独营,对金融企业从严审批、对珍稀、驰名的产品和杰出、宝贵的创新实行专利保护、版权保护、原产地域保护和品牌保护,赋予某些企业评级、免税等特权,等等。这个板块已经脱离了公用事业的性质,是价格不受管制的垄断。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如独家专利药品上,国家还会实行优质优价的政策。

在这一板块里,已经是牛股成群,产生了不少利润和市值十年涨十倍以上的股票。资源股、地产股(万科除外,并未享受政府创造的垄断,属于第四类伟大的企业)、银行及银行卡企业、医药股等就是典型。

不消说,这类垄断企业是投资者关注、研究和投资的重点。是牛股的温床。它们唯一的弱点是,要当心政策的改变,要注意进一步地开放,要当心保护期的期限。

垄断宝藏中的“金矿类”企业,是垄断金字塔的最高层.那就是不靠政府的力量,完全靠自己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在无数苛刻的消费者的心目中,建立起来的“消费垄断”。它们是在市场经济的枪林弹雨中驰骋沙场的将军,是久经考验的铁血企业.它们大利世界、大利股东,开拓创新,是真正伟大的公司。它们为消费者的服务精神、商业模式、企业管理和文化,堪称典范。它们生产的产品和提供服务堪称一流。它们有口皆碑的品牌深入人心。它们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不但不受管制,反而能不断、频繁地提高售价而不影响自己的营业收入,甚至出现越提价越有人买的良性效应。与第三类垄断相比,它们的垄断没有期限,只要它们能一如既往地卓越运营。

这是投资者心目中最为理想的垄断:当今最伟大的投资家巴菲特先生的儿媳说他“一生追求消费垄断型企业”。可见这种企业的份量之重。喜诗糖果、耐克、吉列、麦当劳、美国运通、LV等就是这样的典型。它们是我们投资者研究和投资的最佳着眼点。是最值得把时间和气力花费的地方。稍微有点遗憾的是,它们的数量没有第三类垄断企业的多,衡量的尺度也不容易把握,选择的难度更要高得多。

讲到这里,我们的选股三步舞曲已然跳到了第二步的一半。然而,提价或自主定价权问题,并不是想象的那样简单,必须作更深入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