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日报电子版2017:都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开始踏上回家路 首批六只大熊猫野放(热点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11:06:14
都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开始踏上回家路
首批六只大熊猫野放(热点解读)
本报记者 梁小琴
《 人民日报 》( 2012年01月12日   09 版)

11日被野放的大熊猫“芝芝”。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供图
核心提示
1月11日上午10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都江堰繁育野放研究中心”——都江堰市玉堂镇“熊猫谷”,6只活泼可爱的大熊猫作为成都首批野化过渡研究个体,率先离开了成都基地纯人工养育的环境,进入茂密山林中,回归祖先曾经栖息的那片山野。
自此,全球最大圈养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开始踏上回家路。条件成熟后,它们将被彻底放归大自然。
工作人员打开笼子,一只大熊猫迅速爬出来,到木栈道上去玩耍。不到10分钟,6只大熊猫就全部跑进“熊猫谷”,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中。
11日上午10点,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首批进行野放训练的“星蓉”、“星雅”、“功仔”、“迎迎”、“芝芝”、“琪琪”6只大熊猫,在“熊猫谷”开始了新生活。
经一年时间从108只大熊猫中精心遴选
首批进行野放训练的6只大熊猫2雄4雌,其中“星蓉”、“星雅”还是一对双胞胎。这6只大熊猫都属于亚成体,相当于人类少儿期,发育迅速、胆子较大,具有较强的生存适应能力。
据介绍,幼年和老年大熊猫生存能力弱,容易生病,死亡率较高,不宜进行野化训练。而亚成体大熊猫基本完成了从吃奶到吃竹子的食性转换,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是野化训练的适宜对象。
目前,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有108只人工圈养大熊猫,形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种群。基地用了将近一年时间,对野化个体从谱系、健康、遗传背景、性别配比等多方面进行严格观察,从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科学遴选,最终从现有的108只大熊猫中挑选出6只,组建了这支野放“先遣队”。
为了保证6只大熊猫的顺利野放,研究基地主要通过给它们佩戴GPS项圈和采集新鲜大熊猫粪便,以及观察对人工巢穴的利用状况,了解放归个体的活动状况,对它们进行行为、活动特征、营养与能量利用方面的全方位监测与管理。
圈养密度过大不利大熊猫种群安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岷山山系和邛崃山系大熊猫的主食竹子出现大面积“开花”现象,造成108只大熊猫饿死。从野外送到成都抢救的几十只大熊猫康复后,大多数放归自然栖息地,有6只在成都动物园斧头山饲养场进行人工饲养。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现有的108只大熊猫,全是这6只病饿大熊猫的后代。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主任、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主任张志和博士介绍,随着基地大熊猫繁殖种群的不断扩大,目前圈养种群密度过大,对兽舍等基础设施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也增加了疫源疫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专家介绍,将一定数量的圈养个体放归野外,可重建或复壮野生种群。因此,野外放归大熊猫将对大熊猫物种保护将起到重要作用,是生态保护的一种有益探索。
为提高野放的成功概率,2006年,都江堰市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共同出资3亿元,在都江堰玉堂镇马家沟,规划了2004亩用地,打造了符合大熊猫生存的栖息地“熊猫谷”。
2011年12月,一期工程竣工,初步具备大熊猫野化过渡训练研究放养条件。“野放研究中心”完全建成后,将放养30—40只大熊猫,50—100只小熊猫等伴生野生动物。
我们用了50多年来挽救大熊猫,还将用更长时间让它们回归自然
“人工喂养环境下,定时喂食,定时驱虫、防病。进入野放研究中心,是大熊猫真正走向野外的过渡阶段,不能像以前一样经常接触人类,要培养它们的野性。野放过渡生活中,它们要学习熊猫世界的‘社会行为’,要培养自我觅食和抵抗疾病的能力。”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齐敦武博士介绍,圈养大熊猫野化放归前,必须对其进行野化过渡训练,以培养和提高其野外生存能力。
在这个阶段,中心会减少饲养人员及工作人员与熊猫的接触,逐渐减少投食数量、次数,培养熊猫独自觅食的能力,减少对人类的依赖。为了训练熊猫的野性,只有几个固定的工作人员和熊猫接触,工作人员还会刻意做一些危险动作吓唬熊猫,以训练熊猫的逃生等应急反应。
同时,还会引入伴生动物,模拟一种和栖息地相仿的环境,有针对性地训练大熊猫,包括训练它们防灾避险的能力等。经过训练的大熊猫,在适应好新环境,增强独立生活能力,逐步适应半野化后,才能最终适应完全野化的生活。
“我们用了50多年的时间来挽救大熊猫,还将用50年甚至更长时间,让大熊猫真正回归自然,而不是让它们一直生活在围着栏杆的兽舍里,这是我们中国大熊猫保护工作者的使命。”张志和说。