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关家具:内圣外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1:36:11
几年前,在我主讲的《中国传统人生哲学》的课堂上,学生们跟我谈到一些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遇挫折失败,身心便受重创,或萎靡不振,或精神崩溃,甚至自寻短见,并列举事例若干以为证。我在震惊、慨叹之余,不由得思索起造成这类悲剧的原因所在,深感现代人格教育的流弊之严重。长期以来,我们的人格教育只注重给受教育者灌输如何进取、如何建功立业的思想,却忽略了让其具备一种健康的心态,达观的境界,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传统的人格理论告诫人们,在入世有为的同时必须具备豁达、超越的精神境界,即要求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人保持镇定从容的心态,从而取得事业的成功,而且会使人稀释或缓解因为遭受挫折所带来的痛苦和烦恼,从而重新奋起 [医学教育网整理发布]。在这方面,道家、玄学家及禅宗所作的探索尤其值得今人注意,其学说中的有益成份也值得今人汲取。

  中国传统人格理论的精粹是“内圣外王”,各家各派均以其作为人格设计的基本架构和理想目标,但各家对其内涵的界定又有所不同。大致说来,儒、墨、法三家的“内圣”是从事道德修养,以追求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其“外王”是从事政治实践及其它社会事务,以建功立业。道、玄、禅三家的“内圣”是追求一种超越而自由的精神境界,其“外王”则是指从事俗务,即要求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可以说,儒、墨、法三家所设计的人格是一种道德人格,代表着人们对至善的追求;而道、玄、禅三家所设计人的人格则是一种逍遥人格,代表着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古代中国人来说,“内圣外王”的人格结构至少从形式上代表了其实现人生价值的两个侧面,而实质上这两个侧面又是统一的。“内圣”是“外王”的前提,而“外王”又是“内圣”的条件,缺少任何一面,人格形态都不会完美。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便形成了一种理想的人生模式。因此可以说,“内圣外王”不仅是古人理想的人格观,而且是古人理想的处世哲学。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或者向往道德人格,成就德业;或者向往逍遥人格,追求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一知识分子一生只追求一种人格形态,实际情况很有可能是这样:当他得意之时便自觉不自觉地追求道德人格,而当他失意之时便自觉不自觉地追求逍遥人格。1、庄子与“内圣外王”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

  这是庄子在《庄子。天下》里首次提到“内圣外王这个词”。庄子提出来这个词,理论上并不成熟,大概只是临机一动生造的词汇而已。一直到晋朝的郭象时,这一理论才得到了圆满的解释。郭象在《庄子注》中认为,这种内圣外王之道,可以说是人的最高生活境界。所谓的“内圣”,是指养神艺术,不管这个人在现实中正在做什么,只要能够做到“内圣”,他就能够在精神上超越现实中的一切,在精神上达到逍遥自由的出世目的:“外王”是政治领导艺术,虽然这个人主观上无意于做事,但在客观现实中,他却把一切该做的事都做得井井有条。这就是说,思想境界最高的人,能在入世中求出世之乐,在出世中得入世之利。

  庄子虽然没有对“内圣外王”详加注释,但是由他对圣人的理解来看这个词还是能大概看到他的态度。庄子这句话的意思,以及后来道家对这个理念的发展,更多乃是强调个人的修养。他认为圣人是什么样的呢?

  《庄子。逍遥游》可以认为是用来描述“圣人”的一篇美文。“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列子这个人,借助风的力量,可以日行千里,来去自如。但是他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的圣人,无名无欲,无所倚靠,来去无穷无极之间。

  道家的学说走的一条线,其实颇类似于佛教中之小乘,多在自身修养。不同之处在于,佛家之大乘是以否定小乘的方式后起的,而道家似乎无意入世,并非不如儒家之进步,大抵双方之差异在于人生取向之不同。至于后世“内圣外王”四个字,如何被儒家发扬为治国韬略,又被今人梁启超、熊十力诸先生新注引申为现代政治、法制,已偏离本意,雷同王道,且按下不表。

  2、“内圣外王”之于“去执著”

  内圣外王在于正其身,亦在于诚其意。以出世之道,寻求入世之利;以入世之利,得出世之乐,这就是内圣外王的真正境界。而不是天天念经,不食人间烟火就说是到了境界。境界这个东西,实在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里面大大夹杂着一种实用主义。

  佛家所强调的“去执著”,与庄子的内圣外王异曲同工。一来是因为庄学本身与原始佛学颇有些神似;二来,佛教传入中原以来,是结合了庄学道学以及东晋玄学发展起来的。如今看佛家,大概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佛学,可以由印度哲学窥见一二,或者由龙树中观观之;一种是中国本土佛学,这才是真正的“大乘”。

  公元前543年释迦牟尼逝世,400多年后,印度佛家分裂为上座部、大众部两部。上座部不满沿用的宗教仪式,在佛理的创作上有所深入,自称大乘与大众部隔绝。现在来看,小乘强调修身得道,大乘度世。这是道家与儒家的区别之一个影子。

  《金刚经》是唯一一本记录世尊言论的经书,其地位想来可知。六祖慧能以前是个打柴小生,听闻此经大悟出家,开创南宗数百年辉煌。这本书除了最后为弘法打广告之外,只说了一个道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也是世尊的遗言。它揭示了一个奥秘,就是在宗教与神话之外的一个奥秘,它说,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聪明人,思想来去自由眼界超出三界五行,就要无所阻碍无所约束,圆通无碍来去自由——这就是“如来”这个词的意思,如来便是智慧,不是神仙。佛家的经义在于出世,其实它真正的智慧,类似与内圣外王,不过是以出世之精神,达到入世之目的。这大概也是为许多人所唏嘘不解的。不然你想那释迦牟尼与诸多法师,为什么还要在人间弘法不去西天享受呢?这就是对出世终极意义的反驳。

  宗教这种东西,万万不可当成信仰。在摩西与释迦牟尼的眼中,其实根本就没有基督教和佛教,所谓的教只是后世弟子怕丢了饭碗和道理,使用的一个符号。宗教这个词有两个意思,指两种不同的传经途径。以宗传经,在于悟性和意会,以教传宗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有据可循。

  禅宗的最后消亡,在于只注重“内圣”,不注重“外王”。禅宗自慧能之后数百年,愈发的讲求悟性自我修养,不再以教传,也不再以宗传,渐渐的无话可说。只用一些莫名其妙的隐喻,比如“德山棒”“临济喝”之类。就是在你不觉悟的时候一棍子打过去,或者一声“狮子吼”吓晕你……当禅宗慢慢沦为这种游戏的时候,它经历了一个东郭先生滥竽充数的过程,就是一批并非真正懂的人劣币驱逐良币,把那些高僧取代了,禅宗最后就消沉了。到了台湾印顺法师之后,基本上就再没有人了。

  金刚经主要通过释迦牟尼佛与弟子须菩提灯对话,来启迪修道者,必须身在修行佛法而心中绝无佛法,心念虚空而不执迷于虚空,才能修得正果。这种去执著就是内圣外王的另一种解释,可惜它只解释了内圣。金刚经里另外一个问题,就是打广告,弘法可以给修行加分的规则才是对外王的阐述。两者本质上是相通的。

  至于儒家之王道,多年来为欺世盗名之徒所用。其实远不如列子御风而行来的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